《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91-120)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2、张飞鞭打督邮:刘备讨伐黄巾有功为安喜县尉。

上任不到四个月,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和众老几次想拜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

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大怒,将督邮揪出门来拴在马桩上鞭打,后被刘备劝阻。

刘、关、张三人放了督邮后弃官另谋出路。

3、何进被杀:董皇后和灵帝皆欲立皇子协为太子,中常侍蹇硕进谏说若想立刘协为太子,必须先诛杀何进。

灵帝因而宣何进进宫,司马潘告密,何进得以脱险。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

4、董卓弄权:外戚与宦官争权,互相攻杀。

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军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自封相国,独掌大权。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5、吕布投靠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想要除去丁原,但害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到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6、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

吕布去后,董卓因不耐久坐而侧卧,曹操正要行刺,却被董卓在镜子里看见。

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跪下谎称献刀给董卓,并借口试马,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经去了洛阳。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1.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2.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3.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4.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5.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6.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7.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8.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9.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10.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11.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12.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13.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第三十回 袁绍起七十万大军攻打曹操,曹操军中无粮,许攸向袁绍献计攻取许都,但袁绍认为许攸子侄作奸犯科,不予采纳,许攸一气之下投奔曹操,劝说曹操袭取袁绍粮草囤积地点——乌巢。
第三十一回 袁绍粮草被烧之后,军力很快瓦解,曹操在仓亭背水一战,大破袁军,袁绍逃回邺城。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曹操,但被曹操用计袭取汝南,刘备败走,在孙乾等人的劝说下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
第五十二回 周瑜派鲁肃前去向刘备索要荆州,诸葛亮说要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攻打荆南四郡,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
第五十三回 关羽攻打长沙郡,与大将黄忠展开大战。因为二人对敌方留情,使得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结连刘备,正要斩杀黄忠,却被一直对韩玄不满的魏延所杀。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战死。
第五十八回 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为报父仇,联合韩遂攻打长安、潼关,曹
操与战不利,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几乎丧命。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一流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三国演义》章节概括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 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

《三国演义》每回故事梗概●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

董卓摄君害民。

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

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

八路诸侯战吕布而败,刘关张战吕布,吕布逃至虎牢关上。

操因多疑而杀吕伯奢全家。

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操到陈留招天下士,立袁绍为盟主,讨卓。

公孙瓒荐玄德、关、张。

吕布部将华雄连斩数将,关公出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歧视。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概括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1、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闻风丧胆。

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

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

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

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2、张飞鞭打督邮:刘备讨伐黄巾有功为安喜县尉。

上任不到四个月,适有督邮到县,对刘备态度傲慢,有索取贿赂之意,令县吏诬称刘备害民。

刘备和众老几次想拜见督邮,都被门吏拦住。

张飞酒后乘马从馆驿前过,大怒,将督邮揪出门来拴在马桩上鞭打,后被刘备劝阻。

刘、关、张三人放了督邮后弃官另谋出路。

3、何进被杀:董皇后和灵帝皆欲立皇子协为太子,中常侍蹇硕进谏说若想立刘协为太子,必须先诛杀何进。

灵帝因而宣何进进宫,司马潘告密,何进得以脱险。

何进采纳袁绍意见,调外地的兵马进京师诛灭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进兵京师,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去杀害。

4、董卓弄权:外戚与宦官争权,互相攻杀。

汉灵帝死,少帝继位,为外戚大将***何进所制。

十常侍诱杀何进,袁绍等领兵诛杀宦官,西凉刺史董卓趁机进兵京师、驱逐袁绍、灭丁原、收吕布、废少帝立献帝,专权朝野,自封相国,独掌大权。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5、吕布投靠董卓:吕布原为丁原义子,为人勇猛。

董卓想要除去丁原,但害怕吕布,便派李肃带着赤兔马和黄金、珠宝前去劝降。

吕布见利忘义,在夜里提刀到丁原帐中,杀之,砍下他的首级,投了董卓,并拜董卓为义父。

董卓赐之金子,封他为都亭侯。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6、曹操献刀: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恰遇董卓叫吕布去挑好马赐给曹操。

吕布去后,董卓因不耐久坐而侧卧,曹操正要行刺,却被董卓在镜子里看见。

这时吕布已牵马回来,曹操跪下谎称献刀给董卓,并借口试马,等董卓醒悟过来,曹操已经去了洛阳。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1~120)

《三国演义》章节概括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第十四回曹操起兵击败李傕、郭汜,将汉献帝迎至许都,自此掌握朝廷重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91-120)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孟获第五次失败后,去拉外援了。

第六次叫来了另一个洞主木鹿大王,能呼风唤雨,能指挥虎狼豺豹。

被诸葛亮用木制巨兽打败。

第七次请来了乌戈国帮忙,乌戈国人都穿藤甲能防毒水,于是诸葛亮设计火攻,大败乌戈国人。

就这样总计七擒七纵,最后孟获心服口服,归顺诸葛亮。

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诸葛亮平定南蛮之地后,准备班师回朝,路过泸水,被水中孤魂野鬼阻挡,不能前进。

后来得知要用七七四十九个人头祭奠才能过河。

诸葛亮仁慈之人,肯定不会杀人祭河,于是杀了很多牛羊,做成人头的样子,叫做“馒头”,祭奠泸水,这就是馒头的由来。

最后孤魂野鬼散去,诸葛亮军队顺利回到成都。

此时,北方魏国皇帝曹丕病故,享年才40岁,在位仅7年。

皇位传给曹丕儿子曹睿。

正好雍州、凉州没有太守,司马懿毛遂自荐去当这两个州的太守。

诸葛亮利用反间计,散布司马懿要篡位的谣言,离间曹睿和司马懿,最终曹睿罢免司马懿,把司马懿赶回老家种田。

另一方面,诸葛亮听说曹丕驾崩,幼子曹睿继位,打算北伐魏国。

《出师表》就是这个时候写的。

于是诸葛亮带着包括赵云在内的一路人马开始北伐。

魏国那边就是夏侯渊的儿子夏侯楙前来迎敌。

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诸葛亮带着赵云等大将来战夏侯楙,夏侯楙那边派出西凉大将韩德及其四个儿子出战,父子一共五个人都被赵云杀了。

夏侯楙大败,退守南安城,赵云等三路军马围攻南安城。

夏侯楙向周边的天水、安定两个城求解。

被诸葛亮使用“诈称魏将”的计策破了南安和安定两个城,捉拿了夏侯楙。

只有天水城没有被攻破,而且天水城的谋士姜维(字伯约)识破了诸葛亮的计谋。

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接着,诸葛亮带兵来攻打天水城,诸葛亮不知道天水城有姜维这么个文武双全的人才,低估了拿下天水城的难度。

同时,姜维也巧妙的使用了兵法,所以在最初的几次战役中,诸葛亮大败。

后来诸葛亮摸清了姜维的情况,精心安排了这样一个进攻策略:引一军打姜维老母亲所在地冀县;引一军打囤积粮草之地上邽;引一军打天水城。

这个安排一方面把姜维引入到冀县,另一方面分散了天水城的兵力,导致天水城内部大乱。

同时,诸葛亮放走夏侯楙,让他去招安姜维;还让人假扮姜维,制造各种姜维已经投降蜀汉的迹象,离间姜维和魏国。

最后假戏真做,姜维无路可走,真的投降了蜀汉。

在姜维的帮助下,天水城也拿下了。

诸葛亮拿下汉中三城之后,一路北上,前出祁山,兵临渭水。

魏国皇帝曹睿听说后大惊,派出以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都督,司徒王朗为军师的大军来战诸葛亮。

两阵对圆,王朗和诸葛亮出阵,两个人对骂,王朗先出招,骂诸葛亮反贼,不顺应天命;诸葛亮出招,骂王朗汉朝旧臣,都76岁高龄了还出来招摇,助纣为虐,死后有何颜面见二十四帝。

最后王朗被诸葛亮骂死。

这天晚上,曹真算准诸葛亮会乘丧劫寨,诸葛亮也将计就计去劫寨,但是还是诸葛亮老谋深算,劫寨之战以诸葛亮大获全胜。

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曹真部队失败之后,向西羌求救。

西羌自曹操时代开始向曹操进贡,这次听闻魏国求救,于是答应了,派了丞相雅丹和武将越吉共15万大军去偷袭蜀国大本营。

诸葛亮听说后,只能分出一部分兵力去抵抗西羌。

派出去的关兴和张苞都被勇猛的西羌兵打败了。

没办法,诸葛亮留赵云守祁山,自己亲自去西羌前线,巧妙的利用积雪,大破羌兵,杀了越吉,俘虏雅丹。

诸葛亮放雅丹回国,西羌事平。

另一方面,曹真听说诸葛亮退了一部分兵,于是趁机出兵攻打祁山。

没想到被镇守的赵云和魏延大败。

没办法,曹真求救曹睿皇帝。

与此同时,之前关羽败走麦城向孟达求救,孟达没救并投降了魏国。

这个时候,孟达又想回到蜀国的怀抱了,诸葛亮同意,让孟达攻打洛阳,诸葛亮攻打长安。

曹睿如临大敌,太傅钟繇推荐把之前罢免的司马懿请回来。

司马懿的军事才能应该不下于诸葛亮,且两个儿子(长子司马师、次子司马昭)素有大志,通晓兵法。

司马懿复出的第一战就是大战孟达。

结果司马懿获胜,孟达被杀。

接着,曹睿正式派司马懿出关破蜀,司马懿带着大将张郃,浩浩荡荡,前来抗诸葛亮。

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诸葛亮算准了司马懿会首先进攻街亭,因为街亭是汉中的咽喉要道,一旦街亭失守,汉中就很危险了。

马谡主动请缨去守街亭,于是诸葛亮派马谡主守街亭,同时派魏延、王平等驻扎在街亭附近支援马谡。

马谡来到街亭之后,觉得这么个小地方,不足为惧,也不听王平的劝诫,非要在山上驻扎。

司马懿来了之后,先断了山上游的水源,把山团团围住。

马谡军中自乱,最后抵挡不住司马懿的大军,败下阵来。

尽管有王平、魏延等的支援,依然不敌司马懿的大军。

诸葛亮听说马谡大败之后,知道事情很危急,准备从祁山退军回到汉中。

同时,为了不制造很大的动静,不让魏军后方的曹真等乘虚而入,诸葛亮各种算计,把关兴、张苞等身边的武将都派出去了。

诸葛亮自己带着一帮文官守在西城。

司马懿也算到了诸葛亮在西城,于是引大军来打西城。

诸葛亮因为实在没有兵了,使出了空城计,把城门大开,军旗尽去,只安排几个士兵扮装老百姓的样子在城门口扫地。

司马懿看到后,疑神疑鬼,因为知道诸葛亮向来深思熟虑,这次突然把城门大开,肯定有很大的埋伏,于是退兵了。

诸葛亮的空城计成功了。

在整个混乱的过程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互相算计,总的来说,互有胜负吧。

结果就是诸葛亮暂停北伐脚步,退出祁山,回到汉中。

司马懿收复陇西诸郡。

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却说诸葛亮回到汉中之后,清点人马,因马谡之前有军令状,且是因为他不听王平劝诫才导致蜀军大败的,根据军法,挥泪斩马谡。

话分两头,东吴的周鲂给曹休发了诈降书,且为了让曹休相信自己是真的投降,还把头发割掉了。

最后曹休相信周鲂,曹睿派包括曹休在内的三路大军前去攻打东吴。

结果很显然,曹休中计,大败而回,气忧成病,回到洛阳就死了。

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因东吴帮忙击败了曹休,遂发书给诸葛亮让他再次出兵北伐,诸葛亮给后主写了《后出师表》,表明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再次北伐。

就在这时,传来一个坏消息,大将赵云病故,留下两个儿子赵统和赵广。

于是诸葛亮北伐只剩几个老将和小将了:魏延、关兴、张苞、王平等。

魏蜀两军在陈仓口(陈仓口再往北就是街亭)交锋,魏国守陈仓的是郝昭,深沟高垒,诸葛亮使出了各种计谋都没能攻破城池。

同时,魏国朝廷派出大将军曹真和身强力壮的王双前来接应。

诸葛亮派出的两员大将都被王双打败并杀了。

最后,姜维使出诈降计,本来想赚曹真的,结果只赚到曹真的一个大将费耀。

蜀军大获全胜,虽然没有杀到曹真,杀到费耀也不错。

同时曹真损兵折将,蜀军又出祁山(第二次)。

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却说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时,由于粮草只够支撑一个月时间,汉中前线只有陈仓这一个地方方便运粮,而陈仓被魏国的郝昭和王双把守着,所以诸葛亮必须速战速决,否则粮草支撑不住。

魏国大都督就想了个办法,让部队假装运粮,吸引蜀军来抢粮食,实际粮车里装的都是干柴硫磺等易燃物,等蜀军来抢的时候,把蜀军烧死,同时突袭蜀军营寨。

但是这个计策怎么能难倒诸葛亮,诸葛亮算准了,而且将计就计,结果反而把假扮运粮的魏军干掉了。

但是蜀军毕竟是没粮了,不能恋战,而且曹睿此时又派了张郃领军来支援,于是,诸葛亮在赢了这一战的情况下,果断撤军。

魏军此时刚刚失败,也不敢追诸葛亮。

但是魏延军队在陈仓口防御王双,撤离的话,王双肯定是会和魏延干起来的。

于是诸葛亮撤军的时候,偷偷给魏延一个锦囊妙计,大部队假装撤军,让王双来追,魏延和一小支部队等王双追出去之后,把王双营寨端了,王双回寨时,魏延又出其不意把王双干掉了。

所以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虽然没有干掉魏国,但是也小挫了一把魏军,同时安全回到汉中。

曹真听说王双被杀,忧成疾病。

此时,吴国孙权称帝了,蜀国派人前去祝贺,同时想联合吴国一起伐魏。

吴国假装同意,实则想隔岸观火,坐收渔翁之利。

又过了一阵子,诸葛亮听到守陈仓的郝昭病危,觉得这是一个进攻陈仓的好机会,于是又率部队去袭击陈仓,没等张郃救兵赶到,诸葛亮大军就把陈仓城攻破了,郝昭本来就病危,被这么一攻,吓死了。

等张郃赶到的时候,发现诸葛亮大军把各个路段都占领了,于是退军。

随后,诸葛亮又趁胜追击,拿下了散关。

这就是诸葛亮第三次出祁山。

曹睿听说诸葛亮又来了,吓死了,这个时候曹真病又没好,于是就把曹真的大都督职位交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出兵来与诸葛亮决战。

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司马懿带着张郃等人前来与诸葛亮决战,但是前几次战争都失败了,于是司马懿决定深沟高垒,不再出战。

此时,诸葛亮使用缓兵之计,每隔几天退几十里,给魏军要撤退的错觉。

司马懿知道诸葛亮诡计多端,不敢追杀,但是大将张郃不同意,非要去追杀诸葛亮。

司马懿没办法,让张郃先去追杀,自己随后就到。

诸葛亮算准了司马懿的安排,调兵遣将,不但抵抗住了追杀,还安排部队袭击了司马懿的营寨。

司马懿大败而回,虽然诸葛亮没有占领司马懿的营寨,但是歼敌无数。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蜀军胜利,但是在一次战争中,张苞(张飞的儿子)不小心骑马掉到河里了,把头磕破了,回成都养病,但是后来死了。

诸葛亮悲痛欲绝,决定撤军。

诸葛亮第三次出祁山也没有显著成果。

又过了一段时间,曹真病好了,决定和司马懿率大军进攻蜀国,曹睿同意。

于是这两人率40万大军进攻蜀国。

诸葛亮算准了接下来一个月都要下雨,蜀国地势又复杂,魏军远道而来,天时地利都不好,所以不用担心。

果然这一个月都阴雨连绵,魏军粮草不够,很多士兵都饿死了。

没办法,魏军主动撤退。

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魏军退了之后,诸葛亮并不追杀,而是准备再次出祁山(第四次)。

诸葛亮安排兵分两路,一路魏延、张嶷、杜琼、陈式攻打祁山之东箕谷,一路马岱、王平、张冀、马忠攻打祁山之西斜谷,然后会于祁山。

司马懿算准了诸葛亮有这个安排,于是也兵分两路,司马懿守箕谷,曹真守斜谷,而且他两还打赌,如果诸葛亮真的来攻打,则司马懿赢,否则曹真赢。

攻打箕谷的陈式不相信有司马懿的埋伏,不听劝阻,导致被司马懿打败,损兵折将。

事后诸葛亮按军法处置,把陈式杀了。

而另一方面,曹真不相信诸葛亮会攻打斜谷,消极守军,于是被马岱那路军马打败,诸葛亮顺利出祁山(第四次)。

有一天,情报说曹真卧病不起,诸葛亮于是写了封信送给曹真看,把曹真骂了一顿,曹真看到信后怀恨而死。

魏主曹睿命令司马懿出战。

于是两军对峙,司马懿和诸葛亮开始比军事才能(斗阵),司马懿大败。

诸葛亮收得胜之兵回祁山,永安城李严派来的送粮官苟安来送粮,但是延误了十天。

诸葛亮很生气,按军法该杀,但是手下都求救,诸葛亮就给苟安杖打八十大板放回去了。

苟安怀恨在心,投降司马懿。

司马懿利用苟安,把苟安放回成都,但是要苟安散布谣言,造谣说诸葛亮要篡后主的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