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机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指导书091--26
汽轮机课程设计用表

汽轮机课程设计用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培养学生对汽轮机的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汽轮机的分类、工作原理、主要部件和性能参数;掌握汽轮机的运行调节、故障分析和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汽轮机进行运行调试和故障排除;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能够对汽轮机进行改进和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汽轮机行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特点、工作过程、运行维护和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汽轮机的基本原理:介绍汽轮机的工作原理、能量转换过程和热力学基础。
2.汽轮机的结构特点:讲解汽轮机的主要部件,如静叶环、动叶环、涡轮盘、喷嘴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结构特点。
3.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分析汽轮机的工作过程,包括喷嘴膨胀、涡轮旋转、排气等阶段。
4.汽轮机的运行维护:介绍汽轮机的启动、停机、运行调节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知识。
5.汽轮机的故障诊断:讲解汽轮机故障的类型、原因和诊断方法,以及故障排除和预防措施。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的综合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故障案例,使学生掌握汽轮机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技巧。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这些资源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
课程设计汽轮机

课程设计汽轮机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描述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了解汽轮机的分类和特点。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汽轮机的工作性能,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汽轮机技术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工作流程及其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
1.汽轮机的基本原理:学生将学习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包括蒸汽的生成、膨胀和做功过程。
2.汽轮机的结构:学生将了解汽轮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转子、静子、调速系统等,并学习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3.汽轮机的工作流程:学生将掌握汽轮机的工作流程,包括蒸汽的进入、膨胀、排气等阶段。
4.汽轮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学生将学习汽轮机在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将通过讲解汽轮机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作流程,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教师将提供汽轮机实际运行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学生将有机会进行汽轮机模型实验,观察和验证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将使用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多种教学资源。
1.教材: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利用多媒体课件、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汽轮机的工作原理和实际运行场景。
4.实验设备:提供汽轮机模型实验设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种形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汽轮机课程设计指导书解读

汽轮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 (1)二、设计题目及已知条件 (2)2.1 机组概况 (2)2.2 本次设计与改造的基本要求 (4)三、设计过程 (6)3.1 汽轮机的热力总体任务 (6)3.2 汽轮机变工况热力核算的方法介绍 (6)3.3 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 (7)3.3.1 级的变工况热力核算方法——倒序算法 (8)3.3.2 级的变工况热力核算方法——顺序算法 (17)3.4 上述计算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22)四、参考文献: (23)附:机组原始资料 (23)汽轮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意义汽轮机是按照经济功率设计的,即根据给定的设计要求如功率、蒸汽初参数、转速以及汽轮机所承担的任务等,确定机组的汽耗量、级数、通流部分的结构尺寸、蒸汽参数在各级的分布以及效率、功率等。
汽轮机在设计条件下运行称为设计工况。
由于此工况下蒸汽在通流部分的流动与结构相适应,使汽轮机有最高的效率,所以设计工况亦称为经济工况。
由于要适应电网的调峰以及机组实际运行过程中运行参数的偏差等原因,汽轮机不可能始终保持在设计条件下,即负荷的变化不可避免的,蒸汽初终参数偏离设计值,通流部分的结垢、腐蚀甚至损坏,回热加热器停用等在实际运行中也时有发生等等。
汽轮机在偏离设计条件下的工作,称为汽轮机的变工况。
在变工况下,蒸汽量、各级的汽温汽压、反动度、比焓降等可能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汽轮机功率、效率、轴向推力、零件强度、热膨胀、热应力等随之改变。
通过本课程设计加深、巩固《汽轮机原理》中所学的理论知识,了解汽轮机热力设计的一般步骤,掌握每级焓降以及有关参数的选取,熟练各项损失和速度三角形的计算,通过课程设计以期达到对汽轮机的结构进一步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的位置与作用。
具体要求就是按照某机组存在的问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改造方案,通过理论与设计计算,解决该汽轮机本体存在的问题,达到汽轮机安全、经济运行的目的[1-4]。
汽轮机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是学生对主干专业课及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是学校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
一、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与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树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基本工程素质。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合作工作能力。
4.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初步的专业技能。
二、选题要求1.课程设计的选题应属课程范围,选题应能满足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能使学生得到较全面的综合训练。
2.课程设计的题目应尽可能有实用背景,对模拟性质的“题目”不得年年重复使用。
3.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和工作量应适应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状况,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既工作量饱满,又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4.课程设计题目既可由指导教师拟定,也可学生自拟,经系(教研室)主任审定同意后方可执行。
三、对学生的要求1.学生必须修完课程设计的先修课程,才有资格做课程设计。
2.明确课程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真领会课程设计的题目,读懂课程设计指导书的要求,学会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步骤,积极认真地做好准备工作。
3.课程设计中,学会如何运用前修知识与收集、归纳相关资料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
4.严格要求自己,自信但不固执,独立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善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听取同学的意见,有意识地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要独立思考,刻苦钻研,勇于创新,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5.使用规定的课程设计用纸与封面,按要求书写课程设计说明书并装订成册,如附有图纸或附件需单独装订,应将所有材料一同装入学校规定的课程设计袋内。
四、汽轮机课程设计的目的及任务:1.系统地总结、巩固并应用《汽轮机原理》课程中已学过的理论知识,重点掌握汽轮机热力设计的方法、步骤。
2、通过设计对整个汽轮机的结构作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主要零部件在整个机组中的作用。
3、通过设计了解并掌握我国当前的技术政策和国家标准、设计资料等。
汽轮机课程设计报告书

军工路男子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课程名称:透平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院(系、部、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班级:2013级姓名: JackT 学号: 131141xxxx 起止日期:指导教师:万福哥我校研究的透平机械主要是是以水蒸汽为工质的旋转式动力机械,即汽轮机,常用于火力发电。
汽轮机通常与锅炉、凝汽器、水泵等一些列的设备、装置配合使用,将燃煤热能通过转化为高品质电能。
与其它原动机相比,汽轮机机具有单机功率大、效率高、运转平稳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但电站汽轮机在体积方面较为庞大。
汽轮机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发动机的原动机。
与常规活塞式内燃机相比,其具有输出功率稳定、功率大等特点。
在使用化石燃料的现代常规火力发电厂、核电站及地热发电站中,都采用以汽轮机为原动机的汽轮发电机组,这种汽轮机具有转速一定的特点。
汽轮机在一定条件下还可变转速运行,例如驱动各种泵、风机、压缩机和船舶螺旋桨等,我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就是以汽轮为原动机。
汽轮机的排汽或中间抽气还可以用来满足工业生产(卷烟厂、纺织厂)和生活(北方冬季供暖、宾馆供应热水)上的供热需要。
在生产过程中有余能、余热的工厂企业中,还可以用各种类型的工业汽轮机(包括发电、热电联供、驱动动力用),使用不同品位的热能,使热能得以合理且有效地利用。
汽轮机与锅炉(或其他蒸汽发生装置,比如核岛)、发电机(或其他被驱动机械,比如泵、螺旋桨等)、凝汽器、加热器、泵等机械设备组成成套装置,协同工作。
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蒸汽可来自锅炉或其他汽源,经主汽阀和调节汽阀进入汽轮机内,依次流过一系列环形安装的喷嘴栅(或静叶栅)和动叶栅而膨胀做功,将其热能转换成推动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功,通过联轴器驱动其他机械,如发电机。
膨胀做功后的蒸汽由汽轮机的排汽部分排出。
在火电厂中,其排气通常被引入凝汽器,向冷却水或空气放热而凝结,凝结水再经泵输送至加热器中加热后作为锅炉给水,循环工作。
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2)二、设计题目 (2)三、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的确定 (2)1、设计工况的功率 (2)2、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的近似量 (2)四、调节级热力计算 (3)1、调节级部分相关参数的确定 (3)2、喷嘴部分计算 (4)3、第一列动叶部分计算 (5)4、导叶部分计算 (7)5、第二列动叶部分计算 (8)6、各项损失计算 (10)7、调节级焓降及功率 (11)五、压力级热力计算 (12)1、压力级级数的确定 (12)2、压力级的部分相关参数的确定 (12)3、反作用度的选取及喷嘴部分计算 (12)4、动叶部分计算 (13)5、各项损失计算 (14)5、压力级焓降及功率 (15)六、功率校核 (15)七、总结分析 (16)附:数据汇总表 (17)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过程。
目的在于总结和巩固已学得的基础理论,培养查阅资料、进行工程计算、识图和绘图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吸取新的知识。
具体要求是按照给定的设计条件,选取相关参数,进行详细的调节级和压力级的热力计算,确定汽轮机流通部分的尺寸,以求达到较高的汽轮机效率。
二、设计题目机组型号:B50-8。
82/3.43机组型式:多级冲动式背压汽轮机新汽压力:8。
82 Mpa新汽温度:535。
0℃排汽压力:3。
43 Mpa额定功率:25MW转速:3000 rpm三、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的确定1、设计工况的功率汽轮机设计工况的选取,一般按其在电网或热网中承担的负荷的性质决定. 本课设设计汽轮机承担基本负荷,故其设计工况的功率Ne为额定功率,以便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最高的平均效率.2、设计工况汽轮机进汽量计算1、配汽方式:喷嘴调节2、调节级型式:双列级。
3、参数选取(1)设计功率=额定功率=经济功率=25 MW(2)汽轮机相对内效率ηri=70.00%(3)机械效率ηm=99%(4)发电机效率ηg=97%4、近似热力过程线拟定(1)进汽节流损失ΔP0=0.03×P0=0.2646 Mpa调节级喷嘴前P0’=0。
[VIP专享]《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
![[VIP专享]《汽轮机课程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afe5de11711cc7930b71685.png)
三、整机计算步骤
将该型汽轮机的通流部分划为高、中压缸和低压缸 2 个计算模块,我们 2 人为一组, 一人采用顺算法计算高、中压缸,另一人采用逆算法计算低压缸。2 人协同工作,共同商 定计算方案和迭代策略。
本人进行的是高、中压缸的顺算计算。
为了便于计算,作出如下约定: (1) 各级回热抽汽量正比于主蒸汽流量; (2) 门杆漏气和调门开启重叠度不计; (3) 余速利用系数参考值为:调节级后的第一压力级、前面有抽汽口的压力级利
用上一级余速的系数为 0.4,其它压力级为 0.8; (4) 对径高比小于 6 的级,在最终计算结果中,用近似公式估算出叶根处的反动 度; (5) 第一次计算,用弗留各尔公式确定调节级后压力; (6) 对径高比小于 6 的级,在最终计算结果中,用近似公式估算出叶根处的反动 度。
二、课程设计内容
以某种型号的汽轮机为对象,在已知结构参数和非设计工况新蒸汽参数和流量的条件 下,、进行通流部分热力校核计算,求出该工况下级的内功率、相对内功率等全部特征参数, 并与设计工况作对比分析。主要计算工作如下:
(1) 设计工况下通流部分各级热力过程参数计算。对径高比小于 6 的级,在最终计 算结果中,用近似公式估算出叶根处的反动度。
1
88.8918÷.12990.÷1=4214÷3922=.0034=1÷15251371=8.535.78208÷.0232173c0*0÷1=m920.30392.2c=1÷203m=2÷1202.52=3535=42314)c*5232m40341*.31252=3.*1.153.5*03134.2*920522..104455=+21*3*50202.2.0285.4850.13*50+5c8*125*12m0.2+050.+0*014.852*0051000+0+/038.T+0÷+=55*+1011+010+91÷0145405*00010200+5+0+080+40*04+***115.103910*-%*C%6(+÷*M==5M÷5)0*3*0(31÷3110**5*+*÷414.m2371e=%7)8n08%.=s8.5=77.93cc60.mc*m4*m13,101w9.9o.k24mc-.cem5nm2csp2665m*9..03-4.50c60*5.pc3m85,9cm0.5g.i50mr0l-.p.s85p/6c50bc.0om7m.yp.cs6pc5m+;c0m..m7.ckm; 1+1k+12+1+k2234=1c+m1++4+4+2
l汽轮机课程设计

l汽轮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汽轮机的基本原理与结构,掌握其主要部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2. 掌握汽轮机工作循环的类型,了解其热效率的影响因素。
3. 掌握汽轮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能够进行简单的性能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汽轮机的能量转换过程,绘制简单的热力循环图。
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或工具对汽轮机性能进行模拟和优化。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问题提出汽轮机的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能源转换与利用的兴趣,增强节能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汽轮机行业的发展,激发学生为祖国能源事业作贡献的志向。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选修课,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汽轮机的工作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高年级阶段,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汽轮机原理与结构- 汽轮机工作原理- 汽轮机主要部件及功能- 汽轮机分类及特点2. 汽轮机工作循环- 热力循环基本概念- 汽轮机典型热力循环分析- 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3. 汽轮机性能参数与计算- 主要性能参数介绍- 性能计算方法- 性能优化途径4. 汽轮机模拟与优化- 汽轮机性能模拟软件介绍- 模拟软件操作方法- 性能优化案例分析5. 汽轮机实际应用与改进- 汽轮机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汽轮机常见问题分析- 改进措施及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汽轮机原理与结构第二周:汽轮机工作循环第三周:汽轮机性能参数与计算第四周:汽轮机模拟与优化第五周:汽轮机实际应用与改进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紧密相关,涵盖教材中关于汽轮机的基本理论、性能分析及应用实例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汽轮机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轮机课程设计任务书汽轮机缺级运行工况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核算班级:热动091(热电)指导教师:胡爱娟钱焕群杨冬时间:2012.6一、设计题目:汽轮机缺级运行工况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核算有一台50MW汽轮机发电机组,其某级因动叶振动特性不良或动静部分碰磨而损坏,需拆除该级后继续运行。
为保证汽轮机的安全运行,必须对机组进行限制出力的计算,即确定其最大允许负荷,并分析其经济性和安全性。
二、设计时间:2周三、原始资料:1、N50-8.82/535型汽轮机热力计算数据汇总表(设计工况)2、设计工况热力过程线3、N50-8.82/535型汽轮机设计工况轴向推力计算数据4、回热系统简图5、N50-8.82/535型汽轮机热平衡计算基本数据6、N50-8.82/535型汽轮机组热经济指标7、变工况计算所需数据和图表详见参考资料8、其他数据背压Pc:第一组:Pc=0.006MPa第二组:Pc=0.0055MPa第三组:Pc=0.005MPa第四组:Pc=0.0045MPa第五组:Pc=0.004MPa第六组:Pc=0.0035MPa第七组:Pc=0.003MPa所缺级数分别为16、17、18、19级四、具体任务和计算步骤如下:1、估计允许最大负荷下的新蒸汽流量;2、确定各抽汽点的压力和焓值;3、初步拟定全机热力过程线,并确定末级排汽状态点与排汽焓;4、各级流量的确定;5、汽轮机热力核算(功率和效率计算)最末级详细计算危险级详细计算中间级近似计算调节级详细计算6、危险级的强度校核计算7、轴向推力核算及推力瓦安全性核算8、确定汽轮机允许的最大功率;9、编写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五、成果。
设计计算书一份。
要求:内容完整、书写清楚整洁、文字通顺、数据表格要整齐、装订整齐,不少于30页。
内容包括:封面、目录、摘要、原始资料、正文、参考文献、设计小结、附录。
汽轮机课程设计指导书汽轮机缺级运行工况下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核算班级:热动071~2(热电)指导教师:胡爱娟钱焕群刘学来时间:2011.6第一章 汽轮机进汽量及各级流量的确定1.1 新蒸汽流量的确定一、变工况下焓降的初步确定由于某级拆除使其前一级受力情况恶化,因此被拆除级的前一级称为“危险级”。
为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应使该级动叶所受的应力不大于其许用应力。
例如,拆除17级,则16级的焓降要增大,其动叶受力增加,若仍假定机组各级的流量为设计流量,则18级前压力仍为设计工况下的压力,即1801801)()(p p ==0.184Mpa用费留格尔公式求16级前压力1601)(p2170216021801216011)()()()(1p p p p GG --==由设计数据可绘出16、17两级的设计热力过程线(如图2-1所示),找出1601)(p 与过程线交点即可得变工况后16级的焓降 1t h ∆。
二、危险级最大流量估算流量估算有两种方法,一是保证拆除一级后其余各级应力不超过设计应力水平;二是根据危险级的许用应力来估算,即假定变工况后危险级的应力等于其许用应力,由F=22z u F F +min2W Fl b=σ 可确定出流量1G ,为了简化计算,椐估算Fu ≈0.8F ,因此,8.02min ⨯=W Ful b σ,而u h G Fu u t η∆=,所以8.02min ⨯∆=u W l h G b u t ησ那么 ut u t h G h G ηησσ∆∆=1110][ 由ta h u x ∆=2从u η—a x 曲线查得u η和1u η,若保证变工况后危险级的受力不变,则G h h G u t ut ⋅∆∆=111ηη把求得的G1再代回到费留格尔公式求出新的1601)(p ,重求1t h ∆和G1直到相邻两次求得的G1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2%为止,此时G1/G0即为所求得的流量比。
17180)(p图1-1 16、17级热力过程线1.2 初步拟定全机热力过程线一、各抽汽点压力的确定由上一节所求得的流量比G1/G0求各抽汽点的压力,危险级后面的抽汽点的压力用流量与压力成正比来求,即100100101,G G p p p p G G ⋅==, 危险级以前的抽汽点压力用弗留格尔公式来求,即222022120101p p p p G G--=, 在计算时按抽汽段划分级组,其中危险级和最末级要单独计算,并且按照从后往前的方法进行。
二、绘制热力过程线根据所确定的抽汽压力及第二级和最末级前的压力画热力过程线,一般按抽汽压力分段,危险级和最末级要单独划出,具体分段情况为:以拆17级为例,可分为:调节级、2-6级、7-9级、10-11级、12-14级、15级、16级、18级、19-20级、21级、22级。
各级段的效率利用各级效率的平均值代替。
比如,10-11级段的效率为 111011101+∆∆+∆='ii i h h h η,其它各级段类似,其中危险级的效率为ri ri ηη85.0'=,最末级的效率为ri ri ηη92.0'=,调节级的相对内效率认为与其轮周效率成正比,即uu i i ηηηη11=而轮周效率由所求得的假想速比查调节级特性曲线a u C -η。
变工况后的热力过程线如图1-2所示。
三、末级排汽状态点的确定热力过程线描述的是蒸汽的状态参数在汽缸内的变化过程,过程线的终点就是末级的排汽状态点,其参数为c p p =2。
3图1-2 N50-8.82/535型汽轮机变工况(拆除17级)后的热力过程线1.3 各级流量的确定根据上面求得的流量比,求出汽轮机的进汽量D1。
通过各级的流量可用下面粗略估算的方法确定。
这里假设回热系统运行正常,因此各级流量与新蒸汽流量成正比的关系。
即00011Z Z D D D D。
式中:010,D D ——分别为设计工况及变工况下汽轮机的新汽流量; 10,Z Z D D ——分别为设计工况及变工况下第Z 级通过的流量。
第二章 汽轮机的热力核算汽轮机变工况热力核算,以精确程度分有详细核算和近似核算两类,详细核算结果精确,但计算费事;近似核算虽不够精确,但简单易行,在不少情况下已能满足要求,从核算的次序来分,有由汽轮机进汽参数向排汽参数的顺序核算,及由排汽参数算向进汽参数的倒推核算两种,它们都以喷嘴和动叶的连续方程为计算基础。
在进行变工况核算时,汽轮机的通流尺寸都已知,并且蒸汽的流量须事先根据变工况条件确定。
我们要求末级、危险级和调节级采用详细核算。
中间各级采用近似核算,手工核算,计算机都可。
将计算结果以表格的形式汇总。
具体计算过程,见课程设计参考资料。
第三章 安全性和经济性分析3.1危险级静强度校核危险级静强度校核即比较其在变工况下所受到的汽流弯曲应力和该级叶片材料的许用应力。
危险级的弯曲应力的计算步骤和所用公式如下:mi b z u m bb b b z b ut u W M Fl M F F F p p z l d c c z GF uz h G F ==+=-Ω+-=∆=σπααη21)()sin sin (22202211如果][σσ≤,则危险级的强度是满足要求的,否则要进一步降低流量重新进行核算。
各级强度参数:15级:设计应力 0σ=15.9 MPa, 许用应力][σ=22 MPa ,min W =0.3813cm 16级:设计应力0σ=15.9 MPa, 许用应力][σ=23 MPa ,min W =0.3713cm17级:设计应力0σ=15.9 MPa, 许用应力][σ=25 MPa, min W =0.433cm 18级:设计应力0σ=22.54MPa, 许用应力][σ=35 MPa, min W =0.463cm3.2 轴向推力计算为了保证汽轮机在变工况下安全可靠地工作,防止推力轴承过负荷损坏,必须对汽轮机轴向推力和推力瓦的安全性进行校核。
1.作用在叶片上的轴向力对于冲动级,可以不考虑由于汽流的轴向分速度变化而引起的轴向力,因此,对于非调节级 )(201p p l d F m b b z -Ω=π 对于调节级 )(201p p l d e F m b b z -Ω=π'2p p m 由Ω查图1-4(a ) 2.作用在叶轮上的轴向力 )(])[(420222p p d l d F d b b z -Ω⋅--=π)(})1(])[(4{20222p p l d e d l d F d b b b b z -Ω⋅-+--=ππ(部分进汽级)其中 r d q Ω⋅=Ω 2-14级:])1[(1bb bm r l d d -Ω--=Ω15-22级:]sin cos ))[(1(112122αα+-Ω--=Ωbb b m r l d d若0<Ωr 则不计算轮盘上的推力,否则zb b ppp p p rp p rpp l d A A z d A A A A A δππδπμμμμμβμμα)(,)045.0(47,0.1,4.0,3.0524545544-=⨯⨯=====Ω⋅==Ω⋅=其中20、21、22级没有平衡孔,所以04=A ,r δ查表。
22222)1(1βαβαβαα+-++=>q 则若调节级的叶轮轴向推力不必计算,只计算其余各级。
3.转子凸肩上的轴向推力 x z p d d F ⋅-=)(422213π22222)1(1αβαββαα-+--=≤q 则若式中 -21,d d 对应计算面上的外径和内径; -x p 计算面上的蒸汽静压力。
需要计算的面有两个端面和六个凸肩,它们的压力查表,相应的内、外径尺寸查图。
计算时要注意符号,由高压向低压的为正,由低压指向高压的为负。
总轴向力为 ∑∑∑++=321z z z z F FF F4.推力轴承安全性校核为了保证推力瓦块的安全可靠运行,必须对推力轴承的安全性进行校核,即推力轴承的安全系数必须满足下述条件: 7.15.1)(2143->++-=∑∑∑∑z z z z FF F F pA n式中 p----推力瓦块所能承受的总压力,通常取p=2.5MPa ; A----推力瓦块的承压面积,A=11002cm 。
上述轴向推力的计算可以只详细计算一级,写出计算过程,其余用计算机计算,可以编程或用EXCEL ,将计算结果汇总于轴向推力计算汇总表中。
3.3、汽轮发电机组经济性指标计算内功率 末级危险中间级调i i i i i P P PP P +++=∑电功率 g m i el P P ηη= 相对内效率 tii H H ∆∆=η 绝对电效率 g m i t el a qηηηηη==3600, 汽耗率 elP G d 1=热耗率 )(0fw h h d q -=参 考 文 献[1] 冯慧雯.汽轮机课程设计参考资料.水利电力出版社.1992 [2] 沈士一等.汽轮机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 [3] 翦天聪.汽轮机原理.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4] 张艾萍.汽轮机及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方法.东北电力大学电力出版.2001[5] 郑体宽.热力发电厂.水利电力出版社.1995[6] 曹祖庆.汽轮机变工况特性.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成绩评定课程设计的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由指导教师根据平时和成果评分、答辩评分两部分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