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花都片区发展规划图

合集下载

花都区水系规划 1 花都区概况

花都区水系规划 1 花都区概况
老山水发源于花都区东北部的鸡枕山,上游建有蟾蜍石水库,干流自蟾蜍石 水库由北向南流经黄竹湖、黄秀塘等地,至石角汇入流溪河。干流全长 18.08km, 集雨面积 44.88km2。
高溪河(也称大沙河)发源于花都区东北部的元岗,上游建有元岗水库,干流 自元岗水库由北向南流经联安、高溪、山下等地,至白云区人和汇入流溪河。干 流全长 20.1km,集雨面积 39.64km2。
花都区地形地貌见图 G-3068-04。
1.1.2 河流水系 花都区北部是连片分布的高、低丘陵,森林密布,降雨量大,是花都区大部
分河流的发源地。全区的地形和河流分布的基本情况为: 梯面镇位于北部山区内,地形东高西低,镇内梯清河流向由东向西,沿途汇
入众多支流形成梯清河水系。 区内花东镇、花山镇、狮岭镇、新华街总的地形是北高南低,河流都是由北
铁山河发源于花山镇北部与梯面镇交界的高百丈山脉,其上游由梯面镇正迳 引水渠、朱高布水库排洪河、福源水库排洪河、磨刀坑水库排洪河汇合而成,干 流自北向南流经源和、红群、平西、新和等村,至新华镇的莲塘新村与右边的铜 鼓坑汇合后进入新街河。干流全长 23.75km,集雨面积 59.3km2。
田美河位于花都区中部,发源于花山镇东部的儒林,自北向南流经儒林、罗 仙、纵贯新华镇等地,于大塘边处汇入新街河。干流河长 17.86km,集雨面积 29.07km2。
(2) 白坭水水系 白坭水水系包括白坭水及本区内的国泰水、大官坑水、新街河(水系)等三 条主要支流,及发源于丫髻岭、中洞岭的众多小河、河涌组成。 白坭水位于花都西部,其源头是从北江芦苞水闸分水起,由西向东北方向沿 三水长歧进入花都,流经西莲塘,出白坭圩与国泰水汇合,这段河道,又名九曲 河。而后,河流由北转向南在赤坭段汇入大官坑水、在炭布段又汇入新街河,最 后流经广州白云区鸦岗汇入珠江,全长 53km,总集雨面积 788km2,在花都区境 内河长 32.55km,集雨面积 628.58km²。 国泰水发源于清远市马头岭,从清远兴仁入境,经国泰至白坭汇入白坭水。 全长 18.65km,集雨面积 149km2。 大官坑水发源于狮岭区天堂顶,上游建有马岭水库,干流出水库后经三步坑、 禾地布汇入小官坑水、三坑河二条支流后纳入白坭河,干流全长 14.96km,集雨 面积 48.78km2。 (3) 新街河水系 新街河旧称横潭水,是白坭水下游水量最大的一条支流,也是花都区与广州 市白云区的界河。主要支流有铜鼓坑、铁山河、田美河、天马河。其干流由铜鼓

花都区旧改三年计划五年方案

花都区旧改三年计划五年方案

花都区旧改三年计划五年方案1.引言概述:花都区作为广州市的一个重要城区,近年来在城市更新和旧改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将对花都区旧改的三年计划和五年方案进行详细分析和总结,旨在探讨其实施情况和设想。

通过对旧改工作的回顾和展望,为花都区未来的城市更新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建议与展望":请编写文章1.1 概述部分的内容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引言,正文和结论。

1. 引言部分主要是对文章主题和背景进行概述,并说明文章的目的。

2. 正文部分包括花都区旧改的背景介绍、三年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五年方案的设想。

3. 结论部分总结了三年计划的成果,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2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文旨在对花都区旧改三年计划和五年方案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旧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三年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梳理和评估,并对未来五年方案进行设想,旨在为花都区的城市更新和改造提供可行性建议和规划。

同时,本文还旨在指出旧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能够推动花都区旧改工作的顺利进行,为建设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做出贡献。

2.正文2.1 花都区旧改背景花都区作为广州市的一个重要区域,人口密集,土地资源有限,城市更新和旧改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花都区原有的一些住宅区和商业区已经日渐老化,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甚至影响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

为了改善这些问题,花都区政府制定了旧改三年计划和五年方案,旨在通过城市更新、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过去的几年中,花都区政府已经开展了一些旧改工作,但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资金不足、居民异议、政策执行难度等问题。

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旧改工作也需要更加科学、细致、长远的规划和执行。

因此,花都区旧改背景部分需要全面分析过去的工作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三年计划和五年方案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解读广州四期新线规划初曝光?哪些区将是赢家?

解读广州四期新线规划初曝光?哪些区将是赢家?

解读广州四期新线规划初曝光?哪些区将是赢家?附件下载:广州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pdf10月8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广州市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对于Metro Bay团队和所有关心地铁规划的朋友而言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消息必然是最新进入“策划”状态的地铁线路“十四五”策划新线清单Metro Bay此前曾发布过“四期规划”相关推文我们惊喜地发现我们预测进入“四期规划”的地铁线路和本次“十四五”策划新线的清单有一定的重合度Metro Bay预测进入“四期规划”的线路列表欢迎回顾:广州地铁规划53条线路?先别激动,这些可能才是近期建设的线路……Metro Bay团队认为本回首度曝光的“十四五”策划新线名单不一定是广州地铁四期线路的最终定稿但入围“十四五”策划的地铁线路最终跻身“四期规划”的可能性非常高总而言之“四期规划”依旧存在变数请以官方最终公布的方案为准本次入围“十四五”策划新线共9条(段),里程共计245.7km。

整体而言,本次公布的“项目包”在市区线与郊区线的配比上达到了平衡,摆脱了广州地铁建设自二期以来连续两期的市区郊区线配比失衡的问题,值得赞赏。

在这些线路中,市区线包括有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一期、26号线一期等线路,其中19号线、26号线是绝对的重量级线路;而郊区线方面,也有6号线东延段、15号线一期、16号线一期等多条备受期待的线路入围。

除此之外,两条市域快线——22号线南延段与37号线一期,本次也成功入选。

它们的建设将进一步拉近蕉门、萝岗、知识城与广州市区的时空距离,也将使广州地铁的版图拓展至东莞市南部,“轨道上的大湾区”又将再迈出坚实的一步。

而在广州市11区的各区分布上,“十四五”策划新线也尽可能做到了雨露均沾。

各区本次在地铁方面的收益情况如何?这又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结果?不妨让我们来逐个看看。

天河区——“大赢家”成功“查缺补漏”。

10号线东延段、19号线作为两条最强覆盖线,一举覆盖岑村、汇景新城、广氮新城、珠吉岐山四大地铁空洞,大幅提升了天河区广园快速路北侧地铁线路密度,使全区地铁覆盖情况不再“贫富悬殊”。

广州规划七大片区_一主六副_

广州规划七大片区_一主六副_

广州日报/2009年/9月/28日/第002版要闻广州规划七大片区“一主六副”记者李婧蒋悦飞实习生颜英通讯员鞠扬广州将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重点保护20.39平方公里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

具体边界:由越秀路-环市中路-解放路-流花路-广三铁路-珠江(珠江大桥东桥-人民桥)-同福路-江湾路-江湾大桥形成的封闭环状地区。

广州旧城重点保护历史城区范围内的文物古迹、历史街区、特色街巷、传统风貌等,避免吸引大人流、大物流设施,逐步外迁部分历史城区人口,历史城区内教育职能尽量外移,新增学校,尤其是省、市一级学校尽量安排在新区。

城区规划七大片区各有各定位中心片区(主城区):广东省行政管理中心,珠三角世界级城镇群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中心。

东部片区:由东部副城区,包括黄埔及萝岗两部分。

定位区域港口,珠江三角洲现代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技术创新中心,历史文化旅游基地、配套产业的居住城区。

番禺片区:由番禺副城区,汉溪-长隆-万博组团及19个居住单元构成。

定位铁路客运交通枢纽,商贸、旅游综合服务中心,高等教育基地,承接主城区人口疏解的居住城区。

南沙片区:国际枢纽港口,临港工业聚集区,宜居滨海新城。

增城片区: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制造业基地,区域生态旅游基地。

北部片区:区域航空枢纽、临空型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物流服务中心等。

从化片区:特色生态农业示范区、区域生态旅游基地、水源涵养地。

路网时空圈环城高速内30分钟到市中心打造市域“102060”机动车交通时空圈:保证机动车在市域范围的各重点发展区、重要节点进入高快速路网系统不超过10分钟,由任何一点进入高快速路网络系统不超过20分钟,中心城区至市域任何地区不超过60分钟。

高速公路网:主要包括“两环四廊”。

两环是一号环线和二号环线,四廊指以京珠为主的北向走廊,以广深、广惠为主的东向走廊、以京珠为主的南向走廊和以广三、广佛为主的西向走廊。

2020年轨网规划目标:“3060”时空和“6540(7070)”客运目标。

广州市绿地系统空间规划-规划所专家终审会正稿

广州市绿地系统空间规划-规划所专家终审会正稿

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空间体系规划目录:规划背景1.规划范围2.规划期限3.规划依据4.规划总体目标5.规划原则第三章市域绿地体系控制市域城市空间结构与绿地形态空间布局1.广州市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概略2.市域绿地形态空间布局市域生态结构与生态绿地布局1.市域生态廊道与组团绿化隔离带布局2.市域自然保护区分布3.市域基本农田保护市域结构性绿地1.市域主干道路绿化隔离带规划2.市域滨水绿化带规划3.市域重点绿地规划市域范围绿地指标第四章中心片区绿地系统规划中心片区规划范围:中心片区绿地总体布局1.中心区绿地布局模式与原则2.中心片区绿地主控框架——一带、两轴、三块、四环3.中心片区绿地形态构成分析4.中心片区绿地联系5.中心片区生态性绿地框架中心片区绿地分类规划1.公共绿地规划2.生产绿地规划3.防护绿地规划4.居住绿地规划5.附属绿地规划6.生态绿地规划各区绿地规划概要1.荔湾区、越秀区、东山区规划概要2.天河区规划概要3.海珠区规划概要4.芳村区规划概要5.黄埔区规划概要6.白云区规划概要中心片区绿地规划指标体系1.总体指标2.各区指标3.局部建设规划指标中心片区近中期绿地规划1.近中期规划空间形态控制2.近中期建设指标3.近中期建设对策旧城区绿线控制图则1.绿线控制对象与范围2.绿线控制地块一览表附:图纸目录第三章市域绿地体系控制1、市域范围图2、市域主要镇区分布图3、市域绿地形态空间体系图4、市域生态绿地导向图5、市域自然保护区分布控制图6、市域组团绿化隔离带示意图7、市域道路绿化隔离带导控图8、市域基本农田分布图第四章中心片区绿地布局规划1、分区界线分析图2、中心片区绿地形态分析图3、绿地主控体系分析图4、中心片区生态绿地导向图5、核心城区重点建设绿地结构图6、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7、规划公共绿地(G1)分布图8、规划生产绿地(G2)分布图9、规划防护绿地(G3)分布图10、规划主要居住绿地(G4)和附属绿地(G5)分布11、规划生态绿地(G6)分布图12-1、荔湾区、越秀区、东山区规划绿地分布图12-2、荔湾区、越秀区、东山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3-1、天河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3-2、天河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4-1、海珠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4-2、海珠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5-1、芳村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5-2、芳村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6-1、黄埔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6-2、黄埔区规划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7-1、白云区规划绿地与基本农田分布图17-2、白云区绿地系统结构分析图18、中心片区近中期绿地建设分布图19、中心片区近中期绿地建设体系解析图20、核心城区近中期绿地建设体系解析三、旧城区绿线控制图则0、绿线控制分幅索引图1、地块323417绿线控制图则2、地块323418绿线控制图则3、地块283008绿线控制图则4、地块283012绿线控制图则5、地块283016绿线控制图则6、地块283020绿线控制图则7、地块283401绿线控制图则8、地块283402绿线控制图则9、地块283403绿线控制图则10、地块283404绿线控制图则11、地块283405绿线控制图则13、地块283407绿线控制图则14、地块283408绿线控制图则15、地块283409绿线控制图则16、地块283410绿线控制图则17、地块283411绿线控制图则18、地块283412绿线控制图则19、地块283413绿线控制图则20、地块283414绿线控制图则21、地块283415绿线控制图则22、地块283416绿线控制图则23、地块283417绿线控制图则24、地块283418绿线控制图则25、地块283419绿线控制图则26、地块283420绿线控制图则27、地块283803绿线控制图则28、地块283804绿线控制图则29、地块283805绿线控制图则30、地块283806绿线控制图则31、地块283807绿线控制图则32、地块283808绿线控制图则33、地块283809绿线控制图则34、地块283810绿线控制图则35、地块283811绿线控制图则36、地块283812绿线控制图则37、地块283813绿线控制图则38、地块283814绿线控制图则39、地块283815绿线控制图则40、地块283816绿线控制图则41、地块283817绿线控制图则42、地块283818绿线控制图则43、地块283819绿线控制图则44、地块283820绿线控制图则45、地块284205绿线控制图则46、地块284209绿线控制图则47、地块284212绿线控制图则48、地块284217绿线控制图则49、地块243401绿线控制图则50、地块243402绿线控制图则51、地块243403绿线控制图则52、地块243404绿线控制图则54、地块243407绿线控制图则55、地块243801绿线控制图则56、地块243802绿线控制图则57、地块243803绿线控制图则58、地块243804绿线控制图则59、地块243808绿线控制图则60、地块244201绿线控制图则61、地块244202绿线控制图则62、地块244205绿线控制图则1.规划范围市域范围用地面积7444平方公里,包括十个行政区和两个县级市,其中十个区用地范围约3500平方公里。

广州花都风神花园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广州花都风神花园概念规划设计说明

广州花都风神花园概念规划设计说明一、规划依据:1.广州风神汽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风神花园”总体概念规划设计任务书》。

2.广州市规划局编制《广州市城市规划审批技术标准与准则》。

3.广州风神汽车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项目用地红线图及地形图电子档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关于住宅小区规划、建筑、消防设计的现行规范。

二、项目基本概况:1.区位:该项目拟建于广州花都汽车城风神大道北侧,金钟水库旁,西侧是生态保持良好的独秀岭,西南侧为待建的城区公园—飞鹅岭公园,自然资源丰富。

2.地块分析:地块东、南低,西北高,西临山东面水,东北侧还有两个山丘,与城市接壤的南侧面宽较大,地势平坦,适合做以高层、小高层为主的与城市功能结合紧密的产品。

地块北侧夹于山水之间,地形狭长,进深较大,处于自然景观的围裹之中,适合做为别墅,洋房等高端产品用地。

3.发展目标:项目拟建成为以小高,高层为主,配合适量别墅等低密度住宅,公建配套要求齐备,并建综合酒店一处,容积率要求为1.8。

三、规划设计:1.道路结构:项目用地南临城市主干道风神大道,其他三面环绕山、水,南向成为唯一一处与城市接驳之处。

主次要车行出入口,人行出入口均设于此。

设计中区内道路结构尽量简洁并顺应地形地势。

南向以半圆型车道环绕整个高层区,靠山角处顺应地形做自然曲线,半地下车库出入口均由此道路组织。

北侧交通主干结合地形成环形,组织解决北区小高组团的地面及地下交通,同时组织地面消防车道及少量地面停车,南北两区间以一条主要干道连接,别墅组团内设专用车道为别墅提供独立交通系统与主道相连。

2.停车:项目停车以三种方式结合,即地下停车,地面停车和停车入户。

别墅部分采用停车入户的方式。

为减少车辆对住户的安全隐患以及噪音,尾气污染,设计中尽可能减少地面停车,只在干扰不大的北侧外围及小区入口处做少量地面停车,为满足高层住户、访客及公共人流的需求。

小区内地势起伏较大,地下车库可利用地势高差做半开敞式车库,减少造价及后期维护费用的同时,有效地改善地下车库环境,自然通风采光将阳光、空气和景观引入地下。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规划方法研究——以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之开敞空间规划为例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规划方法研究——以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之开敞空间规划为例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体系规划方法研究——以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之开敞空间规划为例摘要:本文将以广州市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为例,着重介绍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中开敞空间规划专题下公共开敞空间体系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空间;规划;城市1 导言在广州北优战略的不断拓展下,建设广州北门户对花都城市形象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花都区城市形象研究分别从城市理念形象、城市风貌、开敞空间、城市界面、城市地标、园林绿化等六个专题对城市形象进行了规划研究。

2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现状调研2.1花都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级别的划分按照公共开敞空间的规模、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级:(1)城市级公共开敞空间除了满足本地居民周末或假日游憩活动外,同时兼顾外来游客游览花都或参加节庆活动的需要;(2)社区级公共开敞空间主要服务一个居住片区,主要为该片区居民日常休闲及文化娱乐活动提供场地;(3)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一般布局在居住区内部,作为居民的日常休憩活动场所,为小区住户使用。

2.2花都现状城市公共空间服务覆盖情况确定各级公共开敞空间的服务半径,判断现状公共开敞空间服务的覆盖情况。

城市级公共开敞空间辐射范围为2000m,社区级公共开敞空间辐射范围为1000m,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辐射范围为500m。

从现状公共开敞空间覆盖情况可以看出,目前超过60%的城市级公共开敞空间集中在旧城区,服务范围覆盖率超过80%,只剩下北面少部分区域尚未覆盖;社区级公共开敞空间有超过80%分布在旧城区,重心偏于南侧,其服务范围覆盖约为30%;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分布比较分散,旧城区的分布比较集中,数量也比较多,城乡结合区内的邻里级公共开敞空间目前仍是空白,亟需改善。

3 花都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需求分析3.1影响城市公共开敞空间需求的因子选取根据公共开敞空间需求评价的基本原理,结合数据的易获取性选取对公共空间需求影响较大的独立因子,本次规划选取如下四个因子:人口密度、用地性质、历史文化和交通可达性等。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广州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本次《总规》规划区范围为广州市域,包括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花都、番禺、南沙、萝岗10个市辖区以及增城、从化2个县级市,面积7434.4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一、城市性质国家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东省省会,我国重要的国际商贸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南方国际航运中心。

二、发展目标坚持低碳经济、智慧城市、幸福生活的城市发展理念。

大力推进战略性基础设施、战略性主导产业、战略性发展平台实现重大突破。

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提升城市生态文明水平、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将广州建成广东省宜居城乡的“首善之区”和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全面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三、城市规模根据国家住建部对《广州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1-2020)》的批复,2020年,城乡建设用地1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和非户籍常住人口),管理服务人口2000万人(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等在内)。

四、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从城市到区域,强化区域中心在全国层面,代表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合作与竞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在泛珠江三角洲层面,加强区域合作,拓展腹地,成为广东服务泛珠江三角洲的集聚辐射中心。

在珠江三角洲层面,深化粤港澳合作,携领珠三角一体化发展。

在广佛肇经济圈层面,加快广佛肇经济圈建设,重点推进广佛同城化发展。

从制造到创造,发展现代产业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高端化、集群化、融合化发展。

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从实力到魅力,建设文化名城保护历史传统文脉。

重点保护与修复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中国近代革命策源地、改革开放前沿地的“四地”特色的空间载体。

凸显现代特色风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