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课标高一物理暑假作业6(答案
暑假作业高一物理答案

2019年暑假作业高一物理答案暑假大家也要运用起来~查字典物理网特整理了暑假作业高一
物理答案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B A ABC D BD C B D CD CD C C BC CD
二.填空题(共14分。
把答案直接填在横线上)
15.(1)vB=0.98m/s (2分)
vD=1.4m/s (2分)
(2)ΔEp=0.47_J (2分),ΔEk=0.50J (2分)
(3)重锤重力势能减小量与重锤动能增加量的关系(2分)
(4) (4分)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4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写出数值和单位)
16.(11分) (4分)
(2分)
(3分)
(2分)
17.(15分)(1)设猴子从A点水平跳离时速度的最小值为vmin,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h1= gt2,x1=vmint,(3分)
解得:vmin=8m/s。
(1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暑假作业高一物理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最新2020年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doc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篇一】1.解:A、弹簧弹力以及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内力,系统所受外力F1和F2的合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由于开始的过程中系统中有两拉力均做正功,因此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D、分别对m和M动态分析可知,开始时二者都做加速运动,随距离的增大,弹簧的弹力增大,二者的加速度都减小,当加速度a=0时速度,即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系统的动能,此后弹簧的弹力大于拉力,二者都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故B 错误,D正确;C、二者的速度都减小为0后,由于弹力仍然大于拉力,二者之间的距离开始减小,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系统机械能开始减小.故C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BC.2.AC解:A、对于F的做功过程,由几何知识得到:力F作用点的位移x=PB﹣PC=则力F做的功W=Fx=50×0.4J=20J,故A正确;B、由于B球到达C处时,已无沿绳的分速度,所以此时滑块A 的速度为零,考察两球及绳子组成的系统的能量变化过程,由功能关系得:W=mv2+mgR代入已知量得:20=+2×10×0.3,解得小球B速度的大小v=m/s,故B错误;C、当绳与轨道相切时两球速度相等,如图:由三角形知识得:sin∠OPB==,故C正确;D、设最低点势能为0,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小球B 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连接体问题,关键分析两物体之间的速度与高度关系并运用几何知识和功能关系来研究,注意分析B球到达点时A球速度为零.3.解:A、从题意得到,太阳能驱动小车以功率不变启动,当开始阶段小车所受的牵引力大于阻力,小车做加速运动,当牵引力平衡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故A正确;B、阻这段时间内力做功为W=Fs.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判断,这段时间内合力做功为,故C正确;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故D错误.故选AC4.解:设额定功率为P,则速度为3m/s时的牵引力,速度为6m/s 时,牵引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3(F2﹣f),解得f=.因为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速度,则F=f=,知速度为12m/s.因为功率未知,无法求出阻力,该运动为变加速运动,无法求出运动的时间.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D电势能;功能关系解: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小球所受的合力F合=ma=mg,方向向下,根据动能定理知,小球的动能增加△Ek=F合h=mgh,故A 错误.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g,解得电场力F=mg,且方向竖直向上,则电场力做功W电=﹣Fh=﹣mgh,故小球的电势能增加mgh,故B错误.C、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下降h高度时重力做正功mgh,因此,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mgh,故C错误.D、由上知,小球的电势能增加mgh,根据能量守恒知,小球的机械能减少mgh,故D正确.故选:D.6.ACD解:A、A向右运动至速度时C恰好离开地面,此时A、B、C加速度均为零,设此时绳的拉力为T,对A:F﹣μmg﹣T=0对B、C整体:T﹣2mg=0代入数据解得F=2.2mg,故A正确,B错误;C、开始时整个系统静止,弹簧压缩量为x,则对B有kx=mgx=因B、C的质量相等,故C恰好离开地面时,弹簧伸长量仍为x= 所以拉力做的功W=F2x=,故C正确;D、A由静止到向右运动至速度的过程中,对A、B、C由能量守恒得(F﹣μmg)2x=(2m)v2+mg2x解得v=g,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临界状态,然后结合功能关系和胡克定律多次列式求解分析,关键是要知道A向右运动至速度时C恰好离开地面,此时A、B、C的加速度均为零,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难度适中.7.(1)AD(2)mg(s0+sl)8.(1)ABC(2)(3)减小(4)二9.解:(1)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s=v1th=gt2解得:v1=s=2.5×=5m/s(2)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mm=m+mg(2R)解得:v3===4m/s(3)由于B点以后的轨道均为光滑,故轨道最低点速度应该等于平抛的初速度,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vmin=4m/s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有:pt﹣fL=m由此可得:t=2.53s即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2.53s的时间.答:(1)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5m/s;(2)赛车进入圆轨道前在B点的最小速度为4m/s;(3)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2.53s时间.10.解:(1)分析M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代入数据解得:a1=12m/s2设装置向左运动到速度为0的时间为t1,则有:v0﹣a1t1=0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t1=1s装置向左运动的距离:x1==12×1m﹣0.5×12×1m=6m(2)对m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a2=4m/s2设滑块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为v1,则:v1=v0﹣a2t1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1=8m/s小滑块向左运动的距离为:x2==12×1m﹣0.5×4×1m=10m则平板长为:l=x2﹣x1=10m﹣6m=4m(3)设滑块在B点的速度为v2,从A至B,由动能定理得:﹣mg×2R﹣Wf=在B点有:mg=联立解得:R=0.9m,v2=3m/s小滑块从B点飞出做平抛运动:2R=联立解得:t2=0.6s落点离A的距离为:x=v2t2=3×0.6m=1.8m答: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6m;(2)长平板的长度l为4m;(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平板上的落点离A的距离1.8m.11.考点: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根据几何关系求解物体升高的高度h.(2)该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与此时物体的速度不等,应根据速度的分解得到物体的速度,再由动能定理求解功.解答:解:(1)当车运动到B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为:h=﹣H=(﹣1)m=0.41m(2)该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绳总长不变,物体的速度与车在同一时刻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而此刻车的速度方向不沿绳的方向,所以两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如图,将车的速度v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得:v1=vBcosθ绳Q端拉力对物体是变力做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则有:W﹣mgh=得:W=mgh+=(10×10×0.41+10×52×cos245°)J=103.5J答:(1)当车运动到B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h是0.41m;(2)该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绳总长不变,物体的速度与车在同一时刻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而此刻车的速度方向不沿绳的方向,所以两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该功的大小为103.5J.【篇二】一、1.B2.C3.B4.B5.ACD6.ACD7.C8.D?二、9.0.23610.2;4011.1.712.0.2s?三、13.(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22-v12=2as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1=60m/s,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1=v12/2g=180m,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s1+s2=305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6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3.85s,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s?14.可以将这5滴水运动等效地视为一滴水下落,并对这一滴水的运动全过程分成4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如图中相邻的两滴水间的距离分别对应着各个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们满足比例关系:1∶3∶5∶7.设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依次为:x、3x、5x、7x,则窗户高为5x,依题意有:?5x=1则x=0.2m?屋檐高度h=x+3x+5x+7x=16x=3.2m由h=gt2得:t=s=0.8s.?所以滴水的时间间隔为:Δt==0.2s?15.每碰撞一次后所做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升和回落两个阶段,不计空气阻力,这两段所用时间和行程相等.?小球原来距桌面高度为4.9m,用h0表示,下落至桌面时的速度v0应为:?v0==9.8m/s.下落时间为:t0==1s.?首先用演绎法:小球第一次和桌面碰撞,那么,第一次碰撞桌面后小球的速度:v1=v0×7/9m/s.?第一次碰撞后上升、回落需用时间:2t1=2v1/g=(2×v0/g)×7/9=2×7/9s.?小球第二次和桌面碰撞,那么,第二次碰撞桌面后小球的速率:?v2=v1×7/9=(v0×7/9)×7/9=v0×(7/9)2m/s.?第二次碰撞后上升、回落需用时间:2t2=2v2/g=2×(7/9)2.?再用归纳法:依次类推可得:小球第n次和桌面碰撞后上升,回落需用时间:2tn=2×(7/9)n(s)所以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经n次碰撞后静止所用总时间为:?T=t2+2t1+2t2+…+2tn=1+2×7/9+2×(7/9)2+…+2×(7/9)n=1+2×[7/9+(7/9)2+…+(7/9)n]括号内为等比级数求和,首项a1=7/9,公比q=7/9,因为|q|所以无穷递减等比级数的和为:,所以T=1+2×7/2=8s.。
效率暑假高一年级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效率暑假高一年级物理作业答案圣火青春暑假作业(一)1.ABD2.C3.B4.B5.D6.答案:BD解析:木箱在水平力作用下是否翻转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在这种情况下木箱是不能看作质点的.当研究木箱在水平方向上的平动的时候,木箱各点的运动情况是一致的,这时可以把木箱看作质点.汽车牵引力的来源与后轮的转动有关,在研究牵引力的来源时,不能把后轮看作质点.卫星绕地球转动时,自身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把它看作质点.故正确选项为BD. 7.答案:C解析:甲以乙为参考系是静止的,说明甲与乙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丙相对于乙的运动情况,也就是丙相对于甲的运动情况,而已知甲相对于丙是运动的,即丙相对于甲也是运动的,所以丙相对于乙是运动的.8.解析:ACDE中的数据都是指时刻,而B中的15 s是与跑完100 m这一过程相对应的时间.9.解析:在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沿某一方向运动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如果是沿直线的往复运动,则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D选项正确.10答案:D解析:观察图中烟囱冒出的烟,可知风向朝左,所以甲车可能静止,可能向右运动,也可能向左运动且车速一定小于风速;乙车一定向左运动,且车速大于风速.综上所述选项D正确.11.答案:ABD解析: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在匀速下降;又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比甲下降得更快,即乙也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看到乙匀速下降,说明丙可能在匀速上升,或停在空中;也可能在匀速下降,且v丙<v乙.选项ABD正确.12.答案:BD解析:平均速度不同于速度,平均速度是过程量,一般对应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速度为状态量,一般对应一个时刻或某一位置,显然AC为速度,BD为平均速度.13.答案:AB解析:根据定义可知,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平均速度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由此可知,AB正确,CD错.14.答案:ACD解析:因为速度是矢量,其正负号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速率是标量,速度的大小等于速率,故AC正确,B错;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沿相反方向运动,从同一点分别前进了20 m和40 m,故此时两者相距60 m,D正确.15.解析:如图所示。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练习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练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此题共1小题;每题分,共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要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分,选不全的得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下面各个实例中,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 B.物体从高处以0.9g的减速度竖直下落C. 铅球运发动抛出的铅球从抛出到落地前的运动D.拉着一个物体沿润滑的斜面匀速上升汽车以额外功率从水平路面上坡时,司机换档的目的是( )A.增大速度,增大牵引力B.减小速度,减小牵引力C.增大速度,减小牵引力D.减小速度,增大牵引力物体由运动动身从润滑斜面顶端自在滑下,当所用时间是下滑究竟端所用时间的一半时,物体的动能与势能(以斜面底端为零势能参考平面)之比为( )A.1∶4B.1∶3C.1∶2D.1∶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做功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当作用力作正功时,反作用力一定作负功B.当作用力不作功时,反作用力也不作功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的功一定是大小相等D.作用力做正功时,反作用力也可以做正功5、质量为m的物体从空中上方H高处无初速释放,落在空中后出现一个深度为h的坑,如下图,在此进程中:(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B、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h)C、一切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零D、空中对物体的平均阻力为mg(H+h)/ h6、假定飞机在飞行中所受空气阻力与它的速度方成正比,当飞机以速度v水平匀速飞行时,发起机的功率为P.假定飞机以速度3v水平飞行时,发起机的功率为( )A.3PB.9PC.18PD.27 P7、如下图,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面由A点滑到B点,摩擦力做功W1;假定该物体从A 沿两斜面滑到B,摩擦力做的总功为W2,物体与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反,那么( )A.W1=W2B.W1W2C.W1~t1段图像是直线段,t1时辰起汽车的功率坚持不变。
路面阻力不变,那么由图象可知( )A.0~t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增大,减速度增大,功率不变B.0~t1时间内,汽车牵引力不变,减速度不变,功率增大C.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减小,减速度减小,功率增大D.t1~t2时间内,汽车牵引力不变,减速度不变,功率不变11、如图3所示,一内壁粗糙的环形细圆管,位于竖直平面内,环的半径为R(比细管的直径大得多),在圆管中有一个直径与细管内径相反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小球的质量为m,设某一时辰小球经过轨道的最低点时对管壁的压力为6mg。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及参考答案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及参考答案1.下述力、加速度、速度三者的关系中,准确的是()A.合外力发生改变的一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发生改变B.合外力一旦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也立即变小C.合外力逐渐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D.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只改变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改变2.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农村的农民常用一种叫“风谷”的农具即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A.小石子质量,空气阻力最小,飞的最远B.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C.瘪谷粒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飞的最远D.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3.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下落,在打开落落伞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打开落落伞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描述跳伞运动员的v-t图象是下图中的()4.为了节约能量,某商场安装了智能化的电动扶梯。
无人乘行时,扶梯运转得很慢;有人站上扶梯时,它会先慢慢加速,再匀速运转。
一顾客乘扶梯上楼,恰好经历了这两个过程,如图所示。
那么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A.顾客始终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顾客始终处于超重状态C.顾客对扶梯作用力的方向先指向左下方,再竖直向下D.顾客对扶梯作用的方向先指向右下方,再竖直向下5.如图所示,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光滑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m=15㎏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10㎏的猴子,从绳子的另一端沿绳子向上爬.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猴子向上爬的加速度为(g=10m/s2)()A.25m/s2B.5m/s2C.10m/s2D.15m/s26.物块A1、A2、B1和B2的质量均为m,A1、A2用刚性轻杆连接,B1、B2用轻质弹簧连结。
两个装置都放在水平的支托物上,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
今突然迅速地撤去支托物,让物块下落。
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B1、B2受到的合力分别为F1和F2。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物理学科暑假作业(一)答案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卷一)答案二、选择题:1、 A2、 B3、 B4、 C5、 D6、 C7、 B8、B9、 B 10、 B 三、实验题:11、 0.1 ,0.3 12、1.92 m/s 2, 0.768 m/s 四、计算题:13、(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 22- v 12=2as 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 1=60 m/s , 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 1=v 12/2g=180 m , 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s 1+s 2= 305 m. (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 1 = 6 s ,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 2=3.85 s , 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 1+t 2=9.85 s14、解:设至少经过时间t 追上,则2000352)10(+=+-t t v t v mm (8分) 代入数据解得 t =150s (2分)高一物理学科暑假作业(二)答案第一章:匀变速直线运动(卷二)答案二、选择题:1、BC2、C3、C4、BD5、C6、C7、B8、C三、实验题:9、1.18 m/s ; 1.50 m/s 2。
10、0.877m/s 3.51m/s 2四、计算题:11、方法一:可将物体的运动过程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图1-3所示。
规定向下方向为正,则V 0=-10m/sg=10m/s 2据h =v 0t+∴物体刚掉下时离地1275m 。
方法二:如图1-3将物体的运动过程分为A→B→C 和C→D 两段来处理。
A→B→C 为竖直上抛运动,C→D 为竖直下抛运动。
在A→B→C 段,据竖直上抛规律可知此阶段运动时间为由题意知t CD =17-2=15(s )=1275(m )12、解析:设甲车刹车后经时间t ,甲、乙两车速度相等,则:v 0-a 1t =v 0-a 2(t -Δt),代入数据得:t =2 s. 在这段时间内,甲、乙走过的位移分别为x 甲、x 乙,则: x 甲=v 0t -12a 1t 2=26 m ;x 乙=v 0Δt +v 0(t -Δt)-12a 2(t -Δt)2=27.5 m ;Δx =x 甲-x 乙=1.5 m即甲、乙两车行驶过程中至少应保持1.5 m 的距离.第二章:相互作用(卷一)答案二、选择题:1、 C 2、B 3、 A 4、A 5、AD 6、D7、B 8、C 9、AD 10、AD三、实验题:11、答案:100 0.15解析:由胡克定律可得F =kx =k(h +l -l 0)=k(h -l 0)+kl.因此F -l 图线的斜即为弹簧的劲度系数k =30-200.2-0.1 N /m =100 N /m ,k(h -l 0)=10 N ,得l 0=0.15 m.12、 F 1/(x 2-x 1)N /m x 113、解析 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木箱受到了四个力的作用.将拉力F 按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为两个分力F 1和F 2,得F 1=F cos θ, F2=F sin θ.在水平方向上由二力平衡可得 F 1=F f =F cos θ①在竖直方向上G =F 2+F N =F N +F sin θ② 又F f =μF N ③联立以上各式解得F =20 N .14、解析:选取B 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 、三棱柱对它的支持力F NB 、墙壁对它的弹力F 的作用(如图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竖直方向上:F NB cos θ=mg水平方向上:F NB ·sin θ=F 解得F =mg tan θ再以A 和B 整体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 +m )g 、地面支持力F N 、墙壁的弹力F 和地面的摩擦力F f 的作用(如图12乙所示)而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F N -(M +m )g =0 F =F f可得:F N =(M +m )g ,F f =F =mg tan θ.15、解析:取B 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6所示.由平衡条件得2mg sin α=μF N 1+μF N 2① 对于A ,由平衡条件得F ′N 2=F N2=mg cos α②对于A 、B 整体,由平衡条件得 F ′N1=F N1=3mg cos α③ 由①②③得μ=12tan α第二章:相互作用(卷二)答案二、选择题:1、B2、A3、B4、A5、AD6、A7、AC8、C 三、填空题9、 30 N ; 40 N 10、 8; 与F 3方向相反 11、F ; F ';不变 四、计算题:12、(1)340 N (2)0.2413、 解:如图所示,以结点C 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有0060cos 30cos B A F F = 0060sin 30sin B A C F F F +=又G = F C 由①知 A B F F 3=由题意知,当F B =100N 时,物重G 有最大值G max 联立解得 N G 33200max =(或115N)高一物理学科暑假作业(五)答案第二章:相互作用(卷三)答案二、选择题:1、BD2、B3、D4、B5、B 、C6、AD7、D 三、实验题8、拉力过大,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 100 N/m A9、I .(1) 还要记录两条细绳套的方向;(2) 按选定的标度做平行四边形; (3) 要把结点拉到O 点. II .1.4N ,2.73N . 四、计算题10、解:对A 点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题意可得:αcos GF OA =,αtan G F AB = 设OA 先断,则320=OA F N ,解得︒=30α,此时310tan ==αG F AB N<30N 。
2019-高一物理暑假作业试题及参考答案-范文word版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一物理暑假作业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6道小题)1.行星“G1﹣58lc”适宜人类居住,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设该行星与地球均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则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地球的( )A. 倍B. 1.5倍C. 2倍D. 倍2.一颗月球卫星在距月球表面高为h的圆形轨道运行,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月,引力常量为G,由此可知( )A. 月球的质量为B. 月球表面附近的环绕速度大小为C. 月球卫星在轨道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为g月D. 月球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为2π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由万有引力引起的是( )A. 银河系球形星团聚集不散B. 月球绕地球运动而不离去C. 电子绕核旋转而不离去D. 树上的果子最终总是落向地面4.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
质量为m的跳水运动员从高台上跳下,在他入水前重心下降的高度为H,经历的时间为T。
入水后他受到水的作用力而做减速运动,在水中他的重心下降的最大高度为h,对应的时间为t。
设水对他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F,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或关系正确的是:A.他入水后的运动过程中动能减少量为FhB.他入水后的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量为FhC.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满足Ft=mgTD.他在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减少了mgh5.两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一段位移后,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A. 7 JB. 1J C. 5 J D. 3.5 J6.近几年我国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既实现了载人的航天飞行,又实现了航天员的出舱活动.如图所示,在某次航天飞行实验活动中,飞船先沿椭圆轨道1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的P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1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飞船由椭圆轨道1变成圆轨道2的过程中机械能不断减小B. 飞船在圆轨道2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C. 飞船在此圆轨道2上运动的角速度小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D. 飞船在椭圆轨道1上的运行周期小于沿圆轨道2运行的周期二、实验题(本题共2道小题)7.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
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大全

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大全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
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下面小编整理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大全,欢迎阅读。
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篇一】1-4ACDA5(1)600N(2)840N(3)以3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上升或3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6解:解析(1)因OB绳处于竖直方向,所以B球处于平衡状态,AB绳上的拉力为零,OB绳对小球的拉力FOB=mg.(2)A球在重力mg、水平拉力F和OA绳的拉力FOA三力作用下平衡,所以OA绳对小球的拉力FOA==2mg.(3)作用力F=mgtan60°=mg.答案(1)mg(2)2mg(3)mg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篇二】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错选不选多选均不得分.)1.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A的加速度aA=3m/s2,物体B的加速度aB=-5m/s2,两者加速度和速度的大小比较()A.物体A加速度大B.物体B加速度大C.物体A的速度大D.物体B的速度大答案:B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B.太阳很大,所以不可以当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答案:D3.在标准的运动场上将要进行1500米的赛跑.某运动员上午9时20分40秒站在起跑线上,9时20分50秒发令枪响,从跑道起点出发,绕运动场跑了3圈多,9时25分28秒到达终点,成绩是4分38秒.以上描述中表示时间的是:()A.9时20分40秒B.4分38秒C.9时25分28秒D.9时20分50秒答案:B4.以下各种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是()A.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B.速度向东,正在增大;加速度向西,正在减小C.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西,正在增大D.速度向东,正在减小;加速度向东,正在增大答案:C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时间轴上第一秒就是1~2sB.第1s末与第2s初是同一时刻C.在5s内就是从4s末到5s末这1s的时间D.第5s是一个时刻答案:B6.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6km/h,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10km/h,则在全程范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是()A.7.04km/hB.7.50km/hC.8km/hD.8.24km/h答案:B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6分,少选得3分,选错、多选或不选得0分.)7.下列各物理量是矢量的是()A.速度B.时间C.质量D.加速度答案:AD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C.物体的速度改变,加速度也一定改变D.物体的速度不变,加速度一定为零答案:BD9.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则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B.在某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则该物体一定是静止的C.在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路程D.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不一定小于其路程答案:AB10.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是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速度D.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答案:BD三、实验题(本大题2小题,每空4分,共2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空白处.)11.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用______电源,频率为______Hz,它每隔_____秒打一次点.答案:220V交流500.0212.某同学在做打点计时器实验时,获得如下两条纸带:图1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相等,说明小车做__________运动,图2中小车靠的纸带的左端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说明小车做__________运动.答案:匀速直线加速直线四、计算题(13题10分,14题10分,15题12分,共3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某运动员在百米跑道上以8m/s的速度跑了80m,然后又以2m/s的速度走了20m,这个运动员通过这段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解析:以8m/s的速度跑了80m,所用的时间为t1=808s=10s;以2m/s的速度走了20m,所用的时间为t2=202s=10s跑完百米所用时间为t=t1+t2=20s平均速度v-=st=10020m/s=5m/s答案:5m/s14.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又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反弹,求:(1)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答案:300m/s2(2)守门员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的大小.答案:400m/s215.起重机竖直吊起一货物,货物的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如图,物体上升运动有几个过程?每一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多少?6s内上升的高度是多少?解析:(1)物体上升有三个过程:第一个过程0~2s,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末速度为4m/s;第二个过程2s~5s,以4m/s做匀速直线运动;第三个过程5s~6s,做减速运动,初速度为4m/s,末速度为零.(2)第一阶段的加速度为a1=vt-v0t=4-02m/s2=2m/s2;第二阶段加速度为零;第三阶段加速度为a3=vt-v0t=0-41m/s2=-4m/s2,加速度大小为4m/s2.(3)6s内物体上升的高度在数值上等于速度时间图象上对应的梯形面积数值,由数学知识可知,设梯形面积S=12×(3+6)×4=18m,所以物体在6s内上升的高度为18m.答案:见解析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篇三】1.解:A、弹簧弹力以及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内力,系统所受外力F1和F2的合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由于开始的过程中系统中有两拉力均做正功,因此机械能不守恒,故A错误;B、D、分别对m和M动态分析可知,开始时二者都做加速运动,随距离的增大,弹簧的弹力增大,二者的加速度都减小,当加速度a=0时速度,即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1、F2大小相等时,系统的动能,此后弹簧的弹力大于拉力,二者都做减速运动,直到速度为0.故B错误,D正确;C、二者的速度都减小为0后,由于弹力仍然大于拉力,二者之间的距离开始减小,弹簧的弹力做正功,拉力做负功,系统机械能开始减小.故C错误;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BC.2.AC解:A、对于F的做功过程,由几何知识得到:力F作用点的位移x=PB﹣PC=则力F做的功W=Fx=50×0.4J=20J,故A正确;B、由于B球到达C处时,已无沿绳的分速度,所以此时滑块A的速度为零,考察两球及绳子组成的系统的能量变化过程,由功能关系得:W=mv2+mgR代入已知量得:20=+2×10×0.3,解得小球B速度的大小v=m/s,故B错误;C、当绳与轨道相切时两球速度相等,如图:由三角形知识得:sin∠OPB==,故C正确;D、设最低点势能为0,小球B从地面拉到P的正下方时小球B的机械能增加,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连接体问题,关键分析两物体之间的速度与高度关系并运用几何知识和功能关系来研究,注意分析B球到达点时A球速度为零.3.解:A、从题意得到,太阳能驱动小车以功率不变启动,当开始阶段小车所受的牵引力大于阻力,小车做加速运动,当牵引力平衡后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达到.故A正确;B、阻这段时间内力做功为W=Fs.故B错误;C、根据动能定理判断,这段时间内合力做功为,故C正确;D、这段时间内电动机所做的功为,故D错误.故选AC4.解:设额定功率为P,则速度为3m/s时的牵引力,速度为6m/s时,牵引力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1﹣f=3(F2﹣f),解得f=.因为牵引力与阻力相等时,速度,则F=f=,知速度为12m/s.因为功率未知,无法求出阻力,该运动为变加速运动,无法求出运动的时间.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D电势能;功能关系解:A、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小球所受的合力F合=ma=mg,方向向下,根据动能定理知,小球的动能增加△Ek=F合h=mgh,故A 错误.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g,解得电场力F=mg,且方向竖直向上,则电场力做功W电=﹣Fh=﹣mgh,故小球的电势能增加mgh,故B错误.C、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下降h高度时重力做正功mgh,因此,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少mgh,故C错误.D、由上知,小球的电势能增加mgh,根据能量守恒知,小球的机械能减少mgh,故D正确.故选:D.6.ACD解:A、A向右运动至速度时C恰好离开地面,此时A、B、C加速度均为零,设此时绳的拉力为T,对A:F﹣μmg﹣T=0对B、C整体:T﹣2mg=0代入数据解得F=2.2mg,故A正确,B错误;C、开始时整个系统静止,弹簧压缩量为x,则对B有kx=mgx=因B、C的质量相等,故C恰好离开地面时,弹簧伸长量仍为x= 所以拉力做的功W=F?2x=,故C正确;D、A由静止到向右运动至速度的过程中,对A、B、C由能量守恒得(F﹣μmg)?2x=(2m)v2+mg?2x解得v=g,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抓住临界状态,然后结合功能关系和胡克定律多次列式求解分析,关键是要知道A向右运动至速度时C恰好离开地面,此时A、B、C的加速度均为零,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难度适中.7.(1)AD(2)mg(s0+sl)8.(1)ABC(2)(3)减小(4)二9.解:(1)设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v1,由平抛运动的规律,有:s=v1th=gt2解得:v1=s=2.5×=5m/s(2)设赛车恰好越过圆轨道,对应圆轨道点的速度为v2,最低点的速度为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机械能守恒定律,有:mg=mm=m+mg?(2R)解得:v3===4m/s(3)由于B点以后的轨道均为光滑,故轨道最低点速度应该等于平抛的初速度,通过分析比较,赛车要完成比赛,在进入圆轨道前的速度最小应该是:vmin=4m/s设电动机工作时间至少为t,根据功能原理有:pt﹣fL=m由此可得:t=2.53s即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2.53s的时间.答:(1)赛车越过壕沟需要的最小速度为5m/s;(2)赛车进入圆轨道前在B点的最小速度为4m/s;(3)要使赛车完成比赛,电动机至少工作2.53s时间.10.解:(1)分析M受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代入数据解得:a1=12m/s2设装置向左运动到速度为0的时间为t1,则有:v0﹣a1t1=0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t1=1s装置向左运动的距离:x1==12×1m﹣0.5×12×1m=6m(2)对m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2代入数据解得:a2=4m/s2设滑块运动到A点时的速度为v1,则:v1=v0﹣a2t1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v1=8m/s小滑块向左运动的距离为:x2==12×1m﹣0.5×4×1m=10m则平板长为:l=x2﹣x1=10m﹣6m=4m(3)设滑块在B点的速度为v2,从A至B,由动能定理得:﹣mg×2R﹣Wf=在B点有:mg=联立解得:R=0.9m,v2=3m/s小滑块从B点飞出做平抛运动:2R=联立解得:t2=0.6s落点离A的距离为:x=v2t2=3×0.6m=1.8m答:1)装置运动的时间和位移大小6m;(2)长平板的长度l为4m;(3)小滑块最后落回长平板上的落点离A的距离1.8m.11.考点:动能定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1)根据几何关系求解物体升高的高度h.(2)该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汽车经过B点时的速度与此时物体的速度不等,应根据速度的分解得到物体的速度,再由动能定理求解功.解答:解:(1)当车运动到B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为:h=﹣H=(﹣1)m=0.41m(2)该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绳总长不变,物体的速度与车在同一时刻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而此刻车的速度方向不沿绳的方向,所以两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如图,将车的速度v沿绳的方向和垂直于绳的方向分解,得:v1=vBcosθ绳Q端拉力对物体是变力做功,可用动能定理求解.则有:W﹣mgh=得:W=mgh+=(10×10×0.41+10×52×cos245°)J=103.5J答:(1)当车运动到B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h是0.41m;(2)该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绳总长不变,物体的速度与车在同一时刻沿绳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而此刻车的速度方向不沿绳的方向,所以两者的速度大小不相等.该功的大小为103.5J.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篇四】一、1.B2.C3.B4.B5.ACD6.ACD7.C8.D?二、9.0.23610.2;4011.1.712.0.2s?三、13.(1)运动员打开伞后做匀减速运动,由v22-v12=2as2可求得运动员打开伞时的速度为v1=60m/s,运动员自由下落距离为s1=v12/2g=180m,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高度为s=s1+s2=305m.(2)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为t1==6s,打开伞后运动的时间为t2==3.85s,离开飞机后运动的时间为t=t1+t2=9.85s?14.可以将这5滴水运动等效地视为一滴水下落,并对这一滴水的运动全过程分成4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如图中相邻的两滴水间的距离分别对应着各个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它们满足比例关系:1∶3∶5∶7.设相邻水滴之间的距离自上而下依次为:x、3x、5x、7x,则窗户高为5x,依题意有:?5x=1则x=0.2m?屋檐高度h=x+3x+5x+7x=16x=3.2m由h=gt2得:t=s=0.8s.?所以滴水的时间间隔为:Δt==0.2s?15.每碰撞一次后所做竖直上抛运动,可分为上升和回落两个阶段,不计空气阻力,这两段所用时间和行程相等.?小球原来距桌面高度为4.9m,用h0表示,下落至桌面时的速度v0应为:?v0==9.8m/s.下落时间为:t0==1s.?首先用演绎法:小球第一次和桌面碰撞,那么,第一次碰撞桌面后小球的速度:v1=v0×7/9m/s.?第一次碰撞后上升、回落需用时间:2t1=2v1/g=(2×v0/g)×7/9=2×7/9s.?小球第二次和桌面碰撞,那么,第二次碰撞桌面后小球的速率:?v2=v1×7/9=(v0×7/9)×7/9=v0×(7/9)2m/s.?第二次碰撞后上升、回落需用时间:2t2=2v2/g=2×(7/9)2.?再用归纳法:依次类推可得:小球第n次和桌面碰撞后上升,回落需用时间:2tn=2×(7/9)n(s)所以小球从开始下落到经n次碰撞后静止所用总时间为:?T=t2+2t1+2t2+…+2tn=1+2×7/9+2×(7/9)2+…+2×(7/9)n=1 +2×[7/9+(7/9)2+…+(7/9)n]括号内为等比级数求和,首项a1=7/9,公比q=7/9,因为|q|<1,?所以无穷递减等比级数的和为:,所以T=1+2×7/2=8s.2020高一物理暑假作业答案【篇五】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述力、加速度、速度三者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合外力发生改变的一瞬间,物体的加速度立即发生改变B.合外力一旦变小,物体的速度一定也立即变小C.合外力逐渐变小,物体的速度可能变小,也可能变大D.多个力作用在物体上,只改变其中一个力,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改变2.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农村的农民常用一种叫“风谷”的农具即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A.小石子质量,空气阻力最小,飞的最远B.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C.瘪谷粒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飞的最远D.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3.跳伞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下落,在打开降落伞之前做自由落体运动,打开降落伞之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圆周运动、向心力、平抛运动、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人造卫星、功和功率的计算、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新课标高一物理暑假作业6
1、选择题.
1.(单选)如图,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紧靠着一个物体一起运动,物体所受向心力是()
A.重力
B.弹力
C.静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
2.(单选)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θ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tanθ
B.2tanθ
C.
D.
3.(单选)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圆形,那么它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立方比为常数
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三定律.该定律中常数k 的大小( )
A .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B .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C .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有关
D .与太阳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
4.(单选)地球半径为R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若高空中某处的重力加速度为2g
,则该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
A.1)R
B.R D.2R
5.(单选)质量60kg 的人,从第1层登上大厦的第21层用了5min ,如果该楼每层高3.0m ,则登楼时这人的平均功率是
( ) A .0.12kW B .0.36kW C . 0.40kW D .1.2kW
6.(单选)质量为m 的小球,从离桌面H 高处由静止下落,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 ,如图所示,若以桌面为参考平面,那么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及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变化分别是
( )
A . mgh , 减少mg (H-h )
B . mgh , 增加mg (H+h )
C .-mgh ,
增加mg (H-h ) D .-mgh , 减少mg (H+h )
7.(多选)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以计算出月球的密度
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减速C.嫦娥三号在从远月点P向近月点Q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大
D.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点的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
8.(多选)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B.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C.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大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2.实验题.
9.(单选)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
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则说法错误的是
A.b点与c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10.在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某同学按照正确的操作选得纸带如图所示。
其中O 是起始点,A 、B 、C 是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3个点。
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 到
A 、
B 、
C 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中(单位:)cm
(1)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_______
(2)该同学用重锤在OB 段的运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已知重锤质量为,当地kg 0.1的重力加速度,他用AC 段的平均速度作为跟B 点对应的物体的瞬时速度,2
/80.9s m g =则该段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为_________J ,而动能的增加量为_________J (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3)这样验证的系统误差总是使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大于”、“等于”、“小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解答题.
11.“神舟十号”飞船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 ,周期为T ,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 ,引力常量为G ,则地球的质量和密度分别是多大的。
(球的体积公式:3
43V R π=,其中R 为球的半径)
12.质量m =1 kg 的小球,从距离水面为5m 处自由释放,到达水中的最大深度为5m .(g 取10 m/s2)求:
(1)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到达水面的速度多大?(2)若水对小球的阻力F 恒定,则F 多大?
答案
1.考点:向心力;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牛顿第二定律在圆周运动中的应用.
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力等于向心力,向心力可以由重力、弹力、摩擦力中的任意一种力来提供,也可以由几种力的合力提供,还可以由某一种力的分力提供;
本题中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上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的支持力,合力等于支持力,提供向心力.
解答:解: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指向圆心
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向上的静摩擦力、指向圆心的支持力,如图
其中重力G与静摩擦力f平衡,支持力N提供向心力
故选B.
点评:本题中要使静摩擦力与重力平衡,角速度要大于某一个临界值,即重力不能大于最大静摩擦力!
2.考点:平抛运动.
专题:平抛运动专题.
分析:物体做平抛运动,可以把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根据速度与斜面垂直,得出水平分速度与竖直分
速度的比值,从而得出小球在竖直位移与在水平方向位移之比.
解答:解:球撞在斜面上,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则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有:tanθ=,
竖直方向上和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值为=.故D 正确,A 、B 、C 错
误.
故选:D . 点评: 本题是有条件的平抛运动,关键要明确斜面的方向反映了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将速度进行分解,再运用平抛运动的规律解决这类问题.
3.A 解析解:开普勒第三定律2
3T k r =中常数k 是由中心天体决定的,与其他因素无关.故
A 正确,BCD 错误,故选:A
4.A
设地球的质量为M ,物体质量为m ,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 ;根据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在地球表面,有:2
Mm mg G
R =在高度为h 处,有:()
2g Mm m
G 2R h =+
联立解得:h 1R =
-。
故选A 。
5.A
6.D
7.BC A 、根据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有2
224Mm G m r r T π=,
得
23
24R M GT π=,据此可知若已知嫦娥三号在圆轨道上运行的半径、周期和引力常量,可求出月球的质量,但月球的体积未知,不能求出月球的密度,故A 错误;
B 、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上P 点减速,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做近心运动,才能进入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故B 正确;
C 、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2Mm G ma r =,得
2GM a r =,
由此可知,距离月球越近,加速度a 越大,故嫦娥三号在从远月点P 向近月点Q 运动的过程中,加速度变大,故C 正确;
D 、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 点向Q 点运动中,距离月球越来越近,月球对其引力做正功,故速度增大,即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 点的速度小于Q 点的速度,故D 错误。
故选BC 。
8.
考点:
向心力. 专题:
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
小球受重力和支持力,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根据F 合=m =mrω2比较角速度、线速度的大小,结合角速度得出周期的大小关系.根据受力分析得出支持力的大小,从而比较出压力的大小.
解答:解:A 、对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它们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如图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mgtanθ==mrω2,解得:v=,ω=,A 的半径大,则A 的线速度大,角速度小.故A 错误,B 正确.
C 、从A 选项解析知,A 球的角速度小,根据
,知A 球的周期大,故C 正确.D 、因为支持力N=
,知球A 对筒壁的压力一定等于球B 对筒壁的压力.故D 错误.
故选:B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知道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
9.B
10.(1),;(2),;
OC 70.1522.120.1(3)大于,因为有摩擦生热,减少的重力势能一部分转化为内能
11.
12.10m /s 20N
(1)入水前,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11mgh mv 2=,
解得:1v 2gh 10m /s ===;
(2)对球,在整个运动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得:122mg h h Fh 00+-=-(),
解得:()()122mg h h 11055F 20N h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