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1]
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参考(精选14篇)

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参考(精选14篇)电子线路cad实训总结参考篇1在大二学年接近尾声之际,我们终于等到了这次将理论变为实际的机会,人们常说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
我们抱着喜悦的心情进行了这学期末,为期两周的强化训练。
在这次的实训中,我不仅了解到实在的学习内容,掌握了学习方法和技巧。
AutoCAD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特点,它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航天、造船、石油化工、地质、服装、装饰等领域。
我们每画一个图就好象跟CAD的历史一样,一步步前进,从第一天的对CAD的基础认识到后面的二维画图,自己从中吸取精华。
绘制二维视图在绘图过程中常使用到的工具栏如下:绘图、捕捉对象、标注、标准、对象特性、实体、实体编辑、视口、视图、图层、文字、修改、样式等等。
每个工具栏中都有着相应的命令工具,在实训的前几天老师教我们使用命令工具的技巧及方法。
在绘制图形前要建图层,最基本的线形设置如细实线、粗实线、中心线、虚线。
在绘制A4图副及需要定位的图形时的第一步骤是绘制图形界线其命令为LIMITS再进行绘制,在编辑文字时,使用单行文字和多行文字以宋体来完成,在格式的文字样式中修改所需的样式或或双击已写的文字来修改。
在绘制二维的图形前要用中心线来定位再进行绘制,在绘制完图形后要进行尺寸的标注,在格式中的标注样式中创建标注样式及修改。
在作图的过程中我常常碰到很多的困难,但是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我改正了很多不足。
总之在这一星期的实训中我学会了很多,我感觉这些绘图技巧是在平时中学不到的,我每天都过的很充实,每天都有做不完的画,一切都还不错,感觉很好。
为期两周的CAD实习结束了,这段时间的实习既是忙碌的又是充实的。
我们从老师那里接到任务以后,就投入到紧张的实训阶段。
一开始我们组就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分配了任务。
我的图是一幅有关发电机冷却系统的图纸,图纸是英文的,并且还有许多自己从在未见过的仪器传感器符号。
由于图纸内容比较多,一开始我就认真的对图纸进行了分析,尽量把图纸的整体布局弄清楚。
关于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实习(实训)总结报告学院: _ 专业班级:_学生姓名:____ ________学号:__ _实习(实训)地点:___ ______ ____________报告题目:______关于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报告_报告日期: 2011 年 06 月 26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_____________关于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实习报告通过这为期1周的Protel 99的软件实习,使我了解到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电子线路辅助设计的方法,为我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应用计算机进行产品的学习和辅助设计打下一定基础。
并且在这次学习Protel99可以使我能够利用它在以后的学习中利用这个软件解决在学习上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让自己能轻松面对学习。
在这一个星期的学习中,通过老师从开始对我们介绍Protel99到不断向我们教授Protel99的相关的内容,并且让我们学习到了使用Protel99画电路图和PCB板的方法。
在这个星期开始先向我们介绍了Protel99并且给了我们一些初步的概念,之后再让我们自己在到图书馆里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和书籍,并可借一两本这些书籍让自己可以更好的学习这个软件。
在这几天里,老师不断的教授我们有关于Protel99的相关的画法,并让我们自己亲自去练习,不懂得可以向老师询问,并且把画好的给老师检查看是否正确。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实验一)

数字化设计实验报告学院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 年级、专 业、班 姓名 数字化建筑设计Ⅰ (实验一)—— AutoCAD 概述:二维图形的创建 学号一、实验目的(1) (2) (3) (4) (5) (6) (7) (8) 掌握AutoCAD的主要功能和工作界面介绍。
掌握AutoCAD2008的图形文件管理和帮助系统。
初步掌握命令的调用和坐标系。
初步认识建立和使用图层管理。
学习了解直线(line)命令绘制图形,圆(circle)和圆弧(arc)命令绘制图形。
学习了解构造线(pline)命令,椭圆(ellipes)命令,样条曲线(spline)命令。
学习利用矩形(rectang)命令、正多边形(polygon)命令绘制图形。
学会使用填充(bhatch)命令为图形填充所需要的颜色。
二、实验设备实验设备要求每个学生一台电脑,并装有 AutoCAD2008。
三、实验内容1.完成二维图形基本绘制和编辑训练。
设计一副卡通画,内容:房屋,树木,道路, 动物等,以一小片居住区或小村庄为主题。
2.学习二维图形基本绘制训练,完成课本 P43 中 1、2 题。
3.用上面卡通画设计步骤、内容为主题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四、实验步骤和结果 (一)实验步骤1、 图形界限设置以 A4 图纸大小(420×297)为标准。
命令: '_limits 重新设置模型空间界限: 指定左下角点或 [开(ON)/关(OFF)] <0.0000,0.0000>: 指定右上角点 <420.0000,297.0000>: 命令: z ZOOM 指定窗口的角点,输入比例因子 (nX 或 nXP),或者[全部(A)/中心(C)/动态(D)/范围(E)/上一个(P)/比例(S)/窗口(W)/对象(O)] <实时>: a 正在重生成模型。
2、 设置图层——根据需要的颜色和内容设置图层。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实验》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通过实验并结合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理论所学,熟悉CAD设计,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机械设计、计算机绘图的系统知识,培养独立上机绘制三维图形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硬件:PC计算机软件:pro/E三、实验内容按照零件原始资料和工程图,在计算机和pro/E环境下,构建出零件的三维模型四、实验步骤1. 创建减速器上箱体零件。
(1)拉伸加材料特征。
.(2)倒圆角(3)壳特征(4)拉伸加材料特征。
同前,草绘平面如图所示。
剖面形状如图所示,厚度为12,生成的拉伸特征如图所示。
图2-279 草绘平面的选择图2-280 绘制剖面(5)基准平面单击右边工具栏基准平面按钮,系统打开基准平面对话框,在图形区单击FRONT面,在基准平面对话框下边【偏距】文本框输入平移距离90.(6)拉伸加材料同前,草绘平面为步骤⑤建立的基准平面DTM1,剖面形状如图所示,生成的拉伸特征。
(7)建立基准轴线(8)拉伸加材料拉伸加材料步骤同前,剖面形状如图2-291所示,拉伸深度用拉伸到所选定的点、线或面确定,选择,建立如图所示拉伸特征(10)标准孔1)单击图形窗口右侧特征工具栏孔按钮,打开孔工具操控板。
2)单击操控板对话栏内的标准孔按钮,选择ISO标准,从下拉列表中选择Ml1×1,将深度设置为穿透,按下沉头孔按钮。
3)在【放置】上滑面板中,从图形区选择如图示平面为主参照,参照类型为“同轴”,单击次参照收集器,在图形区选择步骤⑧建立的基准轴A-2为次参照。
4)在对话栏列表中不选择螺纹孔按钮,在【形状】上滑面板中,修改沉头孔的直径和深度值为30、2。
选择中等拟合,光孔直径为13,如图所示。
图2-289 主参照的选择图2-290 【形状】上滑面板图5)单击图形窗口右下角的确认按钮,生成标准孔特征。
五、实验结果2: 轴承座建立如图所示轴承座零件。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让学生熟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其基本功能,并通过实践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CAD软件的基本操作界面和工具栏;
2. 学习绘制基本图形、编辑、修剪、偏移、阵列等命令的操作方法;
3. 绘制简单模型并进行三维旋转、剖面等操作。
三、实验步骤
1. 打开CAD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绘图文件;
2. 根据要求,绘制一个矩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并通过编辑、修剪、偏移、阵列等命令将其进行优化;
3. 根据自己的设计,绘制一个简单三维模型,并进行三维旋转、剖面等操作;
4. 完成所绘制的图形和模型并保存。
四、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已经成功的掌握了CAD软件的基本操作方法,并且能够熟练绘制基本图形、进行编辑、修剪、偏移、阵列
等操作,同时也学会了三维旋转、剖面等功能的使用。
通过反复
实践,我对CAD软件的熟练应用也更加自信。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认识到了对于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掌握对于现
代工业领域的重要性。
我也懂得了,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能是
将来从事相关行业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而本次实验则为我今后
的学习和工作提供了极为珍贵的经验。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

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报告SolidWorks上机学号:02009227 姓名:王行洲实验一鼠标壳模具设计设计流程⒈新建一个零件文件;⒉选择上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绘制一个160×100的矩形并建立对称关系,如下图:⒊推出草图一,选择“前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选择“样条曲线”,绘制草图二,并建立曲线与草图一“穿透”关系,如下图:四点坐标分别为(-62,13)、(-30,30),(0,38)、(55,22)⒋退出草图二,选择“右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选择“三点圆弧”,绘制草图三,约束圆弧过(0,38),并建立与草图一的“穿透”关系,如下图:草图2和草图3作为约束曲线。
如下图:⒍草图4的绘制:选择【上视基准面】,进入草图绘制环境。
使用中心线、3点圆弧和样条曲线工具以中心线为对称轴绘制草图。
坐标分别为(-50,38)、(-5,35)、(39,39)、(62,30)、(75,0),圆弧圆心(45,0)单选框,然后选择草图4作为裁剪工具,选择曲面填充1的中间部分作为要保留的部分。
⒏拉伸凸台/基体:选择草图4,单击拉伸凸台/基体特征按钮,在【拉伸】属性管理器中指定终止条件为【成型到一面】,然后在图形区域选择曲面-裁剪1作为指定到的面,完成拉伸1特征。
再隐藏设计树中的【曲面-裁剪】。
⒐抽壳:选择特征工具栏的“抽壳”,选中底面,进行抽壳。
⒑开孔并倒圆角:⒒拔模分析,比例缩放(1.05)。
⒓分型线创建:方向为拔模方向,闭合曲线选下底面边线。
⒔关闭曲面,⒕分型面创建:垂直于拔模方向,向外距离80mm。
⒖在分型面上创建草图:矩形尺寸(220mmX160mm),切削分割。
⒗移动型芯型腔:插入》特征》移动/复制实体。
⒘建模完毕。
实验二渐开线齿轮设计⒈绘制草图一:⒉绘制渐开线圆弧。
⒊形成渐开线齿轮轮廓:镜像渐开线圆弧,并选中两条圆弧,做圆周 草图排列与复制,中心(0,0),数量Z=20,总角度为360。
电子线路实习报告

目录1. 软件介绍: .......................................................................................... - 1 -2. 设计任务 .............................................................................................. - 3 - 2.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设计 (3)2.2. 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3)2.3. 集成运方电路设计 (3)2.4. 桥式振荡电路设计 (4)3. 设计过程 .............................................................................................. - 4 - 3.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设计 (4)3.2. 运算放大电路设计 (8)3.3. 集成运方电路设计 (9)3.4. 桥式振荡电路设计 (11)4. 实习体会 ............................................................................................ - 13 -5. 参考文献 ............................................................................................ - 14 -6. 元器件清单 ........................................................................................ - 14 - 6.1. 基极分压式射极偏置电路 (14)6.2. 运算放大电路 (15)6.3. 集成运方电路 (15)6.4. RC桥式振荡电路 (15)1.软件介绍:Multisim9.0介绍及应用:Multisim是加拿大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公司推出的Windows环境下的电路仿真软件,是广泛应用的EWB(Electronics Workbench,电子工作台)的升级版,不仅可以完成电路瞬态分析和稳态分析、时域和频域分析、噪声分析和直流分析等基本功能,而且还提供了离散傅里叶分析、电路零极点分析、交直流灵敏度分析和电路容差分析等电路分析方法,并具有故障模拟和数据储存等功能。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

电子线路CAD实验报告实验1 Protel 99SE使用基础一、实验目的(1)掌握Protel 99SE的启动和退出方法;(2)熟悉Protel 99SE的操作环境(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以及系统菜单等);(3)掌握创建和打开设计数据库文件的方法;(4)掌握启动原理图编辑器、印制电路板编辑器以及其他编辑器的基本方法;(5)掌握不同编辑器之间的切换方法;二、实验步骤1.启动Protel 99SE并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s,9号2.创建设计数据库文件(My Design.ddb)3.打开设计数据库文件4.启动原理图编辑器(Sheet1.Sch)5.启动印制电路板编辑器(PCB1.PCB)6.不同编辑器之间的切换三、实验结果四、思考题(1)试用3种不同的方法启动Protel 99SE。
答:在Windows桌面选择“开始”/“程序”/“Protel 99SE”文件夹/“Protel 99SE”选项直接双击桌面上的“Protel 99SE”图标直接双击自己创建的数据库文件(2)如何在不同类型的编辑器或相同类型的不同文件之间进行切换?答:在工作窗口上部会有相应地不同的标签,用鼠标单击选中这些标签就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编辑器或相同类型的不同文件之间自由切换实验2 Protel 99SE原理图设计实验目的(1)掌握各类窗口的打开、关闭和切换方法;(2)掌握各种工具栏的打开和关闭(或隐藏)方法;(3)掌握绘图区域的放大与缩小方法;(4)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操作(创建、打开、保存、关闭和删除原理图文件等);(5)熟悉画原理图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并掌握绘制原理图的相关操作(设置图纸、放置和调整元件、原理图的布线和调整);(6)熟悉画图形工具栏中各按钮的功能,并掌握在原理图上添加注释文字和图线的方法;实验步骤1、启动原理图编辑器,并创建原理图文件2、设置电路图纸包括图纸参数、文件信息3、放置和调整元件(装载元件库、选取和放置元件、编辑元件属性、调整元件)4、原理图的布线绘制导线Place/Wire、设置网络标号Place/Net Label、放置线路节点Place/Junction、放置电源及接地符号Place/Power Port、绘制总线Place/Bus、绘制总线分支Place/Bus Entry、制作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口Place/Port5、调整、检查和修改实验结果(图见附录)用Protel 99SE绘制下列图中所示的某些单片机应用系统中的电路原理图1、单片机最小系统2、PS/2键盘接口电路3、直流/交流转换电路4、部分人机界面接口电路5、手动/自动触发信号产生电路6、系统电源电路7、信号复现模块电路思考题(1)在命令状态下,放大、缩小和刷新画面的快捷键分别是什么?答:放大快捷键是Page up、缩小快捷键是Page down、刷新画面快捷键是end(2)可见栅格、锁定栅格和电气栅格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对它们进行设定?(答案来自百度知道)答:可见栅格就是画面中的方格,目的是帮助对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
实验说明
运行Multisim前,先运行一下
C:\Program Files\National Instruments\Shared\License Manager\Licenses里
的KeyGen.exe
注意事项:1、仿真进行时,是不能修改电路的,需停止后再修改。
2、仿真电路中至少有一个参考地。
3、示波器观察波形时,最好先暂停仿真再观察。
4、选取器件时注意区分:交流信号源和交流电源。
5、屏幕截图方法:按一下键盘上的PrintScreen键,到Word里粘贴。
实验过程中可以相互讨论。
报告不允许抄袭,违者判零分。
实验全部完成后请找指导老师验收并评分。
实验报告请发至指导老师邮箱:AB班
CD班钱文高
邮件标题格式:电路仿真+姓名+学号
实验一: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实验目的:熟悉Multisim元件选取、电源选取、仪表使用。
理解二极管在桥式全波整流电路中的作用。
实验步骤:
1、使用Multisim设计如下电路,v s为有效值12V,周期50Hz的正弦波。
二极管型号为IN4001,负载R L为10K,使用示波器查看波形。
计算二极管压降。
2、在负载两端并联一个1uF的电容后,查看输出波形。
然后,将电容修改为10uF,
100uF分别查看波形。
分析电容的作用。
实验结果:(请提供Multisim设计截图及仿真结果截图)
实验二:积分电路
实验目的:熟悉运放的应用。
实验步骤:
1、使用Multisim设计积分电路,运放选用使用示波器查看波形。
2、输入信号为500Hz,+1V的方波,积分电容选用0.1uF,电阻1K,电源电压
+12V,运放选用741,查看输出波形。
然后将电容修改为1uF查看波形。
分析两种
输出结果不同的原因。
实验结果:(请提供原理图,仿真图,分析结果)
实验三:基极分压式_射极偏置_放大电路
实验目的:使用仿真软件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
实验步骤:
1、BJT型号2N3904,修改其模型参数β为50,电路其他参数如图所示。
查看输出波
形,估算放大倍数。
2、如果在R4旁边并联一个50uF电容,再查看波形估算放大倍数。
分析两种输出结果
不同的原因。
实验结果:(请提供原理图,仿真图,分析结果)
实验四:镜像电流源
实验目的:电流源验证。
实验步骤:
1、电路如图a,估算并测量Q1集电极电流。
2、电路如图b,在a图的输出端Q2加入电源VCC2及电阻R2。
测量Q2集电极电
流,与Q1比较。
3、将VCC2作+1V波动,观察Q2集电极电流变化。
发现什么现象?
4、将R2作+100欧姆波动,观察Q2集电极电流变化。
发现什么现象?
实验结果:(请分析结果)
图a 图b
实验五:设计验证
实验目的:设计验证。
实验步骤:
1、使用Multisim绘制一个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在3kHz左右。
(原理图,波特图)
2、(选做)使用BJT设计一个信号放大电路,其中输入的信号源幅值1mV内阻5k欧姆,负
载大约100欧姆,输出幅值1V。
(原理图、仿真结果)
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