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实验六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范例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范例盐城工学院信息学院实验一、 函数信号发生实验开通K 1、K 3、K 700示波器,频率计接入TP 701测量,J 701为信号输出口。
1、K 702 1—2,正弦波输出。
用W 703、W 704、W 705来调整波形失真度。
W 703 调整 一、二象限对称,调整三、四象限对称。
W 704 调整 90度处过渡波形。
W 705 调整270度处过渡波形。
以上要求利用示波器显示屏方格标尺仔细、反复地调整,达到目测波形失真最小,要求小于1%。
2、输出正弦波的频率、幅度测量 K 702 1—2 K 701 1—2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 9.6Hz —154Hz 2—3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 77Hz —1.24KHz 4—5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733Hz —11.4KHz 以100Hz ,1KHz ,10KHz 频率为基准,测量输出幅度为: K 701 1—2 频率:100Hz 幅度调节范围:0—12V P-P 2—3 频率:1KHz 幅度调节范围:0—12V P-P 4—5 频率:10KHz 幅度调节范围:0—12V P-P3、输出三角波的频率、幅度测量 K 702 2—3 K 701 1—2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 9.6Hz —154Hz 2—3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 77Hz —1.24KHz 4—5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733Hz —11.4KHz 以100Hz ,1KHz ,10KHz 频率为基准,测量输出幅度为: K 701 1—2 频率 100Hz 幅度调节范围:0—20V P-P 2—3 频率 1KHz 幅度调节范围:0—20V P-P 4—5 频率 10KHz 幅度调节范围:0—20V P-P4、输出方波的频率,幅度测量 K 702 4—5 K 701 1—2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 9.6Hz —154Hz 2—3 W 701频率调节范围: 77Hz —1.24KHz 4—5 W 701 频率调节范围:733Hz —11.4KHz 以100Hz ,1KHz ,10KHz 频率为基准,测量输出幅度: K 701 1—2 频率:100Hz 幅度调节范围:0—22V P-P 2—3 频率:1KHz 幅度调节范围:0—22V P-P 4—5 频率:10KHz 幅度调节范围:0—22V P-P实验二、非线性波形变换实验开通 K 1,K 3, K 300,K 700 准备工作:1、开通函数信号发生与非线性变换两项电源,K 301至K 306全部1—2。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双调频回路谐振放大器成绩:姓名:秦超班级:09电科1 组数:200915420132 设备编号:日期:2011.11.30指导老师:安老师批阅老师:年日实验2 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准备1.做本实验时应具备的知识点:●双调谐回路●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放大器动态范围2.做本实验时所用到的仪器:●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模块●双踪示波器●万用表●频率计●高频信号源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熟悉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3.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1.采用点测法测量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2.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3.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动态范围。
四、基本原理1.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顾名思义,双调谐回路是指有两个调谐回路:一个靠近“信源”端(如晶体管输出端),称为初级;另一个靠近“负载”端(如下级输入端),称为次级。
两者之间,可采用互感耦合,或电容耦合。
与单调谐回路相比,双调谐回路的矩形系数较小,即:它的谐振特性曲线更接近于矩形。
电容耦合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如图2-1所示。
与图1-1相比,两者都采用了分压偏置电路,放大器均工作于甲类,但图2-1中有两个谐振回路:L1、C1组成了初级回路,L2、C2组成了次级回路;两者之间并无互感耦合(必要时,可分别对L1、L2加以屏蔽),而是由电容C3进行耦合,故称为电容耦合。
2.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实验电路如图2-2所示,其基本部分与图2-1相同。
图中,2C04、2C11用来对初、次级回路调谐,2K02用以改变耦合电容数值,以改变耦合程度。
2K01用以改变集电极负载。
2K03用来改变放大器输入信号,当2K03往上拨时,放大器输入信号为来自天线上的信号,2K03往下拨时放大器的输入信号为直接送入。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前言:课程设计是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学习电子技术的综合性训练,该训练通过学生独立进行某一课题的设计、安装和调试来完成。
学生通过动脑、动手解决若干个实际问题,巩固和运用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电子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本文设计了包括选频网络的设计、超外差技术的应用和三点式振荡器在内的基础设计以及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的设计。
选频网络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作放大器的负载,具有阻抗变换、频率选择和滤波的功能;超外差技术是指利用本地产生的振荡波与输入信号混频,将输入信号频率变换为某个预定的频率的电路,主要指混频电路;三点式振荡器用于产生稳定的高频振荡波,在通信领域应用广泛;振幅调制解调都属于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是通信系统及其它电子线路的重要部件。
在设计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对所要设计的内容进行了初步系统的了解,并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交流,最终通过独立思考,完成了对题目的设计。
实验过程及报告的完成中存在的不足,希望老师给予纠正。
目录摘要 4设计内容...................................................................... (5)设计要求...................................................................... (5)1、基础设计...................................................................... . (6)1、选频网络的设计...................................................................... (6)2、超外差技术的设计...................................................................... ..93、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 (11)二、综合设计:调幅解调电路的设计 151、调幅电路的设计: 152、解调电路的设计 20结束语 26参考文献: 26心得体会...................................................................... . (27)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摘要本次课程设计主要任务是完成选频网络的设计、超外差技术的应用、三点式振荡器的设计这三个基础设计以及调幅解调电路的综合设计。
高频电子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二、实验目的:1. 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熟悉高频电子线路中常用元件的性能和特点。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验原理:高频电子线路是指频率在1MHz以上的电子线路,其设计原理与低频电子线路有所不同。
本实验主要研究高频放大器、振荡器和调制解调器等基本电路。
四、实验器材:1. 高频信号发生器2. 双踪示波器3. 万用表4. 高频电路实验板5. 高频电子元件(如晶体管、电容、电感等)五、实验步骤:1. 高频放大器实验:(1)搭建高频放大器电路,包括输入、输出匹配网络和晶体管放大电路。
(2)调节输入信号幅度和频率,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增益。
(3)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分析匹配网络的设计。
2. 振荡器实验:(1)搭建LC振荡器电路,包括LC谐振回路和晶体管振荡电路。
(2)调节LC回路参数,观察振荡频率的变化,分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3)测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
3. 调制解调器实验:(1)搭建AM调制器和解调器电路,包括调制信号源、调制电路、解调电路和滤波器。
(2)调节调制信号幅度和频率,观察调制信号的波形,分析调制和解调过程。
(3)测量调制信号的频率、幅度和相位,分析调制和解调效果。
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 高频放大器实验:(1)通过调节输入信号幅度和频率,观察到输出信号随输入信号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放大器具有放大作用。
(2)测量放大器的输入输出阻抗,发现匹配网络对放大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3)分析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和增益,发现放大器的增益随着频率的升高而降低。
2. 振荡器实验:(1)通过调节LC回路参数,观察到振荡频率随LC回路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说明振荡器的工作原理。
(2)测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发现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较好。
(3)分析振荡器的频率稳定性和幅度稳定性,发现晶体管的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器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

调频接收机设计与调试一设计目的通过本课程设计与调试,提高动手能力,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能建立无线电调频接收机的整机概念,了解调频接收机整机各单元电路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从而能正确设计、计算调频接收机的单各元电路:输入回路、高频放大、混频、中频放大、鉴频及低频功放级。
初步掌握调频接收机的调整及测试方法。
二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1.工作频率范围接收机可以接受到的无线电波的频率范围称为接收机的工作频率范围或波段覆盖。
接收机的工作频率必须与发射机的工作频率相对应。
如调频广播收音机的频率范围为88~108MH,是因为调频广播收音机的工作范围也为88~108MHz2.灵敏度接收机接收微弱信号的能力称为灵敏度,通常用输入信号电压的大小来表示,接收的输入信号越小,灵敏度越高。
调频广播收音机的灵敏度一般为5~30uV。
3.选择性接收机从各种信号和干扰中选出所需信号(或衰减不需要的信号)的能力称为选择性,单位用dB(分贝)表示dB数越高,选择性越好。
调频收音机的中频干扰应大于50dB。
4.频率特性接收机的频率响应范围称为频率特性或通频带。
调频机的通频带一般为200KHz。
5.输出功率接收机的负载输出的最大不失真(或非线性失真系数为给定值时)功率称为输出功率。
三基本设计原理调频接收机的组成一般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如图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天线接受到的高频信号,经输入调谐回路选频为f1,再经高频放大级放大进入混频级。
本机振荡器输出的另一高频 f2亦进入混频级,则混频级的输出为含有f1、f2、(f1+f2)、(f2-f1)等频率分量的信号。
混频级的输出接调频回路选出中频信号(f2-f1),再经中频放大器放大,获得足够高增益,然后鉴频器解调出低频调制信号,由低频功放级放大。
由于天线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经过混频成为固定的中频,再加以放大,因此接收机的灵敏度较高,选择性较好,性能也比较稳定。
中放的任务,是把变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放大后,输入到检波器。
高频实验报告

高频电子线路综合实验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日期:目录一、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3)二、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 (6)三、模拟乘法混频 (11)四、非线性丙类功率放大器 (14)五、模拟乘法器调幅及同步检波实验 (17)六、半双工调频无线对讲机 (20)实验一 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 掌握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电路的基本原理,起振条件,振荡电路设计及电路参数计算。
2. 通过实验掌握晶体管静态工作点、反馈系数大小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图1-1 正弦波振荡器(4.5MHz )将开关S3拨上S4拨下, S1、S2全部断开,由晶体管Q 3和C 13、C 20、C 10、CCI 、L 2构成电容反馈三点式振荡器的改进型振荡器——西勒振荡器,电容CCI 可用来改变振荡频率。
)(211020CCI C L f +=π振荡器的频率约为4.5MHz 振荡电路反馈系数: F=12.0470562013≈=C C 振荡器输出通过耦合电容C 3(10P )加到由Q 2组成的射极跟随器的输入端,因C 3容量很小,再加上射随器的输入阻抗很高,可以减小负载对振荡器的影响。
射随器输出信号Q 1调谐放大,再经变压器耦合从J1输出。
三、实验步骤1. 根据图在实验板上找到振荡器各零件的位置并熟悉各元件的作用。
2. 研究振荡器静态工作点对振荡幅度的影响。
1) 将开关S3拨上S4拨下,S1、S2全拨下,构成LC 振荡器。
2) 改变上偏置电位器R A1,记下发射极电流10ee V I R =,并用示波器测量对应点的振荡幅度V P-P (峰—峰值)记下对应峰峰值以及停振时的静态工作点电流值。
3. 分析输出振荡电压和振荡管静态工作点的关系,按以上调整静态工作点的方法改变I eq ,并测量相应的()P P U -,且把数据记入下表。
4. 晶体振荡器:将开关S 4拨上S3拨下,S 1、S2全部拨下,由Q3、C13、C20、晶体CRY1与C10构成晶体振荡器(皮尔斯振荡电路),在振荡频率上晶体等效为电感。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报告——实验六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在主箱上正确插好乘法器模块, 正确连接电源线, 主板上的±12V 接模块上的±12V, 主板上的 GND 接模块上的 GND,接通电源,若连线正确,电路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将会亮。
b
1.调幅实验 断开 J12、J13、J15、J19,J110,连接 J11、J14、J16、J17、J18,组成基于 MC1496 的调幅电路 (图 2) 。 (1)抑制载波振幅调制 从 TP6 端输入 f c = 10.7 MHz 的载波信号 u c(由高频信号发生器 EE1051 提供) u cp − p 在 50mV 左右。 , 先将 TP7 接地,调接电位器 W1 使输出电压尽可能小(调平衡) 。再从 TP7 端输入 f Ω = 1KHz 的信号,逐 渐增大 u Ωp − p ,直至出现抑制载波的调幅信号(用示波器在 TT11 处测试) 。 (2)产生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 在步骤(1)的基础上调节 W1,使输出信号中有载波存在,则输出有载波的振幅调制信号。 2.同步检波实验 连接 J22、J25,断开 J21、J23、J24、J26,组成由 mc1496 构成的同步检波电路(图 4) 。 从 TP3 端输入 f c = 10.7 MHz 的载波信号 u c (由高频信号发生器 EE1051 提供) u cp − p 在 50mV 左右。 , 先将 TP7 接地,调接电位器 W2 使输出电压尽可能小(调平衡) 。再从 TP5 端输入调制实验中产生的抑 制载波调幅信号,即将 TT11 与 TP5 连接,这时从 TT21 处用示波器应能观察到解调信号 u Ω 的波形。实 验中适当改变原调制信号的大小,使输出信号波形最好。 3.鉴频实验 断开 J22、J24、J26,连接好 J21、J23、J25,组成由 mc1496 构成的鉴频电路(图 7) 。 从 TP4 处输入调频波(此调频信号由高频信号源单元提供,参考高频信号源的使用) ,载波峰峰值 在 50mV 左右,调制信号峰峰值在 250mV ~ 600mV 。用示波器从 TT21 处可以观察到输出的低频调制 信号 u Ω 。如果信号失真,可调节可调节 W2 以及可调电容 CC1 ,最后再微调调制信号及载波,使输出 信号最大且不失真。 2、混频器实验 连接 J12、J13、J15、J19、J110,断开 J11、J14、J16、J17、J18,组成由 MC1496 构成的混频器 电路(图 8) 。 从 TP6 处输入频率为 10.7MHz ,峰峰值在 300mV 附近的高频信号(由高频信号发生器 EE1051 提供) 。 从 TP8 输入频率为 10.245MHz 的信号,由正弦振荡单元电路产生(晶体振荡,参考正弦振荡单元) 。用 示波器和频率计在 TT11 处观察输出波形,输出信号频率应为 455KHz。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指导书(八个实验)(精)

目录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板1 (1实验二丙类高频功率放大器(实验板2 (4实验三LR电容反馈式三点式振荡器(实验板1 (6实验四石英晶体振荡器(实验板1 (9实验五振幅调制器(实验板3 (11实验六调幅波信号的解调(实验板3 (14实验七变容二极管调频管振荡器(实验板4..............................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八相位鉴频器(实验板4......................................................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九集成电路(压控振荡器构成的频率调制器(实验板5 (17实验十集成电路(锁相环构成的频率解调器(实验板5 (20实验十一利用二极管函数电路实现波形转换(主机版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调谐放大器(实验板1一、预习要求1、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2、复习谐振回路的工作原理。
3、了解谐振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动态范围、通频带及选择性相互之间关系。
4、实验电路中,若电感量L=1uh,回路总电容C=220pf(分布电容包括在内,计算回路中心频率f0。
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路实验箱。
2、熟悉谐振回路的幅频特性分析—通频带预选择性。
3、熟悉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回路的影响,从而了解频带扩展。
4、熟悉和了解放大器的动态范围及其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1、双踪示波器2、扫描仪3、高频信号发生器4、毫秒仪5、万用表6、实验板1图1-1 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原理图四、实验内容(一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1、实验电路图见图1-1(1按图1-1所示连接电路(注意接线前先测量+12V电源电压,无误后,关断电源再接线。
(2接线后,仔细检查,确认无误后接通电源。
2、静态测量实验电路中选R e=1K测量各静态工作点,计算并填表1-1表 1-1E B 3.动态研究(1测放大器的动态范围V i ~V 0(在谐振点选R = 10K ,R 0 = 1K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d
a
R18
R111
+12V
1k
R19
GND
C15
0.1u 51 TP6 Uc 0.1u TP7 UΩ
C11 C14
R112
1k 1k
C110 R114 R115
0.1u
2
3
3.3k
3.3k
8 6 10
MC1496
1 12
C17
TT 11 Uo
L2
22u
R15
4
0.1u
14 5
R113 C18
51
R14
R27 R211 +12V C29 R212 R213 R28 R219
1k
1k
0.1u
C221 330p
2 8
100
3
3.3k
3.3k
R218 1k C214 +12V
51
C26
TP3
10
6
0.33u
0.1u
TP5
C24
MC1496
1 4
R24 R23 R25 R26
R217 1k 2
8 A 1 3 R215 1k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在主箱上正确插好乘法器模块, 正确连接电源线, 主板上的±12V 接模块上的±12V, 主板上的 GND 接模块上的 GND,接通电源,若连线正确,电路板上的电源指示灯将会亮。
b
1.调幅实验 断开 J12、J13、J15、J19,J110,连接 J11、J14、J16、J17、J18,组成基于 MC1496 的调幅电路 (图 2) 。 (1)抑制载波振幅调制 从 TP6 端输入 f c = 10.7 MHz 的载波信号 u c(由高频信号发生器 EE1051 提供) u cp − p 在 50mV 左右。 , 先将 TP7 接地,调接电位器 W1 使输出电压尽可能小(调平衡) 。再从 TP7 端输入 f Ω = 1KHz 的信号,逐 渐增大 u Ωp − p ,直至出现抑制载波的调幅信号(用示波器在 TT11 处测试) 。 (2)产生有载波振幅调制信号 在步骤(1)的基础上调节 W1,使输出信号中有载波存在,则输出有载波的振幅调制信号。 2.同步检波实验 连接 J22、J25,断开 J21、J23、J24、J26,组成由 mc1496 构成的同步检波电路(图 4) 。 从 TP3 端输入 f c = 10.7 MHz 的载波信号 u c (由高频信号发生器 EE1051 提供) u cp − p 在 50mV 左右。 , 先将 TP7 接地,调接电位器 W2 使输出电压尽可能小(调平衡) 。再从 TP5 端输入调制实验中产生的抑 制载波调幅信号,即将 TT11 与 TP5 连接,这时从 TT21 处用示波器应能观察到解调信号 u Ω 的波形。实 验中适当改变原调制信号的大小,使输出信号波形最好。 3.鉴频实验 断开 J22、J24、J26,连接好 J21、J23、J25,组成由 mc1496 构成的鉴频电路(图 7) 。 从 TP4 处输入调频波(此调频信号由高频信号源单元提供,参考高频信号源的使用) ,载波峰峰值 在 50mV 左右,调制信号峰峰值在 250mV ~ 600mV 。用示波器从 TT21 处可以观察到输出的低频调制 信号 u Ω 。如果信号失真,可调节可调节 W2 以及可调电容 CC1 ,最后再微调调制信号及载波,使输出 信号最大且不失真。 2、混频器实验 连接 J12、J13、J15、J19、J110,断开 J11、J14、J16、J17、J18,组成由 MC1496 构成的混频器 电路(图 8) 。 从 TP6 处输入频率为 10.7MHz ,峰峰值在 300mV 附近的高频信号(由高频信号发生器 EE1051 提供) 。 从 TP8 输入频率为 10.245MHz 的信号,由正弦振荡单元电路产生(晶体振荡,参考正弦振荡单元) 。用 示波器和频率计在 TT11 处观察输出波形,输出信号频率应为 455KHz。
750
R17
750
W1 47k
R110
51
C16
2.2uH
0.1u
3.3p
6.8k
R12
-12V
C1Z D28.2V Nhomakorabea图2
MC1496 构成的调幅电路
图 3 乘积型同步检波的原理图
MC1496 模拟乘法器构成的同步检波解调器电路如图 4 所示。图中 C214、C210 为隔直电容,运放 LM358 及其外围元件组成低通滤波器。
二、实验仪器
1.示波器(一台) 2.高频信号源(一台) 4 .数字万用表(一块) 5.无感起子(一把) 3.频率计(一台) 6.实验箱及实验电路板(一套)
三、实验原理
集成模拟乘法器的应用举例 (1)调幅 图 2 是由集成模拟乘法器 MC1496 构成的调幅电路,图中载波信号 uC 经耦合电容 C14 从 u x 端输入, C15 为旁路电容,使 8 脚交流接地。调制信号 u Ω 经耦合电容 C11 从 u y 端输入,C16 也是旁路电容,使 4 脚 交流接地。调幅信号 u 0 经隔直电容 C17 从 12 脚单端输出。电阻 R14、R15、W1、R17、R110 用于将直流 电压分压,为 MC1496 的 1、4 脚内部差分对三极管(VT5、VT6)供给基极偏置电压,通过调节 W1,可 使 1、4 脚的直流电位差为零,即 u Ω 输入端只有调制信号而没有直流分量,调幅电路的输出为抑止载 波的双边带调幅波;若调节 W1,使 MC1496 的 1、4 脚的直流电位差不为零,则电路有载波分量输出, 输出为普通调幅波。 (2)同步检波 二极管包络检波器只适用于普通调幅波的解调,为了从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调制信号中取 出调制信号,必须采用同步检波方法。乘积型同步检波的原理框路如图 3 所示,输入信号除了有需要 进行解调的调幅信号电压 u i 外,还必须外加一个与输入信号载波同频、同相的本地载波信号 u o ,经过 相乘和滤波后得到与原调制信号成正比的低频信号 u Ω 。表一给出了三种调幅信号采用乘积型同步检波 器进行解调的数学原理。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
系别:电子工程系 班级: 专业: 姓名: 学号: 实验时间: 批改时间: 课程名称: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组别:
实验名称:实验六 集成模拟乘法器的应用 成绩: 教师签名: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模拟乘法器(MC1496)的工作原理。 2、掌握利用乘法器实现调幅、混频、同步检波和鉴频的电路结构和调整方法。
0.1u
12
C210
R221
TT21
0.33u
LM358 1k
4 R216
1k
C219
0.47u
1k
W2 47k R210 -12V
1k
C27
14
5
R214
-12V
0.1u
6.8k
图4
MC1496 构成的同步检波器
(3)鉴频 用MC1496构成的乘积型相位鉴频器电路如图7所示。图中 C 22 与并联谐振回路 L1 、 C 23 CC1 组成线性移 相网络, 将调频波的瞬时频率的变化转变成瞬时相位的变化。 运放LM358及其外围元件构成低通滤波器。 ⑷ 混频 由MC1496模拟乘法器构成的混频器电路如图8所示。两路输入信号(其频率相差一中频)经模拟乘法器 相乘产生差频分量,再通过中心频率为差频的带通滤波器选择即实现混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