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2010年5月30日)
2010国考行测答案及解析

2010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真题精解1.【答案】A。
解析:“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指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传达给人的美感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其遣词造句已达出神入化之境,换用其它语言将无法完整地把诗歌的原意与境界表达出来,故第一空只能填“自豪”或“骄傲”,排除B、C。
中国古典诗歌的这种特性使得它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面临巨大阻碍,故第二空应填“遗憾”,而非“惭愧”。
【快速突破】“七分”与“三分”构成对比关系,B、C项中的两个词语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可快速排除。
2.【答案】C。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突破,“虚浮”、“虚无”与“理论”搭配不当,排除A、B。
由句意可知,茶艺是茶道的具体表现形式,茶道是茶艺的内在精神,故空有精神而没有具体表现形式的理论只能是空洞的理论,第二空应填“空洞”。
由此即可得答案为C。
【迷途指津】本题干扰项为D。
与“体现”相比,“贯穿”侧重于过程、侧重于一条线,结合句中的“茶艺过程”可知填“贯穿”更合适。
3.【答案】A。
解析:句中是说各国为在未来的基因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展开了一场专利争夺战。
专利在这场争夺中充当的是“王牌”的角色,谁拥有专利,谁便能在今后拥有庞大的市场。
与这里的“庞大市场”对应,句中第一空应选“垄断”。
第二空中,“抢先”更进一步体现了争夺的激烈程度。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
4.【答案】C。
解析:本题句意是景泰蓝在元代就出现了,到景泰年间因皇家的重视才使得它迅速闻名,这里强调的是闻名的速度之快,故选“声名鹊起”最合适。
【知识链接】名声大噪:由于名声高而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享誉中外:在国内外取得很好的声誉。
声名鹊起:形容知名度迅速提高。
如日中天:好像太阳正在天顶。
比喻事物正发展到十分兴盛的阶段。
5.【答案】A。
解析:本题可从第二空入手。
由“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知前面指的是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种种不好的方面,而“现象”是一个中性词,既可指好的方面,也可指不好的方面,不如“弊端”合适。
公务员国家2010行测答案解析.(DOC)

2010年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答案及解析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1.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注意语言的照应,说话的人是“爱好古典诗歌”的人,因此第一个空必然是褒义词,“自豪”或者“骄傲”都可以,排除消极意义的“无奈”和“感伤”;而第二个空要填的消极意义的词,必然要语气弱一些,因此“遗憾”比“惭愧”好。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C.[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首先茶艺过程和“贯穿”一词表达意思一致,另外只有精神没有技术是一种缺乏具体内容支撑的空洞。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A. [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本题的解题点在后一个空,前文提到这是“基因专利争夺战”,因此,应该是“阶段性研究成果”“抢先”申请专利最合适;而“及时”的语气明显太弱,不能与“争夺战”相照应;“独立”和“自发”显然放在空里不合适,因此,其第一选项的“操纵”和“控制”也要排除掉,只能选“垄断”。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B.[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成语辨析题。
从文段意思可知,景泰蓝产生时间早,而其名声远播却是后来因为皇家的重视才开始的,“声名鹊起”指是“知名度迅速提高”,符合景泰蓝发展的过程;而“如日中天”、“名声大噪”不能体现景泰蓝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的过程;而“享誉中外”在文中没有体现。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5.B.[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从“认真思考”可知,要选择语义重一些的,因此选“鉴别”或“甄别”;从“开始怀疑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救国方案”可知,“弊端”比“矛盾”合适。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6.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文段内容可知“手段”与“标志”不合适;而“人类活动”与“气候”只能逐渐“互相适应”而不能“协调”,因此本题正确答案选A。
7.A.[解析] 这是一道典型的实词辨析题。
与后文“精确追溯”相对应的,第一个空应该填“全盘”。
而且“希冀”为书面语,正好与“倚重”相对应。
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政能力测试真题【完整+答案+解析】

2010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一部分数量关系(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本部分包括两种类型的试题。
一、数字推理:共5题。
给你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你仔细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选项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项,来填补空缺项。
请开始答题:1.1,2,3,6,12,24,()A.48B.45C.36D.322.1,9,25,49,121,()A.144B.154C.169D.1773.56,114,230,462,()A.916B.918C.924D.9264.1,(),A.0B.1C.D.5.[(9,6)42(7,7)][(7,3)40(6,4)][(8,2)()(3,2)] A.30B.32C.34D.36二、数学运算:共10题。
你可以在草稿纸上运算。
如果你不能快速巧妙的计算,可以跳过不做,待你有时间再返回来做。
请开始答题:6.2009×20082008-2008×20092009=?A.0B.1C.2D.37.在1-101中5的倍数的所有数的平均数是:A.52.5B.53.5C.54.5D.55.58.一个正方形队列,如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原队列有几个人?A.81B.100C.121D.1449.把一根线绳对折、对折、再对折,然后从对折后线绳的中间剪开,这根线绳被剪成了几小段?A.6B.7C.8D.910.按照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规则,各篮球队队员的号码可以选择的范围是0-55号,但选择两位数的号码时,每位数字不得超过5。
那么,可供每支球队选择的号码共有多少个?A.30B.34C.36D.4011.一列火车于中午12时离开A地驶往B地,另一列火车则于40分钟后离开B地驶往A地。
若两列火车以相同的匀速在同一路线上行驶,全程需要3个半小时。
问两列火车何时相遇?A.13∶55B.14∶00C.14∶05D.14∶1012.某数学竞赛共160人进入决赛,决赛共4题,做对第一题的有136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25人,做对第三题的有118人,做对第四题的有104人。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判断推理51.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A.许多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
B.高等院校已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C.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培训。
D.劳动局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举办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51.C.[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以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
A、B选项均是学历教育,排除。
D选项是以实现再就业为目的,不符合题干。
C选项以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举行的暑期培训,符合题干定义。
所以选择C选项。
53.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预防,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以下属于网络成瘾的行为症候是A.李小兵高考之后,父母对其上网不再过问,他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
B.学生张某勤工俭学,为某网吧做管理员,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网吧,经常睡眠不足。
C.某公司销售部经理整天泡在网上,联络客户、处理订单、工作压力大,使他有些烦躁。
D.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位学生合伙开了电子购物网站,生意火爆,几乎没时间下线,老师说他们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53.A.[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个体对使用网络欲望强烈,突然停止或不减少使用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的”。
B选项张某因为在网吧工作导致的睡眠不足不属于网络成瘾;C选项销售部经理是在网上工作,工作的压力导致其烦躁,不符合题干;D选项开电子购物网站的学生因为忙于生意而导致上课心不在焉也同样不属于网络成瘾。
A选项李小兵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属于网络成瘾。
所以选择A选项。
56.( )对于鱼虾相当于草原对于( )A.养殖放牧B.渔民牧民C.水产牧草D.海洋牛羊56.D.[解析] 本题属于对应关系。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党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和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的哲学依据是()辩证关系的原理。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C.同一性和斗争性D.内因和外因正确答案:D2、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正确答案:D3、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D4、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B.同因异果C.多因一果D.一因多果正确答案:C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C6、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B.二元论C.辩证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正确答案:D7、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正确答案:D8、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A.人的主观能动性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事物的内部矛盾D.外力的推动正确答案:D9、“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正确答案:D10、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解析

题,总时限为120分钟。
各部分不分别计时,但都给出了参考时限,供你参考以分配时间。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严格按照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报考部门,涂写准考证号。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这对你获得成功非常重要:1.题目应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要在题本上作任何记号。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你应立即放下铅笔,将试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留在桌上,然后离开。
如果你违反了以上任何一项要求,都将影响你的成绩。
4.在这项测验中,可能有一些试题较难,因此你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时间太久,遇到不会答的题目,可先跳过去,如果有时间再去思考。
否则,你可能没有时间完成后面的题目。
5.试题答错不倒扣分。
6.特别提醒你注意,涂写答案时一定要认准题号。
严禁折叠答题卡!第一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诗是不可译的,中国古典诗歌更是不可译的。
”爱好古典诗歌的中国人,包括不少作家、学者、翻译家常常如是说,语气中带着七分三分。
然而,话说回来,如果没有翻译。
中国古典诗歌如何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呢?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自豪遗憾 B.无奈悲伤C.感伤埋怨 D.骄傲惭愧2.茶艺与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道”是指艺茶过程中所的精神。
有道而无艺,那是的理论;有艺而无道,艺则无精、无神。
依此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传达虚浮 B.包涵虚无C.贯穿空洞 D.体现枯燥3.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工程”计划启动之日起,美国,日本,欧洲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基因专利争夺战,因为谁拥有专利,就意味着谁能在国籍上获得基因产业的“。
201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真题

2010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部分真题1. 1,2,3,6,12,24,( )A.48B.45C.36D.322. 1,9,25,49,121,( )A.144B.154C.169D.1773. 56,114,230,462,( )A.916B.918C.924D.9266. 2009×20082008-2008×20092009=?A.0B.1C.2D.38.一个正方形队列,如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原队列有几个人?A.81B.100C.121D.14418.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
A.这个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B.部队是个大熔炉,三年里,我进步很大,因为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C.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
D.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20.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是( )。
A.看到非洲草原上角马迁徙的场景,你一定会震撼不已--绵延几公里的角马群如黑色的洪流,一泻千里,蔚为壮观。
B.年关临近,本是商品销售的最佳良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欧元的持续走低,今年意大利的市场显得十分萧条,60%的华人企业裹足不前。
C.人类向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日益匮乏,这种行为无异于作茧自缚。
D.我和汪剑做了四年的室友,对他的经历、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我相信他绝不会出卖朋友。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
A.通过考察美国几所中学,使这些中国校长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B.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数骤然增多,出勤率较前三个月有很大增加。
C.这个峡谷至今仍是个谜,听老人们说,那里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D.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
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2010安徽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正确答案:C2、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正确答案:B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
A.是否整体地看问题B.是否承认事物在运动C.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是否承认事物的质变正确答案:C4、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错误是由于忽视了事物的()。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同一性D.矛盾的斗争性正确答案:D5、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观点。
A.唯物主义的B.主观唯心主义的C.唯物主义经验论D.客观唯心主义的正确答案:B6、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D.对立统一的观点正确答案:A7、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正确答案:A8、“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
A.否认静止的相对性B.否认运动的绝对性C.认为静止是不存在的D.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正确答案:D9、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正确答案:D10、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D11、否定之否定规律侧重于揭示()。
A.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C.事物发展的状态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正确答案:D12、“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量关系和数学运算部分1. 1,2,3,6,12,24,()A.48B.45C.36D.321.A.[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
前面所有项的和等于下一项。
1+2=3,1+2+3=6,1+2+3+6=12,1+2+3+6+12=24,()=1+2+3+6+12+24=48。
所以选择A选项。
2. 1,9,25,49,121,()A.144B.154C.169D.1772.C.[解析]本题属于幂次数列。
原数列“1,9,25,49,121”为非合数列“1,3,5,7,11”的平方,A项144=122,12是合数,排除。
B、D项都不是平方数。
所以选择C 选项。
3. 56,114,230,462,()A.916B.918C.924D.9263.D.[解析]本题属于递推数列。
前项×2+2=后项。
56×2+2=114,114×2+2=230,230×2+2=462,()=462×2+2=926。
所以选择D选项。
6. 2009×20082008-2008×20092009=?A.0B.1C.2D.36.A.[解析]本题属于基本计算问题。
可采用尾数法计算。
2009×20082008尾数为2,2008×20092009尾数也为2,所以差的尾数一定为0,只有A项符合。
所以选择A选项。
8.一个正方形队列,如减少一行和一列会减少19人,原队列有几个人?A.81B.100C.121D.1448.B.[解析]本题属于方阵问题。
设原方阵有n行n列,则减少一行一列后变为(n-1)行(n-1)列,于是有n2-(n-1)2=19,解得n=10,因此原队列有102=100人。
所以选择B选项。
实际本题可以不用方程的方法,因为减少的一行人数与减少的一列人数一定相差1,因此19只能分解成9+10,所以原方阵一定是10行10列共100人。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18.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句是()。
A.这个合理化建议一经采纳,大大激发了全体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
B.部队是个大熔炉,三年里,我进步很大,因为首长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
C.他事先没作充分准备,遇到这样的意外情况就显得不知所措。
D.古人尚且能闻过则喜,今天有些人却常常讳疾忌医,这实在不应该。
18.B.[解析]本题属于歧义句辨析题。
B项“自己”一词指代不明,根据句意,“自己”可以指“首长”,也可以指“我”,因此有歧义。
所以选择B选项。
20.下面的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是()。
A.看到非洲草原上角马迁徙的场景,你一定会震撼不已——绵延几公里的角马群如黑色的洪流,一泻千里,蔚为壮观。
B.年关临近,本是商品销售的最佳良机,受次贷危机的影响和欧元的持续走低,今年意大利的市场显得十分萧条,60%的华人企业裹足不前。
C.人类向自然毫无节制的索取,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资源日益匮乏,这种行为无异于作茧自缚。
D.我和汪剑做了四年的室友,对他的经历、性格、爱好都了如指掌,我相信他绝不会出卖朋友。
20.A.[解析]本题属于病句辨析题。
A项中“一泻千里”: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曲调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这里用来形容角马群迁徙,用词不当。
所以选择A选项。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是()。
A.通过考察美国几所中学,使这些中国校长们的教育教学理念悄然地发生着变化。
B.机关考勤制度改革后,“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不见了,全勤的人数骤然增多,出勤率较前三个月有很大增加。
C.这个峡谷至今仍是个谜,听老人们说,那里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进去的人从来就没有能活着回来的。
D.市井百姓的生活变化实实在在。
他们的欲求原本就简单,只是盼望着生活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
然而,这看似简单、实则难得的进步,离不开中国稳扎稳打的“内功修炼”。
22.D.[解析]本题属于病句辨析题。
A项主语残缺,应该去掉“使”;B项主谓搭配不当,“出勤率”只能说“提高”,不能说“增加”,出勤人数可以说“增加”,应改为“出勤率较三个月前有很大提高”;C项属于逻辑错误,既然“从来就没有人能进去过”,那么就不可能有下句“进去的人”,因此错误。
D项没有语病。
所以选择D选项。
27.《梦溪笔谈》无疑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但该书并不算一部地理著作,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
《梦溪笔谈》是游记吗?A.是B.不是C.其中一部分是D.目前还有争议27.A.[解析]本题属于长句理解题。
根据句意,“宋代地理观察的结果更集中地表现在游记中”,而“《梦溪笔谈》无疑代表了宋代地理观察的最高水平”,那么可以得出结论,《梦溪笔谈》肯定是游记。
所以答案选择A选项。
28.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淡化了民族民俗。
随着人们生活富裕,需要用一个个节日掀起娱乐高潮,这时发现我们的传统节日“贫乏”,难以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于是,那些富于人情味的洋节便顺理成章地钻入了中国人的生活。
这段话对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的态度是()。
A.理解B.赞成C.反对D.无所谓28.A.[解析]本题属于态度观点题。
文段解释了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的原因,“顺理成章”一词表明了作者对洋节进入中国人生活这种现象是接受的,可以理解的,但并没有表示是否一定赞成。
所以选择A选项。
30.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月1日在瑞士达沃斯落下帷幕,出席论坛的经济专家们普遍认为,全球经济下滑尚未触底。
这句话告诉我们,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经济专家()。
A.认为全球经济出现了下滑B.认为全球经济仍有继续下滑的趋势C.对全球经济下滑问题达成了共识D.对全球经济下滑的研究没有尽头30.B.[解析]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对于经济学家认为的“全球经济下滑尚未触底”,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尚未触底”一词的理解,“尚未触底”意为还没有达到底线,还有继续下滑的趋势,和B项意思相符。
A项和C项只提到了下滑,至于下滑到何种程度没有提及,不够准确;D项偷换了概念,是“经济下滑”而不是“经济下滑的研究”。
所以选择B项。
32.周总理在欢迎基辛格二次访华的宴会上说,“(中美关系的恢复)要归功于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
当然,一定也要有一个人做先导,这个先导就是基辛格博士。
”这说明()。
A.基辛格访华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基辛格对促进中美关系改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C.毛主席和尼克松总统是中美关系改善的推动者D.基辛格为中美关系的改善奠定了基础32.D.[解析]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要求考生对周总理的话进行理解分析。
既然是欢迎基辛格的宴会,自然是针对基辛格才出此言,排除C项。
基辛格是中美关系恢复的“先导”,也即是为中美关系的恢复做出了前期的贡献,奠定了基础,同义替换为D项。
A项没有提到,B项“决定性”作用和“先导”不符。
所以选择D选项。
根据短文回答43—45题:______________ 哟!你看那红的,黑的,白的,青的,嬉笑的,悲哀的,目眦欲裂的的面具,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儿也不改变。
红的还是红的,白的还是白的,目眦欲裂的还是目眦欲裂。
人面呢?颜色比那纸制的小玩意好而且活动,带着生气。
可是你褒奖它的时候,它虽是很高兴,脸上却装出很不情愿的样子;你指责他的时候,他虽是懊恼,脸上偏要显示出乐于纳言的颜色。
人面到底是靠不住呀!我们要学做面具,但不要戴它,因为面具后面应当让它空着才好。
43.第一句话具有统括全文的作用,横线上应填充的文字为()。
A.人面却不同B.纸制的面具则不同C.纸制的面具更不同那人面D.人面原不同那纸制的面具43.D.[解析]本题属于主旨概括题。
本文段选自许地山先生的《面具》一文,感慨人面总试图隐藏真实的内心,不如面具真实。
本文段中,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作者的侧重点在于强调后半部分的“人面”,因此,“人面”才是文段的主体,排除B、C两项。
A项概括不够全面,D项更合适。
所以选择D选项。
44.对文尾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面具虽然称作假面具但它不会做假B.因为面具固然有真实的一面但它毕竟是假面具C.因为面具有真有假,真假令人莫辨D.因为面具不会变化,假就是假,真就是真44.B.[解析]本题属于词句理解题。
根据文段,“我们要学做面具”,是因为面具“无论你怎样褒奖,怎样弃嫌,它们一点儿也不改变。
”是真实的;“但不要戴它”是因为它毕竟是“假面具”,不能代替人面,用它遮住了人面,更加看不到人面真实的表情,也更加不能揣测人的内心。
B项符合文意。
A、D项都解释了面具的真实的一面,没有解释为什么不能戴;C项不符合段意,面具本身没有假的。
所以选择B选项。
45.短文将人面与面具对比,其用意强调说明的是()。
A.人面有时比面具更假B.面具有时比人面更假C.人面比面具更善于表演D.面具比人面更善于表演45.C.[解析]本题属于意图推断题。
根据段意,面具是真实的,而人面却常常是虚假的,A、B项都表达了面具和人面都是假的观点,只是谁比谁更甚的区别,前提错误,故排除。
C、D两项很明显选择C项。
所以选择C选项。
判断推理部分51.继续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的以更新、补充、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各项中属于继续教育的是A.许多农村中学教师通过函授教育取得了本科文凭。
B.高等院校已获得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C.为使小学教师适应新的课程标准,教育局连续三年举办暑期培训。
D.劳动局为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举办的多种形式职业培训。
51.C.[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以培养、提高业务能力为目的的非学历教育”。
A、B选项均是学历教育,排除。
D选项是以实现再就业为目的,不符合题干。
C选项以提高老师的业务能力举行的暑期培训,符合题干定义。
所以选择C选项。
53.网络成瘾:是指个体反复过度使用网络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对使用网络产生强烈预防,突然停止或减少使用时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等。
以下属于网络成瘾的行为症候是A.李小兵高考之后,父母对其上网不再过问,他一不上网就感到精神恍惚。
B.学生张某勤工俭学,为某网吧做管理员,全部业余时间都在网吧,经常睡眠不足。
C.某公司销售部经理整天泡在网上,联络客户、处理订单、工作压力大,使他有些烦躁。
D.某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几位学生合伙开了电子购物网站,生意火爆,几乎没时间下线,老师说他们上课都有点心不在焉。
53.A.[解析]解题的关键在于“个体对使用网络欲望强烈,突然停止或不减少使用出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碍的”。
B选项张某因为在网吧工作导致的睡眠不足不属于网络成瘾;C选项销售部经理是在网上工作,工作的压力导致其烦躁,不符合题干;D选项开电子购物网站的学生因为忙于生意而导致上课心不在焉也同样不属于网络成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