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精选教育《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doc

合集下载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译文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译文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译文《琵琶行》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她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

现小编整理了课文重要知识点,掌握好这些内容才能在文言文考试中运筹帷幄,包括通假字、诗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欢迎阅读!《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重点字词解释〔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

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

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

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舒长。

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

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生动描绘了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和不幸的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她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愤懑之情。

以下是对《琵琶行》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2、体裁:乐府诗,“行”是古诗的一种体裁。

二、重点字词1、浔阳江:今江西省九江市的长江边。

2、荻花: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形似芦苇。

3、瑟瑟:形容微风吹动的声音。

4、主人下马客在船:这里是互文的修辞手法,意思是主人和客人一起下马一起上船。

5、醉不成欢惨将别:惨,悲伤。

6、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发,出发。

7、寻声暗问弹者谁:暗,悄悄。

8、琵琶声停欲语迟:迟,迟疑。

9、移船相近邀相见:近,靠近。

10、添酒回灯重开宴:回灯,重新拨亮灯光。

11、千呼万唤始出来:始,才。

12、犹抱琵琶半遮面:犹,还。

13、转轴拨弦三两声:轴,琵琶上用来转动弦的部件。

拨弦,弹奏弦乐。

14、未成曲调先有情:情,情意。

15、弦弦掩抑声声思:掩抑,低沉抑郁。

思,悲伤,哀愁。

16、低眉信手续续弹:信手,随手。

续续,连续。

17、轻拢慢捻抹复挑:拢,扣弦。

捻,揉弦。

抹,顺手下拨。

挑,反手回拨。

18、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19、大弦嘈嘈如急雨:嘈嘈,声音沉重舒长。

20、小弦切切如私语:切切,声音细促轻幽。

21、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形容琵琶声错落有致,清脆悦耳。

22、间关莺语花底滑:间关,鸟鸣声。

滑,流利。

23、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咽,形容声音梗塞不畅。

难,艰难,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24、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凝滞。

25、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幽愁暗恨,内心的忧愁和怨恨。

26、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乍,突然。

迸,溅射。

突出,突然冲出。

27、曲终收拨当心画:当心画,用拨子在琵琶的中心划过四弦。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基础知识归纳.doc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基础知识归纳.doc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基础知识归纳《琵琶行》知识点总结及翻译篇一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 琵琶引》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

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不得志一作:不得意)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绿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歇一作:渐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

(银篦一作:云篦)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琵琶行》知识整理

《琵琶行》知识整理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9、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1、省略句:·(予/吾/我)歌以赠之·使(之)快弹数曲·送客(于)湓浦口·感(于)斯人言2、介后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转徙于江湖间【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整理笔记《琵琶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以其深刻的情感、生动的描写和精湛的音乐表现而著称。

以下是对《琵琶行》相关知识点的归纳整理。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作品背景《琵琶行》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 816 年)秋,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已两年。

在一个萧瑟的秋夜,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遇一位琵琶女,听其弹奏琵琶并诉说身世,由此感慨自己的遭遇,创作出这首千古名篇。

二、重点字词1、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通“划”)2、古今异义(1)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义指第二年;今义指今年的下一年)(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古义指于是创作;今义指表原因的连词)(3)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义指年纪大了;今义指兄弟排行第一)3、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说)(2)命遂命酒(叫,吩咐)命曰《琵琶行》(命名,题名)(3)数使快弹数曲(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4、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2)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三、文言句式1、省略句(1)使(之)快弹数曲(2)送客(于)湓浦口2、倒装句(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2)转徙于江湖间(状语后置,“于江湖间转徙”)四、诗歌内容理解1、小序的作用小序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梗概,说明了写作的动机,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2、诗歌情节诗歌以“江头送客闻琵琶”“江上聆听琵琶曲”“歌女倾诉身世苦”“同病相怜伤迁谪”为线索,叙述了诗人与琵琶女的相遇、相知和相怜。

3、音乐描写诗人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比喻来描写琵琶女高超的弹奏技艺和音乐的美妙,如“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

琵琶行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诗歌的结构琵琶行是一篇七言古诗,共有九节,每节三句句式一定,共廿七句,层次分明,表达清晰。

整篇诗意境幽远,篇头写琵琶,篇尾写王昌龄,前后呼应,使全诗貫穿一条主线——班琵琶的悲苦命运。

二、艺术手法1.运用象征手法。

琵琶行中对琵琶的描写是象征性的,琵琶的艺术形象和生活形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琵琶的形象去抒发作者在当今政治乱世的抑郁情绪。

2.采用比喻手法。

作者巧妙地把琵琶比作地位卑贱的女子,琵琶声声如讲述着自己坎坷悲苦的经历,以此寄寓他自己的悲愤之情。

3.使用对仗句式。

《琵琶行》运用对仗句式,音韵悦耳,韵味深长,给人一种悲壮悲壮的感觉三、主题思想《琵琶行》描写了末法之世下琵琶的凄苦辛酸生存状况,与作者自身的生活境遇有密切关系。

通过这首诗,白居易向人们展现了生活的坎坷,以及对世情的感慨。

四、历史价值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继承发扬了古代诗人在描绘琵琶时所运用的铿锵有力的韵律风格,使其融合了现实意义与审美情感,从而成为凝聚了古代诗人创作精神和情感审美的经典之作五、艺术价值《琵琶行》在表现琵琶的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抒发追求真爱的感情因素,所以在文学价值上深受人们的喜欢。

琵琶行的艺术价值在于其完美的形式结构、辉励的文学风格以及深刻的寓意。

它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之一。

六、影响《琵琶行》在古代就已流传甚广,深受人们的喜爱。

作者通过这首诗歌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比喻手法和对仗句式,再现了琵琶所串起的世间悲欢离合,表达了作者的抒情思想,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现实。

可以说这首诗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现实意义。

高中语文《琵琶行》文言知识点汇总(2)

高中语文《琵琶行》文言知识点汇总(2)

高中语文《琵琶行》文言知识点汇总(2)二、文言虚词1.而(1) 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2) 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3) 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4) 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2.其(1)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2) 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 无失其时(它们的)3.之(1)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⑷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 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4.焉(1) 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2) 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5.然(1) 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2) 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6.于(1) 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2) 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3) 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三、文言句式1.判断句(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4)是亦走也(5)非我也,兵也2.疑问句(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3.省略句(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省去主语“梁惠王”)(5)(孟子)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琵琶行文言知识点

琵琶行文言知识点

琵琶行文言知识点【篇一:琵琶行文言知识点】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今义:泛指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今义:鼓出;在某方面出众。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今义:朝前,向前方。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今义:色彩;颜料。

(故:老)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上了年纪。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很,非常。

三、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今夜闻君琵琶语名作状语,在夜里 2、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 3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 4、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5、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1、“歌行”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的古体。

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2、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派诗人。

学习了《琵琶行》,我们一定又增长了不少的文言知识,以下是查字典语文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琵琶行文言文知识汇总,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从苏武这个人物身上,获取到更多的正能量。

一、通假字曲终收拔当心画 (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 (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老大嫁作商人妇 (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又闻此语重唧唧 (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因为长句 (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暮去朝来颜色故 (颜色:古:容貌今:色彩)凄凄不似向前声 (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 (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 (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 (言 l :说 )(2)命遂命酒 (命:吩咐,命令 )命曰 [琵琶行 ]( 命:取名 )(3)为因为长句 (v 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 (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 (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 (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 (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野芳发而幽香 (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 (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 (语:曲 )(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 (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 (隐藏的 )偏听则暗 (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 (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 (歌:名词作动词,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 (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转徒于江湖间 (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 2、省略句问其人,本 (是 )长安倡女送客 (于 )湓浦口使(之)快弹数曲沉吟放拔插 (于 )弦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汇总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琵琶行》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 为,写。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今义:泛指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今义:鼓出; 在某方面出众。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今义:朝前,向前方。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今义:色彩;颜料。

( 故:老 )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上了年纪。

今义:排行第一
的人 ; 某些帮会或黑社会团伙的首领 ; 很,非常。

【词类活用】
·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今夜闻君琵琶语 ...
名作状语,在夜里
· 其间旦暮闻何物
名作状,从早到晚
·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名作动,摆酒席
· 命曰《琵琶行》. 名作动,命名,取名
· 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予/吾/我)歌以赠之
· 使 ( 之 ) 快弹数曲
· 送客 ( 于 ) 湓浦口
· 感 ( 于 ) 斯人言
2、状语后置句:
·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 转徙于江湖间
【一词多义】
1 言: · 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 命: · 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 命曰《琵琶行》. 名作动,命名
3 为: ·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
· 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
5 泣: ·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 信: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
·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
7 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 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驱使,役使,动词
·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 竟使遇哨 , 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 始: · 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重难点词语】
· 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这里是被贬官
· 歌以赠之作歌,动词
· 凡六百一十六言共
·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的
· 间关莺语花底滑拟声词,指鸟鸣宛转。

· 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
· 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
· 名属教坊第一部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 妆成每被秋娘妒歌伎的代称
·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退回。

· 为君翻作《琵琶行》按照音乐曲调写作歌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