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文言知识

合集下载

高中琵琶行并序知识点总结

高中琵琶行并序知识点总结

高中琵琶行并序知识点总结高中琵琶行并序知识点1、通假字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鎞”,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2、古今异义(1)明年秋(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长句(古:因此创作,今: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

)(3)因为长句(古:指七言诗,唐代的习惯说法。

今:因表达需要而字数较多的句子)(4)铁骑突出刀枪鸣(古:突然冲出。

今:多指表现不一般。

)(5)曲终收拨当心画(古:正中。

句中指冲着弦的正中部位。

今:小心,留神)(6)整顿衣裳起敛容(古:整理,修饰。

今: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7)秋月春风等闲度(古:随便的,轻易地。

今:指平常普通。

)(8)弟走从军阿姨死(古:指鸨母。

今:多用以称呼跟母亲辈分相同、年纪差不多不一定有亲属关系的妇女。

)(9)暮去朝来颜色故(古:面色。

今:指色彩 )(10)去来江口守空船(古:走了以后。

来,语助词,无实义。

今:前去又回来,相当于来回。

)(11)夜深忽梦少年时(古:指年轻时。

今:指十岁到十五六岁的未成年人)(12)老大嫁作商人归(古:年龄大了。

今:排行第一的人,多用以称呼兄弟姐妹中排行最大的)(13)呕哑嘲哳难为听古:不堪。

今:①使人为难②多亏(指做了不容易做的事)(14)凄凄不似向前声(古:刚才,先前。

今:向前方,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15)又闻此语重唧唧(古:叹息声,今:拟声词,形容虫叫声等 )3、词类活用:(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2)遂命酒(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席。

)(3)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4)命曰《琵琶行》(命,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5)浔阳江头夜送客(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6)钿头银篦击节碎(碎,形容词作动词,敲碎)(7)商人重利轻别离(重,后面带了宾语“利”用作动词,看重;轻,后面带了宾语,用作动词,轻视。

)(8)梦啼妆泪红阑干(梦,名词作状语,在梦里。

琵琶行并序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知识+字词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琵琶行并序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知识+字词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

《琵琶行(并序)》必备文言知识分类汇编(文学文化知识+字词释义+文言知识归纳+名句默写)一、文学文化知识1、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谥号“文”,世称“文白公”。

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元稹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恢复古代的采诗制度,发扬《诗经》和汉魏乐府讽喻时事的传统,使诗歌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强调以自创新的乐府题目咏写时事,故名新乐府。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即诗歌创作要反映时事,并且是要为现实而作),反对“嘲风月,弄花草”,合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感叹时世、反映应民生疾苦、揭露社会黑暗,对后世颇有影响。

他一生诗作很多,多以讽喻诗最为有名,其诗通俗易懂,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被称为“老妪能解”,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代表作有《琵琶行》、《长恨歌》、《卖炭翁》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2、《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原作《琵琶引》。

“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称“歌行体”。

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一般都有叙事的内容,为南朝鲍照所独创。

歌行体诗歌的篇幅可长可短;并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刻画人物、记录言谈、发表议论、抒发感慨于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中途可以换韵;句式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以七言为主的。

刘希夷的《代悲白头吟》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的出现,可以看作是这种体裁正式形成的标志。

其他常识:①元和:唐宪宗的年号。

②左迁:贬官,降职(谪、左除、黜);(右迁、拜、擢、陟是升官的意思)。

③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当时实际上是有职无权。

④京都:唐代的京城长安。

⑤出官:(京官)外调。

⑥管弦:指音乐。

管,箫笛之类的管乐。

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

⑦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有关琵琶行并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有关琵琶行并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有关琵琶行并序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篇一:《琵琶行》知识【通假字】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古今异义】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古义:因,于是;为,写。

2、明年秋古义:第二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古义:突然冲出。

4、整顿衣裳起敛容古义:。

5、凄凄不似向前声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6、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脸色,容貌。

7、老大嫁作商人妇古义:年纪大了。

8、秋月春风等闲度轻易,随便9、梦啼妆泪红阑干纵横的样子【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名作状语,在夜里·其间旦暮闻何物名作状,从早到晚·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名作动,摆酒席·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取名·商人重利轻别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文言句式】1、省略句:·(予/吾/我)歌以赠之·使(之)快弹数曲·送客(于)湓浦口·感(于)斯人言2、介后句:·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转徙于江湖间【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2命:·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3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5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6信:·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信用,名词7使:·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8始:·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作者简介】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原: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因)2、与、其、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给;应当;你的)3、从事:则遣从事以一少近牢告庙(一般属官)4、负、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背;等到)5、相:君臣相顾(相对)6、至于:至于誓天断发(以至于)7、抑:抑本其成败之迹(或者)8、损:满招损,谦得益(损失)9、逸豫: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安乐)10、于: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从)11、举:举天下之豪杰(所有的.)二、一词多义1、与:①与尔三矢(给)②求!无乃尔是过与(吗)③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替)④玉斗一双,欲与亚父(给)⑤原庄宗这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得之者,可以知之矣(和)⑥与嬴而不助五国也(辅助,结交)2、归:①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秦以归梁(投靠,归顺)②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也(投靠,返回)③知其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专,而其归书也必速(归还)④若水之归下也(会聚)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回家)3、易:①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容易)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轻易)③以乱易整,不武(代替)④天下事有难易乎(容易)4、告:①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祭告)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告诉)③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禀告,报告)④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祭告)三、词类活用1、函:函梁君臣之首(名作动,用木匣子装)2、夜:一夫夜呼(名作状,在夜里)3、东:仓皇东出(名作状,向东)4、兴、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动词使动,使兴盛;使灭亡)四、句式1、盛以锦囊(介宾结构后置)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介宾结构后置)3、而告(之)以成功(省略句)4、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被动句)5、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被动句)五、难句翻译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译:国家兴与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事吗?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一」一、实词言:感斯人言话,名词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数:使快弹数曲几,表不确定的数目,数词一曲红绡不知数数量,名词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说话,回答,动词今夜闻君琵琶语曲,名词为: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wéi初为《霓裳》后《六幺》弹奏,动词wéi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wèi轻:轻拢慢捻轻轻,形容词商人重利轻别离轻视,动词泣: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二、古今异义词因为:古:两个词,于是创作。

今:表原因的连词。

阑干:古:参差错杂,纵横散乱。

今:用木、石、钢材制成的拦挡物。

向前:古:从前、刚才。

今:介词和方位名词构成的两个词。

老大:古:年龄大。

今:兄弟排行第一。

颜色:古:神态、脸色。

今:色彩三、文言句式歌以赠之宾语前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介宾短语后置;于,向转徙于江湖间介宾短语后置;于,在本(是)长安倡女省略句,省略谓语使(之)快弹数曲省略句,之,琵琶女送客(于)湓浦口省略句,于,在高中琵琶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篇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唿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

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高三的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琵琶行》并序一、通假字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二、古今异义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三、一词多义(1)言感斯人言(言:话语)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2)命遂命酒(命:吩咐,命令)命曰[琵琶行](命:取名)(3)为因为长句(v 写、作)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4)暂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5)幽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6)语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7)暗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偏听则暗(糊涂,愚昧)四、词类活用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五、文言句式1、倒装句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2、省略句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送客(于)湓浦口使(之)快弹数曲沉吟放拔插(于)弦中3、被动句感斯人言高三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2.特殊词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4)数罟不入洿池(细密)3.一词多义(1)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数罟不入洿池(密)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扶苏以数谏故(屡次)(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4)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5)发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百发百中(发射)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开)(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穷兵黩武(军事力量)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草木皆兵(士兵)4.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

超详细讲解《琵琶行》人教版必修三

超详细讲解《琵琶行》人教版必修三
3、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
翻译:“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即“明月依旧,关 塞依旧,却物是人非”。更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悲惨。
第二段分析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 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鲁迅写给瞿秋白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琵琶行 (并序)
白居易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准确识记字形字音。 •2.了解作者、“行”的文体特征 及写作背景。 •3.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一二段) •4.能够准确地疏通句意及段意, 掌握相关的写作手法。
琵琶行 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二十 九岁中进士,官至左拾遗(谏官)。 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屡次上书 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 《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 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 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
解题
1、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 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 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体诗 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 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 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 富于变化。
2、《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 位琵琶女“年长色衰”后沦落的遭遇,也 表达了诗人“谪居卧病”中的凄凉心境。
“迁谪意”当然也不是“是夕”才感受到的。这两句 反话,既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抑郁愤慨之情,也是强调这 次与琵琶女偶然相遇的事件给他的感受之深,是扣住后文 “同是天涯沦落人”来说的。
第一段分析
翻译: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
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
四、听朗诵, 读准字音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

《琵琶行》知识点总结梳理及译文▼目录▼◆《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译文】◆◆《琵琶行》【作品赏析】◆◆《琵琶行》【相关背景】◆◆《琵琶行》【版本介绍】◆《琵琶行》知识点梳理《琵琶行》重点字词解释〔1〕浔阳江:即流经浔阳境内的长江。

索索:形容枫树、芦荻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2〕回灯:移灯。

重:再。

〔3〕转轴拔弦:将琵琶上缠绕丝弦的轴,拧动以调音定调。

〔4〕掩抑:掩蔽,遏抑。

思:读去声。

〔5〕拢: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抹:向左拔弦,也称为“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六幺:大曲名,又叫《乐世》、《绿腰》、《录要》,为歌舞曲。

〔6〕大弦:指最粗的弦。

小弦:指最细的弦。

嘈嘈:沉重舒长。

切切:细促轻幽。

〔7〕间关:莺语流滑叫“间关”。

幽咽:遏塞不畅状。

冰下难,泉流冰下阻塞难通,形容乐声由流畅变为冷涩。

〔8〕迸:溅射。

〔9〕曲终:乐曲结束。

拔:奏弹弦乐时所用的拔子。

当心画: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划过四弦,是一曲结束时经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10〕舫:船。

〔11〕敛容:严肃矜持而有礼貌的态度。

〔12〕虾蟆陵: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当时有名的游乐地区。

〔13〕教坊:唐代官办管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

〔14〕秋娘:唐时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五陵:在长安城外,汉代王个皇帝的陵墓。

缠头:用锦帛之类的财物送给歌舞妓女。

〔15〕绡:精细轻美的丝织品。

〔16〕钿头银篦:镶嵌着花钿的发篦(栉发具)。

击节:打拍子。

〔17〕颜色故:容貌衰老。

〔18〕浮梁:古县名,唐属饶州。

在今江西省景德镇市。

〔19〕来去:走了以后。

〔20〕梦啼妆泪:梦中啼哭,匀过脂粉的脸上带着泪痕。

阑干:形容流泪。

〔21〕重(读平声):重新,重又之意。

唧唧:叹声。

〔22〕呕(音欧)哑(音呀)嘲(音招)哳(音扎):形容声音噪杂。

〔23〕琵琶语,琵琶声,琵琶所弹奏的乐曲。

〔24〕却坐:退回到原处。

促弦:把弦拧得更紧。

〔25〕向前声:刚才奏过的单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画,同“划”。

二古今异义
1、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因,于是;为,写。

今义:表原因的连词。

2、明年秋
古义:第二年。

今义:泛指今年的下一年。

3、铁骑突出刀枪鸣
古义:突然冲出。

今义:鼓出;在某方面出众。

4、整顿衣裳起敛容
古义:整理。

今义:使紊乱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5、凄凄不似向前声
古义:以前,刚才,副词。

今义:朝前,向前方。

6、暮去朝来颜色故
古义:脸色,容貌。

今义:色彩;颜料。

(故:老)
7、老大嫁作商人妇
古义:上了年纪。

今义:排行第一的人;很,非常。

三、词类活用
1、闻舟中夜弹琵琶者//今夜闻君琵琶语
名作状语,在夜里
2、其间旦暮闻何物
名作状,从早到晚
3、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名作动,摆酒席
4、命曰《琵琶行》
名作动,命名,取名
5、商人重利轻别离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重,看重。

以……为轻,轻视。

四、文言句式
1、省略句:
·(我)歌以赠之
·使(之)快弹数曲
·送客(于)湓浦口
·感(于)斯人言2、状语后置句: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转徙于江湖间
五、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语,话,名词
·凡六百一十六言字,名词
·自言本是京城女说,动词
2命:
·遂命酒命令,吩咐,动词
·命曰《琵琶行》.名作动,命名
3为:
·因为长句写,创作,动词
·初为霓裳后绿腰弹奏,动词
·为君翻作琵琶行替,给,介词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短暂,副词
·如听仙乐耳暂明顿时,忽然,副词5泣:
·满座重闻皆掩泣哭泣,动词
·座中泣下谁最多眼泪,名词
6信:
愿陛下亲之信之信任,动词
·低眉信手续续弹随便,随意,动词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讲信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信用,名词
7使:
使快弹数曲让,命令,动词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使者,名词
·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驱使,役使,动词
·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动词
·竟使遇哨,无不死假使,如果,连词
8始:
·千呼万唤始出来才,副词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未始:未曾
六、文常
1、“歌行”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等的古体。

本文是一首长篇叙事诗。

2、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派诗人。

有《白氏长庆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