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五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导学案全套

初中物理导学案全套

初中物理导学案全套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导学案第1节分子热运动一、研究目标1.了解物质的构成,掌握分子的尺度。

2.认识扩散现象,理解其背后的道理。

3.了解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4.掌握分子间的作用力。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自学指导:①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②分子直径约为1×10^-10m,需要高倍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①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在接触时自发地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同时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③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被称为分子热运动,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即时训练】1.“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分子扩散现象的例子,说明分子不断运动。

2.在冷水杯和热水杯中滴入一滴红墨水,观察到热水杯中的水先变红,这表明分子热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得越快。

知识点三:①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②分子间距决定了分子间的作用力,从而决定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征。

注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即时训练】3.实验情境1和2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实验情境3能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三、巩固诊断1.分子扩散现象的例子是A.丹桂飘香B.落叶纷飞C.雪花飘临D.灰尘漫天。

2.春天“荷兰花海”花香满园的现象表明分子不断运动。

3.XXX同学将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后,发现体积小于200ml,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四、自查记录今日之事,日积月累成大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导学案第2节内能一、研究目标1.理解内能的概念,分析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

2.认识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并能区分。

3.了解热量的概念和单位。

二、自学指导与检测自学指导:知识点一:内能是指物质分子内部的能量,包括分子的热运动、势能和化学能等。

检测及课堂展示分子具有分子能是因为热运动,同时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因此具有分子势能。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13.1 分子热运动【学习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3.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运动理论的观点进行解释。

【重点难点】1.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

学习内容一:1.物质的构成。

2.分子热运动。

学习指导:阅读课本P2-P4文字内容与插图,基本概念、定义用红笔作上记号。

【自学检测】1.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构成的。

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

人们通常用10-10_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分子。

2.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3.扩散现象可以发生在固体、液体、气体之间。

4.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1.花开了,为什么我们可以闻到花的香味?(1)猜想:可能是因为构成花朵的某些物质进入了我们的鼻子,所以我们才能闻到香味。

(2)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与这种情况相似,请大家讨论后举例。

答:饭菜的香味,鞭炮燃放后的硝烟味等。

(3)上述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征?答:进入鼻子的物质很小很小,肉眼无法看到。

2.这些味道我们只能闻到,无法看到,但人们可以通过物体的一些宏观表现来推断这些运动,观察演示实验13.1-2,(1)想一想:在这个实验中,为什么要把空气放在上面的瓶子中,而把二氧化氮气放在下方?如果反过来放,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什么影响?答: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果把它放在上面,可能是因为它密度大于空气才降到下面的瓶子中。

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

(2)老师演示实验,提醒同学们观察实验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瓶子内的气体混到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3.给学生展示图13.1-3的液体扩散实验。

分别展示开始时到30天后的硫酸铜溶液,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答:30天后的溶液界面的界线变得模糊了,这说明无色的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彼此进入到了对方,混为一体。

最新分子热运动——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有答案)

最新分子热运动——_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有答案)教学目标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能解释扩散现象4.知道分子间的作用力重点分子热运动难点用分子热运动解释有关现象一.分子热运动1.常见物质是由极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______分辨不出,但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

通常以________为单位度量分子。

2.不同物质互相接触时_____________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发生扩散,其中______扩散最快。

影响扩散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分子热运动,温度越_____,分子热运动越_________。

这也是______现象的产生原因4.扩散现象表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泉城四季,风景迥异。

无论是一朵花、一个麦穗,还是一粒沙、一片雪花…世间万物皆由大量分子组成。

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的是()A. 春:微风拂过,花香袭人B. 夏:暖风阵阵,麦浪翻滚C. 秋:狂风乍起,黄沙漫天D. 冬:寒风凛冽,漫天飞雪6.一升水和一升酒精混合后搅拌,它们的体积小于两升,对于这种现象解释比较合理的是()A. 水和酒精发生了化学反应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一种分子渗入另一种分子中间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 扩散现象7.如图所示,将2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对于2个玻璃瓶的四种放置方法,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 甲图放置最合理B. 乙图放置最合理C. 丙图放置最合理D. 四种放置方法都不合理8.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 打开香水瓶,不久满屋子都能闻到香气B. 衣柜中的卫生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甚至消失了C. 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D. 将一滴红墨水轻轻滴在一杯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9.将体积分别为、的水和酒精混合,发现混合后液体的总体积_____(选填“”“=”或“”),这一实验表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5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分子的概念:介绍分子是什么,分子的基本性质。

2. 分子动理论:讲解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阐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4. 扩散现象:解释扩散现象的原因,以及它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子的概念,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

2. 让学生了解分子动理论,理解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3. 让学生掌握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4. 让学生理解扩散现象,能够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扩散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以及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分子的概念,分子动理论,以及扩散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空气流动,引导他们思考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2. 分子概念讲解:通过PPT展示分子模型,讲解分子的基本性质。

3. 分子动理论讲解:讲解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 温度与分子运动关系讲解:阐述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5. 扩散现象讲解:解释扩散现象的原因,以及它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6. 例题讲解:出示一些与分子动理论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让学生解答一些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子的概念2. 分子动理论3. 温度与分子运动的关系4. 扩散现象的解释七、作业设计(1)空气流动;(2)热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

答案:(1)空气流动是因为空气分子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流动;(2)热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因为热水中的水分子受到热量作用,运动剧烈,部分水分子从液态转变为气态,形成水蒸气。

2. 题目:请解释扩散现象,并说明它与分子运动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一课时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一课时 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第一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性。

•掌握物体温度和分子热运动之间的关系。

•掌握分子热运动与物体性质之间的联系。

二、学习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性,了解物体温度与分子热运动之间的联系,以及分子热运动与物体性质之间的联系。

三、学习导引1. 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分子热运动指的是物体中分子不断的无规则运动。

分子具有质量和速度,它们在物体内不断碰撞,从而产生热运动。

物体的温度与分子的热运动有密切的关系。

2.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温度是物体微观粒子热运动状态的度量。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温度越低,分子热运动越缓慢。

在相同温度下,物体的分子热运动速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一部分分子速度较慢,一部分分子速度较快。

温度高时,分子热运动速度较快的分子数量多;温度低时,分子热运动速度较慢的分子数量多。

3. 分子热运动与物体性质的联系物体的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性质密切相关。

不同物质的分子热运动速度不同,因此物体的性质也不同。

•物体的状态:固体、液体、气体等,取决于分子热运动的紧密程度。

•物体的热导性: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热导率越高。

•物体的膨胀性:分子热运动速度越快,物体膨胀越明显。

四、学习要点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性,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的关系,以及分子热运动与物体性质的联系。

•分子热运动指的是物体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与分子热运动有密切关系,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在相同温度下,物体的分子热运动速度分布是不均匀的。

•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性质相关,包括物体的状态、热导性和膨胀性等。

五、学习拓展1.了解分子热运动理论和热力学基本概念。

2.深入了解温度的测量方法和单位。

3.研究分子热运动与物体的其他性质之间的关系,如热膨胀性和热容量等。

以上是本节课的学习导学案,请同学们在课后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分子热运动的概念和基本特性,理解温度与分子热运动、物体性质之间的联系。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系列(人教版)

第1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 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 能通过宏观现象推测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3. 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4.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作用力。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自主预习】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1.物质是由、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m为单位来量度。

2.不同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①分子间有;②分子在不停的做。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体中发生,还可以在体中发生,也能够在体中发生。

3.打开一瓶香水,很快就会闻到香味,原因是:香水里的运动到鼻子里去了。

4.课本图-4能说明:。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这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力,由于该力的存在,使分子已经离得很近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进一步被压缩。

6. 铁棒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力(均选填“引”、“斥”)。

7.“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选填“存在”、“不存在”)。

【合作探究】探究一、物质的构成【做一做】①用素描炭笔在纸上画一条线,再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分析归纳】会看到炭笔形成的笔迹是由一个个小颗粒组成的。

说明物质是由组成的。

【做一做】②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水至一半位置,再注入酒精直至充满。

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水和酒精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分析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变化情况。

【分析归纳】会看到水与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 混合前的体积之和.说明水与水(小颗粒)之间有 ,酒精与酒精之间有 。

【想想议议】下面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

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解释上述活动中看到的现象?请选择一种模型,并尝试解释。

模型一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模型二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 模型三物质是由微小的颗粒组成的,颗粒之间有空隙.【答案】选择模型 . 物质是由 组成的,微粒之间有 .1.分子、原子(1)科学研究发现: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

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分子热运动是物体都由分子、原子和离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分子的热运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运动越快。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九年级分子热运动教案1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学会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扩散现象。

3.了解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了解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自主探究1.物质是由构成的,分子的直径大约是,通常用来量度的单位是。

2. 的现象,叫做扩散。

3.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分子运动越。

4.分子间存在和。

合作探究1一、物质的构成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的内容,了解物质的构成。

提出问题:1.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有多少米?通常用什么单位来量度分子?2.如果把1 cm3空气中的分子用每秒计算1010次的计算机计数也需80年。

这说明了什么?归纳总结: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构成的。

二、分子热运动探究活动: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抽掉玻璃板后观察。

提出问题:通过观察发现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进入上面的瓶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展示:2 (1)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的水溶液。

硫酸铜溶液在量筒的下部,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的界面明显。

静放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

(2)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五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 mm深。

生活实例:在腌咸菜的时候,菜往往要十天左右才会变咸,而在炒菜时,只需要几分钟后菜就咸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探究实验:在一个烧杯中装一些凉水,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滴管分别在凉水、热水中同时滴入一滴红墨水。

比较两杯中红墨水的扩散现象。

13.1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原卷版)

13.1 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原卷版)

人教版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学习目标】1.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2.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热现象。

【学习重点】: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学习难点】:分子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自主预习】阅读课本第2、3页及第4页“扩散现象”内容,并完成下面填空:1.物质是由__构成的,其大小通常以为单位来量度。

2.扩散现象:相互接触的__,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扩散现象说明:⑴分子间有;⑵分子在不停的做。

扩散现象既可以在中发生,还可以在中发生,也能够在中发生。

3.为什么打开一盒香皂,很快就会闻到香味,是什么跑到鼻子里了?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__ 。

4.图13.1-4能说明什么?__ __。

5.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间隙,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__ _。

6.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均选填“引力”、“斥力”)7. “破镜难圆”说明:当相邻分子间相距很远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将变。

【合作探究】【实验1】气体扩散实验:演示气体扩散(课本图13.1—2)小组讨论: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让密度大的二氧化氮放在密度较小的空气下面,倒过来行吗?。

3.此实验说明了。

【实验2】液体扩散实验:将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稍等一会儿,你看到的现象是__。

这个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

小组讨论:(课本图13.1—2)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让密度大的硫酸铜溶液放在密度较小的清水下面,倒过来行吗?。

2.此实验说明了___ 。

【实验3】固体扩散,观看金和铅的扩散视频小组讨论:学生交流观看的实验现象并回答下列问题:1、观察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在放置了5年后会互相渗入约1mm 深。

2、此实验说明了什么?__ 。

【实验4】在分别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滴入一滴墨水,注意比较两杯中墨水的扩散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__ 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九年级班级学生姓名科目:物理制作人:教导处审批
课题:13.1分子热运动
一.学习目标(1分钟)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二.导学指导与检测(15分钟)
三.三讲环节 (8分钟)
1、扩散现象及分子动理论
2、小结
四.巩固诊断(14分钟)
1、街上烤臭豆腐的小摊,人们远远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现象,臭豆腐经烧烤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说明分子的热运动跟有关。

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一切物体里的分子都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SARS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
B、像一杯水中滴入红墨水,过一会儿整杯水都红了
C、把磨得很光的铅片和金板长久紧压在一起,金板中渗有铅,铅板中渗有金
D、配制过氧乙酸消毒液时,能闻到刺鼻的气味
3、下列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沙尘暴来临时,漫天沙尘
B、“八月桂花遍地香”时,到处都能闻到桂花的芳香
C、扫地时,室内尘土飞扬
D、把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压紧,一段时间后不容易把它们拉开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越快,它的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也越快
B、液体凝固成固体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就停止了
C、固体被压缩到分子之间无间隙才不能被压缩
D、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5、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
A、两块表面平滑干净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
D、破镜不能重圆
6、劣质的装修材料含有超标的甲醛等有毒有机物。

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胶粘剂可以把装修板粘在一起,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分子之间既有______又有_______。

当分子间距离r等于临界距离r0时,引力等于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r______ r0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当分子间的距离r_______ r0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即r远大于r0时作用力就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

8、如图(b)所示,把一块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手持弹簧测力计
上端,把玻璃板放到刚好和一盆水的水面接触,再慢慢向上提弹簧测力计,观察到玻
璃板未离开水面时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大,请用我们学过的物理
知识解释这种现象。

五.堂清、日清记录:
堂清日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