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美术 美丽的校园 透视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

38
精选
39
成角透 立方体没有一个平面与画面平行所形成的透视关系。 视:
精选
40
消失点 透视线
心
视平线
点
消失点
成角透视画法示意图
精选
41
消失点 透视线
心点
视平线
消失点
成角透 立方体没有一个平面与画面平行所形成的透视关系。 视:
精选
42
精选
43
精选
44
• 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消失规
律是什么?
精选
65
精选
66
第四单元 美丽的校园
第一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
应阳中学 丁敏
精选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 1
精选
2
精选
3
精选
4
精选
5
精选
6
精选
7
精选
8
精选
9
精选
10
精选
11
精选
12
精选
13
精选
14
活动一
体验与选择:
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才能表现
你的感受?
精选
15
视平线:目光平视前方,在假想画面上与
视点等高的一条水平线。在开阔
的野外,视平线是与地平线重合
的。
精选
26
为立 平方 行体 透的 视一 。个
面 与 画 面 平 行 的 透 视 , 称
精选
27
精选
28
视平线
视点
精选
29
画法:
(1)、先画一条视平线 (2)、在视平线定上一个灭点 (3)、在画面上任何位置上画一个正方形 (4)、把正方形的四个角分别同灭点连接 (5)、在四条连线上定一点 (6)、延长这点作水平线和垂直线,交叉
初中美术《优美校园——透视(—)》导学案教案

美术教学案课题:优美校园——透视(—)主备人:王树玲潍坊市坊子区黄旗堡镇初级中学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和欣赏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学生的欣赏评价水平,在欣赏和观察自己校园的过程中巩固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并进一步地探究与建筑物的透视规律,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与比较的方式,获得基本透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学生将会掌握一种表现物象立体感和空间感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认识和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优美校园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生了解平行、成角透视知识,在欣赏和观察校园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够较为全面地认识立方体的透视规律。
教学难点学生在欣赏和观察优美校园过程中,学会用透视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运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现象帮助学生建立立体的空间感——透视现象。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下面六幅作品是如何表现景物空间的?”图片见课件(六幅),小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运用了透视规律来表达景物空间的。
二、展示过程:理论探究一:绘画与透视的关系:1、透视现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景物,由于距离远近不同、方位角度不同,在视觉上引起不同的反映,形成近大远小的现象,叫透视现象。
(图见课件)2、透视学: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如何把透视现象精确地反映在画面上,使其形象、位置、远近感觉和实景感觉相同的学问叫透视学。
(图见课件)3、透视法:是指正确描写绘画形象的基本方法,是研究形象长短、宽窄、高低、大小等远近变化的科学方法,又称远近法。
(图见课件)4、画面、画幅:我们常在室内窗格子中发现室外景物照在玻璃上有可入画的形象,如果我们用纸将这一透视形象画出和玻璃上映出的形象一致,那么竖在画者和实物之间的透明面(玻璃),就称画面,同样作画用纸称画幅。
在通常作画中,画面是透视画法产生的根据。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园》课件人教版

艺术名词解释
解释与绘画相关的专业术语, 帮和学术文献,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美 术领域。
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 校园》课件人教版
本课件为七年级美术上册《优美的校园》课件人教版的PPT大纲,旨在通过绘 画展示校园美景和校园文化,让同学们感受到美术的魅力和艺术的力量。
课程内容概述
学习目标
通过绘画表现校园景物和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 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校园景物的透视与细节处理,校训、校歌和公益 广告的形象表达。
课程总结与反思
1 教学成果总结
回顾课程内容和学习成果,评价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作表现。
2 学生评价与反思
听取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的学习体验和成长收获。
3 教师教学反思和总结
自我反思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并提出改进意见。
附录
学习资源推荐
提供有关绘画技巧和资料的 推荐,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 艺术知识和技能。
操场画法
了解操场的布局和标识,描绘运动场地的活力和欢 乐。
花坛画法
学习绘制花坛的植物、花卉和色彩,展示校园的绿 意和美丽。
校园文化的表现
1
公益广告的绘制
2
通过绘画创作宣传公益活动和社会责任,
传递正能量和社会价值观。
3
班级风采图的绘制
4
通过艺术创作展示班级精神和团队合作, 强化师生间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课程要求
掌握校门、教学楼、操场和花坛的绘制方法,理 解校训、校歌和公益广告的表现方式。
学习路线与方法
通过观察实景、学习技巧和模仿范例,逐步提高 绘画水平。
校园景物的绘制
校门画法
学习如何绘制校门的形状、线条和细节,体现校园 的特色与氛围。
七年级美术 美丽的校园 透视PPT课件

1
2
3
4
5
6
7
问题: 看了这么多的漂亮的照片,那么这些照片中的景物或人物 有什么特点呢?
8
透视基本规律(相同大小的物体)
9
10
透视的分类
❖1.平行透视(又称 一点透视) ❖2.成角透视(又称 两点透视) ❖3.散点透视
11
平行透视 ——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 画面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21
结束语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讲师:XXXXXX
XX年XX月XX日
22
视平线
灭点
平行透视规律: ( 只有一个灭点 )
12
正方体的透视
下面哪个正方体的透视正确呢?
A
B
13
成角透视 ——当正六面体中没有一个面与 画面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灭点
视平线
灭点
成角透视规律: ( 有两个灭点 )
14
15
16
17
18
19
20
写在最后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的校园(27张)ppt

•
8. 引用朋友“我们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 ”一语 ,意在 强调我 们不仅 要靠“灯 光”指引 心灵, 更要激 励自己 成为“灯光”, 为人燃 着,予 人恩泽 。
•
9. 文章写于抗日战争艰难时期,“灯”除有像 中的普 遍意外 ,也应 有时代 意义, 文章不 仅启迪 人们思 考人生 问题, 也给缺 少抗战 信心的 人鼓气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
1.戏曲脸谱的审美之所以受到各门传 统艺术 的影响 ,是因 为戏曲 艺术综 合了多 门类传 统艺术 ,受到 各门传 统艺术 美学思 想的影 响。
•
2.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脸谱,与戏曲舞 台上的 脸谱大 多是相 同的, 而有时 不尽相 同的脸 谱图案 ,都是 自由发 挥和再 创造的 结果。
考考你
• 绘画课上,刘明同学看到的正方体形态( 如下图)
• .视平线处于正方体的: A;上方 B下方 C中间D中间偏下 • .根据透视的知识分析,在画这个正方体时
,需要用到: A 点透视 B成角透视 C数点透视 D平行透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二、构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近大远小
近宽远窄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四-1-描绘我们 的校园 (27张) ppt
第
四
美术成角透视教案

美术成角透视教案【篇一:《透视》教案】描绘我们的校园——透视原理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七年级美术上册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第一章《描绘我们的校园》活动一:学习与研究——透视法。
其主要内容是:透视知识的学习,是活动二写生与表现必备的造型基础之一。
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透视是造成物体在绘画中产生空间感的主要因素。
2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规律,并能用学到的知识画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锻炼学生感性和理性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消失规律。
难点: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材学生:教材、纸、笔、尺四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
2.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教学楼线描图(有透视错误、无立体感),请同学们分析原因。
教师归纳总结并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⑴.了解透视的概念及一些术语:①透视:是通过一层透明的平面去研究后面物体的视觉科学,是一种表现空间深度的简明方法。
②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
③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④消失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上的点。
⑵.看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透视现象存在。
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找出相同点。
教师小结:“近大远小”是透视变化中最基本的规律。
⑶.透视的分类:平行透视、成角透视课件展示,请学生比较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区别。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平行透视----一个消失点;成角透视----两个消失点4. 探究与表现课件展示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及分析图,让学生加深印象。
课堂作业:要求同学参照图片展示的建筑,画出一幅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线描图。
教师巡视指导,展示学生作业。
七美术上第四单元《_美丽的校园》教案

第四单元美丽的校园单元综述本单元通过对校园环境的取景、写生以及为校园环境创设雕塑、完成校园规划草图和模型的制作,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相关环境、立体空间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本单元由二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分别是《描绘我们的校园》、《设计我们的校园》。
从初中生新的学习阶段开始,引导学生热爱自己的校园,并乐于观察、表现自己的校园和校园生活。
本单元涉及的知识技能分别有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取景与构图、立体构成方法等。
单元课时分配建议本单元共2课教学内容,可用5课时完成。
其中:第1课《描绘我们的校园》2课时,第2课《设计我们的校园》3课时。
第一课描绘我们的校园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时:2课时教材分析:校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本课学习内容的设置是基于学生对校园及校园生活的感受和喜爱,运用线描写生的画法描绘校园,在美术学习活动中体验线条的表现力,通过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校园的情感。
活动一“观察与探讨”:结合校园实景,分析探讨如何进行风景写生的取景、构图。
教材呈现了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与取景构图范例。
活动二“学习与研究”: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透视规律?在写生画中有什么作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是初中阶段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绘画中一个重要理论知识,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要是让学生认识到选择适合的角度来表现校园的美感,同时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来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透视知识的学习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美术语言,提高学生的空间表现能力,还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空间想像力,发展学生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本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七年级美术_美丽的校园___透视

视平线
灭点
平行透视规律: ( 只有一个灭点 )
正方体的透视
下面哪个正方体的透视正确呢?
A
B
成角透视 ——当正六面体中没有一个面与 画面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灭点
视平线
灭点
成角透视规律: ( 有两个灭点 )
作业:
请同学利用透视规律画一幅透视图。
❖怎样通过我们的双手把我们 的校园描绘出来呢,下面我 们先来了解一下如何取景。
风景写生的取景方法
❖ 取景的好坏关系到写生的成败,如何取景是写生中首先要 明确的问题,这其中包含着许多构图的形式法则,只有巧 妙地综合运用形式法则,才能为写生的成功打下基础。写 生时可用硬纸做的取景框取景,可用双手合成取景框,以 确定构图形式和范围,构图还需注意与画纸比率相一致。
风景写生的取景 与 构图
美丽的校园 第一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
问题:
看了这么多的漂亮的照片,那么这些照片中的景物或人物 有什么特点呢?你有什么感受?
透视基本规律(相同大小的物体)
透视的分类
❖1.平行透视(又称 一点透视) ❖2.成角透视(又称 两点透视) ❖3.散点透视
平行透视 ——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 画面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风景写生的取景 与 构图
风景写生的取景 与 构图
风景写生的取景 与 构图
风景写生的取景 与 构图
视平线高低与取景
A、高视平线所取之景; B、中视平线所取之景; C、低视平线所取之景。
A
B
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灭点
平行透视规律: ( 只有一视正确呢?
A
B
成角透视 ——当正六面体中没有一个面与 画面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
视平线 灭点
灭点
成角透视规律: ( 有两个灭点 )
作业:
请同学利用透视规律画一幅透视图。
消失点
视平线
美丽的校园 第一课 描绘我们的校园
问题:
看了这么多的漂亮的照片,那么这些照片中的景物或人物 有什么特点呢?
透视基本规律(相同大小的物体)
透视的分类
1.平行透视(又称 一点透视) 2.成角透视(又称 两点透视)
3.散点透视
平行透视 ——当正六面体的一个面与 画面平行时所产生的透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