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中药注射剂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中药注射剂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中药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剂型,具有快速、有效、方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但由于其使用特点和成分复杂,给用药合理性带来了挑战。
对中药注射剂的处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对于提高临床用药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药注射剂的特点1. 成分复杂:中药注射剂由多种药物组成,不同的药物搭配会导致不同的药效,因此在使用中要仔细选择药物组合,避免产生不良反应或相互作用。
2. 作用迅速:中药注射剂进入体内后,药物成分会很快分布到全身各个部位,产生治疗作用,但也容易导致药效过快或过强。
3. 安全性差:中药注射剂在生产中难以保证成分的纯度和安全性,也容易引起药物滥用和中毒。
二、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注意事项1. 遵医嘱使用:中药注射剂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可擅自更改剂量或使用时间。
2. 防止滥用: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必须有合理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不可为了速效而滥用。
3. 监测不良反应:使用中药注射剂后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不良反应。
1. 适应症合理性: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适应症,即病情需要快速有效控制或治疗时方可选用,否则可能会导致过度使用或不必要使用。
2. 药物搭配合理性:中药注射剂的组方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避免不合理的药物搭配,例如不应将具有相似作用或相互制约的药物同时使用。
3. 剂量合理性:中药注射剂的剂量必须精准计算,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避免提高药物浓度或剂量过大。
4. 禁忌症合理性:中药注射剂使用时要注意禁忌症,避免对不适应的患者使用,造成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5. 过敏史合理性: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重选择中药注射剂,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四、中药注射剂处方用药合理性评价1. 治疗效果评价: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中药注射剂的使用,避免效果不佳或治疗过度。
3. 经济成本评价:中药注射剂的使用会增加治疗成本,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经济情况和病情需要进行合理选择。
我院中药注射剂专项点评结果分析

【 摘要 】 目的: 了解作者所在 医院 中药注射 剂使用情况 ,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 每 月按 比例 随机 抽取所在 医院 门急诊 含 中药注 射剂 的处 方
进 行点评 , 对2 0 1 4年第一季度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 使用中药注射剂的 1 6 2 0张处 方中, 不合理处 方有 6 4 8张, 占4 . 0 %。 主要表现在 混合配伍 、 联合用药、 超 剂量使 用等 方面。结论 : 作者所 在医院中药注射荆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 , 需引起 医务人员关注, 共 同促进 中药注射 剂的合理使 用, 保证 患者用 药安全 。
[ 4 ] 戴长青. 药剂科 管理抗 菌药物合理 应用的分析[ J ] . 中国医药指 南. 2 0 1 3 ( I பைடு நூலகம் ) : 1 7 3
我 院 中 药 注 射 剂 专 项 点 评 结 果 分 析
王 丽 嵘 杨 治 国
( 内蒙古 包头市第四 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3 0; 北方 医院 内蒙古 包头 0 1 4 0 3 0 )
2 0 1 4年 第 1 O期
大包装 的药物来减 少药物 的浪 费与滥用 ; 在药物合理利用方 面也要进行 改善 , 卫生监管 部 门、 卫 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药物使用的干预 , 提高医疗机 构药师 的实 际操作 能
力与素质 , 医疗机构内部也要采取相关 措施使 各个部 门之间 相互监 督。药剂科 科学 的
【 关键词 l 中药注射剂; 处方 点评 ; 合理用药 【 中图分类号 】 R 7 2 2 1 2 【 文献标识码 】 B
中药注射 荆系指药材经 提取 、 纯化后制成 的供注人体 内的溶液 、 乳状液及供临用前 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 的无菌制剂 _ 1 _ 中药注射剂是 具有我 网特 色 的剂型 , 目前 已经广泛应用于危重疾病 的急救及感染性 、 心脑 血管疾病和恶 性肿瘤等 的治疗 , 疗效亦 得 到 了广泛的认可 。但是近年来 中药 注射剂 严重不 良反应 和严重事件 被频 繁报道 , 其 安全性问题也引起 了社会各界 的广泛关注 J 根 据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发布 的《 中成药 l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的“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 原则 ” 、 “ 联合用 药原则 ” 、 “ 孕妇使 用 中 成药原则” 、 “ 儿童使用 中成药 的原则 ” , 对我院 中药注射剂进行专项点评 。 1资料与方法 1 . 1一般资料 利用医院 I t I S系统 , 按品种标记所有禽 中药注射剂 的 门急诊处方 , 每 月按 1 0 % 比 例随机抽取 。抽取 2 0 1 4年 1 — 4月处方 , 逐月点评并填表。 1 . 2方 法 统计患者使 用中药注射剂的品种 、 数量 、 溶媒 、 给药 途径 、 频次 、 联 合用药及 患者年 龄、 诊断等相关信息 。分析 中药注射剂处方 的使用情 况, 参考 网家中 医药管 理局发布 的
我院门诊中药注射剂处方分析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ug
injections
59.51%ofal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ug injections prescriptions,ofwhich 34.63%is over-dosage ofthe tradition—
know the
use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ug injections prescriptions for outpatients in
Oill"hospital.Methods:Three
thousand and ninety three drug prescriptions collected from 1 8th,April to 30th,
万方数据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9年第15卷第4期
组别
静脉用中药注射剂超剂量中药注射剂处方占静脉超剂量单用处方占超剂量总超剂量联用处方占超剂 单用、联用处方数 用中药注射剂处方总数比例(%) 处方数比例(%) 量处方总数比例(%)
又较安全的剂量称常用量【q,不论中药还是西药,任 何一种药物都有一个安全有效的剂量范围,当用量 超出安全范围时,则会发生质变,出现中毒反应。每 种药物的说明书在用法用量项都注明了使用的剂 量和次数,既有一次用量范围,又有一日总剂量和 一日使用次数。临床医师应按药品说明书的用法用 量选择剂量,切不可将一日总量一次使用,超出药 品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都存在潜在的用药风险。
报道,在3414例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 有730例是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占总数的21.38%, 超剂量用药可增加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1。当然,不同
我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管理成效分析

高于其他类 。二代 、 三代头孢菌素 以其广谱 、 高效 、 低毒 以及耐 青霉素酶等特点 , 成为 目前临床抗感染用药 的首选。青霉素 类 也 由于其低毒 、 价廉的优点仍被医生 和患 者青 睐。喹诺酮类 药 物 由于具有双重的杀菌机制 , 尤其对革兰 阴性 菌及 铜绿假单 胞 菌抗菌高效 , 不 良反应少 , 也被广泛使用 。 3 . 3 抗菌 药物 的 D D D s 排序 : 从 D D D s 来看 , 口服类 药物大 于 注射类药物 , 这 与 口服药物品种多 、 使用方便 、 价格经济等 特点 有关 , 同时也与门诊就诊患者感染程 度较轻有关系 。注射类 使 用频度前三位 的是头孢 哌酮 一舒 巴坦 、 甲硝 唑、 阿米卡 星。头 孢哌酮 一舒 巴坦位 居第 一 , 说 明医生偏 爱广 谱高效药 物 , 同时 也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嫌疑。我 院毗邻湘粤桂 三省交界 , 又 属风景旅游 区, 大量 的肠炎 、 腹 泻患者的就诊量 , 使阿米卡 星 的 使用量位列第三 , 但应提醒 医生 , 由于本品 的广泛使 用 , 耐 药菌 株逐渐增多 , 铜绿假单胞菌 、 克雷 白杆菌 、 沙雷 杆菌和 吲哚阳性 变形杆菌对本 品的耐药率甚高 , 应避 免滥用。 口服类使用频 率 前三位 的药 物是氨苄西林 , 罗红霉 素 , 小檗碱 , 这与 门诊就 诊患 者 中呼 吸道 、 肠道 、 泌尿系统感染比例较 高有关 。 3 . 4 抗菌药物 D U I 情况 : 通过 D U I 值 的测算 , 可以了解 医生 的 用 药习惯 , 掌握用 药的流行 趋势 , 监测用 药合理性 。一般 认 为D U I ≤1 . 0即为合理用 药。本次调查 中 , D D D s排序前 1 0位 的大部分 药物 D U I 值在 0 . 9~1 . 1 之间, 总体基本 合理 ; D U I >
我院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效果评价

我院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效果评价发布时间:2023-02-20T05:39:46.153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1期作者:王雅[导读] 目的探究我院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效果。
王雅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赣州医院/赣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西赣州 34100 0 【摘要】目的探究我院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药剂科开展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前(2021年2月~2021年7月)和实施后(2021年8月~2022年1月)的门诊中药注射液处方管理指标,观察实施前后处方不合格率、不合格类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结果通过开展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后,我院门诊中药注射液处方不合格率为4.10%,较实施前的8.90%有显著降低(P<0.05);实施后,门诊中药注射液处方不合格类型中,最高的是适应症不适宜,占比34.15%,其次是用量不适宜,占比30.49%;实施后,监测到的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百分比为31.05%,较实施前的68.92%有显著下降(P<0.05)。
结论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的实施,可有效提高门诊中药注射液处方合格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中药注射液;效果评价中药注射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 将中药单方或复方制剂中提取有效成分制成静脉滴注剂的一种现代剂型, 其具有注射剂起效快、生物利用率高的显著优势[1]。
但随着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方案等相关政府性文件的出台,临床对于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关注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点[2]。
近年来,中药注射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但不合理用药情况日益严重,导致不良反应逐年上升[3]。
因此,为提高中药注射液使用的合理性,就必须由医院药师开展相应的干预和管理。
我院药剂科开展了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现将取得的成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与观察指标选择我院药剂科开展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处方专项管理前(2021年2月~2021年7月)和实施后(2021年8月~2022年1月)的门诊中药注射液处方管理指标,观察实施前后处方不合格率、不合格类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
我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2014.08临床经验99中药注射剂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制成的无菌溶液、混悬液或临用前配成液体的灭菌粉末供注人体内的制剂。
与传统的中药剂型比较具有作用迅速、疗效确切、吸收快的特点[1]。
近年来上市频繁,临床应用日趋广范,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到也逐渐增多[2]。
调查发现中药注射剂在我院的应用量逐年增大,且呈现日均费用较高,品种过于集中的特点。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对我院处方应用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按照新的《处方管理办法》、《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原则[3],随机抽查我院2012年1月至12月的处方共10200张,对应用中药注射剂的患者性别,年龄,药品名称,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等分别统计。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和药品金额作为计量单位进行分析。
用药频度(DDDs )=药品的用量/该药DDD ,可反映药品的使用频率。
日用药金额(DDC )=药品消耗金额/该药DDDs ,代表患者应用该药的平均日费用。
药物利用指数(DUI )=DDDs/实际用药天数,可作为判是否合理的指标。
DUI>1为不合理用药,DUI<1合理用药。
序号比=药品消耗金额序号/该药的DDDs 序号,可反映药物的合理性,序号比值越接近1,表示费用趋于合理。
2 结果与分析2.1 处方分布10200张处方中,中药注射剂处方1009张,中药注射剂使用率为9.89%,金额为1995081.29元,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252416.38元,占12.65%。
应用中药注射剂我院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情况调查分析王娟1 王烈润2 陈泾山11.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 肃省泾川县 7443002.崆峒区人口计划生育局 甘肃省平凉市 744300【摘 要】目的:了解我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应用。
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12月份处方10200张,,对中药注射剂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日均费用及用药指数(DUI)进行分析。
中药注射剂医嘱点评结果分析

胡注射液 问世 以来 , 中药 注射剂不断被 开发利用 , 早在 2 0世纪 8 O年代 已有 中药 注射 剂 1 4 0 0种左右 ,经过历 次药政管理与标
近年来 ,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监测与评价工作一直作为我 国上 市后药品风险管理的重点工作 。
表 2 中药注射 剂不合理用药情况
为促进临床合理使 用中药注射剂 , 我院 自 2 0 1 2年起对住院 患者使用 中药注射剂的医嘱展开 了抽查点评工作 ,现通过分析 我院 中药注射剂 的使用状况 , 从 中药注射 剂安全性评价 角度提 出风险因素和控制措施 ,为中药 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提供数据 3 分 析
支持 。 1 资料 与表 1 可看到我 院中药注射剂与适应症适
宜性较差 , 用药选择有待加强 。点评过程中的主要表现为 : 如苦 1 . 1 一般资料 : 选取 我院 2 0 1 3年 1 月一 2 0 1 4年 l 2月应用 中药注 碟子注射液活血止痛 、 清热祛瘀 。用于瘀 血闭阻的胸痹 , 症见胸 射剂 的病历共计 7 2 0份。 闷、 心痛 , 口苦 , 舌 暗红或存瘀斑等 。适用于冠 心病 、 心绞痛见上 1 . 2一 般方法 : 采 用 回顾性 分析方法 , 对抽 查病例 的临床 诊断 、 述症状者 。亦可用于脑梗塞者。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用 于 中药注射剂的使用等进行统计 , 依据《 中药 注射剂 临床使用基本 活血 、 化瘀 、 通脉 。用于冠心病稳定 型劳累性心绞痛。中医辨证 原则》 嗍 、 中药注射 剂说 明书进行分析 和评价 。 为心血瘀 阻证 , 症见胸痛 、 胸闷 、 心悸。两者常常被用于骨科 、 外 究, 很大程度 上降低 了小儿支原体肺炎 的发病率 、 提高 了治疗效 值得斟酌应用 。 果 。临床实践发现阿奇霉素联合丙种球蛋 白在A , J L 支原体肺炎 参 考 文献 [ 1 】 李劲松 , 张利 , 江星 , 等. 联合 方案治疗儿童重症支原体肺 炎临 的治疗 中发挥积极显著的作用[ 5 1 。 随着临床 医学 中对支原体肺 炎发病机 制的研究 ,发现其发 床 疗效评价叽 安徽 医药 , 2 0 1 1 , 1 0 ( 3 ) : 1 5 9 — 1 6 1 . 病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等密切相关 。统计 资料显示 在进行 [ 2 ] 郑 秀兰. 小儿 支原体肺 炎的肺部表现及 临床 分析 [ J ] . 哈 尔滨 医 抗菌治疗 时, 同时进行 免疫抑制调节 , 可提高对严重 细菌性和病 药 , 2 0 1 1 , 1 0 ( 7 ) : 1 4 9 — 1 5 1 ; 毒性疾病感染 的临床治疗效果。丙种球蛋 白含有人体血清 中含 [ 3 ] 章 丽菁. 小儿肺 炎 支原体 感染 1 2 0例 临床观 察『 J 1 . 吉林 医学 , 有 的各种抗体 , 包括 广谱 细菌 、 病毒和其他病 原体抗体 , 可储 留 2 0 1 3 , 1 ( 1 3 ) : 1 6 9 — 1 7 2 . 在人体 内 2  ̄ 3 w, 有效增强机体免疫力 。在患者体 内注射丙种球 【 4 ] 张燕 , 吕菊红 , 毛琼 , 等. 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
我院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结果分析

我院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每月按比例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门急诊含中药注射剂的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使用中药注射剂的28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106张,占3.7%。
主要表现在联合用药、混合配伍、溶媒、超说明书使用等方面。
结论: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需要医务人员共同关注,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To know the usage of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Adopt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study,to extract the prescriptions of TCM injections for comment prorata randomly monthly,and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2880 TCM injections prescriptions were commented,106 were found unreasonable,accounting for 3.7%.It mainly displayed in combination,hybrid compatibility,solvent,off-label drug use,etc.Conclusion:There is unreasonable use of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our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concern it commonly,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TCM injection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with drug use.[Key words] TCM injections;Prescription comment;Rational drug use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院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结果分析目的:了解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每月按比例随机抽取笔者所在医院门急诊含中药注射剂的处方进行点评,对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使用中药注射剂的2880张处方中,不合理处方有106张,占3.7%。
主要表现在联合用药、混合配伍、溶媒、超说明书使用等方面。
结论: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存在不合理使用的情况,需要医务人员共同关注,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Abstract] Objective:To know the usage of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Method:Adopt the method of retrospective study,to extract the prescriptions of TCM injections for comment prorata randomly monthly,and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2880 TCM injections prescriptions were commented,106 were found unreasonable,accounting for 3.7%.It mainly displayed in combination,hybrid compatibility,solvent,off-label drug use,etc.Conclusion:There is unreasonable use of TCM injections in our hospital,our medical personnel should concern it commonly,to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TCM injections,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patients with drug use.[Key words] TCM injections;Prescription comment;Rational drug use中药注射剂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1]。
与传统中药相比,中药注射剂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疗效确切等优点,临床应用日趋广泛。
与此同时,由于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标准、工艺与纯度等因素,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年增多[2]。
依照2012年12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转发《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通知的精神,为了促进合理用药,笔者所在医院自2013年5月开始了中药注射剂的专项处方点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利用医院HIS系统,按品种标记所有含中药注射剂的门急诊处方,每月按10%比例随机抽取。
抽取2013年5-10月处方,逐月点评并填表。
1.2 方法统计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品种、数量、溶媒、给药途径、频次、联合用药及患者年龄、诊断等相关信息。
回顾性分析中药注射剂专项处方点评6个月以来的点评结果情况,参考《北京市医疗机构处方专项点评指南(试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药品说明书等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2013年5-10月,共点评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处方2880张,其中不合理处方106张,占3.7%。
笔者所在医院门急诊使用中药注射剂共12个品种,涉及清热类、活血类、补益类和醒脑类。
其中使用清热类和活血类处方较多,占98.1%。
不合理处方也主要来自这两类处方,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两种功效相似的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混合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问题,中药注射剂的超说明书功能主治使用,儿科门诊留观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繁。
3 讨论3.1 两种功效相似的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点评处方中发现有两组功效相似的中药注射剂联合使用的情况,主要是两组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剂的联合应用。
如舒血宁注射液与血栓通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与注射用血塞通;舒血宁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等情况。
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指出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
功能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不宜叠加使用[3]。
这样不合理的联用属于重复用药,可能会增加患者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的混合配伍使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指出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禁忌与其他药品混合配伍使用[4]。
有的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如:喜炎平注射液明确增加警示语:本品严禁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并且其说明书注意事项标明:如需联合使用其他静脉用药,在换药时建议冲洗输液管,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点评处方时发现部分中药注射剂的处方中加入了西药制剂(如:氨溴索、氯化钾、胰岛素等)混合输注。
典型的不合理处方主要有如下情况:患者诊断为细菌性痢疾,开具的处方为0.9%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喜炎平注射液10 ml+15%氯化钾注射液10 ml,静点;患者的诊断为气管炎,开具的处方为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喜炎平注射液5 ml,静点,+注射用氨溴索30 mg入壶;患者的诊断为糖尿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开具的处方为0.9%氯化钠注射液500 ml+舒血宁注射液20 ml+胰岛素10 U,静点;患者的诊断为昏迷、应激性溃疡伴出血,开具的处方为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醒脑静注射液20 ml+胰岛素6 U+注射用泮托拉唑钠80 mg,静点。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如与其他药物混合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包括pH、澄明度、颜色改变及出现絮状物或沉淀等[5]。
因此,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中药注射剂不应与西药混合输注,若有联合用药时,中间应以空白溶媒冲洗输液管或更换输液管。
3.3 中药注射剂的溶媒问题中药注射剂使用时的溶媒有的与说明书不一致,如舒血宁注射液按说明书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为溶媒,而笔者所在医院有的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
又如参麦注射液也应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溶媒,而点评时也发现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作溶媒的处方。
据报道,参麦、复方丹参、银杏叶、华蟾素等中药注射剂的pH为4~6.5,偏酸性,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可能会因为盐析作用而产生大量不溶性微粒,增加ADR的发生机会,一般应用5%或10%的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6]。
3.4 中药注射剂的超说明书功能主治使用使用中药注射剂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3]。
笔者所在医院中药注射剂超说明书功能主治的使用情况主要表现在舒血宁注射液上,点评时发现患者诊断为眼底出血时使用舒血宁注射液。
舒血宁注射液说明书明示: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等,显然用于眼底出血属于超说明书用药。
虽然资料显示舒血宁注射液对于治疗眼底出血有一定的功效[7],但缺乏大规模循证医学的证据,按照说明书应属于不合理用药的情况。
3.5 儿科门诊留观患者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繁儿科留观的部分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另加一组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剂,如喜炎平注射液等。
201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在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原则中指出: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3]。
笔者所在医院儿科使用中药注射剂频繁,会增加小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在处方点评中,虽然此类处方未归为不合理处方,但应引起医院领导及医务人员的注意。
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其身体各系统正处在发育阶段,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监测表明,中国儿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儿高达4倍。
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证患儿用药安全,应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如属于必需使用,应严密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及时处置。
欧盟和加拿大禁止传统草药注射剂上市;日本和美国没有草药注射剂。
如果注射剂的药用物质作用机制及降解产物的化学性质不是非常清楚,直接越过人体的表皮防御体系和胃肠道进入体内,必然存在风险,谨慎选择中药注射剂是十分必要的。
中药注射剂由于添加各种辅料,必定会给患者带来更多潜在的危险[8]。
在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配伍,加强用药监护和监控,尽量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有效、合理使用。
参考文献[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2010年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附录13.[2]黄爱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0):145.[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4]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S].卫医政发〔2008〕71号.[5]冯靖雄.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及合理应用[J].中国药业,2010,19(14):59-60.[6]朱立勤,徐彦贵,王屏,等.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J].中国药房,2007,18(3):215-218.[7]马冰松,张兵,马雪松.中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5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增刊):37-38.[8]杨耀芳.对执行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重要性的探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2,28(8):61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