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亚硝酸盐降解实用大全 (2)

合集下载

鱼缸亚硝酸盐高怎么降下来

鱼缸亚硝酸盐高怎么降下来

鱼缸亚硝酸盐高怎么降下来
1、换水。

换水是生产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同时也是养殖管理的需要。

该方法适应于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小型养殖水体,要求遵循换水的基本技巧,切忌大排大进。

换水法控制亚硝酸盐存在治标不治本的弱点,宜结合使用底质改良剂。

2、微生物法。

当前使用的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乳酸菌、放线菌等几大类,硝化细菌与上述微生物的不同之处在于:硝化细菌能吸收利用水中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将其转化为硝酸盐、氮气等无害物质,而上述微生物对亚硝酸盐没有这种降解功能。

它们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修复水体微生态环境,改良水质和底质,间接增加水体溶解氧,保证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

有了这点认识后,我们应该走出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能降解亚硝酸盐的误区,它们起到的作用只是改良环境,修复水体微生态环境的功能。

我们可以将其作为防止亚硝酸盐偏高的一种日常管理措施。

当水体亚硝酸盐浓度高于0.5毫克/升,不宜立即使用上述微生物,特别是芽孢杆菌,会在短时间内导致亚硝酸盐浓度上升。

针对着种情况,我们应该采取速效方法将亚硝酸盐浓度降低到对养殖动物无害的水平,然后再来考虑使用上述微生物。

亚硝酸盐处理方法)

亚硝酸盐处理方法)

池塘亚硝酸盐高是每一个养殖户的心病,一旦出现亚硝酸盐过高变心急如焚,不知所措。

因为在我们国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或方法进行快速降解,我们目前实施的方法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效果也不怎么明显。

下面我就介绍一下目前在我们国家处理亚硝酸盐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事项。

1.亚硝酸盐的升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下子就出现的。

和其他疾病一样,亚硝酸盐也是需要防的。

目前很多人不能充分认识到清塘的重要性,清塘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杀灭病原微生物,同时增加底泥的溶氧,加速氨氮的降解,从源头上控制了氨氮。

2.在养殖过程中也要把预防放在首要位置。

科学投饵,适时使用微生物制剂。

微生物制剂在养殖过程中是从养殖开始就要重视的问题。

它是伴随整个养殖过程的,而不是在发现亚硝酸盐过高的应急方法。

3.溶氧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般养殖池缺氧现象是经常出现的,这样会给亚硝酸盐的产生创造良好的条件,特别是池底缺氧特别严重。

4.当发现亚硝酸盐含量过高时,千万不要头脑发热。

养殖户可能希望尽快把氨氮降下来,减少损失而大量用药。

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前面我也说过亚硝酸盐的升高是个积累的过程,养殖鱼类在水中也能已经受到亚硝酸盐的影响,此时养殖生物的抵抗力是比较低的,大量使用药物会加强应激反应加速鱼类的死亡5.降亚硝酸盐时由于没有好的方法,我们就结合多种方法。

首先是换水,但是换水不能大排大放,最好对角线方向换水。

其次要增氧,开动增氧机,加增氧剂。

第三采加物理或化学吸附剂,比如全池泼洒活性碳粉,每667m2 使用量5~10kg。

第四还要增强鱼体的抵抗力,在饲料中添加Vc和免疫多糖可以缓解亚硝酸盐的毒性。

第五适当陪藻,培藻时严禁使用氮肥,添加适量磷肥即可。

有些人建议这时候使用微生物,我是不赞成的,微生物制剂要等以上措施实行3—5天以后再采用。

水产养殖降亚硝酸盐最快方法

水产养殖降亚硝酸盐最快方法

(1)氧化法:亚硝酸根离子中的氮为中间价态,具有被氧化的特性。

当介质中的NO2-遇氧化剂时则会改变氮的价态,发生得失电子的变化而被氧化,最终NO2-离子会转变为毒性较小甚至无毒的物质。

具有氧化亚硝酸根离子能力的物质很多,如:臭氧、双氧水、次氯酸钠等很多物质,但适合在养殖水体中使用的仅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几种强氧化消毒剂。

用强氧化剂来氧化NO2-离子使其成为NO3-离子的优越之处在于反应速度快、成本低、氧化效率高。

但在实际生产中很少采用这种方法来降解亚硝酸盐,主要原因是在这些强氧化消毒剂在常规使用浓度下对亚硝酸盐减降解率低(低浓度下降解亚硝酸盐效果不明显,高浓度下会造成药害),此外氧化法降解亚硝酸盐还存在容易反弹的弱点。

在生产中出现以下情况时优先选择这种方法:
①正常预防消毒,但亚硝酸盐含量在0.2毫克/升左右时,可以选用颗粒型三氯异氰脲酸(如氯立得,能直接到达池底,改良底质,控制亚硝酸盐的生成)全池抛洒,既预防了鱼病又能控制亚硝酸盐;
②爆发鱼病需要消毒,亚硝酸盐含量在0.2毫克/升左右时,优先使用二元二氧化氯,既杀灭了病原体,又改善了环境,缩短了康复时间。

(2)活性炭吸附法:每亩鱼塘泼洒2-4公斤活性炭粉,通过离子的交换作用使亚硝酸盐被吸附降解。

(3)过氧化钙:将过氧化钙搓成粉末撒入水中,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1)开增氧机:开设增氧机,加速水体的对流,促使亚硝酸盐向硝酸盐转化。

(2)撒活性炭:每亩鱼塘泼洒2-4公斤活性炭粉,通过离子的交换作用使亚硝酸盐被吸附降解。

(3)洒过氧化钙:将过氧化钙搓成粉末撒入水中,起到改善水质的作用。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控制及降解新方法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控制及降解新方法

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控制及降解新方法亚硝酸盐是氨通过硝化细菌转化为硝酸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亚硝酸盐对鱼、虾的毒性较强,是养殖水域中诱发暴发性疾病的重要因素。

当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积累到0.1毫克/升后,鱼、虾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亚铁被亚硝酸盐转化为铁离子导致血液载氧能力逐渐减低或丧失,而造成鱼、虾慢性中毒,此时鱼、虾摄食量降低,鳃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发生死亡,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目前常见的处理的办法有:①开动增氧机或全池泼洒化学增氧剂,使池水有充足的溶氧,如过氧化物并在酶的作用下促进亚硝酸盐向硝酸盐的转化,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②使用氨离子螯合剂、活性炭、腐植酸聚合物等复配合成的水质吸附剂,通过离子交换作用,吸附或降解亚硝酸盐。

③使用芽孢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放线菌等微生物制剂(该类菌体会产生特殊酶),分解利用有机质,除去部分氮源,从而起到降解亚硝酸盐的作用。

上述处理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降解速度慢、容易反弹等问题。

为此,很多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比较认同生物酶降解法能很好解决亚硝酸盐的问题。

为了清楚的了解此法的原理,我们首先要明白亚硝酸是从何而来的。

氨的硝化过程具体如下:①NH3 + O2 + 2H+ + 2e-→ NH2OH + H2O②NH2OH + H2O → NO2- + 5H+ + 4e-③2NO2- + O2→ 2NO3- + 4e-此过程都需要有硝化细菌体内的酶参与其中,亚硝酸的积累也就是说第2步反应过程生产的亚硝酸根没有或者是没有及时转化成硝酸根,导致亚硝酸根不断累积。

生物降解法就是通过补充硝化菌体内生物酶制剂让加快第3步反应过程的进行,及时快速地分解亚硝酸盐,从而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亚硝立克”是市场上唯一的生物酶制剂产品,该产品能快速稳定地降解亚硝酸盐,而且效果持久,不会对水体造成次生污染,是一款安全、绿色、高效的产品,当使用该产品后亚硝酸立即停止增长,并逐步下降,其下降的速度会受到温度和Ph的影响。

养虾亚硝酸盐高怎么处理

养虾亚硝酸盐高怎么处理

养虾亚硝酸盐高怎么处理
有关养虾的问题,养虾时亚硝酸盐高怎么办,可以采取三种方法来处理,一种是生物处理,一种是物理处理,第三种是机械处理,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养虾亚硝酸盐高怎么办
1、生物处理
投放硝化细菌、EM菌等微生物,改良水体,提高水中溶氧,降解亚硝酸盐。

2、物理处理
投放沸石粉等有吸附性的物质,吸附掉亚硝酸根离子,降低水体浓度。

3、机械处理
把池塘中的水换成新水,能够稀释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或开启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量,将氨氮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减少亚硝酸盐
的产生。

总结:
在养虾时控制好养殖密度,保证养殖水体中有足够的溶氧,可以使用“福地安”、“底加氧”等改底、增氧,提前分解水体和塘底的有机质。

使用粗蛋白含量适宜、有效蛋白含量高的全价配合饲料,合理控制投喂量,可以减少饲料中无效蛋白对水体的氮污染。

【经典】亚盐超标不要愁,三大方法助您完美解决亚盐问题

【经典】亚盐超标不要愁,三大方法助您完美解决亚盐问题

【经典】亚盐超标不要愁,三大方法助您完美解决亚盐问题帮邦水产开启养殖调水培训课程,定期邀请行业大咖及实战高手讲解调水问题,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拉您入群。

1、减少来源宗旨是减少池塘氨氮的输入,措施主要是定期清塘晒塘,减少养殖池塘中有机废物的积累,亚硝酸盐过高发生时采取的停料或减料的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亚硝酸盐的产生。

2、物理化学法消解(1)增加氧气或使用化学增氧剂:可采用机械提水、机械充气、加入新水、混合水体或泼洒化学增氧剂等方法迅速增加池底的溶解氧,充足的溶解氧可促进亚硝酸盐转化为无毒的硝酸盐。

但是当在氧含量没有达到其亚硝酸盐氧化为硝酸盐的水平,或水体中氨氮过高时导致氧化不彻底不但起不到处理效果反而存在增加池内亚硝酸盐含量的危险。

另外要注意,虽然提高池内溶氧能够促进硝化作用的进行,但是当池内硝化系统未形成的情况下却不能很好的去除亚硝酸盐。

(2)吸附型改底剂: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沸石粉、硅胶、活性炭、海泡石、麦饭石等吸附剂,将亚硝酸盐吸附在其微小结构中。

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许多底质改良产品均含有吸附剂成分。

其优点是作用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用量大,如沸石粉,需50-100公斤/亩,这种方法可以作为应急的处理措施,其实并没有从根源上控制亚硝酸的产生。

(3)换水:外源水质优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换水进行处理,但是换水法控制亚硝酸盐存在成本高,治标不治本的弱点。

(4)全池泼洒食盐水溶液。

氯离子可降低亚硝酸盐的毒性,这是由于亚硝酸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通过鳃小板上的氯细胞才能进入鱼体,水中氯离子可以与亚硝酸根离子竞争氯细胞上的吸收位点,增加亚硝酸根离子进入鱼体的难度,从而起到了降低水体中亚硝酸盐对养殖对象的毒害作用。

在水体亚硝酸盐超标时,可泼洒适量的氯化钙、氯化镁、食盐等氯化物,增加氯离子的浓度。

一般情况下,当水体的氯离子浓度达到亚硝酸盐浓度的10倍时即可以有效抑制亚硝酸盐对养殖生物的毒性,不过全池泼洒食盐的方法同时也存在造成土壤盐碱化的隐患,需谨慎使用。

水产养殖池塘亚硝酸盐控制措施

水产养殖池塘亚硝酸盐控制措施

水产养殖池塘亚硝酸盐控制措施亚硝酸盐超标是水产养殖中常遇到的难题,作者探讨了常见的7种降亚硝酸盐方法的可行性,同时也介绍了11项实际操作步聚以供业者参考。

一、亚硝酸盐超标的危害、原因、表现1、亚硝酸盐超标的危害亚硝酸盐超标的主要危害是导致水生动物的慢性中毒,功能性缺氧。

亚硝酸盐进入养殖动物血液,令血液失去携氧能力,从而表现为缺氧症状,甚至窒息死亡。

2、亚硝酸盐超标的原因池塘残饵、排泄物、尸体腐败后,造成水体严重恶化,极易引起池塘亚硝酸盐含量过高。

3、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表现亚硝酸盐中毒的主要表现为引起水生动物鳃部组织出现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鱼体消瘦,体表无光泽,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对虾则表现为肌肉白浊,尾部、足部和触须略微发红,同时伴随空胃、浮头、爬边、偷死等症状,刚蜕壳的软虾较容易中毒,蜕壳高峰期常出现大量急性死亡的现象。

二、讨论几种解决亚硝酸盐超标方法的可行性主要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

1、直接控制法(1)氧化法利用强氧化剂将NO2-离子氧化转变为无毒的NO3-。

适合在养殖水体中使用的有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几种强氧化消毒剂。

在养殖过程中,如果亚硝酸盐的浓度在0.2毫克/升左右时,我们可以利用泡腾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脲酸按常规用量干撒于塘底,既能改善塘底,杀灭病原体,也能延缓更多的亚硝酸盐生成,不影响养殖动物正常生长。

但当养殖过程中亚硝酸盐超标时,要想用强氧化剂的方法来迫降,那就得使用很大的量(具体多大的量能降到什么程度尚未有人论证),但是养殖动物也忍受不了超量的氧化剂,所以此法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这样的方法只适合水源差,刚进好水未投苗或留老水继续养殖的亚硝酸盐超标的池塘,大量使用消毒剂之后,澄清水质,杀灭病原,待药物无残留后再进行培水试苗。

(2)还原法利用NO2-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而被还原的特点,使用还原剂将NO2-还原降解成为N2(氮气)。

因条件的限制此法只适合在工业水处理中使用,而在养殖实践中很少能见到过用此法的真正案例论证。

如何有效降低池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如何有效降低池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

2021.3养殖水域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一般要求低于0.05毫克/升,当亚硝酸盐含量超过0.1毫克/升时,鱼类就会呼吸不畅、摄食下降,水中亚硝酸盐通过鱼鳃扩散到血液中,血液中负责携氧的血红蛋白中的亚铁被亚硝酸盐氧化成三价铁,即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变成褐色)。

高铁血红蛋白不能与氧结合,所以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下降。

此时,即使补充水中溶氧,鱼也会因为褐血不能运载足量的氧气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等其他中毒症状。

超过0.2毫克/升时就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鳃丝呈紫红色,鳍基出血呈红点状,血液呈暗红色,脾脏紫黑,同时并发其他疾病如细菌性败血症;特别是 鱼、黄颡鱼等无鳞鱼对亚硝酸盐更敏感。

由亚硝酸盐引发的疾病和死亡由于其隐蔽性(需要检测水质和专业知识判断)常常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损失,那么,养殖过程中如何有效预防和降低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呢?主要方法和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换水当检测到水体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时,不管有无发病或死亡,有条件的池塘应当及时换去底层旧水(缺氧、有毒代谢产物含量高),并加满新水至最高水位。

换旧水时最多不可超过原水位的1/2,否则易引起应激反应。

为避免应激反应,可在加换新水时全塘泼洒高稳维C 或果酸等,能有效缓解鱼类应激反应。

加换新水后要及时肥水培藻,视水质肥瘦增施培藻专用肥,以便迅速恢复藻相产生氧气,促进硝化反应顺利进行,把有毒的亚硝酸盐迅速转化成浮游植物能够吸收利用的硝酸盐,从而达到降毒调水的目的。

二、定期泼洒生石灰养殖水域定期(一般每隔15~20天)泼洒生石灰粉,改善底质酸化环境。

由于硝化细菌(把氨态氮或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的细菌)的最适宜生长繁殖和硝化作用最快时的pH 为7~8,所以保持底部环境pH 为弱碱性有利于硝化反应顺利进行。

每立方米水体施用生石灰粉20~30克,可以起到有效预防亚硝酸盐的产生和维持水中二氧化碳缓冲系统稳定及提供碳源补钙肥的作用。

三、施用微生物制剂养殖水域中经常施用光合细菌、EM 菌、芽孢杆菌(枯草、地衣)、乳酸菌、硝化细菌等,可以把堆积在池塘底部的大量有机物和鱼类排泄物及时分解成水生植物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无机盐和营养元素,避免有机物分解耗氧形成“氧债”,从而抑制硝化作用产生亚硝酸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降亚硝酸盐实用方法大全刘秋生珠海市碧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众所周知,水产养殖的水环境污染和水质富营养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是集约化高密度水产养殖常遇到的问题,亚硝酸盐可影响鱼鳃中氧的传递,引起鱼类大量死亡,养殖应高度重视。

现把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劣及其原理整理汇总,供业内人士参考。

饲料残饵、肥料和鱼类排泄物等分解产生氨氮,氨氮由游离氨(NH3)和铵离子(NH4+)组成,游离氨对水生生物有毒,铵离子基本无毒,两者并存且可以相互的转化:NH3+H2O ←→ NH4++OH-,这一平衡受pH影响,pH升高时,平衡向左移,游离氨成倍增加。

正常情况下NH4+会被藻类吸收利用,高密度养殖的中后期,特别这时藻类又老化的情况下,往往产生的NH4+会超出藻类吸收利用,部分NH4+通过硝化作用转化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硝酸盐、亚硝酸在反消化细菌的作用下还原转化为NO、N2等,见下图更直观。

进入大气↑NO、N2硝化作用↓残饵、粪便NH4+NH2OH NOH NO NO2- NO3-↑↑反硝化作用↑亚硝化作用池塘物质转化路径图硝化作用是有两个关键的共生菌群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分别是亚硝化细菌及氨氧化细菌,利用体内的氨单加氧酶和羟胺氧化酶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氨作为其唯一的氮源;硝化细菌即亚硝酸盐氧化细菌,利用亚硝酸氧化还原酶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亚硝酸盐作为其唯一的氮源。

值得一提的是,亚硝酸氧化还原酶是一个多重功能的酶,既可催化亚硝酸盐的氧化,又可催化硝酸盐的还原,不同的外界环境诱导其不同的功能,比如在缺氧的条件下它可将硝酸盐还原。

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或硝酸盐呼吸作用,即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气态氮化物(主要是N2,少量是N2O),主要包括四个步骤:NO3-→NO2-→NO→N2O→N2,分别利用了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一氧化氮还原酶、一氧化二氮还原酶。

硝化过程是耗氧的,底层溶氧量非常重要,底泥硝化作用强度随底层溶解氧浓度增加而显着增强。

硝化细菌比亚硝化细菌对水体pH 敏感,硝化细菌进行硝化作用的最适pH范围在左右,pH偏高时亚硝化细菌能够进行亚硝化过程,而硝化过程受阻,易造成亚硝酸盐积累。

大多属于异养细菌,反对温度不敏感,-4℃~65℃都可以进行,最佳温度为30℃~60℃,10℃~30℃范围内温度影响很小。

碳源种类对硝酸还原酶活性没有明显影响,对氧化亚氮还原酶活性有影响。

当C/N比值过高时,碳源相对“过剩”,就要消耗部分NO3-作为氮源。

反之,随着C/N比值的降低,碳源相对“不足”,NO3-浓度相对升高,可促进异养反硝化作用的进行,产生反硝化作用的中间产物积累。

需要说明的是,以前普遍认为硝化细菌是指自化能自养型或认为其在硝化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但近年来许多异养型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能进行硝化作用被报道和证实,虽然其机理和现象尚未得到解释或解释不尽圆满,但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并成为研制降亚硝酸盐理想产品的突破口。

一、氧化还原法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NaNO2),水体中以亚硝酸根离子(NO2-)形式存在,亚硝酸根离子中的氮为中间价态,既可被氧化成NO3-,又可被还原成N2或NO逃逸,毒性降低或无毒。

1、氧化法曾用于水产养殖的氧化物质,有过氧化钙、过碳酸钠、高锰酸钾、双氧水、次氯酸钠、亚氯酸钠、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三氯异氰脲酸、二氯异氰脲酸、溴氯海因、二氧化氯等,最常用的是过碳酸钠、溴氯海因、二氧化氯、过硫酸氢钾复合盐等。

上述几种强氧化剂一般作为消毒剂用,降亚硝酸盐是附带作用。

实际养殖一般不采用氧法来降解亚硝酸盐,因为低浓度下降解亚硝酸盐效果不明显,高浓度鱼虾受不了,而且容易反弹(NO3-在反消化细菌的作用下转化成NO2-)。

但作为预防还是不错的选择,选择颗粒性的直达塘底,少量多次的使用,既能消毒又能抑制亚硝酸盐,一举两得。

多开增氧机、增加溶氧也能消耗部分亚硝酸盐,对养殖密度不是很大的情况效果非常明显。

2、还原法还原法就是将NO2-还原成N2和NO逃逸,脱离养殖系统,故比氧化法维持时间长,还原剂以有机酸类为主,如乙酸、柠檬酸、硫代硫酸钠、尿素、硫代氨基酸,其中硫代氨基酸最为理想,反应速度快,反应的条件宽广,是最适合养殖水体使用的安全、经济的还原性亚硝酸盐降解剂,离子反应方程式为NH4+ +NO2-→N2+2H2O。

其次是柠檬酸、硫代硫酸钠,尿素要在酸性的环境起作用,一般的养殖鱼塘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当然,单独使用效果不好或者不经济,需要复配一些催化剂,目前市面上以复配硫代氨基酸为主,实际使用中也会出现有的塘效果很好,有的塘效果很差甚至没有效果,其中的原因就不展开分析了,有兴趣的可搜索我们深入交流。

由于此类产品刺激性非常小,见效快,同时能减轻氨氮含量超标的毒性,非常适合亚硝酸盐偏高时的急救使用。

当然,此类产品也只能处理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由于底质源源不断生成的亚硝酸盐,则要多次使用和联合其它的方法解决。

二、硝化作用法1、细菌直接分解法利用两类能直接处理亚硝酸盐的细菌,即硝化菌和反硝化菌。

硝化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反硝化菌在缺氧条件下将亚硝酸盐还原成N2或氮氧化物,值得注意的是反硝化菌也能将硝酸盐转为亚硝酸盐,最终会还原成N2或NO,我们知道塘中的溶解氧不足反硝化作用更容易发生,有因反硝化细菌把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使其上升而导致死鱼情况发生。

硝化菌属于化能自养菌,生长繁殖速度慢,要20小时以上才能繁殖一代,硝化细菌有耗氧问题,反硝化细菌在特定条件下有升高亚硝酸盐的风险,得注意用量,加上菌成活率方面的原因,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降解亚硝酸盐的效果目前并不理想。

有个别单位的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经过层层筛选和基因重组、杂交育种出来的优良品种,生长速度大大提高,适应力强,效果理想。

充分了解两种细菌的特点,在增氧设施到位、天气晴好,选择优良菌剂产品,预防使用,效果还是相当不错。

2、亚硝酸盐还原酶分解法亚硝酸盐在亚硝酸盐还原酶的作用下转化为氨: NO2-+6e-+7H+→NH3+2H2O,利用亚硝酸还原酶降解亚硝酸盐是很好的思路,用量少,不耗氧,副作用是减缓了池塘氨氮的转化。

亚硝酸还原酶可由巨大芽孢杆菌发酵和特定乳酸菌发酵获得,既可添加在饲料中预防使用,也可救急时使用,特别适合氨氮不高而亚硝酸盐高的池塘。

3、氨氧化酶系钝化法前已述诉亚硝化细菌及氨氧化细菌,利用体内的氨单加氧酶和羟胺氧化酶将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使此氨氧化酶系失去活性自然就减少了亚硝酸盐,副作用是减缓了池塘氨氮的转化。

4、硝酸盐还原酶钝化法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主要是由硝酸盐呼吸异化型还原酶参与进行的,使此还原酶失去活性的钝化剂,以复配的硫化双氨最为理想,其不影响其它微生物生化酶活性。

在池塘使用此钝化剂后,能提高硝化细菌的生长速率和硝化速率,降亚硝酸盐的效果可维持近一个月左右。

二、生态抑制法利用池塘的生态系统,根据池塘的物质、能量转化路径,有针对性地对亚硝酸盐进行预防抑制、消耗利用,更经济、安全、持久地从根本上解决亚硝酸盐超标问题。

1、肥水法加快水体藻类生长繁殖速度,能有效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

当水体亚硝酸盐偏高时,氮肥是比较充足的,所以肥水主要补充碳肥如糖蜜粉、氨基酸肥水液、腐植酸钠,“碳氮平衡”有利藻类繁殖;严格控制氮肥、适当补充磷肥达到“以磷促氮”的目的。

可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复硝酚钠,根据情况补充微量元素如贝壳粉,以及硅肥如硅酸钠,钙肥如碳酸钙等。

从生态的角度,肥水法值得推广,但肥水法受天气影响比较大,持续阴天或雨天、低温藻类难以繁殖,同时属于预防抑制措施,水体亚硝酸盐浓度在L以上和需要急救时则不实用。

肥水法会影响水体透明度,需要经常用净水的EM菌类净化水质,效果比较理想,既促进藻类新陈代谢,有消耗了有机质,此时的水体营养成分也适合EM菌繁殖。

2、微生物间接抑制法水产养殖用微生物主要有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及复合EM 菌,与硝化、反硝化细菌不同,这几类细菌属于非化能自养菌,并不能直接吸收转化水体的亚硝酸盐。

利用此类微生物降解养殖池中残余的饵料、水体中的有机物,促进藻类新陈代谢,增加水体溶氧,既能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有能促进硝化、反硝化的正常循环而降低亚硝酸盐。

合理使用有益微生物既能降氨氮,同时有能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减少鱼类疾病,预防亚硝酸盐效果也是显着的。

三、其它有效措施1、换水换水是生产养殖管理中经常使用的方法,该方法适应于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的小型养殖水体,要求遵循换水的基本技巧,勿大排大进。

换水法控制亚硝酸盐属于治标不治本,宜结合其它方法和措施使用。

2、吸附法吸附法是使用具有高吸附能力的物质,如沸石粉、硅胶、活性炭、海泡石等吸附剂,将亚硝酸根吸附在其结构中。

这种方法在生产中广泛使用,许多底改产品均含有吸附剂成分。

其优点是作用时间短、成本低,缺点是用量大。

3、微生物床法在池塘水面规划区域,放置陶粒、塑料小球等表面积大的介质,泼洒所需要的微生物,让其粘附在介质上,分泌多糖聚合物连接形成生物膜,由于生物膜的保护,定向培养的微生物可稳定、持续地发挥其分解有机质及促硝化的作用。

4、种养水草法在池塘的部分区域种植沉水或浮水植物,如伊乐草、苦草、水白菜、空心菜等,利用水草的生长,吸收利用水体中的氨氮,减少亚硝酸盐的生成。

螃蟹、青虾、罗氏虾、蛙类等小型水产动物可用,水草也是这些水产动物脱壳生长、栖息场所。

种养水草也是技术活,水草腐烂将败坏水质,同时很费人工。

5、底部排污法通过定期的排除池塘底部累积的残饵和粪便,减少水体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

精养池都有底部排污系统,土池也可改造安装底部排污系统。

排除的残饵和粪便可以种养蔬菜和养殖贝类,以免污染环境。

总之,解决池塘亚硝酸盐超标问题,首先还是以预防为主,养殖过程中得注意水质、底质的科学调控,建议以微生物为主,其他辅助;高度重视底部溶氧,根据自身条件和因果关系,多方法与措施联用,不能怕麻烦;急救过后,得重建池塘正常的物质转化及微生物之间的生态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