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程-春到梅花山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2篇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教案设计精选2篇(一)课题:《春到梅花山》预计课时:1课时教材:苏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教学目标:1. 能够听、说、读、写课文《春到梅花山》中的生字词;2. 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感受春天的美好;3. 能够正确朗读整篇课文。
教学重点:1.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2. 生字词的学习。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春到梅花山》,课件,字卡;2. 学生准备:课本、笔、纸。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张描绘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学生谈论春天的特点和自己最喜欢什么样的春天。
2.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春到梅花山》的主题。
Step 2:呈现课文(15分钟)1. 教师出示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全班跟读。
2. 分段解读课文,注重生字词的讲解和学习。
Step 3:朗读练习(15分钟)1. 教师将课文分段,让学生跟读每一段。
2. 老师逐个点评学生的朗读情况,并纠正发音错误。
Step 4:巩固练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标出自己觉得重要的句子。
2. 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整篇课文,整体感受春天的美好。
Step 5:拓展活动(5分钟)1.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春到梅花山》中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感受到了什么。
2. 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回答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都达到。
2. 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Step 7:作业布置(2分钟)1. 让学生课后练习课文朗读,并家长签字确认;2. 复习生字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画的导入,让学生预习春天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中,通过课件的呈现、分段解读和学生的跟读练习,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理解,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同时,通过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表达的能力。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三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梅花的颜色、形状和花期的变化,掌握描述梅花的相关词语。
2.通过欣赏、听读和模仿,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爱好大自然,美化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欣赏诗歌、学习描绘梅花的词语。
•难点:学生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过程1. 热身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梅花三弄》。
2. 导入老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梅花的颜色、形状和花期变化,激发学生初步探究梅花的兴趣。
3. 欣赏诗歌老师带领学生朗读、欣赏李清照的诗《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让学生感受梅花的美和作者的诗情画意。
4. 学习词语老师以图片为例,向学生展示描写梅花的常用词语,如雪白、红艳、春寒料峭等。
让学生了解描写梅花的方法和技巧,并适当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词语进行梅花的描绘。
5. 朗读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小学语文一年级读本中的《春到梅花山》课文。
让学生深入了解梅花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和它的魅力。
6.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幅描绘梅花的图画或图片进行欣赏。
组内讨论,选择词语进行梅花的描绘,再合作完成一篇小短文。
并邀请一组代表朗读作品。
7. 作业布置老师布置续写作业《我的家乡梅花》。
让学生自由发挥,继续描绘梅花美景,以锻炼语言表达和想象能力。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梅花的美和它的魅力,掌握了描述梅花的相关词语,同时培养了艺术鉴赏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在美丽的春天里追逐梦想,收获美好的回忆。
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4《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这篇课文记叙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
全文分两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早春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
第二自然段写休息日人们到梅花山观赏梅花的盛况。
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内容,可供学生观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山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感,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简析】通过学习第一册语文书,学生已经认识了255个生字,会写129个。
在学习中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如:听读认字,看拼音认字,请教老师或同学认字等。
对于课文已经比较熟悉,初步具备一定的朗读能力,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但是还不能进行充分的有感情朗读。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读中识字。
在自主语文实践中学会阅读,培养语感,感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认不写。
认识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盛开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熟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要借助图片,紧扣词句,形成画面。
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术语言美,培养共语感。
【教学难点】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春天到啦,天气变暖,草绿啦,花开啦。
今天我们一起去梅花山看看,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强调:春,注意撇、捺要舒展;梅,注意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设计意图:课题引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有利于学生抓住重点,课题书写强调了书写的一些要领,为书写指导打下基础。
】2、齐读课题:《春到梅花山》二、整体理解,清扫字词障碍。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到梅花山

苏教国标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春到梅花山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名胜梅花山
•学习“一”和“二”的写法和读音
•能够正确朗读《春到梅花山》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简单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
•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能够理解并表达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文《春到梅花山》
•多媒体投影仪
•黑板、白板、彩笔
教学过程
1.引入
•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播放梅花山的图片,鼓励学生观察、发现,了解中国传统名胜梅花山。
•引导学生发现梅花是什么样子的,梅花的颜色有哪些,梅花是什么时候开的等等。
2.讲授
•通过黑板和白板展示笔画和字形,向学生介绍“一”和“二”的写法和读音。
•教师分段朗读《春到梅花山》课文,注重发音、语调的正确,带领学生跟读。
3.讨论
•针对短文中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表达,如“文中描述的景色有哪些?”“为什么小鸟儿要到梅花山找食物呢?”等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简单的回答。
4.总结
•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关键点,并进行重点复习。
课后作业
•背诵《春到梅花山》课文
•完成相关练习册上的作业
教学备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学生的理解和表达情况,尽可能减少信息的输入量,使学生易于吸收和理解。
•采用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白板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多与同桌交流,掌握好知识点。
苏教版一下春到梅花山教案

4 春到梅花山[教材简析]《春到梅花山》一文讲了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和人们游览梅花山,观赏梅花的情景。
全文有两个自然段。
课文插图形象地反映了课文的内容,可以借助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感受梅花盛开的景象。
教学的重点就放在通过朗读,引导学生紧扣一些词句,想象场面,将朗读、观察、想象、说话紧密结合,感悟语境,培养语感。
生字的书写指导力求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字积累来自主识字。
[教学要求]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认识6个二类字和4 个偏旁,理解词语的意思。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核心问题]识字、写字。
朗读课文感受梅花开放的动人景象。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前置性作业]1.借助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准确读出生字表中的几个生字。
2.去大自然走一走,欣赏春天的美景。
第一课时总课时数:[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6个二类字,认识4个新偏旁,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1. 谈话:春天来了,春雷唤醒了春笋,春风吹醒了小池塘。
春姑娘还来到了我们江苏省南京市中山门外的梅花山,梅花都盛开了,你想去看看吗?2.板书课题,指名读、正音,你知道课题的意思吗?二、初读课文,正确朗读1. 欣赏课文范读,要求:听清楚每个字的读音。
2. 自学,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梅花是怎样的?3. 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逐个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尽”前鼻音;“晶、莹”是后鼻音。
(2)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正音。
说说你理解的词语意思。
4.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正音,指导句间停顿。
5. 齐读全文。
三、学习生字,指导写字1. 出示生字:“寒、还、尽、挨、欢、休、息”,并分别给它们找个朋友.2. 自学生字。
看笔顺图,记忆字形、笔顺。
3. 交流生字的记忆方法。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课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doc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2)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4课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2)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认识5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旺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养其语感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磁带。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步骤目标达成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引导看图三、初读课文四、初步理解课文五、教学生字六、指导书写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把课文读顺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对课文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从笔画、笔顺和间架结构等方面选择侧重点,揭示规律,教给方法,培养书写能力1、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
今天,春姑娘又打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2、板书课题,生跟写。
1、出示幻图片,引导观察。
1、自读课文。
要求;田边读课文边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再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画上小节号。
3、生按要求读课文,师巡视指导。
4、出示生字词:(1)自读,有什么音值得注意?然后正音。
(2)让学生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
5、指名把生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
要求:画出难读句子,练习把句子读通顺。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评议。
1、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春天到了梅花山,梅花山上怎么样?1、出示生字卡,齐读生字词。
2、自学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笔顺。
3、启发:你们有什么办法来记忆这些生字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
老师作重点提示:寒、挨、息:重点指导记忆。
1、怎么才能把这些生字写正确、美观呢?(重点指导)2、师范写还、自、息、挨,生描红、仿写。
3、生描红、临写剩余的生字,师巡视指导。
回忆,回答问题跟写课题观察图片自读课文再读课文按要求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开火车读,个别读,集体读把生词带入课文中,再读课文读好停顿边听边思考问题齐读生字词自学课后生字笔顺表,记忆笔顺描红、仿写描红、临写剩余的生字第二课时一、复习二、细读课文三、交流赏读复习巩固让学生整体感受梅花的形、色、质、味,从而用朗读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以引读为基本手段,指导学生边读边想,结合上下文、图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1、开火车读生字词。
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

学校一班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五篇?春到梅花山?是苏教版一班级下册其次单元的一篇课文,文中讲解并描述了南京的梅花山在冬末春初,梅花盛开时候的动人景象,以及人们巡游梅花山的吵闹景象,表达了对梅花的宠爱和赞美之情。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一班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教案,欢送大家阅读!学校一班级下册语文?春到梅花山?优质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生疏5个偏旁。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兴盛景象,激发同学宠爱生气勃勃的大自然。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10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紧扣文中的词句,把观看、想象、朗读结合起来。
教学难点:让同学感悟意境美和语音美培育其语感。
教学预备:课件一、导入课题通过上一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春姑娘来到了小池塘,她给小池塘带来了五彩的世界。
今日,春姑娘又装扮一新,来到了梅花山带来了什么呢?二、提示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生疏多音字和4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三、先学后教流程(一)字词学习1.自学导航:A、自由读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B、和同桌竞赛读读,谁更棒! (时间三分钟左右)2.自学(或者合作学)a.同学自由读b.小组合作读3.反响点拨a.抽读生字卡片。
b、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c.口头组词、扩词。
(二)初读课文1.自学导航A、自由读课文三遍,画诞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不添字漏字。
B、和同桌竞赛读读,谁更棒!(时间三分钟左右)2.自学(或者合作学)3.反响点拨a、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评议、正音。
b、师生竞赛读课文(三)生字教学1.自学导航读一读,认一认,想一想,以下生字(寒,还,尽,挨,片)该怎么记住,怎样写才好看。
(时间3分钟,完成任务不说话请举手。
)2.自学(或者合作学)3.反响点拨观看一下生字表中的这5个生字,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它们写正确、美观?(四)学习小结(比照目标)四、当堂训练(本课重点稳固,可以使用配套练习册相关题)1、组词。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_苏教版

一年级下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_苏教版教学目标:1、明白得课文内容,明白梅花是报春的使者,从中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偏旁:宀、扌、自、又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新偏旁及由这些偏旁组成的生字。
2、明白得描写梅花盛开模样的句子。
教学时刻: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和煦的春风轻轻地吹来,吹绿了小草,吹红了桃花。
春风吹到了梅花山。
(板书课题:春到梅花山)二、明确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及生字组成的词语。
(3)读明白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教师范读课文,认真看,听清晰字音、句子的停顿。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3、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
(预设:容易出错的是a、“尽”与“晶”读音的区别。
b、“莹”与“涌”读音要读准确。
能够出示这几个生字,标出拼音,学生练读,竞赛读。
)4、自己练读课文,把生字的读音读正确,并画出有几个自然段。
四、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预设:学生说到哪儿,教师要相机指导,对学生没有说到的,教师要引导明白得)(1)出示句子: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向蓝天下的片片片彩云。
指名读这句话,说说“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意思?从那个词中你体会出什么?指导读出语气,要读出梅花盛开的专门多,采取评读的形式。
(2)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幽香。
指名读这句话,摸索:什么叫“晶莹透亮”?(假如说不出,可结合平常见到的冰块等来明白得)指导读出语气,采取评读的形式。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2)补充句子,展开想象: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涌动着看花的人流,有()。
连续展开想象。
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
爷爷说()。
奶奶说:()。
小朋友们说:()。
四、总结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春到梅花山》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5个新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早春时节梅花山梅花盛开时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借助图片,紧扣词语,欣赏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
通过朗读,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其语感。
教学准备:课文动画,梅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提问导入
1、板书课题:谁来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3、教师简介梅花山。
二、初读指导
1、看图,说说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和带生字词的语句。
寒气还没有退尽。
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散发休息欢乐晶莹透亮涌动
(2)学生拼读生字词。
(3)学生交流已经读懂的词语。
(4)出示生字:寒还退尽挨片发休息欢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型。
结合教新偏旁:宝盖头、提手旁
5、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的第二句。
教师指导:读“盛开的梅花”后作短暂停顿;读“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后作稍长停顿。
(2)齐读。
(3)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二句。
(4)齐读。
三、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