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K1早早期肿瘤风险筛查技术

合集下载

胸苷激酶1(TK1)相关知识百问百答——体检和临床应用

胸苷激酶1(TK1)相关知识百问百答——体检和临床应用

胸苷激酶1(TK1)相关知识百问百答——体检和临床应用1问:TK1是什么?反映什么?能够用来干什么?答:胸苷激酶1简称TK1;,是目前世界上首个血清学细胞增殖标志物;可用于监测体内细胞异常增殖速度。

鉴于肿瘤等恶性疾病的异常增殖特性。

TK1医学价值及应用:1 )检测影像不可见的极小的潜伏癌进程的增殖速度。

适用于体检筛查、癌前病变评估;2 )评估癌变进程的风险度;3 )评估预后生存率;4 )提前预测复发风险;5 )监测肿瘤治疗及疗效评估,化疗药物起效评估;6 )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依据。

2问:TK1、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和影像学之间的区别?答:TK1是目前唯一的细胞异常增殖动力学标志物,同时也是唯一的提供肿瘤增殖活性信息的指标。

增殖活性信息与肿瘤标志物提示的肿瘤代谢信息,影像学提示的位置信息均为肿瘤关键信息,它特异性提示肿瘤恶性程度及进程风险,多信息联合解读有助于早期肿瘤风险评估,患者的预后评估,治疗监控,复发预测等准确性的提高。

监测体内细胞异常增殖速度,与肿瘤细胞DNA合成呈正相关;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是体内肿瘤细胞达到一定规模后才可能会在血液,血浆,其他体液(如尿液,唾液,痰,脑脊液,或胸腔积液)和/或组织检测;TK1 , 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 影像学之间等区别3问:TK1与目前使用的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相比,有什么优势?TK1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患者体内肿瘤细胞增殖持续的、动态的变化,更早反映肿瘤细胞的增殖速率变化,,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指导信息.血清TK1(STK1)能够提供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变化动态信息,影像学及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提供位置.大小及肿瘤细胞的代谢和形态信息.临床上采用TK1(1 X)联合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肿瘤不同方面的信息.4问:临床上常见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有什么?基本原理?答:肿瘤相关生物学标志物AFP-甲胎蛋白——肝癌CEA-癌胚抗原——消化道、结肠癌、胃肠道CA125-癌抗原——妇科肿瘤、卵巢CA153-癌抗原PSA-前列腺TPA-组织多肽抗原——膀胱、前列腺、乳腺、卵巢、消化道SCC-鳞状上皮抗原——子宫癌、肺、头颈部、结核、肝硬化NSE-神经元特性稀醇化酶、肝、肾目前发现的肿瘤相关标志物主要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性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TG)、抗甲状腺球蛋白(ATG)、甲状腺结合球蛋白(TBG)、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ATPO)。

如何筛查早期肿瘤? STK1检查有重要价值

如何筛查早期肿瘤? STK1检查有重要价值

如何筛查早期肿瘤?STK1检查有重要价值文章来源:三湘都市报经过长达9年时间的研究,近日,我省专家,湘雅三医院健康管理科主任陈志恒在瑞典召开的肿瘤早期预防和早期检测国际论坛上公布了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成果显示:一种与细胞增殖、肿瘤发展密切相关的关键酶——胸苷激酶1(STK1)可以应用于健康体检人群早期肿瘤筛查和追踪,在预测早期肿瘤风险方面有重要价值。

通俗地说,该项研究成果,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发现正常人体内是否存在发生癌症的风险,而依据这种预测,在癌前病变或之前进行合理干预,是控制癌症的最佳手段。

敏锐反应细胞过度增殖陈志恒介绍,肿瘤是正常细胞生长失控,导致细胞异常增殖的慢性疾病,而STK1是一种与细胞周期调控密切相关的细胞增殖标志物,它与细胞分裂有关,正常情况下成人STK1体内含量极微,在发生细胞过度增殖时,其活性与含量会超过正常水平,甚至其含量将不断增加。

因此通过检测血清STK1含量,可以监测细胞增殖的情况,从而预测肿瘤风险。

“虽然目前已有许多肿瘤标志物,但对早期肿瘤筛查都缺乏特异性和灵敏度。

”陈志恒表示,从正常细胞到癌前病变演进过程需要10-30年甚至更长,而从癌前病变进展为癌症仅需要1-2年。

“一般的肿瘤标志物出现阳性的时候,通常肿瘤已经发生。

”因此,这些肿瘤标志物都不适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的肿瘤风险筛查。

STK1的血清浓度则是真实评估体内细胞异常增殖情况的最重要参数之一,且具有广谱性和检测方便等优点,通过血液检测,即可反应出身体细胞生长的状况是否正常,因此在健康体检人群的癌变风险筛查中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数万例受检者验证实用价值这一结论同时通过了长时间大样本的验证。

陈志恒介绍,该院健康管理科自2006年开始将STK1应用于健康体检人群的早期肿瘤筛查和追踪。

对12000多例受检者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组织细胞中重度增生与STK1呈正相关。

在受检人群中,STK1阳性(超过正常值)组,83%都患有与增生有关的生理改变,即患有与恶性肿瘤相关的疾病,如:良性肿瘤、中度以上组织增生、中度以上脂肪肝、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乙肝病毒感染。

肿瘤早期筛查中血清TK1与CEA、AFP可信性研究

肿瘤早期筛查中血清TK1与CEA、AFP可信性研究
项目来源:中 国 健 康 促 进 基 金 会 多 中 心 课 题 (编 号:CHPF2014 TK1);泉州市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编号:2013Z56)
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180医院健 康管理中心
【Abstract】 Objective Toinvestigatethereliabilityofearlyscreeningoftumormarkersincludingthymidinekinase1 (TK1),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andalphafetoprotein(AFP)indiagnosisofmalignanttumors.Methods Thedata about486,085subjectswhounderwentroutinemedicalexaminationinourHealthCenterfrom2009to2014wereretrospectively analyzed,inwhom56,286subjectsreceivedmalignanttumormarkersscreening.TheconcentrationsofCEA andAFPwere dtectedbyelectro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andSTK1levelsweremeasuredbycommercialkitbasedonanenhanced chemiluminescencedotblotassay.Results Theincidencerateofmalignanttumorswasincreasedfrom 48.3/100,000to 220.3/100,000.Thethreekindsoftumorswithhigherincidenceratewerelivercancer,cervicalcancerandlungcancer, respectively.MoreoverSTK1wascorrelatedtotumorgrowthrate,whichwasmoresensitivethanCEAandAFPindiagnosisof malignanttumorsandinevaluationofpatient'sprognosis.BesidesSTK1wasalsoregardedasaprognosticbiomarkerandcould beusedforpostoperativefollowupofpatientsfor10~40months,butCEA andAFPhadnosignificanceoffollowup. Conclusion STK1isareliablebiomarkertodiscovermalignanttumorsintumorscreening.

胸苷激酶1的研究进展

胸苷激酶1的研究进展

胸苷激酶1的研究进展邢晓光【摘要】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目前主要靠病理学及影像学来诊断,只有患者具有明显占位性病变和临床症状后才能确诊,而此时已非癌变最早期,且已过最佳治疗时期.因此,对恶性肿瘤具有早期诊断作用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是目前研究的重点.随着现代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相关研究的迅速发展,一种新的细胞增殖标志物,即胸苷激酶1(TK1)被证实在肿瘤早期发现、疗效评估、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从TK1的结构、功能、与DNA合成及肿瘤的关系等方面予以综述.%Malignant tumor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sease threatening human health, current major di-agonsis of which is by pathology and imaging; affirmative diagnosis can only be achieved when patients have obvious space-occupying lesions and clinical symptoms, missing the early stage of canceration, which is the optimal treatment time. Therefore it is the current research focus to find serum tumor marker for early diagnosis of malignant tumo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serum tumor marker,thymidine kinase-l( TK1 ),a new cell proliferation marker, has been confirmed to be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early detection, therapeutic effect evaluation and prognosis of tumors. Here is to make a review on TK1 structure, function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DNA synthesis and tumors.【期刊名称】《医学综述》【年(卷),期】2012(018)001【总页数】4页(P66-69)【关键词】胸苷激酶1;恶性肿瘤;细胞增殖标志物【作者】邢晓光【作者单位】天津港口医院检验科,天津,30045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对其早期诊断更具临床意义。

胸苷激酶1项目

胸苷激酶1项目

胸苷激酶1(TK1)细胞周期分析项目说明一、 癌症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死类疾病 近10年来,癌症逐渐取代心血管疾病,成为中国人首要致死类病变,防癌形势严峻(右图)。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国人每分钟有6人确诊为肿瘤。

以我省(湖南省)为例,截至2010年,肿瘤死亡率为143.67/10万(略高于全国肿瘤死亡率135.88/10万),每四到五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肿瘤,肿瘤类型以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为主。

二、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带来的高社会成本和经济压力 癌症病人医疗费用在全民医疗费用中占比极高,根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2006年编写的《癌症的科学与实践》,如果按照每位病人花费2万元来估算,中国每年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高达近千亿元,占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20%以上,远图1:2009年全国死亡病因分析2006年全国医疗费用支出肿瘤其他>20%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

而一般以为,2万元每人的标准完全被低估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三分之一以上甚至约一半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的。

而癌症预防的成本,远远低于癌症治疗的花费。

同时造成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及费用高昂的原因有:(1)早期发现难:缺乏经济、灵敏度高的适于早期全身筛查的检测手段:肿瘤标记物增强CT PET-CT 内窥镜免疫组化是否定性否否是配合组化否灵敏度低,尤其早期高高高高特异性低低高高高发现恶变阶段早期灵敏度低,中晚期灵敏度高肿瘤早期癌巢早期,较CT早6个月癌前病变期不典型组织增生是否适合全身筛查需联合使用是是否否安全性微创或无创造影剂易产生过敏,辐射辐射微创,但易发生出血样本来源有创费用低高昂贵低低(2)中晚期治疗难原因1:治疗过程中,缺乏准确预后的方法,治疗方案评估信息不足,方案有效性评估不足;原因2:治疗恢复过程中,缺乏灵敏、准确的复发风险评估方案,无法进行动态、有效的评估。

以上原因使得难以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血清胸苷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血清胸苷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文章编号:1673 8640(2012)12 1080 02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志码:A血清胸苷激酶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李青峰(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四川成都610066)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TK1)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A)检测120例结直肠癌患者、10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及120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TK1水平;采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

结果 结直肠癌组术前血清TK1水平为2.49(1.36~3.89)pmol/L,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1.19(0.73~2.08)pmol/L]和正常对照组[1.09(0.69~2.01)pmol/L,P均<0.01],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个月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为1.61(1.22~2.53)pmol/L。

结直肠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直肠癌组血清TK1阳性检出率为58.3%,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组(13.0%)和正常对照组(14.1%)以及其他消化道肿瘤标志物(CEA18.3%、CA19915.0%,P均<0.01)。

结论 血清TK1水平对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苷激酶;结直肠癌;结直肠良性疾病作者简介:李青峰,男,1967年生,学士,副主任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但早期诊断率低。

目前临床上结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赖内窥镜活检,但由于该技术难度、操作复杂性及患者痛苦性相对较大,因此难以进行定期的、大规模的筛查检测。

为此,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近年来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

胸苷激酶(TK1)是嘧啶合成的补救酶,是催化胸腺嘧啶核苷转为单磷酸胸腺嘧啶的关键酶[1],为DNA的合成提供原料,是衡量细胞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2]。

血清TK1在健康体检筛查中预测癌前疾病发生的研究

血清TK1在健康体检筛查中预测癌前疾病发生的研究

血清TK1在健康体检筛查中预测癌前疾病发生的研究JIANG Xiaorong;WANG Yu【摘要】目的探讨胸苷激酶1(TK1)、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在临界值以下,对癌前疾病的预测意义.方法测定TK1、AFP、CEA 和PSA的平均值和浓度分布.健康筛查组(n=55750),包括非肿瘤疾病、恶性肿瘤和与恶性肿瘤风险相关的疾病人群.健康无病组(n=428)作为对照.结果健康筛查组(TK1<2 pM)中,部分人群(51.6%)呈近似正常浓度分布,部分人群(43.9%)较健康无病组轻度升高.由于分布广泛,在临界值以下的人群中,TK1平均值从健康无病组的(0.38±0.30)pM显著增加到健康筛查组的(0.69±0.55)pM,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和年龄中TK1浓度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CEA、PSA的均值及分布在性别及年龄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健康无病组,健康筛查组在临界值以下升高的TK1与肝脏及前列腺的癌前疾病和肿瘤风险发展相关,而AFP、CEA和PSA无此相关性.结论 TK1是一种潜在的生物增殖标志物,可用于早期发现具有潜在或已经具有恶性肿瘤风险相关的癌前疾病或恶性肿瘤风险的人群.【期刊名称】《河北医药》【年(卷),期】2019(041)013【总页数】6页(P2049-2054)【关键词】胸苷激酶1;甲胎蛋白;癌胚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癌前病变【作者】JIANG Xiaorong;WANG Yu【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5癌症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由于癌基因被激活,抑癌基因被抑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2015年WHO调查显示,约有4 000万人死于非传染性疾病(NCDs),占总死亡人数(5 600万)的70%[1]。

胸苷激酶1项目

胸苷激酶1项目

胸苷激酶1(TK1)细胞周期分析项目说明一、 癌症已成为最主要的致死类疾病 近10年来,癌症逐渐取代心血管疾病,成为中国人首要致死类病变,防癌形势严峻(右图)。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国人每分钟有6人确诊为肿瘤。

以我省(湖南省)为例,截至2010年,肿瘤死亡率为143.67/10万(略高于全国肿瘤死亡率135.88/10万),每四到五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肿瘤,肿瘤类型以肝癌、食道癌、胃癌、肺癌为主。

二、肿瘤发病率逐渐升高带来的高社会成本和经济压力 癌症病人医疗费用在全民医疗费用中占比极高,根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和中国癌症基金会2006年编写的《癌症的科学与实践》,如果按照每位病人花费2万元来估算,中国每年癌症病人的医疗费用高达近千亿元,占全国医疗卫生总费用的20%以上,远图1:2009年全国死亡病因分析2006年全国医疗费用支出肿瘤其他>20%高于其他慢性病的医疗费用。

而一般以为,2万元每人的标准完全被低估了。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三分之一以上甚至约一半以上的癌症都是可以预防的。

而癌症预防的成本,远远低于癌症治疗的花费。

同时造成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高及费用高昂的原因有:(1)早期发现难:缺乏经济、灵敏度高的适于早期全身筛查的检测手段:肿瘤标记物增强CT PET-CT 内窥镜免疫组化是否定性否否是配合组化否灵敏度低,尤其早期高高高高特异性低低高高高发现恶变阶段早期灵敏度低,中晚期灵敏度高肿瘤早期癌巢早期,较CT早6个月癌前病变期不典型组织增生是否适合全身筛查需联合使用是是否否安全性微创或无创造影剂易产生过敏,辐射辐射微创,但易发生出血样本来源有创费用低高昂贵低低(2)中晚期治疗难原因1:治疗过程中,缺乏准确预后的方法,治疗方案评估信息不足,方案有效性评估不足;原因2:治疗恢复过程中,缺乏灵敏、准确的复发风险评估方案,无法进行动态、有效的评估。

以上原因使得难以对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K1早早期肿瘤风险筛查技术
一、什么是TK1
TK1早早期肿瘤风险筛查技术是由世界著名的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TK1研究团队历经二十多年开发研制,而该医学院正是诺贝尔医学奖的评审机构,其科学性和权威性毋容置疑。

TK1的学名叫胸苷激酶1,是DNA合成的关键酶之一,是一个调控细胞合成的特殊酶,其含量与细胞异常增殖紧密相关。

而肿瘤就是一种细胞异常增殖的慢性疾病,是体内的正常细胞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增生与异常分化形成的癌细胞,癌细胞不断增多就形成了实体瘤,不过这个过程很漫长,往往要通过几年时间才可以达到一定的大小并可以通过CT等检测设备检测出来。

TK1就是在细胞癌变初期就可以检测到这些变化,进而在形成实体瘤之前就进行风险预警。

TK1的检测方式是抽取人体血液进行检测得出相应的TK1值,根据TK1值来评估罹患肿瘤的风险。

二、TK1基础值建立
对于健康人而言,要评估肿瘤风险,首先要取得一个TK1的基础值,一般情况下基础值是通过连续三次的TK1检测而获得,每次检测的间隔是10天,取三次的平均值即为TK1的基础值。

以后可以选择每三个月或每半年检测一次,获得的TK1值和基础值进行比对,以评估罹患肿瘤的风险。

对于TK1的检测,有部分情况下会影响到值的准确性:1、有明显的增殖性疾病,如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脂肪肝等;2、有严重出血外伤;3、女性生理期。

这些都要在检测前说明,并延期进行检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得出TK1基础值后,我们就可以对它进行评估,0-2(PM)是正常范围,通常0.5是一个健康人TK1水平的参考平均值。

一般TK1值在1以下的表示细胞异常增殖度非常低,即患癌症的风险极低,无需作医学干预,建议一年复检一次TK1。

TK1值在1~2之间的表示细胞异常增殖度低,罹患癌症的风险较低,平时稍加注意即可,建议半年复检一次TK1。

如果测出的TK1值在2~10之间表示细胞异常增殖增加,在10年内进程为恶性肿瘤的风险是健康人的2倍,建议关注身体的一些病变,每三个月复检一次TK1。

如果测出的TK1值大于10,则表示细胞异常增殖非常高,在8年内进程为恶性肿瘤的风险是健康者的4-5倍,属于高度警示状态,建议每个月做一次TK1复检跟踪发展情况,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对身体做进一步的检查。

三、肿瘤化疗治疗效果评估
除了对于正常人群进行肿瘤风险评估,TK1还可以对患病人群的化疗过程进行跟踪评估,以判断化疗方案的有效性,帮助病患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提高化疗效率,增加了康复的几率。

四、癌症康复状况跟踪
对于癌症康复者来说,康复后的2~3年是残余肿瘤病灶潜伏和复发的高危期,因此TK1的检测对于复发风险的评估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常对于康复者来说建议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如果检测值保持稳定或有下降趋势可改为四月一次或半年一次。

如果检测结果呈上升趋势则需加强重视,及早进行医学干预。

五、TK1的意义
1、对健康人,普检,因为现在的食品卫生确实是问题,残余农药,食品添加剂等都是致癌物。

2、家族有人得过癌症的,特别注意防范。

3、癌症手术后康复者,特别要注意防止复发。

4、终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抵抗力下降,容易诱导体内癌细胞增长和活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