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红马的故事》。
本课主要讲述了一匹红马在战争中所经历的种种困苦和不幸,以及它与主人之间深厚的感情。
通过讲述红马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影响,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热爱生活。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了解红马的故事,感受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爱心。
4. 学会从课文中提炼主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战争对生命的影响,感受红马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红马故事的插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播放红马故事的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红马在做什么?”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讲解生字词,解释战争对生命的影响,阐述红马与主人之间的深厚感情。
4.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练习题,学生当场完成,教师及时批改并讲解。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7. 课后作业:设计有关课文内容的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红马的故事战争残酷不幸红马勇敢忠诚七、作业设计(1)红马在战争中经历了哪些困苦和不幸?(2)红马与主人之间有什么深厚的感情?(3)战争对生命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珍惜和平?2. 作业答案:(1)红马在战争中失去了主人,遭受了枪林弹雨,但仍勇敢地前行,忠诚地守护着主人的信念。
(2)红马与主人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主人对红马的关爱和红马对主人的忠诚都体现了这一点。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故事,了解红马的特点和故事情节,培养学生对红马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1. 学习和掌握故事中的生字词。
2. 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学难点:1. 学习生字词,能够正确朗读和理解词义。
2. 能够简单描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教学准备:1. 《红马的故事》教材,PPT或课件。
2. 学生课本、绘本和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观察PPT上的图片,了解红马的外貌特点。
2. 提问学生,你知道红马是什么吗?红马是国宝熊猫的朋友,它们都是我们国家的特产动物。
Step 2:阅读故事(15分钟)1. 学生跟读教材上的故事,教师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2. 教师板书并解释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例如:“展翅高飞”、“灵巧”等词语。
Step 3:讨论和表达(15分钟)1. 教师主持讨论,提问学生:你喜欢红马吗?为什么?2. 学生可以用一两句话来简单描述红马的故事情节。
Step 4:绘画活动(15分钟)1.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述,用绘本或纸张来绘画红马的形象。
2. 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捕捉红马的特点和动态。
Step 5:展示和分享(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分享自己对红马的感受和想法。
2. 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和讨论各自的作品。
Step 6:小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并要求学生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2.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
教学延伸:1. 可以让学生用纸板和彩纸制作红马的手工模型,展示在教室或班级墙上。
2. 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观察,了解红马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红马故事教学设计(多篇)

红马故事教学设计(共多篇)篇:红马的故事反思教学反思:本文是鄂教版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一节美术课上美术老师鼓励自己用眼睛看,用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
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课文深受学生的喜欢。
这节美术课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原因有三:老师画的妙(牛、百合、小丑、狮子、椅子),老师讲得好(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用脑筋想,用眼睛看),老师评得好(很好!就是要这样画。
)结合我校语文团队的研究主题:“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以及中年段研究主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背景下,我在设计阅读教学中的词语理解时,将文中不同段落中的重点词语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理解。
例如在理解“含苞待放”这个词时,我准备了三朵百合花,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
让孩子们辨认指出哪一朵是含苞待放,孩子们全都指着那朵花骨朵告诉我,那就是“含苞待放”。
生动真实的实物不仅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还再现了文中第二自然段的内容。
我在教学“巡逻”一词时,让孩子们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孩子们通过读文知道了“巡逻”就是巡视、检查。
而“滑稽”这个词通过查字典所得到的解释比较拗口,孩子们得不到有效认知。
这时,我将一张小丑的图片放在这个词的词语解释旁,学生就立刻明白了文字的意思。
我在教学中不仅注重词语的理解,还注重训练学生读书方法。
我让孩子们仔细读课文,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
同时鼓励孩子们只要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就会有收获。
本节课还要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冒号的用法,这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有点难,既要完成教学任务,又要让孩子们接受,我想还是结合具体的句子来体会,可能容易些。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优质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生字词的掌握:本节课共有10个生字词,要求学生能正确读写、理解词义,并能运用到实际语境中。例如:“勤奋”、“勇敢”、“善良”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及用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应用:通过学习《红马的故事》,使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掌握生字词,并能运用所学词汇进行口头和书面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炼出诚实、勇敢、善良等核心品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3.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忠诚、守信的美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他们能够围绕勇敢和善良的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过于害羞,不敢大胆地展示自己。针对这一问题,我会在后续的教学中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大家积极参与,各抒己见。通过讨论,学生们对勇敢和善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但在引导与启发方面,我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用更具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3.感悟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到诚实、勇敢、善良的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4.分析课文结构:学习课文中的总分总结构,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构架,为今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5.朗读与表达: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表达能力。
6.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进行一次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与反思5.《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9个字。
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语言环境及生活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课文意思,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知识链接:你喜欢画画吗,都画了些什么内容。
学习过程:同学们,平时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问什么?一、学习任务:1.听红马故事,,说说故事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2.自由读课文1——3遍,圈出生字词。
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3.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_________。
4.自学课文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抄写本课所圈得带有生字的词语一遍。
读本课中会认的九个字三遍。
理解词语:自由、含苞待放、居然5.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自主、合作、探究1.比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角色朗读,相互促进,帮助别人读好。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3.组内交流,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三、达标检查1.小组听写本课所圈的生字词语。
(写在自己的听写本子上)2.我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话,3.我知道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我知道“居然、怪物”的含义。
四、我的收获学习目标:1.分角色读课文。
2.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2.感受小作者的心情和快乐,初步了解冒号的用法。
知识链接:谁来说说尝试后成功的喜悦的事情。
学习过程: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的大致内容,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出示自学提纲,学生小组自学,相互交流,教师巡视。
1.读课文思考, a. “我”为什么最喜欢美术课?用彩笔画出说明理由的有关句子。
小学二年级语文《红马的故事》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红马的故事》教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马的故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马的故事。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讲解法、讨论法、朗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关于红马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2. 学生回答。
3. 教师总结:好的,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习这篇课文《红马的故事》。
二、学习课文
1. 教师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红马的故事。
2. 学生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红马有什么特点?它帮助人们做了什么事情?
4. 学生回答。
5. 教师总结:课文中红马是一匹非常勇敢、善良的马,它帮助人们拉车、驮货,还救了火灾中的孩子们。
三、课堂活动
1. 分组讨论:你们觉得红马是一匹怎样的马?它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 学生分享讨论结果。
3. 教师总结:红马是一匹非常勇敢、善良、乐于助人的马,它的这些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四、作业布置
1. 请同学们回家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红马的故事。
2. 收集一些关于红马的成语和名言,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五、结束语
同学们,红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是人还是动物,都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帮助别人,去为社会做贡献。
希望我们都能像红马一样,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好孩子。
最新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红马的故事》优秀教案(精品)

《红马的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词,结合上下文或运用工具书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重点难点1.重点:认读本课生字词,感悟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2.难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方法朗读探究讨论体会教学课时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了解马,欣赏有关马的图片。
认识《八马图》了解马的生活习性,及有关马的故事、名画。
(二)解析课文题目。
1. 红马会有怎样的故事呢?2. 你们喜欢上美术课吗?本文是作者在美术课上发生的一件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发生了怎样有趣的故事。
板书:红马的故事3.播放手机精彩的导学成果。
二、新课学习(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 读通、读顺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 检查学生生字情况;3. 指导生读生字,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二)自读自悟,合作探究1. 读课文2—13自然段,想想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
2.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相机引导。
我们喜欢上美术课,有哪些理由呢?可以在找到的句段旁写上批语,做上记号;同座的两位同学如果都读完了互相议一议,看看自己找的理由是否正确。
3.同座互相议一议,读一读。
教师巡回辅导,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
用心读书,用心思考,用心体会,用心倾听学习就有收获。
这两位同学做得很好,在交流的过程中边朗读,边圈画。
(三)交流感悟,品味语言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开展教学。
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指导学生学习、朗读、理解课文。
1.我们为什么最喜欢上美术课?谁愿意起来把你的学习体会和大家交流交流。
(1)大家喜欢上美术课,是因为老师的画画得妙。
我是从课文的第2、3自然段中读到的。
教师相机板书:老师画得妙(2)请同学们自由读1、3自然段,找出描写老师画画得妙的句子,读一读。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4

《红马的故事》
一、教材解读
《红马的故事》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们的生活,通俗易懂,又适合分角色朗读,使师生仿佛亲临一堂轻松和谐、别开生面的美术课.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从低年级升到中年段,如何质疑还需要进一步指导,说话的条理性和准确性有待培养,对于如何在小组内清楚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开展有效的讨论有一定困难。
三、目标定位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滑稽、巡逻、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四、教学条件评估
1.2课时完成。
2.准备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马的故事》教学设计
导读:教材分析:
用自己的眼睛看,脑筋想,用心去体会,创作与大家不一样的东西既是最好的也是最独特的,更是最有价值和个性的。
课文再现了小作者画红马受到老师的充分肯定而喜出望外的情景,极富儿童化的语言,既贴近孩子的生活,通俗易懂,学生一定会很喜欢的。
教学目标:
1独立学会要求掌握的10个生字,认识9个生字;学习运用工具书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含苞待放、居然”等词语。
2初步了解冒号的一般用法。
3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重点:
1、注意“帮”的结构;“待”是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分角色朗读课文。
3、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教学难点:
学习冒号的用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初读课文,认识生字新词,读顺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了解小作者的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趣。
1你逛过动物园吗?谁能说说你见到的马有什么特点?
2你见过红马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故事,故事的题目是——
板书并指名读课题——《红马的故事》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把学生的问题写在黑板上。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学法指导:(课件出示)
1、标:标出自然段。
2、记:画出生字、新词及不认识的字词,问一问,记一记。
3、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4、问:不懂的问题。
(二)讨论:
小组长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
1、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按自学步骤自学课文
3、检查生字情况
A出示文中生字的词语,学生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文中圈出,再齐读。
B扩词。
含苞待放滑稽自由一片叶瓣一只苍蝇一头牛一匹马
C你还能找出这样的词组吗?(一幅画)
(三)师生交流。
1课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2课后延伸:边读书边想象并动手画一画小作者的画上画了些什么?
四、写字指导。
1、自主观察“我会写”中的字,说说你的发现: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哪个生字?
2、重点师范写以下几个字:故、级、粉、板、事
3、学生练笔,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交流。
强调:左右结构的字不能太分开,“事”字的横要注意有变化。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体会文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懂得:只有善于思考,勤于观察,大
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到尝试后的喜悦。
一、复习巩固。
听写生字,用“事”组词。
二、创设情境,抓住关键词句。
1、平常你最喜欢什么老师上课,为什么?
2、读了红马的故事,说说文中的老师你喜欢吗?为什么?
3、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这位老师不仅你们喜欢,他的学生们更喜欢?
4、喜欢他什么?从哪些词句读出来?
三、朗读指导,读中品文。
1、引导学生读不同的段落,想象不同的心情,试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
2、分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出对老师的喜爱、敬佩、感激,为我大胆创作得到肯定而惊喜、自豪。
四:引导学生说出冒号的作用
出示句子:
1老师走到我旁边,笑着问:“画好啦?这是什么马?”(表示提起下文)
2花瓶里有三朵百合:一朵盛开,一朵含苞待放,一朵掉了一片叶瓣在桌面上。
(用于总说后面,表示分说。
)
五、拓展想象:
其他的同学看到了我的画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