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竹石ppt课件完美1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下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PPT(共16页)

六年级下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PPT(共16页)

二、 郑燮其事
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 “三
绝”。其画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 尤善兰、竹、石;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 恻恻动人;书法则揉楷、行、草、隶而为一, 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文 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郑板 桥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徐悲 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 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 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 于奇妙,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7. 作家在不同时期倾其心力与才力创 作出来 的经典 之作, 经过时 间淘洗 后成了 重要的 精品
8. 乡土社会维持秩序是礼,而非法, 亦非人 ,礼是 传统, 可以有 效地应 付其中 的生活 问题。
9. 文章在叙事抒情间穿插的议论警句 频出, 有对生 死的理 解,有 对人生 的领悟 ,这些 议论增 添了文 章的理 性之美 ,使之 更显厚 重。
【清】郑燮
竹 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zhèngxiè),字克 柔,号板桥。生于康熙三十 二年(西元1693年)农历 十月二十五日,卒于乾隆三 十年(西元1765年)农历 十二月十二日,中国清代画 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 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 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 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 之一,其诗、书、画世称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留。”
苏轼《於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 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李白《慈老竹》“里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 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部编版 竹石 课件完美版1

部编版 竹石 课件完美版1

赏析
诗人用“咬定”“立根”“坚韧” 等拟人化且有力的词语,充分表现了 竹子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韧不拔、 顽强不屈的精神,抒写了自己对当时 黑暗的、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意 志和高尚节操。
难点探究 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 法有什么共同点?
《马诗》诗人抒发了想要报效国家,施展抱负的渴望。 《石灰吟》诗人以石灰自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 不论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粉骨碎身,也要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表现出诗人正直倔强的性格和不向任何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 骨。
部编版 竹石 _ppt 课件最新
语文统编版 六年级下
10.古诗三首
竹石
部编版 竹石 _ppt 课件最新
竹石
朗读诗歌,注意节奏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东西南北风。
相关资料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 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 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 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 《郑板桥集》。
2 、重视知识能力的迁移。如在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理解语文知识的基础上,还进行了思想教育和情感陶冶,达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并要学生回家把自己 对“乌塔”的见解写在日记上。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入景,入情,情景交融之中,想像驰骋,学得愉快,气氛活跃,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
教师思考:
任何事情都要辩论地看,尤其是这篇课文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它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人的思想碰撞,所以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肯定好的一面,并非刻意地去模仿学习乌 塔的做法。
这是一篇独立阅读文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走上自学之舟,让学生自己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行商讨解决,并组织学生起来搞一些辩论活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共18张PPT)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0 古诗三首:竹石|部编版 (共18张PPT)

2020/6/7
9
/
任 尔
/
千 磨
立 根
咬 定
竹 石
/
/
东万原 青
/
/
/
/
·
西击在 山

南还破 不郑 北坚岩 放燮
风劲中 松
。,。 ,
2020/6/7
10
自主学习:
• 1、弄清“咬定、立根、原、破岩、磨、坚劲、尔” 的意思。
• 2、解释每句诗意。
2020/6/7
11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2020/6/7
5
《竹石》就是 郑板桥题写在 自己的竹石画 上的一首诗。
2020/6/7
6
为自己的画画作品而写的诗 就是题画诗。
2020/6/7
7
《竹石》是讲竹还是讲石?
2020/6/7
8
• 竹石

郑燮(xiè)
• 咬定青山不放松,
• 立根原在破岩中。
• 千磨万击还坚劲,
• 任尔东西南北风。
2020/6/7
13
品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 竹的根须深深地扎入断岩裂缝中,像 ( )紧紧地抓
住岩石,像(
)牢牢地咬定青山,像( )紧紧
地攀附岩层断面。
爬山虎
吸铁石
巨齿
2020/6/7
14
品诗

千磨千万磨击还万坚击劲,

任尔东西南东北西风南。 北风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4
郑燮其事
• 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 “三绝”。其画 秀丽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 诗文讲究真情,傲放慷慨,恻恻动人;书法则揉楷、 行、草、隶而为一,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 著有《板桥文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 等。郑板桥在中国文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 徐悲鸿先生说:“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 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章奇、书画尤奇。观 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且寓仁慈于奇妙, 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课件(共30张PPT)

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课件(共30张PPT)

六年级语文下册10.古诗三首《竹石》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由清代著名诗人郑燮创作的《竹石》。这首诗以竹子 为题材,通过描绘竹子在恶劣环境中的坚韧和顽强,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和生命的 深刻感悟。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在阅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注意诗中描绘的竹 子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所代表的深层含义。
根据诗句字词的意思,试着翻译诗句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
刚劲。
任:任凭
尔:你。
经历了千种磨难万 种打击仍然坚韧劲 拔,任凭东西南北 风的呼啸也不动摇。
文字鉴赏
坚劲又是一种什 么精神? 坚强不屈、坚韧不拔
拓展延伸
读着这样的

竹子,你对它

产生了一种

怎样的感情?

郑板桥是公正廉明、才华横溢的正 人君子。他刚正不阿,不畏权贵,与人 为善,好打不平。例如:他上任县令的 第一天,就出个怪招。让人把县衙的墙 壁凿了许多的洞。别人不理解,就去问 他。他说这是去去前任官吏的恶习和俗 气。郑板桥的这种社会人格与那些贪赃 枉法、仗势欺人、嫌贫爱富、虚伪逢迎 的种种恶俗是格格不入的。
拓展延伸
诗人 仅仅 是赞 美竹 子吗?
不是,诗人赞美 竹子的目的是表 达自己的志向与 心愿,并运用借 物喻人的手法, 含蓄地表达他永 不屈服的坚强意 志。小来自结这是一首托物言志
的诗。这首诗着力表现
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
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
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
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
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
③《竹石》描写了竹子扎根于_破__岩__中___ 的形象,表现了诗人_坚_忍__不_拔____刚__正_不__阿 的精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竹石教学》课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竹石教学》课件
竹石
作者简介
郑板桥(公元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
理庵,又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出身贫寒,性情落拓, 不拘小节,人多目为狂士。清潍县知县,“扬州八怪” 之一。应科举为清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 乾隆七年(1742年)春,任范县知县。清乾隆十一年 (1746年)调任潍县知县。郑板桥任潍县(今潍坊市区) 知县7年,最大的政绩是救济灾民。当时潍县发生百年不 遇的大旱,大批灾民流离失所。“十日卖一儿,五日卖 一妇,来日剩一身,茫茫即长路……”是当时的写照。他 采取果断措施:一面先行开仓赈贷,令百姓具券借粮, 一面向上呈报;对于积粟之家,不分绅商,尽行封存, 责其平粜。还修筑城墙,疏浚城河,以工代赈。“衙斋 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 一叶总关情。”他处处关心百姓,千方百计拯民于水火, 因此触犯了豪绅巨贾利益,遭诬告罢官。
作品《竹石》
《竹石》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①
郑 燮(xiè)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②尔③东 西 南 北 风。
①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 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道诗。
② 任:任凭。 ③ 尔:你。
注释
竹石:这是作者所作竹石图的题画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 :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 :折磨,挫折。 坚劲:坚韧、刚劲。 任 :任凭。 尔 :那、你。
《竹石》意思
•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 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 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 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 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 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竹石人教统编版PPT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竹石人教统编版PPT

这首诗的语言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语言简易明快,偏 向口语化,比如“任尔东西南北 风”一句完全脱口而出,不加雕 琢。虽浅显易懂,但字里行间 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赏析
前两句写竹子扎根结实,后两句 写竹子坚韧不拔。“破岩”写出扎根 的艰难和顽强,“千磨万击”“东西 南北风”表明它承受着巨大的外界压 力。
竹石
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 上的一首诗。
扎根,生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比喻根扎 得很结实 。
原本,原来。
破裂的岩 石,暗喻 艰苦的环 境。
牢牢咬住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 的山岩之中。
坚韧,刚劲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凭你。
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 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诗意: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诗意:

法有什么共同点? 何当金络脑 何当:

牢牢咬住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
成功往往偏向于有准备的人
石看纹理山看脉,人看志气树看材。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诗人用“咬定”“立根”“坚韧”等拟人化且有力的词语,充分表现了竹子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抒写了自己对当时黑暗的、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
赏析
诗人用“咬定”“立根”“坚韧” 等拟人化且有力的词语,充分表现了 竹子在艰难、恶劣的环境中坚韧不拔 、顽强不屈的精神,抒写了自己对当 时黑暗的、污秽的社会不妥协的斗争 意志和高尚节操。
难点探究
牢牢咬住青山绝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下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公开课课件PPT(杨春早)

人教统编版语文六下第10课古诗三首《竹石》公开课课件PPT(杨春早)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石
竹石,是扎根在石缝中的 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 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 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破岩:岩石的缝隙。 立根:扎根,生根。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今译:竹子紧紧地抓住青山,一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 牢地扎在岩石缝隙之中。
人教版部编本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竹石
邳州市占城镇许集小学杨春早
作者简介
xiè
郑燮(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江
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 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 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 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 是清代著名文人画家。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任凭。 尔:你。 击:打击。 坚劲:坚强有力。 磨:折磨,磨炼。
今译:经历无数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酷暑的 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竹子紧紧地抓住青山,一 点儿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 扎在岩石缝隙之中。经历无数 磨难和打击身骨仍坚劲,任凭 你刮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 的西北风。
拓展延伸

【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 无竹令人俗。

【清】郑燮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诗表面上是 写竹,实际是写作者自己刚正不阿、坚 强不屈的性格。表现了作者决不向任何 邪恶势力低头的高风傲骨。

新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竹石》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竹石》教学课件

自学指导二 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竹石:根扎在石缝中的竹子,这是诗人题写在竹石图 上的一首提画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那、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 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 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任凭你任何 方向刮来的狂风。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中,隐寓了自己 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 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 不动摇的品格。
总结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子的特 点,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精神,在言 志。作者表面写竹子的坚忍不拔,实际上 是表明自己不怕打击、不畏风浪、顽强斗 争的精神。
竹石
竹称君子
高洁 正直 坚韧 顽强
作者简介
郑燮(1693—1765),即郑板桥,字克柔,号板桥, 江苏兴化人。应科举为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代著 名的书画家、文学家,是著名的“扬州八怪”之一。 工诗词,描写民间疾苦颇为深切。自古以来,竹与梅、 兰、菊被誉为“四君子”,竹被人们看做是高洁、正 直、坚韧、顽强的象征。郑板桥喜爱画竹,他笔下的 竹兀傲清劲,别具一格。郑板桥晚年的这首题画诗 《竹石》正是他这种傲岸和刚直人格的写照。
学习目标
1、认识课后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体会这首诗的意思,感受竹子的精神。 3、有感情的诵读这首诗,达到会背。
自学指导一
初读古诗,把古诗读流利。
(3分钟后汇报)
竹石
郑 燮(xiè)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竹石
一、 郑燮其人
郑燮(1693~1765年),名燮,字克柔,号板 桥,江苏兴化人,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出身 贫寒,性情落拓,不拘小节,人多目为狂士。 清潍县知县,“扬州八怪”之一。应科举为清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二、郑燮其事
郑板桥诗、书、画皆有成就,号称“三绝”。其画秀丽 苍劲,随意挥洒,笔趣横生,尤善兰、竹、石;诗文讲 究真情,傲放慷慨,恻恻动人;书法则揉楷、行、草、 隶而为一,圆润古秀,自号“六分半书”。著有《板桥 文集》、《板桥家书》、《板桥诗钞》等。郑板桥在中 国文学史、美术史上有一定地位。徐悲鸿先生说:“板 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绝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 文章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与书画,不但想见高致, 而且寓仁慈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

)。
九、课堂小结
《竹石》共四句,前两句写竹子的特 点,在状物; 后两句写竹子的精神,在言 志。作者表面写竹子的坚忍不拔,实际上 是表明自己不怕打击、不畏风浪、顽强斗 争的精神。
谢谢

体会到因为海面上波涛起伏,船身前 后晃荡 ,小高 担心纸 箱被损 坏;另 外纸箱 里装着 的小昆 虫,在 小高心 中比什 么都重 要,他 要保护 它们。 而且小 高在晕 船,身 体极不 舒服的 情况下 紧紧抱 着纸箱 的。)
三、《竹石》图
四、《竹石》其诗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 石① 郑 燮(xiè)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任②尔③东 西 南 北 风。
①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 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 道诗。 ② 任:任凭。 ③ 尔:你。
五、注释
竹石:这是作者所作竹石图的题画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缝隙。 磨:折磨,挫折。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六、《竹石》意思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 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 刮,竹石受到多大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 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 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 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 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2. 两年前,战士们来到荒芜人烟的小岛上 ,垒出 “海岛 田”撒 下蔬菜 籽、西 瓜籽, 由于没 有昆虫 授粉, 一个西 瓜也没 有结。 今年战 士们用 人工授 粉,结 出小瓜 ,谁知 又被暴 风雨袭 击。那 个唯一 残存的 小瓜在 战士们 精心的 照料下 ,才结 出了第 一个大 西瓜。

体会到战士们为了西瓜的生长,付出 了许多 心血。 它凝结 着战士 们建岛 、爱岛 的深情 。)
七、思考问题
• 诗人喜欢竹子吗?他是怎样表达的? • 借物喻人,表明诗人刚正不阿的品 性,不怕打击、不畏风浪的气节。
八、课堂练习
1.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郑燮( )
2.解释下面词语在诗句中的意思。
任尔( )
3.按要求填空。
《竹石》的作者是( )的诗人
( )。这是一首( )。全诗通过咏
诵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的表达了诗人

(3. 好像一股甜丝丝的甘浆,流进了每个战 士的心 田。

体会到这个西瓜是战士们对祖国、对 小岛无 限热爱 的结晶 ,是战 士们在 艰苦的 生活中 创造出 来的美 好果实 。)

(4.我就不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 们祖国 的宝岛 ,会不 愿在这 里安居 乐业。

体会到战士相信 士们早 已作出 了在海 岛扎根 的打算 ,并努 力地在 这里建 设着自 己的家 园。同 时,又 反映出 他们为 保卫祖 国而不 怕艰苦 ,自觉 在那“ 比大陆 苦得多 差得多 ”的环 境中生 活的高 尚品质 。)
这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 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 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 颂的却是人。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 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 “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 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 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 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 深刻而意味深长。

教学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谈到什 么地方 就一起 体会那 个地方 ,体会 以学生 所体会 到的为 主,体 会表达 出来后 ,让学 生带着 这样的 体会读 书,其 它同学 在这个 同学理 解的基 础上可 以补充 自己的 体会, 加深理 解,再 集体朗 读。

(五)交流表达,朗读深化,归纳总 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