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知识点归类复习

合集下载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知识点归类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知识点归类

九年级思想品德(全一册)知识点归类[全]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含义:社会主义初级级阶就是不发达阶段,这种不发达不只是表现在一两个方面,而是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算起,至少需要一百年时间。

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国家根本任务:国家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我国最基本国情: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党的基本路线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8我国立国之本,我国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四项基本原则。

9我国强国之路,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改革开放。

10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经验集中一点: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

12党和国家生命线、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党的基本路线。

13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是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1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15我国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面对风险挑战,要让“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高歌向前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就是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17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8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政治基础: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19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我国经济建设立足点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1我国人口现状基本特点是: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九年级思品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思品复习知识点

九年级思品复习知识点思想品德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正确人生态度的关键学科。

为了帮助九年级学生复习思品知识,以下将从个人品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三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个人品质1. 独立自主:作为九年级学生,应该逐渐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盲从、不依赖他人。

2. 积极进取:积极主动,勤奋学习,不畏艰难,追求卓越,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3. 诚实守信: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要保持诚实守信的品质,言行一致,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4. 自律自控:自律是培养好品质的重要保证,要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欲望。

二、社会公德1. 尊重他人:九年级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父母和同学,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尊重他人的权利。

2. 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不乱丢垃圾,不随地吐痰,不进行违规行为,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 社会责任: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4. 诚实守信:在社会交往中,要遵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对他人的承诺和信任要能够信守。

三、家庭美德1. 孝敬父母:九年级学生要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规定,不说不孝的话,不做不孝的事。

2. 乐于助人:在家庭中,要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关心家庭成员的生活和情绪,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3. 家庭和睦:要与家人和睦相处,不吵架、不争吵,通过沟通和理解解决家庭问题,共同维护家庭的温馨和平稳。

4. 学会感恩:九年级学生要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感恩家庭的关爱和支持,学会珍惜和回报他们的付出。

总结:九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复习,涉及到个人品质、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三个方面。

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这些重要的思品知识点,积极践行于日常生活中。

通过努力培养好的品德素质,成为一名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九年级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

九年级(全一册)人教版思想品德知识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整理(全)第一单元承担责任服务社会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什么是责任? P5答:既可以说责任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也可以说责任是不应该做某些事情。

总之,责任是对一个人做或不做某些事的要求。

2、责任的来源 P18答: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它可以来自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谈谈你对“不同角色,不同责任”的理解。

P6-8答: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每个人都与他人有或远或近的关系,都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②在社会的舞台上,随着所处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承担不同的责任;③我们在社会中生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④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我们为什么要承担责任? P9答:(1)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是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2)我们都生活在社会中,任何人脱离了社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更不可能成就任何事业。

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3)只有人人都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才能共同建设和谐美好的社会,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5、对自己负责任表现及意义 P9答: (1) 承认错误并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承担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对自己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2) 在人生之旅中,小到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6、谁对我负责任?如何理解“我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P9-11答:(1)自己对自己负责。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有资格、有信心、有能力承担起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

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小到为自己的一次约定守时,大到终身信守诚实、自尊自信、自立自强,都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表现。

九年级思品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思品知识点归纳

九年级思品知识点归纳一、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1. 道德的概念与重要性- 道德是社会生活中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

- 道德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法律的概念与作用-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 法律的主要作用是规范行为、维护秩序、保护公民权益。

3.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

-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

二、个人品德的培养1. 诚信-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 诚信的体现包括言行一致、遵守承诺、不欺骗他人。

2. 尊重- 尊重他人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要求。

- 尊重的体现包括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和意见。

3. 责任- 个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 负责任的表现包括遵守规则、承担后果、勇于改正错误。

4. 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

- 追求公平正义包括平等对待他人、维护合法权益、抵制不正之风。

三、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1. 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指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自觉认识和责任感。

- 公民意识的内容包括遵守法律、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国家利益。

2. 社会责任- 个人应当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

- 社会责任的体现包括关爱环境、参与公益活动、促进社会和谐。

四、法律常识1. 宪法知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 了解宪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尊重和维护宪法权威。

2. 民法常识-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 了解物权、合同、侵权等基本民事法律制度。

3. 刑法常识- 刑法规定了犯罪行为的界定和相应的刑罚。

- 了解犯罪的种类、刑罚的种类及其适用原则。

4. 未成年人保护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旨在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 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保护措施及相关法律责任。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 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是指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自然环境的道德准则。

- 培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复习要点

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复习要点

九年级全一册思想品德复习要点第一课公平1、怎样对待社会中不公平现象:⑴应该增强权利意识,善于用合法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⑵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客观理智地对待不公平现象;⑶增强权利意识,同破坏公平的现象作斗争。

2、合作为什么要建立在公平的基础上:⑴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应有的发挥,个人的利益得到应有的保障;⑵避免了不必要的内耗,促进了社会高效、和谐运转;⑶有利于我们顺利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第二课正义1、列举我国维护正义的典型人物:任长霞、孟祥斌、徐洪刚、林浩2、列举我国出台的正义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

3、维护正义我们应怎样做?⑴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⑵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⑶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⑷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

4、做有正义感的人:⑴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⑵看到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他人身上,能够见义勇为,我们未成年人,要做到见义巧为,维护正义;⑶明辨是非,伸张正义。

第三课政治生活1、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

3、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

5、我国的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6、全国人大的职权:⑴修改宪法;⑵监督宪法的实施;⑶立法权;⑷任免权;⑸重大事项决定权;⑹监督权。

7、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8、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9、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

10、怎样建立法治国家?⑴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⑵国家机关应依法行使职权;⑶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依法行政;⑷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11、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梳理(中考全部要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梳理(中考全部要点)

九年级思想品德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感受时代脉动1、我国的社会巨变包括:人民生活、国家实力。

①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②人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③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①中国的发展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②我国的经济发展充满活力。

③我国的科学技术和教育得到很大提高。

④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④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⑤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⑥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⑦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⑧坚持“三步走”战略部署。

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⑩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1)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2)中国的综合国力日益增强;(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4)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①我国的国民经济突飞猛进,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列。

②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③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

①不断加强同其他国家的团结②积极参加地区政治经济安全的对话与合作1)定义: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拥有的各种力量的有机总和,是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世界各国据以确立其国际地位、发挥其国际影响和作用的基础。

(2)综合国力是衡量国家实力的指标;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是我国国家实力增强的重要体现。

①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

②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金的活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

③改革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巩固了社会主义根本经济制度。

9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

作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对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关键性作用。

初三思品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初三思品复习知识要点总结

初三思品复习知识要点总结第1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1、公平的含义?公平意味着参与社会合作的每一个人既要承担应分担的责任,又能得到应得的到的利益。

2、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社会公平的主要表现为社会为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并使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劳动和贡献得到应得的利益。

3、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维护社会公平①能促使社会合作取得成功,有利于社会合作的不断延续。

②能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形成,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③能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减少或避免社会冲突,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4、怎样维护社会公平?①维护社会公平,不仅要靠政府和各级社会组织的力量,而且要靠每个社会成员的努力。

②树立社会公平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学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判断正义行为的标准?①凡是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行为。

(反之,非正义行为)6、正义制度的含义?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程序就组成了正义制度。

7、怎样维护正义制度?①正义要求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②没有正义制度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

③正义行为,应该得到的赞扬和支持,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制裁。

8、怎样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①尊重和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是一个现代人应有的品格)。

②按照正义标准对人对事、做人做事,违反正义标准的事坚决不做,(是一个正义感人的集中表现。

)③要注意尊重他人的权利。

(不伤害他人、不侵害他人的基本权利是正义的最起码的要求。

)④当遇到非正义行为发生时,对实施非正义行为的人要进行积极的劝说和制止,必要时以自己的勇敢和机智同违法犯罪的行为做斗争。

第2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责任的来源?①有了承诺就有了责任。

②人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随之产生一定的责任。

2、社会生活中,人们各自承担着哪些责任?①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责任就不同。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归类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归类

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知识点归类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1、责任就是一个人应当做的事情或不应当做某些事情。

2、不同的社会身份负有不同的责任。

每个人要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尽到自己的责任。

3、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

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职业的要求、法律规定、传统习俗、公民身份、道德原则等。

3、自己对自己负责,谁对自己不负责任,谁就要对这种不负责任所造成的后果负责,承担这种不负责任的责任。

及时纠正自己的过失,也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4、我承担我无悔:有些该做的事情,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我们仍然要它们承担责任。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出色。

5、承担责任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面对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是最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

第二课在承担责任中成长1、关爱集体的表现:(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求某某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

2、承担对社会的责任:(1)维护国家的尊严;(2)为国分忧,勇担重任,与国家共渡难关。

(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3、许下诺言,意味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信守承诺,会为自己赢得信任。

慎重许诺、坚决履行诺言,是负责任的表现。

4、当我们做错事时,承认错误是一种负责任的表现。

错了,就勇于承认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5、自觉承担责任,就是我要承担责任、我愿望承担责任、我主动承担责任。

我们要自觉承担责任,做责任的主人,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1、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已被国际社会所公认。

但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2、为什么说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总体上看,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所以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思品知识点归类复习
一."主"类
1.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主体(基础):公有制
2.我国分配制度的主体:按劳分配
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国有经济
4.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二."最"类
1.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国两制
4.拥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法律:宪法
三."基本"类
1.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基本国策:对外开放,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3.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一国两制”
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5.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8.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10.我国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已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11.我国资源方面的基本国情: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开发利用不仅合理\不够科学,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四.基础类
1.发展两岸关系的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政治基础(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
3.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
4.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发展教育和科学
5.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
6.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宪法
五.制度类
1.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六.根本类
1.国家的总任务: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
3.中国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立更生
4.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即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有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7.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8.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9.我国取得辉煌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0.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1.我国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七实质类
1.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发展问题
八前提类
1.两种制度的前提:一个中国
2.改革发展的前提:稳定
3.依法治国的前提:有法可依
九集中体现、集中表现类:
1.社会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不言代价与回报地自觉履行责任
2.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三峡移民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
4。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十核心、中心类
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一个中心,即各项工作的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依法治国的核心:以宪治国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5.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人民当家作主
十一目的、目标类:
1.党的基本路线确定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关键的目标:202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4.实现共同理想: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二原则类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3.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发展两岸关系的原则: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5.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6.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十三重要、重点类
1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诚实守信
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