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学年天河区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
天河区小学科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总结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天河区小学科学义务教育新课程总结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郑雪萍2003年广州市小学科学新课程改革全面启动,我区现采用河北版、教科版两个版本的《科学》教材。
在整整的5年时间里,为使教师从宏观上对新的科学教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尽快熟悉教材和教法,区组织教师积极参加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各级培训,以提高我区科学(自然)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在市教研室科学科的指导下,我们区的科学课改工作开展顺利,积极开创新的教研路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围绕新课程改革开展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研究,进行了新课程学科资源的共建共享、开展区域集备、网络教研、专题研讨等。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适应新课程改革,提高了科学教育教育学的水平。
现将5年来开展课改实验情况总结如下:一、现状(一)小学科学课程计划和课时落实情况。
按照广东省《广东省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指导意见》(粤教基[2002]12号)规定,小学科学3-6年级每周2课时。
而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规定,小学阶段应该在三、四、五、六年级开设科学课,课时比例应占小学课程总课时的7~9%。
据此计算,小学科学的课时应该在每周2.1~2.7节之间。
广东省尚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7%的最低标准。
现在天河区更为严峻的是,出于各种理由学校将小学科学的周课时进行削减,有的学校所有年级均只剩1课时,有的把5、6年级的课削减,将课时用于上语数英等课。
在课表上写是科学,但上课是其他学科。
由于没有部门有力的监管,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二)小学科学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情况。
1、科学教师队伍严重短缺新课程改革后,科学课时由原来课改前的1节改为2节,对科学教师队伍需求更大。
但是情况恰恰相反,课改后科学队伍反而严重短缺。
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访谈发现小学科学教师队伍形势比较严峻,本区有专职科学教师的学校只占公办、企业、事业单位办学(64所)的37.5%,有63.5%的学校没有专职的科学教师(如下图)。
08年秋三上科学试卷

6.不同的植物,生长的环境( A )。 A.不同 B.相同 C.一样
四、实验题: 1.把“小草喝水”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1)挖小草的时候,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 根 (2)把小草装在一个透明的 容器 (3)在水面上滴上少许 油 。
里,倒入一些水。
,防止水分蒸发。
(4)以后每天同一时间段观察并测量一次水面的 高度
2008年秋三年级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 1.写出两位科学家的名字牛顿
、 爱迪生
。
2.写出三种你认识的动物名称
种你认识的植物名称
小猫、小狗、小鸡
,写出三
。
小花、小草、大树
3.在我们常见的材料中,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我们 称为 天然材料 加工处理来自大自然的材料,材料的性质特点
发生了改变,这样的材料我们称为 人造材料
。
4.在下面圆圈里的适当位置填写:人、动物、植物、有生命的物体。
有生命的物体
植物 动物 人
5.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会
、
、
、
6.塑料最大的缺点是 不易分解
。
。
二、判断题: 1.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污水排放到江河湖海对我们生活没有影响。
( (
√ ) ×)
3.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 命。 ( )
发现金属有 延展性
。
五、简答题: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你知道了许多科学道理,请你提 出五个科学问题。
√
4.不了解的物体和液体,我们不能随便闻和尝。
(
√
)
5.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
)
6.物体上轻下重,就不容易倒。
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200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五年级科学试卷(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1.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物体在水中排开的水量越大,它受到的浮力就越。
2.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方向是,浮力的方向与重力的方向正好。
3.一个物体在空气中测得的重力是7 N,浸没在水中测得的重力是5 N,它受到水的浮力是N。
4.开水壶是铝制的,铝是热的,开水壶的提手是塑料的,塑料是热的。
5.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的水钟有型和型两类。
6.在阳光下,竖立一根木棒,随着时间的变化,木棒影子的和都会发生变化。
7.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8.地球的公转产生变化;地球的自转产生变化。
9.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是的,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是的。
10.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物体的热胀冷缩和有关。
11.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西边。
12.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水的这种变化叫做。
二、判断题:1.沉在水底的物体没有受到浮力的作用。
()2.橡皮在水中是沉的,把它切成1/4后,就会浮在水中。
()3.除了盐水外,其他液体不能使马铃薯浮起来。
()4.比重计是一种能够比较液体轻重的仪器。
()5.衣服穿在身上,却不能给身体提供热量。
()6.傅科摆的实验能证明地球在公转。
()7.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是不同的。
()8.地球自西向东的自转,使人们看到了太阳东升西落的现象。
()9.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两边的树木、房屋在向后移动。
() 10.一个物体如果在清水中是浮的,那么它在食盐水中肯定也是浮的。
()三、选择题:1.潜水艇是用改变自身的来改变沉浮的。
A、体积B、重量C、形状2.摆的快慢与有关。
A、摆重B、摆长C、摆幅3.浮在水面上的木块,受到的浮力与重量的关系是。
A、重量>浮力B、浮力>重量C、浮力=重量4.50毫升的清水与50毫升的海水,它们的重量比较是。
详尽小学科学知识点全纪实(3-6年级)(精华版)

详尽小学科学知识点全纪实(3-6年级)(精华版)1. 太阳系- 太阳系是由太阳、地球和其他八大行星以及其他天体组成的。
-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提供了光和热能。
- 行星包括水金火木土天海王火,按离太阳远近排序。
-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星球,有大气层和水资源,适合生命存在。
2. 物质与材料- 物质是构成一切物体的基本单位。
- 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 材料是人类用来满足需求的物质。
- 材料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合成材料。
3. 力与运动- 力是使物体产生运动、改变形状或停止运动的原因。
-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 运动是物体位置随时间的改变。
- 运动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4. 生物和生态系统- 生物是指能够呼吸、移动、生长和繁殖的有机体。
- 动物和植物是生物的两个主要类别。
- 生态系统是生物和它们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
-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生物圈和食物链。
5. 光与声- 光是一种能传播的电磁波,能被人眼看到。
- 光的传播是直线传播的。
- 声是一种机械波,能被人耳听到。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和固体。
6. 简单机械-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一个支点和两个力臂组成。
- 轮轴是一种简单机械,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
- 楔子是一种简单机械,常用于分割物体。
-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减小力的大小。
7. 电与磁- 电是一种带电粒子的运动。
- 电路是电流在闭合路径中的流动。
- 磁铁有两个极,北极和南极。
- 磁铁可以吸引含铁物体。
8. 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大气的状态。
- 气温、降水和风向是衡量天气的重要因素。
- 气候是指长期时间内的天气模式。
- 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9. 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来验证假设的过程。
- 实验需要设立变量、控制变量和观察结果。
- 科学实验需要遵循安全操作规范。
- 科学实验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然现象。
以上是小学科学知识点的简要介绍,涵盖了3-6年级的内容。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半考试

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三年级科学试题姓名:_______班级:_____得分:____一、填空题:(共35分,每空1分)1、___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它为植物提供了___、___,为动物提供了生存的栖息地,也为人类提供了___和____的原料……土壤是人类和动物共同的家园。
2、一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__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价值。
3、塑料垃圾被填埋在土壤中,降低了土壤的____,同时也阻碍了植物根系的发育和对____、____的吸收与利用。
4、大多数植物利用____、泥土中的____和空气中的_____,在叶子里自己制造“食物”。
5、花是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的,制造花粉是____,接受花粉是_____,保未开的花是____,吸引昆虫是_____。
6、_____和_____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____的柱头上,这一过程就叫做_____。
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____。
7、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__途径进行传粉,常见的是____和_____。
8、要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9、把不同的液体同时倒一点在斜放的板子上是研究液体的____性质;把不同的液用滴管滴在蜡纸上是研究液体的____性质。
二、名词解释:(共6分,每小题2分)1、什么叫果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什么叫虫媒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什么叫风媒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1分)1、请问下列哪些不是生活在土壤里的动物()。
A.青蛙B.知了C.蚂蚁2、下列物体中()是不能浮起来的物体。
A泡沫B塑料C钢球3、下列物体中()不是液体。
A矿泉水B花生浆C饼干4、下列()不是用来识别液体的方法。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期末考查

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三年级科学
期末考查
2.常见小动物的特点
蜗牛
用“信息素交流”
蚯蚓
身上有鳞
蚂蚁
用腹足爬行
金鱼
身体上面有环节
3.关于空气我们知道的知识真不少(联系这学期学习过的知识完成气泡图)
四、我来探究
1.到的现象是:
这一现象说明了:
2.物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用过的塑料制品应该注意些什么?
3.:文具盒里或者笔袋里的橡皮和尺子,记录它们的特征,找出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科学课是大家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科学课趣事多,谈谈你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参考答案
一、选择与填空题(总分30分
每小题2分)
1~8 BBCA BBCC
9~15
CBAA
BBC
二、判断题(总分26分
每小题2分)
1~8 √√√
√√
9~13
√√
三、连线与填图(总分20分)
1.
每空2分,总分6分
2.
每线2分,总分8分
3.
6分
四、我来探究(总分24分)
1.
我看到的现象是:水不能进到杯中,纸没有湿
这一现象说明了:空气可以占据空间(9分) 2.(5)分
3.(5分)
4.(5分)。
2008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卷

2008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卷
1、生存是生物的基本权利,多种多样的生物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我
们人类不能其它生物,因该生物的多样性。
2、、、是当今人类使用最多的能源物质,它们都是通过远古生物转化并贮存下来的太阳能。
3、电磁铁的磁极方向是可以的,改变和改变
都会使电磁铁的磁极发生改变。
4、滑轮组是一种既能又能的简单机械。
5、影响生物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变化,但人类对于生物的破坏和对一些生物的也起了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把正确的番号都选上,选对一个番号3分,共27分)
1、电动机是把转化成,发电机是把转化成。
①电能②热能③光能④机械能(动能)
2、现在人们都主要乘坐汽车,但自行车仍然应该大力提倡使用,主要是因为它
具有的特点。
3、
①结构简单②使用方便③节能环保
3、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主要与有关系。
①铁芯粗细②线圈圈数③电池的数量
4、使用“工”字形的铁轨主要是利用它的优点。
①节省钢材②便于铺设在枕木上③有较强的抗弯曲能力。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华版)

一站式小学科学知识点精选(3-6年级)(精
华版)
目录
1. 电和磁
2. 光和声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4. 生物和环境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1. 电和磁
- 电的基本性质:电荷、电流、电压、电阻
- 电路的组成和元件:电源、导线、电灯、电阻器、开关
- 磁的基本性质:磁性物体、磁极、磁力
- 磁的应用:指南针、电磁铁、电动机
2. 光和声
- 光的传播和反射:直线传播、反射定律
- 光的折射和色散:折射定律、色散现象
- 光的阻拦和吸收: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 声的传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音的高低
3.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 物质的分类:固体、液体、气体
- 物质的性质:颜色、形状、硬度、透明度、燃烧性
- 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 溶解和结晶:溶解的条件、结晶的条件、溶液的饱和度
4. 生物和环境
- 植物的生长:土壤、光照、水分、温度
- 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 生物的生活性:食物链、生态平衡、节约用水、环境保护- 人类的健康:健康饮食、运动锻炼、个人卫生、疾病预防
5. 科学实验和观察
- 科学实验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得出结论
- 观察和测量:用五官观察、用工具测量
- 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制表、绘图、比较、总结
- 安全和环保意识:实验室安全、节约用电、减少污染
以上是一份小学科学知识点的精选,适用于3-6年级的学生。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对电和磁、光和声、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生物和环境以及科学实验和观察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这份精华版的文档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研究科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学年天河区小学三至六年级科学
学生科学素养评价试行方案
(讨论稿)
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改变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与能力的评价,促进小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乐趣,逐步提高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如观察、分类、推断、预测、分析、操作定义、交流、建立模型、实验等),最终实课程宗旨,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的。
为此,天河区小学科学学科拟订定于200学年在3-6年级继续开展新的学生科学素养评价方案,以适应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与中学科学教育评价衔接。
具体内容如下:
一、科学素养评价的组成及权重
评价由三种形式组成:纸笔水平测试(开卷)、开放式考查、平时成绩。
三种形式的权重为:纸笔测试占50%;开放式考查占40%;平时成绩占10%,三者之和为小学科学期末总评成绩。
二、具体说明
(一)期末纸笔水平测试
1.命题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年7月第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及现行科学课本(三、四、六年级为教科版,六年级为河北版)进行命题。
2.评价要求
(1)着重考查课标中教学内容。
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
(2)适当体现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注重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有机结合,命题尽量从新的角度去设问,减少机械记忆,降低试题的难度。
(3)适当体现开放式考查的内容。
3.试卷结构
(1)考查内容:各年级课本内容
(2)题型及分值
选择题(四选一)约(30—40)%
简答题(含填充、探究题等)约(60-70)%
全卷满分100分。
4.考试时间:以中小教科通知为准
(二)开放式考查
开放式考查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2001年7月第1版)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现行科学课本为主要依据,并能较好地体现其中的要求。
本开放式考查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重点评价学生动手动脑“做”科学的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通过学生学科学过程中的活动产品作为评价的内容(如实验报告、科学调查、小抄报、观察日记、科技小制作、发明创造、科学小论文)。
每学年围绕一个大的主题开展各项科学活动。
开放式考查力求体现评价的灵活性、考查形式的多样性和供选择性、考查学生的多元智力、加强教师教学的弹性等,并力求与广州市的“科学小星星”实践探索活动接轨。
1.本学期主题:学科学,用科学
结合课本的探究内容开展活动(具体探究活动建议见附件3)
2.参加对象及开展方式
3-6年级学生。
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年级开展开放式考查活动。
也可以3-6年级开展。
这个活动可以和平时上课的资料收集、实验探究等活动结合起来。
不必每个年级每个学生都要课外开展这项活动。
3、作品类型
作品分为两大类。
类型Ⅰ为纸笔类:包括观察日记、探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
类型Ⅱ为制作类:包括标本、模型、电脑课件、手抄报等。
(把种植的过程用课件或手抄报展示。
种植的植物可以制作标本)
4.分组方式
每位学生只需从上述项目中选择一项进行,可以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每小组成员5人或以下。
5.活动方法
1、建议在校级以为单位把作品进行展示,在此的基础上,选拔优秀的作品参加区的展示。
(1)纸笔类作品(类型Ⅰ):每校送6份参加区的评选。
(2)制作类作品(类型Ⅱ):每校每班送1份参加区评选
2、在天河部落展示后,选出一定数量的纸笔类作品参加区现场的展示活动(类似“科学小星星”展示活动,该部分成果将角逐一、二等奖)。
5.开放式考查的参考评分标准
教师和学生可以参考下列各项给予评价。
6、奖励办法
全区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学生将获得一份奖品,辅导学生获得一等奖的教师将给予奖励,并评出优秀组织、优秀辅导员奖。
7、活动时间及办法
1、各校于12月1日把作品的文字资料图片或作品照片及说明上传天河部落(天河部落自己的博克建立一个栏目:“学科学、用科学”作品展示区),并一式一份交给郑老师,请统一使用A4纸打印。
作品的电子文稿、参赛表格等资料则发往电子邮箱(thzhxp@或cbzhxp@,)制作类作品上交实物。
由区教研室小学科学科组织人员进行初评。
2、参加现场展示的时间另行通知。
(三)平时成绩
教师根据学生平时测验、上课纪律、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合作与交往能力等进行评价。
(四)期末学生的科学素养开放式考查结果可以采用优、良、中、合格、不合格的等级。
天河区教育局教研室
2008年9月23日
附件1:开展主题活动建议:
附件2:作品案例
附件3:作品清单表
附件1:
开展主题活动建议
附件2:作品案例
去除手上辣味的妙法
作者:张舜婷戚梓茵指导老师:黎璟倩
天河区前进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有一天,我帮妈妈切辣椒。
我切完辣椒后,感觉手上很疼,像被火烧一样,火辣辣的,而且还有麻麻的感觉。
我马上用冷水冲洗,但这样做只能稍微缓解疼痛,手上还残留辣椒的气味,不能彻底解决问题。
如何去除手上的辣味呢?
二、研究方案的构思
有哪些物品可以去除辣味?我们利用互联网查找到以下资料:
表1 互联网查找到的资料
这么多方法,哪种最好呢?我们准备选用了其中了一些我们在厨房容易找的材料来进行实验。
我们选定了以下5种材料进行:醋、牛奶、茶叶(泡过)、白
糖、食盐。
三、实验过程和记录:
首先把辣椒弄在手上,刚开始手上没有什么较大的感觉,只是觉得凉凉的,但又有些微痛。
过多几十秒后,辣椒与空气接触后,变开始有些刺痛,,而不会有明显的热(因为当时天气比较冷,所以没有那么热)。
这时,我们便用醋在手上轻轻涂抹,双手搓一搓,连续洗两三下便可以了。
这时我们便用冷水洗一下手(因为冷水对辣椒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感觉手上很冷冷的,但刺痛就有减少了,可是手上会有一种醋的味道,不过这个方法是治标不治本的。
(如果用热水洗手,洗完后手上会感觉很舒服,一时会感觉手上已经没有了辣味,可过差不多一分钟后,又会有辣辣的感觉。
)
所以一分钟后,我们开始了第二个实验。
首先我们用热水反复洗几次,然后我们再用比上一次实验用的辣椒的份量少几毫米(因为我们用热水和醋去除了一少部分的辣味),再把辣椒涂抹在手上,这时也是和上一次的效果差不多相同时,我们便用用牛奶涂抹在手上,反复洗几次,,洗的时候手会粘粘,这时我们便用冷水洗一洗手。
洗完后手上还是会痛痛的,虽然有香香的牛奶味,可辣味还是很重。
我们坚持了一分钟后,手上还是很痛,便热水温一温手,开始第三个实验。
我们把茶叶浸泡在水中,再在手上涂抹比上次减几毫米的辣椒后,把茶叶放在手上搽,反复搽几次就可以用冷水洗一洗手了。
洗后手上的辣味变成了茶的香味,可刺痛就没多大的减少。
第四个实验我们也是过了一分钟后才开始。
我们也是像上几次一样用热水温一温手后,再在手上涂抹比上次减几毫米的辣椒,再把白糖局部涂在手上,双手反复搓一搓,再搓的时候手上会很痛,而且甜甜粘粘的感觉很不舒服。
搓了几十秒后,我们便用冷水洗一洗手。
感觉没什么变化,虽然刺痛是减少了很多,可效果不是很理想。
过了一分钟,手上依然没变化,我们就开始第五个实验。
在实验前,我们也是用热水洗一洗手,可这次我们用的辣椒比上几次多三分之一,把辣椒涂抹在手上后,我们便把食盐涂好在手上,双手不停的搓(因为食盐的颗粒不是很大,所以搓起来不会痛,只会有微微的痒,很舒服),搓了几十秒后,我们便用冷水洗一洗手。
洗完后,手上好像脱了一层皮,很舒服(那种感觉无法用语言表达)。
而且没有了辣味,也没有了刺痛、麻、刺鼻的味道。
所以最后这个用食盐的实验成功了!!!!
四、整理和分析
这个实验解决我们组员的疑惑,可为什么手上会残留辣椒味呢?根据我们的查找,辣椒中产生辣味的物质是一种统称为辣椒素的辣椒碱。
切辣椒时,辣椒素沾在皮肤上,会使微血管扩张,导致皮肤发红、发热,并加速局部的代谢率。
同时,还会刺激痛觉神经,这就是我们平时觉得烧手的原因。
一般认为,这是由辣椒素使皮肤的神经末梢发生化学转化而导致的。
然而食盐就能带走辣味,清除辣味,现在大家知道了原因吧!
可能是我们的实验不够完善,没有找出去除手上辣味最好的方法。
但我们发现实验中的测试品的去除辣味的能力都各有特点,如表3。
五、体会和感受
这个实验是我们组员亲身经历了整个过程,最后我们试过了不少的材料,用了不少时间,而且被辣椒的刺痛、麻、刺鼻的味道等等的烦恼折腾惨了,从中我们也明白了爸爸妈妈们为我们做菜时所遇到的麻烦,原来这么折腾人的,想到这里,我们的组员也不觉得累了。
从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不少物品中有着不仅仅一两见的用处,只要我们去探究,便可发现不少的奇迹。
也希望我们能发现更多能帮助家长们解决烦恼的方法。
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