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问题解答

合集下载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做。

2.牛奶变成酸奶,是因为酸奶中有一种细菌,这种细菌就是。

3.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5.科学家们搜集证据的过程往往是一个。

6.细菌、霉以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

7.他是英国细菌学家,他首先发现了青霉素,他是。

8.物质的变化有一类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这类变化是。

9.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治疗因导致的疾病。

10.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是实验。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方法有()。

A.真空包装B.放干燥剂C.低温保存D.太阳暴晒2.细菌基本形态是()。

A.杆菌B.球菌C.螺旋菌D.霉菌和乳酸菌3.科学家根据()等现象来推测地球内部的情况。

A.火山B.地热C.地形地貌D.地震4.人类的()活动会改变地表。

A.种植庄稼B.围海造田C.开采矿石D.拦河筑坝5.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A.清洁剂B.西红柿C.肥皂水D.桃子6.关于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月球表面有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B.月球的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100℃,最低可降至零下170℃。

C.在地球上重400牛顿的物体,在月球上也是400牛顿。

D.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

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北斗七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B.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C.北极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部分D.北极星是大熊星座的一部分8.在显微镜下看,霉菌是一种()的丝状真菌。

A.球状B. 绒毛状C. 棉絮状D.蜘蛛网状9.下面关于地震来临时,保护自己的方法说法正确的是()。

A.应尽快跑到空旷处B.从楼上往下跳C.躲在桌子旁边,等第一次地震波过后,迅速撤离D.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显微镜下的世界搭建生命体的“积木”-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生命体大都由()构成。

A.细胞B.细菌C.霉【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的。

2.【答题】生物体的衰老、死亡是由()衰老、死亡引起的。

A.细胞B.细菌C.病毒【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和生命体的关系。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3.【答题】“脓”就是死亡的()和病菌等的尸体。

A.红血球细胞B.白细胞C.神经细胞【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脓”就是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等的尸体。

4.【答题】植物、动物的细胞是完全相同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比较。

【解答】不同生命体有不同的细胞构成,所以植物,动物的细胞不是完全相同的。

5.【答题】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单细胞生物。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单细胞生物。

【解答】草履虫、细菌等都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

6.【答题】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解答】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7.【答题】生命体大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答案】✓【分析】本题考查生命体的构成。

【解答】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8.【答题】()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答案】细胞【分析】本题考查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解答】随着显微镜的不断改进好科学家的长期观察,人们终于发现: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9.【答题】连线。

列文虎克青霉素费莱明细胞胡克微生物【答案】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费莱明发现青霉素;胡克发现细胞【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现。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分解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分解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问题解答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二、实验与制作制作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制作准备: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制作过程: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2、做酸奶一、问题解答问题1: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

(2)、用热水冲洗筷子。

(3)、勤用肥皂洗手。

二、实验与制作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实验名称: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实验准备:每组豆子若干、纸杯八个、实验记录纸实验过程:(1)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2)在2号杯中放两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两个。

(3)以此方法类推,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8个2相乘,得数为256个。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约需要20分钟(实验中可以用20秒钟来模拟),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约7个小时以后,你知道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了多少个细菌吗?21个2相乘,得数为20971523、馒头发霉了一、问题解答问题1: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答: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慢慢扩大。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2021新版)

小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2021新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1.蜡烛的变化记录制作蜡烛、点燃蜡烛、点燃纸片的过程。

制作蜡烛:蜡块由大变小、形状改变;由固体变成能流动的液体(蜡油),又慢慢变成固体。

点燃蜡烛:干燥的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变成白色;白瓷碗底部有黑色烟灰。

点燃纸片:纸片逐渐变小,伴有黑烟和发光发热现象,最后化为灰烬。

实验发现:在制作蜡烛的过程中,蜡块仅仅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蜡烛和纸片燃烧后都产生了新物质。

2.铁钉生锈探究铁钉生锈的条件。

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生锈?假设: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实验器材:铁钉、试管、蒸馏水、食用油、干燥剂等。

实验设计:①把铁钉放在三种不同的环境中。

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在有水、有空气的环境里。

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在没有空气、只有水的环境里。

第三支试管中的铁钉在只有空气、没有水的环境里。

②每天观察铁钉生锈的情况。

实验结论:铁在有空气和水的环境里容易生锈。

放在潮湿的地方,放置一段时间,在它上面就会慢慢形成一层铁锈。

3.制作汽水哪两种物质混合在一起能产生气泡?在相应的空格里打“√”。

物质白醋小苏打糖水白醋√小苏打√糖水设计实验,检测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里是什么气体。

问题: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是什么气体?假设: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可能是二氧化碳。

实验器材:锥形瓶、带有胶塞的玻璃导管、白醋、小苏打、装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也可以用简易材料替代,如矿泉水瓶、带有瓶盖的塑料弯管。

实验设计:在矿泉水瓶中装入小苏打(多一些),然后倒入白醋,快速将连着塑料弯管的瓶盖盖上瓶口,拧紧,将塑料弯管的另一端插入澄清石灰水中。

实验结论:白醋和小苏打混合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

4.化学家的研究在圈里填写二氧化碳气体的性质。

查资料,了解化学家更多的发现和发明。

发现1:门捷列夫发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作用:有了化学元素周期表,元素世界一目了然,它就像一幅大地图,以后化学的研究就全靠这幅指南图了。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问题解答

小学六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问题解答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二、实验与制作制作名称:制作“小水塘”进行观察。

制作准备:广口瓶、冷水、放大镜、叶子、草、土制作过程:1、在一个干净的广口瓶中加入三分之二的冷水。

2、将一些腐烂的和新鲜的叶子、草撕碎后放入水中,并加进一把土。

3、将瓶子放在有阳光的窗户附近,三周后,利用放大镜就可以看见水里的变化了。

2、做酸奶一、问题解答问题1: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

(2)、用热水冲洗筷子。

(3)、勤用肥皂洗手。

二、实验与制作1、制作名称:自已动手做酸奶。

制作准备:鲜牛奶、白糖、勺子、保温容器制作过程:(1)在鲜牛奶里加入1—2勺白糖,煮开几分钟(2)待牛奶冷却到35℃—40℃时,加入两勺酸奶,仔细搅匀。

(3)再倒进消毒过的保温容器里,盖上盖子。

(4)保温5—6小时后,牛奶变得稠稠的,酸奶就做成了。

2、实验名称:体验细菌繁殖的速度实验准备:每组豆子若干、纸杯八个、实验记录纸实验过程:(1)在1号杯中放一粒豆子,代表第一代细菌。

(2)在2号杯中放两粒豆子,代表第二代细菌,表示一个细菌分裂成了两个。

(3)以此方法类推,第八代细菌会有多少个?8个2相乘,得数为256个。

(4)繁殖一代细菌实际约需要20分钟(实验中可以用20秒钟来模拟),当繁殖到第21代细菌时,也就是约7个小时以后,你知道最初的一个细菌已繁殖出了多少个细菌吗?21个2相乘,得数为20971523、馒头发霉了一、问题解答问题 1: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答: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慢慢扩大。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课文中的问题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课文中的问题答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课文中的问题答案;;11、请你设计火山喷发的模拟实验?;;答:材料:铁盒、土豆泥、番茄酱、铁架台、酒精灯等。

步骤:(1)在铁盒子里放一些土豆,做成山的形状,;;并在土豆泥中间挖一个小洞。

(2)往洞里倒入一定量的番茄酱,用薄薄的一层土豆泥封住洞口。

(3)将铁盒子放到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受热后番茄酱的外溢现象。

现象:番茄酱向外溢出。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火山是由于地下熔融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发而形成的。

;12、请你设计蜡烛变化的实验。

;答:材料:蜡烛、烧杯、澄清的石灰水、三脚架、酒精灯、燃烧皿(白瓷)、石棉网等。

步骤:1、取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2、将另一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重新罩在火焰上方。

3、将一只白瓷的燃烧皿盖在蜡烛火焰上方,过一会儿取下白瓷燃烧皿,观察它的底部。

现象:感燥的烧杯内没有什么;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有浑浊(像雾);白瓷燃烧皿底部有黑的。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一种新的物质。

13、除了下表列出的,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答:还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寒冷、潮湿的条件组合;一种是寒冷、干燥的条件组合。

实验名称:探究霉菌适宜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实验准备:新鲜馒头(也可以是其他容易发霉的食品)、烤干的馒头、透明塑料袋、电冰箱实验过程:选用下表中实验条件的组合做对比试验,观察那种实验条件下的馒头最容易发霉?序号条件组合实验方法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电冰箱里实验结论:霉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

14、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答:40091÷(4×8×365)≈3.43(年),约为3年零5个月,学生年龄加上年数,即为绕行赤道一圈后的年龄。

最全面苏教版小学阶段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教材问题解答2021

最全面苏教版小学阶段六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教材问题解答2021

小学五年级科学(苏教版)上册教材问题解答第一单元白天与黑夜1、阳与影子一、问题解答问题 1、阳光下影子地变化有什么规律?答:一为方向地变化:西---- 东,二为长度地变化:长--- 短-- 长。

问题 2、影子地方向与太阳地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影子地方向与太阳地位置相反。

问题 3、影子地长短与太阳地位置有什么关系?答:太阳越高影子越短,太阳越低影子越长。

问题 4、预测气温地变化与太阳地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答:太阳越低,温度越低,太阳越高, 温度越高。

二、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地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再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地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 1、早上与傍晚地影子最长,中午地影子最短。

2、影子地方向与太阳地位置相反。

2、太阳钟一、问题解答问题 1、人们利用什么知识来制造不同形状地日晷?答:人们利用了太阳位置与影子地关系地知识。

二、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制作简单地太阳钟实验准备:卡纸、指南针、硬纸板等实验过程:书上比较详细。

3、昼夜交替一、问题解答问题 1、根据太阳地东升西落现象,你认为地球仪应该朝哪个方向转动?答:逆时针转动。

问题 2、如果 20XX年北京奥运会地开幕式定再晚上20 点,那么,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地观众应该分别再什么时候收看实况直播?答:从时差具体计算:德国—6;美国: -18 —— -12 ;澳大利亚+1.30 或+2 或+2.30 。

让学生进行计算,或按白天、黑夜等词语来描述。

二、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地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会发现向着手电筒地一面变亮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了,背着地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与黑地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地一面为白昼,背着太阳地一面为黑夜,随着地球地转动,白昼与黑夜交替出现。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练习题(全册)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一、填空:1、微生物是()、分布极广的(),绝大多数要用()才能看到。

2、()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3、第一个揭开微生物秘密的是()生物学家()。

4、水滴里的生物有()。

5、微生物分布在()。

6、常见的微生物有()。

二、问答: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2、做酸奶一、填空:1、在适宜的温度下,()会使牛奶发酵成酸奶。

2、细菌有三种基本形态(),细菌有的自己制造食物,有的从动植物身上吸收养料,细菌繁殖()。

3、利用霉菌可以()等;但有的霉菌会危害人的健康。

二、问答: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3、馒头发霉了一、填空:1、馒头在()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在()的条件下不容易发霉。

2、英国细菌学家()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他把这种物质称为(),青霉素属于抗生素。

3、防止食物和物品发霉的方法有()。

4、馒头上的霉是(),水果上的霉是()。

二、问答:霉的功与过有哪些?功:过:三、实验:设计馒头发霉的实验。

(1)温暖、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2)温暖、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暖气片上。

(3)寒冷、潮湿:把装有湿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4)寒冷、干燥:把装有干馒头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5天后观察它们。

现象:结论: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填空:1、()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有不同的()、()和()。

2、英国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发现了()。

3、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就是()的生长发育过程。

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的衰老、死亡造成的。

二、问答:1、洋葱表皮细胞和人体表皮细胞有什么不同?答:2、伤口化脓是怎么回事?答: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一、填空: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曾提出了()的猜想。

2、人们站在海边发现总是先看见进港船只的(,再逐渐看见();出港的船只,则总是(),然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问题解答第一单元显微镜下的世界1、水滴里的生物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在哪儿可以找到微生物的踪迹?你能用什么方法证明它们是有生命的?答: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分布极广,空气中、水中、泥土里、动植物的体内和体表都有微生物,水滴中的那些小家伙,还有细菌、霉、病毒,都是不同种类的微生物。

如瓜果上的霉菌、墙角地缝中的霉菌、人体皮肤上的细菌、空气中飘浮的病毒等等,比如发现物体上的霉斑在慢慢扩大等。

2、做酸奶问题1:用哪些方法可以减少致病细菌的传播?答:(1)、捂住鼻子打喷嚏。

(2)、用热水冲洗筷子。

(3)、勤用肥皂洗手。

3、馒头发霉了问题1:你认为它们是有生命的吗?怎么证明?答:有,用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它们慢慢扩大。

问题2:在哪些条件下馒头容易发霉?答:温暖、潮湿的条件下。

问题3:除了下表列出的,你认为还有哪些实验条件的组合方式?答:还有两种组合方式,一种是寒冷、潮湿的条件组合;一种是寒冷、干燥的条件组合。

问题4:怎样防止食物和其他物品发霉?答:(1)真空包装;(2)放干燥剂。

4、搭建生命体的“积木”一、问题解答问题:你的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答:细胞。

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1、地球的形状问题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答:人类对地球形状和大小的认识大体经历了由猜想到实践,再到精细观察三个阶段。

问题2:如果你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每天行走8小时,当你绕行赤道一圈后,你的年龄该有多大?答:40091÷(4×8×365)≈3.43(年),约为3年零5个月,学生年龄加上年数,即为绕行赤道一圈后的年龄。

2、地球的表面3、地球的内部问题1:三个盒子里分别放有不同的物品。

不打开盒子,有什么方法能够猜出盒子里装有什么?答:用钻洞观看、摇晃听音、手拿掂重等方法,可以知道盒子里分别装有水、细沙和小石块。

问题2:你认为科学家会从哪些方面收集有关地球内部的信息?答:科学家不但从火山、地震、地热等地表现象推测地球内部构造,而且还从地震波的偏转现象给地球内部分层,从而正确地描述出地球的内部构造。

4、火山和地震问题1:仔细观察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的过程,你认为哪些现象预示着火山将要喷发?答:火山冒出大量水汽和烟尘。

问题2:当地震发生时,你知道怎样保护自己吗?答:在发生强烈地震时应尽快跑到空旷处,如来不及,就应躲在桌下、床下等有遮盖物的地方,或者躲入像卫生间这样空间狭小而又有管道通气的地方。

5、地表的变迁问题1:根据上述资料,你能推测喜马拉雅山脉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吗?答:喜马拉雅山在远古是海洋的推测。

问题2:什么力量使地球表面变得千姿百态?答:由于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大自然力量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地表面貌。

火山口湖是在火山的力量、岩浆和雨水的作用下形成的。

石林是由于风、流水、碳酸盐石材分解的共同作用形成的。

海岸边的礁石是由于受到海浪的冲击形成的。

风蚀石主要是强风对岩石的摩擦作用形成的。

问题3:岩石是坚硬无比的,为什么一些巨大的岩石最后会变成细小的沙子和泥土呢?答:。

这是因为天气冷暖变化、植物生长和冷冻、流水的搬运作用对岩石具有破坏作用。

问题4:岩石在昼夜、冬夏天气冷暖反复的变化下会发生什么变化?答:逐渐破碎。

问题5:下面这些岩石是被什么力量破坏的?答: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水冲刷、生物破坏等作用下,岩石逐渐风化。

问题6:过一段时间后,沙盘里的沙子和泥土出现了什么变化?答:沙子和泥土被流水搬运到沙盘的另一侧。

问题7:在实验过程中,你是否还发现了其他现象?它说明了什么?答:沙子和泥土变细,说明流水的搬运作用可以侵蚀岩石。

问题8:沙盘的坡度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什么影响?答:坡度越大,搬运越远,岩石破碎越严重。

问题9:大自然中除了流水以外,还有哪些力量能够将岩石的碎屑带走?答:风、物体重力、人类活动以及其他的动物活动都可以把岩石的碎屑带走。

问题10:人类的哪些活动改变了地表?产生了什么影响?答:人类拦河筑坝、砍伐森林、围海造田、开采矿石等活动改变了地表。

这一方面提高了人们的物质水平,另一方面对自然也造成了诸多不利的影响。

第三单元物质在变化1、蜡烛的变化问题1:加热时,蜡块有什么变化?冷却后又有什么变化?答:加热蜡块时,我们会发现蜡块会慢慢变软,再变成蜡烛液体;冷却后,又会慢慢变成硬的固体。

问题2:下面这些现象属于哪一类变化?你的证据是什么?答:生鸡蛋变成熟鸡蛋、面粉做成馒头是性质的变化;树叶颜色变化是颜色变化;火柴燃烧、盐酸地在石灰石上是出现发光发热现象,这些现象都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铁水变成钢锭、水的三态变化都属于形态的变化。

问题3:选择下面的活动做一做,说说它属于哪一类变化?为什么属于这一类?答:(1)在装有白醋的玻璃杯中放入一个生鸡蛋,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因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蛋壳上会出现许多的小气泡,过一段时间蛋壳会变软,慢慢变成其他的物质。

(2)压扁饮料罐,饮料罐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并没有变成其他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形态变化。

(3)在碱中倒入少量的白醋,会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并逐渐消失,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这个变化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4)往澄清的是会中吹气时会发现澄清的石灰水慢慢地变混浊,静置一段时间,烧杯底部会出现白色的沉淀,这说明石灰水已经变成了别的物质,所以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5)将白糖加热至熔化,白糖由固体变成了液体,形态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所以属于形态变化。

(6)将白糖加热至焦黑,这说明了白糖已经变成了其他的物质,所以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铁钉生锈了问题1:你在哪里见过铁锈?答:自行车的车把、车条、链条、铁窗、铁扶手、铁钉等铁制品上都有会铁锈。

问题2:铁锈是不是一种新的物质?答: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

问题3: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答:铁在有水、有空气的条件下最容易生锈。

除此之外还要告诉学生铁在接触酸、碱、盐等物品时也容易生锈问题4:人们根据生锈原因,想出来很多的防锈的办法,你知道这些办法由什么科学道理吗?答:擦去水分是为了隔绝水;覆盖搪瓷、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喷漆是为了隔绝空气;制成不锈钢是为了改变钢铁的内部结构。

3、变色花问题:用毛笔在花瓣上抹上白醋,在叶子上抹上碱水,再往纸花上喷一些紫甘蓝水,纸花会变成什么颜色?答:纸花的花瓣会变成红色,而叶子会变成绿色。

4、洗衣服的学问问题:做这个实验需要控制哪些条件呢?答:做这样的对比实验时我们要注意控制好变量和不变量,在这个实验里,我们要用水量一样多、污物大小一样大、洗得时间要一样长、用的力要一样大、洗涤剂的用量要一样多,所不用的是洗涤剂的品种不同。

第四单元探索宇宙1、登月之旅问题1: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吗?答:远古的时候,天上曾有十个太阳,晒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

有个叫羿的英雄力大无比,他用宝弓神箭,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

最后那个太阳一看大势不妙,连忙认罪求饶,羿才息怒收弓,命令这个太阳今后按时起落,好好儿为老百姓造福。

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丽贤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欢她。

一个老道人十分钦佩羿的神力和为人,赠他一包长生不老药,吃了可以升天,长生不老。

羿舍不得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人升天,就把长生不老药交给嫦娥收藏起来。

羿有个徒弟叫蓬蒙,是个奸诈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长生不老药,好自己升天成仙。

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带着徒弟们出门打猎去了。

天近傍晚,找借口未去打猎的蓬蒙闯进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升天的长生不老药。

嫦娥迫不得已,仓促间把药全部吞下肚里。

马上,她便身轻如燕,飘出窗口,直上云霄。

由于嫦娥深爱自己的丈夫,最后她就在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来。

听到消息,羿心如刀绞,拼命朝月亮追去。

可是,他进月亮也进,他退月亮也退,永远也追不上。

羿思念嫦娥,只能望着月亮出神。

此时月亮也格外圆格外亮,就像心爱的妻子在望着自己。

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宫,默默地遥望下界,思念丈夫和乡亲们。

她那美丽的面孔,使得月亮也变得格外圆格外亮。

问题2:你还知道那些有关月亮的神话?答:嫦娥奔月、吴刚折桂、玉兔捣药、朱元璋与月饼起义等。

第五单元《假设与实验》1 、假设问题1:猜测这棵树快死的原因?答:可能是树皮被剥了,可能是农药喷多了,可能是有害虫,可能是老死的等。

问题2:魏格纳看到地图时的假设?答:莫非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曾经贴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它们原是连接在一起的一整块原始大陆,它们之间没有大西洋,到后来才破裂、漂移而分开的。

问题3:恐龙灭绝的原因?答:(1)气候变化。

(2)陨星碰撞。

(3)有害植物毒死了恐龙。

(4)自相残杀。

(5)大陆漂移……问题4:纸和球同时从高处丢下球先落地的原因?答:纸受到的空气阻力大,球所受空气阻力小。

问题5:等重的纸片和纸团谁先落地?答:纸片平放,纸团先落;纸片竖放,同时下落。

问题6:关于蚯蚓的假设与研究?答:蚯蚓喜欢生活在什么环境里?蚯蚓在土里为什么不会被憋死?蚯蚓喜欢吃什么?蚯蚓怎样呼吸,如果蚯蚓的身体断了,它会死吗等,研究方法有实验、查资料、请教等。

2、实验问题1:做过的模拟实验?答:“雾、霜、露成因”的模拟实验,食物的消化运动模拟实验,风的形成模拟实验等。

问题2:做过的对比实验?答:研究影响降落伞下降速度快慢的因素,研究影响小车运动快慢的因素,洗衣服的学问等。

问题3:种子萌发快慢实验的结论?答:在同一环境下,种子的发芽和种子的大小无关,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充足的水分,适当的温度,以及充足的阳光。

问题4:种子萌发快慢实验的问题?答:种子应是完好无损的。

问题5:溶解快慢实验的结论?答:在同等条件下,搅拌的次数越多,溶解得越快。

问题6:溶解控制的量?答:搅拌的力度,搅拌时画圈的大小,搅拌器的统一,搅拌器在器皿中的深度,搅拌器在搅拌时的垂直状况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