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杀菌剂
杀菌剂作用原理

杀菌剂作用原理
杀菌剂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影响病原菌的细胞代谢、细胞结构、能量生成等,达到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目的。
具体来说,杀菌剂的作用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抑制细胞代谢:杀菌剂可以干扰病原菌的细胞代谢过程,影响其能量生成、
物质合成等,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
2.破坏细胞结构:杀菌剂可以破坏病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等结构,导致细
胞死亡。
3.诱导植物抗病性:杀菌剂可以诱导植物产生抗病性,增强植物对病原菌的
抵抗力。
4.抑制酶的活性:杀菌剂可以抑制病原菌体内某些酶的活性,干扰其正常的
代谢过程。
5.抑制病原菌的繁殖:杀菌剂可以抑制病原菌的繁殖过程,使其无法正常生
长和繁殖。
总之,杀菌剂的作用原理是多方面的,主要通过影响病原菌的代谢、结构和功能等方面来实现杀死或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目的。
在使用杀菌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害类型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菌剂和施用方法,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
第七章 畜牧场环境消毒

喷洒即可。
猪舍的消毒包括预防消毒和临时消毒。前者一般 每半月或1个月进行1次,后者应在发生传染病时及
时彻底消毒。在消毒前,先彻底清扫圈舍,若发生 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应先用有效药物喷洒后再打扫、 清理,以免病原微生物随土飞扬造成更大的污染。
清扫时应把饲槽洗刷干净,将垫草、垃圾、剩料
和粪便等清理出去,然后用消毒药喷雾消毒。若 发生传染病,则选择对该病原有效的消毒剂。 ②感染场环境消毒
②洗刷:用高压水枪冲洗舍内的天棚、四周墙壁、 门窗、笼具及水槽和料槽,达到去尘、湿润物体表 面的作用。用清洁刷将水槽、料槽和料箱的内外表 面污垢彻底清洗;用扫帚刷去笼具上的粪渣;用板 铲清除地表上的污垢,再用清水冲洗。反复2~3次, 到物见本色为止。 ③冲洗消毒:鸡舍洗刷后,用酸性和碱性消毒剂交 替消毒,使耐酸或耐碱细菌均能被杀灭。一般使用 酸性消毒剂,用水冲洗后再用碱性消毒剂,最后应 清除地面上的积水,打开门窗风干畜舍。
根据清扫的环境是否干燥,病原体危害的大小,
决定是否需要先用清水或某些化学消毒剂喷洒, 以免尘土飞扬,造成病原体散播。对清除的污染 物应运到指定的场所焚烧、掩埋或用其它方法使 之无害化。
畜 体 消 毒
2.物理消毒法
应用物理因素杀灭或消除病原微生物及其它有害
生物。主要包括自然净化、机械除菌、过滤除菌、
热力消毒、辐射灭菌、超声波和微波消毒等技术。
物理消毒主要用于畜禽养殖场设施、饲料、医疗
卫生器械、兽医防疫检疫部门、实验材料消毒。
⑴过滤消毒技术
以物理阻留的方法,去除介质(主指气体和液体) 中的微生物,其除菌效果与滤器材料的特性、滤 孔的大小和静电因素有关。 ①网击阻留:滤器材料由无数参差不齐的网状纤维 结构相互交织重叠排列,形成狭窄弯曲的通道, 可阻留颗粒样的微生物和杂质。 ②筛孔阻留:大于滤孔径的微生物等颗粒,经滤膜 或滤析的筛孔时被阻留在滤器中。 ③静电吸附:使微生物带负电荷,某些滤器材料带 正电荷,通过静电作用阻留微生物或其它颗粒。
初三化学第七章第三节常见的盐

一、几种常见的盐
1、氯化钠
用途很广。日常生活中用于调味和腌制食物, 医疗上用与配制生理盐水,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2、碳酸钠
碳酸钠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广泛。
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纯碱的生产方面, 曾做出杰出的贡献。
3、硫酸铜
硫酸铜有毒,在农业上用作杀菌剂,由它和石 灰配制的波尔多液杀菌效率高,药害较小。
工业上,精炼铜、镀铜和制造铜的化物都要用硫酸铜。
二、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 腐蚀性 • 氧化性 • 应妥善保管,小心使用 ※ 浓硫酸的稀释
二、酸、碱、盐的正确使用
• 毒性
• 1.亚硝酸钠:与食盐在外观上相似 • 2.重金属盐:如铅盐、铜盐、汞盐、钡盐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带答案

第七章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一、选择题(一)A1/A2型题1.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是CA.门诊患者B.急诊患者C.住院患者D.探视者E.陪护者2.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是EA.新生儿肺炎B.新生儿脐炎C.新生儿腹泻D.新生儿败血症E.新生儿硬肿症3.煮沸消毒时,海拔每增加300m,需要延长消毒时间AA.2分钟B.3分钟C.4分钟D.5分钟E.6分钟4.下列消毒剂中属于气体杀菌剂的是BA.甲醛B.环氧乙烷C.过氧乙酸D.乙醇E.戊二醛5.不适合用于干烤法灭菌的是EA.凡士林B.滑石粉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6.不适合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是AA.油剂B.搪瓷物品C.玻璃器皿D.金属制品E.纤维织物7.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DA.燃烧法B.干烤法C.煮沸法D.高压蒸汽灭菌法E.流通蒸汽灭菌法8.杀菌作用最强的紫外线波长是AA.253.7nmB.210 nmC.328 nmD.270.7 nmE.312 nm9.适用于内镜消毒的消毒剂是B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乙醇E.碘伏10.属于高度危险性的医用物品是CA.肠镜B.体温计C.手术刀片D.血压计袖带E.压舌板11.产房属于Ⅱ类环境,室内空气细菌菌落总数不得超过BA.100cfu/cm³B.200 cfu/cm³C.500 cfu/cm³D.50 cfu/cm³E.5 cfu/cm³12.下列哪种消毒剂消毒的物品使用前不可用生理盐水冲洗CA.过氧乙酸B.戊二醛C.环氧乙烷D.甲醛E.碘伏13.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及去污防锈,可加入DA.氯化钠B.硫酸镁C.亚硝酸钠D.碳酸氢钠E.稀盐酸14.正确使用无菌持物钳的方法是CA.门诊换药室的无菌持物钳应每周消毒一次B.始终保持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C.去放持物钳时不可触及容器壁D.到远处取物应速去速回E.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15.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许溶液是为了AA.冲洗瓶口B.检查溶液的颜色C.冲洗无菌容器D.检查溶液有无污染E.检查溶液有无浑浊16.戴无菌手套的正确方法是AA.戴手套前,先检查手套的号码B.戴手套前,可不必洗手,但一定要修剪指甲C.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D.以戴手套的手可触及另一首套的内面E.戴好手套后两手应置于胸部以上水平17.护士王某,在执行PICC过程中发现手套破损,她应EA.加戴一副手套B.用消毒液消毒破损处C.用胶布粘帖破损处D.用无菌纱布覆盖破损处E.立即更换18.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BA.2小时B.4小时C.6小时D.8小时E.12小时19.对于已穿过的隔离衣,下列哪项可被视为清洁AA.衣领B.袖口C.腰部以上D.腰部以下E.胸部以上20.下列区域属于半污染区的是CA.病房B.值班室C.医护办公室D.治疗室E.库房21.无菌溶液按要求打开后,如未用完,此溶液的有效期为BA.12小时B.24小时C.3天D.7天E.2周22.下列疾病需采取严密隔离的是DA.疟疾B.破伤风C.新生儿脓疱疮D.霍乱E.肺结核23.患儿,8岁,诊断为脊髓灰质炎,应采取的隔离种类是EA.严密隔离B.呼吸道隔离C.血液-体液隔离D.接触隔离E.肠道隔离24.戴帽子、口罩是不正确的做法是DA.帽子应遮住全部头发B.口罩应罩住口鼻C.不可用污染的手触摸口罩D.一次性口罩不潮湿不用更换E.纱布口罩使用2~4小时应更换25.体内物质隔离的范围不包括DA.血液B.阴道分泌物C.胸膜液D.汗液E.羊水(二)A3/A4型题(26~28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43岁,诊断为“细菌性痢疾”,收入院。
杀菌剂的原理

杀菌剂的原理
杀菌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的化学药剂,其主要作用是用于防治植物病害和杀灭病原微生物。
杀菌剂的原理是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代谢或生理过程,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杀菌剂的原理及其作用机制。
首先,杀菌剂可以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或膜来达到杀灭的目的。
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或膜是其生存和繁殖的重要结构,杀菌剂可以通过作用于这些结构,导致细胞内容物外渗,细胞内环境失衡,最终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死亡。
其次,杀菌剂还可以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来实现防治病害的效果。
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需要多种酶的参与,杀菌剂可以选择性地作用于这些酶,抑制其活性,从而阻断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导致其死亡。
此外,杀菌剂还可以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核酸合成来起到杀灭的作用。
核酸是病原微生物生长和繁殖的重要物质,杀菌剂可以干扰核酸的合成过程,导致DNA或RNA的损伤,从而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
除了以上几种作用机制外,杀菌剂还可以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膜透性、蛋白质合成、氧化还原过程等途径来实现其杀菌效果。
总的来说,杀菌剂的原理是多方面的,通过干扰病原微生物的生理过程,最终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杀菌剂的使用应当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避免滥用和过量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此外,应选择适宜的杀菌剂种类和使用方法,根据具体的作物和病害情况来进行合理的防治,以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杀菌剂的原理是通过影响病原微生物的生理过程来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多样,应合理使用,以保障作物生长和人体健康。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

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一、影响细胞结构和功能1、影响真菌细胞壁的形成真菌细胞壁作为真菌和周围环境的分界面,起着保护和定型的作用。
细胞壁干重的80%由碳水化合物组成,几丁质是由数百个N-乙酰葡萄糖胺分子β-1,4-葡萄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多聚糖。
几丁质的合成由3个几丁质合成酶(Ghs)来调节,Ghs1的作用是修复细胞分裂造成的芽痕及初生隔膜的损伤,Ghs2用于初生隔膜中几丁质的合成,Ghs3合成孢子壁中的脱乙酰几丁质及芽痕和两侧细胞壁中90%的几丁质。
在三者的作用下,将N-乙酰葡萄糖胺合成为几丁质。
不同的多糖链相互缠绕组成粗壮的链,这些链构成的网络系统嵌入在蛋白质及类脂和一些小分子多糖的基质中,这一结构使真菌细胞壁具有良好的机械硬度和强度。
细胞壁受影响后的中毒现象通常表现为芽管末端膨大或扭曲,分枝增多等异型,造成这一类异型的原因是细胞壁上纤维原的结构变形。
有实践意义的杀菌剂对的作用主要是影响细胞壁的形成。
通过抑制真菌细胞壁中多糖的合成,或者与多糖及糖蛋白相结合的机制破坏细胞壁结构,达到抑制或杀灭真菌的目的。
杀菌剂对菌体细胞的破坏作用之一是抑制几丁质的生物合成,抑制的药剂有稻瘟净、异稻瘟净、灰黄霉素、甲基托布津、克瘟散、多氧霉素D、青霉素等。
如异稻瘟净是通过抑制乙酰氨基葡萄糖的聚合而抑制几丁质的合成,影响稻瘟病菌细胞壁的形成。
多抗霉素和华光霉素是作用于真菌细胞壁的抗生素,使细胞壁变薄或失去完整性,造成细胞膜暴露,最后由于渗透压差导致原生质渗漏,两者结构上属于核苷肽类,是几丁质合成底物UDP-N-G1cNAa的结构类似物,因而是几丁质合成酶的竞争性抑制剂。
多氧霉素D 的抑制几丁质合成酶;青霉素则是阻碍了细胞壁上胞壁质(黏肽)的氨基酸结合,使细胞壁的结构受到破坏,表现为原生质体裸露,继而瓦解。
2、影响真菌质膜生物合成菌体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脂类、蛋白质、糖类、水、无机盐和金属离子等。
杀菌剂对菌体细胞膜的破坏以及对膜功能的抑制有两种情况,即物理性破坏和化学性抑制。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

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常用杀菌剂的种类、性质及作用(一)农用抗生素1、多抗霉素【中文通用名称】多抗霉素【英文通用名称】polylxin【商品名称】宝丽安、多氧霉素、科生霉素、多氧清等。
【化学名称】肽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制剂类型】10%、3%、2%、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0.3%多抗霉素水剂【理化性质】该类抗生素含有A至N 14种同系物的混合物。
我国生产的多抗霉素主要成分是多抗霉素A和多抗霉素B,是多抗霉素金色产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ureo chromogenes)所产生的代谢物,含量为84%(相当于84×10单位/g),系无色针状结晶,熔点(m.p.)180℃。
日本产的多抗霉素称为多氧霉素,是可可链霉素阿苏变种(Streptomyces cacaoi var.asoensis)产生的代谢产物,主要成分为多抗霉素B,占22%~25%(相当于22×10~25×10单位/g),系无定形结晶,分解温度(m.p.)为160℃。
多抗霉素易溶于水,多抗霉素对人、畜低毒,在动物体内无蓄积,易排出体外。
对鱼、水生生物及蜜蜂低毒。
是环保型绿色农药。
【作用】多抗霉素是广谱性、具有内吸传导作用的抗生素类杀菌剂。
对链格孢菌、葡萄孢菌、灰霉菌等真菌病害有较好防治效果。
当药剂喷到病菌体上后,病原菌细胞壁壳多糖的生物合成受到干扰,使以壳多糖为基质构成细胞壁的真菌,芽管和菌丝体局部膨大、破裂,细胞内容物溢出,导致病原菌细胞不能正常生长发育而死亡。
同时,该药剂还具有抑制病菌产生孢子及病斑扩大等作用。
多抗霉素在北方落叶果树上,主要是用来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霉心病、梨黑斑病、草莓的灰霉病等。
尤其对霉心病的防治,苹果落花60%~80%时,喷布多抗霉素,防治霉心病效果显著,而且不影响坐果。
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中文通用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英文通用名称】TF-120【商品名称】农抗120、抗霉菌素 120、120农用抗菌素【化学名称】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制剂类型】2%、4%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理化性质】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农抗120)为吸水刺孢链霉菌北京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pinosis var beijingensis new var.)。
第七章消毒灭菌

教学目标
• 1、熟悉微生物的分布情况; • 2、掌握消毒灭菌的几个概念; • 3、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法。 • 4、了解化学消毒灭菌法和生物抗菌法。
重点:物理灭菌法。
第一节 微生物的分布
• 一、土壤中的微生物
二、水中的微生物
• 水环境:地球的70%左右由水覆盖,其中 溶解和悬浮有机、无机物,流动水有氧 渗入可供微生物生长。
四、人体的微生物
第二节 消毒与灭菌
一、消毒与灭菌的重要性
• 外科医院:麻醉、止血和抗感染三大技术
尚未建立。为了拯救生命,医生只能不顾 病人的极大痛苦去切割肢体,用炽热的铁 器烙印切口来止血,再缠上一条条“脏” 布,或让血肉模糊的伤口直接暴露在空气 中。
• 病人如果侥幸不死于鲜血淋漓、痛不可忍 的“手术”,那么,绝大多数也要死于一种具有 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只能作用于与它 同种不同株的细菌以及与它亲缘关系 相近的细菌。
• 如大肠菌素,可作用于大肠杆菌及近 缘的志贺菌、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 和巴氏杆菌等。
• 植物杀菌素:某些植物中存在的杀菌 物质一般称为植物杀菌素。
• 如黄连、黄柏、黄芩、大蒜、金银花 、连翘、鱼腥草、穿心莲、马齿苋、 板蓝根等都含有杀菌物质。
• 7.其他因素 湿度、穿透力、表面张力等。
五、生物抗菌法
• 自然界中,各种微生物之间,或微生 物与动植物之间,经常呈现相互影响 的作用,如寄生、共生和颉抗等现象 。
• 导致颉抗的原因有抗生素和细菌素、 植物杀菌素、噬菌体等。
• 噬菌体是寄生于细菌、霉形体、螺旋 体、放线菌及真菌等的一类病毒,也 称微生物病毒。
光感作用:指可见光具有微弱的杀菌作用,若将 某些染料如结晶紫、美蓝、汞溴红、伊红、沙黄 等加到培养基或涂在外伤表面,能增强可见光的 杀菌作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波尔多液的配制方式
配合式 硫酸铜 ( g) 500 石灰 ( g) 125 水(kg) 性能特点 不污染植物,药效快,但对植物 不安全,附着力差。 不污染植物,药效快,很少有药 害,附着力差。 能污染植物,药效慢,对植物安 全,无药害,附着力强。 能污染植物,药效慢,安全无害, 附着力强 同上 同上
大葱灰霉病
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一)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的特性
麦角甾醇是菌体细胞的一种组成物,这
类杀菌剂影响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使菌体
细胞膜功能受到破坏。
(二)常用品种
三唑酮 A、性能特点
三唑酮又叫“粉锈宁”,是第一个广泛应用的 三唑类杀菌剂。纯品无色结晶,1976年对三唑酮在 豆类、大麦及土壤中的代谢进行研究,发现三唑酮 可代谢为三唑醇,后者发挥高效杀菌作用,不易产 生抗性。
(1)煮制方法:
(2)煮制石硫合剂的反应过程
CaO + H2O 3S + 3H2O Ca(OH)2 2H2S + H2SO3 CaS· Sx + 2H2O CaS2O3 + 2H2O
H2S + Ca(OH)2 + SX H2SO3 + Ca(OH)2 + S
熬制出来的母液一般浓度较大,波美度达20度 ( Be°)时才算质量好,用时要加水稀释。
应用方法: 代森锰锌是一种以叶面喷洒使用为主
的保护剂,对果树、蔬菜上的炭疽病、早疫病,晚 疫病等多种病害有效。该药剂对人、畜为低等毒性 ,对眼睛有严重的刺激性,对皮肤中等刺激。
注意事项: 1、贮藏时注意防止高温,保持干燥。
2、可与多种农药混用,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 3、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使用时注意。
H N H C ‖ S SH
(一)福美系: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
R1 N R2 C ‖ S SH
R1和R2代表烃基,-SH基的氢可被多种金属取代形 成各种盐。 理化性质:性质很不稳定,易吸潮,温度达80度 分解更快。对动物粘膜有刺激作用。
1、福美双
福美类化合物氮原子上的两个氢原子都 被取代。是一类有强螯合力的化合物,至今 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仍大量使用的品 种是福美双。
保护性杀菌剂常用种类:
一、铜、贡杀菌剂 二、无机硫杀菌剂 三、有机硫杀菌剂
四、取代苯类杀菌剂
一、无机铜杀菌剂
(一)硫酸铜 (二)波尔多液 1 发现及得名由来
2 化学名称
CuSO4· xCu(OH)2· yCa(OH)2· zH2O
碱式硫酸铜
3 主要理化性质
质量好:天蓝色胶悬状液; 必须随配随用,不能贮存; 具碱性,对金属容器有腐蚀作用,不能 用金属容器盛放。
种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
(二) 常用品种 1、稻瘟净 A、性能特点
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和细胞膜的渗透性,属 中等毒,对人眼及皮肤无刺激作用,对植物有内吸 作用。
B、应用技术
主要用于防治稻瘟病,宜在发病初期用药,施 药浓度高时,籼稻易生药害,对水稻小粒菌核病、 纹枯病、颖枯病和玉米大小斑病也有效,并可兼治 稻飞虱、叶蝉。
3 使用技术
具有杀菌、杀虫双重功效, 主要用来防治各种植物的白粉病
、锈病、黑穗病、赤霉病等,持
效期可达半月左右,在果树休眠
期使用4-5波美度高浓度的石硫合
剂处理能杀死越冬蚧壳虫虫卵。
柿绵蚧
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嫩枝、叶片和果实的汁液,使嫩枝枯死、 叶片皱缩畸形、果实提前软化引起早落。早春柿树发芽前喷1次5 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若虫。
福美双
性能特点:属低毒广谱保护性杀菌剂,有一定的
蓄积性,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应用方法:对种传、土传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作
用,主要防治禾谷类黑穗病、各种作物的苗期猝倒
病和根腐病。另外用500~1000X液喷雾可防治苹果
斑点病、梨黑星病、蚕豆褐斑病、瓜霜霉病和炭疽
病等。
“江苏泰州毒豆芽事件”
(二)代森系:
B、应用技术
对多种作物有真菌引起的病害有一定防治效果。 如棉花枯、黄萎病,小麦赤霉病,油菜菌核病,果 树白粉病,蔬菜黑斑病等。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 但与杀虫剂混用时要随用随配,不易与碱性农药混 用。
C、生产实例
防治黄瓜、番茄枯萎病,茄子黄萎病:用50%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每株灌药0.3-0.5千 克,发病重的地块间隔10天再灌一次。 防治大葱、韭菜灰霉病:用50%可湿性粉剂300 倍液喷雾。 防治瓜类、菜豆炭疽病、豌豆白粉病:用50% 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以上喷雾均在发病 初期第一次用药,间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 药2-3次。
C、生产实例
防治瓜类白粉病:1500-2000倍液喷雾,发病初期 开始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三次。 防治黄瓜枯萎病:用500-1000倍液在发病初期灌 根,每株每次灌0.25-0.3千克。
黄瓜枯萎病
2、多菌灵
A、性能特点
多菌灵是一种广谱性杀菌剂,化学性质稳定, 毒性低,对多种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防治效果。 但是施于土壤中防治病害时,有时效果不好,容易 被土壤微防治:40%可湿性粉剂200-300
倍液在发病初期喷药,每隔10天喷一次,共喷2-5
次。使用浓度高时易产生药害,长期使用易产生抗
性,可与多菌灵混用提高防效。
黄瓜霜霉病
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一)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的特性
这一类杀菌剂的母体结构,都含有苯并咪唑环 的活性部分,这类药剂杀菌谱广,作用位点单一, 病原菌容易对其产生抗药性。抗性菌株也常常表现 出对这类化合物具有交互抗药性。
B、应用技术
三唑酮属于低毒杀菌剂,对麦类锈病、白粉病 和黑穗病有特效,对玉米、高粱等黑丝穗病,对瓜 类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与铜制剂及碱性 农药以外的其它制剂混用。
C、生产实例
40%稻瘟净乳油兑水500-800倍喷雾,防治苗 瘟和叶瘟,发病初期施药,7天再施1次。
稻瘟病
2、乙膦铝 A、性能特点
乙膦铝是第一个双向传导的内吸性杀菌剂高
效低毒,兼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进入植物体内移
动迅速并且持效期长。
B、应用技术
防病谱广,是防治真菌和卵菌病害的重要品 种,对霜霉病菌、疫霉病菌、白粉病菌、菌核病 菌均有较高的防效。
三、有机硫杀菌剂
有机硫杀菌剂于20世纪30~40年代问世,是 杀菌剂发展史上最早而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防治 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的出现标志着杀菌剂从无 机物发展到有机物阶段,在替代铜、砷、汞制剂 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先后开发成功的有“福美” 类和“代森”类系列,具有高效、低毒、药害小 、杀菌谱广等优点。
应用方法:
百菌清常做茎叶喷雾处理使用,对多种作物真菌病 害具有预防作用,或加工成烟剂,在温室中可以借 助热力扩散。主要用于防治果树、蔬菜的霜霉病、 白粉病、叶枯病、锈病、炭疽病等。
注意事项:
1、对人的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注意防护。 2、对鱼类有毒。
第二节
内吸性杀菌剂
内吸性杀菌剂是上世纪60年代才发展
起来的,内吸性杀菌剂的出现,改变了人
类对于已经发生或流行的植物病害无能为
力的被动状况,在植物得病之后施用仍能
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例如,某些维管束 病害,保护剂难以起作用,而内吸剂可以 治疗。
内吸性杀菌剂:能通过植物叶、茎、根部 吸收进入植物体,在植物体内输导至作用 部位的杀菌剂。
特点:
1、可在植物内传导,对侵入到内部的病害具有 良好防效。 2、防病谱有宽有窄,有的可防十几种病害,有 的只能防一种病害。 3、作用点单一,很容易使病菌产生抗药性。 4、一般不需要加辅助剂,对作物比较安全,不 易引起药害。
四、取代苯类杀菌剂
该类杀菌剂的分子结构特征是以苯环作为母体, 多数为非内吸性杀菌剂,个别品种具有一定的内吸 性,如杀菌磺胺,地茂散。这类杀菌剂中的一些品 种,如六氯苯、五氯硝基苯等是利用杀虫剂六六六 无毒体作原料生产的。
1、百菌清
性能特点:
属于低毒杀菌剂。纯品为白色结晶,对弱酸、弱碱 及光热稳定,无腐蚀作用。在植物表面易粘着,耐 雨水冲刷,有较长的药效期,一般7-10天。
(二) 常用品种 1、苯来特 A、性能特点
在植物体内代谢为多菌灵及另一种有挥发性异 氰酸丁酯,是其主要杀菌物质。纯品白色,干燥状态 下稳定,遇潮湿会分解减效,对人畜低毒,对作物安 全。
B、应用技术
防病谱广,苯菌灵可用于防治蔬菜、果树、稻麦 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常用作拌种、喷雾和土壤处理, 除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外,还具有杀螨作用。不宜与强 碱性药剂及含铜制剂混用。易产生交互抗性,应与其 它类型的杀菌剂混用。
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 二、苯并咪唑类杀菌剂
三、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
四、苯基酰胺类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
(一)有机磷杀菌剂的特性
以稻瘟净为代表的有机磷杀菌剂共同的特点是 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结构大同小异,对稻瘟 病有预防治疗作用,并能兼治其它水稻病害。品种 不如有机磷杀虫剂那样多而重要,至今有少部分品
代森系是另一类具有不同分子构造的二硫代氨 基甲酸的衍生物。
1、代森锰锌
代森锰常与锌或锌离子混合制成代森锰锌。锌 的加入降低了代森锰对植物的毒性,增加了其杀菌 活性。代森锰锌的另一作用是提供锰和锌元素以满 足缺素植物的需求。
性能特点:代森锰锌纯品为白色粉末,对光、热、
潮湿不稳定,易分解出二硫化碳,遇碱性物质或铜、 汞等物质均易分解放出二硫化碳而减效,挥发性小。
用现配。④不能与遇碱易分解的药剂混用。
二、无机硫杀菌剂
无机硫杀菌剂是一类以硫磺为主加工而 成的不同制剂。硫磺的杀菌作用主要依赖于 制剂释放单质硫起作用,也可以被还原形成 毒力更强的硫化氢起杀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