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物理基础教程 刘连寿 答案共48页
《物理学基本教程》课后答案 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

第十三章 电磁感应13-1 地球表面的磁感应强度约为5105-⨯T,若将一个电阻Ω5.0,半径为20cm 的金属圆环翻转︒180,则流过该圆环截面的电荷量的最大值为多少?若将该金属圆环放在中子星的表面作同样的翻转,流过圆环截面的最大电荷量又为多少 (中子星表面的磁感应强度为810T)?分析 由(13-4)式可知,金属环在翻转中要获得流穿过环截面的感应电量的最大值,应将翻转前金属环面的法线方向置于地磁场方向,则通过环面的磁通量有最大值,翻转后磁通量为最大负值,这样翻转才有最大的磁通量改变,才能产生最大的感应电量.解 在地球表面, 最大感应电荷量为RBSR R q 221)(1121==-=ΦΦΦ 5251051.2C 5.02.014.31052--⨯=⨯⨯⨯⨯= C在中子星表面, 最大感应电荷量为RBS R R q 221)(1121==-=ΦΦΦ81002.5⨯= C 13-2半径分别为R 和r 的金属圆环共轴放置,且R >>r ,在大圆环中有恒定电流,而小圆环则以恒定速度沿轴线方向运动,问当小圆环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其内部的感应电流为最大?分析 本题中载流大圆环半径远大于小圆环的半径,小圆环所围面积内的磁场可视为均匀,其中各点的磁感应强度均近似等于位于大圆环轴线上的小圆环圆心处的值.在真空中恒定电流的磁场一章(11-10)式给出,载流圆环轴线上某点的磁感应强度B 是该点到圆环圆心距离x 的函数,小圆环沿轴线远离大圆环运动时,所围面积的磁通量减小,小圆环中将产生感生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应用极值条件可以求出感应电流为最大时小圆环的位置.解 如图13-2所示,小圆环所围面积内的磁感应强度近似等于其圆心处的值,由(11-10)式得2/3222)(2x R IR B +=μ 小圆环以恒定的速度t xd d =v 运动到轴线上x 处,圆环中的感生电动势为 2/5222202/3222202/322220i )(3d d )(2d d )(2d d d d d d x R xI R r tx x R r IR x x R r IR t BS t t +=⋅⎪⎪⎭⎫ ⎝⎛+=⎪⎪⎭⎫⎝⎛+=-=-=2v πμπμπμΦE 圆环中感生电动势最大时感应电流也为最大值.令0d d i=xE ,得 02)(25)()(d d 227222/5222522=+-+=+--x x R x R x R x x解得2R x ±=,并取2Rx =.计算可得22i 2d d Rx x =E < 0,故小圆环运动到轴线上2R 处时,环中感应电流最大.13-3 一立方体在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13-3所示,它的一边长为1m ,磁感应强度为0.2T 的均匀磁场沿y 轴方向,导体A 、C 和D 沿图中所示的方向以0.5m/s 的速度运动,试求每一导体内的感应电动势.分析 与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比较,本题用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式⎰⋅⨯=Li d )(l B v E 计算较简便.从该定义式可以看出,i E 的计算涉及到三个矢量的矢量积和标量积,因此必须先确定)(B ⨯v 的方向,以及导体棒上线元d l 的方向.解 对于导体A ,因)//(B v ,则0=⨯B v , E i = 0对于导体C ,因v 与B 夹角为 45,且 //)(B ⨯v d l ,则⎰⋅︒=⋅⨯=ll B 0i 45sin d )(v l B v E V 1007.7V 1222.05.02-⨯=⨯⨯⨯= 对于导体D ,因B v ⊥,)(B ⨯v 方向与l d 夹角为︒45,︒⋅=⋅⨯=⎰45cos 2d )(20i l B lv l B v E V 1.0V 22122.05.0=⨯⨯⨯⨯= 13-4 一载流长直导线中电流为I ,一矩形线框置于同一平面中,线框以速度v 垂直于导体运动,如图13-4所示.当线框AB 边与导线的距离为d 时,试用如下两种方法求出此时线框内的感应电动势,并标明其方向.(1)用动生电动势定义式;(2)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分析 这是一道很典型的求动生电动势题.注意以下几点:长直导线的磁场具有轴对称性,因而矩形框沿垂直于轴线方向运动时,框内将产生动生电动势;线框内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与运动中矩形框的位置有关;可以用动生电动势定义式和法拉第定律求解;用法拉第定律需先求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 在线框平面内凡与长直导线距离相等处B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而在垂直长直导线方向B 大小不等,于是计算穿过矩形框的磁通量时,应该取平行于长直导线的细长条面元,面元内各点磁感强度可视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其磁通量等于磁感强度与面积的乘积,再积分计算整个矩形框的磁通量.解1 用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式计算 对于AD 和BC 边,因)(B ⨯v 方向与l d 方向垂直,电动势为零.取AB 边上线元l d 方向从A 到B ,CD 边上线元l d 方向从C 到D ,动生电动势分别为d Ibl d I ABbAB πμππμ2d cos 2d )(000v v-=⋅=⋅⨯=⎰⎰l B v E )(2d )(2d )(000a d Ibl a d ICDbCD +=+=⋅⨯=⎰⎰πμπμv vl B v E)(2)11(200a d d I d a d b I ABCDA +-=-+=πμπμvab v E 其中负号表明电动势的方向为ADCBA .解2 用法拉第定律计算如图13-4所示,以长直导线为坐标原点取x 轴向右.t 时刻AB 边距长直导线为x . 在框内取宽为x d 的面元x b S d d =,面元法线垂直纸面向里,穿过矩形框的磁通量为xax Ib x x Ib ax x+==⎰+ln2d 200πμπμΦ )(2d d ln d d 2d d 00i a x x aIb t x x a x x Ib t +=⋅⎪⎭⎫ ⎝⎛+-=-=πμπμΦv E 当d x =时矩形框上的电动势为0)(20i >+=a d d aIb πμv E即矩形框电动势i E 的方向为ADCBA .也可以用楞次定律判定框内电动势的方向为ADCBA 方向.13-5 一长为L 的导体棒CD ,在与一均匀磁场垂直的平面内,绕位于L 处的轴O 以匀角速度ω沿反时针方向旋转,磁场方向如图13-5所示,磁感强度为B ,求导体棒内的感应电动势,并指出哪一端电势较高.分析 导体棒在磁场中转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棒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如果转轴位于2L 处,棒两端电势相等,与转轴间有电势差.假如用铜盘代替导体棒,盘心与盘边缘便有一定的电势差,分别用导线从盘心和盘边缘接出,就构成一个直流发电机.解 在棒上取线元l d 沿CD 方向,则导体棒内的感应电动势为⎰⎰⋅⨯+⋅⨯=+O CDOOD CO l B l B d )(d )(v v E E⎰⎰+=3320d cos d lll Bl l Bl πωω6)32(2)3(2222L B L B L B ωωω-=-= 即棒内感应电动势大小为62L B ω,方向从D 指向C .CD 两端间的电势差为261L B V V ODCO C D ω-=+=-E E 表明C 点电势较高.13-6 如图13-6,一半径为R 的半圆形导线,保持与一载流长直导线共面,且直径CD 与长直电流垂直,C 端到直电流的距离为d .当半圆导线以匀速度v 平行于长直电流向上运动时,求半圆导线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那一端电势较高?设cm 0.10=d ;.A 0.2;s m 0.2;m 0.15===I R v分析 连接直径CD ,与半圆弧导线构成闭合回路CDOC ,设回路顺时针绕行.由于回路匀速地平行长直导线运动,磁通量没有变化,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零,则沿回路绕行方向半圆弧导线与直线上的感应电动势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直径CD 上的感应电动势计算简单,可由此确定半圆弧导线上的感应电动势.解 如图13-6,在直径CD 上距长直导线为x 处取线元x d ,方向从D C →,CD 上的动生电动势为1.04.0ln 2d 2d )(04.01.00πμπμI x x I CD CD v v ==⋅⨯=⎰⎰x B v E 0V 1011.1V 4ln 22210467<⨯-=⨯⨯⨯⨯=--ππ故C 点电势高.半圆弧导线上感应电动势与直径CD 上的大小相等为V 1011.16-⨯.13-7如图13-7(a),在通有电流的无限长直导线附近,有一直角三角形线圈ABC 与其共面,并以速度v 垂直于导线运动,求当线圈的A 点距导线为d 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及方向.已知θ=∠=ACB b AB ,.分析 本题与13-4题相似.要注意的是AC 边与v 有一夹角,BA 边上l d 方向与)(B v ⨯方向垂直,0=AB E .解1 用动生电动势的定义如图13-7(a),取ACBA 为回路绕行方向.对于AC 段,)(B v ⨯方向竖直向上,平行长直导线,在AC 上与A 相距为l 处取线元l d ,方向C A →,动生电动势为⎰⋅+=CAAC l l d Id cos )sin (20θθπμvE⎰+=θθπθμsin 0sin d 2cos b l d l I v db d I +⋅=ln cot 20θπμv方向C A →.对于CB 段,)(B v ⨯方向竖直向上,得θπμοcot )(2b b d ICB⋅+⋅-=v E方向C B →.对于BA 段,)(B v ⨯方向与l d 垂直,则0=BA E .所以直角三角形线框上电动势大小为)(ln cot 20i bd bd b d I BA CB AC +-+⋅=++=θπμv E E E E 因b d bd b d +>+ln,则0i >E ,表明感应电动势方向为ACBA .解2 用法拉第定律如图13-7(b),在距直导线x 处取宽为x d 的面元x t x S d cot )(d θv -=,面元法线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设t 时刻A 点距离长直导线t v ,面元处磁感强度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大小为xIB x πμ20=穿过直角三角形的磁通量为⎰+-=b t t x x t I v v v d )1(cot 20θπμΦ)ln (cot 20tbt t b I v v v +-=θπμ当d t =v 时,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直角三角形中的感应电动势为)(ln cot 2d d 0i bd bd b d I tdt +-+=-==θπμΦv v E >0 电动势的方向为ACBA .13-8 如图13-8,在水平放置的光滑平行导轨上,放置质量为m 的金属杆,其长度为l ab =,导轨一端由一电阻相连(其他电阻忽略),导轨又处于竖直向下的均匀磁场B 中,当杆以初速度为0v 运动时,求(1)金属杆能够移动的距离;(2)在此过程中电阻R 所放的焦耳热.分析 金属杆以0v 的初速度在磁场中向右运动,金属杆与导轨组成的回路中有感应电流,因而金属杆受到向左的安培力作用.在安培力作用下杆的运动速度渐慢,最后为0.速度的变化使安培力为变力.于是本题不能简单地用匀加速直线运动公式aS 22-=v -计算,而应从牛顿第二定律出发建立运动方程后求解.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在此过程中杆的初动能全部转化电阻所发出的焦耳热.解 (1)取向右为x 正向,当杆的速度为v ,金属杆ba 上的感应电动势为⎰=⋅⨯=abBl v l B d )(v E感应电流为 RBl R I v==E 方向沿b 到a .在金属杆ba 上取电流元I l d 方向从b 到a ,I B l ⊥d ,安培力B l F ⨯=d d I ,所以作用于杆的安培力沿x 轴的负方向.Rl B B l I F F ab x v22 d -=⋅-==⎰负号表示F 与v 反向.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mRl B m F t v v 22d d -== x mRl B t mR l B d d d 2222-=-=v v 设杆的移动距离为d ,由上式分离变量两边积分,有⎰⎰-=022d d v v dx mRl B得 d mRl B 220-=-v 即杆可移动的最大距离为 220l B mR d v =(2)由焦耳热公式, 电阻R 上释放的焦耳热为⎰⎰==t R Rl B t R I Q d d 22222v (1) 又 v v mRl B t 22d d -= 分离变量两边积分,t 时刻有⎰⎰-=t t mR l B 022d d vv 0vv t mRl B 22e0-=v v (2)(2)式代入(1)式,且当∞→t 时0→v ,得⎰⎰∞-=-==222022222221d ed 22v v v m t R l B t R R l B Q t mRl B 即杆从开始运动到停止,其间电阻所放的焦耳热在量值上等于2021v m .13-9磁场沿x 方向,磁感强度大小为T )6(y -,在yOz 平面内有一矩形线框,在0=t 时刻的位置如图13-9所示,求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与t 的函数关系:(1)线框以速度m 2=v 的速度平行于y 轴匀速运动;(2)线框从静止开始,以2s m 2=a 的加速度平行于y 轴运动;(3)线框在yOz 平面内平行于z 轴重复以上两种运动.分析 磁场沿x 轴方向,矩形线框沿y 轴运动,所以DC 、BA 边上的电动势为0. 磁感强度是y 的函数,AD 边上的各点B 相等,BC 边上的各点B 相等.此题可以用动生电动势定义式和法拉第定律两种方法求解.不过,对此类既有感生又有动生电动势的题,一般来说先求磁通量,再用法拉第定律求解较易.解1 (1))(B v ⨯的方向为z 轴负向,DC 、BA 边的感应电动势为0,设AD 边感应电动势为1E ,BC 边的为2E ,方向分别为从D 到A 、从C 到B ,矩形框的总电动势为)]6()6[()(212121i y y l B B l ---=-=-=v v E E E lb v =2.0V 2.05.02=⨯⨯=V 方向为逆时针方向.(2) 矩形框作加速运动时,框上的动生电动势为lb y y l B B l v v v =---=-=-=)]6()6[()(212121i E E E其中 at =v 故 2.0i ==a t l bE t 解2 (1)以下均取逆时针方向为回路绕行方向,若0i >E ,则其沿回路绕行方向,反之亦然.穿过矩形框的磁通量为)2(26)2(26d )6(d b t lblb b y lb lb y l y by y +-=+-=-=⋅=⎰⎰+v s B Φ 其中y=vt .矩形框中的电动势为2.0d d i ==-=bl tv ΦE V (2)取回路逆时针绕行,矩形框作加速运动时穿过框的磁通量为⎰⎰++-=-=⋅=by yb y lblb y l y )2(26d )6(d s B Φ其中 2202121at at t y =+=v即 22622lb labt lb --=Φ 矩形框上的电动势为 t l a b t t2.0d d i ==-=ΦE (3)线框沿z 轴方向运动时,Φ不变,则i E 均为0.13-10 如图13-10所示,在两无限长载流导线组成的平面内,有一固定不动的矩形导体回路.两电流方向相反,若有电流A t I )12(+=,求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分析 在本题中,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感应电动势有两条途径:分别求出两个直电流在框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再进行叠加;或者,先求出两直电流的合磁感强度,再求磁通量,应用法拉第定律.载流长直导线磁场是不均匀的,欲求磁通量,应该取平行于长直导线的细长条面元,面元内各点磁感强度可视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其磁通量等于磁感强度与面积的乘积,再积分计算整个矩形框的磁通量.因两直电流方向相反,靠近线框的直电流在框上电动势大一些,它的贡献决定了线框上电动势的方向. 解 框内任一点磁感应强度为)(22120021d d x Ix I B B B -+-=-=πμπμ取逆时针方向为回路绕行方向,如图13-10,在线框上取面元d S ,且d S =h d x ,穿过框的磁通量为x d d x x Ih S B ld d d )11(2d 12011-+-==⎰⎰+πμΦ其中12+=t I .矩形框上的电动势为)ln (ln 22d d 11220i d l d d l d ht +-+=-=πμΦE )()(ln 12120l d d d l d h ++=πμ 因(l +d 2)d 1<d 2(l +d 1),得0i <E ,即i E沿顺时针方向. 13-11 如图13-11所示, 均匀磁场与半径为r 的圆线圈垂直 (图中l d 表示绕行回路的正方向).如果磁感强度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为τ-t/0e B B =,其中B 0和τ为常量, 试将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表示为时间的函数,并标明方向.分析 本题用法拉第定律可方便求解.解 回路绕行方向为逆时针, 穿过圆线圈的磁通量为τππΦt B r B r -==e 022τττπτπΦ/02/02e e )1(d d t t B r B r t ---=-= 圆线圈上的电动势为ττπΦ/02ie d d t B r t -=-=E 方向沿回路正方向即逆时针方向.13-12 如图13-12所示,在与均匀磁场垂直的平面内有一折成α角的V 型导线框,其MN 边可以自由滑动,并保持与其它两边接触.今使ON MN ⊥,当t =0时,MN 由O 点出发,以匀速v 平行于ON 滑动,已知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2)(2t t B =,求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与时间的关系.分析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磁感强度又随时间变化,因而线框中的电动势由动生电动势和感生电动势两部分组成,可以直接求出面积不断变化的回路MONM 任一时刻的磁通量,再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解.也可以分别计算由于MN 边滑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和由于线框中磁感强度随时间变化引起磁通量变化产生的感生电动势.解1 取顺时针方向为回路绕行方向, t 时刻穿过V 型导线框的磁通量为B xl2=Φ 其中 t x v =,αtan x l =,22t B =,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导线框上的感应电动势为)2(d d d d B xlt t -=-=ΦE ααt a n )t a n 4(d d 3242t t t v v -=-= 负号表明E 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即沿逆时针方向.解2 由于MN 边滑动产生的动生电动势为⎰==⋅⨯=MN t Bx ααtan 21tan d )(32v v l B v 动E 沿NM 方向.t 时刻回路面积xl S 21=,取逆时针方向为回路绕行方向,回路法向矢量n e 与B 相反,则())2(d d 2d d d d d d 2t t xl t B S BS t t ==--=-=Φ感E =αtan 2132t v总感应电动势为感动E E E +==αtan 32t v 沿逆时针方向.13-13 一导线弯成如图13-13的形状,在均匀磁场中绕轴O O '转动,角速度为1ω.若电路的总电阻为R ,当0=t 时从图示的位置开始转动.(1)当磁感强度B 为常量时;(2)当t B B 20sin ω=时,求导线中的感应电流和感应电动势.解 (1)B 为常量,t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t l Bl 112cos ωΦ=,线圈上的感应电动势为t l Bl t1112i sin d d ωωΦ=-=E 线圈上的感应电流为t R l Bl R I 1112i i sin ωω==E(2)t B B 20sin ω=时,t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t l l t B 11220cos sin ωωΦ⋅=线圈上的电动势为sin (d d 212211120i l l B tωωΦ=-=E线圈上的感应电流为)cos cos sin sin (212211120it t t t Rl l B R I i ωωωωωω-==E 13-14 均匀磁场B 被限制在如图13-14所示的圆柱型空间中, B 从0.5T 以0.1T/s 的速率减小,(1)确定涡旋电场电场线的形状和方向并示于图中;(2)求图中半径为r =10cm 的导体回路上各点的涡旋电场场强和回路中的感生电动势;(3)设回路的电阻为Ω2,求其中感应电流的大小;(4)回路中任意两点b a ,间的电势差为多大?(5)如果在回路某点将其切断,两端稍微分开,问此时两端的电势差为多大?分析 例题413-讨论了这种在圆柱形空间中随时间改变的均匀磁场所产生的涡旋电场,可以直接利用其结果计算该涡旋电场中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解 (1)由例题413-的讨论知,该圆柱形空间中随时间改变的均匀磁场产生涡旋电场,其电场线是圆心在轴线上的一系列同心圆,又因0d d <t B ,该涡旋电场中的电场强度涡E 为同心圆上沿顺时针绕行的切线方向,如图13-14所示.(2)利用例题413-的结果,r = 10cm 的回路上涡旋电场强度大小为V/m 005.0V/m 1.021.0d d 2=⨯==t B r E 涡内 回路上的感生电动势为V 1014.3V 1.01.014.3d d d d 322i -⨯=⨯⨯=-=-=tBr t B SπE 方向为顺时针方向.(3)回路中感应电流为 A 1057.1A 21014.333ii --⨯=⨯==R I E (4)根据一段含源电路的欧姆定律,弧⋂b a 上的电势差等于该段导线上电阻引起的电势差减去该圆弧上的感应电动势⋂abE ,即0)(2)(2 2)2(i ii i=-⋅=-=⋅-⋅=-=-⋂⋂⋂⋂⋂⋂E E E E E R Rr ab IR r ab abrab r R I IR V V ab ab b a ππππ(5)断开一个缺口cd 后回路不再闭合,因此回路中无电流,则cd 两点间电势差为V 1014.303i -⨯-=-=-E d c V V由于d c V V <,表明d 点电势高.13-15 在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中,存在着变化的均匀磁场)(t B ,有一长为l 的导体棒放在磁场中,如图13-15(a)所示,设磁场的变化率为t B d d ,(1)用感生电动势定义⎰⋅=ba l E d i 涡E 求棒中的感生电动势;(2)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棒中的感生电动势;(3)若导体棒在图示位置时有一个方向与棒垂直指向O 点、大小为v 的速度,再求棒上的感应电动势.分析 这是与上题特征相同的磁场.利用例题413-的结果,涡旋电场线是一系列同心圆,涡E 在圆的切线方向,所以用感生电动势定义计算时应注意ab 棒上各点的涡E 与l d 有一夹角.如果应用电磁感应法拉第定律计算,将ab 棒连接半径Oa ,Ob 构成闭合回路OabO ,考虑到沿半径方向0d =⋅⎰l E 涡,则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就等于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当导体棒运动时,闭合回路OabO 中的磁通量随时间变化,求出任一时刻t 回路OabO 所围面积的磁通量,便可求解. 解 (1)如图13-15(b)所示,在ab 棒上取线元l d ,方向从b a →.该处涡E 在切线方向,大小为tBr d d 2,涡E 与l d 的夹角为θ,且rlR 22)2(cos -=θ,得ab 棒上感应电动势ab E 的方向从b a →,大小为⎰⎰=⋅=b abaab l tBr d cos d d 2d θl E 涡E 0)2(2d d d d d 2)2(02222>-=-=⎰l l R l t B l t B l R(2)连接Ob Oa ,成闭合回路OabO ,设回路逆时针绕行,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4222l R Bl --=Φ闭合回路OabO 上的感应电动势为42d d d d 22l R l t B t oabo-=-=ΦE因沿半径方向0d =⋅⎰l E 涡,则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就等于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即42d d 22l R l t B oabo ab -==E E方向从b a →.(3) 如图13-15(c),经t 时间棒向着O 点移动t v ,连接Oa 、Ob 成闭合回路OabO ,设回路逆时针绕行.穿过回路的磁通量为t l R Bl v ---=4222Φ导体棒中的感应电动势为v v 2Bl t l R l t B t oaboab 21)4(2d d d d 2---=-==ΦE E若0>oabo E ,则ab E 从b a →;若0<oabo E ,则ab E 从a b →.13-16 如图13-16(a),均匀磁场被限制在半径为R 的圆柱形空间,磁感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0d d >t B ,在圆柱形空间外与磁场垂直的平面内有一导体AB .(1)计算AB 上的感应电动势;(2)B A 、两点间的电势差有多高?(3)在图中表示出B A 、两点的涡旋电场强度.分析 磁场局限在圆柱形空间内部,连接OB OA 、,计算穿过三角形OAB ∆的磁通量时,只需计算该三角形所包围的圆柱形空间内扇形面积的磁通量.解1 (1) 如图13-16(a),连接OB OA 、,穿过OAB ∆的磁通量与穿过扇形的磁通量相等为tBd b l a b R t dbl a b R B d d )arctan (arctan 21d d )arctan(arctan 212i 2-+-=-=-+⋅=ΦΦE(2) 0d d >tB,应用楞次定律判定电动势从B A →,所以B 点的电势高. tBd b l a b R U BA d d )arctan (arctan 212-+= (3)kB kA E E 、都在该点切线方向,且沿逆时针绕行的切线方向.解2 (1) 如图13-16(b),在AB 上取线元l d 方向从A 到B ,到圆心的距离为r ,据(13-7)式,有⎰⎰=⋅=BA BA l tB r R d cos d d 2d 2i θl E 涡E而θθcos d d r l =,AB 上的感生电动势为 )(21cos cos d d d 221202i 21θθθθθθθ+-=⋅-=⎰+R r t B r R E 其中d bl ab-==arctanarctan21θθ,得 tBd b l a b R d d )arctan (arctan 212i-+-=E 13-17截面为矩形的环形螺线管,平均半径为R ,截面边长为b 和c ,螺线管共有N 匝导线,管内充满磁导率为μ的均匀磁介质,如图13-17(a )所示,试求其自感系数.分析 螺绕环的磁感线是以对称中心为圆心的一系列同心圆,每条磁感线都要穿过矩形截面,于是求自感系数的问题归结为求穿过矩形截面的磁通量.由于沿螺绕环半径方向的磁场分布不均匀,需在矩形截面上取面元S d ,算出ϕd ,再积分得ϕ.解 如图13-17(b),在矩形截面上取面元r c S d d =,与螺绕环中心距离为r .由安培环路定理(11-15)式得S d 处的磁感应强度为rNIB πμ2=穿过螺绕环的磁通链为⎰⋅==sS N N d B ϕΦ22ln 2d 22222b a b a Ic N r r Ic N b a b a -+==⎰+-πμπμ 螺绕环的自感系数为22ln 22b a b a c N I L -+==πμΦ13-18 如图13-18, 两平行长直导线,其中心距离为d ,载有等大反向的电流(可以想象它们在相当远的地方汇成单一回路),每根导线的半径均为R ,如果不计导线内部磁通量的贡献,试求单位长度的自感系数.分析 两平行长直导线间的磁感应强度为两长直导线在该处磁感应强度之代数和.沿着以下思路解题:先求出两导线间的B ,再求两导线间的磁通量,再求自感系数.解 如图13-18,由磁场叠加原理,在两条导线间距左边一根为r 远(R r <)处磁感应强度为)11(20rd r I B -+=πμ取长为l 的一段导线,通过图中阴影部分的磁通量为⎰--+=R d Rr r d r Il d )11(20πμΦRR d Il -=ln 0πμ 长为l 的一段导线的自感系数为RRd l IL l -==ln 0πμΦ单位长导线的自感系数为RR d l L L l -==ln 0πμ 13-19 如图13-19,两圆形线圈共轴放置在一平面内,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R 和2R ,21R R >>,匝数分别为1N 和2N ,试求它们之间的互感系数.(大线圈中有电流时,小线圈所在处的磁场可看作是均匀的.)分析 题目给出条件21R R >>,2R 线圈与1R 线圈共轴,所以2R 线圈所在处的磁感应强度可视为均匀,且等于1R 线圈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 解 因21R R >>,当大线圈中有电流1I 时,小线圈所在处各点的磁感应强度近似相等,且等于圆心处的磁感应强度,即1110212R N I B μ=穿过小线圈的磁通链为1221102212212R R N I N N πμϕΦ==互感系数为1222101212R R N N I M πμΦ==13-20 在如图13-20所示的电路中,线圈I 连线上有一长为l 的导线棒CD 可在垂直于均匀磁场B 的平面内左右滑动并保持与线圈I 连线接触,导体棒的速度与棒垂直.设线圈I 和线圈Ⅱ的互感系数为M ,电阻为1R 和2R .分别就以下两种情况求通过线圈I 和线圈Ⅱ的电流:(1)CD 以匀速v 运动;(2)CD 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运动.分析 CD 边运动,线圈I 中有感应电流. 由于互感,线圈I 中的电流变化将在线圈Ⅱ中产生感应电流.解(1)CD 匀速运动时,线圈I 中的感应电流是常量,为111R lB R I i v ==E 它在线圈Ⅱ中引起的磁通量的变化率为0 d d 21=tΦ 在线圈Ⅱ中引起的互感电动势021=E ,因此线圈Ⅱ中的感应电流为零.(2)CD 加速运动时, 线圈I 中的感应电流为11R BlatI =在线圈Ⅱ中引起的磁通量为at R BlMMI 1121==Φ在线圈Ⅱ中引起的互感电动势为12121 d d R BlMat -=-=ΦE因此线圈Ⅱ中的感应电流为212212R R BlMa R I -==E13-21 如图13-21所示的两个共轴圆形线圈,它们的间距为d ,半径为R 和r ,且r R >>,大线圈中有电流时,小线圈所在处的磁场可看作是均匀的,试求(1)大线圈中的电流t I I ωsin 0=时小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2)两线圈的互感系数M ;(3)当小线圈偏转,使得两线圈平面法线的夹角分别为︒︒︒90 60 30、、时,再求M .解 (1)大线圈在小线圈处产生的磁感强度为2/3222021)(2d R R IB +=μ 大线圈电流产生的磁场穿过小线圈的磁通量为232222022121)(2d R r IR S B +==πμΦ大线圈电流变化, 在小线圈中产生的互感电动势为232222002121)(2cos d d d R t R r I t +-=-=ωωπμΦE (1) (2)两电流的互感电动势又可表示为 t MI tIM ωωcos d d 021-=-=E 将(1)式代入上式,得232222021)(2d d d R r R t I M +=-=πμE(3)两线圈平面法向夹角为 30时穿过小线圈的磁通量为2121212330cos ΦΦΦ==' 互感系数 2322220)(43d R r R M +='πμ 夹角为 60时,得 2121212160cos ΦΦΦ==' 2322220)(4d R r R M +='πμ夹角为 90时,得 021='Φ 0='M13-22 试求题13-10中二长直导线组成的回路与矩形框之间的互感系数. 分析 在本题中,显然求出长直导线在矩形框处的磁通量,然后求互感系数较容易.解 利用习题13-10的结果,两长直导线在矩形线圈处产生的磁通量为)ln (ln 222110d ld d l d Ih +-+=πμΦ 得互感系数为 )()(ln 2)ln (ln 22112022110l d d l d d h d ld d l d h IM ++=+-+==πμπμΦ13-23 两线圈的自感系数分别为1L 和2L ,它们的互感系数为M ,当两线圈串联时,试证它的等效自感系数为M L L L 221±+=,其中的正负号分别是对应图13-23中的两种连接情况.分析 两线圈串联后的等效自感系数,应该等于输入端与输出端间自感电动势与回路电流变化率之比.任一线圈两端的感应电动势应等于各自的自感电动势与另一线圈在其上产生的互感电动势的代数和.根据楞次定律,线路顺接如图13-23(a)时,互感电动势与自感电动势方向相同;反接如图13-23(b)时,互感电动势与自感电动势方向相反.假如再拓展考虑两线圈顺并联和反并联的情况.这时流经两线圈的电流分别为1I 和2I ,但互感系数M 不变,且并联后的总电动势12E E E ==.可解出顺并联时M L L M L L L 221221-+-+=,反并联时ML L M L L L 221221++-+=. 解 顺连接如图13-23(a ),设左边的线圈为(1),右边的线圈为(2).根据楞次定律,线圈(1)上的总电动势1E ,应为其上的自感电动势11E 与线圈(2)在线圈(1)上产生的互感电动势12E 之和,有)d d d d (112111tIM t I L +-=+=E E E 同理 )d d d d (221222tI M t I L +-=+=E E E 输入端与输出端间的电动势为tIM L L d d )2(2121++-=+=E E E 两线圈串联顺接时的等效自感系数为M L L tI L 2d d 21++=-=E反连接如图13-23(b ),根据楞次定律,线圈(1)上的总电动势E 1 ,应为其上的自感电动势E 11与线圈(2)在线圈(1)上产生的互感电动势E 12之差,有)d d d d (112111tIM t I L --=-=E E E同理 )d d d d (221222tI M t I L --=-=E E E 输入端与输出端间的电动势为tIM L L d d )2(2121-+-=+=E E E 两线圈串联反接时的等效自感系数为M L L tI L 2d d 21-+=-=E13-24 在一细线密绕螺线管内填满了某种磁导率为μ(常量)的均匀介质,若该介质的电阻率为ρ,在介质中存在感应电流的情况,由定义tI L d d E-=求该螺线管的自感系数.设螺线管半径为R 、长为l 、总匝数为N ,且R l >>,忽略边缘效应.分析 缠绕螺线管的传导电流I 变化时,传导电流要产生自感电动势1E .现螺线管内充满磁导率为μ的磁介质,变化的传导电流在介质中激发感应电流,变化的感应电流也要产生自感电动势2E .总的自感电动势为21E E E +=.由传导电流激发的螺线管内磁场,方向沿轴线,且分布均匀,所以由变化的传导电流激发的感应电流是以轴线为圆心的圆电流.考虑到介质有电阻,感应电流在介质的径向分布不均匀,因而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沿轴线,为非均匀磁场,在计算感应电流产生的磁通量时要注意.。
300份物理类专业课程习题答案电子版合集

300份物理类课程习题答案电子版合集(共16页,myth920)理论力学第六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932&fromuid=9理论力学第六版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461&fromuid=9《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第三版)高教出版社 (手抄版)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84&fromuid=9原子物理学褚圣麟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68&fromuid=9《物理学教程》 (马文蔚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782&fromuid=9大学物理实验报告与部分范例陈金太厦门大学【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350&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 (梁昆淼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600&fromuid=9《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高等教育出版社完整版课后答案【khdaw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676&fromuid=9固体物理 (黄昆版) 课后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39&fromuid=9《光学》姚启钧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8&fromuid=9《固体物理教程》王矜奉山东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45&fromuid=9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89&fromuid=9《量子力学教程》周习勋课后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88&fromuid=9《原子物理学》杨福家版部分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065&fromuid=9热力学·统计物理汪志诚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66&fromuid=9赵凯华-新概念物理教程《电磁学》【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890&fromuid=9《激光原理及应用》陈家璧电子工业出版社思考练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5&fromuid=9<<电动力学>> 郭硕鸿第二版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9&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梁昆淼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70&fromuid=9热力学统计物理原子物理电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176&fromuid=9固体物理学(黄昆) 高等教育出版社部分习题解答【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69&fromuid=9《大学基础物理学》张三慧(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7372&fromuid=9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高教版课后答案【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5562&fromuid=9《传热学》第四版 (杨世铭陶文铨编著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529&fromuid=9工程光学第二版 1-7章 (郁道银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5205&fromuid=9《物理学教程》马文蔚,周雨青第二版(高教) <下册>课后答案(PFD格式)【khdaw】/bbs/viewthread.php?tid=4383&fromuid=9力学第二版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241&fromuid=9《电磁学》第二版梁灿彬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4766&fromuid=9量子力学导论(第二版)曾谨言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225&fromuid=9《热学》(李椿章立源钱尚武) 高等教育出版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440&fromuid=9《量子力学》曾谨言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156&fromuid=9热力学统计物理(第四版)汪志诚课后参考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9179&fromuid=9工程光学郁道银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917&fromuid=9《热工基础》第二版(张学学)课后答案普通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993&fromuid=9《量子力学教程》周世勋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155&fromuid=9大学物理学第五版全册 (马文蔚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1437&fromuid=9电磁学 (赵凯华著) 高教版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2366&fromuid=9《固体物理学》黄昆韩汝琦高等教育出版社答案较全【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7796&fromuid=9大学物理学马文蔚第五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637&fromuid=9热学 (秦允豪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3288&fromuid=9电动力学郭硕鸿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985&fromuid=9工程热力学(第三版) (沈维道著) 上海交通大学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3313&fromuid=9电磁学 (赵凯华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4004&fromuid=9高分子物理(何曼君版)复旦大学出版社课后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312&fromuid=9量子力学教程 (周世勋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3290&fromuid=9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钧耕(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4782&fromuid=9光学教程(第四版)姚启钧(华东师大)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698&fromuid=9<理论力学> 第六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542&fromuid=9激光原理周炳鲲国防工业出版部分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803&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 (梁昆淼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6232&fromuid=9力学(1~3章)(漆安慎)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067&fromuid=9工程光学郁道银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881&fromuid=9半导体物理刘恩科朱秉升(第七版)电子工业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4435&fromuid=9《流体力学泵与风机》(白扩社)课后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951&fromuid=9电磁学(梁灿彬) 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思考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885&fromuid=9电磁学 (赵凯华著) 高教版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2365&fromuid=9原子物理学第四版 (杨福家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含部分例题讲解)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1699&fromuid=9激光物理(第二版)答案下载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第三版)(余孟尝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1372&fromuid=9电磁学 (赵凯华著) 高教版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2364&fromuid=9《数学物理方程》王明新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3642&fromuid=9物理光学梁铨廷电子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602&fromuid=9工程热力学答案(第三版)/bbs/viewthread.php?tid=4683&fromuid=9理论力学(哈工大第六版)课件/bbs/viewthread.php?tid=8325&fromuid=9光学赵凯华高等教育出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318&fromuid=9《光学》(赵凯华)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7170&fromuid=9《理论力学》周衍柏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5478&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第四章留数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1237&fromuid=9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石顺祥张海兴刘劲松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课后答案【khdaw_cola】pdf/bbs/viewthread.php?tid=6714&fromuid=9光学教程姚启钧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171&fromuid=9《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完整版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7034&fromuid=9力学(4~5章)(漆安慎)课后答案【khdaw】力学(9~11章) 漆安慎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158&fromuid=9热学(第二版) (李椿章立源钱尚武)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7496&fromuid=9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950&fromuid=9热力学统计物理学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403&fromuid=9工程光学郁道银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6863&fromuid=9光学周炳琨第三章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39&fromuid=9量子力学教程 (周世勋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5990&fromuid=9电磁场与电磁波谢处方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7458&fromuid=9力学漆安慎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229&fromuid=9流体力学第二版 (刘鹤年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4428&fromuid=9半导体物理刘恩科第四版课后答案【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7761&fromuid=9物理学《第五版》电子教案/bbs/viewthread.php?tid=6855&fromuid=9激光原理周炳琨版第五版(第一二四章答案)国防工业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522&fromuid=9大学物理基础下册 (吴百诗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原创】/bbs/viewthread.php?tid=13624&fromuid=9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漆安慎、杜婵英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237&fromuid=9原子物理学(褚圣麟)课后习题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khdaw】/bbs/viewthread.php?tid=8922&fromuid=9理论力学周衍柏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572&fromuid=9钱伯初版量子力学教学课件/bbs/viewthread.php?tid=5214&fromuid=9物理公式大全【khdaw】/bbs/viewthread.php?tid=8759&fromuid=9《工程光学》郁道银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部分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4885&fromuid=9光学教程课后习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734&fromuid=9《力学》漆安慎杜婵英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236&fromuid=9微波技术基础 (廖承恩著)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8522&fromuid=9《理论力学教程》周衍柏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思考题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9324&fromuid=9《原子物理学》杨福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完整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8412&fromuid=9《激光原理》周炳琨国防工业出版社第五版部分答案(第一二章)【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427&fromuid=9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十五章答案的补充/bbs/viewthread.php?tid=5738&fromuid=9力学(6~8章) 漆安慎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150&fromuid=9《大学物理学》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862&fromuid=9原子物理学教材答案(褚圣麟版)/bbs/viewthread.php?tid=6035&fromuid=9工程光学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10777&fromuid=9材料力学第四版 (刘鸿文著)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7660&fromuid=9物理学教程 (马文蔚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4391&fromuid=9《热学》高教(李椿)版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6494&fromuid=9大学物理II(上海理工大学版)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629&fromuid=9大学体验英语上机听力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3085&fromuid=9量子力学预习曾谨言北大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3205&fromuid=9数学物理方程与特殊函数 THU (王元明著) 东南大学数学系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4496&fromuid=9工程热力学第四版 (严家騄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3290&fromuid=9固体物理黄昆课后答案【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7858&fromuid=9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高教(康华光)版部分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5987&fromuid=9《激光原理》周炳琨国防工业出版社【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8024&fromuid=9光学教程姚启钧原著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5888&fromuid=9《液压与气压传动学习及实验指导》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_【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586&fromuid=9电路第四版(上下册) (邱关源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步辅导及习题全解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3023&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 (胡嗣柱倪光炯著) 高教版课后答案【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8055&fromuid=9普通光学姚启钧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298&fromuid=9普通物理学教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漆安慎、杜婵英主编【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7598&fromuid=9量子力学教程 (周世勋著) 量子力学教程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3019&fromuid=9《大学物理学》毛骏健顾杜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606&fromuid=9工程光学英文版 (郁道银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ricardo】/bbs/viewthread.php?tid=10555&fromuid=9材料力学 1和2 第四版 (孙训方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7761&fromuid=9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 (宛尚尊著)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2448&fromuid=9理论力学基本教程卢圣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867&fromuid=9应用光学 (张以谟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ricardo】/bbs/viewthread.php?tid=10552&fromuid=9《测量学》课后答案_【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550&fromuid=9固体物理方一陆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575&fromuid=9方俊鑫版固体物理课后答案【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8054&fromuid=9普通物理学第五版1至4册全部答案 (程守洙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15886&fromuid=9光学教程第三版姚启军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6600&fromuid=9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二版公式大全整理【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5449&fromuid=9钢结构设计原理西南交大课后答案_【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596&fromuid=9《理论力学》第3版 1到5章 (郝桐生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5575&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 (汪德新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5433&fromuid=9大学物理学第二版力学 (张三慧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080&fromuid=9电磁学第二版 (赵凯华陈熙谋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014&fromuid=9《工程材料与成型技术》课后答案_【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584&fromuid=9《量子力学》张永德课后答案_【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386&fromuid=9电磁场理论基础 (陈重崔正勤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1094&fromuid=9机械设计第八版 (杨世銘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4301&fromuid=9激光原理与激光技术俞宽新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9570&fromuid=9数学物理方程第二版 (谷超豪等著) 高教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212&fromuid=9仪器分析第四版(2-12章) (朱明华胡坪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8934&fromuid=9理论力学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平【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379&fromuid=9光学 (于国萍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3638&fromuid=9《水力学》李炜徐孝平 1-6章课后答案_【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585&fromuid=9物理学漆安慎高等教育出版思考题课后答案【khdaw_cola】/bbs/viewthread.php?tid=8348&fromuid=9Halliday Fundametal Physics CH22 (David Halliday 著) Robert Resnick 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14767&fromuid=9理论力学第二版 (金尚年马永利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252&fromuid=9大学物理上下册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教研室著) 上海交通大学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435&fromuid=9大学物理习题集(七、八、九章) (石庆平钟平卫葛永华陈爱明著) 上海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094&fromuid=9量子力学概论第二版 Introduction to quantum mechanics (Griffiths D.J. 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176&fromuid=9Siefried Fl ?egge,Practical Quantum Mechanics(1994)/bbs/viewthread.php?tid=8556&fromuid=9工程力学静力学与材料力学(部分) (谢传锋单辉祖合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160&fromuid=9工程光学第二版物理光学部分12、13、15章 (郁道银谈恒英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148&fromuid=9传热学第三版 (杨世铭著) 高教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131&fromuid=9傅里叶光学第二版 (吕乃光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9015&fromuid=9大学物理第二版 (余虹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312&fromuid=9热学习题答案第二版(1-7章) (李椿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7738&fromuid=9大学物理活页作业 (刘钟毅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674&fromuid=9电路第四版(1-18章) (邱关源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习题精解【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776&fromuid=9傅立叶光学导论英文版 (顾得门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ricardo】/bbs/viewthread.php?tid=10547&fromuid=9流体力学 (罗惕乾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267&fromuid=9傅立叶光学导论中文版 (顾得门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ricardo】/bbs/viewthread.php?tid=10546&fromuid=9固体物理 (阎守胜著) 北京大学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8027&fromuid=9工程力学材料力学部分 (刘锋禹奇才著)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651&fromuid=9工程流体力学 (王英李诚著) 中南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388&fromuid=9光学第四版 (姚启钧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5728&fromuid=9电动力学解题指导 1998年6月第一版 (王雪君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4076&fromuid=9普通物理下册 (安徽大学版) 安徽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5484&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第三版) (汪德新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860&fromuid=9大学物理实验武汉科技学院物理实验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16936&fromuid=9理论力学简明教程第二版 (陈世民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088&fromuid=9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第三版) (王志诚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961&fromuid=9工程热力学 (廉乐明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907&fromuid=9《空间飞行器动力学》复习题及答案(版本未知)【khdaw】/bbs/viewthread.php?tid=9547&fromuid=9物理实验课后答案/bbs/viewthread.php?tid=17664&fromuid=9电动力学 (Jackson 著)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7924&fromuid=9大学物理学第3版 (Douglas C. Giancoli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430&fromuid=9原子物理学 (褚圣麟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8986&fromuid=9大学物理习题册(光学部分) (杨庆芬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157&fromuid=9物理学第三册物质与波 (施建青林国成徐志君徐东辉著)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926&fromuid=9《物理》第二版北京邮电大学课后答案_【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9589&fromuid=9大学物理上中下册 (彭长德罗灵芝著) 中国矿业大学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537&fromuid=9理论力学(I)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著)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654&fromuid=9工程力学规范化练习 (冯立富刘协会著)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708&fromuid=9大学物理习题册磁学部分 (杨庆芬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448&fromuid=9统计热力学第二版 (梁希侠班士良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254&fromuid=9力学习题剖析 (祝风著) 吉林师范大学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394&fromuid=9数学物理方法第二版 (武仁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904&fromuid=9物理学第一版 (余国建著)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438&fromuid=9电工学第二版第21、23章 (秦曾煌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6281&fromuid=9热工基础 (秦萍袁艳平毕海权著)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7285&fromuid=9大学物理学 (陈曙光著) 湖南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9032&fromuid=9力学新概念版 (赵凯华罗蔚茵著) 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203&fromuid=9大学物理下册9-15章(彭志华付茂林著)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174&fromuid=9大学物理简明教程 14-20章 (王安安著) 四川科技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16830&fromuid=9大学物理量子物理第二版练习册(张三慧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514&fromuid=9固体物理学第二版 (陈长乐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0452&fromuid=9化工热力学第二版(2-6章) (朱自强吴有庭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0241&fromuid=9原子物理学 (禇圣麟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759&fromuid=9固体物理导论 (C.基泰尔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339&fromuid=9现代光学基础 (钟锡华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257&fromuid=9理论力学 (刘又文彭献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0457&fromuid=9大学物理(新版) (吴百诗著) 科学出版社高清(全)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993&fromuid=9光学修订版 (蔡履中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19580&fromuid=9大学物理下册 9-13章 (罗益民余燕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958&fromuid=9高中物理必修1 课后习题答案 (薛金星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0147&fromuid=9物理化学第三版 (程兰征章燕豪著)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614&fromuid=9大学物理实验 (葛松华著) 化学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718&fromuid=9物理化学第四版上册 (胡英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149&fromuid=9理论力学 (武清玺冯奇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086&fromuid=9嵌入式ARM系统原理与实例开发 (杨宗德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0420&fromuid=9大学物理第五版上、下册 (陈守洙江永之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315&fromuid=9大学物理学下册 (韩家骅著) 安徽大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_lxywyl】/bbs/viewthread.php?tid=20050&fromuid=9固体物理学 (黄昆韩汝琦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1195&fromuid=9岩石力学与地下工程 (蔡美峰何满潮刘东燕著) 科学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0668&fromuid=9分析力学第二版 (刘连寿著) 华中师大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1455&fromuid=9传热学第四版 (章熙民任泽霈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课后答案【khdaw】/bbs/viewthread.php?tid=21442&fromuid=9。
理论物理基础教程刘连寿第五篇第二章答案

∴
∂ 2ψ 1 ( x) + λ2 xψ 1 ( x) = 0 2 ∂x
由边界条件得ψ 1 ( x) = A sin( λ x x) , A sin( λ x a) = 0 ,
λx = n1π a
( n1 = 1,2,3........ )
2 a
本征函数ψ 1 ( x) = A sin( n1π
a
x) ,归一化后得 A =
nπ nπ nπ 8 sin( 1 z ) sin( 2 y ) sin( 3 z ) abc a b c
2 n2 λ 2 h 2π 2 n12 n2 = ( 2 + 2 + 3 ) 2m 2m a b c2 2
2 2 h ∵ λ2 = λ2 x + λ y + λz ∴ E =
n1 , n 2 , n3 = 1,2,3........
其中 k =
2 mE / h 2
。
2
x) 2m( E − U ) + ψ ( x) = 0 解:由定态薛定谔方程 d ψ ( 2 2 dx h
∴
′′( x) + ψ1 ′′ ( x ) + ψ2 ′′( x ) + ψ3
2m( E − U 1 ) ψ 1 ( x) = 0 h2 2mE ψ 2 ( x) = 0 h2
∴
ψ 1 ( x) =
nπ 2 sin( 1 x ) a a nπ 2 sin( 3 z ) c c
同理可得ψ 2 ( y) =
nπ 2 sin( 2 y ) ,ψ 3 ( z ) = b b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ψ ( x, y, z ) =
理论物理基础教程刘连寿第五篇第一章答案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ˆ+F ˆ + ]vdτ = v[( F ˆ + )u ]* d τ , F ˆ +F ˆ + 是厄米算符。 所以 ∫ u * [ F ∫ ˆ +F
* ˆ −F ˆ + )]vdτ 同理, ∫ u [i( F + * ˆ ˆvdτ − i u * F ˆ u ) * dτ = i∫ u * F vdτ − i ∫ v( F ∫ ˆ vdτ = i ∫ u F
Axe − λx = ∫ c ( p x )ψ p x dp x
x
( x) =
1 e ipx x / h 2πh
其中
v c ( p x ) = ∫ψ ψ ( x)d r =
* px 3
∫ (e 2πh
0
1
∞
ip x x / h *
) Axe −λx dx
= =
A xe −( λx +ipx x / h ) dx ∫ 2πh 0 h [− xe − ( λ +ip x / h ) x 2πh λh + ip x x
P305
1. 计算下列各种频率的谐振子的能量子: (a)υ = 50HZ 的带电谐振子; (b)υ = 1010 HZ 的微波; (c)υ = 1015 HZ 的光波, 进而指出为什么普通振子的能量不显分立性。 答:(a)
hυ = 6.63 *10 −34 J ⋅ S * 50 HZ = 3.31 * 10 −32 J
因为在 z → ±∞ 时, u , v 都趋于 0,所以第一项和第三项都为 0,所以,上式变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chap1-1

换为 变为标量方程
。
(功 ) 即
(能 )
2. 由
得
则
对
中的
作形式上的降阶
注:数学上
分别为二阶和一阶导数,而物理上分
别为加速度和速度。 又 ,则 (函数和反函数)。于是
(I) 式中的右边
因而
注:
因
则
将 (1)、(2)、(3) 代入标量方程 (I) 得到
由于 dq1、dq2、dq3 互相独立,所以
分析力学
教材:理论物理基础教程 (刘连寿主编)
——分析力学部分
讲授:吴少平 办公室:9 –email:wsp@ QQ:997682735 2014 年 2 月
参考书 1.力学
朗道 栗弗席兹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4月第5版)
2.Analytical Mechanics
3.
和
的计算:
(速度
和
的关系)
将
对
求导得到
(
只是
的函数,不是
的函数)
上两式代入 (4),得到
4.粒子的动能:
则
5.代入 (5) 式,得到
6.保守力场: 则
由上两式得
因而
令 L = T – U,则
说明:
① 拉格朗日方程是力学系统的基本运动方程。运动方程 在牛顿力学中为牛顿第二定律,在分析力学中为拉格 朗日方程。牛顿方程:矢量方程;拉格朗日方程:标 量方程。
分析力学是理论物理的第一门课程,具有以下理论
思维的一些特点:
理论物理思维方法
实验观察到的现象 例:光的折射定律
理论家问: 工程师问:
为什么? 理论物理思维方法
唯象规律
做什么? 从现象到本质
数学物理方法答案(10) 刘连寿

3.反演 u(x,t)=L-1[u(x,p)]=L-1[x b -p b L [- 2 e a ] L-1[ 2 ] p p -1 x b -p b e a 2] 2 p p
(1)L-1[
b ] bt p2
f (t ), t 由延迟定理L-1[e p F(p)] f (t ) 0,t< x x b(t ), t p b - x a a L1[- 2 e a ] p 0,t x a
F[
8.用傅里叶变换求解下列定解问题:
2u 2u 0, x 2 y 2 x , y 0;
u y 0 ( x), u x 0, u y 0.
(k , y ), f ( x) f (k ) ,则原定解问题称为 解:设 u ( x, y ) u
x 0, t 0
t 0
u x 0 0, u t 0 0, ut
b
解:对方程及边界条件作关于变量 1. t的拉氏变换。
2 2 2 d p u(x,p)-pu(x,0)-u (x,0)-a u(x,p)=0 t 2 dx u(0,p)=0, u (x,p) 0 x x
(t )
A 0 0 t t0 t 0, t t0
如图 4,求电流。
5.试证明
(1) n 2 cos( a) 2 sin 2 ( a ) n ( n a )
式中实数 a 0, 1, 2,
6.求解半无界弦的振动
utt a 2u xx 0
2
C ( p ) ,则有 4.证明象函数 C ( p) 的位移定理,若有 f (t )
e ip0t f (t ) C ( p p0 )
理论物理统计物理基础刘连寿第七篇答案

,其中
都是
把体积 看成是 数并微分有:
两边同时积分有:
由极限情况下: ,
故: 得到:
3.一弹性棒的热力学状态可用它的长度 L,应力描述 f 和温度 T 关系,即为其状 态方程,今设此弹性棒发生一微小变化,从一平衡态变到另一平衡态,试证明:
其中 为棒横截面积, 为线膨胀系数, 为杨氏模量。
3.证明:杨氏模量的定义: 对长度 积分有:
证毕
第三章统计系综
1. 将 各近独立的频率 为的谐振子组成的系统,每个谐振子的能量为
(a)求当系统的能量为
时的微观态数和熵
(b)求当系统达到平衡时,此系统能量与温度的关系,并和§7.3.2 中用正则分
布所得的结果比较。
解:(a) 假定 N 个独立的谐振子对应的量子数分别为
根据题意
则系统的微观态数即相当于将 个东西分配到 个不相同(可以区别)的容器 中的方法种数, 可等于 0 相当于容器可以是空的.故:
当
时,
,故
5.试给出半径为的维球体积: 5.证明:在半径为 1 的 维球区域内积分为:
以另一种方式求上述积分有: 由两式可知: 证毕
6.利用附录给出的斯特林公式: 满足下式:
证明上题中的系数
6.证明:第一部分:
只要将上题中解答过程的(3)式中的 换成 即得。故关键是证明第二部分 由于
(1) 由于:
叠(如图),链条两个端点的距离为 ,系统是孤立的,链环各种方位有相同的
能量,证明
时可以得到胡克定律。
证明:我们从端点 开始规定每节链环的方向,凡是指向右方的链环记为“+”, 指向左方的记为“-”。设所有指向右方的链环数为 ,所有指向左方的链环数 为 则总链环数为:
经典教材——周衍柏理论力学教程及参考答案chp-4

第四章思考题4.1为什么在以角速度ω转动的参照系中,一个矢量G 的绝对变化率应当写作G ωG G ⨯+=*dt d dt d 在什么情况下0=*dtd G?在什么情况下0=⨯G ω?又在什么情况下0=dtd G? 4.2式(4.1.2)和式(4.2.3)都是求单位矢量i 、j 、k 对时间t 的微商,它们有何区别?你能否由式(4.2.3)推出式(4.1.2)?4.3在卫星式宇宙飞船中,宇航员发现自己身轻如燕,这是什么缘故? 4.4惯性离心力和离心力有哪些不同的地方?4.5圆盘以匀角速度ω绕竖直轴转动。
离盘心为r 的地方安装着一根竖直管,管中有一物体沿管下落,问此物体受到哪些惯性力的作用?4.6对于单线铁路来讲,两条铁轨磨损的程度有无不同?为什么?4.7自赤道沿水平方向朝北或朝南射出的炮弹,落地是否发生东西偏差?如以仰角 40朝北射出,或垂直向上射出,则又如何?4.8在南半球,傅科摆的振动面,沿什么方向旋转?如把它安装在赤道上某处,它旋转的周期是多大?4.9在上一章刚体运动学中,我们也常采用动坐标系,但为什么不出现科里奥利加速度?第四章思考题解答4.1.答:矢量G 的绝对变化率即为相对于静止参考系的变化率。
从静止参考系观察变矢量G 随转动系以角速度ω相对与静止系转动的同时G 本身又相对于动系运动,所以矢量G 的绝对变化率应当写作G ωG G ⨯+=*dt d dt d 。
其中dtd G *是G 相对于转动参考系的变化率即相对变化率;G ω⨯是G 随动系转动引起G 的变化率即牵连变化率。
若G 相对于参考系不变化,则有0=*dt d G ,此时牵连运动就是绝对运动,G ωG ⨯=dt d ;若0=ω即动系作动平动或瞬时平动,则有0=⨯G ω此时相对运动即为绝对运动 dtd dt d G G *=;另外,当某瞬时G ω//,则0=⨯G ω,此时瞬时转轴与G 平行,此时动系的转动不引起G 的改变。
当动系作平动或瞬时平动且G 相对动系瞬时静止时,则有0=dtd G;若G 随动系转动引起的变化G ω⨯与相对动系运动的变化dtd G *等值反向时,也有0=dt d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