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英德语言的语法对比
浅析英德语法中名词性从句

浅析英德语法中名词性从句作者:于博赵鑫海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中》2014年第11期【摘要】对于外语学习者而言将相似语言对比分析可以极大地有利于深层次的理解。
本文将围绕英德双语语法中的名词性从句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英语语法德语语法名词性从句【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129-02从句是一种在汉语的语法中鲜见的语法结构,但在西方语言中却极为常见。
一、主语从句在主从复合句中承担主语作用的从句称为主语从句。
它由连接词引导,通常位于主句前。
1.英语中的主语从句(1)由从属连词引导的主语从句在英语中可以引导主语从句的从属连词有三个即that,whether,和if它们在主语从句中不充当任何句子成分,仅起到引导连接的连词作用。
(2)由连接代词引导的主语从句在英语中连接代词引导主语从句的情况是很常见的,它在从句中起代词的作用,可以承担起主语、定语、宾语等成分。
常见的连接代词有疑问代词who,whom,whose,what,which,whoever,whatever等。
(3)由连接副词引导的主语从句连接副词在主语从句中起到副词作用,进而充当状语的成分。
常用的连接副词为疑问副词when,where, why,how,whenever,however等。
(4)形式主语从句由it 作为形式主语引导主语从句:it +Link Verb+ adj + that,如: It is very important that you come here on time.2.德语中的主语从句在德语中常见的主语从句由形式主语es引起,由dass和ob作从属连词,它们在主语从句中不充当成分仅起到引导连接的连词作用。
二、宾语从句在主从复合句中起宾语作用的从句叫宾语从句,宾语从句可以分为三类:动词宾语从句,介词宾语从句,形容词宾语从句。
1.英语中的宾语从句在英语宾语从句中,引导词可分为从属连词、连接单词和连接副词。
英德语言层面的差异

英德语言层面的差异英德语的动词—英德语的情态动词一、英语情态动词1、英语情态动词的意义英语情态动词有can、must、may、shall、will、need、ought、dare等,前五个只有现在是与过去时的词形变化,而没有人称变化,疑问句和否定句不用do构成。
情态动词的意义分别如下:(1)、can具有以下意义:表示自身能力:A teenager can’t carry such a heavy box.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搬不动这样重的箱子。
Could you follow her talk? 你听懂了她的报告了吗?表示客观可能性:A more suitable book can’t be found.找不到更合适的书了。
表示允许(和may意义接近):You can go now.现在你可以走了。
使用过去时可表示比较委婉或客气地提出问题或陈述看法:Could you lend me your bike?你能把自行车借我用一下吗?I’m afraid we couldn’t give you an answer today.恐怕今天我们不能给你答复。
If you had tried harder, you could have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要是做了更多努力,你是可以克服困难的。
(2)、May具有以下意义:询问或说明某件事可不可以做:May I trouble you with a question?我能打扰问你一个问题吗?表示一种推测:You might have some fever.你可能有点发烧。
She may not be here today.今天她可能不在这儿。
We are afraid they might not like the idea.我们担心他们可能不赞成这个想法。
在表示目的或让步的状语从句中构成谓语:Write to him at once so that he may know in time.马上给他写信让他及时知道。
对比语言学视角下英德两种语言在教学中的比较

[ 关键词] 对 比语言学; 英语 ; 德语 [ 中图分 类号 ] 93 C 1 [ 文献标 识码 ] A
对 比语言 学不 同于 比较语 言学 。 比较 语言 学
[ 文章 编号 ]6230 (00 0-060 17 —85 2 1 ) 1 7 -2 0
( iie ) “ m lc ”( n lh 、 S p r ak ” m ns r 、 E g sh E gi ) “ u em rt 属 印 欧语 系 , 漫长 在 历 史发 展过 程 中, 在 两种 语 言产 生 了很 深 的亲
缘 关系 , 有很 多相似 之处 。 目前德 语初 学者 均具 有 一定 的英 语 水平 , 么 , 对 比语 言 学指 导 那 在
下 , 英德 两种语 言进 行对 比教 学, 以加 快学 习进 程 , 高 学 习效果 。 把 可 提
[ 收稿 日期 ]2 0 09—0 0 8— 8 [ 作者简介]徐虹( 99一) 女 , 17 , 哈尔滨人 , 东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 : 英语语言学
第1 期
徐
虹 : 比语 言学 视 角 下 英德 两种 语 言 在 教学 中 的 比较 对
上 的相 同或相 似性可 加速学 习者 对某 些结 构 的习
有效 的方法 ” 。
同学再 学德语 可 以少走许 多弯 路 。因为 这些 同学 得 。 而且 ,用 比较 法组 织 教 学 , ” “ 不失 为 一种 行 之 在学 习英语 时 已经跨 越过 了汉 藏语 系与 印欧 语 系
之 间的语言 障碍 。因此他 们再学 习德语 的时 候便 为此 我们 完 全 可 以利 用英 、 这 两 种语 言 的 可 以省 去这个 步 骤 , 因而 可 以起 到 事 半 功倍 的 德 并 语法 相似性进 行 教 学 , 助 学生 攻 破 德语 学 习 的 效果 。德语 和英语 还 同属 于 1耳曼 语族 的西 日耳 帮 3 难点 , 使学生 集 中精力 记住 与英语 不 同 的地方 , 在 曼语 支 。因此 , 语 和英 语 之 间 的 亲缘 关 系远 密 德
英德语言具体知识点的对比

英德语言具体知识点的对比一、如何进行对比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只有这个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才能充分的利用相似性和差异性,更加有效的辅助德语学习。
以下几点较为清晰的说明了对比方法。
1. 找准对比角度。
英语德语同源,在书写上同属于拉丁字母,发音上也有着许多相似之处。
鉴于此,两种语音方面的比较在学习德语语音时尤为有效。
随着学习的深入,可以将比较扩展到构词法和语法以及句法方面,通过对比,找出差异性,重点记忆差异点。
比如,英语德语中相同的前缀,通过已知的英语知识,能大大缩短德语单词的记忆时间。
2.端正对比态度。
利用两种语言的对比,寻找差异性和相似性,其最为直接的目的是辅助德语学习。
对比过程中难免出现各种难以解释的现象,此时应该抱着一种“抓大放小”,“只抓主要矛盾”的原则。
否则必将进入死胡同,钻进牛角尖,从而违背了对比的初衷。
3. 尽可能排除对比过程中英语对德语学习的干扰。
对于大部分德语学习者而言,英语作为第一门外语,早已先入为主,对德语学习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对比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英语的干扰性,通过反复练习的方法,强化语言的区分。
二、如何进行两种语言中具体知识点的对比。
解决了对比方法问题,就该落实到各个知识点。
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程度,循序渐进的进行两种语言的分析对比,发现规律,找出差异,以达到辅助德语学习的目的。
1. 对于有英语基础的初学者而言,从接触到德语开始,就会遇见很多似曾相识的“英语”单词。
有些和英语的拼写完全相同,例如:name,plus,information, elegant 等;还有些与德语拼写几乎一样,例如:natur(nature),Englisch(English)、Supermarkt (supermarket)等。
随着学习的进一步深入,会发现一部分短语甚至句子的表达都相同。
例如:德语中有haben etwas zutun mit etwas(英语中: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something…),德语中问名字:Wie ist dein Name ?(英语中:What is your name?)。
英德语法中情态动词对比

【 中图分类号] G 6 4
一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2 0 9 5 — 3 0 8 9 ( 2 0 1 4 ) 1 2 — 0 1 2 0 — 0 1
情态动词的定义与数目。抽象地说 。 情 态动词是 用来表 德语中的 mi i s s e n 也可以表示一种不现 实的愿望.多用于第 达情 态的动词 ; 具体地说 , 是 用来表达 - * T ̄ g 、 意愿 、 必要等 意愿 二虚 拟 式
外语 . 外 文
课程 教育研究
C o u r s e E d u c a t i 0 n R e s e a r e h
2 0 1 4 年1 2 月 中旬 刊
英德 语 法 中情 态动 词 对 比
于 博
( 吉林 师 范 大学
唐 宁
吉林 四平 1 3 6 0 0 0 )
( 2 ) 不同点 : 英语 中的 s h a l l / s h o u l d也有“ 规定” 、 “ 许诺” 、 “ 命 令” 之意. 多用在 书面语 中 a 】 德语中的 s o l e n还可以表示受别人委托 、 要求去做某事. 或 按照义务去做某事 . 译为“ 要…” b ) s o l e n 还 有 另一 种 意思 , 表 达 责备 、 惋惜、 懊悔, 通 常用 第二
德 的要 求 . 可译 为“ 应 该” b 1 表 示过 去 的将 来 。英语 中的 s h o u l d可用 于第 一人 称 . 从 而 构成 过去 的将 来 时 态 . 但在 口语 中用 wo u l d更 多一 些 c ) 表 示“ 万一” 、 “ 如果 ” 、 “ 竟 然” 。 英语 中的 s h o l u d作 为情 态动 词, 可 以 用在 条件 状 语从 句 中 , 表 示语 气较 强 的假 设 . 译作 “ 万 “ 竞然” . 这时也可将 s h o l u d置于从 句之 首。 即将 s h o u l d 放在
从语法,词汇等方面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研究

《从语法,词汇等方面对德英两种语言进行比较和研究》一~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因而从前的外语专业学生以第一外语为专业,第二外语为辅的教学模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需要了。
为了争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更好地培养复合型学生,一些院校和专业开始尝试实行以第二外国语(德语、法语、日语)同样作为主修专业,两门外语平行教学的模式。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校四年学习中同时掌握两门外国语,并能进行与母语一起的三门语言互译。
二十多年前,马力欧·万德卢思卡就在他的《人的多语言能力》一书中提到:“每一个人都具有多种语言的能力,因为他使用的母语中其本省就相当明显的语言差别……这可被称为“母语中内部多语言性。
”年轻的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学习、接收能力,笔者认为在两门外语平行教学过程中,通过比较,使学生在两种语言之间建立一种思维或连接的情况。
跨语言教学,对第二外语教学时,必然要在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建立起“点对点”的对应连接,一种语言和另一种语言之间要建立连接起这种对应和连接,必然要以对比、比较的形式,突出语素与语素、语点与语点、语意和语意之间的吸收和排除,使学生建立两种既独立又有相互关联的语言加工和储存系统。
根据人的多语言接收能力,通过比较研究,充分发挥学生的多语言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外语。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西方日耳曼语支,这种亲缘关系决定了两者在字母、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相近性。
正是由于这种相近性,在德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德英双语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处理得好,两者互相借鉴,相辅相成,教与学都会事半功倍;如处理得不好,则很可能两者互相排斥,或互相混淆,事倍功半。
这两种语言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是渊源关系很相近的语言,常被人们称之为“亲属语言”。
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两种语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16世纪前后的语言变革奠定了“现代德语”和“现代英语”基本模式,使之有了较明显区别。
浅析英德语序的差异_梅高蓓

第18卷第1期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V ol.18 No.1 2005年01月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an. 2005浅析英德语序的差异梅高蓓1,何畏2,张红燕1(1 中国地质大学外语系,湖北武汉 430074; 2 武汉科技学院外语系,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本文运用篇章分析的方法,就英语和德语在语序方面的异同进行分析,说明语序的变化不仅与句法有关,更与文章的语境、语义,以及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通过对比英语与德语的语序和表义的关系,希望对语言学习者特别是同时涉猎两种外语的学习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语序;语篇分析;句首中心;句末中心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编号:1009-5160(2005)-0118-03研究语言结构的理论一般可分为两大类:语法学和篇章语言学。
前者通常是研究单个孤立的句子,而后者则着眼于语篇,研究句子的排列与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一种超句法分析。
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篇章语言学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兴起,进而发展,到70年代才开始成为一们独立的学科。
语篇分析是指将一个具有语用和语义连贯(pragmatically and semantically)的语篇看作一个意义单位,考虑到语境、文化、社会认知等方面的因素,对其内在的语法结构、词汇、语序等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本文通过对英语和德语两种语言在语序变换,及其对语义的影响的对比,说明德语的语序较之英语更加灵活和多变,而英语则在词形及语法上具有优势。
[1]1 语序与语篇如我们所知,篇章分析法是一种超句法分析方法,其核心是连贯,即我们所说的语义关联(coherence),这种连贯不仅指语篇中句与句之间的关联,也指词素和符号之间的连贯,并与人们的社会认知、心理因素、文化特征及语言习惯等语篇外在因素有关。
分析英德倒装结构的差异

a s u d C B 1 so . o n O e l i n 】
② 否 定 副 词 或 含有 否定 意 义 的 词 语 置 于 句 首 时 .采 用 部 分 倒 装 , [ o n v rl t , lo rrl , a l , w, e u nl ,  ̄ n , e e , te s d m, e h r y f f q e t 1 il e a y d e r y
2英 德 倒 装 形 式 的 构 成 差 异 . 21 . 英语 倒 装 构成
2 1 部分 倒 装 .. 2 部分倒装是指谓语 的一部分 , 即助 动词 、 态 动 词 或 系 动 情 词 放 在 主语 前 面 。 在 助 动 词 提 前 时 需 注 意 主 语 后 面 的 动 词 要 恢 复原 型 。部 分 倒 装 分 以下 六 种 情 况 。 ( ol修 饰 状 语 , 于 句首 时 。 比如 : ! ny ) 置
n t u t , o n y, o e e, y n a s o o a c u t i o o n i n to l n wh r b o me n , n n c o n ,n n l
s ns i n r s ecs,n e e,n o e p t i no ha e,n o s p i n wa i n c s a n y,n o a e, t o
1引 言 .
4 10 ) 1 2 1
2)nc metegr ,ign n lig I a il sn iga dt kn . h s a
⑥ 当一个句 子无宾语 而主语又 较长 ,为使 句子平衡 , 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英、德语言的语法对比
李莉
【摘要】英语和德语同属印欧语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两种语言产生了差异,但仍然有很多相似之处。
作为一个德语初学者,我在对比语言学的指导下,结合英语的学习,把英德两种语言进行对比,经过一年半的学习,明显感觉自己学起来比较轻松了。
本文将从词汇、构词法、动词和介词的支配关系、动词与介词的搭配、可分动词、框架结构、时态以及疑问句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英语和德语的语法差异,使我们了解到英语与德语之间存在的诸多相似之处,并使我们认识到两种语言之间所存在的稳定且普遍的联系。
【关键词】英语德语词汇比较构词法比较时态比较疑问句世界上大约有四千多种语言,可以分为若干语系,印欧语系是其中最大的语系,英语、德语同属于这一大语系。
印欧语系大致可分为10~12个语族,日耳曼语族是其中一个比较大的语族,它分为三个语支:东日耳曼语支、西日耳曼语支、北日耳曼语支,西日耳曼语支包括今日的荷兰语、弗里西亚语、佛兰芒语、英语和德语。
从以上语言谱系可以看出英语、德语是两种最带亲缘关系的语言,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都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如:That is good. (英)与Das ist gut. (德) ;such a (英) 与solch ein(德) ; So long. (英) 与so lange (德) 等,从中可看出它们十分相像。
对比法是语言学习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可以帮助人们认识语言之间的差异,提高人们对语言共性的认识,从而更好的学习和使用语言。
现将两种语言从以下几方面做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词汇比较
德语和英语同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西支。
三千年前他们同属一种古日耳曼语,后来,由于相互隔绝的历史及地理条件逐渐发展成了两种语言。
然而其词汇构成有很多相似之处,英语中较多地保留了低地西日耳曼语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结构,所以英语与德语许多单词与词根是完全同形的或是相似的,完全相同的大多是名词,如student(英) student(德)。
由于德语动词有特定的变位形式,因此其动词多与英语相似。
另外,由于地理位置毗连,在英国工业革命后,随着两国频繁的交流,大量英语词汇进入德语,如运动: Basketball Tennis,衣饰:
Pullover,科技: Computer等。
二、构词法比较
(1)英语的构词法主要有三种:
转化法,即由一种词类转化为另一种词类,如:Tom is to chair the meeting. (名词—动词);派生法,即通过加前缀或后缀构成另一个词,如:like (喜欢)-dislike (不喜欢),wind (风)-windy(有风的);合成法,即由两个或更多的词合成一个词,如:kind-hearted ( kind + hearted)。
(2)德语构词法与英语构词法十分相似,除了没有转化法之外,其余两种和英语构词法几乎完全一样,即派生法和合成法。
派生法China (中国) —Chinesisch (中国的,中国人的);合成法Kindergarten幼儿园(Kind + er + Garten)。
三、动词和介词的支配关系
在德语中,动词支配关系是指动词要求一定的格的名词、代词或介词短语作为它的补语。
但在英语中只有主格宾格之分,动词并无支配关系,这是德语的一大特点。
介词和动词类似,对其支配的名词、代词有格的要求。
有些介词只支配一种格.比如durch,gegen,um支配第四格;bei,mit,von,zu支配第三格;auerhalb支配第二格。
有些介词在少数情况下可以支配两种格,如innerhalb,wegen支配第二格或第三格;auf,in,neben,vor,zwischen既可支配第四格又可第三格,且遵循“静三动四”的规则。
四、动词与介词的搭配
德语中许多动词需要与一个固定的介词搭配,然后支配带一定格的宾语(第三/第四格)。
如:antworten auf (Akk), helfen bei (Dat)等。
英语中也有类似的动词与介词的搭配,一般为不及物动词在需要补充内容时加介词短语,但这些动词在单独使用时与加上介词短语使用时大致意思不变。
五、可分动词
可分动词是德语中特殊的语法现象,一般由可分前缀与动词组成。
形如vor:vor/bereiten。
在英语中,我们也发现了类似的动词和介词搭配成词组表示特定含义的现象,如:get up(起床),make up(化妆)等。
两者相似之处:都由动词与另一部分构成,表示某一特定含义,如果动词离开另一部分则无法表达这个含
义。
不同之处:德语中可分动词一般情况下可拆开使用。
如:Wir richten unsere Wohnung ein. 英语中,动词与介词总是一起连用。
六、框架结构
德语中谓语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它们构成句子的基本框架,即句框,并且把整个句子分为前场(Vorfeld),中场(Mittelfeld)和后场(Nachfeld)。
谓语的第一部分须和人称相一致,同时体现时态,多数动词都可充当谓语的第一部分。
谓语的第二部分形式一般如下:1、介词(可分动词前缀)2、不定式3、第二分词英语里无此结构。
七、时态对比
在时间与时态对应的关系上,英语较德语更清晰,对应性更好。
在英、德两语中“现在时”均可用来表示将来时间,不过,在德语中这种语法几乎不受限制。
但在英语中,这个将来事件必须是计划或早有安排的,肯定会发生的。
描述永恒真理,客观规律时,英语通常用现在时表示,在德语中也多用现在时,但如果出现的两件事是一前一后发生的,那么,先发生的事则用过去时表示。
例如:英语: Every coin has two sides.德语:Es ist nichtalles Gold, was glanzt.
现在时指说话时正在持续进行的动作,在英语中这样的动作常用现在进行时表示,而德语则用现在时表示。
英语: He is listening the music.德语:Morgen fahre ich nach Berlin.
过去时用于描述说话时刻之前发生的动作和存在的状态,在英语中这类动作或状态常用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表示,在德语中,常常用过去时,现在完成时或第二将来时表示。
例如:英语:We were having lunch when John noticed us.德语: Gestern lad ich meine Freunde zum Essen ein.
将来时在英语中用下列形式表示: will/ shall;be going to;在德语中这种意义用第一将来时或现在时表示。
例如:英语: I will have a meeting tomorrow. 德语:Ich gehe schwimmen, weil es heiss ist heute.
八、英、德疑问句的对比
疑问句在德语中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带疑问词的疑问句(英语中的特殊疑问句),一种是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英语中的一般疑问句)。
1、英语(一般疑问句)(1)Would you like to go with me?您也去吗?(2)Do
you continue to study medicine in Germany?你在德国继续学习医学吗?
德语(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1) Kommen Sie doch mit?您也去吗?(2) Studierst du weiter Medizin in Deutschland?你在德国继续学习医学吗?
从上可知,德语不带疑问词的疑问句的特征是:动词居首位,主语居第二位,动词随主语的变化而变化;而英语的一般疑问句的特征往往以助动词,情态动词,动词be或have开始,随句中主语变化而变化。
英德两种形式的疑问句的相同之处在于疑问句都用反语序。
2、英语(带疑问词的特殊疑问句)(1) How old are you?您多大了?(2)What is your name?你叫什么名字?
德语(带疑问词的疑问句)(1)Wie alt sind Sie?您多大了?(2)was ist dein Name?你叫什么名字?
据此可知,德语带疑问词的疑问句特点是:疑问代词或疑问副词位居首位,动词居第二位,而且动词需要随着句中的主语变化而变化。
【参考文献】
[ 1 ]章振邦.新编英语语法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 2 ]王兆渠.现代德语实用语法(第四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 3 ]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