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每当看到树上落满鸟的时候,我就停下来看。有了鸟的树显得格外生动。我喜欢这些在树与树之间飞赖飞去的小鸟,喜欢它们在树枝上舞蹈。冬天的风因为这些小鸟的跳跃,也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它们在树枝上唱着歌,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乌鸦的歌声粗壮而无所顾忌,麻雀使得冬天没有了秩序。有时一只鸟独自唱出婉转的歌声,细细地发颤、发亮。犹如一个回味爱情的人在冬天品着春茶。那是妙不可言的。
(13分)
(3分)因为小鸟的跳跃,冬天的风就显得细微而富有弹性。/因为一只鸟的歌唱使树木上的冬天没有了寒冷的凝滞。/树鸟再造了冬天的生机。(一个要点1分)
(2分)天空或空间
(4分)因为鸟儿来树木带来了舞蹈音乐,/带了生机与活力,/让人在沉寂的静止的树林中感受一种自然的灵气,/一种活动的生命的感悟。(一个要点1分)
(3分)“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此题答案唯一且必须用文章原句)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13分)
鸟是树的花朵
一棵树落光了叶子,不能说丑,但缺了枝繁叶茂的风姿,裸露出树枝与树枝之间的巨大的空旷,总是遗憾。我时常有一种冲动,希望能在冬天的树枝与树枝之间放点什么。我喜欢让一切事物艘从无到有。这令人激动。
2
【乙】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袁宏道《游高梁桥记》节选)
3、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4分) 为坻( ) 参差( ) 鳞鬣( ) 窈窕( ) 4、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分) A.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B.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C.其岸犬牙参差 D.精蓝棋置,丹楼珠塔 5、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②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 6、两文都写到了“水”,有人说柳宗元写的胜过袁宏道,你同意吗?为什么?(3分)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答案初二的学生在进行语文期中复习的时候,可以多做一些语文测试题,尽量对知识面的巩固和灵活运用。

以下是小编给你推荐的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一、积累运用(5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草毯tǎn 沉吟yín 绚丽xuàn 祈祷qíB.泥毡zhān 篝火gōu 矗立chù 踱步duóC.陡峭dǒu 焦灼zhuó 草坪píng 逮捕dàiD.愠怒wēn 逶迤tuō 玛瑙nǎo 夜阑lán2.下面句中的横线上填入哪一个成语最恰当(5分) ( )大家对您的剧本提了不少修改意见,我想再补充几点,供您参考,权当是吧。

A狗尾续貂 B画蛇添足 C锦上添花 D节外生枝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5分) ( )A.为了写好这条报道,我们调查了许多老杨的事迹。

B.他到现在还没有来,我断定他大概打球去了。

C.不但我支持他参加班长竞选,就连不少原先反对他竞选的同学也改变了主意。

D.通过大家的帮助,使我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

4.下面词语中,都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5分) ( )A.四度赤水出其制胜濒临城下弃甲丢枪B.千锤百练调虎离山风餐露宿趁胜追击C.焚书坑儒物以类聚据理力争安居乐业D.直上云宵小题大做举世瞩目无以轮比5.下面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5分) ( )例句: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A.王曰,何为者也?B.对曰,齐人也。

C.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D.晏子将使楚。

6.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5分) ( )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都德,法国小说家。

B.小说的三要素是武打、爱情和穿越。

其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C.格律诗可以分律诗和绝句;从形式上看,律诗每首八句,绝句每首四句。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年级语⽂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勤能补拙,我相信勤奋和努⼒会带给我们好的结果,以下是百分⽹店铺分享给⼤家的⼋年级语⽂期中考试卷附答案,欢迎练习测试! ⼀、语⽂基础知识与运⽤(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完全正确的⼀项是()(3分) A、绯(fēi)红氛(fēn)围驰骋(chěng)正襟(jīn)危坐 B、缥(piāo)碧衷(chōng)情炽(zhì)热长吁(yū)短叹 C、畸(qí)形稽(jī)⾸容臭(chòu)深恶(è)痛疾 D、睥睨(ní)凛(lǐn)冽酷肖(xiāo)丑陋可憎(zè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项是()(3分) A、暗然失⾊油光可鉴粗制烂造夜澜⼈静 B、不以为然颔⾸低眉藏污纳垢郁郁寡欢 C、⽂丝不动海誓⼭盟脱泥带⽔家徒四壁 D、千⼭万壑磨磨增增意趣盎然查⽆消息 3、下列加点词运⽤恰当的⼀项是()(3分) A、对犯错的学⽣,张⽼师总是盛⽓凌⼈地告诫,从不斥责他们。

B、谈起互联⽹,孩⼦竟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专家也惊叹不已。

C、刚开始点餐时,⽗亲翻来覆去地看菜单,却总是做不了决定。

D、这部⼩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

4、⽂学常识搭配有误的⼀项是()(3分) A、《马说》———— 韩愈———— 唐代⽂学家 B、《与朱元思书》——— 吴均———— 南朝梁⽂学家 C、《雷电颂》————巴⾦————现代⽂学家 D、《列夫﹒托尔斯泰》—— 茨威格——奥地利⼩说家、传记作家 5、依次填⼊下列⽂段划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项是()(3分) 倚⽴窗前,,观美景;夜眠围屋,,做美梦;端坐书房,,悟⼈⽣。

①吟诗填词写⽂章②看⼭看树看天蓝③听风听⾬听叶落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项是()(3分) A、随着孩⼦们渐渐长⼤,体育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将与⽇俱增。

B、有些科学家认为,转基因⼤⽶富含维⽣素A,可以有效改善发展中国家⼈们营养不良。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汉字中,不属于形声字的是:A. 池B. 江C. 湖D. 海2.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A. 狐假虎威B. 虎头蛇尾C. 鹿死谁手D. 狗急跳墙3. 下列句子中,语序正确的是:A. 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 他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借了。

C. 他昨天一本书去图书馆借了。

D. 他借了一本书昨天去图书馆。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唐代的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5. 下列诗人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A. 王勃B. 杨炯C. 卢照邻D. 白居易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3. “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

()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5.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是明代文学家文征明的名句。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是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

2. “不以规矩,不成__________”是《论语》中的名句。

3. 《__________》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4. “__________,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出自《诗经·王风·采葛》。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述《三国演义》的故事梗概。

2. 请简述“初唐四杰”的生平和成就。

3. 请简述《诗经》的组成部分。

4. 请简述“文房四宝”的用途和特点。

5. 请简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含义。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写一段话,表达你对学习的态度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语文上册初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语文上册初二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悠然自得(yōu)B. 震耳欲聋(yù)C. 恣意妄为(zì)D. 雕梁画栋(diā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这次比赛,他每天起早贪黑地训练。

B. 他的成绩之所以能提高,是因为他学习非常努力。

C.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D. 这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非常值得一看。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一举两得C. 妙手回春D. 奋不顾身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设问)B.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比喻)C.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拟人)D.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夸张)5.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稳如磐石B. 纵横交错C. 赤壁之战D. 胸有成竹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让人拍案叫绝。

B. 他的脸色苍白,好像大病了一场。

C. 这本书内容枯燥无味,一看就让人头疼。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的佼佼者。

7.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我很喜欢读书,尤其是古典文学。

B. 这个问题很难解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C. 他的性格很开朗,总是笑容满面。

D. 我去过很多地方,其中最难忘的是北京。

8.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项是()A. 快乐愉快高兴B. 优秀优异杰出C. 慈祥和蔼可亲D. 美丽漂亮好看二、现代文阅读(每题5分,共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①母亲的心母亲的心,像大海一样宽广,像太阳一样温暖。

她默默无闻地付出,从不求回报。

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她是我们最坚实的后盾。

记得有一次,我在学校里遇到了麻烦,心情非常低落。

回到家里,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愿意见任何人。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初二语文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鱼落雁B. 风和日丽C. 惊弓之鸟D. 鸡鸣狗盗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 学校决定在下周举行一场运动会,旨在增强同学们的体质。

C.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它能让我感到心灵的宁静。

D.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但他却从不骄傲自满。

3.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空中的星星像眼睛,闪烁着光芒。

B. 他的脸色苍白,仿佛被风吹过一样。

C. 她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

D. 那朵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4.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高尚,是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

B. 那个地区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吸引了无数游客。

C. 他做事总是优柔寡断,结果错失了许多好机会。

D. 她的演讲铿锵有力,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

5.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去了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旅游。

B. 他把书拿起来,看了看,然后又放下了。

C. “你昨天去哪儿了?”“我去图书馆借书了。

”D. 他看到小明的成绩单,高兴地说:“你这次考得真好!”6.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荡漾B. 稻谷C. 融化D. 沉沦7.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在这次比赛中,他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这离不开他平时的刻苦训练。

B. 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要更加努力。

C.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插图精美,非常适合小学生阅读。

D. 他之所以取得好成绩,是因为他非常聪明,而且非常努力。

8. 下列句子中,运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那座山如同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在远方。

B. 月亮升起来了,仿佛一位美丽的仙女在空中翩翩起舞。

C. 那条小河静静地流淌着,宛如一条银色的丝带。

语文初二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语文初二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词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蹒跚(pán shān)翻译:腿脚不灵便,走路摇摆的样子。

B. 惊愕(jīng è)翻译:十分惊讶,吓得不能说话。

C. 殷切(yīn qiè)翻译:非常恳切。

D. 蹙眉(cù méi)翻译:皱着眉头,表示不高兴。

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生动地描绘了我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景色。

B. 为了完成作业,小明熬夜至深夜,导致身体极度疲惫。

C. 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努力的结果。

D. 通过这次旅行,我对我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那朵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

B. 我把书放在桌子上。

C.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D. 天上的星星像眼睛一样闪烁。

4. 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一项是:A. 奋进与奋发B. 喧哗与喧闹C. 奔跑与奔驰D. 聪明与智慧5.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正确的一项是:A. 原句: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变换后:他热爱祖国,关心集体,团结同学,尊敬师长。

B. 原句:我们要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变换后: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我们要努力学习。

C. 原句: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可以去公园玩。

变换后:今天天气真好,公园可以去玩。

D. 原句:小明唱歌很好听,跳舞也很棒。

变换后:唱歌很好听的小明,跳舞也很棒。

6. 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一项是:A. 他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歌声婉转动听,宛如天籁之音。

C. 这场雨下得很大,把地面冲刷得干干净净。

D. 他的脸色苍白,显然是生病了。

7. 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热爱集体。

B. 如果你今天不来,我就自己去了。

C. 他虽然年纪小,但是做事很认真。

D. 他不但唱歌好听,跳舞也很棒。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测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测试卷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殚精竭虑(dān)B. 畸形(jī)绯红(fēi)杳无消息(yǎo)正襟危坐(jīn)C. 镌刻(juàn)应读(juān)翘首(qiào)应读(qiáo)深恶痛疾(wù)D. 佃农(tián)应读(diàn)诘责(jí)应读(jié)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 胆怯燥热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 泻气崎岖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围坐诚惶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比赛中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对工作总是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锻炼。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减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②心是烦恼的根源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④亦是快乐的根源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A. ③①⑥⑤②④B. ⑤②①③④⑥C. ③①④②⑥⑤D. ⑤②④⑥①③6.古诗文默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期中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积累运用(共24 分)1下边的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

(4分)不屑置辩秉烛夜谈改斜归正真相必露声色俱厉不能自己杳无消息再接再励错别字改正2 古诗文默写(共11分)(1)感时花溅泪,------------------(2)烽火连三月,-------------------(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4)黄发垂髫,-------------------------.(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_____,____”。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7)<<陋室铭>>表现作者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

(8)刘禹锡《陋室铭》一文中,引用的孔子说的一句话是“_____?”(9)《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_____,______。

(10)《桃花源记》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__。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11)《桃花源记》结尾写刘子骥打算寻访桃花源,“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后人据此概括出一个成语为:3巧填春字诗,将括号里含春的词分别填入诗中空格处(共4分)(1)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2)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3)竹外桃花三二枝,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闹。

——宋祁《玉楼春》(春意、春色、春风、春江)4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3分)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5仿照下面两句话的格式,发挥想象,再写一个比喻句(2分)A、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B、书是阶梯,帮助人门登上理想的高峰。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6分)(一)阅读《爱莲说》,回答问题:(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6.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

可爱者甚蕃()濯清涟而不妖()不蔓不枝()香远益清()7.翻译文言语句。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理解填空。

①第一段中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花正直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短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上下文连贯的角度看,第二段结尾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放在“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的前面,作者将它放在结尾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短文赞扬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一篇文章,回答问题。

(18分)父亲,你是座耸立的山胡章平①小镇的汽车站到了。

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说道:“到学校给家里写信。

”这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后父亲说的第一句话。

我答应了声,木讷的父亲就再没开口,只是默默地看车来的方向,手中拿着我简单的行李。

我从侧面看了一眼父亲,内心一阵酸楚。

父亲太苍老了,但我却要离家远行去读大学,他那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上又不知要爬上几道皱纹了,我这长子能给这个家带来什么,弟妹小,母亲身体又不好。

父亲肩上的担子……我忍不住又看了眼父亲瘦小有些干枯的身体,我担心他会被艰辛的生活压垮。

车来了,我跳上汽车,父亲在扎得结实的行李上又仔细地察看一遍,挨个儿拍了拍,才递给我。

我站在车门口,等着父亲还有什么话,但他只是眯着眼睛,看了我几眼,终于没说一句话。

车开了,父亲还站在那儿,直到变成了一个黑点,被汽车掀起的漫天尘土裹住。

②放寒假了,又回到了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家。

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

父亲去山上干活还没回来,母亲正在屋内张罗着给鸡喂食。

我没有听从母亲的话坐在屋里,找了把锄头上山去找父亲。

③村子四周都是山,山上向阳的一面开垦着许多梯田。

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只得一个个山去寻找。

我爬上一道山梁,站在高处向四周张望,见对面一个山脊上有一个人正躬着腰。

那背影是我十分熟悉的,远远看去,父亲显得那么瘦小,要不是正挥着锄头,真疑心那不过是山上的一棵树,—块石头,一点也不起眼。

我走过去,父亲直起腰看清是我,笑着问:“回来啦?”“回来啦。

”“回去吧?”“不,锄一会儿吧。

”父亲便没再坚持,我又像从前在家一样跟在父亲旁边锄起地。

山坡上很静,我们都没有说话,像从前干活一样,能听见有节奏的锄地声。

④天渐渐黑了,山脚边的村子里炊烟袅袅,传来女人唤鸡和狗吠的声音。

父亲站起身,抹了抹额头上的汗,拍拍身上的尘土,说道:“回去吧。

”我扛起锄头,沿着小路,慢慢向山脚走去。

父亲走得很慢,头上的咖啡色毡帽上有些尘土,我几次想替他掸去,但终于停住了手,我不想打搅正在专心走路的父亲。

⑤几年过去了,到了四年级,研究生考试开始报名了。

但我却犯起了踌躇,左思右想总下不了决心,眼前老是晃动着父亲那双疲惫的眼睛,还有几个年幼正在上学的弟妹的满是热切盼望的眼睛,然而放弃多年的心血……我有些濒于绝望了,但我终于决定回家去征求父亲的意见。

父亲对我的突然回家只略微有些惊讶,却没有问。

吃过晚饭,收拾好后,父亲和我坐在厨房里的桌边,母亲在一旁纳着鞋底,小弟弟坐在旧桌边做他的作业。

我艰难地开口了:“我想读研究生,特地回家来商量,我只是担心……”我没有说下去,看着眼前苍老的双亲,看看古旧被烟熏得昏暗的墙壁,我突然想骂自己。

父亲长时间地沉默着,脸上仍是那平静的表情,母亲停止了纳鞋,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看看父亲,嘴张了几下终于没说。

屋子里一阵凝固般地寂静,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

6父亲打破了沉默,声音很安详:“考吧,别担心家里。

”我刚想张嘴,父亲又说:“读书是好事,不能误了。

坐了一天车,早点歇吧。

”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屋内又沉默了。

我没有再说什么,站起来向里屋走去。

⑦第二天父亲送我上路了,我们一前一后走着,和第一次送我上大学一样,所不同的是,没背行李,但我却多了份重压。

车来了,父亲道:“到学校好好考。

”我使劲点点头。

车已经开得老远了,我还能看见父亲仍站在那儿。

⑧父亲,回去吧。

13.“父亲放下肩上一直背着的我的行李”句中,将“我的”去掉是否不影响原意?(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父亲“木讷”,这里除了有性格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在初中课本中接触过一个“类似”的人物,“仿佛石像一般”“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这个人物是谁?(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在第②段中哪处体现了“山村的生活依然重复单调,平平静静”?(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我忘了问父亲在哪座山上”干活,是“我”的粗心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第⑤段中哪些文字说明了“我”的“踌躇”和开口的“艰难”?(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我的心悲哀起来,为父亲也为自己”,为“父亲”什么?为“自己”什么?(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怎样理解“母亲停止了纳鞋,屋里一阵凝固般地寂寞”,“母亲纳鞋的声音又响起来了?(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怎样理解第①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给家里写信”,“我答应了声”;第⑦段中父亲说的“到学校好好考”,“我使劲点点头”。

“我”的“反应”互换位置是否可以?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说父亲“木讷”,怎样理解木讷的父亲“是座耸立的山”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关爱”的世界:雨天,父母亲的小雨伞;冬天,父母亲的小心的呵护;同学之间的互助,老师的辛勤的付出……都让你感觉到关爱。

以“关爱”为话题,写一篇字数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三)阅读下列短文,回答14-21 题(共19分)渔王的儿子王晔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渔民们尊为“渔王”。

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和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