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图像专题

合集下载

(完整版)八年级运动图像专题

(完整版)八年级运动图像专题

图像专题1. 以下图是一个运动物体经过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为m s5 /B. 从计时起再经过s mC. 物体是做匀速直线运动2 ,物体又行进了10D.物体的速度愈来愈大2. 以下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对于该物体的运动特征的描绘正确的是() A.0 s-4 s 物体的速度是 4 m s s s该物体的速度是m s s-8s该物体/ B.4 -8 4 /处静止状态s物体的速度是m s7 /3.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以下图.由图象可知() A. 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 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C. 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D. 条件不足,不可以确立4. 以下四幅图象能反响匀速运动的是()A. 甲、乙B. 乙、丙C. 甲、丁D.乙、丁5. 图象是表示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方法,能够形象表达某些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以下选项所示图象中正确表示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汽车经过的行程S 与所用时间t 的关系的是()A. B. C. D.6. 甲、乙俩物体从同一地址出发向东运动,其行程S 跟时间 t 的关系图象以下图.认真察看图象,下边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甲的运动速度比乙大B. 在 60 m处他们的运动速度相等C.60 m 后,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60 m 后,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7. 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运动的s- t 图象以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0- t时间内选甲为参直线运动, t 2 时辰甲、乙两物体相遇C. t 2- t 4 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0- t 4 时间内甲的均匀速度比乙的均匀速度大8.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 s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相遇时两物体经过的行程均为m- 100s 内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 甲的运动速度为 m s10 /D. 甲、乙是同时出发的9. 甲车从 M 点、乙车从 N 点同时相向运动,它们的 s t 图象分别如图( a )、( b)所示,当甲、乙相遇时.乙 -距 M 点 12 米,若甲、乙的速度分别为 v 甲 、v 乙 ,M 、N 间的距离为 s , 则( ) A. v 甲 < v 乙 s B. v 甲 < v 乙 sC. v 甲 > v 乙 s 米D. v 甲 > v 乙, , =36 米 , =12 米, =36s=18 米10. 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 s- t 图象以下图. 对物 体的运动状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选项是( )s内运动的A. 物体在 6 行程为 15mB. 以地球为参照物, 物sC.物体在前 s内和后 体在中间 2 内静止2 2s 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 6s 内的均匀速度为 2.5 m/ s11. 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以下图是他们经过的行程随时间 变化的图象,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前 2s 内,小刚跑得较快 B. 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全程中,小刚的均匀速度大于小明的均匀速度12. 以下图象中,能正确反应“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13.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以下图,剖析图象可知()A. 甲车的速度最快B. 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后运动C. 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D.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14.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察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经过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并依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行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以下图.依据图象能够判断()A.0 s-2 s内,小车的均匀速度是 2m/ sB.2 s-5 s 内,小车的均匀速度是2m/ sC.3 s-7 s 内,小车的均匀速度为 1m/ sD.2 s-5 s 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15. 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址同时向同样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经过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在 0~10s 内,甲同学比乙同学运动的快 B. 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 100 m处相遇s s内,C. 在 10 ~20甲同学静止不动 D. 在 0~10s 内,乙m s同学的速度为 10 /16.两台完整同样的电动小车,在水平路面上由同一地址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他们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图.依据图象作出的以下判断,此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车运动的速度大小不相等C.经过 30m 的行程,甲车所用的时间比乙车的长D.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东运动的17. 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向同样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分别如图(a)和( b)是()运动 B.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车在乙车前方0.3 m 处18.以下图为汽车沿直线运动时的行程 - 时间图象.此中纵轴表示汽车走开出发点的路( 1)汽车在 OA段和 BC段做 ______ (“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3)汽车在全程中的均匀速度是m s ______/ .19.如图 1 所示,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过的行程.从 v- t 图象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该时所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A.甲乙都在做变速直线C. 乙的速度等于4m/sD. 经过 3 秒,甲程,横轴表示时间,请依据此图剖析汽车的运动状况.(2)汽车在 OA段的速度为 ______ m/ s.物体在 ______s 内通的“面积”能够表示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象如图 2 所示,则从出发到20s 这段时间内他经过的行程是______ m,在 120s这一时辰他距出发点______m.20. 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甲、乙.其相对同一参照点O运动的距离S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象如图.则:( 1)甲在乙运动______ s后开始运动,乙的速度为______m/ s.(2)两物体相遇时,乙车行驶的距离是______ m.( 3)相遇前,两物体最远相距______ m.21.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行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依据图象判断,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是______ m/ s,静止的时间是______ s,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时间是______s.22. 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进行,他们运动的 s- t 图象以下图,由此可判断 ______ 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______ m a点表示 ______ .,图中的23.如图甲、乙所示,是甲、乙两物体在 30s 内的运动状况,此中甲物体的图是行程与时间的关系图乙物体的图是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比较甲、乙两物体在这段时间的均匀速度的大小,则甲的均匀速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的均匀速度.乙的均匀速度是______m/ s.24.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以下图,由图象可知:( 1)乙车的速度 ______ ;( 2)运动速度同样的小车是______和______;( 3)若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______,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以上两空选填“静止”、“向前运动”或“向后运动”).25. 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以下图,由图象可知:甲车的速度是m s______ ;若乙和丙运动______ / ;运动速度同样的两小车是的行程之比是 3: 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 .26. 甲、乙两物体同同地同方向运,其行程象如所示,依据象可知______ (甲 / 乙)的速度更大,在8s 甲与乙相距 ______ m.27.匀速直运是指在任何相等的内通相等行程的直运,作匀速直运象中(如1),暗影矩形的两个正好是v 和 t.可,做匀速直运的物体移直运的物体移的距离也有似的关系.同样速度的直运.路做匀加快运,如从静止开始, 1 秒末的速的速度是 6 米/ 秒⋯在 10 秒末速度达到10 米 /减速慢慢停下.出汽在 1 分内的v- t 象;28.狗和兔子从同一地址 O出,同沿同一到 B点,它运的行程和的象如:和兔子在前 10s ______ 运得快.从 O点运到 A 点,共需多?子在前 50s 的均匀速度是多少 m/ s?29. 小芳自行从柳到峡去参国家地公园,如所示是她全程的s- t 象,小明在小芳出的速度匀速地从同一地址出沿同一条路去峡.( 1)依据象利用公式算小芳从柳到峡的均匀速度是多少km/ h?(2)小明从柳到峡需要多少min?(3)你在象中画出小明的s- t 象,并通象回答小明大在出多行程后追上小芳?的物体在t s vt v t内移的距离 = .在它的-的距离着v t象中暗影的面.匀加快-匀加快直运是指在任何相等的内增添有一汽在教上由静止开始沿平直道度是 2 米 / 秒, 2 秒末的速度是 4 米/ 秒, 3 秒末秒,而后以此速度做50 秒的匀速直运,最后( 1)从汽由静止开始运,在如 2 中作( 2)求 1 分内汽行的距离是多少?方向运所示,( 1)狗( 2)狗( 3)兔10min 后以18km/ h答案和分析【答案】18. 匀速; 5; 519.2 ; 20; 8020.3 ; 1;5; 821.1 ; 4; 722. 甲; 10;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23.小于; 0.75 24.4 m/ s;甲;乙;向后运;静止25.4 ;甲、丙; 12:526. 甲; 0.8 27. 解:( 1)由知,汽在教上从静止开始, 1 秒末的速度是 2 米 / 秒, 2 秒末的速度是 4 米/ 秒, 3 秒末的速度是 6 米 / 秒⋯在 10 秒末速度达到10 米 / 秒,而后以此速度做 50 秒的匀速直运,最后减速慢慢停下.所以0-10 s 汽做匀加快直运,10-50 s 汽作匀速直运,由此画出汽在 1 分内的v- t 象如所示:;( 2)由知,做匀速直运的物体移的距离和匀加快直运的物体移的距离等于v- t 象中着的面,由 2 知,汽在 1min 行家的行程:s= ×( 50+60)× 10m=550m.答:( 1)从汽由静止开始运,汽在 1 分内的 v- t 象上;( 2) 1 分内汽行的距离是m.55028. 兔子29. 解( 1)由可知,小芳运的行程s km t min,=15 ,所用=70小芳的均匀速度:v≈km h = = / ;v t′= = h min;( 2)由 = 得小明从柳到峡需要:= =50( 3)小明运动的总行程s′=15 km,所用时间t′=50min,描点、连结得图象以下:依据图象可知小明大概在出发km行程后追上小芳.8答:( 1)小芳从柳树镇到龙凤峡的均匀速度是12.9 km/ h;( 2)小明从柳树镇到龙凤峡需要50min;( 3)小明骑电动车的 s- t 图象如上;小明大概在出发8km 后追上小芳.【分析】1. 解: A、由 s- t 图象可知,物体的行程s=20m-10 m=10m,运动时间 t=2s,物体的速度 v= = =5m/ s, A 说法正确,不切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在2s 内物体的行程s=20m-10 m=10m, B 说法正确,不切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物体的行程随时间均匀变化,物体的速度是定值,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C 说法正确,不切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保持不变,D说法错误,切合题意;应选 D.依据图示s- t 图象,依据图象特色,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求出物体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而后由速度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而后答题.本题是一道图象题,剖析清楚图象,由图象获得所需信息即可正确解题.2.解:(1)由图象可知,在0~ 4s 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0s-4 s 内物体经过的行程为4m,则速度为: v= ==1m/ s;( 2) 4 至 8s 内物体静止;( 3) 8 s v= =m s至 11 时物体也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为:=1 / .综上剖析可知: A、 B、 D 选项是错误的,只有 C 选项是正确的.应选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与时间成正比,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物体静止时,行程不随时间变化;剖析图象,依据图象特色剖析答题.本题考察学生对图象的认识,应能经过图象得出物体所做的运动状态和各段及所经历的时间.v 甲 ===20m/ s;乙的行程为60m,所用时间为5s,所以乙的速度:v 乙 ===12m/ s,可知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A 正确, BCD错误.应选 A.依据图象确立相应的行程和时间,依据公式v=判断均匀速度的大小关系.本题主要考察了对速度公式的应用,重点能够从图象中确立相应的行程和时间.4. 解:甲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s t图象,从图中能够看出经过的行程随时间的增添而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s- t 图象,从图中能够看出经过的行程随时间的增添而增大,而且行程和时间的比值不变,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v- t 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添而增大,所以丙图反应物体在做加快运动;丁图表示物体运动时的v- t 图象,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添而不变,所以丁图反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从剖析的结果能够得出,乙图和丁图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应选 D.匀速直线运动的特色的图象有两种表示方法:s- t 图象和 v- t 图象.依据其实质的不一样对①、②、③、④逐个剖析即可.本题考察匀速直线运动的特色怎样经过图象来表示.图象能很直接的反响物体的运动规律,对于图象题,第一看清两个坐标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再顺着图象看随横坐标轴变化,纵坐标轴怎样变化,找到物体的运动规律.5.解:A、此图象表示汽车经过的行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也就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A 正确;B、图象中线段与时间轴平行,意思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 B 错误;C、此图象表示汽车经过的行程跟着时间的增大而减小,汽车做减速运动.故 C 错误;D、此图象表示汽车经过的行程跟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汽车做加快运动.故 D 错误.应选 A.解答本题第一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比较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依据图象或图表研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许多的题目,图象能够使我们成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研究实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题波及到的知识点许多,综合性很强.6.解:( 1)由 s- t 图象可知,甲乙的行程与时间都成正比,所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甲和乙的速度:v 甲 = = =0.04 m/ s,v 乙 = = =0.1 m/ s,所以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A、 B 错误;( 2)由题知,甲、乙从同一地址出发向东运动,由图知,乙在m处追上甲,且v 乙>v 甲,60所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故 C 正确;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 D 错误.应选 C.(1)由 s- t 图象找出甲乙的行程与所对应的时间,由速度公式能够求出它们的速度,而后比较它们的速度大小.(2)看被研究的物体参照物之间的相对地点能否发生了改变,假如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假如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速度计算公式、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剖析清楚s- t 图象、娴熟应用速度公式是正确解题的重点.7. 解: A、由图知, 0- t1时间内甲经过的行程比乙大,依据v= ,在时间同样,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当以甲车为参照物时,乙车是向西运动,故 A 错误;B、由图知, t1- t3 时间内甲的行程不再变化,处于静止状态,t2时辰甲乙经过的行程同样,甲、乙两物体相遇,故 B 错误;C、由图知,t2 t4时间内甲经过的行程大于乙经过的行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D、由图知, 0- t4 时间内甲经过的行程大于乙经过的行程,故甲的均匀速度比乙的均匀速度大,故 D 正确.应选 D.(1)在同样时间内,比较行程的远近能够比较运动快慢,依据图象,运用控制变量法,剖析出甲、乙两辆小车的运动快慢状况;而后再判断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的运动方向;(2)依据图象判断各段的运动状况,依据v= 判断出各段的速度.依据图象或图表研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许多的题目,图象能够使我们成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研究实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本题波及到的知识点许多,综合性很强.8. 解:A、由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订交),甲经过的行程为 400 m m m m;故 A 错误;-100 =300 ,乙经过的行程为100B、由图象可知,在0-10 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 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C、由图象可知,甲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s内经过的行程为300m 30 ,甲的运动速度为v=m s= =10 / ;故 C 正确;D、由图象可知,在0-10 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10s-30 s,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 出发,故 D错误;依据图象中图线的形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况;再联合选项中的说法,运用速度的公式,可得出正确的选项.正确剖析图象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况,是解答本题的重点.9. 解:( 1)由图象可知, s 甲 =12m 时, t 甲 =6s ;s 乙=12m 时, t 乙=12s ;则甲的速度: v 甲 = ==2m/ s ;乙的速度: v 乙===1m/ s ; v 甲 > v 乙,故 AB 错误;( 2)相遇时,甲经过的行程为: s 甲 =v 甲 t=2m/ s × t ,乙车经过的行程为: s 乙 =v 乙 t m s ts s s 乙 =1 / × , mM 、 N 间的距离为: 甲m s t m s t m s t= + =2 / × +1 / × =1 / × +12 ,解得相遇的时间: t=6s ,带入 M 、 N 间的距离为: s=s 甲 +s 乙 =2m/ s × t+1m/ s ×t=2m/ s ×6s+1m/ s ×6s=18m .故 C 错误, D 正确.应选 D .( 1)依据图甲和图乙读出对应的行程和时间,而后依据速度公式即可求出甲、乙的速度;( 2)依据甲、乙各自的速度和时间,算出12s 经过的行程,它们的行程之差就是P 、 Q 两点间的距离.本题考察了速度有关的知识和对图象的剖析办理能力;从图象中找出实用的信息,并运用速度的公式求出题目中的量.10. 解: A 、由 s- t 图象可知,当 t=6s 时,行程 s=15m ,即物体在 6s 内运动的行程为 15m ,故 A 正确;s t 图象可知,在 2~ s0,则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 2 s 内静止,故 B 正确;B 、由 - 4 内,物体运动的行程为零,其速度为C 、物体在前 2s 内运动的行程为 5m ,后 2s 内运动的行程为 15m-5 m=10m ,即在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行程不相等, 依据 v= 可知,则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的速度不相等,故 C 不正确;D 、物体在6s 内的均匀速度: v= ==2.5 m/ s ,故 D 正确.应选: C .( 1)依据图象可知 6s 时物体运动的行程,而后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物体在 6s 内的均匀速度;( 2)在 2~ 4s 内,物体运动的行程为零,其速度为0; ( 3)依据图象可知物体在前 2s 内和后 2s 内运动的行程,利用速度公式即可比较其大小.本题主要考察速度的计算和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等知识,重点能从图象上找出实用的信息,属于典型的图象问题,虽有必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大.11. 解: A 、由图象可知,在前 2s 内,小刚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依据v= 可知,小刚跑得较快,故 A 正确;BC 、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行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示行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刚的行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示路程和时间不可正比,所以小刚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故 BC 错误;s v应选 A.( 1)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纳同样时间比较行程,谁在同样时间内运动的行程长,谁就跑得快;据此对 A 做出判断;( 2)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据此对BC做出判断;( 3)全程的均匀速度等于所有行程处于所有的总时间.据此对 D 做出判断.解答本题时,可采纳控制变量的思想和比较的思想去进行剖析,比较时要在同样条件下去进行比较.12.解:s t的图象是变化的曲线,而且随时间增添行程也增添,但不可正比率,也就是物体做加快运动.故 A 不切合题意;A、 -B、 s- t 图象是变化的曲线,而且随时间增添行程在变小,也就是物体做减速运动.故 B 不切合题意;C、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切合题意;D、该图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故 D 不切合题意.应选 C.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依据图象的形状剖析物体的运动状况.本题是基本的读图问题,从图象的形状、斜率等方面研究物体的运动状况,依据数学知识进行解答.13. 解: A、第一个图象是行程时间图象,由图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 甲 = = =4m/ s.第二个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乙车与丙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车的速度为v 乙 =6m/ s, v 丙=4m/ s.比较可知,乙车的速度最快.故 A 错误;B、由题知,甲、乙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 v 乙,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前运动,故 B 错误;C、由题知,甲、丙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甲=v 丙,故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静止的.故C正确;D、由题知,乙、丙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v 乙> v 丙,故以乙车为参照物,则丙车是运动的.故D错误.应选 C.依据第一个图象,剖析出甲车的运动状况,由速度公式可求得甲车的速度;依据第二个图象,剖析出乙车和丙车的运动状况,可知乙车及丙车的速度;比较三辆车的速度大小可判断其运动状态怎样.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图象的剖析能力,在进行物理实验中常常要画出测得数据的关系图象,剖析图象从而得出结论.14.解:A、由图象可知,在s s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m v1= =m s0 -2 2 ,小车的均匀速度=1 / ,故 A 错误;BD、由图象可知,在s5s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mB、D 错误;2 ~0 ,小车是静止的,其均匀速度为零,故C、由图象可知,在3s-7 s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6m-2 m=4m,小车的均匀速度v3 = = =1m/ s,故 C 正确;应选: C.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行程和时间的图象就是一条倾斜的直线;在计算均匀速度时,要用物体运动的行程除以对应的时间,依据v= 进行计算.本题考察了均匀速度的计算,重点是看懂图象、从图象中获得行程的信息,注意:在2s-5 s 内,小车运动的行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15. 解: A 、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 0~ 10s 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同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且在同样时间内甲同学经过的行程大于乙同学经过的行程,所以v 甲 > v 乙 ,故 A 正确;B 、由图象看出两同学在 15s 末相遇,且 0~ 15s 内经过的行程相等,都是 100m ,故 B 正确;C 、由图象可知,乙经过的行程与所用的时间成正比,所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 C 错误;D 、由图象看出乙在 0~ 10 s m v 乙 < m s内经过的行程小于 100 ,所以 =10 / ,故 D 错误.应选 AB .( 1)在 s- t 图象中,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依据图象读出甲乙同学在同样时间内经过的行程,即可比较出两物体的运动速度; ( 2)由图象能够看出两同学在0~ 15s 内经过的行程相等,且在此时相遇. ( 3)在 s- t 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一条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 4)依据图象可知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0~ 10s 内的速度和 0~15s 内的速度同样,依据图中的数据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再判断.本题考察了由 s- t 图象比较物体的速度大小、判断两物体的地点关系等内容,由图象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找出物体的行程与所对应的时间,是解题的重点.16. 解:A 、由图象知甲乙的 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所以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B 、由图象知 v 甲= =m s v 乙 == m s v 甲 < v 乙,故 B 错;=4 / ,乙的速度=6 / , C 、读图可知,经过 30m 的行程,甲车所用的时间大于乙所以的时间,故C 正确;D 、因为 v 甲 < v 乙 ,甲、乙两车由同一地址同时向东作直线运动,所以乙在甲车的前方向东运动,两物体的相对地点不停变化,以乙为参照物,甲向西运动,故 D 正确.应选: ACD .( 1)匀速直线运动的行程 s 与运动时间 t 成正比, s- t 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依据图象的形状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 ( 2)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行程 s 与所对应的时间 t ,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乙的速度,而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 3)由图得出经过 30m 的行程,甲车所用的时间大小关系; ( 4)依据甲乙的速度关系判断两物体的地点关系,而后判断以乙为参照物,判断甲的运动状态.本题考察了物体的 s t图象、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由图象找出两物体的行程 s 与所对应的时间 t,是解题的重点;应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s 与 t 成正比, s t 图象是一条-- 倾斜的直线.自然,详细剖析时应仔细找准对应关系.17. 解: A 、由图可得两车的 s- t 图象都是过原点的直线,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 正确;t s s 甲 m s乙 mBCD 、在 =3 内, ,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 s=s 甲 - s 乙=1.2 m-0.9 m=0.3 m ,故 D 正确; 由 v= 得,在 s 同样时,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短,故 v 甲> v 乙 ,故 B 正确, C 错误.应选: ABD .剖析两车的 s- t 图象,可得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1)由图 t=3s 内经过的行程关系,得出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利用v= 得出速度大小关系;( 2)由 a 图知,经过 3s,甲经过 1.2 m;再经过 3s,经过的行程是0.9 m;从而求出用3s 时两车相距.本题考察了速度公式的应用,能从物体的s t图象得出有关信息是重点.-18.解:( 1)从图中可知, OA段和 BC段行程与时间的图象反应了汽车经过的行程与时间成正比率关系,表示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2)由图可知,汽车在 OA段的时间 t=20s,行程 s=100m,汽车在 OA段的速度为:v= =m s =5 / ;( 3)汽车全程的行程:s=200m;运动的总时间:t =40s;汽车的全程均匀速度:v= ==5m/ s;故答案为:( 1)匀速;( 2) 5;(3) 5.(1)可由图象剖析出 OA段和 BC段所表示的运动状态;(2)从图象中得出汽车在 OA段的时间和行程,利用 v= 计算速度;(3)依据总行程、总时间,利用v= 计算全程均匀速度.用图象来直观形象的表示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已成为中考物理考察的热门.近几年来各地中考、比赛试题中常出现物理图象信息题,侧重考察学生对图象的辨别能力、剖析判断能力以及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19.解:图中暗影部分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在数值上等于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即物体在s内经过的行程;2依据“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能够表示该时间内经过的行程”可知:0~ 20s 人做加快运动,他经过的行程为:s1= ×20s×2m/ s=20m;20s~ 60s 人做匀速运动,经过的行程为:s2=vt=40s×2m/ s=80m;s s人做减速运动,经过的行程为:s3= ×20s m s m60 ~ 80 ×2 / =20 ;80s~ 100s 人向反方向做加快运动,经过的行程为:s4=- ×20 s×2m/ s=-20 m;100s~ 120s 人向反方向做减速运动,经过的行程为:s5=- ×20s×2m/ s=-20 m.故在 120s这一时辰他距出发点的距离:s=s1+s2+s3+s4+s5=20m+80m+20m-20 m-20 m=80m.。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图像专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图像专题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快慢》图像题专题1.(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A)A.甲的s﹣t图一定为图线a B.甲的s﹣t图可能为图线bC.乙的s﹣t图一定为图线c D.乙的s﹣t图可能为图线a2.(2012•泉州)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图象是(B)A.B.C.D.3.(2011•南平)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前2s内,小明跑得更快C.8s内,小明的速度是5m/s D.8s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4.(201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B)A.B.C.D.5.(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D)A.紧急刹车发生在8:27B.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D.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6.(2010•台湾)如图为一物体朝固定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在下列四种运动中,何者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最可能以如图表示(C)A.汽车沿着直线自静止加速的过程B.物体由静止自由铅直掉落的过程C.机车沿直线运动,紧急刹车至静止的过程7.(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A .B .C .D .8.(2009•潍坊)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9.(2009•恩施州)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 B)A . 甲乙B . 甲丁C . 乙丙D . 丙丁 10.(2008•上海)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 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 点出发向Q 运动,它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D )11.(2007•上海)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D . 保龄球在无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沿着直线滑动的过程 A .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 D .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A .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 . 经过6s ,乙车离P 点10mC . 甲车比乙车早3s 通过Q 点D . 经过3s ,甲、乙两车相距6m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 .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1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B)所示,分析图象可知(C)A.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B.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同一地点沿直线同方向出发,经过12秒,甲乙相距1米C.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同一地点沿直线反方向出发,经过12秒,甲乙相距3.6米D.A B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1.2米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D)A.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C.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14.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应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的图象,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概是(C)A.B.C.D.15.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个图象可以近似地刻划出汽车在这段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B)1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A)A.甲在乙前面0.3米处B.甲在乙前面0.6米处C.乙在甲前面0.3米处D.乙在甲前面0.6米处1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D)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2米/秒,乙车的速度为6米/秒C.经过3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6米D.经过4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18.甲、乙两车在同一起点同时由西向东出发,它们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B)A.甲乙两车都是匀速运动,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比乙车运动的路程大C.运动相同的路程,甲所用的时间较乙多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19.周日,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操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C)A.图中OA段,表示小刚在步行B.图中AB段,表示小刚在骑自行车C.小刚到达学校操场的路程是1800m D.小刚骑车的速度是3m/s20.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a)所示.他画出了相应的s﹣t图象A、B图线,如图(b)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B)A.甲纸带对应是AB.乙纸带对应是AC.甲纸带对应的运动要快些D.甲纸对应的运动时间要短些21.(2010•茂名)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C)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A.甲车的速度最大B.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C.乙车的速度最少D.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2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2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C)A.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5s~8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 D.小车在0~2s内比在5s~8s内运动的快25.如果,分析甲乙两物体的速度v甲,v乙,则有(B)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无法判断26.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A.AB段和EF段B.AB段和DE段C.BC段和EF段D.BC段和DE段27.(2012•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B)A.10cm/s B.9cm/s C.8cm/s D.7cm/s28.甲、乙两运动物体运动情形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B.在t1~t2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在t0~t1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D.在t0~t2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2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s拍一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C)A.0.25 m/s B.0.2 m/s C.0.17 m/s D.无法确定30.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C)A.B.C.D.。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题

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 t 图 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B. 以地面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 s 内静止C. 物体在前2 s 内和后2 s 内的速度相等D. 物体在6 s 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4.2.下列速度一时间图象中,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1.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 — t 图象如图A. 物体在6 s 内运动的路程为15 m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6 s,甲在乙前面1.2m处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刚在操场上沿直线跑道跑步,如图所示是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2s内,小刚跑得较快B.两人都做变速运动C.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全程中/J、刚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明的平均速度6.如图所示,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s — t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v — t图象,由图象可知()10.00 1 2 3 4 5 6 //s Q I甲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7.甲、乙两车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 —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做加速运动,乙做减速运动8.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D.经过0.4 s,甲、乙速度相等8.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一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运动。

2500 10 20 30 40 50 60 旅9.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3/5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一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速度『「火」I广»■ r ・' I !1 1 ' !■! ■R:20 8 22 —24 8 26 8:28 时间A.紧急刹车发生在8: 27B.在8: 23〜8: 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C.在8: 20〜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 km/hD.在8: 20〜8: 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 km/h10.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向而行,他们运动的s — t 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判断同学运动较快,开始运动时两同学相距 m,图中的a点表示.“Am(''2 4 ' ♦’ & -11.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在返回过程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步行的是图中一段,小刚家到彭城广场的路程为—m, 小刚骑车的速度为—m/s.」f/min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图像专题练习题1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如图所示, 运动速度相同的小车是丙,经过5s,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它与甲车相距 m.参考答案:1. C2. B3. C4. D5. A6. D7. B8. 15 西9. D 10」10_ 甲同学追上了乙同学11. AB 3600 612.甲乙 105/5。

专题一 机械运动(共48张PPT)

专题一  机械运动(共48张PPT)

服 /务 /教 /师
免 /费 /馈 /赠
巩固基础· 自我诊断
④平移法(也叫化暗为明法):有些待测的长度隐含在物体内 部,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可借助其他工具把待测长度平移 到刻度尺上。适用于测硬币、球、圆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 如测量硬币的直径时,就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聚焦典例】
服 /务 /教 /师 免 /费 /馈 /赠
服 /务 /教 /师 免 /费 /馈 /赠
巩固基础· 自我诊断
路程 与______ 时间 之比叫做速度。 3、速度:物理学中,把______ (1)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
s v (2)速度公式:________ t
注:s——路程,t——时间,v——速度,变形式s=vt求路程; 变形式t=s/v求时间。 (3)速度单位及换算:米每秒(m/s或m· s-1);千米每小时(km/h 或km· h-1);且1m/s=3.6km/h。 km/h 。 m/s 、汽车速度约54_______ (4)常识:步行速度约1.1______
巩固基础· 自我诊断
①观察刻度尺(测量前的“三看”):一看零刻度线;二看分度值 (即相邻两刻线之间的距离);三看量程(即刻度尺最大测量范围)。 ②测量前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③测量步骤:(1放 2读 3记)
1放:正确放置刻度尺,即刻度尺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一端对齐,
有刻线的一边与被测物体边缘保持平行。 2读: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读数需估读——读至分度值的
式法,即通过关系式反映物理间的关系(如s=vt)。图象大致可
以反映出相应的公式,公式也可以大致反映出相应的图象,如本 题中,可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的关系式s=vt判断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2020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专题st图像和vt图像2020

s/m
v/(m/s)
2

乙 1
0
t/s
甲:静止在2m处。 乙:静止在1m处。
甲 2
乙 1
0
t/s
甲:匀速运动,速度为2m/s。 乙:匀速运动,速度为1m/s。
s/m 2
s-t 图像
乙 甲
v-t 图像
v/(m/s)

2

0
t/s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v乙>v甲。
0
t/s
甲:加速运动。 乙:加速运动,乙加速快。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3节 运动的快慢
专题 速度图像分析
路程时间图像(s-t 图像) 速度时间图像(v-t 图像)
s/m 2
s-t 图像
乙 甲
A
v-t 图像
v/(m/s)


2
A
0
2
t/s
甲:静止在2m处。 乙:匀速直线运动。
0
2
t/s
甲:匀速运动,速度为2m/s。 乙:加速运动。
s-t 图像
v-t 图像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v乙>v甲。 甲在1m处开始运动,甲乙在 2m相遇。
v-t 图像
v/(m/s)

甲 2
A 1
0
2
t/s
甲:加速运动。
乙:加速运动,乙加速快。 甲以1m/s的速度开始运动,甲 乙在A点速度相同。
s-t 图像
v-t 图像
s/m
v/(m/s)


1
A


1
A
0
t/s
甲:匀速直线运动。 乙:匀速直线运动。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作图专题练习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作图专题练习

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作图专题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作图题1.某物体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如图所示的v﹣t图中画出能反应它运动情况的图象。

2.如图所示是小车运动的s-t图像,请在右图中画出对应的v-t图像。

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甲所示,请根据图甲在图乙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

(____)4.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记录如下:在如图直角坐标系中画出s-t图像。

(_______)5.一辆电动玩具车作匀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上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_________)6.如甲图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s t-图像,请在乙图中画出同一物体的v t-图像。

(_______)7.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8.图甲为一个物体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图乙中已画出该物体AB段及BC段的速度-时间图象,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OA段的速度-时间图象(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_____________)9.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在坐标图中做出路程—时间图象。

(______)10.一辆电动玩具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____)11.图甲是小轿车某段时间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s t-图像.请在图乙中画出该汽车0 至10s 内的v t-图像.(_______________)12.一辆汽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以20m/s速度匀速行驶,请你在图上画出汽车行驶过程中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v﹣t图象.(_________)13.小明同学在一平直的公路上骑车前往学校.其路程——时间(s-t)图像如甲图所示,根据甲图在答题卡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速度——时间(v-t)图像.14.如图所示,小球从离地足够高的O点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上升h后到达最高位置A点,随即竖直下落到地面B点,它的运动的总路程为H,已知小球受到的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抛出时受到空气阻力和重力的大小相等。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专题运动的图像(16页PPT)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专题运动的图像(16页PPT)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专题运动的图像(共16页PPT)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专题运动的图像(共16页PPT)
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 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 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已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随时间变化如下表ຫໍສະໝຸດ 路程(s)/m02
4
6
8
代表位置和
时间(t运)动/s 方向 0
1
2
3
4
s/m 8
7 6
5
4
3 2
1
0
1
2
3
4
t/s
路程(s)/m
已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0
2
4
时间(t)/s
0
1
2
速度(v)m/s
2
2
2
v/m.s-1
3
2 1
0
1
2
3
4
6
8
3
4
2
2
t/s
1.匀速直线运动的 s-t图像特点 (1)A、B均作匀速直线运动,A的速度大 于B的速度。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专题运动的图像(共16页PPT)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 专题运动的图像(共16页PPT)
2.(2019广东深圳)甲、乙两物体,同时从 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s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 ——4 s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4s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0 —— 4 s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2m / s D. 3s 时甲在乙的前方

2 八年级物理讲义 第二讲 图象专题

2 八年级物理讲义 第二讲 图象专题

第二讲机械运动-图象专题1.用图象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下图中用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2.《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

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骄傲的兔子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睡起了大觉,醒来后跑到终点,发现坚持不懈的乌龟获得了冠军。

对整个赛跑过程而言,下列运动图象正确的是(其中实线表示兔子,虚线表示乌龟)()A.B.C.D.3.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速度为10米/秒,乙车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4.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Ⅰ所示,在图Ⅱ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的图象中,描述的是同一种运动形式的是( )A .A 与B B .A 与C C .C 与D D .B 与C6.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 、Q 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 ﹣t 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 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 甲、v 乙,P 、Q 间的距离为s ,则( )A .v 甲>v 乙,s=16mB .v 甲>v 乙,s=8mC .v 甲<v 乙,s=16mD .v 甲<v 乙,s=8m7.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路程时间图像可知,两物体的速度比v 甲∶v 乙= 。

8.如图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

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

两木块运动情况在v ﹣t 图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甲s /m t /s乙A.B.C.D.9.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7~20秒钟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在0~5秒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C.第10秒钟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D.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两同学在t=10min时相遇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1.5倍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11.2018年4月30日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比赛在眉山市湿地公园隆重举行,若甲、乙两位运动员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并做匀速直线运动,他们的路程时间s﹣t图象是如图所示,a、b、c三条图线中的两条,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运动5s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m,则()A.甲的s﹣t图象一定为a B.乙的s﹣t图象一定为cC.甲的s﹣t图象可能为b D.乙的s﹣t图象可能为a12.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复习专题《运动的快慢》图像题专题1.(2012?上海)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方向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a 、b 、c 三条图线中的两条,运动5秒甲、乙间的距离大于2米,则( A )2.(2012?泉州)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则图中能与之相对应的v﹣t 图象是( B )3.(2011?南平)小明和小华在操场上沿直跑道跑步,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4.(2011?泸州)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 、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 B )5.(2011?湖州)某同学的爸爸携全家驾车去太湖渔人码头游玩,在途经太湖路时,路边蹿出一只小猫,他紧急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为紧急刹车前后汽车行驶的时间﹣﹣速度图象,根据图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D )6.(2010?台湾)如图为一物体朝固定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关系图,在下列四种运动中,何者速度(v )随时间(t )的变化最可能以如图表示( C )7.(2010?广州)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能正确反映两人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的是( D )A .B .C .D .8.(2009?潍坊)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9.(2009?恩施州)可以用图象来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如图所示,表示物体运动速度相同的是A . 甲的s ﹣t 图一定为图线aB . 甲的s ﹣t 图可能为图线bC . 乙的s ﹣t 图一定为图线cD . 乙的s ﹣t 图可能为图线a A . B . C . D . A . 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前2s 内,小明跑得更快C . 8s 内,小明的速度是5m/sD . 8s 内,小明跑的路程更长 A . B . C . D . A . 紧急刹车发生在8:27 B . 在8:23~8:27时间段内他驾车匀速前进 C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最大速度为60千米/时 D . 在8:20~8:30时间段内他驾车的平均速度为60千米/时 A . 汽车沿着直线自静止加速的过程 B . 物体由静止自由铅直掉落的过程 C . 机车沿直线运动,紧急刹车至静止的过程 D . 保龄球在无摩擦力的水平面上,沿着直线滑动的过程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 4s ~8s 内,甲乙同学都匀速直线运动 C . 0s ~8s 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 . 8s 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B )A . 甲乙B . 甲丁C . 乙丙D . 丙丁10.(2008?上海)P 、Q 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 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 点出发向Q 运动,它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D )11.(2007?上海)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 )12.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两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 )、(B )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C )13.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D ) 14.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应怕耽误上课,他比修车前加快了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 (米)与时间t (分)的关系的图象,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概是( C )A .B .C .D .15.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个图象可以近似地刻划出汽车在这段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B )1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秒,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A )17.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D )18.甲、乙两车在同一起点同时由西向东出发,它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B )A .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 . 经过6s ,乙车离P 点10mC . 甲车比乙车早3s 通过Q 点D . 经过3s ,甲、乙两车相距6m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 .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 .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A . 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B . 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同一地点沿直线同方向出发,经过12秒,甲乙相距1米 C . 如果甲、乙两车同时同一地点沿直线反方向出发,经过12秒,甲乙相距3.6米 D . A B 时间段内,乙车通过的路程大于1.2米 A . 甲、乙两车在整个过程中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 经过5秒钟,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的大 C . 经过3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 . 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A .甲在乙前面0.3米处 B . 甲在乙前面0.6米处 C . 乙在甲前面0.3米处 D . 乙在甲前面0.6米处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甲车的速度为2米/秒,乙车的速度为6米/秒C . 经过3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6米D . 经过4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A . 甲乙两车都是匀速运动,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 . 在相同的时间内甲车比乙车运动的路程大C . 运动相同的路程,甲所用的时间较乙多19.周日,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操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C )20.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打出了甲、乙两条纸带,如图(a )所示.他画出了相应的s ﹣t 图象A 、B 图线,如图(b )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B )A .甲纸带对应是AB .乙纸带对应是AC .甲纸带对应的运动要快些D .甲纸对应的运动时间要短些21.(2010?茂名)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C )22.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甲车的速度最大 B .甲车和丙车运动速度相同C .乙车的速度最少D .经过5s ,跑在最前面的小车是丙2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24.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C )A .2s ~5s 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 .5s ~8s 内,小车做加速运动C .0~5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4m/sD .小车在0~2s 内比在5s ~8s 内运动的快25.如果,分析甲乙两物体的速度v 甲,v 乙,则有( B )A .v 甲>v 乙B .v 甲<v 乙C .v 甲=v 乙D .无法判断26.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如图所示,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哪一段(A )A .AB 段和EF 段 B .AB 段和DE 段C .BC 段和EF 段D .BC 段和DE 段27.(2012?恩施州)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B )A .10cm/sB .9cm/sC .8cm/sD .7cm/s28.甲、乙两运动物体运动情形如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s 拍一29.用同一张底片对着小球运动的路径每隔次照,得到的照片如图所示,则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C )A . 0.25 m/sB . 0.2 m/sC . 0.17 m/sD . 无法确定30.如图是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02s 自动拍照一次,拍下了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选项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小球运动情况的是( C )D . 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向西运动 A . 图中OA 段,表示小刚在步行 B . 图中AB 段,表示小刚在骑自行车C . 小刚到达学校操场的路程是1800mD . 小刚骑车的速度是3m/sA . 前4min 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B . 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C . 乙同学第4min 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D . 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A . 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 . 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C . 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D . 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A . 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B . 在t 1~t 2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C . 在t 0~t 1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小于乙的平均速度D . 在t 0~t 2这段时间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