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孔镜BEIS技术

合集下载

椎间孔镜Beis 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 例

椎间孔镜Beis 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1 例
Fra bibliotek0 引言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是当前骨 科 较 为 常 见 的 疾 病 之 一,腰 腿 痛 是 LDH 的 常 见 症 状,随 着 影 像 学技术的引入及发展,LDH 检出率也随之增加,发病年龄常见于 20~40 岁。 据 报 道,青 少 年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ALDH)的发病率为 1%~5%[1],尽管发病率较成人 相对较低,但青少年由于发育上的特点及罹患 ALDH 与成人相比 较在症状及治疗上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故对于 ALDH 的治疗保 守无效情况下采取何种手术方式,仍存争议。随着内窥镜器械的 采用及微创技术的发展,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成为治疗 ALDH 的新 技术,故我通过报道 1 例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青少年患者,行椎间 孔镜 BEIS 技术治疗,术后症状明显好转并随访 12 个月,从而探讨 椎间孔镜技术对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式及意义。
术后 3 天患者自述右下肢疼痛明显减轻,臀部稍感疼痛,下地 行走活动无明显异常。右侧直腿抬高试验(-),VAS 评分:2 分, ODI 评分:33.4%。术后随访 12 个月疗效满意。
2 讨论
ALDH 多为单节段,常见责任间隙为 L4/5;麻肌力减退等神经
功能损伤较老年人少见或症状较轻;青少年髓核水分多,弹性较好 故突出后有萎缩还纳的可能;同时神经根紧张度高,直腿抬高试验 多为阳性;青少年活动的高,常用体位改变代偿疼痛故 ALDH 常 见症状轻畸形重。[2]ALDH 致病因素尚不完全统一,多由超重及外 伤史、吸烟饮酒、遗传因素,先天发育等因素造成。宦玮等调查所 得研究结果 BMI ≥ 25kg/m2 为 LDH 的高危因素,认为体重指数与 ALDH 的发病率密切相关 [3]。LEE 等在组织病理学研究中认为创 伤可以引起椎间盘突出 , 但也有可能是先前发育不完善的椎间盘 退变引起的。[4] 王敬威等研究中有家族史的青少年患者占其研究 样本数量近 54%,并认为 ALDH 有很大遗传性。[5]。同时更多学 者认为 ALDH 是在其早期椎间盘退变基础上发生的。ALDH 的治 疗目的是缓解症状,同时在致病因素、发病特点上与成年患者存在 差异,故长期治疗效果的研究结论并不适用于青少年人群。[6] 同 时 青 少 年 尚 未 发 育 完 全,活 动 强 度 大,对 于 脊 柱 稳 定 性 完 整 性 要 求较高。椎间孔镜技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来说手术创伤小,其术中 操作并未涉及前柱、中柱、后柱机构 , 椎体关节和左右各一关节突 关节构成的三角力学空间运动轴心保留完好 , 加之手术基本未伤 及 韧 带 和 肌 肉,对 于 青 少 年 脊 柱 的 发 育 及 稳 定 性 影 响 小,同 时 青 少年处于发育期,为将来再次发生腰椎疾病事行手术治疗预留空 间。将椎旁肌肉、椎间关节、韧带复合体等腰椎后部结构损伤降至 最低 , 且神经根、硬膜囊减压充分 , 出血少、回复快,术后卧床时间 短,极大的满足了青少年活动迫切、学习任务繁重等要求。手术瘢 痕小,对于青少年青春期心理发育影响较小。[7] 总之,微创技术的 迅速发展,其安全性、高效性为青少年这一特殊患病群体提供了一 种选择,同时长期来看,椎间孔镜仍有复发等缺陷需要我们更进一 步的研究探讨。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Target Wang椎间孔镜技术的原理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的目的(非椎间盘镜)是通过在椎间孔(或椎板间隙)椎间盘 纤维环之外,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由于对 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 其手术方法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脊柱微创手 术器械、成像系统、双频射频机以及医用臭氧治疗仪,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
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是2006年从德国引入国内,是应用医用内窥镜在患者局部麻醉、意识清 醒的形势下,通过微小的组织创伤,侧路经椎间孔安全三角区利用环踞打磨小关节突,突 破纤维环进入椎间盘建立一个摘取髓核的工作通道,然后利用细小的髓核钳和双极射频的 可弯曲电极在可视下进行盘内及突出髓核摘取和消融(腰5骶1中央型突出须通过后路咬除 椎板和黄韧带通过椎板间隙进入椎间盘摘取髓核)及进行纤维环修补,从而达到治疗椎间 盘突出的目的,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椎间盘突出症的实质性治疗进入了微创时代。
1、必须让突出的椎间盘还纳; 2、解除致炎根源修复纤维环或固缩髓核; 3、必须解除神经根的水肿、无菌性炎症和粘连; 4、解决软组织的粘连和挛缩。
• 一、简单介绍一下椎间孔镜技术优 势?
• 1、最微创的手术,患者腰部仅需开一个7mm大小的切口(约香烟粗 细),基本不出血。不需要剥离肌肉和韧带,不咬椎板,对脊柱稳定 性无影响;术中可清楚地观察到椎管和神经,但不对其造成干扰,术 后不会在这些重要结构处留下瘢痕而造成粘连,有效降低并发症,远 期疗效确切。
一分钟定位穿刺、二分钟建立工作通道、五分钟摘取突出髓核,十分钟完成手术。
椎间孔镜技术的近期优点
• 1、适应症广,除骨性椎管狭窄,所有类型 的腰椎间盘突出症;2、伤口小 、组织损伤 少、出血少,手术时间短;3、安全性能高, 病人仅需局部麻醉不需要全麻。在病人完 全清醒状态下做手术, 手术中可以随时发现 病人的反应 4、术后卧床时间短、6小时下 床,术后恢复快,术后3-7天病人就可离开 医院;5、综合治疗费用降低;6、患者接 受程度高;7、高清晰视野,镜下放大64倍, 可清晰分辨镜下组织,避免神经根损伤, 便于处理易于忽略的病变;

椎间孔镜

椎间孔镜

椎间孔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于1999年由美国Anthony Yeung教授首创(杨氏技术),并在2002年德国脊柱外科学会Thomas Hoog Land 教授在杨氏技术基础上予以发展,目前创新的Thessys技术得到脊柱领域学者的广泛认同。

该技术目前不仅治疗椎间盘突出,还大量用于各类骨性狭窄、老年性退变的治疗,由于Thessys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作用于纤维环之外,因而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纤维环的完整性和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在同类手术中对病人创伤最小、效为确切。

椎间孔镜脊柱微创技术代表一种全新的脊柱微创手术概念。

可以开展从颈椎到腰5骶1所有节段的椎间盘突出、椎间孔成型和纤维环修复。

手术的满意疗效可以达到75%--90%[[。

由于它的诸多优越性,目前国际脊柱微创外科领域已经公认椎间孔镜在不领域的主导。

1、基本原理随着脊柱内窥镜下经椎间孔入路的发展成熟及应用,大家逐渐接受Thessys技术的应用,也成为目前椎间孔镜技术的主流方法。

其操作的基本原理:其目的是通过在椎间孔的安全三角区、在椎间盘纤维环之外,彻底清除突出或脱垂的髓核和增生的骨质来解除对神经根的压力,消除对神经压迫造成的疼痛。

其手术方法是通过椎间孔镜和相应的配套手术器械、成像处理系统、以及Ellman双频射频机,共同组成的一个脊柱微创手术系统。

在彻底切除突出或脱垂髓核的同时,清除骨质增生、治疗椎管狭窄、可以使用射频技术修补破损的环等。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关于Yeung技术与Thessys技术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进入椎间盘内。

Yeung 技术也容易让医生产生混淆,经常理解为椎间盘切吸术的翻版[1][2]。

早期开展此技术的医院就是因为做过手术的病人复发率高,使得医生没有信心继续这样的实例存在。

在这一技术的操作过程,医生必须依据高品质的C臂成像及摄像和术得以顺利的完成。

2、手术方法为了精确确定突出髓核的位置和性质,以及椎间孔骨质增生的情况,手术前要进行彻底的临床和神经---骨科检查。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170-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脊柱微创手术技术-170-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

2019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答案-170-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备注:红色选项或后方标记“[正确答案]”为正确选项
(一)各种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选择
1、以下关于Valsava试验的叙述有误的是()
A、座位,过度吸气
B、增加腹压
C、病人作排便动作时呼气[正确答案]
D、鞘内压力升高
E、阳性:腰疼或者腿疼加重
2、关于椎间盘突出及其治疗,叙述有误的是()
A、不是所有病人都有疼痛
B、外层间盘变形后可能会突入椎管
C、会导致坐骨神经痛
D、通常先进行保守治疗
E、有马尾综合征的病人应进行保守治疗[正确答案]
3、视诊中,腰椎背伸的正常活动度为()
A、30°[正确答案]
B、45°
C、60°
D、75°
E、90°
4、视诊中,腰椎侧弯的正常活动度为()
A、20°
B、35°[正确答案]
C、50°
D、65°
E、80°
5、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约()的患者通常症状会缓解。

椎间孔镜ppt课件

椎间孔镜ppt课件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 食、备皮等。
手术入路及穿刺技巧
01
手术入路
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需求,选择 合适的手术入路,如后外侧入路 、经椎间孔入路等。
穿刺技巧
02
03
局部麻醉
在影像引导下,精确穿刺到目标 位置,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 。
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 者疼痛。
并发症风险
传统开放手术并发症风险相对较 高,如感染、神经损伤等;椎间 孔镜手术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比较
治疗效果
01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轻度患者
有一定效果,但对于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
治疗周期
02 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
持。
副作用
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恢复能力更强,手术效果相对更好。
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手术效果也更容易达到预期。
术后康复锻炼和随访管理重要性
术后康复锻炼
合理的术后康复锻炼能够加速患者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随访管理
定期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手术效果的持续稳定。同时,随访过程中 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03
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康复指导,可以降低疾病
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05
椎间孔镜与其他治 疗方法比较
传统开放手术与椎间孔镜比较
手术创伤
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 术后恢复慢;椎间孔镜手术创伤 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椎间孔镜Beis技术

椎间孔镜Beis技术

椎间孔镜Beis技术
34
神经根减压松解术镜下结束标准
1. 神经根周围充分的空间减压 2. 充分减压后神经根复位回落 3. 神经根表面血管充盈 4. 硬膜囊、行走根、出口根均搏动明显 5. 直腿抬高试验时可见神经根滑动
椎间孔镜Beis技术
35
术中并发症与不良反应
• 神经损伤 • 硬膜囊破裂 • 类脊髓高压症 • 麻药中毒 • 突出物残留 • 扩孔失败 • 出口根断裂
椎间孔镜Beis技术
31
后纵韧带成型或切除
椎间孔镜Beis技术
32
• 图和视频
黄韧带成型
椎间孔镜Beis技术
33
BEIS技术概要
• 扩孔头倾角加大,以上关节突与下位椎体 后上缘连线为基线适度调整
• 扩孔深度增加,骨钻到达棘突连线 • 镜下手术层次清楚,手术分为七个步骤,
或七个小手术。 • 上述七步骤总称为神经根减压松解术 • 核心概念为硬膜囊腹侧减压
4
腹侧减压核心概念示意图: 椎管横截面
黄韧带
上关节突
上关节突
腹侧 椎间孔镜Beis技术
5
“弓弦理论”猜想
临床基础:神经根与硬膜囊腹侧敏感 临床依据:镜下测试结果
椎间孔镜Beis技术
6
手术目标:神经根与硬膜囊
椎间孔镜Beis技术
7
手术视野宽
镜下显示椎间孔头尾端
椎间孔尾端
椎间孔头端
椎间孔镜Beis技术
椎间孔镜Beis技术
7.髓核摘除
25
椎间孔扩大成型,套筒置入腹侧
椎间孔镜Beis技术
26
术后影像变化 ----腹侧减压
术后
椎间孔镜Beis技术
27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刘合庆【摘要】目的评价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2月—2017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31例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4.3±7.8)岁.行经皮椎间孔镜下BEIS技术两节段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比较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椎Oswestry功能指数(ODI)、疼痛VAS评分、腰椎总活动度(ROM).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2.1)个月.术前ODI为(67.4±6.1)%,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8.2±2.08)%和(9.37±2.2)%,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VAS评分:(7.12±1.06)分,术后1个月和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11±0.42)分和(1.09±0.37)分,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ROM为(14.3±8.15)°,术后1个月和随访时分别为(48.3±5.13)°和(60.3±9.47)°,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微创.【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7(009)009【总页数】3页(P100-102)【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两节段;椎间孔镜;BEIS技术【作者】刘合庆【作者单位】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脊柱外科,山东菏泽 27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7两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中年人。

其特点:病程长,症状重,保守治疗效果差,临床常应用后路腰椎管减压植骨融合术(PLIF)治疗。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微创脊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成为发展趋势。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感染:术后可能 出现感染,需要 及时进行抗感染
治疗
出血:术后可能 出现出血,需要 及时进行止血治

脊柱不稳:术后 可能出现脊柱不 稳,需要及时进 行脊柱固定手术
并发症的预防措施
A
B
C
D
术前评估:详细了解患 者病情,制定合适的手
术方案
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手 术规范,避免损伤神经
和血管
术后护理:密切观察患 者病情,及时发现和处
缓解症状
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和症状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操作步 骤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疗效和 并发症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发展趋 势和前景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简介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优势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的适应症 和禁忌症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与其他治 疗方法的比较
其他腰椎疾病的治疗
椎间盘突出症:椎 间孔镜手术可以治 疗椎间盘突出症, 减轻疼痛和神经压 迫症状。
心理准备:保持 积极心态,配合 医生治疗,减轻 焦虑和恐惧
术后康复指导和注意事项
术后卧床休息:术后24小 时内尽量卧床休息,避免 剧烈运动
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康复锻炼:术后一周开始 进行康复锻炼,如腰背肌 锻炼、关节活动等
定期复查:术后一个月、 三个月、半年、一年进行 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理并发症
患者教育:加强患者对 椎间孔镜手术的认识,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Part Six
椎间孔镜手术技术 的患者教育
术前告知和心理准备
01
手术目的:缓解 椎间盘突出引起 的疼痛和神经压 迫
02
手术风险:麻醉 风险、感染风险、 神经损伤风险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椎间孔镜BEIS技术---脊柱微创全面解决方案
第三代脊柱内镜微创技术BEIS技术即全面神经根松解减压技术,该技术全面改良了YESS和THESSYS技术,跳出以疝出物为手术目标的传统思维而创新性提出全面神经根和硬膜囊减压的理念,并对于整个手术操作提出了一套系统性的标准和规范。

我院自2015年起开展经皮椎间孔镜BEIS技术,该技术主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包括单一或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他出现之前,传统开放手术是治疗严重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的唯一有效手段。

随着近年来医学术的不断发展,BEIS技术已成为微创内镜手术的重要技术。

适应症:主要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包括单一或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优势:1、手术效果好,术中减压范围超过或达到开放手术范围,且术中镜下放大50-100倍,等同于显微镜下操作。

2、手术创伤小,无需破坏椎旁肌、韧带,无需咬除椎板,不影响脊柱稳定性。

最为广大骨科医生所认可的是:该技术能清楚观察到椎管和神经,但不会对其造成干扰;不会在后方重要结构处形成瘢痕,完全不影响失败后的补救手术;手术创口仅0.8cm,符合美学观点。

3、手术安全性高,局部麻醉即可,术中能与病人互动,不伤及神经和血管,出血极少,视野清晰,可大大降低误操作的风险。

4、无需内置物,术后护理简
单、成本低、时间短,无需其它内置物,是老年患者的福音。

且术后即刻可以下地活动,减轻了患者及家属的痛苦及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