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一冰椎间孔镜技术

合集下载

经皮椎间孔镜BEIS通道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经皮椎间孔镜BEIS通道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经皮椎间孔镜BEIS 通道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裴付来,黄昌佳(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BEIS 通道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5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均接受经皮椎间孔镜BEIS 通道技术治疗㊂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评分㊁腰椎功能JOA 评分㊁ODI 功能障碍指数(ODI )和改良MacNab 标准评估手术疗效㊂结果手术时间80~190min ,平均122.14min ;出血量15~60ml ,平均25.29ml ㊂所有患者均获随诊㊂术前VAS 评分〔(7.60±0.60)分〕与术后3d 〔(3.46±0.91)分〕㊁术后1个月〔(2.66±0.76)分〕㊁术后3个月〔(1.83±0.92)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术前ODI 评分〔(34.63±2.41)分〕与术后1个月〔(15.63±3.27)分〕㊁术后3个月〔(12.09±3.95)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㊂优良率为82.9%㊂结论经皮椎间孔镜BEIS 通道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适用于基础疾病不能耐受常规手术的高龄患者,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近期疗效可靠㊂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症; 椎间孔镜; BEIS 通道 中图分类号:R681.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48(2019)09-0052-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71473178)作者简介:裴付来(1965-),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㊂从事脊柱骨科及微创技术㊁关节骨科及创伤骨科专业研究㊂ 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退行性疾病之一,是椎间盘退行性变引起腰椎不稳继发关节活动度增加,逐渐引起上关节突增生肥大刺激压迫脊神经根的一组临床疾病〔1〕㊂近年来,脊柱微创技术发展迅速,经皮穿刺椎间孔镜(PTED)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创伤小㊁出血少㊁视野清晰,具有安全㊁对脊柱的稳定性破坏小等优点,为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带来了福音〔2〕㊂BEIS 技术使椎间孔镜技术是白一冰教授在第三代脊柱内镜(YESS)技术和THESSYS 技术基础上改良发展而提出的一种新技术,在腰椎管狭窄症方面得到良好的应用〔3〕㊂现对我院骨科自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采用椎间孔镜BEIS 通道技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分析如下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35例符合诊断标准并接受椎间孔镜BEIS 通道技术手术治疗的老年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54~85岁,平均年龄66.86岁;单侧L4/522例,单侧L5/S110例,单侧L3/41例,单侧L3/4㊁L4/51例,单侧L4/5㊁L5/S11例㊂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间歇性跛行伴有或无腰痛并向下肢放射;(2)年龄50~90岁㊂(3)CT 示侧隐窝矢状径<3mm㊂排除标准:(1)退变性滑脱或不稳定;(2)先天性椎管狭窄;(3)腰部手术㊁骨折㊁肿瘤㊁感染等疾病史;(4)孕妇及精神疾病患者㊂1.3 手术方法 采用椎间孔镜系统(德国Think 公司)及双频射频电极(北京格瑞朗博公司)㊂(1)体位的摆放:患者取侧卧位,标记髂嵴㊁棘突连线及压痛点,调整C 型臂机,通过C 臂透视明确责任节段的椎间隙,选取穿刺点并标记㊂(2)麻醉剂体表穿刺点的选择:L4/5节段取脊柱后正中线向患侧旁开10cm 连线并向上距离髂嵴6cm 垂线的交点为进针点,L5/S1节段取脊柱后正中线向患侧旁开12cm 连线并向上距离髂嵴2cm 垂线的交点为进针点㊂(3)穿刺及通道建立(BEIS 技术):穿刺成功后,继续穿刺到相应节段的椎间盘后缘处,置入导丝,切开皮肤约8mm 及皮下和深筋膜层并沿着导丝置入各级扩张导管逐级进行软组织扩张㊂通道建立:使用带菱形尖锐定位器TOMY Ⅰ穿过关节突的尖部骨皮质,对上关节突行定位侧位片,穿过第二层骨皮质后更换钝头的TOMY Ⅲ轻轻锤击,经过椎间孔进入椎管内㊂正位像显示穿刺针达到后正中线,侧位像显示到达椎体后上缘线,取出TOMY 针,沿着导丝,依次用各级骨钻扩大椎间孔,到达棘突连线㊂最后沿导丝置入扩张管建立工作通道㊂(4)镜下技术:初步清理并显露行走根,用抓钳摘除突出㊁拖出或游离的椎间盘组织,黄韧带增生时工作通道可偏向背侧,用蓝钳剪碎再用小抓钳摘除部分,对扩孔不充分上关节突根部及椎弓根上缘部进行镜下磨钻或镜下环锯减压,对突出的椎间盘同时进行椎间盘摘除及纤维环成形,同时切除有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进行围绕出口根㊁行走根及硬膜囊的270°减压㊂(5)手术结束:BEIS技术手术结束的5个标准:①神经根复位;②神经根表面血管充盈;③神经根腹侧有空间;④神经根自主搏动;⑤术中支腿抬高试验可见神经根滑动㊂(6)术后处理:术后卧位休息6~8h后佩戴腰围下床活动,但以休息为主㊂同时进行双下肢支腿抬高功能锻炼,防止神经根粘连,24h后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㊂3个月内避免弯腰体力劳动及剧烈体育锻炼㊂1.4 疗效评定 采用定期门诊复诊及电话随诊,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腰腿痛情况㊂采用腰椎功能JOA评分(29分法)评估患者腰部功能㊂采用ODI功能障碍指数评价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情况,改善率=(术前ODI分值-末次随访ODI分值)/术前ODI分值×100%,改善率100%~75%为优,74%~50%为良,49%~25%中,≤24%为差㊂改善率>25%为有效㊂评估时间为术前㊁术后3天㊁术后1个月及3个月㊂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手术疗效率㊂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明显㊂2 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获随诊㊂手术时间80~190min,平均122.14min;出血量15~60ml,平均25.29ml㊂术中无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无导丝断裂及术后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㊂术前VAS评分〔(7.60±0.60)分〕与术后3天〔(3.46±0.91)分〕㊁术后1个月〔(2.66±0.76)分〕㊁术后3个月〔(1.83±0.92)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术前ODI评分〔(34.63±2.41)分〕与术后1个月〔(15.63±3.27)分〕㊁术后3个月〔(12.09±3.95)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㊂术前JOA评分〔(15.80±1.69)分〕与术后3天〔(21.69±1.89)分〕㊁术后1个月〔(24.57±2.00)分〕㊁术后3个月〔(25.49±2.26)分〕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表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各项功能指标逐渐改善㊂根据ODI改善率评价疗效:优18例,良1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2.9%,有效率94.3%㊂3 讨论 腰椎管狭窄症好发于中老年人,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为5.7%~10.8%〔4〕㊂近年来,随着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迅速发展,脊柱内镜技术也进一步深入,椎间孔镜技术作为脊柱内镜技术尤为显著㊂BEIS技术是白一冰教授将Hoogland技术继承并发展的椎间孔下新技术,对神经根的减压范围和操作空间比TESSYS技术更广泛,另外,对伴有椎间盘突出和椎体后缘骨赘形成的患者可同时进行椎间盘摘除㊁纤维环成形及骨赘切除〔5〕㊂本研究中3例对侧有症状者,将穿孔通道越过中线镜下行对侧上关节突腹侧磨钻减压及神经根松解㊂椎间孔镜下BEIS通道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脊柱内镜手术,尤其适用于腰椎退行性病变形成腰椎管狭窄症的高龄并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切口小,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时间短,恢复时间快,不破坏脊柱的生理结构,并且患者接受度高,术后恢复快㊂本组手术采用BEIS通道技术完成,结束标准如下:(1)神经根周围充分减压,神经根及硬膜囊腹侧有明显空间存在;(2)神经根向腹侧回落;(3)神经根表面血管充盈,搏动明显;(4)直腿抬高镜下神经根活动>1mm㊂本研究中,手术时间80~190min,出血量15~60ml,术中无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无导丝断裂及术后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VAS评分㊁ODI评分㊁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表明患者术后疼痛症状及各项功能指标逐渐改善㊂根据ODI改善率评价疗效:优18例,良11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82.9%,有效率94.3%㊂综上所述,经皮椎间孔镜BEIS通道技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短期随访疗效满意,但由于随访时间短,长期疗效是否稳定需中远期进行研究和随访㊂参考文献:〔1〕 张超,周跃,初同伟,等.椎间盘镜下与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椎旁肌损伤程度的比较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4):287.〔2〕 宋晓磊,王红建,李灏,等.椎间孔镜BEIS技术治疗老年患者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3):251.〔3〕 白一冰,李嵩鹏,王力文,等.改良TESSYS技术治疗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J〕.颈腰痛杂志,2015,36(1):16.〔4〕 杨佳宁,宋有鑫,赵丽丽,等.后路Quadrant通道下MIS -TLIF微创手术治疗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4(5):395.〔5〕 高琨,杨浩,刘亮,等.椎间孔镜BEIS技术与TLIF手术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9,34(1):13.(收稿日期:2019-05-12;修回日期:2019-06-27)。

椎间孔镜技术介绍

椎间孔镜技术介绍
椎间孔镜器械适用于前后左右任何手术入路;不同入 路各有优缺点和适应症,而椎间孔途径适用范围最广。
I. 远外侧或水平入路 II. 后路或椎板间入路 III. 椎间孔入路 IV. 前入路
精品课件
手术入路选择
Interlaminer dorsal Access
后路或椎板间入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Far Lateral or Horizontal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疼痛科 赵庆祥
精品课件
一、历史
胸腔镜技术1993年首次应
用于胸椎间盘的摘除及融合术 1993
90年代中期
1998
美国Anthony Yeung医生(美国微创 学主席)首创YESS技 术,是脊柱微创的里程 碑;
精品课件
国际上发展起来的后 路椎间盘镜(MED)
精品课件
1、术中操作步骤-----体位(根据术者习惯,两种均
可)
•俯卧位
•侧卧位(患侧在上)
•平稳,脊椎不易扭曲,利于 穿刺 •L5-S1穿刺时较侧卧位时难
•对于肥胖病人易出现呼吸困 难 ,腹压增高 ,出血量增加 ,不适合长时间手术
•适合于双侧突出(利于减压 )
•脊椎易扭曲固定不牢
•L5-S1穿刺时较俯卧卧位时容 易(髂棘高) •适合较长时间手术
摄正侧位X线片,确定椎间孔形态和大小、髂嵴 高度和脊椎形态,确定穿刺部位和方向; 摄腰椎过伸过屈动态X线片,判定腰椎稳定性; 行腰椎CT和MR检查,观察腰椎问盘突出部位和程 度、是否伴有腰椎管狭窄和椎间盘钙化,确定手术方 式、工作通道的置入位置与方向。
精品课件
六、手术实施-----(2)术中操作步骤
适应症:

椎间孔镜ppt课件

椎间孔镜ppt课件
术前准备
做好术前宣教,指导患者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禁 食、备皮等。
手术入路及穿刺技巧
01
手术入路
根据病变部位和手术需求,选择 合适的手术入路,如后外侧入路 、经椎间孔入路等。
穿刺技巧
02
03
局部麻醉
在影像引导下,精确穿刺到目标 位置,注意避开重要血管和神经 。
在穿刺点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 者疼痛。
并发症风险
传统开放手术并发症风险相对较 高,如感染、神经损伤等;椎间 孔镜手术并发症风险相对较低。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比较
治疗效果
01
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非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轻度患者
有一定效果,但对于中重度患者效果有限。
治疗周期
02 非手术治疗方法治疗周期相对较长,需要患者长期坚
持。
副作用
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恢复能力更强,手术效果相对更好。
病情严重程度
病情较轻的患者手术难度相对较低,手术效果也更容易达到预期。
术后康复锻炼和随访管理重要性
术后康复锻炼
合理的术后康复锻炼能够加速患者恢复,提高手术效果。医生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 计划。
随访管理
定期随访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手术后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手术效果的持续稳定。同时,随访过程中 医生可以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身健康。
03
通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术后康复指导,可以降低疾病
的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远期疗效。
05
椎间孔镜与其他治 疗方法比较
传统开放手术与椎间孔镜比较
手术创伤
传统开放手术创伤大,出血多, 术后恢复慢;椎间孔镜手术创伤 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椎间孔镜下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30例报道

椎间孔镜下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30例报道

椎间孔镜下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摘除术30例报道
金晓锋;白一冰
【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
【年(卷),期】2014(19)6
【摘要】目的:选择单节段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行侧后路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优良率为92.3%。

结论应用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满意。

【总页数】2页(P1006-1007)
【作者】金晓锋;白一冰
【作者单位】312030 绍兴,浙江省绍兴市中心医院;北京2309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7.3
【相关文献】
1.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技巧及疗效观察 [J], 刘继波;李江龙;周鹏;谢大伟;龚光耀
2.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脱出型和游离型腰椎椎间盘突出症[J], 刘佐忠;黄黎黎;卢旻鹏;邵高海;李波;屈一鸣;柯珍勇;邓忠良
3.侧路椎间孔镜下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技巧及效果评价 [J], 唐冰;熊敏;张琼
4.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出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探讨 [J], 陈进
5.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J], 鞠冀东;吴锦春;刘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腰综合征

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腰综合征

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颈腰综合征隰建成;白一冰;穆小静;马远征【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应用经皮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颈腰综合征60例,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28~77岁,平均39岁.并对患者的术前、术后即刻、1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及疼痛功能指数(2.0版本)评分进行了比较.结果 60例患者术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疼痛功能指数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oimax椎间孔镜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颈腰综合征的有效方法.%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short term effect of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coexistence of cervical lumbar disc disease. Methods Comparison of JOA,VAS and Oswestry(version 2.0) score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patients' pre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from May 2009 to May 2010. Results Postoperative JOA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P<0. 05);Postoperative VAS and Oswestry scor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preoperative (P<0.05). Conclusion Coexistence of cervical lumbar disc disease was effectively treated with Joimax endoscopic discectomy combined with radiofrequency ablation.【期刊名称】《实用骨科杂志》【年(卷),期】2011(017)008【总页数】4页(P673-676)【关键词】椎间孔;内镜;射频消融;颈腰综合征【作者】隰建成;白一冰;穆小静;马远征【作者单位】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北京,100091;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北京,100091;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北京,100091;解放军第309医院骨科,北京,10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1.5+5所谓颈腰综合征,系指颈椎及腰椎椎管同时狭窄,并同时或先后出现椎管内神经受压并有临床症状表现者,最早的报道出现于 20世纪 60年代,国内则是由赵定麟首先提出“颈腰综合征”这一概念[1,2]。

椎间孔镜maxMore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maxMore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maxMore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赵宏;李纯志;方煜;刘伟;程继伟;幸永明【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maxMore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方法 2009年6月~2015年5月对69例青少年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皮椎间孔镜maxMore技术,经后外侧入路进入椎管建立工作通道,经工作通道切除突出病变的髓核.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良Oswestry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简体中文版和Nakai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结果手术时间53~146 min,平均83 min;住院时间4~15 d,平均5.7 d.术后平均随访8.9月(6~15个月).腰痛VAS术前评分中位数7分(3~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中位数2分(0~5分)(Z=-8.883,P=0.000)和术后6个月中位数2分(0~5分)(Z=-8.934,P=0.000);下肢痛VAS术前评分中位数7分(4~9分),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中位数1分(0~6分)(Z=-9.369,P=0.000)和术后6个月中位数2分(0~5分)(Z=-9.504,P=0.000).术前ODI为(48.7±11.5)%,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14.6±6.7)%(P=0.000)和术后6个月(15.3±5.5)%(P=0.000).根据Nakai评分标准,术后6个月优28例,良3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8.4%(61/69).结论经皮椎间孔镜maxMore技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疗效满意,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手术方式.%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utcomes of maxMore technique via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adolescent patients.Methods A total of 69 cases of single-segm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 from June 2009 to May 2015 who underwent discectomy using the maxMore technique of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were included in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The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the simplified modified Chineseversion of 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 and the Nakai scores had been applied for measuring their clinical outcomes.Results All the surgeries had been performed successfully with an operation time of 53-146 min (mean, 83 min).The duration of hospital stay was 4-15 days (mean, 5.7 days).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was 8.9 months (range, 6-15 months).The median osphyalgia VAS scores were 7 points (range, 3-9 points) preoperatively, 2 points (range, 0-5 points)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2 points (range, 0-5 points)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The preoperative osphyalgia 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Z=-8.883, P=0.000) and that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Z=-8.934, P=0.000).The median preoperative melosalgia VAS scores were 7 points (range, 4-9 points), 1 point (range, 0-6 points)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and 2 points (range, 0-5 points)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The preoperative melosalgia 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at 3 months postoperatively (Z=-9.369, P=0.000) and that at 6 months postoperatively (Z=-9.504, P=0.000).The ODI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from (48.7±11.5)% pre-operation to (14.6±6.7)% (P=0.000) at the 3rd month and (15.3±5.5)% (P=0.000) at the 6th month postoperation.The effects were excellent in 28 cases, good in 33 cases, fair in 6 and poor in 2, according to the Nakai criteria with a sum of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88.4%(61/69).Conclusions 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technique for lumbar discectomy can ensure reliable clinical outcome with minimal trauma.The maxMore technique can be effectively applied in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disc herniation in teenagers.【期刊名称】《中国微创外科杂志》【年(卷),期】2017(017)005【总页数】5页(P432-436)【关键词】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孔镜;maxMore技术【作者】赵宏;李纯志;方煜;刘伟;程继伟;幸永明【作者单位】解放军第113医院骨科,宁波 315040;解放军第113医院骨科,宁波315040;解放军第113医院骨科,宁波 315040;解放军第113医院骨科,宁波315040;解放军第113医院骨科,宁波 315040;解放军第113医院骨科,宁波315040【正文语种】中文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突出产生的基础在于椎间盘的退行性变,发病年龄多在20岁以上。

椎间孔镜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

• 后外侧经皮腰椎间盘盲切 • 经Kambin安全三角区进入椎
间盘内行间接的椎间盘减压 • 单纯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
• 从过去只能做椎间盘的切除
• 内窥镜直视下的直接切除
• 椎间孔入路行椎间盘游离组织块的直 接摘除和粘连神经根的松解
• 各种类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脱出和游 离组织块的直接手术摘除,以及椎间 孔狭窄的经皮椎间孔扩大成形术
• 经皮的腰椎间融合
整理课件
6
技术概述
配备有灯光的管子 从病人身体侧方或者侧后方(可以平可以斜的方式)进 入椎间孔,在安全工作三角区实施手术 在内窥镜直视下可以清楚的看到突出的髓核、神经根、 硬膜囊和增生的骨组织 使用各类抓钳摘除突出组织、镜下去除骨质、射频电极 修复破损纤维环 手术创伤小:术后仅缝1针。
对于可以保守的椎间盘突出病人,锻炼调整,无损为高。对于需要手术的患 者,微创处理,微损为妙
整理课件
2
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 既可以根本解决椎间盘突出问题 同时不影响脊柱功能结构 创伤小、恢复快
经皮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技术 (椎间孔镜技术)
整理课件
3
1997年Yeung等研究出第 三代脊柱内窥镜YESS系 统
( 1 ) 纤维环前方穿通是潜在的手术风险,可能导致肠道、血管损伤; ( 2 ) PELD 手术的另一缺陷是手术操作要在“二维”可视化空间下,或“盲视” 状态下进行,所以术者心中必须清楚器械的置入深度和方向,在用铰刀开窗的时 候保护好重要解剖结构,脊神经根就可能贴附在椎间盘和纤维环上,可能被刮刀 或其他切割系统连椎间盘一起切除; ( 3 ) 术者必须注意解剖和神经根变异,如神经根分叉,可能就包埋在纤维环脂肪 内,附近还连接有分叉神经丛。据文献报道,这些分叉神经丛可能是自主神经, 一旦损伤可造成下肢感觉和运动功能的损伤。 感觉麻木是经皮椎间孔镜术后最常见的主诉,发生率在5%~15%,通常为一过 性,原因还不清楚,可能与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相关,通常发生在术后数日或数周, 也可能是背根神经节受损所致

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椎间孔镜技术ppt课件

医生经验和技能水平
医生应根据自身经验和技能水平选择 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
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
年轻、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可选择微 创介入治疗或椎间孔镜技术,而年龄 较大或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则更适合 保守治疗或传统开放手术。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5
椎间孔镜技术并发症及风险分析
通过椎间孔镜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腰椎间盘和神经根的情况,从而准确地定位并切除 突出的腰椎间盘组织,缓解神经根受压症状。
适应症
适用于单节段或多节段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尤其是那些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反复 发作的患者。
优势
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椎间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颈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应用
术后用药
给予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 疗。
功能锻炼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功能锻炼, 促进康复。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积极预防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如感染、出血、神经损
伤等。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3
椎间孔镜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应用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理
脊柱骨折
椎间孔镜技术可用于辅助治疗脊柱骨折。通过该技术可以清晰地观察到 骨折的位置和程度,指导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同时,该技术还可以用于 术后随访和评估骨折愈合情况。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4
椎间孔镜技术与其他治疗方法比较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较
创伤大小
椎间孔镜技术通过小孔径 进入,创伤明显小于传统 开放手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