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 必修二1.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课件 (48张PPT)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48张ppt)

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共48张ppt)

F2 的表现 隐性
矮茎
277
皱粒 1850
绿色 2001
白色
224
不饱满 299
黄色
152
顶生
207
显性 : 隐性 2.84 : 1 2.96 : 1 3.01 : 1 3.15 : 1 2.95 : 1 2.82 : 1 3.14 : 1
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现象,且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数量比接近3:1, 具有规律性。
接近
高茎
矮茎
787 : 277
3∶1
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 然的吗?
七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 ——统计学的方法
性状
茎的高度 种子的形状 子叶的颜色 种皮的颜色 豆荚的形状 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花的位置
显性 高茎 787 圆粒 5474 黄色 6022 灰色 705 饱满 882 绿色 428 腋生 651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3.传粉 (花蕊成熟)
4.套袋 (防止外来花粉干扰)
人工异花传粉
②豌豆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 称为性状。
形态特征(如:豌豆种子的颜色,形状); 生理特征(如:人的ABO血型,植物的抗病性,耐寒性); 行为方式(如:狗的攻击性,服从性)
一、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优点
传粉 操作
自花 传粉, 闭花 授粉,自然状态下 一般为 纯种 。 豌豆花大,便于进行 人工异花传粉 。
性状
具有易于区分的 相对性状 。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正交
P
(亲本)
×
(杂交)
纯种高茎
(去雄)
纯种矮茎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1章实验二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新教材适用高中生物第1章实验二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pptx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A.两对相对性状的研究,杂交过程进行了正交和反交实验,实验 的现象和统计结果相同
B.杂交实验过程中需要将亲本和子一代豌豆中的雌性植株在开花 前进行人工去雄和套袋处理
C.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D.子二代植株所结种子的性状表现类型及比例为黄色圆粒∶绿色 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它们之间数量比约为9∶3∶3∶1
变式训练❷ 下表列出了纯合豌豆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 的部分遗传因子组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配子 YR YryR



yr YyRr
④ yyrr
A.F2有9种遗传因子组成,4种性状表现 B.表中Y与y、R与r的分离以及Y与R或r、y与R或r的组合是互不 干扰的 C.①②③④代表的遗传因子组成在F2中出现的概率之间的关系为 ③>②=④>① D.F2中出现性状表现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的概率是3/8
1.杂交实验过程及疑问
实验过程
特殊现象及疑问
(1)为什么会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呢? 它们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吗?
(2)F2中9∶3∶3∶1的数量比与一对 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的3∶1的数 量比有联系吗?
2.性状的显隐性
3.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1)每对性状都遵循__分__离__定__律___。 (2)两对性状__自__由__组__合___,共有4种不同性状表现,即: ①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②两种新类型(重组类型):__黄__色__皱__粒___、__绿__色__圆__粒___。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1课时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 证
1.通过遗传图解理解孟德尔所做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并 能规范、熟练地书写遗传图解。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 课件 (49张)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2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 课件  (49张)

提示:不同性状之间的自由组合,即黄色既可以与圆粒组合又可以与皱 粒组合,绿色也可以分别与圆粒和皱粒组合。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提示
[例 1] 孟德尔用纯种黄圆豌豆与纯种绿皱豌豆做杂交实验,下列哪项能 体现不同性状的自由组合( )
A.F2 中有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4 种性状表现 B.F1 全部是黄色圆粒 C.F2 中出现了黄圆和绿皱 2 种类型 D.F2 中黄圆和绿皱各占总数的 3/16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提示
问题探究
用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两纯种豌豆作亲本,杂交获得 F1,
F1 自交得 F2,F2 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的比例为
9∶3∶3∶1,与 F2 出现这样的比例有直接关系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F1 产生的雌、雄配子各有 4 种,比例为 1∶1∶1∶1;控制两对相 对性状的遗传因子互不干扰;F1 自交时,4 种类型的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 机的;F1 的 16 种配子组合方式都能发育成新个体;必须有足量的 F2 个体。
第1课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 实验过程、解释和验证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 P9 图 1-6,分析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 程。2.结合教材 P11 图 1-8,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和相关假说。3.结 合教材 P11 图 1-9,阐明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过程,并归纳自由组合 定律的内容。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当堂检测
课时精练
知识点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正交、反交)
知识点一
知识点二
知识点三

课件2:1.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课件2:1.1.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①红葡萄与白葡萄
②黄菊花与白菊花
③黑头发与黄皮肤
④白猫与黑狗
⑤高杆水稻与矮杆水 ①②③
C. ③④⑥
D. ③④⑤
应用探究
2. 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进行植物杂交实验,成功地 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
料优点的是( D )
A.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 B.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合的 C. 豌豆具有许多明显的相对性状 D. 杂种豌豆自交后代容易发生性状分离
杂交时,父本母本相互交换。 分为正交和反交。
个体与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 常用此法测定个体的基因类型。
应用探究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 纯合子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就叫 性状分离
B. 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子一代所表现的性状就是显性性状 C.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 人的五指和多指是一对相对性状

新知探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亲本)

杂 交

杂 交
F1(子一代)
正交
反交
实验现象: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总是高茎的。
新知探究
杂交
P
×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F1
× 自交
F2
性状分离
1064株 高茎 787 矮茎 277
2.84∶1 ≈ 3∶1
在杂种后代中, 同时出现显性性状 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实验结果可靠,容易分析。
新知探究
(2)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豌豆的高度
豌豆种子的形状
圆滑
皱缩
高茎 矮茎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课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课件

人工异花授粉示意图
1、去雄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一、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
高 高
正交
矮高
×


反交
P高
×

F1

×
F2 高
787 277
3 :1
杂交实验和常用符号 P :亲本
♀ :母本 ♂ :父本
× :杂交 × :自交 矮 F1 :子一代 F2 :子二代
讨论: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 2、为什么子二代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呢? 3、什么是显性性状,什么是隐性性状? 4、什么是性状分离? 5、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异 花 传 粉
为什么用豌豆做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且是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 条件下保持纯种 2、豌豆的花比较大,易于操作人工杂交。
3、豌豆成熟后籽粒都留在豆荚中,便于观察和计数。 4、豌豆具有多个稳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豌豆的七对相对性状:
孟德尔的试验研究方法是什么? 人工杂交:
d
D
d
F2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基因组合比: 1
:2 : 1
性状分离比: 3
:
1
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实验分析图解
P DD × dd
配子 D
d
F1
Dd

F1 Dd × Dd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Dd dd
高高 高 矮
3 :1
F1形成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配子结合是随机的。 F2性 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__高__茎__∶___矮__茎__=_3_∶__1__,遗传因子组 成及其比例为___D_D__∶__D_d_∶__d__d_=_1_∶__2_∶__1___。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PPT课件

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解释PPT课件
√C.F1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
D.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
解析 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 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这样, F1产生雌雄配子各4种,雌(雄)配子数量比接近1∶1∶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则F2中有16种组合方式、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故C项错误。
2.遗传图解 (1)过程图解
YR
yr
YyRr
YYRr 黄色皱粒
YyRr 黄色皱粒
黄色皱粒 绿色圆粒
(2)F2中各种性状表现对应的遗传因子组成类型: ①双显性:黄色圆粒:YYRR 、YyRR 、YYRr 、YyRr 。
黄色皱粒:YYrr 、Y__y_rr_ ②一显性一隐性
绿色圆粒:yyRR 、y_y_R__r ③双隐性:绿色皱粒: yyrr 。
123456
__9___∶_______3___∶________3___∶______1___
2.性状的显隐性 (1)
(2)
黄色 圆粒 绿色 皱粒
3.相对性状的分离比
(1)每对性状都遵循 分离定律 。 (2)两对性状 自由组合 ,共有4种不同性状表现,即: ①两种亲本类型: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②两种新类型(重组类型):黄色皱粒 、 绿色圆粒 。
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LIANG DUI XIANG DUI XING ZHUANG DE ZA JIAO SHI YAN
01
基础梳理 ·夯实教材基础
1.过程与结果
P
黄色圆粒×绿色皱粒

F1
_黄__色__圆__粒__
↓⊗

高中生物1.1.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1.1.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解析答案
5.如图为豌豆的一对
12345
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
程图解,请仔细阅图
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白__花__豌__豆___,母本是_红__花__豌__豆___。 (2)操作①叫做__去__雄___,操作②叫做__授__粉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
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要__在__花__粉__成__熟__之__前__进__行___,操作过程中 _要__干__净__、__全__部__、__彻__底___,操作后__要__外__套__罩__子__(袋__子__)_。
(4)异花传粉时,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答案
3.相对性状 一种生物的 同一种性状 的 不同表现 类型就叫做相对性状。
答案
合作探究
下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什么?应该在开花前还是开花后进行?目的是什么? 答案 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防止自花受粉。 2.步骤②是什么?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么? 答案 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合作探究
1.若F2共获得20株豌豆,矮茎个体一定是5株吗?说明原因。 答案 不一定。样本数量太少,不一定完全符合3∶1的性状分离比,孟 德尔实验中的比例是在实验材料足够多的情况下得出的。
答案
2.根据性状分离的概念,下面有四个杂交组合,哪些发生了性状分离现象? ①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代都是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和矮茎豌 豆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 粒豌豆和皱粒豌豆分别为34株和14株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 出现红花、粉花和白花 答案 性状分离是指同一种性状的个体自交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 性性状的现象,所以③④属于性状分离现象。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孟德尔
导学 豌豆
导学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自花传粉,且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用豌豆做人工 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雌蕊 雄蕊
两性花
导学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导学
2.简述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相对性状的概念?
红花豌豆和白花豌豆
2.生活中的性状是不是一定表现出融合遗传现象?如果不是,请举例。
不是,因为自然界的遗传现象并不是融合遗传的结果。 例如,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后,其后代仍出现红花或白花; 再例如人的性别遗传说明控制男女性别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混合。
目标一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导学
◎奥地利一所修道院的修道士。 ◎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块园地,种植了豌豆、山柳 菊、玉米等多种植物,进行杂交实验。 ◎潜心研究8年,其中豌豆杂交实验非常成功,发 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主要贡献有: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现代 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3.孟德尔遗传实验结果需要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雌配子或雄配子的活力应相同。 (2)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3)子二代不同遗传因子组成的个体存活率相等。 (4)遗传因子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显性。 (5)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核心归纳 ——规范的遗传图解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要点
高茎 P: D
矮茎 d
显性遗传因子:决定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如D)表示。 隐性遗传因子:决定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如d)表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问题探究] 在进行豌豆杂交实验时,孟德尔选择了子叶颜色这一对相对性 状,其中豌豆子叶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下面是孟德尔用纯合亲 本杂交得到的子一代(F1)自交,实验遗传图解如下:
1.图中Y、y两种雄配子的数目是否相等?雄配子Y与雌配子Y 数目是否相等?
提示:Y、y两种雄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但是由于雄配子要多 于雌配子,所以雄配子Y要远多于雌配子Y。
提示:(1)步骤①是去雄;应该在开花前(花蕾期)进行;目的是 防止自花受粉。
(2)步骤②是人工授粉;套袋的目的是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3)该杂交实验中,高茎豌豆为母本,矮茎豌豆为父本。
[归纳总结] 1.杂交实验步骤
2.杂交实验中几个重要概念 (1)性状:生物的任何可以鉴别的形态或生理特征,是遗传物质 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作相 对性状。
1.下列有关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B.孟德尔研究豌豆花的构造时,无须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 度 C.孟德尔根据亲本中不同个体的表型来判断亲本是否纯合 D.孟德尔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的特性
D [本题考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意在考查学生对豌豆杂 交实验的理解。应在花蕾期去雄,花成熟后授粉,A错误。研究豌豆 花的构造时,应考虑雌蕊、雄蕊的发育程度,B错误。表型相同,但 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孟德尔根据子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亲本 是否纯合,C错误。孟德尔以豌豆为实验材料,利用了豌豆自花传粉 的特性,这样可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
2.下列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猫的蓝眼和白毛 B.棉花的细绒和长绒 C.兔的身高和体重 D.豌豆花位置的叶腋和茎顶
D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猫的蓝 眼和白毛、棉花的细绒和长绒、兔的身高和体重均不属于同一性状 的不同表现类型;豌豆花位置的叶腋和茎顶属于同一性状的不同表 现类型,属于相对性状。]
[归纳总结] 1.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遗传图解的写法一般有下面两种: (1)相交线法(如图所示)
(2)棋盘格法:和相交线法的区别在于F2的写法不同(如图所示)。
特别提醒:规范的遗传图解需要写出哪些内容? (1)在图解的左侧注明 P、F1、F2…… (2)写出 P、F1、F2 等世代的性状表现类型和遗传因子组成,以及 除最后一代外的各世代产生配子的情况,方法是由亲本产生的配子得 出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再由遗传因子组成确定其性状表现。 (3)写出最后一代(F1 或 F2 等)的相关比例。 (4)用箭头表示遗传因子在上下代之间的传递关系,用相交线或棋 盘格的形式表示配子结合的情况。
传粉
授粉 套袋
雌蕊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写出下列各符号的含义 P:亲本;F1:子一代;F2:子二代;×:杂交;⊗:自交 ; :父本;♀母本。
2.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
高茎 矮茎
相关说明 ①P 具有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是高茎 ②隐性性状是矮茎 ③F1 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 ④F2 出现性状分离现象,分离比为 3∶1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和解释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
1.了解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1.用结构功能观解释用豌豆
2.概述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做遗传实验的优点。
验。(重点)
2.通过对比分析,绘制图解
3.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做出的假设, 和举例等方式掌握本节相关
D [F1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和d的雌配子数量相等,遗传因 子组成为D和d的雄配子数量也相等。但是,雌雄配子的总量不相等 (多数生物雄配子的数量远多于雌配子的数量)。]
2.水稻的晚熟和早熟是一对相对性状,晚熟受显性遗传因子(E) 控制。现有纯合的晚熟水稻和早熟水稻杂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课时分 层作 业
点击右图进入…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2.交配类型
方式
含义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生物个体间相 杂交
互交配的方式
雌雄同体的生物同一个体上的雌雄
自交 配子结合(通常也指遗传因子组成相
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方式
表示式(举例) AA×aa Aa×AA AA×AA Aa×Aa aa×aa
测交
显性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A-×aa
若甲(♀)×乙( )为正交,则乙(♀)×
B [由图分析知,①为去雄过程,②为收集花粉过程,则a为母 本,b为父本;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①操作后要对a套 上纸袋。]
2.对于孟德尔所做的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具 备的条件是( )
A.选用的一对相对性状要有明显的差异 B.实验选用的两个亲本,一定是纯种 C.要让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D.要让两个亲本之间进行有性杂交 C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实验结果一 样。]
[课堂小结]
知识网络构建
核心语句归纳 1.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 状。 2.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3.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3∶1。 4.纯合子自交后代仍为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也有杂 合子。
当堂达 标 固双基
正交与
正交:甲(♀)×乙( )
甲( )为反交,正交和反交是相对而
反交
反交:乙(♀)×甲( )
言的
1.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出现1∶1的是( ) A.亲代(DD和dd)所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和d的两种配子之 比 B.F1(Dd)所产生的雌雄配子之比 C.F1(Dd)自交后代不同性状表现个体之比 D.F1产生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的雄配子和遗传因子组成为d的 雄配子之比
D
d
Dd
DD
Dd
Dd
dd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孟德尔在豌豆开花时进行去雄和授粉,实现亲本的杂交。 () 2.豌豆的高茎与粗茎是一对相对性状。( ) 3.性状分离是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 4.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 5.Dd高茎豌豆产生含D的雌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数目相同。( )
(5)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 象。
3.相对性状中显隐性判断(设A、B为一对相对性状) (1)定义法(杂交法) ①若A×B―→A,则A为显性,B为隐性。 ②若A×B―→B,则B为显性,A为隐性。 ③若A×B―→既有A,又有B,则无法判断显隐性,只能采用自 交法。 即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则该性 状为显性性状。
3.玉米的紫粒和黄粒是一对相对性状。某一品系X为黄粒玉
米,若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若接受另一品系Y紫粒玉米的花
粉,后代既有黄粒,也有紫粒。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紫粒是显性性状
B.黄粒是显性性状
C.品系X是杂种
D.品系Y是纯种
A [品系X自花传粉后代全为黄粒,说明品系X是纯种;接受品
系Y紫粒玉米花粉,后代有黄粒和紫粒,说明紫粒为显性性状,黄
并能画出遗传图解。(重、难点)
遗传学概念。
自主预习 探 新知
一、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和操作方法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品种特点
相应优势
自花 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
实验结果可靠,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遗传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2.杂交实验的一般操作方法
去雄
母本
合 作探究 攻重难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问题探究] 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一对相对性状,仔细观察下列实验过 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上图是人工异花传粉的实验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是什么过程?应该在什么时候进行?目的是什么? (2)步骤②是什么过程?操作前后都要进行套袋处理,目的是什 么? (3)该杂交实验中,母本和父本分别是哪种豌豆?
提示:1.× 豌豆为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故去雄操作应在 开花前进行。
2.× 相对性状是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高茎和 粗茎是两种性状。
3.× 性状分离是指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的现象。
4.× 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 5.× Dd高茎豌豆产生含D的雌配子和含d的雄配子数目不相 同,雌配子数远少于雄配子数。
粒为隐性性状,品系Y是杂种。]
4.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 ) A.所有的统计结果都等于3∶1 B.统计的样本足够大时才符合3∶1 C.性状按3∶1的比例出现 D.统计的样本越小越接近3∶1 B [一对相对性状实验中,只有满足大样本的情况下,即实验 样本足够大时,才能实现孟德尔统计的比例关系,越小越偏离,越 大越接近。]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Ee,性状表现为晚熟 B.F1自交时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之比为1∶1 C.F1自交后得F2,F2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为EE、Ee和ee,其 比例为1∶2∶1 D.F2的性状表现为晚熟和早熟,其比例为3∶1
B [F1自交时产生的两种雄配子数量比或两种雌配子数量比为 1∶1,但在数量上雄配子数远大于雌配子数。]
(2)自交法
(3)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性状分离比为3∶1→分离比占3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即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若子代出现不同性状则新出现的 性状为隐性性状。
1.如图表示孟德尔杂交实验操作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操作后要对b套上纸袋 B.①和②的操作不能同时进行 C.a为父本,b为母本 D.①和②是在花开后进行的
2.表中①②③的遗传因子组成和性状表现分别是怎样的? 提示:①和②均为Yy,表现为黄色子叶;③为yy,表现为绿色 子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