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考察报告
毛笔书法调研报告

毛笔书法调研报告毛笔书法调研报告一、引言毛笔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形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影响。
为了了解毛笔书法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与现代社会的关系,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通过走访书法家、专家学者以及参观书法展览等方式,深入了解毛笔书法的现状和发展动态。
二、发展历程毛笔书法自古以来在中国有着崇高的地位。
最早的毛笔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使用的是兽毛制作的笔。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笔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如今的毛笔大多采用羊毛或兴由科学纤维制作而成。
三、当前状态毛笔书法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应用。
首先,在书法教育方面,毛笔书法作为一门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中小学课程必修内容,也成为许多大学、艺术学院的选修课程。
此外,社会上也开设了大量的书法培训班,供民众参与学习。
其次,毛笔书法在艺术创作和展示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书法家们通过毛笔书法表达独特的艺术观点和情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公众。
同时,书法展览也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和学习毛笔书法的机会。
此外,毛笔书法在商业领域中也占据一席之地。
许多公司、机构在办公室、酒店等场所摆放书法作品,以提升环境氛围。
同时,一些毛笔书法艺术家也开设了个人工作室,接受商业委托创作毛笔书法作品。
四、面临的挑战尽管毛笔书法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新的技术手段已经出现,人们有更多的选择。
虽然毛笔书法具有独特的魅力,但它需要时间和耐心的练习,这也迫使一些人寻找更简单、更快速的替代方法。
其次,年轻一代对毛笔书法的兴趣有所下降。
随着科技的发展,年轻人更多地沉浸在互联网和现代娱乐活动中,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减少。
这对于毛笔书法的传承和发展是一种挑战。
五、结论毛笔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态势仍然积极向好。
然而,面对新的挑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促进毛笔书法的传承和发展,例如加强毛笔书法教育、举办更多的书法展览以及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
相信在共同的努力下,毛笔书法将继续为我们带来无尽的艺术美感和文化熏陶。
关于书法的调查报告

关于书法的调查报告
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汉字为载体的艺术形式。
它是一种通过运笔形成的特定线条和结构来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艺术。
书法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书法起源于古代中国,可以追溯到商代和西周时期。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书法经历了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风格的变化。
不同的朝代和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如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每一种风格都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特点。
例如,楷书注重规范和工整,行书则更注重自由和流畅。
书法的创作工具主要包括毛笔、纸张和墨汁。
毛笔是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它的材质和毛发的质量对书法作品的质量和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纸张也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纸张质地会给作品带来不同的触感和效果。
墨汁则是用来调配墨色的关键。
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也被认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途径。
通过练习书法,人们可以培养对美的敏感和品味,并提高专注力和耐心。
此外,书法作品还常常被用于装饰和赠送给亲友,以显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
如今,书法仍然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许多人中受到喜爱。
许多人将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娱乐和放松的方式,在业余时间里练习书法。
此外,一些专业的书法家和学者也在继续研究和传承书
法的技艺,以保护和传承这一中国传统艺术。
总之,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独特而重要的一部分。
它通过线条的运用和结构的构成来表达情感和意境,是一种独特而美丽的艺术形式。
通过书法的练习和欣赏,人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中国文化的魅力和智慧。
书法外出实训考察报告

一、前言为了提高书法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书法艺术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知和鉴赏能力,我校书法专业组织了一次外出实训考察活动。
本次实训考察活动于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在我国书法艺术发源地——河南郑州举行。
以下是本次实训考察的详细报告。
二、实训考察目的1. 深入了解我国书法艺术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知水平。
2. 通过实地参观、学习、交流,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3.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书法专业技能。
4. 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
三、实训考察内容1. 参观河南博物院,了解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2. 参观河南郑州博物馆,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3. 参观河南郑州碑林,学习碑刻书法艺术。
4. 参观郑州书法学院,了解书法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5. 与书法名家交流,学习书法技艺。
6. 参观书法展览,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四、实训考察过程1. XX月XX日,全体学生在河南博物院参观,了解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的起源、发展及演变过程。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等古代书法艺术珍品。
2. XX月XX日,学生们前往河南郑州博物馆,欣赏历代书法名家的作品。
在博物馆内,学生们领略了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书法大家的风采。
3. XX月XX日,学生们参观了河南郑州碑林,学习碑刻书法艺术。
在碑林中,学生们领略了唐代、宋代、明代等不同朝代的碑刻艺术。
4. XX月XX日,学生们前往郑州书法学院,了解书法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学院内,学生们参观了书法展览,并与书法名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5. XX月XX日,学生们参加了书法展览,感受书法艺术的魅力。
在展览现场,学生们欣赏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作品,领略了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
五、实训考察成果1. 学生们对我国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书法认知水平。
2. 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了书法技艺,提高了书法专业技能。
书法欣赏实验报告范文(3篇)

第1篇实验名称:书法艺术欣赏实验实验时间:2023年3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艺术学院书法教室实验对象:书法爱好者及艺术学院学生实验目的:1. 通过书法欣赏实验,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审美能力。
2. 深入了解书法艺术的历史、技法及其在文化中的地位。
3. 培养学生对书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能力。
实验内容:一、书法艺术概述1. 书法艺术的历史渊源2. 书法艺术的分类及特点3. 书法艺术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二、书法作品欣赏1. 作品名称:《兰亭序》2. 作者:王羲之3. 时代背景:东晋4. 欣赏要点:- 笔法:行书,笔画流畅,转折自然。
- 结构:字与字之间错落有致,布局合理。
- 意境:充满诗意,意境深远。
5. 作品评价:王羲之的《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后世书法家学习的典范。
1. 作品名称:《祭侄文稿》2. 作者:颜真卿3. 时代背景:唐代4. 欣赏要点:- 笔法:草书,笔画豪放,气势磅礴。
- 结构:字与字之间紧密相连,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 意境:充满悲愤之情,令人动容。
5. 作品评价:《祭侄文稿》是颜真卿草书的代表作,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强烈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经典之作。
1. 作品名称:《自叙帖》2. 作者:怀素3. 时代背景:唐代4. 欣赏要点:- 笔法:狂草,笔画飞扬,如龙蛇舞动。
- 结构:字与字之间相互呼应,形成一种独特的视觉效果。
- 意境:充满自由奔放之情,给人以无限遐想。
5. 作品评价:怀素的《自叙帖》被誉为“天下第一狂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成为中国书法史上的瑰宝。
三、书法技法讲解1. 笔法: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
2. 结构:字与字之间的布局、比例、呼应等。
3. 墨法:浓、淡、干、湿等。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学生通过本次实验,对书法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身的审美能力。
2. 学生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能够从笔法、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初步具备了鉴赏和评价书法作品的能力。
书法的调研报告

书法的调研报告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是中国国粹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
为了进一步了解书法的发展和现状,本文对书法进行了调研,并撰写了下述报告。
一、书法的历史与发展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起源于中国古代。
最早的书法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的甲骨文,而在商代和西周时期,则出现了金文和篆书等形式。
随着历史的进展,各个朝代都有对书法的研究和创新,形成了不同的书体,如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
在唐朝时期,书法达到了巅峰。
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欧阳询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推崇为经典之作。
宋代时期,宋徽宗更是提出了“雅石韵韵,骈章山水”、“真行体无细鞔,轻翠黛脂,弃意境”等理论,将笔触、线条与意境相结合,推动了书法的发展。
二、书法的风格与流派书法的发展与演化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与流派。
有“颜体”、“欧楷”、“碑宗”、“行汉”等,每一种风格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现方式。
其中,颜真卿的“颜体”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欧阳询的“欧体”则形成了清丽秀美的楷书风范。
与此同时,碑文、帖学也日臻兴盛,形成了“碑宗”和“行汉”等不同流派。
三、书法的意义与价值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仅仅是一种书写方式,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通过笔墨纸砚的结合,以线条、笔画为媒介,表现了书法家的个性与情感。
书法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展现了作者的思想、个性和情感,同时也传达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
书法的欣赏不仅带来了美的享受,也能给人以启迪和哲思。
此外,书法对于个人修身养性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书写书法,可以培养人的专注力和耐心,锻炼人的意志品质。
书法追求形神兼备,需要作者的内心状态和修养,因此书法实践也有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
四、书法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在现代社会,书法作为一门艺术,虽然受到了电子设备和现代工具的冲击,但仍然保持着极高的人气。
书法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断创新和探索,使书法形式更加多样化。
同时,互联网的普及也为书法的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得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书法。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一、引言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为了进一步了解书法的演变和发展,本次考察选择了中国历史上几位著名的书法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和评析。
二、考察目标本次考察的目标是通过对不同书法家的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他们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以及对后世书法影响的程度。
希望通过这次考察能够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艺术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考察内容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誉为“天下典范”。
在考察中,我们观察了他的《兰亭集序》。
这幅作品以其流畅自然的笔触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极具艺术价值。
王羲之的作品影响了后世无数的书法家,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秀丽的结构而闻名。
我们在考察中研究了柳公权的《黄庭经》。
这幅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了柳公权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对后世书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3. 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丰满华丽的笔画和婉约的气质而闻名。
我们考察了他的《行书六法》。
这幅作品展现了赵孟頫出色的艺术造诣和对书法技法的独到理解。
他对后世的书法影响深远,成为了许多书法家学习的榜样。
四、考察收获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不同书法家的艺术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每位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他们的作品都给后世的书法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书法艺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磨练,才能达到出色的成就。
五、总结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文化的方式。
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书法调研报告

书法调研报告
《书法调研报告》
调研对象:书法爱好者、书法学习者、书法老师
调研内容:书法学习市场需求、书法教育现状、书法作品欣赏、书法文化传承
调研时间:2021年9月-10月
调研地点:北京、上海、广州、成都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研、实地观摩
调研结论:
1. 书法学习市场需求:书法学习者普遍有较高的学习需求,希望通过系统学习提升自己的书法艺术水平。
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书法学习需求逐渐增加,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书法来提高自己的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
2. 书法教育现状:书法教育机构和培训班普遍存在,但质量参差不齐,部分学员反映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教学。
同时,一些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创新和引导,导致学员学习效果不佳。
书法教育需要更多的教育改革和提高教师的素质。
3. 书法作品欣赏:书法作品的欣赏市场逐渐增加,一些书法大
师的作品备受青睐,特别是一些名家书法作品拍卖价格高企。
同时,一些年轻书法家的作品也备受好评,展示出了年轻一代书法艺术家的创新精神。
4. 书法文化传承: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热爱。
书法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备受强调,需要加强对书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培养更多的书法传承人,加强对书法文化的保护和传播。
结语: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调研报告显示,书法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也呼吁更多的人加入书法学习和传承的行列,共同促进书法文化的繁荣和传承。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本次考察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深度了解和认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从古至今,无论是艺术家、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都离不开书法,可以说中国书法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
作为一名学生,深入了解并学习书法是有益无害的,因此此次参加书法考察活动后,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实践。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家书法作品展览馆,此次展览主题是“中国书法艺术家作品展”,展出了国内一些知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虽然在书法之前,我已经是一名艺术爱好者,但这次却让我对书法的艺术带着更加深入了解。
这次展览的作品,既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化的呈现形式,个个字迹工整、自然流畅。
作品完成时,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上进行了有意的注解。
其中,有一位书法家在自己的作品上书写了诗句:书法如诗法,若物自然,内外合一,行人自由。
这让我颇有感触,这段话很好地阐述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和精髓。
书法家们通过他们的笔触表达思想,传达情感,让作品流露出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家书法学校,这里是学习书法的学生进行训练的地方。
进入校园后,我们看到了许多同学正在进行书法训练,他们都非常虔诚认真地对待着每一个汉字。
其中有一位学生,正致力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他们认真的观察着每一个筆画运用著力,希望自己的字能够更加的精致。
他告诉我们,他们的教练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书法家,每天都在加强他们的基本功,常常会给大家展示一些相关的书法文化知识。
书法的学习要从最基本的笔画练习开始,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和不断地重复训练让笔画更加娴熟流畅,最终才能达到字如其人、神韵气质的完美境界。
最后,我们参观了一家手工制造的毛笔工艺商店。
和平时所见到的毛笔略微有一些不同,它采用了比普通的毛笔更加优质的材料,并且在制作时遵循了一些传统的工艺手法。
它不但在外观上美观大方,而且在墨水笔触上的书写效果也非常优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书法考察报告篇一:书法西安开封考察报告考察報告姓名:李剛年級:11級書法2A班學號:11411209指導老師:肖敦兵地點:西安---安陽---開封時間:20XX.10.09-----20XX.10.1820XX-10-09星期三晴考察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難以忘懷的日子。
為了提高我們的的專業水準,開闊眼界,感受生活、表現生活的良好品質,我系20XX級書法專業的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赴西安寫生考察。
離開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得婁底,我們乘著賓士的火車一路北上,十月十日中午我們到達了古城—西安,這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世界歷史名城,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政權在西安建都,西安現在也是中國重點高等院校最為集中的城市之一,古都西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西安還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稱號,西安的小吃也很出名,這一直是我們嚮往的地方。
西安我來了......20XX-10-11星期五晴第一站我們來到了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兵馬俑,第一眼看見這宏偉的一幕,我就被古人陶冶燒制的先進的技術所折服。
秦始皇陵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於陵園東側1500米處。
秦始皇兵馬俑陪葬坑坐西向東,三坑呈品字形排列。
總面積達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個籃球場那麼大。
俑坑內有8千多個兵馬俑。
最早發現的是一號俑坑,也是最大的,呈長方形,東西長230米,南北寬62米,深約5米,總面積14260平方米,坑裏有8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斜坡門道,左右兩側又各有一個兵馬俑坑,現稱二號坑和三號坑。
俑坑佈局合理,結構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東西向的承重牆,兵馬俑排列在過洞中。
贰導遊告訴我們,考古人員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豔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一個小時瞬間消盡,化作白灰。
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兵馬俑的車兵、步兵、騎兵列成各種陣勢。
整體風格渾厚、健壯、洗練。
如果仔細觀察,臉型、髮型、體態、神韻均有差異:陶馬有的雙耳豎立,有的張嘴嘶鳴,有的閉嘴靜立。
兵馬俑的塑造,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手法細膩、明快。
每個陶俑的裝束、神態都不一樣。
光是人物的發式就有許多種,手勢也各不相同,面部的表情更是各有差異。
從他們的裝束、神情和手勢就可以判斷出是官還是兵,是步兵還是騎兵。
總體而言,所有的秦俑面容中都流露出秦人獨有的威嚴與從容,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強烈的時代特徵。
兵俑們個個凝目聆聽、鎮靜機智,且儀態英武,有一種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形象地再現了秦始皇“滅六國,天下一”的雄壯軍容。
從身份上區分,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軍吏又有低級、中級、高級之別。
一般士兵不戴冠,而軍吏戴冠,普通軍吏的冠與將軍的冠又不相同,甚至鎧甲也有區別。
其中的兵俑包括步兵、騎兵、車兵三類。
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
所有這些秦始皇兵馬俑都富有感染人的藝術魅力。
20XX--10--12星期六晴對於我們書法專業的學生來說,能看到原刻得書法碑刻是多麽高興的事情,今天我們來到了被譽為“書法藝術故鄉”西安碑林.......走進碑林看到那些雄壯的石碑,精美絕倫的文字,形態各異的書法,無不深深的吸引我,讓我深深感到了文化的氣息。
在太和元氣店的前面有座水池,即所謂的泮池。
古代稱學校為泮宮,到清代,中舉稱入泮,泮池因此而得名。
在封建社會,只有考上秀才方可去泮池洗筆。
池子建成半圓形,大有講究,它象徵學無止境,鼓勵大家努力追求真理。
在碑林裏慢步欣賞這珍貴的古代碑刻,突然看到了我最喜歡的書法家顏真卿的顏勤禮碑,寫了那麽長時間,今天終於見到原碑了。
此碑1922年10月曾由何夢庚得之於西安舊藩廨庫堂後土中,時碑雖已中斷,但上下都完好,惟其銘文並立石年月,因宋時作基址而磨滅。
初出土拓本,“長老之口故”之“故”字,當斷處有斷線紋,但不損筆劃。
其後“故”字下泐。
首行“碑”字右豎筆未損。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祖籍山東臨沂,因此也有人說他是琅邪人。
唐開元進土,任禦史,因被楊國忠排斥,出任平原太守。
安祿山叛亂時,顏起兵討伐,被推為盟主。
後入京,曆官至史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國公。
後人以其官名尊稱“平原”或“魯公”。
德宗時,李希烈叛亂,他受命前往勸諭,李希烈脅之降,不屈被害。
顏真卿自幼即愛好書法,常用黃土在牆上練字,曾受過張旭和徐浩的傳授,又結合篆隸和魏碑的筆意,開創了自己的風格。
他博學,工詞章,善正、行、草書,用筆遒婉嚴整,字體剛健篤實。
他和懷素論書法時說“寫字應用折釵筆法”,就是用筆要像折金釵那樣有力。
《宣和書譜》說他的字“點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鐵,戈如發弩,幹變萬化,各具一體”。
他的字體對後世的影響很大。
唐以後的書家,不少人都臨習過顏字。
《勤禮碑》叁系顏真卿撰文並書。
書法蒼勁有力,是他晚年的成熟之作。
顏真卿一生寫的碑很多,都題有他當時曆官的全部職銜,獨此碑只題“曾孫魯郡開國公”,這是他丟掉官職,被貶為吉州司馬期間寫的。
碑林是中國書法藝術的寶庫,慢步碑林,細細品味著數千年的文化魅力,時間過得真快,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了這個我們一直嚮往的地方。
20XX-10-15星期二陰輾轉我們來到了考察的第二個地方甲骨文的發現地-------安陽。
安陽,簡稱殷、鄴,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級園林城市、中國航空運動之都,是甲骨文的故鄉,《周易》的發源地,中國文字博物館、紅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
被考證的華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在這裏出土。
安陽殷墟是世界公認的現今中國所能確定的最早都城遺址,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譽。
在河南省安陽市西北小屯村、花園莊、侯家莊等地。
這裏曾經是殷商時代後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稱為殷墟。
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統治者的占卜紀錄。
商代統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內會不會有災禍,天會不會下雨,農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勝利,應該對哪些鬼神進行哪些祭祀,以至於生育、疾病、做夢等等事情都要進行占卜,以瞭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
肆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烏龜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
通常先在準備用來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鑽出一些小坑,這種小坑甲骨學家稱之為“鑽鑿”。
占卜的時候就在這些小坑上加熱是甲骨表面產生裂痕。
這種裂痕叫做“兆”。
甲骨文裏占卜的“蔔”字,就像兆的樣子。
從事占卜的人就根據蔔兆的各種形狀來判斷吉凶。
從殷商的甲骨文看來,當時的漢字已經發展成為能夠完整及在漢語的文字體系了。
在已發現的殷墟甲骨文裏,出現的單字數量已達4000左右。
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會意字,也有很多形聲字。
這些文字和我們現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區別。
但是從構字方法來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看到如此眾多的甲骨文不禁讓我想起了老師給我們講過的甲骨文的特點:(一)圖畫性強,以象形字體為主,(二)合文性字體不少,(三)某些字體在寫法上尚未定型,想到這裏讓我不禁感歎,歷經數千年的演變而承續至今,甲骨文書寫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史。
離開殷墟博物館我們又來到了中國文字博物館。
在這裏看到了多種字體的演變過程,讓我們對學習書法發展有了更好的瞭解和認識。
伍篇二:书法考察报告拙政园拙政园,江南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
位于苏州市东北街一百七十八号,是苏州园林中最大、最著名的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堪称中国私家园林经典。
该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今园辖地面积约八十三点五亩,开放面积约七十三亩,其中园林中部、西部及晚清张之万住宅(今苏州园林博物馆旧馆)为晚清建筑园林遗产,约三十八亩周庄镇周庄始建于1086年的古镇周庄,是隶属于江苏省昆山市和上海交界处的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江南六大古镇之一。
周庄因邑人周迪功先生捐地修全福寺而得名,春秋时为吴王少子摇的封地。
于20XX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最为著名的景点有:沈万三故居、富安桥、双桥、沈厅、怪楼、周庄八景等。
沈厅为清式院宅,整体结构严整,局部风格各异;此外还有澄虚道观、全福讲寺等宗教场所。
周庄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美誉。
盘门景区盘门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
景区内瑞光塔、水陆城门、吴门桥分别为国家、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为弘扬历史文化,加快发展旅游事业,近年来,盘门景区修复古城墙,整治瑞光塔院,重建四瑞堂、伍相祠、放生池,还营造一池三山、种树植草,精工修造丽景楼、涛隐翠、双亭廊桥、水濂洞等诸景点,景区已经成为苏州风貌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胜地。
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shanghaimuseum)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上圆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国“天圆地方”之说。
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
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青藤书屋青藤书屋,原名榴花书屋,徐渭时改为今名。
书屋坐北朝南,系石柱墙硬山造木格花窗平屋,共两室。
前室南向,窗外有小天井,天并西首栽有青藤一裸;后室北向,现辟为徐渭文物陈列室。
一个幽静的小园,两间旧式的平屋,位于绍兴前观巷大乘弄的青藤书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中外游客。
绍兴鲁迅故居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绍兴鲁迅故居,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内东昌坊口新台门内。
约建于1810~1813年,原为鲁迅家早年的住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修缮,成立鲁迅纪念馆,1988年国务院沈园,又名沈氏园,本系沈氏私家花园,后因陆游和唐婉的爱情故事闻名。
园内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江南景色,是绍兴历代众多古典园林中唯一保存至今的宋式园林。
目前沈园主要有陆游纪念馆、连理园、情侣园等三大部分。
苏州博物馆1960年建立的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20XX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
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虎丘西麓的万景山庄汇集苏派盆景之精华,借山光塔影,恬美如画;虎丘后山植被茂密,林木丰富,形成了宜人的绿岛小气候,成为鸟类争相栖息的乐园,每至秋日,有万千苍鹭绕塔盘旋,蔚为壮观,成为一绝。
篇三: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考察报告考察目的:访兰亭瞻书圣神韵,踏古迹看历史遗存。
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指导教师:方老师考察时间:20XX.4.24~20XX.4.30考察路线:苏州(拙政园)——绍兴(兰亭)和第五届兰亭展——杭州(西冷印社)考察研究方法:沿路线实地考察学号:20XX207059姓名:田振枫专业:书法4月24日早晨,乘坐汽车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专业外出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