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考察报告范文
小学书法集训总结报告

小学书法集训总结报告尊敬的XXX校纪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分享我对于小学书法集训的总结报告。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们通过集中训练和辅导,全面提高了小学生的书法水平。
在此,我愿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讨论。
首先,我们的集训从识字训练开始。
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用了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教材。
对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我们注重了字的基本笔画、结构和规范书写的重要性。
通过反复操练,学生们的字迹逐渐变得清晰、工整。
对于三年级及以上的学生,我们则注重了字的造型美感和书写风格的培养。
通过分析优秀的书法作品和名家的书法技巧,我们激发了学生们对于书法的兴趣和热爱。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和创作的自由,能够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次,在集训过程中,我们注重了练习的方法和技巧的讲解。
毕竟,书法是一门技艺,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掌握。
我们通过示范和个别指导,教会了学生常见字的写法以及一些基本的书法技巧。
例如,笔的运用、墨的调配、字的构造等。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确保学生们能够扎实地掌握书法的基本功。
最后,我们为学生们组织了一些书法比赛和展览活动。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将他们所学的书法技巧应用到实践中,还能够与其他学生交流、切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
同时,这也是给予学生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的机会。
我们鼓励学生们勇于表达自己,坚持自己的信念,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小学书法集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学生们的书写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对于书法的兴趣也进一步增加。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例如,一些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存在马虎、草率的问题,而一些学生则缺乏对于字体的艺术鉴赏能力。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继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教学方法,以期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所有老师们的辛勤付出和学生们的努力。
书法碑刻考察报告模板

书法碑刻考察报告模板
一、考察对象
考察对象是某某古代碑刻,位于某某地方的某某博物馆内。
二、考察内容
本次考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碑刻题材
通过观察碑刻上的内容和题材,探讨碑刻背后的历史与文化背景。
2. 书法风格
详细观察碑刻上的字体,分析其笔画结构、篆刻风格、布局等方面的特点。
3. 碑刻质量
考察碑刻的物理性质,如材料、制作工艺等方面的特点,以及其保存状况和维修工作。
三、考察结果
1. 碑刻题材
这个部分还待填写。
2. 书法风格
通过观察碑刻上的字体及其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这个碑刻的书法风格较为朴素古雅,相较于其他时期的碑刻更加规整严谨。
3. 碑刻质量
这个部分还待填写。
四、考察结论
通过本次考察,我们对某某古代碑刻的文化内涵和书法风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对碑刻的保存与维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希望本次考察能够为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一些启示和参考。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

考察报告考察目的:访兰亭瞻书圣神韵,踏古迹看历史遗存。
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陶冶情操。
指导教师:方老师考察时间:2015.4.24~2015.4.30 考察路线:苏州(拙政园)——绍兴(兰亭)和第五届兰亭展——杭州(西冷印社)考察研究方法:沿路线实地考察学号:2012207059 姓名:田振枫专业:书法4月24日早晨,乘坐汽车开始了我的第一次专业外出考察。
虽然只有短短一个星期的旅程,但却是美好的回忆。
那些欢乐,那些疲惫,那些美丽的风景。
第一站,苏州拙政园。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幻无穷。
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
苏州园林是时间的艺术、历史的艺术。
园林中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各式摆件等等,无一不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无不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
第二站绍兴兰亭。
书法之地——兰亭雅韵作为文化名城,绍兴有很多头衔。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书法之乡,因为中国史上赫赫有名的“兰亭”就在绍兴。
亭以书传,兰亭成了古今中外一切习书法者的朝圣之地。
实地所见,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看来王羲之在《兰亭集序》里描述的并不夸张,真是个自然与雅致相结合的好地方。
王羲之爱养鹅,故兰亭第一景便是鹅池。
只见碧绿的池水中,真有几只大白鹅在水里游荡……旁边一座三角形的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二字,气韵非凡。
走在兰亭曲径通幽处,在茂林修竹,曲水流觞的熏陶下我感觉我沉睡的感觉被唤醒了。
这里处处流露出一种原始的气息,远离城市的喧嚣,有着一种结庐在人境的自得,置身此地整个人都静下来了。
在那拥挤的人潮中渴望一片乐土,一片清闲。
兰亭四周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浅溪淙淙,幽静雅致,我感到心旷神怡,那么《兰亭集序》从何而来呢?这又不得不提曲水流觞了。
关于楷书的研究报告作文400字以上

关于楷书的研究报告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文化中,我尤其的欣赏楷书的书法作品。
看到这些作品,我总会想楷书的特点是什么?楷书是来源于什么时期?楷书作品的名人有哪些?我带着这样的问题去研究?一、研究隶书的方法:1、查阅资料;2、问身边的父母、同学;3、到有关楷书的地方考察。
二、调查研究情况及资料整理:通过查找书籍和网络搜索等方式,我发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并认真分条整理如下:楷书的起源是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的特点。
楷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汉代的楷书创始阶段,唐代是楷书的成熟阶段,而宋元时期是楷书的发展阶段。
楷书与隶书相比,楷书会相对比较简化。
古代楷书的名人有唐初欧阳询,盛唐的颜真卿,唐朝的柳公权,元朝的赵孟頫。
尤其欧阳询他的书法成就,以楷书为最,笔力险峻,结构独异,后人称为"欧体",还有,唐楷十大名碑,分别是欧阳询化度寺碑,虞世南孔子庙堂碑,诸遂良雁塔圣教序,薛稷信禅行师碑,欧阳通道因法师碑,张旭郎官石记序,颜真卿多宝塔碑,颜真卿颜勤礼碑,柳公权神策军碑。
楷书的特点是笔画书写的独立性,每个正楷字的书写,都清晰地向读者展示每个字笔画的数量及字内每个笔画的姿态及写法,笔画的起笔收笔可以承上启下的形态,但比之间不能连写。
三、研究结论:楷书的历史悠久,楷书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汉代的楷书创始阶段,唐代是楷书的成熟阶段。
楷书的特点是笔画书写的独立性,每个正楷字的书写,都清晰地向读者展示每个字笔画的数量及字内每个笔画的姿态及写法。
这份研究报告让我知道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多么的博大精深。
每一次新的尝试,我们肯定有别样的收获,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按要求做好,肯定是对成长有利的快乐体验。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一、引言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为了进一步了解书法的演变和发展,本次考察选择了中国历史上几位著名的书法家的作品进行研究和评析。
二、考察目标本次考察的目标是通过对不同书法家的作品进行观察和分析,了解他们的风格特点、创作背景以及对后世书法影响的程度。
希望通过这次考察能够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艺术内涵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考察内容1. 王羲之王羲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被誉为“天下典范”。
在考察中,我们观察了他的《兰亭集序》。
这幅作品以其流畅自然的笔触和独特的布局而闻名,极具艺术价值。
王羲之的作品影响了后世无数的书法家,对中国书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柳公权柳公权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雄浑有力的笔触和秀丽的结构而闻名。
我们在考察中研究了柳公权的《黄庭经》。
这幅作品结构严谨,线条流畅,展现了柳公权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对后世书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3. 赵孟頫赵孟頫是元代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以其独特的丰满华丽的笔画和婉约的气质而闻名。
我们考察了他的《行书六法》。
这幅作品展现了赵孟頫出色的艺术造诣和对书法技法的独到理解。
他对后世的书法影响深远,成为了许多书法家学习的榜样。
四、考察收获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不同书法家的艺术风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发现每位书法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艺术特点,他们的作品都给后世的书法家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和影响。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书法艺术需要长期的学习和磨练,才能达到出色的成就。
五、总结通过这次考察,我们对中国书法的发展历程和著名书法家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书法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传承和表达文化的方式。
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和研究书法艺术,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篇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篇Model text of investigation report on calligraphy art编订:JinTai College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篇小泰温馨提示:考察报告是指为了了解某地区的基本情况,或者为了获取某项科研任务的科学数据或证据,根据一定的科学标准,亲自进行考察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写成文章,如考察散记、考察札记、考察日记,以及一些学术性的报告等。
本文档根据考察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2、篇章2: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篇章1: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艺术考察是实地观察、考证艺术形式、存在及其动态,从而获取关于艺术各方面的资料,并对它进行总结和辩证的一种研究艺术文化的方法。
(纯属个人言论,有待共议)通过实地考察中国的书法遗迹和人文景观,将课堂和课外、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以达到拓宽视野、提高识见、提升素养的目的。
今秋九月,六日至二十一日,书法班师生近三十人,游东岳泰山、焦山碑廊、龙门石窟、石门栈道,观三孔庙宇石碑、焦山摩崖石刻、西安碑林、千唐志斋等等,博览中国书法文化艺术之经典。
这次考察的范围除历史名家名帖、名碑外还涉及与书法相关的古代石器、陶器、铜器,及其人文环境、地域环境、历史背景,让人领略和体会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无上妙谛。
收集素材,体验创作,提高了文化艺术素养。
下面从摩崖、碑刻、墨迹三个方面介绍这次考察:一摩崖石刻泰山《纪泰山铭》大唐开元十四年岁在景寅九月乙亥朔十二日景戍建。
书法艺术考察报告范文

本次考察是对书法艺术的一次深度了解和认识。
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从古至今,无论是艺术家、历史、文化、哲学等领域,都离不开书法,可以说中国书法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可。
作为一名学生,深入了解并学习书法是有益无害的,因此此次参加书法考察活动后,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实践。
我们首先来到了一家书法作品展览馆,此次展览主题是“中国书法艺术家作品展”,展出了国内一些知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
虽然在书法之前,我已经是一名艺术爱好者,但这次却让我对书法的艺术带着更加深入了解。
这次展览的作品,既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化的呈现形式,个个字迹工整、自然流畅。
作品完成时,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上进行了有意的注解。
其中,有一位书法家在自己的作品上书写了诗句:书法如诗法,若物自然,内外合一,行人自由。
这让我颇有感触,这段话很好地阐述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和精髓。
书法家们通过他们的笔触表达思想,传达情感,让作品流露出他们对世界的独特见解。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家书法学校,这里是学习书法的学生进行训练的地方。
进入校园后,我们看到了许多同学正在进行书法训练,他们都非常虔诚认真地对待着每一个汉字。
其中有一位学生,正致力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他们认真的观察着每一个筆画运用著力,希望自己的字能够更加的精致。
他告诉我们,他们的教练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书法家,每天都在加强他们的基本功,常常会给大家展示一些相关的书法文化知识。
书法的学习要从最基本的笔画练习开始,通过一点一点的积累和不断地重复训练让笔画更加娴熟流畅,最终才能达到字如其人、神韵气质的完美境界。
最后,我们参观了一家手工制造的毛笔工艺商店。
和平时所见到的毛笔略微有一些不同,它采用了比普通的毛笔更加优质的材料,并且在制作时遵循了一些传统的工艺手法。
它不但在外观上美观大方,而且在墨水笔触上的书写效果也非常优秀。
社会实践报告毛笔字

毛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底蕴。
为了深入了解毛笔字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团队于近期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考察、访谈学习、亲身体验等方式,我们对毛笔字的起源、发展、现状及未来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二、毛笔字的起源与发展1. 起源毛笔,起源于我国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
最早的毛笔是用兽毛、竹、木等材料制成的,主要用于书写、绘画、书法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笔的制作工艺不断改进,材质也更加丰富,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笔文化。
2. 发展毛笔字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先秦时期:毛笔字主要用于书写、绘画,尚未形成独特的书法艺术。
(2)秦汉时期:毛笔字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范,出现了诸如楷书、隶书等书体。
(3)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迅速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书法大家,如王羲之、王献之等。
(4)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鼎盛,出现了“书圣”颜真卿、“草圣”张旭等。
(5)宋元明清时期:书法艺术继续繁荣,形成了多种书体,如行书、草书、篆书等。
三、毛笔字的现状1. 传承尽管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但毛笔字的传承依然在继续。
许多书法爱好者、专业书法家致力于毛笔字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弘扬毛笔文化。
2. 普及近年来,毛笔字的普及程度逐渐提高。
许多学校开设了书法课程,让孩子们从小接触毛笔字,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毛笔字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一些书法家勇于创新,将毛笔字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如毛笔字画、毛笔字雕塑等,使毛笔字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四、毛笔字的未来1. 加强传承毛笔字的传承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加强对毛笔字的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毛笔字。
2. 创新发展在传承的基础上,毛笔字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们可以将毛笔字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毛笔字作品。
3. 加强国际交流毛笔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应该走向世界。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国际书法展览、交流等活动,让世界了解毛笔字,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法考察报告范文书法考察报告范文:翠屏山公园位于宜宾市城西,海拔507米,因山势巍峨,树木苍翠,屏峙江岸而得名。
翠屏山与真武山毗连,山上森林茂密,是我省城市近郊最大的森林公园。
翠屏山海拔503米,它因“山色四季常青,望之若屏”故名。
山前有宽阔的石级,蜿蜒曲折,直达山巅。
两旁绿树扶疏,繁花飘香。
山上有唐代石刻千佛岩。
“翠屏晚钟”是“宜宾八景”之一。
山上原有古迹翠屏书院,现辟为抗日民族女英雄“赵一曼纪念馆”。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1932年北上抗日,担任东北抗日联军团政委,1936年不幸受伤被俘,壮烈牺牲。
纪念馆分三室,陈列有关赵一曼生平事迹的文物资料数百件,以及朱德、董必武、宋庆龄、陈毅、郭沫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201X年5月10日下午4点20分我跟随我们小组一起挤上公交车去翠屏山考察。
尽管烈日当天,天气炎热,我们毅然来到翠屏山脚下,渴望去鉴赏那一个个鲜红跳跃的文字.从大门(左图示)由下至上全是一级一级的梯,我们凭着内心对书法的好奇心向上走着。
大门上清晰地印着“翠屏山”三个大字,三个大字笔挺,但不失雅致和情趣;绿色代表山上的点点绿意。
在绿意中去欣赏那古老的文字真是一种难得的情趣。
走到半山腰,显眼的一角刻着鲜的“百草园”三个大字,清幽静谧,头上的绿叶印证着那个“草”的特别:石上奇景。
如此苍劲有力的字!当然会毫不犹豫的留下纪念,于是一大组的人齐刷刷的站在三个大字前面,一张相片定恒了永恒的记忆。
在百草园的旁边不远处有一块石碑:曼赋。
曼赋二字乃楷书,规范整齐,一向是本人最爱的字体。
左边的正文则不然,显得更加方正,刚强,体现了本赋的巾帼情怀。
令人不禁肃然起敬!左图可知,我们来到了著名的赵一曼纪念馆。
赵一曼的伟大图中毫无掩饰的彰显了出来:著名军事将领朱德题词。
几个繁体字大气,入木三分,遒劲有力,正是军人朱德的独特风范。
我们细读文字,去回味那个战争年代的温情。
左图石碑上刻着七个大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爱国诗人屈原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且不谈屈原的伟大,大家已经耳熟能详。
细看左边的几个大字,是否感觉正在与屈原对话呢?字体的大气,方正,与屈原的精神浑然一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屈原在想你呐喊,呐喊他的爱国情怀。
书法的绝妙正在于此,不同的字代表了不同的情怀!像我们伟大的书法家致敬吧!突然畏惧去看古人的诗句,因为我似乎愧对他们,我没有习得与他们同样精辟的诗句,我亦没有锤炼出同样刚劲的文字,于是我打算暂时别离,于是我瞥见了那静谧的一角:竹子编织的围栏里面,小小的院子里,偶有桃红色的花在静静的开放,而石上刻着两个美好的字:芳甸。
如此美妙的名字!让我好意外,亦兴奋不已。
此处才乃书法的归宿,与幽静为一体,静静的体会那一分宁静。
却间接地刻画了一个书法家习得书法所需的环境,更刻画了那一份成功的艰辛。
右图是我们的组长在专心致志的欣赏墙上的书法作品。
读者依稀可以看见墙上的书法整洁,工整,俨然一副古人之风。
也间接看出一个学习者的对书法的热忱和对古人的尊重。
个人非常喜欢下面的四个字:虚怀若谷。
从字面上看,它寓意在于教导人们要时时保持谦虚,不得骄傲自满,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
从字体上看,能容许我用雅致来形容吗?这种字体不至于呆板,反而显得活灵活现,宛若处子,入不呼出。
实在堪称惊天之作!始终认为,书法与画结合乃是天作之合。
书法的骨干,画的美,俨然是绝配。
通过一学期的书法鉴赏课的学习以及小组对外考察,不得不承认,对书法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其实小时候都经常练书法,不管是内心自愿,还是老师的强迫,但我不得不承认正是在那种情况下,我现在的字才会受到众人的称。
而现在,书法鉴赏老师频繁的对我们讲,书法好,书法好了,就有钱了。
首先,我不得不肯定,书法的确对一个人的修身养性具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它好比一个人的脸,给人的印象很重要。
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走,有的人更喜欢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
当然这纯粹是个人的想法。
而我不得不肯定,书法,乃中华民族文化的不可分离的一个部分。
敢问:还有哪个国家的文字书法向中国的博大精深?因此,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把书法忘记,尤其是在电脑充斥的今天。
永远铭记中国的文化-书法。
篇四:美术书法考察报告考察报告美术学院 10书法2班大四考察在我的期待中开始了。
9月1日,我们一批同学从广州开始出发,坐火车到河南郑州集合。
历经二十多个小时,我们如期而至。
在刘永胜老师的接待下,我们直奔太行山与何老师,以及其他同学汇合。
汽车进山的时候,天空已经落下了帷幕,伸手不见五指。
我只好闭上眼睛,感觉车子向前移动,并且还不断的摇摆,像蛇一样匍匐前进。
到达我们住宿的地方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
大伙们都在等着我们吃晚饭。
饭后,我们开了一个小会,把明天的行程都安排好,经过简单的梳洗,大伙儿都进入了梦乡。
次日早上,同学们都早早起床,吃了一顿丰盛的早餐,这样的早餐在南方是很少吃到的。
饭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进山视察地形和路况。
直接进入眼帘的是一座座魁梧的大山,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像一个个英勇的战士。
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如此雄伟的大山第一次看到。
终于可以理解国画山水里面的石头了。
太行山脉是中国东部重要自然界线。
又名大形山,五形山。
北起北京西山,南达黄河北岸,绵延于晋冀之间,呈北北东走向。
是中国陆地地形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
吕梁运动期始成太行山雏形,海水在奥陶中期退出。
晚古生代时,山体发生凹陷,海水侵入。
中生代,南部上升,北部局部拗陷。
燕山运动时,形成新华夏式褶皱带。
喜马拉雅运动时,表现为强烈断裂,并伴随大幅度拗曲,形成复式单斜褶皱。
大致邢台以北,广泛出露太古代和震旦纪地层,并有中生代侵入的酸性岩体;以南,寒武、奥陶纪地层出露广泛,岩层走向与山脉走向基本吻合。
太行山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北高南低。
发育有多级夷平面。
东濒华北平原,相对高差1500~2 000 米,山前洪积扇特别发育。
西呈阶梯状逐渐没入山西高原,相对高差500~1000 米。
山中多雄关,如紫荆关、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山西高原的河流经太行山流入华北平原,曲流深切,峡谷毗连,多瀑布湍流。
河谷及山前地带多泉水,以娘子关泉最大。
桃河阳泉至乱流段,河水渗漏,常形成干谷。
河谷两岸有多层溶洞,较著名的有陵川黄崖洞、黎城黄崖洞、晋城黄龙洞、北京房山云水洞等。
著名的河北易县狼牙山亦为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山地。
太行山脉东侧华北平原温暖湿润,属夏绿阔叶林景观;西侧黄土高原属半湿润至半干旱过渡地区,是森林草原、干草原景观,温度、湿度都较东部低。
垂直差异悬殊,如小五台山一带南坡,1 000 米以下为灌丛,有槲树群落分布,1000米以上偶有云杉或落叶松。
北坡1600 米以下是夏绿林,1600~2 500米是针叶林,2500米以上是亚高山草原。
太行山多横谷(陉),是东西的通道。
军都陉、蒲阳陉、飞狐陉、井陉、滏口陉、白陉、太行陉、帜关陉为著名的太行八陉,是商旅通衢,兵要之地。
坐落于深山区的皇县境内发现有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
第二天,我们以小组的形式组队外出写生。
我们在这里呆了两天三夜,然后就出发去山西太原。
傍晚时分,我们就到达太原了。
太原,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九朝古都。
太原市是山西省的省会。
濒临汾河,三面环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是山西省的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太原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军事,文化重镇,也是世界闻名的晋商都会,也是中国最重要的能源,重工业基地之一。
接下来几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陆续去了山西省博物院、晋祠博物馆、乔家大院等。
我看到了很多文物和名胜古迹,还理解到他们的来龙去脉以及故事等等。
不仅开拓了我们的视野,还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第五天,我们去了平遥古城。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平遥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御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扩修,并全面包砖。
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的补修和修葺,更新城楼,增设敌台。
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加壮观。
平遥城墙总周长6163米,墙高约12米,把面积约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
城墙以内街道、铺面、市楼保留明清形制;城墙以外称新城。
这是一座古代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201X年,平遥古城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县城,再获殊荣。
平遥古城,一个我比较喜欢的,带有古色古香的古城。
这里有各种民族风格,新奇古怪的东西,我们也买了不少的特产。
有点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在这停留一晚,匆匆地,我们又赶回了太原。
次日,我们开始往佛教圣地五台山出发。
五台山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古建艺术、历史文物、佛教文化、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
1982年,五台山以山西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历年来获得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遗产”等荣誉。
这里的空气非常的清新,环境优美而安静,确实是一个修心养性的好地方。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参观了一部分的寺庙,剩下的,看来要等我下次旅行再来看了。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芮城永乐宫。
由于长期的奔波,我终于忍不住感冒了。
多谢有大伙的照顾。
第一次看到如此高大的壁画,而且线条都像一气呵成的,非常的震撼。
永乐宫原在永乐镇,因黄河三门峡工程动工处于淹没区内,所以,从1959年起,历经六年,将永乐宫全部迁移到芮城县城北,是我国文物保护迁建古建筑较成功的一例。
永乐宫原来是一处道观,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因原建在芮城县永乐镇,初被称为永乐宫。
永乐宫是一处在国内外得有影响的古建筑,它以壁画艺术闻名天下。
这里的壁画是中国现存壁画艺术的瑰宝,可与敦煌壁画媲美。
永乐宫的壁画满布在四座大殿内,这些绘制精美的壁画总面积达960平方米,题材丰富,画技高超,它继承了唐、宋以来优秀的绘画技法,又融汇了元代的绘画特点,形成了永乐宫壁画的可贵风格,成为元代寺观壁画中最为引人的一章。
到了这一站,我们完整结束这一次考察之旅。
感谢老师们的辛苦带队,以及同学们的相互合作。
大家辛苦了!这次旅行很有意义,也很值得回味!篇五:书法西安开封考察报告考察報告姓名:李剛年級:11級書法2A班學號:11209 指導老師:肖敦兵地點:西安---安陽---開封時間:201X.10.09-----201X.10.18 201X-10-09 星期三晴考察的日子-----是美好的日子,也是我難以忘懷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