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与检测项目教学(二)—砂石

合集下载

砂石实验实训报告

砂石实验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砂石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砂石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验证砂石的基本技术指标,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砂石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本实验通过测定砂石的基本性质,如细度模数、含泥量、含水率等,来判断砂石的质量。

实验原理如下:1. 细度模数:砂石颗粒的粗细程度,用细度模数表示。

细度模数越大,砂石颗粒越粗。

2. 含泥量:砂石中含有的泥土、有机质等杂质的质量百分比。

3. 含水率:砂石中所含水分的质量百分比。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筛分机、天平、烘箱、容器、量筒等。

2. 材料:砂石、标准筛(0.15mm、0.3mm、0.6mm、1.2mm、2.5mm、5mm、10mm、20mm)。

四、实验步骤1. 砂石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从砂石堆中随机采集样品,样品量不少于10kg。

(2)将样品放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3)用天平称取约1000g样品,放入烘箱中,在105℃下烘干至恒重。

2. 细度模数测定(1)将烘干后的样品过筛,分别称量各筛孔的筛余量。

(2)根据各筛孔的筛余量,计算细度模数。

3. 含泥量测定(1)将烘干后的样品放入水中浸泡,使泥土、有机质等杂质充分溶解。

(2)将浸泡后的样品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液烘干,称量滤液质量。

(4)根据滤液质量计算含泥量。

4. 含水率测定(1)将烘干后的样品放入水中浸泡,使水分充分溶解。

(2)将浸泡后的样品进行过滤,收集滤液。

(3)将滤液烘干,称量滤液质量。

(4)根据滤液质量计算含水率。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细度模数测定结果实验测得砂石的细度模数为2.8,表明砂石颗粒较粗。

2. 含泥量测定结果实验测得砂石的含泥量为1.2%,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3. 含水率测定结果实验测得砂石的含水率为3.5%,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六、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砂石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实验结果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表明所采集的砂石质量合格。

砂石试验PPT课件

砂石试验PPT课件

➢ 砂的粗细程度、云母含量、石子的最大粒径、压碎 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碱活性等。
➢ 经检验后,其结果符合标准规定可判为该产品合格, 若其中一项不符合,则应再次从同一批样品中加倍 抽样并对该项进行复检,复验仍不符合本标准技术
指标,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2020/5/25
.
5
砂的筛分析试验
➢ 主要仪器设备:
2020/5/25
.
9
筛分结果评定
➢ 查表或绘制筛分曲线,根据累计筛余百分率, 评定颗粒级配。
➢ 除5mm和0.63mm外Ai超出不应大于5%。 ➢ 砂按细度模数(Mx)分为粗(Mx=3.1~3.7)、
中(Mx=3.0~2.3) 、细(Mx=1.6~2.2)三种规 格。
2020/5/25
.
10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标准法
➢ 孔隙率要求>45%(GB)
2020/5/25
.
15
堆积密度容量筒
2020/5/25
.
16
砂的含水率测定
➢ 主要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1kg,感量1g)。烘箱,浅盘等。
➢ 试验步骤
取缩分后的试样一份约500g,装入已称重量为m1 的浅盘中,称出试样连同浅盘的总重量m2(g)。 然后摊开试样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至 恒重。
➢ 2.准确称取试样500g。 ➢ 3.将整套砂筛置于摇筛机上并固紧,摇筛10min; ➢ 4.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的0.1%为止。 ➢ 5.称取各号筛上的筛余量mi。
2020/5/25
.
7
摇筛机
2020/5/25
.
8
筛分结果计算
➢ 计算分计筛余ai(0.1%)=mi×100%/500。 i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
解:密度: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
m
V
0

m V0
'

m V0'
V 为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V0 为材料的表观体积 (固、液、气) V0, 为材料的堆积体积
• 对于含孔材料,三者的测试方法要点如下: 测定密度时,需先将材料磨细,之后采用 排出液体或水的方法来测定体积。测定表 观密度时,直接将材料放入水中,即直接 采用排开水的方法来测体积;测定堆积密 度时,将材料直接装入已知体积的容量筒 中,直接测试其自然堆积状态下体积。


2.65
石子的空隙率P,为:
P V V0 100 % 1 V0 1 1 1.68 35.63%
含水与否对密度无影响,因密度是对干燥 状态而言的。含水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 复杂.一般来说是使堆积密度增大。
二、材料的密实度和孔隙率
1、密实度
密实度是指材料体积内固体物质填充的程度。密实度 的计算式如下:
D V 100% 0 100%
V0

式中: ρ——密度;
ρ0——材料的表观密度。 对于绝对密实材料, 因 ρ0 =ρ ,故密实度D =1 或 100%。对于大多数土木工程材料, 因 ρ0 <ρ ,故密实 度D < 1 或 D < 100%。
【知识目标】
1.掌握砂石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和空隙率的概 念。
2.掌握砂石的含水率概念。 3.掌握砂石材料的级配理论。 【能力目标】
1.能够测定砂、石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并计算空隙率。 2.能够测定砂石的含水率。 3.能够做砂石的筛分试验,并判断砂石的级配情况。
任务一 砂石的物理常数测定
2.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第二章“砂石材料检测”。

具体内容包括:砂石的定义、分类及用途;砂石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砂石检测的重要性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砂石的定义、分类及用途,掌握砂石的主要技术指标。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砂石的检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3. 通过砂石检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砂石检测方法及实验操作技巧。

教学重点:砂石的定义、分类、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砂石样品、实验仪器(如天平、筛子、容器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砂石的使用场景,引出砂石检测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1)砂石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2)砂石的主要技术指标(如粒径、含泥量、含水率等)。

3. 实践操作:(1)演示砂石样品的检测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砂石检测的例题,分析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关于砂石检测的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1. 砂石的定义、分类及用途。

2. 砂石的主要技术指标。

3. 砂石检测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砂石的定义、分类及用途,并说明砂石的主要技术指标及其检测方法。

答案:砂石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骨料,分为天然砂和人工砂。

其主要技术指标包括粒径、含泥量、含水率等,检测方法有筛分法、比重法、含泥量检测法等。

2. 拓展题目: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砂石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及影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砂石检测的兴趣较高,实验操作能力得到了提升。

但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对仪器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砂石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提高学生的知识面。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砂石材料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材第三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砂石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及检测方法。

重点讲解砂石材料的物理性能检测,包括密度、吸水率、含泥量等指标的测定。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砂石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在建筑中的应用。

2. 学会砂石材料物理性能检测的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掌握砂石材料检测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培养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砂石材料物理性能检测的操作方法及数据处理。

重点:砂石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物理性能检测指标的测定。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砂石样品、天平、量筒、烘箱、筛子、泥沙比重仪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计算器、记录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砂石材料在建筑中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砂石材料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讲解砂石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

3. 实验操作演示(20分钟)演示砂石材料物理性能检测的操作方法,包括密度、吸水率、含泥量的测定。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分析一道砂石材料检测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实验操作练习(2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 数据处理与分析(15分钟)六、板书设计1. 砂石材料的定义、分类、性质2. 砂石材料物理性能检测指标密度吸水率含泥量3. 检测方法及操作步骤4. 例题及解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砂石材料检测数据处理与分析。

测定砂石样品的密度、吸水率、含泥量。

计算检测结果,分析数据。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实验操作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如何改进。

2. 拓展延伸:了解其他建筑材料(如水泥、钢材等)的检测方法,提高综合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砂石材料物理性能检测的操作方法及数据处理。

砂石试验

砂石试验

查表或绘制筛分曲线,根据累计筛余百分率,
2013-7-10
10
砂的表观密度测定-标准法
(一)主要仪器:容量瓶(500mL),天平
(精度1g)等。 (二)试验步骤 1.称取烘干试样300g(m0)置于盛半瓶冷开 水的容量瓶中,排除气泡,塞紧瓶塞,静置 24h。 2.用滴管加水至500ml刻度处,擦干瓶外水 分,称试样、瓶加水重量m1(g)。 3.称瓶加水的重量m2(g)。 2013-7-10
11
注意
试验过程中温度差不应超过2℃ 。
整个试验过程应在15~25℃ 温度范围内进行,
2013-7-10
12
表观密度计算
计算砂表观密度ρ0 (10kg/m3 ),其中分母等于排
m0 0 ( ) w m0 m2 m1 取两次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 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试验。
石子试样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与空隙率是否满足 标准规定值。
2013-7-10
பைடு நூலகம்
30
混凝土用砂的其他试验
砂的含泥量试验 砂的泥块含量试验 砂中有机物含量试验 砂中云母含量试验 砂中轻物质含量试验 砂的坚固性试验 砂中硫酸盐和硫化物试验 砂的碱活性性试验等
2013-7-10
要求>2500kg/m3,一般在2600~2650kg/m3
开水的质量
α与水温有关
水温℃ α
2013-7-10
15 2
16~17 18~19 20~21 22~23 3 4 5 6
24 7
25 8
13
砂的堆积密度与空隙率测定
主要仪器:容量筒。金属圆柱形,容积1L,内径

砂石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砂石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砂石的质量控制与检测砂石是建筑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主要用于混凝土、砌块、水泥制品、道路建设等方面。

而砂石的质量则直接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因此对砂石的质量控制和检测非常重要。

一、砂石的种类与应用砂石是指由天然矿物混合而成的不同规格的颗粒状物质,一般包括河砂、山石、石粉等多种材料。

这些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各有不同的应用。

河砂一般用于混凝土、砌块和水泥制品的生产,因其颗粒形状均匀,硬度适中,含有的有机杂质较少,所以混凝土性能好、抗压强度高。

山石主要用于道路建设和建筑施工中,因为其硬度大、坚固,能够提供更好的支撑力和稳定性。

石粉则多用于墙体腻子、瓷砖胶粘剂等干挂材料的生产中,因为其颗粒较细、平滑,在吸附和固化方面有一定优势。

二、砂石质量控制的重要性砂石的质量是影响建筑材料性能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采购、储存和使用砂石时,必须对其进行质量控制。

具体而言,砂石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砂石的含水量:含水量是影响砂石密度和强度的重要因素,高含水量会导致砂石密度降低、强度减弱。

因此,在采购和储存砂石时,要尽可能避免砂石含水量过高,通常建议不超过5%。

2.砂石中杂质的控制:包括有机杂质和无机杂质。

有机杂质如腐叶、腐木等可降低砂石的力学性能,同时对混凝土性能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无机杂质如泥沙、粘土等会影响砂石的颗粒大小和形状、破坏其均匀性,从而降低了混凝土的性能。

3.颗粒形状的控制:砂石的颗粒形状对混凝土的性能有很大影响,与颗粒形状不规则的砂石相比,颗粒形状规则的砂石可使混凝土强度更高、收缩更小。

因此,砂石的颗粒形状要能够满足特定建筑材料的要求。

4.砂石密度的控制:砂石密度直接影响混凝土密度和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因此在砂石采购和储存过程中,要保证砂石密度符合建筑材料的要求。

三、砂石的检测方法为了保障砂石的质量,必须定期对其进行检测。

常用的砂石检测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砂石外观检测:主要包括外形、大小、颜色等方面的检测,以便确保砂石与预期的建筑材料相符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

《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建筑材料与检测》教材第二章,详细内容包括: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常见建筑材料(如水泥、沙子、石子、钢材等)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掌握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方法。

2. 学会使用现场检测设备,并能进行简单的维护。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对建筑材料质量的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标准及方法,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教学重点: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建筑材料样品、检测设备(如电子秤、卡尺、硬度计等)。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实际工程中因建筑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的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2. 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介绍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讲解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方法。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某建筑工程为例,讲解如何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建筑材料样品的质量检测,教师巡回指导。

5. 设备使用及维护讲解(10分钟)讲解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维护注意事项。

6. 实际操作演示(10分钟)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检测设备进行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

回答学生疑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建筑材料的分类、性质及用途2. 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标准及方法3. 现场检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七、作业设计(1)水泥(2)沙子(3)石子(4)钢材2. 答案:(1)水泥:密度、凝结时间、强度等;(2)沙子:细度模数、含泥量、氯离子含量等;(3)石子:粒径、含泥量、压碎指标等;(4)钢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兴趣较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对检测设备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接委托单
现接中铁二十五局衡州大道湘江大桥工程指挥部送检砂、石,砂为宏达砂场的中砂,石为宏达砂场的砾石,粒径范围为16~31.5mm,使用于衡州大道湘江大桥的混凝土工程,送检方要求检测砂的颗粒级配、细度、含泥量、泥块含量、云母含量、轻物质含量、有机物含量;砾石的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压碎指标。

二、分组布置任务
三、分组讨论实施方案
(一)熟悉混凝土用砂、石的规范、标准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二)砂、石性能检测仪器的选择
(三)编制检测方案
1、砂的颗粒级配检测 检测目的:
测定砂子的颗粒级配并计算细度模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检测步骤: 1)制备试样
试验前应先将试样通过公称直径l0.0mm 的方孔筛,并计算筛余。

称取经缩分后样品不少于550g 两份,分别装入两个浅盘,在(105±5)℃的温度下烘干到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

2)准确称取烘干试样500g(特细砂可称250g),置于按筛孔大小顺序排列(大孔在上、小孔在下)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公称直径为5.00mm 的方孔筛)上;将套筛装入摇筛机内固紧,筛分l0min ;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由大到小的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一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只筛子,并和下一只筛子中的试样一起进行手筛。

按这样顺序依次进行,直至所有的筛子全部筛完为止。

当试样含泥量超过5%时,应先将试样水洗,然后烘干至恒重,再进行筛分;无摇筛机时,可改用手筛。

3)试样在各只筛子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按式(3-8)计算得出的剩留量,否则应将该筛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或数份,再次进行筛分,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的筛余量。

300
d
A m r
(3-8) 式中 r m ——某一筛上的剩留量,g ;
d ——筛孔边长,mm ; A ——筛的面积,mm 2。

4)称取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l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的剩余量之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相差不得超过l %。

2、砂的含泥量检测 检测目的:
测定砂的泥含量,以判别其是否符合混凝土用砂的要求。

检测步骤:
1)以四分法缩分试样至1100g ,放入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

称取400g (m 0)干试样两份备用
0.080mm 的颗粒。

3)再次向容器中加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洁为止。

4)用水淋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mm 的筛放在水中(水面略高于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0.08mm 的颗粒。

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烘箱中烘至恒重。

取出来冷却至室温后,称式样的质量(1m )
5)按式(3-10)计算砂中泥块含量 (精确至0.1%):
%1000
1
0⨯-=
m m m c ϖ (3-10)
式中 c ϖ——泥块含量,%;
0m ——试验前的干燥试样质量,g ; 1m ——试验后的干燥试样质量,g ; 3、砂的泥块含量检测 检测目的:
砂的泥块含量,以判别其是否符合混凝土用砂的要求。

检测步骤:
1)以四分法缩分试样至5000g ,放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冷却至室温。

用1.25mm 的方孔筛筛分,取筛上的砂不少于400g 分为两份备用。

2)称取烘干试样200g (1m ),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150mm 。

充分拌匀后,浸泡24h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公称直径在0.630mm 的方孔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水清澈为止。

3)保留下来的试样应小心地从筛里取出,装入水平前盘后,置于温度为l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重(2m )
4)按式(3-11)计算砂中泥块含量 (精确至0.1%):
%1001
2
1,⨯-=
m m m L c ϖ (3-11) 式中 L c ,ϖ——泥块含量,%;
1m ——试验前的干燥试样质量,g ; 2m ——试验后的干燥试样质量,g 。

4、石的颗粒级配检测
检测目的:
测定石子的最大粒径和颗粒级配,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检测步骤:
1)试样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试验前,应将样品缩分至表3-16所规定的试样最少质量,并烘干或风干后备用。

表3-16 筛分析所需试样的最少质量
2)按规定称取试样,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筛,当每只筛上的筛余层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值时,应将该筛上的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当筛余试样的颗粒粒径比公称粒径大20mm以上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拨动颗粒。

3)称取各筛筛余的质量,精确至试样总质量的0.1%。

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筛底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测定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

四、项目检测实施
检测数据处理,填写检测报告
检测:记录:计算:复核:
五、检查评价
材料检测工作任务检查与评价表
授课教师年月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