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1课本问题详解
高中生物选修1课本答案汇总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三、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四、[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五、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2.3教材解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

课题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教材内容解读要点1 纤维素与纤维素酶(1)棉花是自然界中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天然产物,木材、作物秸秆等也富含纤维素。
(2)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 X 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
纤维素最终被水解成葡萄糖,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营养。
要点2 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1)筛选方法刚果红染色法。
能够通过颜色反应直接对微生物进行筛选。
(2)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
当我们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
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要点3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此步是否需要,应根据样品中目的菌株数量的多少来确定)→梯度稀释→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1)土壤采集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
(2)刚果红染色法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步骤倒平板操作、制备菌悬液、涂布平板(3)刚果红染色法种类一种是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另一种是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
要点4 分离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实验案例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土样采集土样采集的方法与本专题课题2类似。
土样的采集要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这是因为在纤维素含量丰富的环境,通常会聚集较多的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
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环境,可以将滤纸埋在土壤中,过一个月左右也会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生长。
2.选择培养选择培养需要的仪器有:250 mL锥形瓶、无菌称量瓶、药匙、1 mL和10 mL的移液管、天平、摇床、温度计等。
生物选修一参考答案

生物选修一参考答案生物选修一参考答案生物选修一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的一门选修课,主要涉及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进化与分类、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等内容。
以下是对生物选修一的一些参考答案,供同学们学习和参考。
1. 生物的基本概念生物是指地球上存在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生物具有生命活动、遗传信息传递、适应环境等特征。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起源、进化、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科学。
2. 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结构与功能密切相关。
例如,植物的根、茎、叶等器官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根负责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负责输送水分和养分,叶负责进行光合作用。
动物的器官也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例如,心脏负责泵血,肺负责呼吸等。
3. 生物的进化与分类生物的进化是指物种在长时间的演化过程中逐渐改变和适应环境。
进化的驱动力包括自然选择、突变等。
生物的分类是将生物按照其共同特征进行分类和命名的过程。
生物的分类依据包括形态特征、生理特征、遗传特征等。
4.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是指生物繁殖后代的过程。
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个体的配子结合形成新的个体,具有遗传多样性的优势。
无性生殖是指通过一个个体的自我复制或者分裂形成新的个体,具有繁殖速度快的优势。
生物的发育是指从受精卵到成体的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个体发育两个阶段。
以上是对生物选修一的一些参考答案。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这些内容,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生物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实验和观察,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生物学的理解和认识。
生物学是一门非常有趣和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可以应用于医学、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为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高中生物疑难问题解答高中生物课本主要激素分泌的调节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主要激素分泌的调节平时师生特别关注了激素的调节,对激素分泌的调节有所忽视。
关于激素的分泌调节,是平时教学中的难点,了解激素的分泌调节,对深刻理解课本相关内容大有益处。
现简要整理一下主要的激素分泌调节,供大家参考,不当之处请予指正。
一、胰岛素分泌的调节:是调节胰岛素分泌的重要因素,血糖升高,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当血糖下降到正常水平,胰岛素的分泌也迅速回到基础水平。
:氨基酸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脂肪酸和酮体大量增加时也可促进胰岛素分泌。
①胃肠道激素:抑胃肽、胆囊收缩素、促胰液素都能促进胰岛素分泌。
②胰高血糖素可通过对B细胞的直接作用和升高血糖的间接作用刺激胰岛素分泌。
:迷走神经可通过M受体直接刺激胰岛素分泌,也可通过刺激胃肠道激素释放间接促进胰岛素分泌。
交感神经兴奋时则通过α受体抑制胰岛素分泌。
二、胰高血糖素分泌调节血糖浓度是最重要的因素。
血糖降低时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
迷走神经可通过M受体抑制其分泌。
交感神经兴奋时则通过β受体促进其分泌。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一)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见图)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甲状腺肿下丘脑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RH)通过垂体门脉系统随血流进入腺体,促进腺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
TSH能促进甲状腺细胞生长、增生以及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同时,血液中游离的T3、T4浓度的增高将与腺垂体的特异受体结合,使TSH的合成与释放减少,并使腺垂体对TRH的反应性降低。
由于甲状腺激素生成过程中需要碘离子,所以碘离子的摄取数量不足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当血浆甲状腺激素的数量减少时,对腺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TSH分泌神经元对TRH敏感性升高,造成血浆TSH浓度增加,TSH可引起甲状腺肿大,以促使更多的甲状腺激素分泌。
由于有些地区缺碘,饮食中碘含量少,导致血浆中甲状腺激素的数量减少,而使TSH分泌增多,可以造成甲状腺肿大,即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高中生物选修1(人教版)教材中全部问题(包括旁栏、课题延伸、习题)的答案整理

专题1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一、课题目标说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设计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完成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二、课题重点与难点课题重点:说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设计制作装置,制作出果酒和果醋。
课题难点:制作过程中发酵条件的控制。
三、基础知识分析(一)果酒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 酵母菌的兼性厌氧生活方式;2.发酵需要的适宜条件;3.传统发酵技术所使用的酵母菌的来源。
(二)果醋制作的原理知识要点:1.酒变醋的原理;2.控制发酵条件的作用;3.制醋所利用的醋酸菌的来源。
四、实验案例制作葡萄酒和葡萄醋建议将实验安排在秋季的9月或10月实行。
在这段时间内实行实验,有如下优点:(1)正值收获季节,葡萄的价格便宜,品种多样;(2)此时葡萄上的酵母菌数量多且生活力强,发酵酿酒的效果好;(3)温度适宜,发酵现象非常明显。
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对发酵瓶、纱布、榨汁机、盛葡萄汁的器皿等实验用具实行清洗并消毒。
先用温水反复冲洗几次,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擦拭消毒,晾干待用。
2. 取葡萄500 g,去除枝梗和腐烂的子粒。
3. 用清水冲洗葡萄1~2遍除去污物,注意不要反复多次冲洗。
4. 用榨汁机榨取葡萄汁后,将其装入发酵瓶中(装置参见教材图1-4b),或将葡萄打成浆后,用洁净的纱布过滤至发酵瓶中,盖好瓶盖。
假如没有适宜的发酵装置,能够用500 mL的塑料瓶替代,但注入的果汁量不要超过塑料瓶总体积的2/3。
5. 将发酵瓶置于适宜的温度下发酵。
6. 因为发酵旺盛期CO2的产量非常大,所以需要即时排气,防止发酵瓶爆裂。
假如使用简易的发酵装置,如瓶子(最好选用塑料瓶),每天要拧松瓶盖2~4次,实行排气。
7. 10 d以后,能够开始实行取样检验工作。
例如,能够检验酒味、酒精的含量、实行酵母菌的镜检等工作。
8. 当果酒制成以后,能够在发酵液中加入醋酸菌或醋曲,然后将装置转移至30~35 ℃的条件下发酵,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1课题2腐乳的制作教学案含解析

腐乳的制作..................一、腐乳制作的原理1.发酵微生物(1)类型: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分布广泛,生长迅速,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2.发酵原理(1)蛋白质――→蛋白酶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 (2)脂肪――→脂肪酶甘油和脂肪酸 二、腐乳制作的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 毛霉来源:空气中的毛霉孢子或直接人工接种条件控制:温度为15~18 ℃,并保持一定的湿度1.腐乳制作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毛霉,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
2.毛霉产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将蛋白质和脂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3.腐乳制作的实验流程:让豆腐上长出毛霉→加盐腌制→加卤汤装瓶→密封腌制4.加盐腌制时应逐层加盐,随着层数的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5.加盐既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6.卤汤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杀菌,又能调味。
7.豆腐含水量以70%为宜;卤汤中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12%左右。
加盐腌制⎩⎪⎨⎪⎧ 加盐方法:随层数加高而增加盐量,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腌制时间:约8 d 左右加盐目的⎩⎨⎧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抑制微生物的生长 配制卤汤⎩⎪⎨⎪⎧ 酒⎩⎨⎧ 含量:12%左右作用:抑制微生物生长,使腐乳具有独特香味香辛料:调制腐乳风味,还具有防腐杀菌 的作用密封腌制:加入卤汤后,用胶条将瓶口密封三、实验操作注意事项1.控制好材料的用量(1)盐的用量⎩⎨⎧ 过高:影响腐乳口味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变质(2)酒的含量⎩⎨⎧ 过高:腐乳成熟的时间会延长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导致豆腐腐败2.防止杂菌污染(1)所用玻璃瓶洗刷干净后要用沸水消毒。
(2)装瓶时要迅速小心;封瓶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被污染。
1.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主要微生物从细胞结构来看( )A .三种均为真核生物B .三种均为原核生物C .两种真核生物,一种原核生物D .两种原核生物,一种真核生物解析:选C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的主要微生物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和毛霉,其中酵母菌和毛霉是真菌,属于真核生物,醋酸菌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选修一教材用书:专题6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含答案

课题2胡萝卜素的提取胡萝卜素的基础知识1.种类(1)划分依据:双键的数目。
(2)类型:分为α、β、γ三类,最主要的组成成分是β—胡萝卜素。
2.用途(1)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 而引起的各种疾病.(2)广泛地用作添加剂。
(3)使癌变细胞恢复成正常细胞。
3.性质1.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可用萃取法提取。
2.胡萝卜素有α、β、γ三类,其中β—胡萝卜素是最主要的组成成分。
3.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4.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萃取的效率也有影响。
5.萃取过程避免明火加热,应采用水浴加热。
6.对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胡萝卜素是橘黄色结晶,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4.提取途径(1)一是从植物中提取;(2)二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获得;(3)三是利用微生物的发酵生产.胡萝卜素有防治癌症的作用,能否快速大量生产胡萝卜素?采用什么技术?提示:能。
发酵技术。
[跟随名师·解疑难]1.胡萝卜素的分布胡萝卜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叶、茎和果实中,最早是在胡萝卜中分离得到的。
除胡萝卜外,绿色蔬菜和黄玉米、小米等粮食中也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
2.胡萝卜素的理化性质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在橄榄油和苯中的溶解度为0。
1 g/100 mL,在氯仿中的溶解度为4。
3 g/100 mL。
胡萝卜素在弱碱条件下比较稳定,在酸中不稳定,在光照和含氧条件下也不稳定。
胡萝卜素低浓度时为黄色,高浓度时为橙红色。
重金属离子,特别是铁离子,可促使胡萝卜素退色.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85%为β—胡萝卜素,其结构式为:胡萝卜素提取的实验设计[自读教材·夯基础]1.提取方法与流程(1)提取方法:根据胡萝卜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可以采用有机溶剂萃取的方法来提取。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常见知识点问答(全册10页 附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常见知识点问答(全册10页附答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沉着冷静,周密思考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呼吸类型?反应式?温度?沉着冷静,周密思考2.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呼吸类型?反应式?温度?沉着冷静,周密思考3.实验流程图?实验装置?装置如何使用?制果酒时先通气后断气是为什么?果酒制作装置能直接用于制果醋吗?沉着冷静,周密思考4.葡萄是先冲洗还是先去梗?为什么?能洗得太干净吗?(家庭/工厂)沉着冷静,周密思考5.装瓶时留有1/3的空间是为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6.用简易装置制作果酒适时拧松瓶盖目的是?能完全拧开吗?到发酵后期产气是越来越多还是越来越少?沉着冷静,周密思考7.如何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沉着冷静,周密思考8.果酒如何检测?鉴定酒精的重铬酸钾容易如何配置?如何使用?颜色如何变化?果醋如何检测?果醋的pH比酒精高还是低?沉着冷静,周密思考9.葡萄酒一般呈红色的原因?沉着冷静,周密思考二、腐乳的制作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什么?原理是什么?温度?腐乳表面的“皮”是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2.腐乳制作的大致流程是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3.腐乳制作的豆腐选择有什么讲究?沉着冷静,周密思考4.加盐的作用是?盐的用量是多少?盐加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5.加酒的作用是?含量一般控制在多少?酒加少了会怎样?酒加多了会怎样?沉着冷静,周密思考6.香辛料的作用是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7.如何防止腐乳制作过程中杂菌污染?沉着冷静,周密思考三、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什么是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包含什么成分?为满员一些微生物的特殊要求,培养基配制还需要注意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2.培养基按状态分为哪几类?培养基的状态取决于什么成分?培养基按功能分为哪几类?沉着冷静,周密思考3.什么是消毒?常用方法?适用范围?沉着冷静,周密思考4.什么是灭菌?常用方法?适用范围?沉着冷静,周密思考5.固体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步骤?沉着冷静,周密思考6.培养基能倒入平板后再灭菌吗?倒平板时,为什么要冷却到50℃左右?如何估计温度?锥形瓶瓶口要通过火焰,为什么?倒平板是培养皿盖能完全打开吗?平板冷凝后为何要倒置?如何检验培养基是否彻底灭菌(平板是否合格)?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到皿盖与皿底间的平板还能用吗?沉着冷静,周密思考7.平板划线操作时,接种环在什么时候灼烧?为什么?灼烧后为何要冷却再划线?第二次及其后的划线为何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第二区域的第一次划线没有菌落生长可能是什么原因?沉着冷静,周密思考8.微生物纯化常用方法有哪两种?哪种适合计数?稀释涂布平板法在涂布前,需要将涂布器作何处理才可以涂布?将1g土样加到9mL水中是稀释了多少倍?将10g土样加到90mL水中是稀释了多少倍?将1g土样加到99mL水中是稀释了多少倍?将菌液稀释103、106倍如何操作?沉着冷静,周密思考9.测定微生物数量常用方法有?什么是菌落?菌落数为多少的平板适合计数?只要在30~300之间就可以用来计数吗?计算公式?如果在106稀释度下涂布了5个平板,每个平板涂布了0.1mL菌液,得到菌落数分别是31、63、65、64、299,则10mL菌液中大约有多少菌?统计的数目比实际数目低还是高?为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0.微生物的筛选原理是什么?什么是选择培养基?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1.设置对照的目的是?如何设置对照?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2.分解尿素的微生物用什么培养基筛选?如何鉴定?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3.纤维素酶是一种什么样的酶?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用什么培养基筛选?如何鉴定?如何判断微生物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大小?沉着冷静,周密思考四、酶的研究与应用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加酶洗衣粉是指什么?常加什么酶?加酶洗衣粉能在pH小于7的水中发挥作用吗?洗衣服的时候加点白醋能使加酶洗衣粉更好地发挥作用吗?沉着冷静,周密思考2.加酶洗衣粉效果较好的原因是什么?加的酶都是直接分解污渍的吗?沉着冷静,周密思考3.影响洗衣粉中酶活性的因素有哪些?表面活性剂能让酶活性变强吗?科学家是如何解决此类难题的?影响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因素有哪些?沉着冷静,周密思考4.什么是固定化技术?固定化技术有何优点?固定化酶常用什么方法?固定化细胞常用什么方法?固定化细胞与固定化酶相比有什么优势?化学结合法固定化酶会影响酶的活性吗?沉着冷静,周密思考5.固定化酵母细胞:包埋法用的载体有何特点?常用的载体有哪些?如何将酵母细胞活化?海藻酸钠在加热溶化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溶化后的溶液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评价海藻酸钠能与酵母细胞直接混合吗?CaCl2凝胶珠的质量?沉着冷静,周密思考五、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DNA粗提取的基因思路是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2.DNA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解度有何规律?在什么浓度下,DNA的溶解度最小?如何控制NaCl的浓度使DNA溶解或析出?DNA能溶于蒸馏水吗?沉着冷静,周密思考3.什么样的实验材料适合提取DNA?哺乳动物的红细胞适合吗?沉着冷静,周密思考4.为什么加入蒸馏水能使鸡血细胞破裂?沉着冷静,周密思考5.植物材料提取加入洗涤剂和食盐的作用分别是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6.去除滤液中的杂质可以有哪几个方案?实验室获得高纯度的DNA常用什么化学试剂?沉着冷静,周密思考7.让DNA从滤液中析出为何要用冷却的95%酒精?沉着冷静,周密思考8.DNA如何鉴定?该试剂使用时如何操作?颜色如何变化?沉着冷静,周密思考六、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植物芳香油提取的方法有哪些?各种提取方法适用的范围是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2.水蒸气蒸馏法的的原理是什么?有哪些分类?沉着冷静,周密思考3.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玫瑰精油的原理是什么?提取流程是怎么样的?需要什么装置?怎么去除玫瑰精油中的水分?沉着冷静,周密思考4.橘皮精油不用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提取?橘皮精油提取的流程是什么?关键措施有哪些,有什么作用?怎么实现油水分离?沉着冷静,周密思考5.胡萝卜素的作用有哪些?哪些材料可以用来提取胡萝卜素?沉着冷静,周密思考6.胡萝卜素的特性有哪些?根据此特性用什么方法来提取?提取流程是怎样的?每一步操作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沉着冷静,周密思考7.提取胡萝卜素选用萃取剂的原则是什么?选用什么萃取剂?沉着冷静,周密思考8.影响萃取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也会影响萃取效率?沉着冷静,周密思考9.胡萝卜素提取装置是怎样的?有哪些安全措施?怎么浓缩提取物?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0.怎么鉴定提取的胡萝卜素?沉着冷静,周密思考沉着冷静,周密思考沉着冷静,周密思考选修1《生物技术与实践》沉着冷静,周密思考一、果酒和果醋的制作沉着冷静,周密思考1.果酒制作利用的微生物是酵母菌,该菌是兼性厌氧型的真菌(真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1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果酒的制作是否成功发酵后取样,通过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
此外,还可用显微镜观察酵母菌,并用重铬酸钾检验酒精的存在。
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请学生分析失败原因,然后重新制作。
二、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首先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进行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前后的pH作进一步的鉴定。
此外,还可以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酵液中是否有醋酸菌,并统计其数量作进一步鉴定。
三、旁栏思考题1.你认为应该先冲洗葡萄还是先除去枝梗?为什么?答:应该先冲洗,然后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
2.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防止发酵液被污染?提示: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进行全面的考虑。
例如,榨汁机、发酵装置要清洗干净;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3.制葡萄酒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18~25 ℃?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答:温度是酵母菌生长和发酵的重要条件。
20 ℃左右最适合酵母菌繁殖。
因此需要将温度控制在其最适温度范围内。
而醋酸菌是嗜温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 ℃,因此要将温度控制在30~35 ℃。
4.制葡萄醋时,为什么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答:醋酸菌是好氧菌,在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的参与,因此要适时向发酵液中充气。
四、[资料]发酵装置的设计讨论题请分析此装置中的充气口、排气口和出料口分别有哪些作用。
为什么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结合果酒、果醋的制作原理,你认为应该如何使用这个发酵装置?答:充气口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用的;排气口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CO2的;出料口是用来取样的。
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其目的是防止空气中微生物的污染,其作用类似巴斯德的鹅颈瓶。
使用该装置制酒时,应该关闭充气口;制醋时,应将充气口连接气泵,输入氧气。
五、练习2.提示:大规模生产时需要进行更为全面周详的考虑,如原料的来源与选择、菌种的培育与选择、发酵的设备、发酵条件的自动化控制,以及如何严格控制杂菌污染;等等。
此外,无论是葡萄酒或葡萄醋,实验时所检测的发酵液,并非商品意义上的产品。
在实际生产中还需沉淀过滤、灭菌装瓶等获得成品酒或醋。
葡萄酒还需在一定设施和条件下(如橡木桶和地窖)进行后续发酵,以获得特定的风味和色泽。
课题2 腐乳的制作一、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学生是否完成腐乳的制作依据是:能够合理地选择实验材料与用具;前期发酵后豆腐的表面长有菌丝,后期发酵制作基本没有杂菌的污染。
二、腐乳质量的评价制作成功的腐乳应该具有以下特点:色泽基本一致、味道鲜美、咸淡适口、无异味、块形整齐、厚薄均匀、质地细腻、无杂质。
三、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你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豆腐长白毛是怎么一回事?答:豆腐上生长的白毛是毛霉的白色菌丝。
严格地说是直立菌丝,在豆腐中还有匍匐菌丝。
2.王致和为什么要撒许多盐,将长毛的豆腐腌起来?答:盐能防止杂菌污染,避免豆腐腐败。
3.我们平常吃的豆腐,哪种适合用来做腐乳?答:含水量为70%左右的豆腐适于作腐乳。
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4.吃腐乳时,你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
这层“皮”是怎样形成的呢?它对人体有害吗?它的作用是什么?答:“皮”是前期发酵时在豆腐表面上生长的菌丝(匍匐菌丝),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形。
“皮”对人体无害。
(二)练习1.答:越接近瓶口,杂菌污染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增加盐的用量,在接近瓶口的表面,盐要铺厚一些,以有效防止杂菌污染。
课题3 制作泡菜一、泡菜腌制的质量如何可以根据泡菜的色泽和风味进行初步的评定,还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乳酸菌形态,比较不同时期泡菜坛中乳酸菌的含量。
二、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在实验进行过程中,应及时对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进行鉴定,比较不同时期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及其对泡菜质量的影响。
三、旁栏思考题1.为什么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答: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发酵作用。
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
2.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答: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盐。
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发生变质(发黄、腐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
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你认为这层白膜是怎么形成的?答: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母菌繁殖。
四、练习2.答:果酒的制作主要利用的是酵母菌的酒精发酵,果醋的制作利用的是醋酸菌将酒精转变为醋酸的代谢,腐乳的制作利用的主要是毛霉分泌的蛋白酶等酶类,泡菜的制作利用的是乳酸菌的乳酸发酵。
传统发酵技术都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菌种,都为特定的菌种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最终的发酵产物不是单一的组分,而是成分复杂的混合物。
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一、培养基的制作是否合格如果未接种的培养基在恒温箱中保温1~2 d后无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的制备是成功的,否则需要重新制备。
二、接种操作是否符合无菌要求如果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的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大肠杆菌菌落的特点,则说明接种操作是符合要求的;如果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无菌操作还未达到要求,需要分析原因,再次练习。
三、是否进行了及时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培养12 h与24 h后的大肠杆菌菌落的大小会有明显不同,及时观察记录的同学会发现这一点,并能观察到其他一些细微的变化。
这一步的要求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与习惯。
四、答案和提示(一)旁栏思考题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有什么目的?答:无菌技术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2.请你判断以下材料或用具是否需要消毒或灭菌。
如果需要,请选择合适的方法。
(1)培养细菌用的培养基与培养皿(2)玻棒、试管、烧瓶和吸管(3)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答:(1)、(2)需要灭菌;(3)需要消毒。
(二)倒平板操作的讨论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 ℃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板。
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提示: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答: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养基上滋生,因此最好不要用这个平板培养微生物。
(三)平板划线操作的讨论1.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
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进行划线?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时,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四)涂布平板操作的讨论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
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提示: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
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
(五)练习1.提示:可以从微生物生长需要哪些条件的角度来思考。
例如,微生物的生长需要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食品保存可以通过保持干燥、真空的条件,以及冷藏等方法来阻止微生物的生长。
2.提示:可以从这三种培养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等方面分别进行总结归纳。
例如,这三种培养技术都需要为培养物提供充足的营养,但无土栽培技术的操作并不需要保证无菌的条件,而其他两种技术都要求严格的无菌条件。
课题2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一、筛选菌株微生物的选择培养,是指利用培养基的组成使适宜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得到较快繁殖的技术,也称为微生物的“选择培养”。
在本课题提供的选择培养基的配方中,尿素是培养基中的惟一氮源,因此,原则上只有能够利用尿素的微生物才能够生长。
但实际上,微生物的培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其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生长繁殖,因此能够在选择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不一定是所需要的微生物,还需要进一步的验证。
二、统计菌落数目统计菌落数目的理论依据是: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
因此,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地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
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通常将几个稀释度下的菌液都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
三、设置对照A同学的结果与其他同学不同,可能的解释有两种。
一是由于土样不同,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
究竟是哪个原因,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实验方案有两种。
一种方案是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有问题。
另一种方案是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
四.课题成果评价(一)培养物中是否有杂菌污染以及选择培养基是否筛选出菌落对照的培养皿在培养过程中没有菌落生长,说明培养基没有被杂菌污染。
牛肉膏培养基的菌落数目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
(二)样品的稀释操作是否成功如果得到了2个或2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的平板,则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五、..练习2.提示:反刍动物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中也包括分解尿素的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