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学习要点总结(教师用)
七年级 卖油翁 知识点

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
在七年级语文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经典的课文,其中就包括《卖油翁》这篇文言文。
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贫苦油翁与他们的儿子,因为勤奋努力最终克服贫穷的故事。
在学习这篇文章过程中,我们也学习了很多重要的语文知识点。
一、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是一篇典型的文言文,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了解了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
我们学习了如何分辨文言文的主要结构,如何理解国家的古代政治制度,以及如何理解作者通过文言文表达的意思。
二、成语
在《卖油翁》中,有很多成语被提及,如“孝心勃发”、“富贵如涂”等。
我们通过学习这些常用成语,不仅可以理解这篇文章,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成语。
三、修辞手法
作者在《卖油翁》中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对仗、排比、比喻等。
通过学习这些修辞手法,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也能在写作时运用这些手法,让文章更加丰富、生动。
四、情感与价值观
在《卖油翁》中,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勤奋努力、孝顺父母的情感,以及作者对这种品质的推崇。
通过学习这些情感和价值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也能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五、阅读理解
学习《卖油翁》不仅是学习文言文、学习语文知识,更是学习阅读理解的过程。
在阅读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文言文的结构、常用词汇、修辞手法等,也需要通过理解主旨、意图等来获取更深层次的含义。
总之,学习《卖油翁》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油翁和他们的儿子的成长历程,也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文言文、成语、修辞手法、情感与价值观以及阅读理解等重要的语文知识点。
卖油翁知识点总结

卖油翁知识点总结.docx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状况,包括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阅历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一、卖油翁: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X、柳XX、苏X、苏X、苏X、欧阳修、王XX、曾X。
二、课文重点1.重点字词:其以射尔而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尔安敢轻吾射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XX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知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特长也没有傲慢自满的必要。
四、思索与练习:1.陈XX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缘由是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
其变化的缘由,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熟悉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2.描述陈XX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具体,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答:写卖油翁沥油一段具体,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XX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不行。
“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XX的射艺并不在意。
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概括出陈XX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傲慢自大,不行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虚心谨慎。
5.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XX箭术的态度?哪些词句表现了陈XX的高傲无礼?睨、颔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射。
6.这篇短文说明白什么道理?答: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

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卖油翁知识点归纳整理:一、卖油翁的故事卖油翁是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卖油的老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境而不屈不挠的精神。
故事中的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克服了困难,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卖油翁的背景卖油翁这个寓言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
故事中的卖油翁是一个贫穷的老人,靠卖油为生。
他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日子过得十分艰辛。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一步步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三、卖油翁的智慧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
他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但却不愿意束缚自己的思维。
他善于观察周围的环境,寻找机会,并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他不仅懂得如何提高油的质量,还懂得如何与人交流,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四、卖油翁的勤奋卖油翁是一个勤奋的人。
他每天都早早起床,准备好油,然后背着油桶沿街叫卖。
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困难。
他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生活,所以他一直坚持不懈地努力工作。
五、卖油翁的坚持卖油翁在面对困境时从不退缩。
无论是生活中的困境还是经济上的压力,他都能够坚持下去。
他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他的坚持,他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赢得了别人的尊重和钦佩。
六、卖油翁的成功卖油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最终取得了成功。
他不仅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况,还帮助了周围的人。
他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有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七、卖油翁的启示卖油翁的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相信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梦想。
其次,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寻找机会并灵活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最后,我们要坚持不懈,不怕困难,不怕失败,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成功。
八、卖油翁的影响卖油翁的故事不仅在中国流传广泛,也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勇气和智慧,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卖油翁知识点总结一、卖油翁的定义卖油翁是指古代中国城乡居民家家户户都要用的灯油,卖油翁便是沿街叫卖的卖灯油者。
卖油翁把一种原料加工成另一种产品,然后再把它售卖出去,由此产生了劳动活动,因此,卖油翁就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手工业者,他们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
二、卖油翁的历史起源卖油翁这个职业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古代的油灯都是用植物油照明的,所以灯油是古代民居必需的物品,因此卖油翁这个行业也应运而生。
在古代,很多城乡居民都会购买卖油翁的灯油,用来供居家使用。
卖油翁是古代非常重要的职业之一,也是古代商业活动的一部分。
三、油的制作和销售古代的卖油翁都是依靠手工制作油品,并且出售给其他人家庭使用的。
制作油品主要采用了重复榨取、榨取二次、沉淀沉淀等工艺方法。
然后再通过流动式的叫卖方式将油品销售给城乡居民。
卖油翁还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在常客经过的路线上,搭起木架子或支起一些楼梯,将灯油油罐放置于架子或楼梯上,依靠油罐的重力让城乡居民购买油品。
在现代社会,虽然卖油翁这个职业已经逐渐淡出了城市规划,但在一些农村地区,依然会看到卖油翁的身影。
四、卖油翁职业的特点1. 传统职业:卖油翁作为中国古代商业活动的一部分,是非常传统的职业之一,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2. 劳动强度大:卖油翁需要通过手工制作油品,然后再通过流动式的叫卖方式销售油品,需要长时间的站立和叫卖。
3. 社会地位低:由于卖油翁这个职业需要长时间的流动叫卖,还有一定的劳动强度,所以在古代社会中,卖油翁的社会地位往往是较低的。
以上就是关于卖油翁的一些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统的手工业者的工作方式和非常重要的职业。
同时也了解到我们现在的生活是比古代更加便捷且舒适。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的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卖油翁的知识点七年级语文:卖油翁的知识点《卖油翁》是明代小说家冯梦龙所著《喻世明言》中的一篇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卖油翁的人如何用智慧赚到钱,获得幸福的故事。
这篇小说不仅教育人们勤劳、智慧等美德,还揭示了社会阶级的固化和人性的弱点。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卖油翁》这篇小说教给我们的知识点。
1. 勤劳致富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榜样了勤劳致富的道理。
他不畏劳苦地卖油,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抓住机会升官发财。
他告诉我们:只有勤奋工作,才能换来回报。
这个道理,对于我们每一个人都适用。
2. 坚持原则卖油翁在《卖油翁》中,不但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了钱,而且在财富面前仍然坚守自己的原则。
他始终坚持不欺骗别人,不占便宜,只要做到认真并且尽职尽责,一定会得到好的回报。
卖油翁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道德价值高低,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他在财富面前能否坚持自己的原则。
3. 懂得抓住机会卖油翁在小说中灵活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问题,抓住了机会,并且充分利用,从而成功升官发财。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只有懂得抓住机会,才能够让自己走向成功之路。
4. 认真对待工作卖油翁对待自己的工作非常认真,尽心尽力,做到了精益求精。
他的这种态度也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职业教育课。
只有对待工作认真,才会有可能在工作中发现机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5. 思维活跃卖油翁这个人物形象十分聪明。
他能在短时间内想到各种方法解决问题,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智慧化身。
他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思维活跃,才不会被生活的压力最终淹没。
《卖油翁》是一篇寓言小说,它所展现的知识点虽然简单,而且贯穿方方面面,但却具有深刻的生活道理。
生活中,如果你始终能够化小学大,不断学习,不断提高道德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像卖油翁那样聪明智慧、成功致富的人物。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

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重点文言文第12课《卖油翁》(知识点+复习题)第12课卖油翁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1、重点字词:自矜:自夸。
矜,夸耀。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睨:斜着眼睛看。
发矢:放箭。
矢,箭。
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但,只是。
颔,点头。
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尔,罢了。
忿然:恼怒的样子。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
轻,轻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乃,就,于是。
置,放。
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覆,盖。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徐,慢慢地。
杓,现在写作“勺”。
沥,注入。
因:接着。
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一词多义: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钱覆其口(介词,用)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但手熟尔(同“耳”,罢了)吾射不亦精乎(名词,射箭的技艺)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而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文章结构:第一段开端:善射、以此自矜但微颔之卖油翁发展:吾射不亦精乎?但手熟尔熟能第二段高潮:忿然酌油知之生巧结局:笑而遣之惟手熟尔四、思考与练习:(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由“忿然”到“笑而遣之”。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12课《卖油翁》复习整理

笑而遣之(打发)
• 康肃忿然曰(气愤的样子 然:……的样子)
• 睨之久而不去 (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 )
• 三、重点字词解释
• 善射(擅长)
自矜(自夸 矜:夸耀)
• 尝射于家圃(曾经)(园子) 释担而立(放下)
• 但微颔之(只)(点头)
知射乎(懂得)
• 五、朗读节奏划分:(每句停一处) •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2.尔安敢轻吾射。 • 3.吾射不亦精乎? • 4.以我酌油知之。 • 5.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 6.康肃笑而遣之。
• 六、重点句子翻译:
• 1.公亦以此自矜。 • 译文:康肃公也凭着这种本领而自夸。
• 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译文:(卖油的老翁)看到他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
者:
,字 ,号
,晚年又
号
,谥号 ,世称
。宋
著名 家、 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又
将其与 、 和 大家”。
合称“千古文章四
•
一、文学常识
• 《卖油翁》一文选自《归田录》卷一。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
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
一,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
• 1.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
• 2.惟手熟尔(“尔”同“耳”,相当于“罢了”)
• (二)古今异义
• 1.但手熟尔(古义:只;今义:但是)
• 2.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 (三)一词多义
• 1.射
• (1)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 (2)尔安敢轻吾射(名词,射箭的本领)
七年级语文下《卖油翁》笔记

《卖油翁》笔记
一、文章概述
《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古代叙事短文,讲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文章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和语言来刻画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二、重点细节分析
1.人物形象:文章中的人物形象鲜明,陈尧咨自视甚高,卖油翁则从容自信。
通
过对比手法,突出了两人的性格特点。
2.动作描写:文章中的动作描写生动细致,如卖油翁“释担”、“酌油”、“沥之”等
动作,描绘出他熟练的技艺和自信的态度。
3.神态描写:文章中的神态描写也十分传神,如陈尧咨“忿然”、“笑而遣之”等神
态,展现出他的傲慢和自大。
4.语言描写:文章中的语言简练明快,通过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
性格特点。
三、感悟与思考
通过学习《卖油翁》,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经过反复练习和努力,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
同时,我也明白了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能自视过高,更不能轻视他人。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技能是需要不断练习和磨炼的,只有持之以恒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此外,《卖油翁》还让我意识到观察力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卖油翁之所以能够准确地判断出陈尧咨的射箭技艺水平,是因为他仔细观察了陈尧咨的射箭动作和神态,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这也提醒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总之,《卖油翁》这篇文章让我受益匪浅,不仅让我明白了深刻的道理,还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人、做事。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将这个道理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卖油翁》学习要点(教师用)一、文学文化常识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即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
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
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
累赠太师、楚国公。
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二、读准字音自矜(jīn)睨(nì) 矢(shǐ)颔(hàn)酌(zhuó)杓(sháo)沥(lì)之忿然(fèn)三、重点字词:自矜:自夸。
矜,夸耀。
释担:放下担子。
释,放下。
睨:斜着眼睛看。
发矢:放箭。
矢,箭。
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但,只是。
颔,点头。
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
尔,罢了。
忿然:恼怒的样子。
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
轻,轻视。
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
乃,就,于是。
置,放。
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
以,用。
覆,盖。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
徐,慢慢地。
杓,现在写作“勺”。
沥,注入。
因:接着。
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四、课文翻译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
曾经有一次,陈尧咨在自家园子射箭,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慢慢地用勺舀油滴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
老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奥秘,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
”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五、文言现象1、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2、一词多义: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以钱覆其口(介词,用)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尔安敢轻吾射(代词,你)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而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3、词类活用:(1)尔安敢轻吾射(“轻”,形容词作动词。
看轻。
)(2)康肃笑而遣之(“遣”,使动用法,“使……走”,打发。
)(3)汝亦知射乎?(“射”,动词作名词,射术。
)(4)(4)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善:形容词与动词“射”一起充当“尧咨”的谓语;擅长,善于。
)(5)但微颔之(颔:本义是下巴,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作动词,点头。
)(6)吾射不亦精乎?(射:动词“射”充当句子的主语,用作名词:射术,箭术。
精:形容词“精”充当句中的谓语,用作动词:精通。
)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六、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文章结构:第一段开端:善射、以此自矜但微颔之卖油翁发展:吾射不亦精乎?但手熟尔熟能生巧第二段高潮:忿然酌油知之结局:笑而遣之惟手熟尔七、问题探究1、陈尧咨连用两个问句,试分析这两个问句的含意。
连续两问,语气盛气凌人,一是对卖油翁的态度表示不满;二是言语之间,不乏轻蔑和质问之意。
2、面对陈尧咨的质问,卖油翁的表现如何?卖油翁语气平和,不卑不亢,沉着镇静,并用事实说明“惟手熟尔”。
3、“笑而遣之”的“笑”写出了什么?写出了陈尧咨看到卖油翁高超的技艺后心服口服,认输了的神情。
4、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开始反感、恼怒,后来无言以对,笑之。
原因:看到卖油翁酌油技术的纯熟却不自夸。
5、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一句是: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6、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相照应的一句是: 但微颔之7、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
8、能反映陈尧咨“以此自矜”的语言是:⑴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⑵尔安敢轻吾射?9、揣摩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语对刻划人物性格的作用。
(1)公亦以此自矜。
矜:自夸。
表现他的骄傲自大,不可一世。
(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睛看。
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和他的自信。
(3)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微颔:微微点头称赞。
表现卖油翁不是很在意,但也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称许,有肯定的意味。
(5)康肃笑而遣之。
笑:既表现他对卖油翁酌油技术的赞许,又显示他的尴尬。
10、“公亦以此自矜”的“此”指什么?用文中两个字回答:善射11、在文中找出表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和陈尧咨傲慢无礼的语句。
“睨之”“但微颔之”体现卖油翁对陈尧咨的箭术不以为意,并不赞赏。
“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陈尧咨怒形于色,三个反问中的称呼、质问和斥责的语气,都显得傲慢无礼。
12、康肃公由“忿然”到“笑而遗之”说明了什么?通过卖油翁的表演,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技术是无止境的13、哪句话写出了陈尧咨的骄横之态?“尔安敢轻吾射”。
14、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手熟”15、哪句话表现了卖油翁从容自若的态度?“以我酌油知之”;16、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这段文字?为了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详写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对陈尧咨恃技骄横则无较详细的描写。
突出了各自的性格,文章中心也十分突出。
17、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卖油翁。
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
(意近即可)18、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写卖油翁沥油一段详细,为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19、“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不行。
“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
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20、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陈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
21、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22、出现在本文中的成语是:熟能生巧23、拓展题: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他人有长处,应向其学习,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八、比较阅读(一)、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25~29题。
(18分)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碎金鱼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4分)(1)尝射于家圃()(2)尔安敢轻吾射()答:29.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答:答案:25.(1)曾经(2)轻视(3)你(4)休息(或调养气息)(每个1分,共4分)26.D(3分)27.(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
(2分)(2)您为什么不替代我射一射呢?(2分)28.(1)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2分)(2)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2分)29.要点: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
(每点1分,共3分)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回答问题(12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①,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5.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2处)(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16.翻译下面句子。
(4分)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译文: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译文:17.[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
[乙]文中北人“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的原因是。
(都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18.请你结合[甲][乙]两文,说说你从其中获得了哪些启示?(3分)答案:15.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16.翻译下面句子。
(4分)(1)(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2)(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
(关键词“矢、但、颔、日、道”等词漏译、错译一个扣1分。
句子通顺得1分。
)17.(3分,每空1分)甲文: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或尔安敢轻吾射?)无他,但手熟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