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汽车

合集下载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运用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运用

以5%和95%百分位的人 体尺寸确定车身室内各部件
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驾驶员
座椅的调节行程应能保证:
当座椅调整至最前端时,能 满足5%百分位的人体尺寸要 求;当座椅调整至最后端时, 能满足95%百分位的人体尺 寸要求
布置设计能满足从5%到95%百分 位之间的人体尺寸要求,即符合90%的 使用对象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车身设计中,驾驶员的各种操纵装置应布置在人体 的操纵范围内,并使其驾驶操纵处于最佳的动作和施力 状态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4.1 手的操纵范围
手的操纵范围是车身设计中确定方向盘、综合操纵杆、 各种控制按钮、开关键等的必要条件
研究
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
人体工程学的手操纵范围中心
汽车室内手操纵装置和操纵钮键的布置
垂直距离
踵点位置 驾驶员人体模型布置 驾驶员人体设计H点位置
人体布置的轮廓形状曲线 座椅靠背的压缩量 座椅靠背的厚度
驾驶员座椅水平及垂直调节量
前座舱布置空间的后部设计界限
■考虑室内长和高设计指标,协 调空间大小与驾驶姿势的关系 ■比较三种百分位人体布置的 各关节角度变化和坐姿位置变
?人体伸腿空间
化的情况,确定各H点位置和
标准ISO4513适于下列尺寸范围的车身
座椅靠背角
5°~40°
最后H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127mm~457rm
座椅垂直102rm~165mm
最后H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508rnm
确定眼椭圆的方位角: 眼椭圆的空间位置是倾斜的,在侧视图上 的眼椭圆倾角为-6.4° (长轴前低后高); 在俯视图上的眼椭圆倾角为5.4° (长轴向 右偏转)
注意: 车身设计应使实际H点位置完 全反映设计的H点位置,只有这样驾 驶员入座后,其驾驶姿势才能是室内 布置设计姿势的反映,即保证舒适 驾驶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

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与人体工程学汽车座椅是旅途中最密切接触的部分,其舒适性对驾驶员和乘客的长途驾驶体验至关重要。

因此,汽车座椅的设计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学原则,以确保长时间坐着时的舒适性和身体健康。

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原则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应用人体工程学是指将有关人体的生物力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知识应用于产品设计和工作环境中,以提高人体舒适度和效率。

在汽车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原则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创造出符合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座椅。

1.1 身体支撑:座椅的设计应提供足够的支撑来保持驾驶员和乘客的身体稳定。

座椅背部应符合脊柱曲线,以提供充分的支撑和舒适性。

此外,座椅的座垫和靠背应根据人体曲线进行相应的设计,以减少压力点和不适感。

1.2 良好的坐姿:座椅的设计应鼓励正确的坐姿,以减少驾驶员和乘客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而引起的不适。

优秀的座椅设计应该使驾驶员的膝盖和脚踝形成90度角,同时保持脊柱的中立姿势。

此外,座椅的高度和角度应该可以调整,以适应不同个体的需求。

1.3 静音和减震:座椅的设计应考虑减少来自道路的噪音和震动对驾驶员和乘客的影响。

座椅的材料和结构应具有吸音和减震的功能,以提供更为安静和舒适的驾驶体验。

第二节:汽车座椅设计的舒适性因素除了人体工程学原则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对汽车座椅的舒适性产生影响。

2.1 材料选择:座椅表面的材料应具有透气性和舒适性,以防止过多的汗水和不适感。

常用的座椅材料包括皮革、织物和人造材料。

这些材料的选择应根据气候、使用环境和预算等因素进行权衡。

2.2 通风和加热功能:在一些高温地区,座椅通风功能可以减少驾驶员和乘客的汗水和不适感。

而在一些寒冷地区,座椅加热功能则可以提供额外的舒适性。

2.3 包裹感和侧支撑:优秀的座椅设计应提供足够的包裹感和侧支撑,以减少在转弯或急刹车时的身体滑动和不适感。

侧支撑还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以减少身体疲劳和腰部不适。

第三节:改善汽车座椅设计的努力近年来,汽车制造商和座椅供应商都在改善座椅设计,以满足消费者对舒适性的需求。

汽车的驾驶员舱内空间和人体工程学设计

汽车的驾驶员舱内空间和人体工程学设计

汽车的驾驶员舱内空间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当我们购买一辆汽车时,关于车辆的体验除了外观设计和动力性能外,驾驶员舱内空间和人体工程学设计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个舒适合理的驾驶员舱内空间和人体工程学设计不仅可以提升驾驶的舒适性,还能够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探讨汽车驾驶员舱内空间和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设计。

一、驾驶员舱内空间的重要性驾驶员舱内空间是指驾驶员在驾驶工作中所占据的空间,包括座椅、腿部空间、头部空间等。

一个合理的驾驶员舱内空间设计能够保证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保持舒适的状态,并减少疲劳带来的危险。

良好的舱内空间设计不仅可以让驾驶员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还可以提高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和操控能力,从而提升行车安全性。

二、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重要影响人体工程学设计是指根据人体结构和功能原理,合理设计和布置产品的形态、尺寸、位置等,以提供方便、安全、舒适的使用环境。

在汽车驾驶员舱内空间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使驾驶员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长时间驾驶带来的身体不适,降低颈椎、腰椎等部位的受力,避免健康问题的发生。

三、合理的驾驶员舱内空间设计原则1. 座椅设计:座椅是驾驶员与汽车底盘之间的重要媒介,合理的座椅设计可以提供舒适的支撑和稳定性。

座椅的高度、角度、软硬度等都需要考虑到驾驶员的身体特征和习惯,以保证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中的舒适度。

2. 腿部空间设计:驾驶员舱内的腿部空间需要足够宽敞,以保证驾驶员在腿部位置得到充分伸展,减少疲劳感。

合理的腿部空间设计还需要考虑到驾驶员在踏板操作时的舒适度和自然感觉。

3. 头部空间设计:驾驶员在操纵方向盘时,需要有足够的头部空间,以保证驾驶员的头部不受限制。

合理的头部空间设计可以避免驾驶员在意外情况下头部受伤。

4. 操作装置布局:合理的操作装置布局可以降低驾驶员的操作负担,提高操控的效率。

例如,方向盘、仪表盘、按键等的布局应该与驾驶员的视线方向和手部位置相匹配,以便于操作的便利性和效率。

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研究

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研究

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研究汽车座椅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人们长时间坐在车内的主要支撑,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对乘客的舒适性和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研究和应用。

1. 背部支撑汽车座椅的背部支撑是保证乘客舒适性和健康的核心。

合理的背部支撑可以维持乘客脊柱的正常弯曲,并减少背部疲劳和不适。

现代汽车座椅设计通常采用腰椎支撑和背部曲线调节功能,使乘客能够根据个人需求来调整座椅的背部支撑。

2. 座垫设计除了背部支撑外,座垫的设计也是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考量的重要部分。

合理的座垫设计可以支撑乘客的臀部和大腿,减轻长时间坐车造成的压力和不适感。

座垫通常采用合适的填充物和弹簧系统,以提供舒适性和支撑性,并减少乘客对震动和颠簸的感知。

3. 身体姿势在设计汽车座椅时,考虑乘客的身体姿势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身体姿势可以减少颈椎、腰椎和骨盆的压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因此,汽车座椅的设计应尽量使乘客保持自然和舒适的姿势。

4. 材料选择座椅的材料选择也是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的重要方面之一。

座椅的材料应具有适当的柔软度和透气性,以提供舒适性和降低患病的风险。

同时,材料应考虑耐用性和易清洁性,以确保座椅的长期使用效果。

5. 安全性除了舒适性和健康性,汽车座椅的设计还必须考虑乘客的安全。

座椅的固定系统和安全带扣具等关键部分需要经过仔细设计和测试,以确保在紧急制动或碰撞时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

综上所述,汽车座椅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是保证乘客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通过合理的背部支撑、座垫设计、身体姿势、材料选择和安全性考量,可以提高汽车座椅的使用体验,减少乘客的不适感和患病风险。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我们对汽车座椅人体工程学设计的理解将进一步提升,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座椅体验。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在汽车设计在进行分析之中,以人体工程学应用为主要方向。

在对人体工程学介绍基础上,对汽车设计中结合人体工程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包含驾驶员椭圆、H点人体模型、手伸和界面等。

针对汽车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实际应用,从汽车室内设计、车门设计、视野校核等方面展开,希望具有借鉴性。

关键词:汽车设计;人体工程学;具体应用;车门设计;室内设计引言:汽车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对驾驶舒适性与行车安全性影响大,故而要提高汽车设计水平。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有效应用,有助于汽车各个方面契合人体需求,这样驾驶感受会更好,同时也能提升操纵性,故而要强化人体工程学在设计中应用研究。

一、汽车设计与人体工程学概述汽车设计出来是供人所使用的,故而设计中需要考虑人体的尺寸,以及兼顾人体在车内操作和活动需求,以确保能够契合驾驶各个方面需求,从根本上保障驾驶舒适和行车安全。

人体对汽车设计具有广泛影响,包含汽车尺寸和空间等,同时也对汽车内部装饰与相关设置提供依据。

只有充分掌握人体情况,做好相关研究基础上科学合理确定各个方面,才能降低汽车驾驶中人体被伤害的机率,驾驶员可在操作中更好进行活动,增强汽车驾驶的舒适性,同时有助于控制汽车设计成本。

汽车设计中人体工程学应用极为重要,通过采用人体模型的方式进行模拟试验,从而掌握所需要的信息和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人体实际状况进行研究和设计,汽车车身、车门、内饰设计等将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以车身设计为例,人体工程学在其中的应用,如果针对矮小者车身经常采用5%尺寸,平均身材则应用的是50%尺寸,比较高大人车身设计应用95%尺寸[1]。

一、相关研究成果(一)H点人体模型应用汽车设计中会使用人体模型,但是用途不一样,有些是用来进行振动试验的,有些则是用来进行撞击试验的。

这里针对汽车设计中人体模型应用围绕的是H点模型,集中在一定的部位,实际上就是躯干和大腿存在交点的部分,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胯点。

人机工程学-汽车人机校核

人机工程学-汽车人机校核

驾驶员视野设计
仪表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野
图9 仪表板视野测量示意图
驾驶员视野设计
眼椭圆 ☆ 汽车驾驶员眼椭圆是指不同身材的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 在座椅上,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由于图形呈椭 圆状,故称之为“眼椭圆”。在车身设计中一般采用眼椭圆样板 来描述驾驶员的眼睛分布范围。 ☆ 国际标准ISO4513 中,对应于一定的座椅水平调整行程,提供 了各种百分位的驾驶员眼睛分布位置,即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相 应眼椭圆样板,并适用于下列尺寸范围的车身: 座椅靠背角:5°~40° 最后H 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127~457 mm 座椅垂直调节范围:0~38 mm 座椅水平调节范围:102~165 mm 最后H 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508 mm
驾驶员视野设计
后方视野 ☆ 直接后方视野主要与倒车性能有关。求作方法是从驾驶员 眼睛中心点作一条与后挡风玻璃透明部分最下沿(或衣帽架最 上沿、行李箱盖)相切的直线,并与设计地面线相交,交点与 保险杠最后段的距离越小越好(一般要求小于20m)。 ☆ 间接后方视野是指驾驶员通过内、外后视镜观察车后物体 的视野范围。 1、内后视野 驾驶员借助内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 少为20m的视野区域,其中心平面为汽车纵向基准面,并从驾 驶员的眼点后60m处延伸至地平线(如下图) 。
人机工程学
—— 汽车工程研究院 总体部
目录
1 2 3
概论 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 驾驶员视野设计 乘员头部空间设计
4
目录
5 6 7
上下车方便性设计 人体坐姿舒适性和手伸及平面 三踏板校核 雨刮刮刷面积校核
8
概论
汽车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是20 世纪70 年代初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 科,它从人的生理和心理出发,研究人-机- 环境相互关系和相互 作用的规律,并使人—机系统工作效能达到最佳。在汽车车身设 计中应用人体工程学,就是以人(驾驶员、乘客) 为中心,研究车 身设计(包括布置和设备等) 如何适应人的需要,创造一个舒适的、 操纵轻便的、可靠的驾驶环境和乘坐环境,即设计一个最佳的 人—车—环境系统。

汽车座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汽车座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

汽车座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私家车。

在不断追求驾驶性能和舒适体验的同时,汽车座椅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汽车座椅的合理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的知识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汽车座椅设计与人体工程学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更舒适、人性化的汽车座椅设计。

一、人体工程学与汽车座椅设计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工作和生活环境与人体适应性之间关系的学科。

在汽车座椅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原则被广泛应用,以确保座椅能够适应不同人体形态和姿势,提供舒适的乘坐体验。

1.1 座椅形态设计座椅形态设计是指车座的外形和结构设计。

一款好的座椅应该具备以下特点:提供良好的支撑和悬挂效果,保持身体的自然曲线,减轻身体压力,并防止疲劳和不适感。

车座的曲线、高度、宽度和坡度等参数需要根据人体尺寸和人体工程学的原则进行精确计算和调整。

1.2 材料选择和舒适性座椅材料的选择对乘客的舒适性和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首先,座椅的材料应该具有适当的柔软度和弹性,以提供舒适的感觉。

其次,座椅材料应该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防污性能。

最后,材料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则,不会对人体造成过多的压力或摩擦。

二、汽车座椅设计的挑战在汽车座椅设计中,存在着一些挑战,需要设计师们不断进行创新和提升。

2.1 多样化的人体形态人体形态各异,不同的人在身高、体型、肢体比例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汽车座椅设计必须考虑不同人体形态的需求,以确保每个乘客都能够得到舒适的支持和坐姿。

2.2 长时间乘坐引发的不适感长时间乘坐可能导致不适感,如腰酸背痛和肌肉疲劳等。

因此,座椅设计需要考虑人体的生物力学特征和舒适需求,通过调整座椅的形态和材料,提供足够的支撑和缓冲,以减轻乘客的疲劳感。

三、改善汽车座椅设计的方法为了改善汽车座椅设计,提高乘坐体验,设计师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3.1 人体扫描技术利用人体扫描技术,可以获取更准确的人体数据,包括身高、体型、肢体比例等,为座椅设计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汽车人体工程学

汽车人体工程学

汽车人体工程学一、何为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是上世纪50年代进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它以人-机关系为研究的对象,以实测、统计、分析为基本的研究方法,是一种描述如何塑造适宜人的工作环境的科学。

具体到产品开发,就是在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方面要按照人体的生懂得剖功能量身定做,更加适合于人体的工作效能。

♠“人”指的是在所研究的系统中参与系统过程的人;♠“机”则泛指一切与人处于同一系统中并与人交换着信息、物质与能量的、供人使用的物;♠“工作环境”指的是“人”、“机”共处的、对“人”与“机”有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周围外部条件。

在我国,本学科处于初创阶段,名称尚不统一,有“人机工程学”,“人类工效学”、“人体工程学”与“工效学”等不一致提法。

统一称之“人机工程学”。

二、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机-环境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人机工程学既要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的各个构成部分的属性,更要着重研究人-机-环境系统的总体属性,与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规律。

三、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人的特性的研究(1)人体尺寸及人体测量技术(2)人体的力学性能(3)人的劳动生理功能(4)劳动中人的心理过程(5)人的信息传递能力(6)人的可靠性(7)人员的选拔与培训(8)人的动作时间研究(9)人体模型♠机的特性的研究♠环境特性的研究♠人-机关系的研究♠人-环境关系的研究♠机-环境关系的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总体性能的研究四、汽车人体工程学今天的汽车要追求“人车合一”。

所谓“人车合一”,就是设计汽车的目标要以人为本,围绕人的需求而建造。

要使人乘驾汽车感到舒适、方便与不容易疲劳,这就是汽车人体工程学的目的。

汽车设计的基础。

♠驾驶区空间如何确定?♠驾驶员座椅如何设计?♠仪表盘如何设计与布置?♠操纵杆、脚踏板等如何布置?♠前风挡玻璃(雨刮器)有何要求?♠后视镜大小、位置如何确定?♠车高(车长等)如何设定?♠汽车如何降噪?♠汽车照明设备有何要求?♠汽车的安全设备(安全带、气囊等)应满足何种要求?本课程要紧研究对象:轿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型汽车是设计者首次把人体工程学应用在汽车的设计上,开始强调 以人为主的设计思想。
人体尺寸在汽车外观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主要表现在:通过测量、统计、分析人体的尺寸,和对人生理结 构的研究,保证人体坐姿符合人体乘坐舒适性要求,确定车内的有效 空间以及各部件、总成(座椅、仪表板、方向盘等)的布置位置和尺 寸关系,确定车身外观设计需满足的人乘坐环境和尺寸标准,以此作 为车身外观造型要素构成的基本参考点,也可以改进概念外观设计的 依据。
好的汽车造型设计给人们们美的享受的同时,还向人们传的设计师 对美的理解和诉求,因此汽车造型设计造型的最终产物是艺术品,同时 由于汽车产品非常注重实用性,所以造型设计的最终产物也是产品。设 计师必须知道各种设计会带来怎样的效果,包括车尾造型所得的空气动 力学效果前后悬的长度对操作性的影响,车内布局所涉及的人体工程学 等。 汽车造型设计,不是仅仅局限与外部造型形态、色彩与装饰上,有人 认为汽车造型设计是汽车的外部形态、色彩、美化的处里,这是一个错误 的或不全面的认识,汽车造型设计具有有计划、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的特 点。
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在座椅上,其眼睛所在位置的分布范围是通过 对驾驶员眼睛所在位置的测量、统计分析得到的,由于驾驶员眼睛的位置分 布图形呈椭圆状,故称为眼椭圆。
确定了眼椭圆后,即可得出驾驶员的实际前方视野范围,确定前风窗开口 面积、风窗倾角和位置、窗柱尺寸和位置等。
案例分析——大巴车车座
大巴客车自问世以来,以优良 的性能和美观的外形深受广大用户 的欢迎。但随着客车产品性能的提 高乘客座椅存在的靠座角度太小, 乘坐时间久会腰酸背疼、容易疲劳, 不宜长途旅行等不足之处日益突出, 需要改进 根据人体工程学原理重新设计 乘客座椅。以期在舒适性和美观性 等方面有较大提高。
前言
人体工程学在交通工具设计中的应用,国内外已有多项成果,研究内容 也日趋深广。其中一些研究对解决交通工具设计如何适应人体要求,从而提 高人机系统的工作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汽车造型设计是艺术和科技在现代化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完美结合的创作 过程。它代表了工业设计的最高水平。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的发展,人们对于改善驾驶员的劳动条件和乘车环境 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极大地推动了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发展。 在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称为车辆人机工程学,它是以改善驾驶员 的劳动条件和车内人员的舒适性为核心,以人的安全、健康、舒适为目 标,力求使整个系统总体性能达到最优。
车辆人机工程学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 心理学等学科。
人机工程学在驾驶视野设计中的应用
通过对人眼的视觉特性、视野效果的研究、试验,校核驾驶员的信息系统, 确定汽车外观造型间的设计满足驾驶员视觉要求的尺寸关系和位置关系,以保 证驾驶员获得正确的驾驶信息。 人机工程学从研究人眼的视觉特征、人眼的视野、人眼在车内的位置分布, 人车视野及车身结构、形状、布置尺寸和布置位置出发,分析汽车的各种视觉 效果。这些应该在设计之初进行研究并制定出方案。 跟视野有关的造型部件主要有前风窗、后视镜、侧窗。
3)乘坐舒适
设计的座椅必须能使乘客保持良好的坐姿,使其脊柱自然弯曲,保证合 理的体压分布并使其肌肉松弛,上体通向大腿的血管不受压迫,血液循 环正常;并具有腰椎依托感、腰背部贴和感和侧向稳定感。能有效隔离 或衰减路面不平产生的震动,满足大多数乘坐者坐姿舒适性的要求。
坐姿的舒适度
人体驾乘的舒适和疲 劳程度与设计中选择的人 体各关节角度所确定的驾 驶姿势有关,驾乘员舒适 姿势所要求的人体生理角 度范围。
谢谢观赏舒 适姿势下的关节角度有较大差别。
右下图可以看出,座椅在影响整车的舒适性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想一想,我们应该从那几个方面评价座椅的舒适度呢?
人机工程学在方向盘设计中的应用
脚操作主要是脚对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的控制人脚发出力的大小与人的 姿态,角的位置和方向等有关,踏板相对座椅的位置与脚在踏板上所能产生 的关系。见下图:
人体尺寸决定了人体所占据的几何空间大小和人体的活动范围, 是确定车身室内有效空间和进行内饰布置的主要依据,也是设计师进 行汽车外观造型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尺寸要求的主要参考依据。
人机工程学在总成(座椅、方向盘、脚踏板等)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座椅设计中的应用
座椅设计是一项复杂 的系统工程,它涉及机械、 化工、防止、喷涂、热处 理、美学、力学、人体工 程学等多门学科设计时应 根据人机工程学原理综合 考虑座椅的舒适性、减振 性、安全性以及座椅的合 理布置,此外,还要考虑 人体生理特征及尺寸,进 行量身定做,以提高座椅 的乘坐舒适性。
人机工程学影响外观造型的演变历史
在汽车造型发展史上,汽车造型经历了箱形汽车、甲壳虫汽车再到船 形汽车的演变。改变了传统汽车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罩,后 翼子板和行李仓罩融为一体,大灯和散热器罩也形成了一个平滑的面,车 的内室位于车的中部,整个造型像一个小船,在满足了遮风挡雨的要求后, 设计师开始考虑人驾驶和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能,创造了更加舒适安全 的驾驶环境。
图:座椅设计中应考虑的问题
靠背和坐垫
汽车座椅设计的一般原则
1)安全 设计时首先要绝对保证驾乘者的安全,这就要求座椅要有足够的强度, 在发生碰撞时,座椅不会或可以减轻对乘坐者造成的伤害,并能起到一 定的保护作用。 2)操纵方便 设计的座椅还需要操纵方便,调整手柄和按钮的布置必须在驾乘者伸手 可及的位置,并符合常人的习惯且操纵力量适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