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题库一、填空题:1.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也可以称之为人化。
2.《易传》共有七篇,包括系辞传、彖传、象传、文言、说卦、杂卦、序卦。
3.《周易》一书内容博杂,我们可以认为它是一本筮占之书,也是一本哲学之书。
亦或者是一本历史之书。
4.儒的最原始的意义应指专门负责办理丧葬事务的神职人员。
5.如果乾坤两卦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则乾卦代表的是儒家的进取精神。
坤卦则代表道家的柔顺精神。
6.优秀传统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具有民族凝聚和民族复兴等的积极作用。
7.通行本的《周易》一书由易经和易传两部分组成。
8.中国传统文化就其渊流来说可以理解为三教合流的过程,三教指儒家、XXX、XXX。
9.宗法制形成于西周代,秦代以后名存实亡。
10.XXX两家都提倡爱人,但具体所指不同,儒家之爱是有差等之爱,墨家之爱是指兼爱。
11、就儒道释三教的关系言,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存在三教合流的趋势,也可以认为是儒道互补以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12、“庄周梦蝶”、“朝三暮四”说明了XXX的相对主义思想。
13、古代人性论中,影响较大的有XXX的“性善论”、XXX的“性恶论”及XXXXXX的“性三品说”。
14、《系辞传》中有学易的四圣道,即辞、变、象、占四条研究《易经》的门径。
15、人性论是中国人文主义的主要理论之一。
16、XXX四端说,认为人之仁义礼智四德皆有其开端,其中恻隐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
17、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特征或个性。
18、可以将文化概括为四个层次结构,即物态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心态文化层。
19、讲人的文化,凸起人的命题的思想或流派,我们称之为人文主义。
20、中国的人文主义,出现在古代。
它是一种国家学说,提倡和谐,追求道德,以群体为主。
21、传统思维方式是一个中央的人在考虑问题和办理问题时所惯接纳的方法。
二、选择题1.对于传统文化,我们应持D的态度。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

国开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D2. 被誉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之涣答案:A3. 中国传统戏曲中,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手段的是:A. 京剧B. 黄梅戏C. 越剧D. 豫剧答案:A4.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传统节日?A. 春节B. 圣诞节C. 端午节D. 中秋节答案:B5. 中国古代的“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夏季开始的节气是:A. 立夏B. 立秋C. 立冬D. 立春答案:A6. 中国古代的“五经”包括以下哪些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B. 《诗经》、《尚书》、《论语》、《易经》、《春秋》C. 《诗经》、《尚书》、《礼记》、《孟子》、《春秋》D. 《诗经》、《尚书》、《礼记》、《易经》、《道德经》答案:A7.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书法作品是:A. 王羲之的《兰亭序》B.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C. 苏轼的《寒食帖》D. 黄庭坚的《松风阁诗》答案:A8.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开始于:A. 汉代B. 唐代C. 宋代D. 明代答案:B9. 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的传统手工艺?A. 陶瓷B. 刺绣C. 油画D. 竹编答案:C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包括以下哪些作品?A.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B.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三国演义》C.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金瓶梅》D. 《红楼梦》、《西游记》、《聊斋志异》、《金瓶梅》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美德?A. 孝顺B. 忠诚C. 勇敢答案:ABCD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包括以下哪些人物?A. 西施B. 王昭君C. 貂蝉D. 杨贵妃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吉他D. 笛子答案:ABD4.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楼”包括以下哪些建筑?A. 黄鹤楼B. 岳阳楼C. 滕王阁D. 鹳雀楼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国的传统医学?A. 中医B. 西医D. 蒙医答案:A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的。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练习题一第一章、第二章一、填空1、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古代(鸦片战争以前)的文化。
2、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3、狭义的文化是指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宗教、教育、历史文学、艺术等。
4、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是孔子、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
5、仁的概念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礼的内在基础。
6、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墨子,他的思想核心是兼爱。
7、庄周梦蝶体现了道家思想精神。
8、汉代官方哲学的最大代表是汉代哲学家董仲舒。
9、玄学家们把《老子》、《庄子》和《周易》称为“三玄”10、宋明理学的创始人是。
二、选择题1、商代文字记录材料主要是保存在甲骨、铜器、及其他器物的刻辞里,其中以 A 上的刻辞为最多。
A、甲骨B、铜器C、其他器物D、纸张2、被后人奉为“亚圣”的是 B 。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3、《孙子兵法》是 B 学派的经典著作。
A、法家学派B、兵家学派C、名家学派D、阴阳五行家学派4、理学的集大成者是C 。
A、周敦颐B、张载C、朱熹D、程颢5、“疱丁解牛”的故事说明只有顺应自然来接人待物,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这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天人之辩”中 B 的思想。
A、天人交相胜的观点B、天道自然的思想C、天人相分的观点D、重人事,轻天道的观点6、先秦时代讲动变最深刻、最丰富的著作是 C 。
A、《论语》B、《庄子》C、《易传》D、《孟子》7、“白马非马”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之辩。
A、天人之辩B、动静之辩C、名实之辩]D、形神之辩8、孔子的“讷于言而敏于行”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A 之辩。
A、知行之辩B、形神之辩C、动静之辩D、天人之辩9、范缜以刀刃比喻形体,以刀刃的锋利比喻精神说明锋利乃为刀刃所派生。
这体现了传统哲学的 C 。
A、名实之辩B、知行之辩C、形神之辩D、动静之辩10、 A 说:“朝闻道,夕死可以”。
A、孔子B、老子C、荀子D、孙膑三、名词解释1、文化 1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的总和。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

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下列哪些物品?()A. 海南默氏P香蕉B. 挖耳勺C. 火箭D. 印刷术2.以下哪个国家与中国有共同的语言文字?()A. 日本B. 泰国C. 孟加拉国D. 英国3.以下哪个节日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A. 圣诞节B. 愚人节C.元旦D. 春节4.下列哪项属于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A. 面朝南B. 千里之外C. 天上人间D.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5.以下哪部作品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A. 《水浒传》B. 《红楼梦》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6.以下哪个城市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A. 北京B. 西安C. 上海D. 广州7.中国的国歌是哪首歌?()A. 《歌唱祖国》B. 《义勇军进行曲》C. 《奥运之歌》D. 《我爱你中国》8.以下哪个传统节日是中国特色节日?()A. 圣帕特里克节B. 感恩节C.清明节D. 万圣节9.中国古代建筑的代表性作品是以下哪个?()A. 故宫B. 斯图加特新城堡C. 站立自由国家古迹纪念碑D. 埃菲尔铁塔10.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价值观是什么?()A. 礼义廉耻B. 金钱至上C. 功名利禄D. 个人自由二、简答题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著分别是什么?简要介绍一个你最喜欢的名著。
2.中国的封建等级制度对于中国古代社会有何影响?3.中国传统节日中有哪些与农民和农业相关的节日?简要介绍其中一个节日。
4.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贸易对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交流有何影响?5.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和舞蹈在今天是否仍然有重要的地位?请阐述你的观点。
三、论述题中国文化自古以来就独具特色,深受世界各国的欣赏和认可。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1. 语言文字方面2. 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方面3. 古代思想与哲学方面4. 艺术和文学方面5. 美食方面四、写作题请根据你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和感受,谈谈你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评价。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题库

2、孟子对孔子的“仁”学的思想作了哪些发展?
3、为什么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荀子早就心领神会了孔子所说“义”的精妙内涵,注意到“制”与“宜”的辩证有机统一,故特别强调之。荀子的学生韩非得其精神,发展为“()”的思想。
6、孔、孟、荀构建的社会政治思想系统的核心精神,也是其终极价值取向和理想是以“()”为基础,实现“()”,进而“()”。
7、南宋陆九渊把儒家思孟之学与佛教禅宗结合,其学派被称为“心学”,是因为()。
5、停滞说:“停滞”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独特看法。这种看法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是一个稳定的结构,缺少否定与扬弃的环节,因而就缺少西方文化那样的辩证发展的历史精神。在此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历史是停滞不前的。持此观点的西方人士以黑格尔、佩雷菲特为代表,前者认为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后者则进一步认为,直到现代,这种局面都没有改变,“简直可以说每个中国人的基因里都带有乾隆帝国时的全部遗传信息。”
8、总体说,理学是以()为核心的精致的哲理化儒学。
9、经学是中国文化史上一门以()为研究内容和对象的学问。它始于孔子删定六经,战国时初具规模,两汉时大兴。唐为义疏之学,清为考据学和新今文经学。治经学者除对儒家经典阐发其思想外,还要诠释文字,考订名物典章制度,故又称训诂考据之学,或简称汉学。
10、《论语》中提出的被视为儒家道德节操最高境界的是()
8、宋明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是对传统儒学的复兴,但究其实质,已无()的进取气象。
9、就统一形态的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而论,包含儒道的先秦诸子各家都发挥了作用,但是,可以确认的是,()是一个基本的文化事实和文化机制。
10、文明是文化的可测量可表述的()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习题一、填空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漫长的历史积淀,使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同时又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
2、中国古代社会长达数千年,其社会结构模式是一个以为主体的宗法专制社会。
3、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民族文化。
4、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历史遗产,学习它、认识它具有的现实意义。
5、现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个成员是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年代迭经变动演变而成。
6、研究历史地理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指环境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环境的重要作用。
7、人类的生存是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通过一定的生产方式,不断为基础的。
8、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农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就都以立国。
9、农业生产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向人们反复昭示着事物的与生生不息。
10、中国古代农耕型经济的特点决定了实现国家的大统一,必须要依靠政治上,和上的君主集权主义。
11、关于道,老子曾作过多种解释,大致有三方面的涵义:(1);(2);(3)。
前两种涵义表明道的,后一种涵义又表明其。
这种现象是老子哲学本身具有的,也是道家学派在尔后的发展中产生的根本原因。
12、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内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3、人类思维发展经历了、、、等历史阶段,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
14、阶级产生以来,人类走着大体相同的道路,都是以为纽带建立起来的组织形式。
15、马克思曾大致把君主专制分为两种类型,即以英、法、德等为代表的欧洲型和以为代表的东方或亚洲型。
16、中国君主专制出现的年代先于世界各国,早于近两千年。
17、以宗法色彩浓厚和君主专制高度发达为主要特征的社会结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巨大的。
18、中国历代学者往往以“”来概括发明并使用文字以前的历史阶段,而这一遥远的文化期正是中国文化发端的初始阶段。
19、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
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
20、春秋战国是一个“”的时代,周天子权威失坠,诸侯们云含雾集,竞相争霸。
21、公元前722年,在犬戎咄咄逼人的攻势下,周平王从关中盆地丰镐东迁到的洛邑,从而揭开了春秋战国的帷幕。
22、玄学的兴盛,体现出动乱时代人们对个体存在意义和价值的关注,而这样一种社会心理也成为道教与兴盛的土壤。
23、唐代是诗歌与书法的黄金时代,也是的极盛时期。
24、唐代的散文也有丰硕成果,其领袖人物是。
25、由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格局的变迁,中国文化也出现了的文化态势。
26、苏轼在《跋宋汉杰画山》一文中提出“”这一观念,强调融诗歌、书法于绘画之中,以绘画来表现文人意趣。
27、契丹、党项、羌、女真以及后来的蒙古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
28、明清统治者一方面推行文字狱,在文化领域制造恐怖;另一方面则不断消灭;巩固专制。
29、汉语的构词方法灵活多样,语词具有很强的派生力,因而汉语以词的著称。
30、在上古初期,人们采用的是最原始的记事方法,主要有结绳木刻,图画以及在器物上划刻,用以和思想交流。
31、汉字由图画文字发展而来,汉字的发展史又是图画文字的特征逐渐退化的历史。
32、西方人的理性不是中国的“”,而是“超验理性”。
33、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提出了许多新颖深刻的见解。
34、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长达年之久。
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汉字作为一种载体,记录了大量的古代历史文化。
35、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集是梁萧统编的《》,又称《昭明文选》。
该书收录先秦至梁各体诗文130余家分38类30卷。
36、唐代许散宗等编《》1000卷,该书分类篡辑先秦至唐初的各体诗文,是《文选》以后最古的诗文总集。
37、《》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至迟在孔子出生以前就已基本编定了。
38、中国古代另一部著名的诗歌总集是《》。
39、散文是早在秦时代就与诗歌并称发达的文体,先秦散文按内容与章法分为历史散文与两大类别。
40、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样式,它兼有散文和韵文的性质,其主要特点是,不歌而诵。
41、盛唐诗坛最杰出的代表首推。
42、宋词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虽然异彩纷呈,但是相对于诗而言却有其的传统。
43、广义的“”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但元杂剧也可单独称为“元曲”是元代文学的精华,历来与唐诗、宋词并称。
44、清代乾隆年间,吴敬梓的《》和曹雪芹的《红楼梦》先后问世。
45、文学从来都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任何民族文学的基本品格都无一例外地为该传统所规定。
二、解释概念:1、“文化”2、经书3、民间音乐4、宗教音乐5、丛书6、天工开物7、“仁”8、“道”9、公共道德10、编年体三、简答题:1、中国的地势有什么特点?2、简答史学著作。
3、中国古代文学的辉煌成就?4、中国古代文学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5、考察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必须将其放在哪三维空间里加以研究?6、简述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意义。
7、爱国主义教育功能8、陵墓建筑9、中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10、古文经学有什么特点?四、论述题:1、试述传统的道德规范?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3、中国古代艺术的民族特色试论?4、中国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5、中国的文学艺术在西方有什么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参考答案一、1、民族2、血缘关系3、独具特色4、重要5、56 6、自然地理7、创造财富8、农业9、变化发展10、思想11、道为无形无象的“无”,道是普遍法则,道是混成之物,客观唯心主义意义,唯物主义倾向,矛盾,分化12、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淡如烟海的文化典籍,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伦理道德13、原始思维,古代思维,近代思维,现代思维14、血缘关系15、中国、土耳其16、英国17、中国传统18、“上古”19、“人类化”20、“礼崩乐坏”21、伊洛盆地22、佛教23、绘画24、韩愈、柳宗元25、多极化26、“士人化”27、轮番撞出28、异党29、无限丰富30、帮助记忆31、象形象意32、“经验理性”33、“名家”34、5000 35、《文选》36、《文官词林》37、《诗经》38、《楚辞》39、诸子散文40、铺陈写物41、李白42、独特43、“元曲”44、《儒林外史》45、民族的文化二、1、答:“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的词汇,在汉语中“文化”是有两个词素组成的,然而最早“文”与“化”是不并用的。
2、答:所谓的经书,通常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
3、答:民间音乐指的是由普通庶民百姓集体创作的,真实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生动地表达了他们感情愿望的音乐作品。
4、宗教音乐指的是由宗教信徒演奏或是为宗教信仰目的而演奏的音乐,具有仪式性、教义性和神秘性的特点。
5、丛书:以数人之书合为一编,对古籍保存起了重要作用,也推动了古籍的保存。
6、天工开物:明代科学家宋应昱著,讲述民间的工艺技术的书。
7、“仁”这个概念在春秋时期已广泛使用,孔子则赋予“仁”以新的涵义,使其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孔子的“仁”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观点。
8、答:“道”谛是讲实现佛教最高理想境界所应遵循的途径和方法,即“八正道”。
八正道即佛教徒修持的八种方法。
9、答:公共道德又称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直接影响与制约作用。
10、答:按照年、月、日、时间顺序记载历史史迹的史书体裁称为编年体,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史体。
三、1、答:特点是西北高东南低,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架则在我国大陆东南延伸于海下。
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落差显著的“三级阶梯”的复杂地形,高原、平原大山、大川构成许多独立的地理单元,使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吸纳性和开放性。
2、答:我国的史学著作卷帙浩繁。
南朝梁阮孝绪《七录》中的纪传录就已将史籍分为几部,即国史、注历、旧事、职官仪典、法制、伪史杂传鬼神、土地、谱状、簿录共计1017种2260帙14881卷,可见当时的史书数量已相当可观。
3、中国古代文学在漫长而不曾中断的发展历程中,高峰迭起、瑰丽璀璨,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罕有之奇观,因此素有“一代有一代之胜”之称,也就是说中国文学的各种文体、形式在不同朝代分别出现过繁荣鼎盛时期,达到过巅峰状态,其艺术成就很难被后人所超越,从而成为后代作家永久性的艺术典范,并成为后代读者永久性的审美对象。
4、答:由于中华民族先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是具有特别鲜明的审美观意味,所以当他们创造自己的灿烂文化时,文学就始终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5、答:历史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
6、答: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忧患意识、献身精神、抗争精神、春意情怀,民族凝聚力,审美教育。
7、第一、强烈的忧患意识第二、高尚的献身精神第三、不屈的抗争态度第四、浓厚的眷恋情怀8、答:陵墓建筑是帝王和王公贵族们寿终正寝的地方,也是人们显示其尊贵和威严神圣的标志。
我国的陵墓建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9、答: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引起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重视,对世界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绘画艺术独具中华民族的特色,以其悠久的历史,博大的画卷,旷古的风格,高雅的气质创造出无数的艺术珍品,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0、答:特点是讲文字训诂、明典章制度、研究经文本身的涵义,不讲“非常疑义可怪之论”及“阴阳灾异”。
四、1、答:传统的的道德规范有两种:一种是理论形态的,是指伦理学家概括出来或是由统治阶级提倡并上升为理论的道德规范;另一种是习俗形态的,是指那些虽然未能在理论上体现或表述出来,但习俗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认同与奉行的习俗性规范。
2、答: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特点:第一:以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为指导的局部和整体观;第二:直接为发展生产力服务,注重解决实践问题;第三:胸怀博大,对外开放,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3、答案要点:追求天人合一、物我合一审美境界,推崇天地合一的审美情趣,讲究融会贯通的艺术表现手法(举例分析)4、答:在毛泽东思想中已经得到了明确揭示。
但是,社会主义的文化理念作为普遍原理只有与各国的实际和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创造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形式,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通过民族性科学性和大众性来体现。
5、答:法国启蒙大师伏尔泰认为中国戏剧具有劝善的价值,完全可以与希腊戏剧诗相媲美。
《赵氏孤儿》等中国文学作品,曾使一些欧洲人士从中受到启迪。
近代德国的大文豪歌德就多次谈到《赵氏孤儿》对他的启示,并在《赵氏孤儿》等中国故事的影响下创作了未完成的悲剧《爱尔培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