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Word版

合集下载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

弘扬中华美德传承良好家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孕育了无数的优秀传统美德,传承千百年,历久弥新,恩泽了无数炎黄子孙。

之所以源远流长,相传千百年不绝,是因为其中很多传统美德是以“家风,家训”的形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的。

如诚实守信,勤俭节约,助人为乐,仁爱孝悌,等等,这些美德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在现代社会积淀,传承和弘扬,形成一个家庭的价值共识,也形成了全民共识。

家风是什么?家风又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多年来形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理念、价值观和人生观等。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价值准则,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风貌,是一个家庭的道德品质,这些建构成一个家庭或家族独特的特色,它会不自觉地影响家里的每一个人。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宗库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是先辈留给后人立身处事的智慧结品。

先贤向来重视家教,运用家训告诫家人,教导子孙后代。

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随时可现,处处可寻“家风”的传承。

历史上曾经显赫长久的家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和家教,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国语》,《论语》,《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许多典籍和家教典范之中无不彭显出家风、家教和家训的精神…早在战国时期,便有了《孟母三迁》《子不学,断机杼》和《曾子杀彘zhi》的优秀家教故事:“子不学,断机杼zhu”与“孟母三迁”齐名的孟母断机的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有一天因为厌烦学习,便从学堂逃课回了家。

这时候的孟母正在家中纺布,见到提前回家的孟子后,一句话都没有说,便当着孟子的面将纺织用的梭子弄断,并且剪断了织机上的布。

每天都能看到孟母织布的孟子心里顿时明白,那辛辛苦苦即将要纺织完成的布匹就这样全毁了。

因为孟子小时候家境非常贫寒,孟母为了让孟子能够去学堂学习,辛苦地织布换钱,每天都要织到很晚,织好一匹布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和心神。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演讲稿(8篇)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演讲稿(8篇)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演讲稿(8篇)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演讲稿【篇1】亲爱的朋友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

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

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

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

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

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是:在四川达州的一个生活区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个小学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她却诬陷小学生,说是他们把她推倒的,让学生的家长赔钱。

学生的家长在得知真实情况后,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实,他们选择了报案,最后经过公安局的调查和判案后对敲诈的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和罚款。

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起来我们家的家风:人不能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

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是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

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谢谢大家!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演讲稿【篇2】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国有国法,家有家风,我家的家风就是好好做人,好好学习。

好家风、好家训50句(传承经典)

好家风、好家训50句(传承经典)

好家风,家和万事兴,居家须有道。

《易·家人》曰:“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

”就是说,所有的家庭成员都必须分别根据自己在家庭中的不同角色遵循家道,正所谓好家风、家道正才能家事和。

一、好家风·长者兴家之道1.家有一老,胜过万宝。

家庭中已身为祖辈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长者了,作为长者一定要发挥一家之宝的作用。

2.长者是一家的天德星,应以德为根,“德”是担当一家的过,平和一家的错。

3.长者要性如灰,温和无火气,少说话,不唠叨,不说家人长短,带头互相看大家的好处,还得要兜全家。

4.要知足常乐,在家颐养天年,宣扬家风,赞叹祖德,教育子孙懂得知恩,感恩,报恩。

5.不要管闲事,不要过多牵挂子孙,子孙的事不要干涉,放手让位给后辈当家,不摆老资格。

“儿孙自有儿孙福”。

6.家里有问题,长者应生惭愧心,是我老人没做好,有缺德之处,没把家人教育好。

7.家里不管谁有错,不管发生什么灾难和是非,都不外扬家丑。

8.不造是非,不说是非,不传是非,不听是非,要担当是非,不怕是非,调和一家不生是非。

9.一家是否发达,子孙是否兴旺,与堂上长者有无善根福德直接有关,老人有德,子孙兴旺,老人缺德,一家灾殃,家道不兴,香火衰败。

10.长者要多行善事,广积阴德。

一方面可为家庭修德免罪,一方面为子孙培德扎根,庇荫子孙。

11.长者如大地,默默地承载一切,包容一切,化育一切,老人胸怀宽大,家庭福报就大。

12.长者有德是最好的风水,最高等的风水。

二、好家风·父母兴家之道13.父母是一家的天福星,以志为根。

即以全家安乐为己任,造福一家。

14.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的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15.向子女宣扬老人,老祖宗的功德,做尊老敬老的尽孝榜样给子女看,用感恩先辈的恩德,来启蒙后代。

16.不安排老人做事,他们喜欢什么就做点什么,但要多关心老人,常劝他们多休息。

17.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班会教案(10篇)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班会教案(10篇)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班会教案(10篇)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1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发挥家风家教助廉作用,以良好家风促党风政风带社风民风,经济开发区决定在园区内开展职工原创作品征集活动。

为确保此项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制定方案如下:一、目的意义通过开展家风家教家训活动,传承和弘扬优良家风,以好家风支撑起好风气,构建和谐家庭社会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主办单位经济开发区党工委、经济开发区工会委员会三、活动参与对象经济开发区内全体职工四、活动内容1、征文比赛:要求参赛人员向家人书写"亲情寄语".2、书法比赛:抄写红色家书或廉政小故事。

活动内容主题需突出家训格言,弘扬清廉家庭,维护正气家风,涵养勤俭家教成为家庭的共同追求。

五、活动时间具体安排活动宣传阶段:8月21日-8月23日。

作品征集阶段:8月24日-9月2日。

作品评选阶段:9月3日-9月4日。

六、作品要求1、征文比赛作品要求原创,篇幅在2000字以内。

2、书法比赛作品要求选取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的红色家书或廉政小故事。

以上活动书体不限。

姓名、电话及单位名称用铅笔在背面标注。

七、奖项设置征文比赛和书法比赛两项活动分别设置奖项。

奖项名额视报名情况而定,原则上获奖人员不超过参赛人数的三分之一,所有参赛人员均可获纪念奖。

注:本次活动的解释权归宁河经济开发区工会委员会所有。

联系方式:联系人: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主题班会教案精选篇2为增强党员干部家庭成员拒腐防变的意识和能力,构筑家庭廉政防线,经研究,决定在全镇开展以“树廉洁家风?创幸福家庭”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进万家活动。

现就有关事项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进一步深化“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家属知廉、守廉、助廉,推动反腐倡廉关口前移,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建设惠及全镇人民的“幸福凤林”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通过采取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廉政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使家庭成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熏陶和感染,增强廉洁意识,逐步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自觉抵制各种诱惑,维护家庭安宁和社会和谐稳定。

立家规 传家训 正家风(完整版)

立家规  传家训  正家风(完整版)

立家规传家训正家风各位老师,各位家长,各位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一年级八班杨涵旭的妈妈。

之前我认为普通的家庭是不需要什么家风家规家训的,孩子只要吃饱穿暖,没病没灾,健健康康长大就好了。

然而在看了很多有家规家训家风的家族训诫后,才觉得那是一个家族对为人处世,生活态度,做人做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很好的总结。

人是生物,是生物就有遗传,基因遗传力量非常强大,在点点滴滴,不知不觉中,你的处事方式、世界观、价值观、你的主要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都能在你的父辈身上找到源头、在你子女的身上看到印迹,(比如我儿子,长相不说了,完全遗传了他爸爸的体型特征,这是表面,我儿子的性格和动手能力方面和他爸爸也如出一辙,为什么呢?因为孩子从小就观察他、模仿他、承袭他,这并不完全是遗传,还有后天的潜移默化,当然也有很多行为习惯随我)所以家风家家都有,只是没落纸墨,没有成文的条款而已,可是它们存在于父辈们的言行举止里,行为习惯里(它包含着家族的文化、生活习惯、处世原则等等),它在用传统的方式和自身的行为习惯影响着下一代。

成为一个家庭的性格一个家庭的标志,一个家庭的传承。

如同一个人走在阳光中总会留下影子。

所以说这次非常感谢学校出这个题目给我们,让我们在反思过去的同时也对未来有一个很好的规划。

上次班级上关于家规家风家训的讨论会之后,我们已经试着把文字的家规家训家风照进现实生活中,不过,实施起来还是有一点难度的,生活较之前有了相应的调整,要拼弃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是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愿意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所制定的家规家风家训一定会传承下去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每个家庭就像一个小团队,要想让自家的小团队幸福和谐有爱,延续家兴业旺的传统,必须要有相应的约束,家庭才能幸福和谐,夫妻恩爱,妇贤子孝!家兴业旺,我家为了和谐、文明、健康、富有的目标,制定出我们杨家的家风家规家训和大家分享下:首先是家风:(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也就是说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1、尊师重教增长知识(尊敬师长,是儒家传统,所以不需多言,相信大家都会理解。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征文(通用11篇)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征文(通用11篇)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征文〔通用11篇〕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征文〔通用11篇〕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征文1家风和家训,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每个人家里都会有家风,家风包括尊老爱幼,节俭节约,孝顺父母。

我家就有一种家风,那就是节俭节约。

爸爸常常对我说:‘要省吃俭用,节俭节约。

’我一直将这句话记在心里了。

每次吃饭,我都会把碗里的饭粒全部吃完,一点儿也不会留。

妈妈喜欢用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服的水用来冲马桶,她常常会说:这样可以省掉不少的清水,也很环保,这是一个佷好的方法。

而爸爸更会节省,他没有买过钱包,钱包是由一些废纸制做而成。

一顿菜够他吃好几顿饭了。

有时妈妈会开玩笑地说:‘你这是小气吧,连一个钱包都不肯买。

’爸爸不服气地反驳道:这有什么不好,能省就省,能俭就俭,报纸当钱包,还方便省钱又好用呢!’廉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风家训就包含在内。

所有良好的家风家训,都是由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教育而得来的。

尽管我们嘴里一直提到要做个廉洁清正的人,近几年来还是有很多人进了监狱。

这些人都是因为家教不好,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这就会使孩子走上不良之路。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好的家风习惯,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在学校里同样要养成节俭节约的好习惯,节约纸张,不和别人比吃比穿。

家家户户都有一种良好家风,我们都要遵家规,做一个好公民。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征文2家风是家庭成员为人处事的做法和风气,是家庭内部特征与道德标准,也是一个家族的性格特征。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开展,家风反而被我们所遗忘与淡化,今天,又重新拾起讨论,觉得很有必要。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家风的培养,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光有关于家风的记载和公开发行的就有百十余种,充分说明,家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流传较多的如“父慈子孝”、“夫正妇顺”、“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国君”、“五常八德”(五常:礼义仁智信,八德:忠教仁爱信义和平),这些家风家训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对子孙后代教育和社会开展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优秀征文(精选21篇)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优秀征文(精选21篇)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优秀征文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优秀征文(精选21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征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征文是某个办事部门为了某个活动公开向社会征集的有关文章。

还是对征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优秀征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传承好家风弘扬好家训优秀征文篇1我们中国人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事。

我们家的家风是:勤俭、好学,祖辈们都遵守这个家风。

现在,让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家家风的来历。

我的姥爷姓孟,是孟子的后代,祖辈生活在山东渚城市孟家庄,那里有很多孟子的后人,从家族的族谱也能查到是从山东邹县迁居到渚城的。

但到姥爷的爷爷,也就是我的曾曾外祖父时,由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在山东老家实在生活不下去了,曾曾外祖父就带着全家老小,忍饥挨饿,闯关东来到辽宁抚顺市落脚。

一家人没有什么生计,只能男人下矿井挖煤,过着暗无天日、十分危险的日子。

在这种环境下,太姥爷养成了艰苦耐劳、不怕困难的品格。

1942年,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发动了万恶的细菌战,在抚顺城投放了大量的鼠疫、霍乱等细菌,害得抚顺城老百姓尸横遍野,经常出现送葬的人死在半路上。

姥爷的爷爷、大伯父、三叔都被日本鬼子的细菌感染、失去了生命,我的家人和全中国老百姓一样恨死日本鬼子了。

1943年在抚顺生活不下去了,姥爷的奶奶带着姥爷的父亲和姑姑逃难到了吉林省辉南县,在那里,姥爷的父亲和母亲成亲,生下了姥爷五兄妹。

太姥爷是高小毕业,40年代在农村就是有文化的人了。

他深知要想孩子长大有出息,必需供他们上学读书。

太姥爷和太姥姥他们起早贪黑,省吃俭用,历尽千难万苦,通过养猪、养鸡挣钱,供子女上学。

一些亲属不理解他们这种行为,对他们说“孩子都那么大了,还让他们上学!赶快回家种地吧!”太姥爷和太姥姥坚决不同意,就是累断腰身也要把孩子供养成人!在这种精神感染下,姥爷五兄妹学习非常刻苦,姥爷在1962年考大学时,全县只考上12人,就有姥爷。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传承良好家风家训”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一、引言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每个我国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从古至今,中华传统美德一直贯穿于我国人民的生活中,不仅包括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实守信等传统道德观念,还涵盖了勤劳致富、乐群待人、尚义重仁等价值观念。

这些美德既承载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又对当代社会道德建设和价值观塑造具有重要意义。

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1. 尊老爱幼尊老爱幼一直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部分。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尊重长辈、关爱年幼是人们行为准则的核心。

古人云:“孝悌之至,莫先于亲。

”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不仅体现在孝道敬老、教育儿童方面,还融入到社会习俗和礼仪之中。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重拾这一美德,让尊老爱幼的理念贯穿于生活的点滴之中,使之成为社会风尚和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

2. 孝敬父母"有敬父母,则人之为人也;有爱子女,则人之为人也。

”我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孝道,认为孝敬父母是人伦之本。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关爱和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教育和榜样的力量,我们可以让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社会树立起向上向善的风尚。

3.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重要一环。

诚实守信的观念根深蒂固,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商业活动和社会交往中,诚信被认为是最宝贵的财富。

弘扬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不仅可以提高社会诚信度,还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和生活环境。

三、传承良好家风家训1. 家风的传承家风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存在,它包含了家庭中的伦常道德和行为规范。

良好的家风能够塑造孩子的品格和价值观念,也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我们应该努力传承良好的家风,让家风成为一种文明新风,引领着世代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

2. 家训的传承家训是家族中代代相传的家教智慧和行为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弘扬好家风传承好家训
“身者不可不修也,持家不可不勤俭也,尊卑不可不辨也……”这就是有名汉阴“沈氏家训”。

家风家训,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家庭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家训文化,对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稳定和发展起着独特的重要的作用。

中国传统伦理极力提倡修、齐、治、平的统一,强调家齐是国治、天下平的必要前提,所谓“治国之道,实由家治也。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从小家到大家,从大家到家乡,从家乡到国家的一个整体。

小家稳固了,大家就稳固了,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就稳固了。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回归我们家的理念,利用家训这种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伦理教育,调整家人之间的道德关系,以收睦亲齐家之效,以致形成国家统一、民族安定、人民幸福的良好氛围。

家训文化,有关家庭伦理道德的准则、规范的内容,可以为我们概括、提炼、制定社会主义的家庭道德规范所用。

在当今时代,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都在日新月异,我们在吸收、继承、发扬家训文化同时,而是要根据现实进行取舍、改造,保留积极、合理、有价值的东西,摈弃消极、落后、腐朽、不合时代要求的部分。

传统家训的许多做法都是可以学习借鉴的。

传统家训的家庭德教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注重日常的灌输、教化。

家庭道德教育、道德修养最根本的方法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家庭道德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依赖于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

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家训伦理文化中,克服“传统家训是封建说教”的偏见,将传统家训中的家庭道德教育、道德修养的内容、途径及方式、方法认真加以梳理、研究,最大限度地利用来为我们的家庭伦理道德建设服务。

家训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
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

家风家训是个宝。

好的家训家风可以让人立德、修身、齐家、成就事业。

传承好的家训家风,能让更多的个人和家庭从中受益,也有益于社会文明的进步。

法使人遵,礼使人化。

法使人畏,礼使人亲。

只要我们站在历史和人生境界的高度,认识家风家训的深刻文化内涵,夯实思想道德基础,渗进民族文化和家庭文化,让所有族亲形成合力,向社会释放正能量,使其成为有教养、有觉悟、有道德、有境界、有品位的大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