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分类及包装

合集下载

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1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PPT文档演模板
2024/9/24
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讨论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 包装和标志
•铁
•附
•附
•附
•附
•附
•附 •附









3
4
5
3
4
5
6





























































PPT文档演模板
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包装的功能 1.盛装功能
n 产品有液体、气体和固体之分, n 而固体产品中又有粉状、粒状、块状之分, n 这些产品必须使用相应的包装盛装后, n 才能安全完整地经过流通领域, n 达到消费者手里。
PPT文档演模板
危险货物的包装和标志
包装的功能 2.保护功能
n 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由于本身的特性 n 和外界环境自然因素及外力作用的影响, n 不仅危及产品本身的安全, n 有时还会污染和危及流通环境, n 如果采用可靠的包装就能保证安全。
危险货物包装的作用

危险品的包装解读

危险品的包装解读

4、温度和振动的作用
容器的主体和封闭盖的构造,必须能完全适应正
常运输条件下温度和振动的作用。 容器的盖子、软木塞或其他摩擦型的塞盖必须塞 紧,并用可靠的方法加以固定。 封闭盖的设计必须保证在使用中不可能出现封装 失误或不完全密封的情况,并且容易判断它是否 完全密封。
5.剩余空间
以防止在运输中因液体遇热膨胀而引起容器泄露 或出现永久性形变。 在55°C下,液体不得完全充满容器。
2.包装材料代码
用大写字母表示包装材料:





A——钢(各种型号和表明处理的钢) B——铝 C——天然木 D——胶合板 F——再生木(再制木) G——纤维板 H——塑料材料 L——纺织品 M——多层纸 N——金属(钢和铝除外) P——玻璃、陶瓷或粗陶(DGR中不使用)
压力 由于飞行高度的变化,在航行中,在极端的条件气压 可能降低到68kPa。 振动 包装在商用飞机经受振动的范围,大约在7Hz, 5mm 振幅至200Hz, 0.05mm振幅之间。
3、材料结构
包装材料(例如某些塑料)在运输中由于温度或
内装物品的化学反应或冷冻剂的使用,可能变软、 脆化或渗透性增大,这样的材料不宜作为包装使 用。 尽管在具体的包装说明中指定了某种包装,但是 托运人仍然有责任确保包装不与内装物发生反应。
表5.0.B 包装等级或或装等级性能标准
包装等级 I 客机 A 货机 B
II
III
B
C
B
C
A:充足的吸附材料能完全吸收全部内包装中的内容物。 B:充足的吸附材料能吸收任何一个内包装中的内容物,如 果内包装的大小不相同,应能完全吸收容量最多的内包 装中的内容物。 C:不要求使用吸附材料,但是如果外包装不能防漏,则必 须使用防漏的衬里、塑料袋或者其他具有同样效果的液 体盛装方式。

危化品分类——精选推荐

危化品分类——精选推荐

危化品分类1.危险品是指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伤亡和财产损毁⽽需要特别防护的物品(即为3点特征)2.⼋⼤类:爆炸品/压缩⽓体和液化⽓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杂类)(分类原则-择重归类)3.爆炸品是指在外界作⽤下(受热撞击等),能发⽣剧烈化学反应,瞬时产⽣⼤量⽓体和热量,是周围压⼒急剧增⼤,发⽣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质。

衡量标准—热感度试验爆发点在350℃以下,撞击感度试验爆炸率在2%以上,爆速在3000m/s以上。

《爆炸分为核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4.爆炸品特性:敏感易爆性、⾃燃危险性、遇热易爆性、机械作⽤危险性、带静电危险性、爆炸破坏性、着⽕危险性、毒害性4.1能栅:炸药从E1状态激发到E2状态所需能量E12越⼩,敏感性越强,危险性越⼤。

4.1影响炸药敏感性因素:内在因素:1键能↓,破坏越易—敏感性↑危险性↑ 2分⼦结构原⼦团稳定性↓数量↑敏感性↑3活化能(能栅)↑敏感度↓4爆热热容量导热性外在因素:1结晶晶格缺陷、晶体位错使炸药处于介稳状态,对机械或外界能量表现出敏感性。

结晶颗粒⼤敏感度↑ 2密度↑敏感度↓3温度↑炸药本⾝的能量激增,敏感度↑4杂质尤其硬度⾼有尖棱杂质能使炸药敏感度↑,⽽⽯蜡沥青⽔等松软或液态物质掺⼊会降低敏感性4.3炸药的热感度指炸药在热作⽤下发⽣爆炸的难易程度 --加热感度和⽕焰感度爆发点-炸药在热作⽤下,其反应⾃⾏加速⽽导致爆炸的最低环境温度爆温>爆发点>分解温度4.4机械作⽤爆炸激发的机理:热点学说认为,在机械作⽤下,机械能会转变为热能,这些热能来不及均匀地分布到全部试样上⽽聚集在⼩的局部范围内形成热点,在热点处发⽣热分解。

由于分解放热促使分解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在热点内部形成强烈反应,从⽽使热点的温度⾼于爆发点。

爆炸就在这些热点处开始,然后扩展到整个炸药。

危化品分类及包装

危化品分类及包装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划分各类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生产、贮存、运输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进行性能试验时确定包装类别的依剧。

本标准不适用于:a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b盛装感染性物品的运输包装;c 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d盛装杂类物品的运输包装;e净重大于400Kg的包装;f容积大于450L的包装。

2引用标准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46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按照《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 15098-94),危险货物按其危险程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Ⅰ类包装:货物具有大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Ⅱ类包装: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Ⅲ类包装:货物具有小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一般。

包装类别的划分,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中危险货物的不同类项及有关的定量值,确定其包装类别。

但各类中性质特殊的货物其包装类可另行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27种(主标志16种,副标志11种)。

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

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危险品包装规定

危险品包装规定
(e)包装制造年份的两位数字(取生产年份的后两位)。1H 和3H型包装应正确标出包装的制造月份,
(f)批准国所分配的用于国际交通中机动车辆使用的标记符 号,如CN(中国)。
(g)制造厂的名称或主管机关规定的其他识别标志。
标记示例
u n
1A2/Y150/S/83 /NL/VL825 表示盛装固体或具有内装的可拆卸桶顶的新钢桶, 适合包装类II、III,最大总重量150公斤,1983年制造, 批准国为荷兰
n
该标记的含义为:钢制金属中型散装容器,采用 重力方式卸货,造用于包装类II和III的物质, 1989年2月制造,批准国为荷兰,生产厂 是……(厂名),识别系列号为007,堆码试 验负荷为5500公斤,最大允许总重为1500公斤。
(四)可移动罐柜的标记
载运非气体危险货物
可移动罐柜的标记
在易于检查 的明显的地方以永久的方式贴有防腐蚀的 标牌,并标明如下内容: 生产国、批准国、批准编号 生产商的名称和标记 生产商的系列编号 所有人的注册编号 生产的年份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最近定期试验的日期和类型 最大允许总重 空载(皮)重
对于复合中型散装容器,应在代码的第二个位置上依 次标上两个拉丁文大写字母。第一个母表示中型散装 容器的内容器的材料,第二个字母表示中型散装容器 的外包装的材料。
2、中型散装容器的标记
中型散装容器标记表示该容器的设计类型己顺利 通过试验并已满足有关要求。 标记内容
中型散装容器应具有通用的基本标记,标记应清 晰、耐久,并应依次显示下列内容: (1)联合国包装符号 (2)表明中型散装容器类型的代码; (3)适用的包装类代号;
配备有减压、隔热、测量、通风、装卸等装置的, 可整体装卸的容器。
7、散货包装是指无任何中间包装形式下装入固体危 险货物的货物运输组件。

危化品安全标签

危化品安全标签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共41种危险化学品)盐酸(31%)俗称: 分子式:HCl强腐蚀性,避免接触碱、金属及其氧化物危险性泄漏处理∙具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与金属反应,放出氢气∙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有毒氯气∙用大量水冲洗,防止腐蚀地面∙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救∙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冲洗污染部位∙应与可燃物质、还原性物质、强氧化∙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剂、强碱、金属分开存放输氧或人工呼吸∙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服用蛋清或牛奶,严重时及时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按规定路线运输行驶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处理后排下水道。

危险硫酸(98%)俗称:分子式:H2SO4危险强腐蚀性,避免接触水、碱、氧化剂及还原剂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撤离现场无关人员∙接触水、有机物激烈反应∙戴面罩,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氧化剂及还原剂引起燃∙避免泄漏物接触可燃物烧∙与活性金属反应,放出氢气∙用砂土、干石灰等混合,收集处理∙大量泄漏,围堤收容处理储运要求急救∙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易(可)燃物、碱类、金属粉末、∙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强氧化剂、还原剂等分储∙如灼伤,按酸灼伤处理∙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误服后,喝蛋清或牛奶∙轻装轻卸,防止破损∙就医∙灭火方法∙禁止用水,可用干粉、砂土、泡沫、二氧化碳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稀释后用碱液中和至PH达7—9后,排入下水道。

氢氧化钠(48%)俗称:烧碱、苛性钠分子式:NaOH强腐蚀性,避免受潮危险性泄漏处理∙强腐蚀性∙隔离,设警示牌∙对环境有危害,对水生生物尤其有害∙戴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接触易燃物、酸类及强氧化剂引起燃烧∙避免接触泄漏物∙接触金属,生成可燃爆炸性气体氢∙收集后移至大量水中,中和∙∙大量泄漏,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储运要求急救∙储于阴凉、干燥、通风处∙脱去污染衣着,用清水洗污染部位∙应与强酸、金属、食品、饲料等分开∙脱离污染环境至空气新鲜处∙存放∙误服后,口服稀醋酸、柠檬酸中和,然后喝蛋清或牛奶保护粘膜∙搬运时注意个人防护∙就医∙轻装轻卸,防止破损∙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泡沫、1211灭火剂、干粉等各种灭火剂防护措施废弃处理参阅国家和地方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下水道。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三篇)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三篇)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三篇)
方案计划参考范本
目录: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一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安全管理二
危险化学品安全检查基本知识三
- 1 -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基本要求一
由于包装伴随危险品运输全过程,情况复杂,直接关系危险化学品运输的安全,因此各国都重视对危险化学品包装进行立法。

我国自1985年以后相继颁布了有关危险化学品包装的标准:《危险货物包装标志》(6B190--1985)、《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OB12463--1990)和《公路水路危险货物包装基本要求和性能试验》(JT12463--1988)等。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也对危险化学品包装的生产和使用做出了明确规定。

具体要求如下:
1.危险货物运输包装应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强度,防护性能好。

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重量),应与所装危险货物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并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

2.包装应质量良好,其构造和封闭形式应能承受正常运输条件下的各种作业风险,不应因温度、湿度或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撒)漏,包装表面应清洁,不允许粘附有害的危险物质。

3.包装与内装物直接接触部分,必要时应有内涂层或进行防护处理,包装材质不得与内装物发生化学反应而形成危险产物或导致削弱包装强度。

4.内容器应予固定。

如属易碎性的应使用与内装物性质相适应的衬垫材料或吸附材料衬垫妥实。

5.盛装液体的容器,应能经受在正常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压力。

灌装时必须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预留容积),除另有规定外,并应保证在温度55℃时内装液体不致完全充满容器。

3 / 3。

危化品的分类、储存、包装、运输安全

危化品的分类、储存、包装、运输安全

二、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安全要求
(2)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的安全要求
①储存危险品的建筑物不得有地下室或其他地下建筑,其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 疏散和防火间距,均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②设置储存地点及设计建筑结构,除了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外,还应考虑到对周围环境和居 民的影响。
③储存场地的电气安装要求。危险品储存建筑物、场所内消防用电设施,应充分满足消防用 电的需要,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中的有关规定;危险品储存区 域或建筑物内电气系统(包括设备、设施、开关、仪表、线路等),均应符合国家有关电气安 全的规定。特别是易燃易爆危险品储存场所的电气系统,应符合爆炸场所电气安全规定;储存 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建筑,必须安装避雷设施。
三、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安全要求
危险化学品包装的基本要求 ①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应结构合理,具有一定强度,防护性能好。包装的材质、型式、规格、方法和单件质量 (重量),应与所装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和用途相适应,并便于装卸、运输和储存。 ②包装质量良好,其构造和封闭形式应能承受正常贮存、运输条件下的各种作业风险,不应因温度、湿度或 压力的变化而发生任何渗(撒)漏;包装表面清洁,不允许粘附有害的危险物质。 ③包装与内装物直接接触部分,必要时应有内涂层或进行防护处理,包装材质不得与内装物发生化学反应而 形成危险产物或导致削弱包装强度。 ④内容器应予固定。如属易碎性的应使用与内装物性质相适应的衬垫材料或吸附材料衬垫妥实。 ⑤盛装液体的容器,应能经受在正常贮存、运输条件下产生的内部压力。灌装时必须留有足够的膨胀余量( 预留容积),一般应保证其在55℃时内装液体不致完全充满容器。 ⑥包装封口应根据内装物性质采用严密封口、液密封口或气密封口。 ⑦盛装需浸湿或加有稳定剂的物质时,其容器封闭形式应能有效地保证内装液体(水、溶剂和稳定剂)的百 分比,在贮运期间保持在规定的范围以内。 ⑧有降压装置的包装,其排气孔设计和安装应能防止内装物泄漏和外界杂质进入,排出的气体量不得造成危 险和污染环境。 ⑨所有包装(包括新型包装、重复使用的包装和修理过的包装)均应符合有关危险化学品包装性能试验的要 求。 ⑩包装所采用的防护材料及防护方式,应与内装物性能相容且符合运输包装件总体性能的需要,能经受运输 途中的冲击与振动,保护内装物与外包装,当内容器破坏、内装物流出时也能保证外包装安全无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红磷、硫磺、发泡剂H、二硝基萘等。
a一级易燃固体(品名编号41001-41500):
H类包装;b二级易燃固体(品名编号41501-41999):
皿类包装。
注:
4.1项中退敏爆炸品:
I类或II类包装:
自反应物质:
I类包装。
第2项:
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 烧的物品。
第三类:
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 合物。
它分3项。
第1项:
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C的液体,如汽油、乙醚、乙醛、丙酮、乙硫 醇、二乙胺等,I类包装。
第2项:
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C—V23C的液体,如苯、甲醇、乙醇、丙烯腈 等,初沸点<3& :
I类包装;初沸点>35C:
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
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
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 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
第一类:
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 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 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a一级自燃物品(品名编号42001-42500):
I类包装;b二级自燃物品(品名编号42501-42999):
H类包装;c二级自燃物品中含油、含水纤维或碎屑类物质:
皿类包装。
注:
4.2项中的自热物质:
II类或皿类包装。
第3项:
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 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过乙酸、工业纯等,I类包装。 第六类:
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 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 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 弹药等。
第1项:
具有整体爆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4项: 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爆炸品所使用的包装容器,除另有规定外,其强度应符合H类包装。
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 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a一级氧化剂(品名编号51001-51500):
I类包装;b二级氧化剂(品名编号43501-43999):
II类包装。
注:
二级氧化剂中危险性小的:
皿类包装。
第2项: 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
如金属钠、氢化钾、碳化钙等。
a一级遇湿易燃物品(品名编号43001-43500):
I类或I类包装;b二级遇湿易燃物品(品名编号43501-43999):
I类包装。
注:
二级遇湿易燃物品中危险性小的:
皿类包装。
第五类: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 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
闪点<23C的液态一级毒害品:
I类包装;闪点<23C的液态二级毒害品:
I类包装。
剧毒品应严格按 “五双管理制度 ”执行(双人验收、双人发货、双人保管、 双把锁、双本帐)。
第七类:
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 “条例 ”来管理。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划分 各类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的基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生产、贮存、运输和检验部门对危险货物运输包装 进行性能试验时确定包装类别的依剧。
本标准不适用于:
a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压力容器;b盛装感染性物品的运输包装;c盛装放射性物质的运输包装;d盛装杂类物品的运输包装;e净重大于400Kg的 包装;f容积大于450L的包装。
II类包装:
货物具有中等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较高。
皿类包装:
货物具有小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一般。
包装类别的划分,按《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中危险货物的不同类项 及有关的定量值,确定其包装类别。
但各类中性质特殊的货物其包装类可另行规定。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于1992年发布了国家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 标志》(GB13690-1992,按主要危险特性把危险化学品分为八类,并规定了 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包装标志27种(主标志16种,副标志11种)。
外包装为木箱或纸箱,内容器为安瓿瓶或装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容 器,它分3项:
第1项:
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乙炔等,H类包装。
第2项:
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常见的有氮气、二氧化碳、氙、氩、氖、氦 等,助燃气体氧气、压缩空气等, 皿类包装。
第3项:
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H类包装。
2引用标准GB6944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1806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 规定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463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按照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GB/T15098-94),危险货物按其危险程 度划分为三个包装类别:
I类包装:
货物具有大的危险性,包装强度要求高。
II类包装。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C-61C的液体,如二甲苯、环辛烷、氯 苯、正丁醇、苯甲醚、环己酮等,皿类包装。
第四类: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 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
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 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第二类: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 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盛装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的钢质气瓶的设计、制造、充装、运输、储存必 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气瓶安全监察规定》。
盛装乙炔气的钢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颁布的《溶解乙炔气瓶安 全监察规程》的有关规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