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危险品的分类

按照《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分类标准: 1、爆炸物质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化 学 分 类 依 据 3、易燃液体——闭杯闪点≤60℃
4、易燃固体、自燃物质和遇湿易燃物质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含过氧化键:-OO-) 6、有毒物质(LD50)
7 、 放 射 性 物 质 —— 放 射 性 活 度 比 ≥7.4*104Bq/kg 8、腐蚀性物质 —— 皮肤 4h坏死或 55℃,钢表 腐蚀≥6.25㎜/a
对应类项号:1.5
对应类项号:1.6
2、压缩 气体和液化气体
易燃气体
对应类项号:2.1
非易燃无毒气体
对应类项号:2.2
毒性气体
对应类项号:2.3
3、 易燃液体
对应类项号:3
4、 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 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易燃固体 易于自燃的物质
对应类项号:4.1
对应类项号:4.2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对应类项号:4.3
5、 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氧化性物质
对应类项号:5.1
有机过氧化物
对应类项号:5.2
6、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
毒性物质 感染性物质
对应类项号:6.1
对应类项号:6.2
7、 放射性物质
一级放射性物质 二级号:7B
三级放射性物质
①自燃性 ②遇湿易燃
易爆性
3、分级标准
(1)易燃固体
①一级易燃固体; ②二级易燃固体;③三级易燃固体。
(2)自燃物品
①一级自燃物品; ②二级自燃物品;③三级自燃物品。
(3)遇湿易燃物品
①一级遇湿易燃物品 ②二级遇湿易燃物品 ③三级遇湿易燃物品
五、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定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定义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与定义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或处理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健康、财产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规范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使用,国际上普遍采用了一套分类和定义系统。

一、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是根据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和危险特性等方面进行的。

目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分类体系主要有以下几种:1. 根据物理性质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类。

气体分为可燃气体和非可燃气体,液体分为易燃液体和不易燃液体,固体分为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固体等。

2. 根据化学性质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化学性质,可以将其分为酸、碱、氧化剂、还原剂、腐蚀品、毒性品等。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标识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化学反应和危害。

3. 根据毒性的分类按照危险化学品的毒性程度,可以将其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

高毒指的是对人体健康具有严重威胁的化学品,中毒指的是有一定毒性但对人体健康的威胁相对较低的化学品,低毒则相对安全。

4. 根据危险特性的分类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可以将其分为易燃、爆炸、自燃、氧化、毒性、腐蚀等。

这些分类主要是为了提醒和警示使用者在处理危险化学品时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二、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危险化学品的定义是对其性质和用途进行描述和解释,以便正确识别和管理。

一般来说,危险化学品的定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化学品的名称化学品的名称是用来唯一标识化学品的方式,一般采用国际通用的化学名或化学式进行命名。

2. 化学品的成分和含量化学品的成分是指其包含的各种元素、化合物或化学物质,含量是指各组分在化学品中所占的百分比或浓度。

3. 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危险特性化学品的危险性指的是其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或财产造成的危害,包括毒性、燃爆性、腐蚀性等。

危险特性指的是化学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表现出的危险性质,如易燃、自燃、氧化等。

4. 化学品的用途和处理方法化学品的用途是指该化学品通常应用的领域和场景,处理方法是指使用、储存、运输和废弃化学品时应遵循的安全规范和操作要求。

(完整)危险化学品分类

(完整)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

即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危险性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1. 第1类:爆炸品。

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 第3类:易燃液体。

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 第6类:有毒品。

7. 第7类:放射性物品。

8. 第8类:腐蚀品。

危险性依次增高。

此外,危险化学品还可以根据纯度划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三个等级,其中优级纯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分析纯纯度很高,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化学纯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危险化学品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1. 毒性化学品:具有对人体、动物或者环境具有毒性的化学品。

这类化学品被分为不同的毒性级别,包括致命、严重毒性、急性毒性、潜在毒性等级别。

2. 腐蚀性化学品:具有腐蚀生物组织、金属等性质的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有危害。

3. 爆炸性化学品: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化学品,对人员和环境造成重大危害。

4. 易燃化学品:在常温下易于燃烧的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易燃性等性质。

5. 放射性化学品:具有放射性的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造成辐射危害。

此外,根据国际上的相关标准和法律法规,危险化学品还可以根据其具体的危险性质和用途进行更详细的分类。

例如,根据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的相关规定,危险货物被分为九个类别,包括爆炸品、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氧化剂、毒性物质、腐蚀品、放射性物质和其它危险品。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正确识别和分类危险化学品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不会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也规定了对不同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处理要求,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危险化学品分类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以及对人员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除了根据化学品的危险性质进行分类,还可以根据化学品的用途、毒性级别等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都有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和法规,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处理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以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对于化学品生产企业、使用单位以及相关管理部门都非常重要。

通过对化学品的分类,可以确保生产企业正确标识化学品的危险性质,为使用单位提供准确的安全技术说明书和使用方法,以及对危险化学品的正确处理和储存方法。

同时,对危险化学品进行分类还可以帮助管理部门更好地进行监管和安全管理,推动相关立法和监管措施的完善,从而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分类详细列表本文档将提供化学危险品分类的详细列表。

化学危险品是指具有潜在危害并需要特殊处理和管理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特性和潜在危害程度,化学危险品可以被分为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各个类别及其详细说明:1. 爆炸品爆炸品是指能够产生突然、剧烈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物质。

这些物质可能会引发爆炸、火灾或其他危险情况。

1.1 火药类爆炸品包括黑火药、无烟火药等。

1.2 炸药类爆炸品包括硝化甘油、三硝基甲苯等。

1.3 火工品包括烟花、鞭炮等。

2. 易燃物易燃物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燃烧或起火的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较低的沸点和闪点,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2.1 液体易燃物包括汽油、乙醇等。

2.2 气体易燃物包括乙炔、丙烯等。

2.3 固体易燃物包括硝化纤维素、磷等。

3. 氧化剂氧化剂是指能够与其他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并加剧火灾或爆炸的物质。

3.1 有机氧化剂包括过氧化氢、硝酸等。

3.2 无机氧化剂包括高氯酸、高锰酸钾等。

4. 腐蚀品腐蚀品是指具有腐蚀性能力,能够腐蚀金属或破坏组织的物质。

4.1 有机腐蚀品包括硫酸、盐酸等。

4.2 无机腐蚀品包括氢氟酸、氢氧化钠等。

5. 毒害品毒害品指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毒性的物质。

5.1 农药包括杀虫剂、除草剂等。

5.2 毒性化学品包括氰化物、酒精等。

6. 放射性物质放射性物质是指具有辐射性能力的物质,具有一定的辐射风险。

包括铀、钴-60等。

7. 其他危险品包括腐蚀性气体、易感染物等。

以上是化学危险品的详细分类列表。

根据危险品的种类和特性,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危险品的安全存储、运输和使用。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3类,易燃液体;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第7类,放射性物品;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21.2℃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54.4℃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 的压缩气体;或在37.8℃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类别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类别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安全类别划分标准常用危险化学品按其主要危险特性分为8类: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危化品的分类危化品指的是具有燃烧、爆炸、腐蚀、毒性、放射性等危险性的物质。

根据物质的危险特性,一般将危化品分为以下几类:1.易燃危险品易燃危险品是指那些在正常温度下能够燃烧或能够加速燃烧的物质。

例如,液体、气体或固体燃料、油类、沥青等。

对易燃危险品要格外小心,必须防止火源和氧气的接触,避免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2.易爆危险品易爆危险品是指那些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自行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例如,火药、炸药、喷雾器等。

使用易爆危险品时要特别小心,防止其接触火源或静电电荷等,以免发生爆炸及其它意外事故。

3.有毒危险品有毒危险品是指那些对人类、动物、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的物质。

例如,烟雾、有毒气体、强酸、强碱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及分类
依据《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我国将危险化学品按照其危险性划分为8类21项。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1、爆炸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磨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把爆炸品分为五项:1.整体爆炸物品: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2.抛射爆炸物品: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3.燃烧爆炸物品: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4.一般爆炸物品: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5.不敏感爆炸物品: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比较稳定,在着火试验中不会爆炸。

2、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指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的气体,并符合下述两种情况之一者:(1)临界温度低于50℃,或在50℃时,其蒸气压力大于294kpa的压缩或液化气体;(2)温度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257kpa,或在℃时,气体的绝对压力大于715kpa的压缩气体;或在℃时,雷德蒸气压力大于275kpa的液化气体或加压溶解气体。

本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会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爆炸,或导致气瓶阀门松动漏气,酿成火灾或中毒事故。

按其性质分为以下三项:①易燃气体;②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③有毒气体。

3、易燃液体
指闭杯闪点等于或低于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物质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其危险性已列入其它类别的液体。

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按闪点分为以下三项:(1)低闪点液体闪点<-18℃;(2)中闪点液体-17℃≤闪点<23℃;(3)高闪点液体23℃≤闪点≤61℃。

4、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本类物品易于引起和促成火灾,
按其燃烧特性分为以下三项:(1)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磨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2)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3)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

有些不需明火,即能燃烧或爆炸。

5、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本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
按其组成分为以下二项:(1)氧化剂指处于高氧化态,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

包括含有过氧基的无机物,其本身不一定可燃,但能导致可燃物的燃烧;与粉末状可燃物能组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热、震动或摩擦较为敏感。

按其危险性大小,分为一级氧化剂和二级氧化剂。

(2)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组成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6、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系指进入肌体后,累积达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险及生命的物品。

具体指标经口:LD50≤500mg/kg (固体)LD50≤2000mg/kg(液体)经皮(24h接触):LD50≤1000mg/kg(固体)吸入LC50≤10mg/L(粉尘、烟雾)
该类分为毒害品、感染性物品2项。

其中毒害品按其毒性大小分为一级毒害品和二级毒害品。

7、放射性物品的分项方法很多,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物理形态分项
(1)固体放射性物品:如钴60、独居石等;
(2)粉末状放射性物品:如夜光粉、铈钠复盐等;
(3)液体放射性物品:如发光剂、医用同位素制剂磷酸二氢钠-P32等;
(4)晶粒状放射性物品:如硝酸钍等;
(5)气体放射性物品:如氪85氩41等。

2.按放出的射线类型分项
(1)放出α、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镭226;
(2)放出α、β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天然铀;
(3)放出β、γ射线的放射性物品:如钴60;
(4)放出中子流(同时也放出α、β或γ射线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放射性物品:
如镭-铍中子流,钋-铍中子流等。

3.按放射性大小分为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三级放射性物品。

8、腐蚀品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或液体。

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现均匀年腐蚀率超过a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1)酸性腐蚀品;(2)碱性腐蚀品;(3)其它腐蚀品。

按其腐蚀性的强弱又细分为一级腐蚀品和二级腐蚀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