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神阙的神奇功效
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常灸神阙⽳,万病⾃会灭常灸神阙⽳,万病⾃会灭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
神阙⽳是我们⾝上⼀个让⼈返⽼还童、起死回⽣的⽳位。
这个⽳位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眼⼉。
肚脐眼⼉就是神阙⽳,在任脉上。
民国时期的针灸奇书《会元针灸学》上写道: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部,两旁有⽓⽳、肓俞,上有⽔分、下腕,下有胞门、横户,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
⽗母相交⽽成胎时,先⽣脐带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以相⽣,赖母⽓以相转,⼗⽉满胎,则神注⼊脐中⽽成⼈,故名神阙。
这段⽂字说明了神阙⽳为什么会有如此⼤的疗效。
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通道,是胎⼉⾝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
有了脐带,然后再⽣肾,肾是⽔脏,所以是“天⼀⽣⽔”,是⼈体⽣长的开端。
婴⼉⽣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压脐等于重新启⽤这条通道。
只不过,这时孩⼦不再是从母体吸取营养,⽽是从⽣命的源头上激发⾃⾝的潜能,它的作⽤在于激发⼈体的元神、元⽓。
所谓元神和元⽓,就是指⼈在⽣命开端那⼀刻就有的神和⽓,它的⼒量是很强⼤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的⽣命。
元神和元⽓⼀直伴着⼈⾛完⽣命的全程,⽽很多疾病都源于元⽓的衰弱,⽐如,精神萎靡不振,男⼥性功能不调,肠胃功能衰退,以及由⽓虚、⽓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宫垂脱等,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可能伴随⼈⼀辈⼦,但只要重新激活元⽓和元神,任何病都能很快治愈。
要激发元⽓和元神,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去找到它们,这个地⽅就是“神阙”。
神阙是⼀个返⽼还童、起死回⽣的⽳位。
古⼈⼗分重视⽤神阙⽳来养⽣和治病。
神阙⽳可灸不可针,古时候的医⽣遇到有⼈中风不省⼈事,总会灸这个⽳,有时甚⾄灸到100壮乃⾄⼏百壮。
名医陈良甫说:“旧传有⼈年⽼⽽颜如童⼦者,盖每岁以⿏粪灸脐中神阙⽳⼀壮故也。
予尝患久溏利,⼀⼣灸三七壮,则次⽇不如厕……⾜见经⾔主泻痢不⽌之验也。
⼜予年逾壮,觉左⼿⾜⽆⼒,偶灸此⽽愈。
艾灸神阙穴的功效和作用_艾灸神阙穴保健治病机理

艾灸神阙穴的功效和作用_艾灸神阙穴保健治病机理神阙穴是可以艾灸的穴位,艾灸神阙穴具体有哪些功效和作用呢?它的保健治病机理是怎么样的?下面就由店铺为大家介绍下艾灸神阙穴的功效和作用以及保健治病机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艾灸神阙穴的功效和作用神阙(肚脐)属任脉经,又名脐中。
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
现代研究发现,艾灸实验性关节炎大白鼠的神阙穴,其炎症区坏死程度及细胞浸润明显减轻,隔盐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阙穴,其杀伤细胞活性,在24小时内迅速升高,72小时至120小时复原,若间日连续灸,则活性升高可维持更长的时间。
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
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
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灸神阙还能治泄泻、便血及病后大便不通。
据《窦材灸法》载:“肠癖下血,久不止,此饮食冷物,损大肠气也,灸神阙穴三百壮;虚劳人及病后大艾灸神阙穴,对泄泻、绕脐腹痛、脱肛、中风脱证、角弓反张、产后尿潴留、慢性腹泻、皮肤瘙痒、荨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艾灸神阙穴保健治病机理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经络是一条高温线,是传热性较好的通道。
艾灸治疗时,热量沿着经络传导的距离更远,人体组织受热后,毛细血管的血液温度随之升高,血液粘度降低,流速增大。
这正好验证了古人“气得温而易行”的说法。
而气之易行,气血运行通畅,则治疗疾病自然能获良效。
2、用艾而不用他物,是因为艾叶,性苦、辛、温、无毒,入肝脾肾三经。
《本草纲目》称:“艾叶纯阳也,可取太阳真火,可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冬至艾灸神阙穴可治顽疾

(4) 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冬至艾灸神阙穴可治顽疾
中医理论认为,自然界之所以出现季节和时序的变化是因为天地阴阳之气的升降变化。一般而言,每一段时序各有不同的主气,比如:“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盛而阳气衰。”人与自然相应,人体内在的阴阳自然也要受到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的影响。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自然界天地阴阳之气升降变化及消长的转折时期,人与此相应,也会表现出阴阳变动更为明显甚至剧烈之势,如果人体内在的自稳功能不能对此作出适当的反应,及时地调整机体的阴阳,使之与自然界的阴阳节律相适应,就会出现阴阳失衡的疾病状态。
方法步骤: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神阙穴(脐窝正中),间隔一定距离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天每次10~15分钟
注意事项:
(1) 灸时要慎风寒,戒生冷、) 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不宜艾灸。
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神阙穴是五脏六腑之本为任脉、冲脉循行之地、元气归藏之根,为连接人体先天与后天之要穴。艾灸神阙穴可益气补阳,温肾健脾,祛风除湿,温阳救逆,温通经络,调和气血,从而增强机体功能,达到治病保健之目的。
艾灸时间:冬至加前后4天,共9天。(今年是12月18~26日)
神阙穴艾灸的好处

神阙穴艾灸的好处人在生活中总会有什么不顺,不好,不舒服的地方,也会出生病的现象,这个是很多人都必须要经历的,而在生病之后很多人会选择艾灸的方式来治疗,现在艾灸治病也是很新型的一种治疗方式,大家选择这样的方式来治疗很多人都比较放心,艾灸还可以刺激神阙穴,艾灸神阙穴也是可以治疗不少的疾病,那么这个艾灸神阙穴到底有哪些好处呢?长期艾灸神阙穴(肚脐)的好处盘点艾灸是中医中的一种治病方法,现在很多人也用这种方法来养生,下边介绍一种艾灸神阙穴,俗称肚脐的养生方法和功效,供大家参考。
“脐”是什么? 脐,俗称肚脐眼。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
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脐”的作用有趣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
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点”应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
实验研究也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一般来说,灸脐注意事项有三:第一,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第二,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常用艾灸脐两法第一法艾炷直接灸。
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
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
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第二法神阙隔姜灸。
艾灸神阙的功效是什么

艾灸神阙的功效是什么
关于《艾灸神阙的功效是什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神阙穴有非常好的清补元阳的作用,也有健运肠胃及其再生举陷之实际效果。
针对腹痛及其长期腹泻,或是是脱肛及其痢疾等病症有非常好的实际效果。
此外,艾灸神阙穴也有医治水肿及其人体体力透支等问题。
对神厥做艾炙最好是挑选在晚上九点钟以后,而且挑选姜灸最好是。
灸的情况下以神厥泛红晕为度。
艾灸神阙穴:方式:把姜切割成厚约3mm的片状,再用针在生姜片扎穿些小圆孔。
病人平卧,先把干躁的食用盐抹平肚脐,把生姜片放到肚脐眼上边,随后把艾柱引燃后,放到生姜片上,持续灸3个艾柱。
假如病人的肚脐眼凸起,还可以用温灸器放置肚脐眼位置艾灸穴位。
作用:温元阳、调肠胃、补虚、养血血,
针对腹胀、肝都、消化不良等有非常好的预防功效,适合肝郁气滞、抵抗能力较弱的人应用,没病的人也可用以平时保健养生。
艾灸神阙穴可以渐渐地觉得到腹部的湿热,有非常好的温脾肾、调阳阴、补气补血的功效。
调养好肠胃针对护肝有非常好的功效,可以补充肝血,柔肝护肝。
而肝肾同源,补肾壮阳也可以护肝。
基本上身体的一切腹部的病症,都能够根据温灸神厥来多方面调养和改进。
假如担忧烫伤或不习惯温灸,还可以用按摩手法来调养神厥,一样可以为肝脏提升驱动力,推动人体的血气循环系统。
对神厥艾炙也有许多益处,例如荨麻疹病发以后就可以艾炙此穴道,特别是在是由于湿浊内热而造成的荨麻疹,艾灸神阙穴实际效果最好是。
此外,在艾灸神阙穴的情况下,除开能够采用隔姜灸以外,还能够挑选隔盐灸。
根据隔盐灸神厥有益寿延年之作用。
艾灸神阙穴有什么好处呢

艾灸神阙穴有什么好处呢关于《艾灸神阙穴有什么好处呢》,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艾灸神阙穴究竟有什么功效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见到一些人跑到中医药学做艾炙,艾灸的穴位不一样得话,那麼在中医学上的辨证就不一样,许多病症根据神厥来艾炙是能够改进的,艾灸神阙穴很多人都不清楚是怎么一件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神厥,神厥实际上便是我们的肚脐眼位置,那麼这一艾灸神阙穴究竟有什么作用呢?经常能够见到医生在给病人灸肚脐眼,实际上肚脐眼健康保健从古到今就遭受大家的高度重视。
中医学称肚脐眼为神阙穴,寒症病人能够在这个穴道上开展隔盐灸,提高原气。
我们知道,孕妈里的胎宝宝是靠胚胎来吸气的,属先纯真息情况。
小宝宝脱体后,胎儿脐带即被断开,先天性吸气中断,后天性肺吸气刚开始。
而胎儿脐带、胚胎则紧连在脐里,沒有神阙穴,性命将荡然无存。
身体—旦起动胎息功能,就宛如给身体创建了—座保健站与能源需求站,身体的百脉血气就可随时随地足以调整,身体也就身心健康没病,永葆青春。
经常对神厥开展健康保健中医艾灸,能够使身体真元冲盈、精力充沛、精力充足、腰椎间盘健壮、面色红润、聪明智慧、益身延年。
而且对腹痛肠鸣、水肿澎涨、泻痢脱肛、中风脱症等有与众不同的功效。
足三里不仅具备延年益寿的作用,还能够医治腹痛、腹胀、食欲减退、经痛、痹症、耳鸣等多种类型患者。
艾炙刺激性足三里穴,能够使肠胃肠蠕动强有力而规律性,而且可以提升多类胃蛋白酶的魅力,推动胃口,促进消化。
艾灸足三里穴能够医治消化道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消除亚急性胃痛的功效非常显著,针对健康保健灸所造成的呕吐、呃逆、暖气片等,一样有輔助医治功效。
大伙儿如今对这一艾灸神阙穴的功效和作用都掌握了没有,在应用这一艾灸神阙穴的情况下大伙儿务必要对症治疗,不是说何时都能够挑选做这一艾灸神阙穴的,如果有腹胀,便秘,或是是消化不良等状况得话全是能够挑选艾灸神阙穴的,但是在艾灸神阙穴的情况下也要留意,如果是小孩得话,千万别让小孩在艾炙的情况下让肚子受凉了。
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

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阙,是君主所居住的宫城的门,“神阙”就是元神的门户。
神阙穴是我们身上一个让人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这个穴位就是我们常说的——肚脐眼儿。
肚脐眼儿就是神阙穴,在任脉上。
民国时期的针灸奇书《会元针灸学》上写道:上则天部,下则地部,中为人部,两旁有气穴、肓俞,上有水分、下腕,下有胞门、横户,脐居正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
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转,十月满胎,则神注入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
这段文字说明了神阙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疗效。
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
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肾是水脏,所以是“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
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而压脐等于重新启用这条通道。
只不过,这时孩子不再是从母体吸取营养,而是从生命的源头上激发自身的潜能,它的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
所谓元神和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很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
元神和元气一直伴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比如,精神萎靡不振,男女性功能不调,肠胃功能衰退,以及由气虚、气陷引起的内脏下垂、脱肛、子宫垂脱等,这些病都是慢性的,甚至可能伴随人一辈子,但只要重新激活元气和元神,任何病都能很快治愈。
要激发元气和元神,就要到它们居住的地方去找到它们,这个地方就是“神阙”。
神阙是一个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古人十分重视用神阙穴来养生和治病。
艾灸神阙的六大功效

艾灸神阙的六大功效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艾灸神阙可增强脾胃机能、健脾止泻,可用于胃痛、反胃、呕吐人群。
2.通调三焦,利水消肿
艾灸神阙可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疏通经络,能促进代谢,可用于水肿、肥胖人群。
3.调理冲任,温补下元
艾灸神阙可以理气养血、固经安胎,可用于月经不调、痛经、面色萎暗的女性。
4.通经活络,行气止痛
脐通百脉,艾灸神阙可通经活络、理气和血,适用于手足麻木、肠麻痹的人群。
5.敛汗固表,涩精补虚
艾灸神阙能收敛人的精、气、神,调节脏腑阴阳平衡,有助眠的效果。
6.防病驻颜,养生延年
艾灸神阙能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有活化细胞、紧致肌肤的作用,可用于预防保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艾灸神阙的神奇功效
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
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趣闻透天机
明·都穆的《都公谈纂》记载有这样一件趣闻:永乐年间,嘉兴人金晟任刑部主事。
一次讨贼中,官府捕到强盗多人。
令金感到惊奇的是:强盗的头目竟是一位“年百八二十五岁“的寿星,此人看上去却毫无老态,而“面如童子”。
金初不信,于是拟文派人到犯人原籍调查取证,结果无误。
金于是亲审该盗首,“问其以致寿之故”。
犯人说:少时居荆山(今属湖南)时,听一异人告之:常以草灸其脐,令人多寿。
于是自己长期操行此术,“遂知至此耳。
”
类似的记载也见于其它古代医书中。
如宋代《针灸资生经》载:“有人年老,面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
”《清太医院选方》中载有一名为“毓麟固本膏”的贴脐方,传说慈禧太后曾以此膏摊贴来治疗肠胃功能失调症。
“脐”是什么?
脐,俗称肚脐眼。
以现代医学的观点看,“脐”只是初生儿脐带脱落后遗留下的一个瘢痕组织;但中医认为,脐中是一个具有治病作用的重要穴位,名叫“神阙”。
此穴被认为是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能司管人体诸经百脉。
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阙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气血和畅的功能,收到祛邪治病之功效。
“灸脐”的作用
有趣的是,有科学家用“黄金律”来测量人体,结果惊奇地发现:从肚脐到脚的长度,与肚脐到头顶长度的比值,恰好等于0.618,就是说,肚脐正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
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0.168在养生中起重要作用,所以“黄金分割点”应是调整人体功能的最佳作用点。
实验研究也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
一般来说,灸脐注意事项有三:第一,脐部有损伤、炎症者及孕妇禁用;第二,刚吃完饭或空腹不宜灸脐;第三,艾灸不可离脐部太近,否则易烫伤。
相关链接:常用艾灸脐两法
第一法:艾炷直接灸。
将燃烧的艾炷直接悬在脐中上方(1厘米左右)施灸,以觉得有温热感为度。
每次灸15~30分钟,每日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
全年可不定时灸3~5个疗程,秋冬季施灸效果更佳。
因体质素虚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疾病用此法防治效果较好。
第二法:神阙隔姜灸。
把姜片上穿刺数孔,覆盖于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中啄灸,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度。
每次灸15~20分钟,隔日1次,每月灸10次,冬至开始灸最好。
此法对寒邪引起的消化不良、腹痛诸症有预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