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牛肝菌
高原蘑菇的种类

高原蘑菇的种类高原蘑菇是生长在高原地区的一类特殊蘑菇,它们适应了高海拔的环境,具有独特的生长特点和食用价值。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原蘑菇种类。
1. 松茸松茸是一种高级食用菌,以其独特的香气和鲜美的口感而闻名。
它生长在高山地区的松树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地。
松茸的菌盖呈圆锥形,表面有明显的鳞片,颜色从浅黄色到深棕色不等。
其肉质鲜美,口感丰富,被誉为“蘑菇之王”。
2. 牛肝菌牛肝菌是一种色泽鲜艳的高原蘑菇,外形酷似牛肝,因而得名。
它的菌盖呈半球形或扁平形,表面光滑,颜色多为橙红色或棕黄色。
牛肝菌生长在高山地区的松林或针叶林中,主要分布在欧洲和亚洲。
它的肉质鲜嫩,口感丰富,可供鲜食或干燥保存。
3. 鸡枞菌鸡枞菌是一种常见的高原蘑菇,它的菌盖呈半球形或平展形,表面有明显的鳞片,颜色多为深棕色或黑色。
鸡枞菌生长在高山地区的松林或针叶林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它的肉质鲜嫩,口感鲜美,常用于烹饪中。
4. 羊肚菌羊肚菌是一种形状独特的高原蘑菇,它的菌盖呈钟形或倒钟形,边缘呈波浪状,颜色多为浅黄色或浅棕色。
羊肚菌生长在高山地区的松树下,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它的肉质坚韧,口感爽滑,常用于烹饪中。
5. 香菇香菇是一种常见的高原蘑菇,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菌。
它的菌盖呈圆形或扁平形,表面光滑,颜色多为浅棕色或深棕色。
香菇生长在高山地区的湿润环境中,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它的肉质鲜嫩,口感鲜美,可供鲜食或加工制品。
以上所介绍的高原蘑菇种类只是其中的几种,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高原蘑菇,如松脂菇、马鞍菌等。
这些高原蘑菇种类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独特的香味和口感,深受人们喜爱。
在享受美味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采摘高原蘑菇的方法和保存方式,以免造成浪费或食品安全问题。
牛肝菌的种类

牛肝菌的种类牛肝菌主要有红乳牛肝菌、黑牛肝菌、白牛肝菌、红牛肝菌、黄牛肝菌、红葱牛肝菌等种类。
1、红乳牛肝菌:色泽较鲜艳,而且富含丰富的营养。
2、黑牛肝菌:外表与菌肉均为黑色,也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
3、白牛肝菌:它是一种通体洁白的牛肝菌,但在受伤之后会变色。
4、红牛肝菌:肉质比较肥厚,味道也好。
一、红乳牛肝菌1、红乳牛肝菌又被称为松菌,肉质比较细嫩,颜色比较鲜艳,而且含有了丰富的营养。
2、红乳牛肝菌主要生长在云南、四川等地区,在挑选红乳牛肝菌的时候需要选择色泽红艳、肉质细嫩、厚柄短且无虫害的种类。
二、黑牛肝菌1、黑牛肝菌的外观比较特别,外表与菌肉的颜色均为黑色,而且味道鲜美并有丰富的营养,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
2、食用牛肝菌之前,先用清水浸泡3分钟,把泥沙、杂质洗干净,随后再用另一盆清水浸泡,用盘子把菌压在盆子里,让它吸收水分,自然发胀,待发胀完成后就可以炒着吃了。
三、白牛肝菌1、白牛肝菌(灰褐牛肝菌)的菌肉颜色为白色,不过在受伤之后一般会变色,具有黑褐色到黑色的网纹。
2、白牛肝菌的菌柄长4-12cm,粗1-2cm,上下部位差不多粗,是一种通体洁白的牛肝菌,可以食用。
四、红牛肝菌1、红牛肝菌(手青),其肉质比较肥厚,味道比较好,而且也具有比较丰富的营养。
2、食用之前需要把红牛肝菌洗干净并切成薄片,随后往锅中依次放入香、油辣椒、蒜,炒出香味之后再依次放入牛肝菌盐、胡椒粉,然后再翻炒,炒熟之后就可以出锅了。
五、黄牛肝菌1、黄牛肝菌的肉质比较肥厚,子实体比较大,全身为黄色,炒熟之后味道香甜可口。
2、在锅中放入适量的油,随后放入黄牛肝菌并急火快炒,可以不放水,直到将它炒熟即可。
六、红葱牛肝菌1、红葱牛肝菌又被称为红葱菌,它具有一股葱香味,菌身的颜色为粉红色,食用起来味道也比较好。
2、在炒红葱牛肝菌的时候,一定要将它炒熟了之后再使用,避免出现头晕、头昏等不良现象。
乳牛肝菌,与松树共生

乳牛肝菌,与松树共生开头文中的“松莪”是在昆明禄劝遇见的,小伙伴说能吃,很开心的采了两朵。
一直给他拍照,当地的农户说,这个你也拍啊,你拍我采的这种吧,说罢,给我指了一大袋牛肝菌。
农户说这种菌子是可以吃,但他们不怎么吃,因为有更好吃的牛肝菌,所以不太“瞧得起”这种菌子。
分享在植物群,小伙伴说他们叫“乔巴菌”,晒干了好吃,新鲜的太滑,吃起来像胶水一样。
这个菌子很有特点,采它的时候,发现他的菌盖上有很多粘液,特别滑。
菌褶也是网状的,看着好像不能吃的样子。
植物群里有小伙伴分享,这种菌子在沂蒙山叫“松莪”,是珍惜名贵菌,收购价格很高。
但只是当地产的价格高,沂蒙山外的这种菌子买的就比较便宜。
不知松莪和文中的菌子图片是不是同一种?搜索“乔巴菌”和“松莪”都没有找到关于他的介绍。
搜索含有粘液的牛肝菌,找到了“乳牛肝菌”的这个名字。
乳牛肝菌与他的外形很像,搜索与乳牛肝菌相关的文献,多提到她与松树共生。
我们来看菌子的一些生活习惯,看一看能不能找到驯服他们的方法。
菌根食用菌菌根食用菌系能产生可食用子实体的外生菌根真菌。
这类真菌主要与林木共生,其在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抗逆性和提供非木材森林产品方面有重要贡献。
乳牛肝菌属隶属于牛肝菌科,是松属树木的优势菌根食用菌真菌,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乳牛肝菌属菌根食用菌,含有人体所需的丰富的营养物质,同时具有较好的口感。
但相较于知名的菌根食用菌,如块菌、松茸、美味牛肝菌等,对乳牛肝菌属菌根食用菌的开发利用相对滞后。
马尾松与乳牛肝菌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造林和用材树种,其林下有着丰富的野生菌。
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是贵州地区马尾松林中的优势菌根食用菌。
这2种乳牛肝菌子实体的形态特征较为相似,其主要的区分特征为:粘盖乳牛肝菌子实体一般为淡黄褐色,不具有菌环,菌管延生且不易分离。
而褐环乳牛肝菌子实体一般为淡褐色或红褐色,具有菌环且菌环易脱落,菌管多为直生且易分离。
粘盖乳牛肝菌和褐环乳牛肝菌与马尾松根系,形成菌根食用菌,分别属于长距离探索型和短距离探索型。
牛肝菌市场分析报告

牛肝菌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牛肝菌是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牛肝菌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本报告旨在对牛肝菌市场的现状、需求和竞争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通过本报告,我们希望能够更好地了解牛肝菌市场的发展趋势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将包括以下部分:1. 牛肝菌市场现状分析:对当前牛肝菌市场的发展情况、规模和特点进行分析,包括市场容量、市场份额、价格趋势等方面的数据和趋势描述。
2. 牛肝菌市场需求分析:对牛肝菌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包括市场需求量、需求结构、需求特点等方面的分析和探讨。
3. 牛肝菌市场竞争分析:对牛肝菌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分布情况以及竞争策略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4. 市场前景展望:结合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对未来牛肝菌市场的发展进行展望和预测。
5. 建议与展望:根据市场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对牛肝菌市场的发展和营销策略进行深入思考和规划。
6. 结论总结:对全文进行总结,概括分析结果和提出的建议,为读者提供清晰而全面的信息。
1.3 目的目的部分的内容应该解释本报告的撰写目的,即为什么要对牛肝菌市场进行分析。
可能的内容包括:该报告旨在全面了解牛肝菌市场的现状、需求和竞争情况,为相关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投资者和决策者了解牛肝菌市场的发展趋势,做出明智的投资和业务决策;为牛肝菌市场相关行业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1.4 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就牛肝菌市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包括市场现状、需求和竞争情况。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牛肝菌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需求量稳步增长。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各大品牌争夺市场份额,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加强产品品质和市场营销,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野生菌备受推崇,这些毒菌鉴别方法靠谱吗

野生菌备受推崇,这些毒菌鉴别方法靠谱吗作者:赵汉斌来源:《科学之友》2022年第09期从古至今,野生菌一直被视为“山珍”。
让美食爱好者们垂涎的不只是野生菌爽脆的口感,锅气中氤氲的鲜味物质更是让人无法抗拒。
所有的野生食用菌,几乎都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制造的8种必需氨基酸。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杨旭昆等在研究昆明市场上的羊肚菌、牛肝菌、鸡、黑鸡、松茸、干巴菌和块菌的氨基酸组成后发现,除羊肚菌外,6种野生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比例均在20%以上,其中块菌的鲜味氨基酸含量比例最高,达到28.65%,表明这些野生菌口感之鲜美是常见蔬菜瓜果远不能及的。
野生食用菌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是鲜味氨基酸中具有呈味特征的氨基酸,谷氨酸的鲜味最强。
谷氨酸的钠盐,即为味精、鸡精的主角。
野生食用菌中维生素含量也特别高,远胜一般果蔬。
此外,其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某些特殊生物活性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这也是其魅力所在。
从营养角度讲,多数野生食用菌营养成分介乎肉类和果蔬之间,堪称高营养价值保健食品。
我国西南地区是野生菌的天堂。
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2 500余种,我国已知约1 000种,西南地区有近900种,占全球食用菌物種总数的36%,全国的90%,其中,名贵、重要的食用菌有约100种。
与此同时,我国有毒菌约400种,西南地区也占了一半。
2022年4月,深圳一家医院接收了6名误食蘑菇中毒的患者。
此前,他们相约到坪山一座公园采蘑菇,食用后腹泻、呕吐。
他们采食的正是蘑菇中的毒王——致命鹅膏。
致命鹅膏因整体呈白色,故名“白毒伞”,其中的鹅膏毒肽可对人体肝、肾细胞产生严重损害,导致人体各器官功能衰竭。
这种毒素耐高温、酸碱和盐,常规的烹饪方法不能破坏其毒性,如救治不及时,食用50克即可致死。
在我国西南地区,另一种毒菌虽不如鹅膏“狠毒”,但杀伤力极高,蒙蔽性也极强——它既没有令人恐惧的鳞片,菌柄也不穿“裙”,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它就是俗称“火炭菌”的亚稀褶红菇。
云南常见野生食用菌名录地方标准

云南常见野生食用菌名录地方标准一、概述在我国,云南素有“菌王之国”之称,因其地处亚热带、热带和亚寒带三个气候带交汇处,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拥有着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
云南省野生食用菌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被誉为“福地菌乡”。
二、云南常见野生食用菌名录1. 牛肝菌2. 松茸3. 鸡枞菌4. 菌种5. 黄牛肝6. 粉头菌7. 金钱菌8. 鸡油菌9. 茶树菌10. 松露11. 昆明蘑菇三、云南野生食用菌地方标准云南省对野生食用菌的规范管理,早在xxx就发布了《云南省食用菌分析方法地方法》。
其中包含了对野生食用菌的鉴别和毒性鉴定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裙众采摘和食用野生食用菌的安全。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野生食用菌作为一种独特的食材,不仅在云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也在当今的饮食领域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由于野生食用菌的采摘和鉴别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因此云南地方标准的发布对于野生食用菌的安全保障和资源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在未来的发展中,云南能够进一步完善野生食用菌的相关规范,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五、总结在本文中,我们对云南常见野生食用菌名录及地方标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评估。
通过这些内容的探讨,相信读者对于云南野生食用菌资源以及相关的规范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希望云南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能够得到合理的保护和利用,为更多的人裙带来健康和美味。
云南省作为菌王之国,拥有着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这些美味的食材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饮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但是在采摘和食用野生食用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和资源保护问题,因此云南省制定了相关地方标准,规范了野生食用菌的管理和使用。
云南省制定了《云南省食用菌分析方法地方法》,其中包含了对野生食用菌的鉴别、毒性鉴定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裙众采摘和食用野生食用菌的安全。
这些规范的制定对于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和资源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野生食用菌的合理利用提供了保障。
干牛肝菌的护肝功能研究

干牛肝菌的护肝功能研究牛肝菌(Boletus edulis),又称为干牛肝菌、松茸,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既美味可口,又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
几千年来,牛肝菌在多个文化中都被用作食品和药材,被赋予了许多传统的药用功能。
在近年的科学研究中,人们对牛肝菌的护肝功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它确实具备一定的护肝作用。
本文将针对干牛肝菌的护肝功能展开讨论。
首先,牛肝菌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多酚、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这些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体内自由基,减轻氧化损伤,保护肝细胞的健康。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在氧化应激环境下的动物,在摄入牛肝菌后,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此外,抗氧化物质还能减轻肝脏炎症反应,降低肝脏损伤的程度。
其次,牛肝菌还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牛肝菌中含有多种具有抗炎活性的成分,如多酚类化合物、硒和β-葡聚糖等。
这些成分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少白细胞的浸润和炎症反应的程度,从而保护肝脏免受过度炎症的损伤。
更重要的是,一些研究还发现,牛肝菌中的β-葡聚糖能够激活和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肝脏的抵抗能力。
此外,牛肝菌还含有丰富的多种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矿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对肝脏的健康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
例如,蛋白质是肝细胞修复和再生的重要原料,能够促进损伤肝细胞的修复;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则能够提供能量,满足肝脏正常代谢的需求;而矿物质如锌和硒,则是许多肝脏酶的重要辅因子,能够维持肝脏正常的代谢功能。
此外,干牛肝菌中还含有丰富的多酚类化合物。
这些多酚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在肝脏护理方面,多酚类化合物还具有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病理改变,能够导致肝脏结构和功能的进一步损伤。
干牛肝菌中的多酚能够抑制肝纤维化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从而减缓肝纤维化的进展。
总结起来,干牛肝菌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和抗肝纤维化等护肝作用。
牛肝菌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

牛肝菌的功效与作用及营养价值1、牛肝菌蕴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成分,如钙、锌、铁、磷、钾等等,中医认为牛肝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因此可以把干牛肝菌入药,辅助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等问题和疾病。
牛肝菌是配制“舒筋丸”的原料哦。
2、牛肝菌含有多种维生素成分,如维生素B、维生素E、维生素A,以及叶酸成分等等,对抗流感病毒、防止感冒有一定的作用。
3、近年来,营养学家发现,牛肝菌丰富的营养成分相互作用,食疗效果很不错,不经能辅佐治疗白带异常、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对缓解小便频密、食欲不正也有一定的作用。
总结而言,肝菌确是林中菌类中功能齐全、食药兼用的珍品。
日常生活中适量多吃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辅助治疗多种疾病。
牛肝菌又叫黑荞巴,是世界性的知名食用菌之一,因肉质肥厚,极似牛肝而得名。
牛肝菌有比较多的品种,主要是按颜色可分为白牛肝菌、黄牛肝菌、黑牛肝菌三种类型。
大部分的牛肝菌都可以是食用,且味道鲜美,只有少数的品种有毒或是味道甘苦不能。
牛肝菌能被称为是“四大菌王之一”,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它丰富的营养价值。
经了解,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成分。
牛肝菌不仅可以使用,治疗贫血、头痛、体虚等问题,还可以药用治疗腰腿疼痛、妇女白带异常等等哦。
另外,据分析,100 g干牛肝菌中含蛋白质20.2 g,碳水化合物64.2 g,热量338千卡,灰分4.0 g,铁50 mg,核黄素3.68 mg。
而在新鲜的牛肝菌中,每一100g营养成分含量如下:维生素B60.06毫克,蛋白质27.8克,脂肪1.6克,碳水化合物53.3g,叶酸124.4ug,膳食纤维21.5g,维生素A18ug,胡萝卜素108ug,硫胺素0.32mg,核黄素1.72mg,维生素E4.42mg,钙2mg,磷528mg,钾1571mg,钠9.1mg,镁47mg,铁9.2mg,锌5.8毫克,硒758.8ug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松桃牛肝菌
松桃牛肝菌是贵州省铜仁市松桃县的特产。
松桃县梵净山所产的野生牛肝菌是绿色产品,在全国享有一定的盛誉。
野生牛肝菌是松桃的高级名贵特产之一,牛肝菌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多生长在林间,是滋嫩鲜美的营养品,含有效高的蛋白质,清醇味美,还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热,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
牛肝菌又称大脚菇,俗称“结齐菇”,是世界珍贵的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目前,国内、国际市场上牛肝菌干品的价值逐年上扬,优质牛肝菌干片供不应求,销价高达150—240元/kg。
牛肝菌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菌类产品。
松桃境内有地球同纬度植被保存最完好的一片净土,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梵净山。
野生牛肝菌是生长于梵净山高原森林的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野生食用菌,是素中之荤的食品,味美鲜嫩、清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无机盐、糖、钙、铁等多种微量元素,较全面的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是宴席佳肴及招待宾客、馈赠亲友之理想佳品。
牛肝菌介绍
牛肝菌类是牛肝菌科和松塔牛肝菌科等真菌的统称,其中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
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
牛肝菌的主要特征均为菌朵单生、较大、肥腴肉厚,菌柄粗壮,菌盖伞型,菌盖和菌柄为赤褐色或黄褐色,菌体受伤或切开不变色,干品为白色至黄褐色,干品香气浓厚、纯正。
白牛肝菌味道鲜美,营养丰富。
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云南省各族群众喜爱采集鲜菌烹调食用。
西欧各国也有广泛食用白牛肝菌的习惯,除新鲜的作菜外,大部分切片干燥,加工成各种小包装,用来配制汤料或做成酱油浸膏,也有制成盐腌品食用。
牛肝菌的营养价值分析
1.牛肝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2.牛肝菌是珍稀菌类,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能,特别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
3.此外,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是我国远销欧美的著名食用菌。
该菌菌体较大,肉肥厚,柄粗壮,食味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世界性著名食用菌。
据分析,100g干品中含蛋白质20.2g,碳水化合物6
4.2g,热量338千卡,灰分4.0g,Ca23mg,P500mg,Fe50mg,核黄素3.68mg.该菌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风散寒、舒筋和血、补虚提神等功效,是中成药“舒筋丸”的原料之一;又是妇科良药,可治妇女白带症及不孕症。
另外,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
可见美味牛肝菌确是林中菌类中功能齐全、食药兼用的珍品。
经常食用牛肝菌可明显增强机体免疫力、改善机体微循环
牛肝菌的食用效果
1.增强免疫力
牛肝菌是珍稀菌类,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能。
2.抗菌抗癌
3.补血益气
牛肝菌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还含有腺膘呤、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
可药用,治疗腰腿疼痛、手足麻木、四肢抽搐,还可用以治妇女白带异常。
它具有清热解烦、养血和中、追
风散寒、舒筋活血、补虚提神等功效。
中医认为对贫血、体虚、头晕、耳鸣有功效。
牛肝菌的食用禁忌
营养丰富,清热解毒,所以食无所忌。
采摘
7—9月,当时晴、时雨天气出现后4—6天,即可上山采摘,以晴天露水干后采摘为最好,阴雨天采摘较差。
加工技术
1、采后处理
(1)选菇:野外采摘的牛肝菌有时会混有杂菌、杂物,加工前要仔细精选,将不同种类的牛肝菌进行分类,分别加工,以保证加工产品的纯正。
(2)摊晾:雨天或阴天采摘的菇体含水量高,要在通风干燥处摊晾3—5小时,以降低菇体水分。
采后不能及时加工的牛肝菌也应在通风处摊晾。
(3)去杂:用不锈钢刀片削去菌柄基部的泥土、杂质,去除树枝、落叶、毛草等杂物,提高产品的净度。
(4)分类:按牛肝菌的种类、菌的大小、菌伞的开放程度进行分类,分为幼菇、半开伞菇、开伞菇等类别,分类切片加工。
2、切片。
切片的方法与厚度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切片过薄,菌片易碎,外观形状差;切片过厚,脱水难度大,干品色泽差,易出现褐变。
切片要求厚薄适度,均匀一致。
具体操作为:用不锈钢刀片沿菌柄方向纵切成片,片厚1cm左右,尽量使菌盖和菌柄连在一起,切下的边角碎料也可一同干制。
切片时不宜用生锈的菜刀,否则会影响干片的色泽,降低品质。
3、摆片。
牛肝菌切片后要及时脱水干制,干制前必须合理摆片,应按菌片的大小、厚薄、干湿程度分别摆放。
晾晒可将菌片放在竹席、窗沙或干净的晒坪上;烘干时将菌片排放在烘筛上,摆片时切忌堆积、重叠摆。
4、脱水干制。
烘烤脱水:菌片烘烤可用烘干机或烘房,量少也可用红外线灯或无烟木炭进行烘烤。
烘烤起始温度为35℃,以后每小时升高1℃,直加到60℃持续1小时后,又逐渐将温度降至50℃。
烘烤前期应启动通风窗,烘烤过程中通风窗逐渐缩小直至关闭,一般需烘烤10小时左右,采取一次性烘干,烘至菌片含水量降至于12%以下为止。
鲜片含水量大时,温度递增的速度应放慢些,骤然升温或温度过高会造成菌片软熟或焦脆。
烘烤期间应根据菌片的干燥程度,适当调换筛位,使菌片均匀脱水。
晾晒脱水、晴天上午摆片干晒,干晒时要随时翻动菌片,使菌片均匀接受阳光照射,在太阳落山前收回摊放在室内。
菌片不能在室外过夜,粘附露水会导致菌片变黑,也不允许晒至中途遭受雨淋,最好在当天晒干。
5、分级与包装。
烘干或晒干的牛肝菌菌片经回软后,即可进行分级包装。
根据牛肝菌菌片的色泽、菌盖与菌柄是否相连等外观特征,出口外销产品可分为4个等级。
一级品:菌片白色、菌盖与盖柄相连,无碎片、无霉变和虫蛀;二级品:菌片浅黄色,菌盖与菌柄相连,无破碎、无霉变和虫蛀;三级品:菌片黄色至褐色,菌柄与菌盖相连,无破碎、无霉变和虫蛀;四级品:菌片色泽深黄至深褐色,允许部分菌盖与菌柄分离,有破碎、无霉变和虫蛀。
其余为等外品,菌片分级后先用食品袋封装,再用纸箱包装,运输过程要轻拿轻放,严禁挤压,贮藏必须选择荫凉、通风、干燥和无虫鼠危害的库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