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知识
带传动基本知识

带传动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从给出的A 、B 、C 、D 中选一个答案)1. 带传动是依靠 来传递运动和功率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2. 带张紧的目的是 。
A.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使带具有一定的初拉力3.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工作平稳,基本无噪声B. 承载能力大C. 传动效率高D. 使用寿命长4. 与平带传动相比较,V 带传动的优点是 。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5. 选取V 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
A.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紧边拉力D. 带的松边拉力6. V 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的选取取决于 。
A. 传动比B. 带的线速度C. 带的型号D. 带传递的功率7.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主要由 决定。
A. 小带轮直径B. 大带轮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8. 两带轮直径一定时,减小中心距将引起 。
A.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B. 带传动效率降低C. 带工作噪声增大D. 小带轮上的包角减小9.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
A. 带的寿命缩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的工作噪声增大D. 带在工作时出现颤动10. 若忽略离心力影响时,刚开始打滑前,带传动传递的极限有效拉力Felim 与初拉力F 0之间的关系为 。
A. Felim )1/(20-=ααv f v f e e F B.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C. F elim )1/()1(20+-=ααv f v f e e F D. F elim ααv f v f e e F /)1(20+=11. 设计V 带传动时,为防止 ,应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
A. 带内的弯曲应力过大B. 小带轮上的包角过小C. 带的离心力过大D. 带的长度过长12. 一定型号V 带内弯曲应力的大小,与 成反比关系。
机械传动知识培训-带、链、齿轮传动PPT幻灯片

第一篇:带传动
三、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1)能缓冲吸振,传动平稳,噪音 小。
优
(2)具有过载保护作用。
点
(3)结构简单,制造、安装和维护
方便,成本低;
(4)适用于两轴距离较大的传动;
14
第一篇:带传动
(1)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传动 精度和传动效率低。
(2)带对轴有很大的压轴力。
缺
(3)带传动装置结构不够紧凑。
10
第一篇:带传动
多楔带:
多楔带是平带基体上有若干纵向楔形凸起, 它兼有 平带和V带的优点且弥补其不足, 多用于结构紧凑的大功 率传动中。
11
第一篇:带传动
圆形带: 圆形带的截面形状为圆
形。 仅用于如缝纫机、 仪 器等低速小功率的传动。
12
第一篇:带传动
齿形带(同步带):
同步齿形带即为啮合型传动带。 同步带内周有 一定形状的齿。
18
第一篇:带传动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V带截面尺寸:
其截面呈楔角等于40゜的梯形,如图。 V带参数: 1)、节宽bp :长度不变层。所在位置称为中性层。 2)、截面高度h:
相对高度h/bp已标准化(普通V带 为0.7,窄V带为0.9)。
19
第一篇:带传动
3)、基准直径dd: V带装在带轮上,和节宽bp相 对应的带轮直径。
23
第一篇:带传动
3)、带轮的结构
轮缘
带轮由轮缘、腹板
(轮辐)和轮毂三部分组
成。轮缘是带轮的工作部
分,制有梯形轮槽。轮毂
腹板
是带轮与轴的联接部分, 轮毂
轮缘与轮毂则用轮辐(腹
板)联接成一整体。
24
10带传动基础知识解读

带传动基础知识介绍: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或动力。
带传动的分类及优缺点:带传动的分类:按其传动原理不同可分为:摩擦型和啮合型两大类,摩擦型过载可以打滑但传动比不准确,啮合型可保证同步传动比。
以传动的原理来分:摩擦带传动,啮合带传动。
按用途分类:传动带,输送带; 按带的截面形状来分:平带,V 带,同步带。
胶帆布平带编织带棉纶片复合高速环形胶带 窄V 带普通V 带 联组V 带汽车V 带齿形V 带多楔带大楔角V 带双面V 带圆形带 宽V 带V 带平带 摩擦传动分类 梯形齿同步带 圆弧同步齿形带 同步齿形带 啮合传动分类图: 带传动的类型(根据形状划分的)带传动优点:1)有过载保护作用(过载打滑可起到保护作用) 2)有缓冲吸振作用 3)运行平稳无噪音 4)适于远距离传动,传动最大距离为15m )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 带传动的缺点:1)有弹性滑动使传动比i 不恒定 2)张紧力较大(与啮合传动相比)轴上压力较大 3)结构尺寸较大、不紧凑 4)打滑,使带寿命较短 5)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摩擦放电现象,不适宜高温、易燃、易爆的场合。
主要失效形式:1.带在带轮上打滑,不能传递动能。
2.带由于疲劳产生脱层、撕裂和拉断。
3.带的工作表面产生磨损。
带传动的应用:带传动应用于两轴平行,并且主动轮、从动轮平行的场合。
带传动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其工作速度一般为5m/s-25m/s, 使用高速环形胶带时可达60m/s ;使用锦纶片复合平带时,可达80m/s 。
胶帆布平带传递功率小于500Kw ,普通V 带传递功率小于700kW 。
带传动因具有许多的的优点,它广泛应用于各种中低精度的传动领域。
运动简图如图所示:电机输送带V 带减速器 联轴器图:带传动运动简图带和带轮平带和V 带平带。
胶帆布平带抗拉强度较大,耐湿性好,价廉,开边式教柔软。
在平带中应用最多。
此外编织带曲挠性好,传递功率小,易松弛。
带传动的基本知识 -

标记示例:
18
四、同步带传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1.同步带传动的组成
同步带传动一般是由同步带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同步带组成。同步带内 周有等距的横向齿。
同步带
同步带轮
19
同步带传动
1.2 同步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同步带传动是依靠同步带齿与同步带轮齿之间的啮合实现传动,两者无相 对滑动,从而使圆周速度同步(故称为同步带传动)。
1、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维护方便
2、有带做中间零件两轴中心距大。轴上压力大
3、吸振缓冲、传动平稳、过载保护。
4、传动比不准确、寿命低。
3
带传动的组成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
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
4
带传动的传动比i
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
12
4.小带轮的包角α1
包角——带与带轮接触弧所对应的圆心角。包角的大小反映了带与带 轮轮缘表面间接触弧的长短。
1180(dd2a dd1)57.3
13
5.中心距a
中心距——两带轮中心连线的长度。
14
6.带速v
➢带速太低,在传递功率一定时,所需圆周力增大,会引起打滑。 ➢带速太高,离心力又会使带与带轮间的压紧程度减小,传动能力降低。
1—主动轮 2—从动轮 3—传动带
20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21
2.1 同步带的类型
a)单面同步带
b)双面同步带
22
3、同步带传动应用举例
3.1.在轻工机械设备上的应用
纺织机
在精密机械设备上的应用 同步带传动在汽车上的应用
带传动知识点总结

带传动知识点总结导论传动是机械运动传递的设备,是机械装置的基本部件之一。
它主要用于将动力源的运动和力的变化转换成实际需要的运动和力,并将这些运动和力按照需要的传递到机器的各个执行部件和执行机构上。
传动包括机械传动、液压传动和气动传动。
机械传动的基本元件有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和轴承传动。
液压传动是利用液体来传递能量,使得液体能量转换成机械能的装置。
气动传动是指用气体来进行动力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本文将对机械传动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和介绍,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以及轴承传动的原理、结构、工作特点以及应用领域。
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将两个轴相互连接,并通过齿轮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转矩的机械传动方式。
齿轮传动主要包括直齿轮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以及齿条传动。
直齿轮传动是指两个齿轮的轴线平行且啮合的齿轮传动方式。
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传动比稳定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斜齿轮传动是指两个齿轮的轴线不平行,且齿轮的齿面呈斜角啮合的齿轮传动方式。
它适用于传递大功率和大转矩的情况,具有传动平稳、精度高等特点。
蜗杆传动是指通过蜗杆和蜗轮的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具有传动比大、噪音小、传动平稳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起重机械、输送机械等领域。
齿条传动是指通过齿条和齿轮的啮合来实现运动和力的传递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具有传动精度高、传动效率高等优点,在数控机床、切削机床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带传动带传动是一种利用带传递动力的机械传动方式,主要包括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
平带传动是指通过带轮和皮带的摩擦传递运动和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具有结构简单、传动平稳、吸振和缓冲性能好等优点,广泛用于各种机械设备中。
V带传动是指通过V带轮和V带的摩擦传递动力的一种传动方式。
它具有传动功率大、传动效率高、传动安全性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汽车、农机、工业机械等领域。
链传动链传动是一种通过链条传递运动和力的机械传动方式。
第二节带传动的工作情况(1)解析知识讲解

力大;但F0 过小,摩擦力小,易发生打滑。
考虑离心力的影响时,单根带最适宜的初拉力:
F0 500vPzc 2.5KaKa
mv2
N
( 注安装新带时的初拉力F0应为计算值
的1.5倍。)
初拉力F0
F0 500vPzc 2.5KaKa
一般应使松边在上,加大中心距,以增大包角。
包角系数Kα
包角系数Kα
3) 当量摩擦系数f´
当量摩擦系数f´愈大,传 递的有效拉力F 愈大;
f´与带轮、带的材料、
表面粗糙度及带轮的楔角有 关。
平型带 F
Fn
V带 F
Fn/2
Fn/2
4) 带速v
带传动的功率:
P5F00v0(1ef '21) kW
传递功率随带速增大;当带速v过大,带与带轮 间正压力减小,摩擦力减小,传递功率P 也减小。 当带速v过小时,传递功率P 也减小,则不能充分 发挥的工作能力,带速 v=5-25m/s 。
v2
d2n2
601000
当传递的圆周力大于带轮的极限摩擦力,带与 带轮就会打滑。
3、欧拉公式:
当传动带和带轮间有全面滑动趋势时,摩擦力达到
最大值,即有效圆周力达到最大值。此时,忽略离心力
的影响,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公式
表示,即
F1 F2ef '
(4)
e : 自然对数的底
fˊ: 当量摩擦系数
α: 包角,rad
601000
i n1 d2
n2 d1(1)
v2
d2n2
601000
滑动率与弹性滑动的大小有关,也与带的材
料和受力大小有关,不能得到准确的数值,一般为
带传动设计知识点总结

带传动设计知识点总结带传动是一种常用的机械传动方式,它通过两个或多个带子将动力传递给其他部件。
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来确保带传动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以下是带传动设计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关键知识点总结。
一、带传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带传动由驱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
驱动轮通过带子传递动力给从动轮,带子紧贴在两者的周边,通过摩擦力实现传动。
带传动主要依靠摩擦力和张紧力来工作,可以将旋转运动转换为线性运动。
二、带传动的类型1. 平行轴带传动:驱动轮和从动轮的轴线平行,常见的有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
平带传动适用于中小功率和低转速的传动,而V带传动适用于大功率和高转速的传动。
2. 交叉轴带传动:驱动轮和从动轮的轴线相交,常见的有交叉带传动和牵引带传动。
交叉带传动适用于轴间距较小且需要双向传动的场合,而牵引带传动适用于双轮驱动的车辆。
三、带传动的设计参数1. 传动比:传动比是驱动轮和从动轮的周速比,决定了输出转速与输入转速的关系。
2. 中心距:驱动轮和从动轮的轴心距离,决定了带传动的工作状态、张紧力的大小等。
3. 带速:带子的线速度,决定了带子的使用寿命和传输功率的大小。
4. 功率传递和效率:带传动的功率传递能力取决于带子的宽度、材料、绷紧方式等因素。
传动效率则受到摩擦、弯曲、滑移等损失的影响。
四、带传动的设计考虑因素1. 带子的选择:带子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工作条件、传动功率、速度、噪音、寿命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材料和型号。
2. 张紧方式:带传动需要保持适当的张紧力,以确保带子紧贴传动轮并防止滑动或甩脱。
常用的张紧方式有手动调节、自动调节和弹簧张紧。
3. 传动轮的设计:传动轮的直径、宽度、材料等参数需根据带子和工作条件来选择,以确保足够的摩擦力和传递功率。
4. 防护和润滑:带传动系统需要适当的防护措施,防止灰尘、水分、化学物质等对带子和传动轮的损害。
润滑则有助于减少摩擦磨损和提高传动效率。
综上所述,带传动设计需要考虑带传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带传动及其适用场合。
高一物理皮带传动知识点

高一物理皮带传动知识点皮带传动是一种常见的机械传动方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皮带传动也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高一物理中与皮带传动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和应用。
1. 皮带传动的基本原理皮带传动是利用皮带将动力从一个转轴传递到另一个转轴的一种机械传动方式。
通过牵引力或摩擦力,将驱动轴上的动力传递给被动轴。
这种传动方式的优点是传动平稳、噪音低、维护方便等。
2. 皮带传动的组成部分皮带传动主要由驱动轮、被动轮和传动带组成。
驱动轮通常由发动机或电机提供动力,传递给传动带。
传动带上的张紧轮起到调整传动带张力的作用,保持传动带的紧密联系。
被动轮接收到动力后,将其传递给被传动系统。
3. 皮带传动的分类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皮带传动可以分为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
平带传动即传动带横截面为矩形,适用于较小的传动功率。
V带传动的传动带横截面为梯形,能够承载较大的传动功率。
4. 皮带传动的优点和缺点皮带传动的优点包括传动平稳、噪音低、维护方便等。
与传统的齿轮传动相比,皮带传动能够减少震动和冲击,保护机械设备不受损伤。
然而,皮带传动也有其缺点,如传动效率较低、传动比不可调节等。
5. 皮带传动的应用皮带传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皮带传动常用于输送带、风机、压缩机等设备。
在交通运输行业,汽车发动机的曲轴就是通过皮带传动来驱动的。
6. 皮带传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在使用皮带传动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如传动带的松弛、打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张紧皮带、使用摩擦剂等方法。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也是维持皮带传动正常运行的关键。
7. 皮带传动的经济性分析使用皮带传动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其经济性。
除了传动效率和可靠性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使用寿命、维护成本等因素。
通过对比不同传动方式的经济性,我们可以选择最适合的传动方式。
总结起来,高一物理中的皮带传动知识点涉及到其基本原理、组成部分、分类、优缺点、应用、问题与解决方法以及经济性分析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带传动知识一、机器的组成二、传动装置定义:是实现能量传递机运动转换的装置作用:1)能量的分配与传递;2)运动形式的改变;3)运动速度的改变。
电传动——机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传动机械传动啮合传动摩擦传动本书讨论流体传动各种传动的特性比较见表1而摩擦传动和啮合传动的分类如P327所示三、传动类型的选择1、类型选择的主要指标:η高;外廓尺寸小、质量小,运动性能良好及符合生产条件等2、主要考虑因素:①P的大小,η高低;②V的大小;③i的大小;④外廓尺寸;⑤传动质量、成本的要求。
3、传动类型选择的一般原则①~⑧条见书本§7—1 概述一、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1、传动原理——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轮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与动力分析:主动轮①;从动轮②。
绷上带(张紧)具有初拉力(F0),接触面间产生绕压力(N),当①回转产生摩擦力(F f1),F f1拖动带,产生摩擦(F f2),使②轮回转。
以实现两轴间的运动与动力的传递。
(F f1=F f2=F f)2、特点:主要根据①摩擦传动;②挠性带;③特点相对于其它传动(啮合传动)讲的。
见书本:1)有过载保护作用;2)有缓冲吸振作用;3)运行平稳无噪音;4)适于远距离传动(a max=15m);5)制造、安装精度要求不高缺点:1)有弹性滑动使传动比i不恒定;2)张紧力较大(与啮合传动相比)轴上压力较大;3)结构尺寸较大、不紧凑;4)打滑,使带寿命较短;5)带与带轮间会产生摩擦放电现象,不适宜高温、易燃、易爆的场合。
3、应用,适用于中心距较大的中心功率两轴之间的传递运动与动力,一般适于高速端。
二、带传动的主要类型与应用带传动的类型非常多,但最常用的有:a.平型带传动——最简单,适合于a较大的情况b.V带传动——三角带—三角带传动c.多楔带—适于传递功率较大而又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d.同步带传动—啮合传动,高速、高精度,适于高精度仪器装置中带比较薄,比较轻。
带有接头(胶接)在光滑轮面上工作,内面为工作面,接头影响平稳性N 平=Q ,F f =N f =Q f ,用于中心距a 较大处,I=3~5,i max =10(有张紧时),传动效率η=969。
单根成形带、无头头,在梯形轮槽内靠两侧面工作,带剖面角︒=40ϕ,N V =(2.9~3.4)Q>N □,V v f f Q f Q f N F ⋅=⋅==2/sin 2ϕ,f V =(3.42~3.0)f ,f V >f ,∴在同样正压力下摩擦力大,承载能力大。
用于a 较小处,i 大承载能力高,传动平稳,但传动效率η=95%,寿命短,成本高,有标准,应用广泛。
三、V 带及其标准,三带胶带构造及标准1、V 带的类型:普通V 带、窄V 带、联组V 带、齿形V 带、大楔角V 带、宽V 带等。
2、构造三角胶带在内层或内外层带齿以增加柔性(抗拉体)强力层:帘布芯结构——n 层帘布——制造方便绳芯结构——线绳、尼龙绳和钢丝绳——柔顺性较好,抗弯强度高、适于较高转速,载荷不大时。
3、V 带截面与公称长度带弯曲时既不伸长又不缩短的层——中性层——又称节面带节面宽度bpbp/h —相对高度:普通V 带 D P /h=0.7;窄V 带D P /h=0.9带轮基准直径D ——带轮上与节面相对应的直径。
基准长度L d ——位于带轮基准直径上的周线长度——对称公称长度L d4、V 型带标准,三角胶带规格、尺寸、使用等要求已有国家标准按截面尺寸从小到大共有如下类型(表6-1)A B C D E F 表7-2—截面尺寸Z A B C D E 表7-3—基准长度系列①剖面型号(普通V 带)剖面尺寸和截面积 传递功率 传动转速 ②楔角要求:成型带剖面角︒=40ϕ,为保证带与轮槽接触良好,增大摩擦力,其轮槽角︒<'40ϕ,一般︒︒︒='38,36,34ϕ,差6°,4°,2°,ϕ槽<ϕ带分析带槽ϕϕ<'因为带绕上带轮后因弯曲,中性层上方纵向拉伸,横向缩短,中性层下方纵向缩短,横向拉伸。
使带与轮接触段ϕ变小,楔紧松驰,接触变坏,摩擦力减小。
为保证楔入,良好接触,轮槽楔角应适当减小,当然差值越大,楔入越紧。
但当带拉出轮槽时,则损耗功率也大。
因此,ϕ'与ϕ既要有差值,又不可太大。
带轮直径直小,弯曲越历害,ϕ'越小。
见表6-11。
③选法与标准长(老)公称长度L1——内周长度——便于测量计算长度L ——中性层长度——计算时用带轮节圆直径——公称直径(标准直径)选法:按计算时算出的长度i ca L L l =÷标注用5、标注:例 A 2240——A 型带 公称长度 Li=2240mmB 3550——B 型带 Li=3550mm(活络三角带(图6-5),可代替三角带、也较少用)§7—2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F f ——轮缘对带的摩擦力作用于带上f F '——带对轮的摩擦力作用于轮上f f F F '=P126 图7-31) 工作前(预紧)——两边初拉力F 0=F 02)工作时(传递扭矩T )——两边拉力变化:①紧力 F 0→F 1;②松边F 0→F 2仅以主动轮边带为对象(隔离体)分析:根据平衡条件:00=∑T 022211121=⋅-⋅+⋅D F D F D F f ——⇒拉力差-∆=-=F F F F f 21=传递的有效圆周力。
工作中,紧边伸长,松边缩短,总长不变,但总带长不变(即代数之和为0,伸长量=缩短量)这个关系反应在力关系上即拉力差相等(增量=减量)即:02120012F F F F F F F =+⇒-=- (6-1)由于拉力差即为接触弧上产生的摩擦力的总和,必与传递有效圆周力平衡:(取带轮为隔离体即得)∴ F F F F F f e ∆=-==21 (6-2)F e ——有效圆周力 F f ——摩擦力的总和又根据:周向力与功率的关系 带传递的功率:1000V Fe P ⋅= (KW )(6-3) F e ——有效圆周力(N ) V ——带速(m/s )由式(6-1)和(6-2)得:⎪⎩⎪⎨⎧+=+=220201Fe F F Fe F F (6-4) 讨论:F 1与F 2与F 0和F e 有关,F e 又与P 有关,当P ↑时,F e ↑,即F f ↑,但对一定的带传动其摩擦力F f 有一个极限值F fmax →由F fmax 决定了带传动的传动能力。
二、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拉力及其影响以平带传动为例,研究带在主动轮上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与松边拉力之间的关系。
分析最大有效圆周力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1、假设:1)带为柔性体,摩擦力达到极值;2)带在静摩擦状态满足库仑定律(无滑动);3)带圆周运动离心力,弯曲阻力不计;4)带无伸长变形。
2、方法:在图6-7中截取带微单元体dl (对应包角d2),建立力的微分方程式:3、推导:由单元体力的平衡关系002sin )(2sin0=-⇒=+--⇒=∑αααFd dN d dF F d F dN F n 002cos )(2cos 0=-⇒=+-+⇒=∑dF fdN d dF F d F fdN F t αα ∵12cos ,2sin ⇒<<⇒αααd d d 代入上式,并略去二阶无穷小02sin ⇒⋅αd dF ∴⎰⎰=⇒==⇒⎩⎨⎧=-=-12000F F fd F dF f dF Fd dN dF fdN Fd dN αααα αf F F l n =21,即ααf f e F F e F F 2121=⇒= (6-5) 式中:f —摩擦系数(对V 型带→f →f V 代)α—包手(rad )一般为主动轮(小轮包角))3.57(60180121︒⨯--︒≈aD D α (大轮包角))3.57(60180122︒⨯-+︒≈a D D α e —自然对数的底(e=2.718……)当πα=时,对V 带:212155F F F F =⇒= 对□带:212133F F F F =⇒= 联立 ⎪⎪⎪⎩⎪⎪⎪⎨⎧=-=-=+=αf ee e eF F F F F F F F F F F 2121020122 4、临界圆周力Fec将式(6-2)代入(6-5)整理后得带传动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临界值(不打滑时)) )11(1αf ec fc e F F F -==——(推导P 0功率时要用) (6-5) 再与(6-4)联解:)1111(2)11(200ααααf f f f ec ee F e e F F +-=+-= (6-6) 5、影响因素分析——考试曾出过题①F 0:0F F ec ∞。
↑大0F ;N 大,↑⇒ec f F F 大但F 0过大,磨损重,易松驰,寿命短。
F 0过小,工作潜力不能充分发挥,易于跳动与打滑结论:适当F 0(经验)②与α:α大接触弧长,F ec 大,传递F ec 大→传递扭矩T 越大③f :相同条件下,f 大↑,Ff ,Fe 大↑,传动承载能力高。
三角带f v >f ,∴△带承载能力大。
但f 与材质,表面状态、环境(温度、湿度等均有关),比较难于控制和稳定。
F f ——轮对带的摩擦力三、弹性滑动与打滑1、弹性滑动——不可避免设:带速V —主动轮—V 1,从动轮—V 2,弹性带,在弹性范围由受力工作,其受力变形量均为U ∆由于21F F ≠,21U L ≠∆分析:主动轮上1) 在A 1点——带刚进入V=V 12) 由A 1⇒B 1点由F 1→F 2 ΔL 1→ ∴V 1>V因轮 (1)等速回转在11B A 中V i 不变而带为适应ΔL 2小,边走边收缩(∵力越来越小),由此带的变形逐步由ΔL 1→(下降)ΔL 2至带在开始进入轮时与轮贴紧,而出轮时则落后于轮,∴带速落后于轮速。
∴V 1-V=V Z ——带相对于轮的相对滑动速度,同理,从动轮上,由A2⇒B2点,22B A 中恰恰相反,带边走边伸长,带连高于轮连。
V 2<V∴V-V 2=V S ——带对轮的相对滑动速度这种现象称弹性滑动结论:弹性滑动是在外力作用下通过摩擦力引发拉力差而使得带的弹性变形量改变而引起的带在轮面上的局部相对滑动现象(使带与轮的速度有变化,使从动轮速度低于主动轮)。
弹性滑动后果:①从动轮速度V 2小于主动轮速度V 1,使传动比不恒定。
②传动效率η↓。
③带的磨损加剧。
滑动弧(角)B 1C 1 B 2C 2—α′静止弧(角)A 1C 1 A 2C 2—α″2、打滑:——正常工作时必须避免实验证明,弹性滑动并非全在全包角α上产生,当功率P 较小时,只有部份接触弧才有弹性滑动,即只有部分接触弧才有摩擦力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