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意志
第八章 意志

有志者事竟成,破
釜沉舟,百二秦关 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 薪尝胆,三千越甲 可吞吴。
心血的结晶
马克思撰写《资本论》历时40年
李时珍写《本草纲目》用27年
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27年
歌德写《浮士德》用60年 谈迁撰写《国榷》用36年
第二节 意志行动过程
本节内容
一、 意志品质
二、 青少年意志 品质特点
三、 青少年意 志品质培 养
一、 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品质
(一) 意志的自觉性 (二) 意志的果断性 (三) 意志的坚定性 (四) 意志的自制性
(一) 意志的独立性
意志的 自觉性 :一个人有能力做出决定并执行这 些决定,有责任并愿意对的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结 果负责,深信这样的行为是切实可行的。 武断 :置他人的意见于不顾,不考虑具体情境而 一意孤行。 受暗示性:盲从没有主见,容易受他人影响。
趋避冲突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同 一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心理冲突。例 如,吸毒上瘾的人,可能受到强烈吸引而 趋向接受某种治疗但又害怕经历戒除过程 并回到一种寂寞无聊的生活,因而会产生 心理冲突。
个人面临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 标又同时具有吸引人和令人排斥的力量时的心 理冲突称为多重趋避冲突。 例如,一个人想跳槽到新的工作单位,因为新 单位有较高的经济收人和优厚的福利条件,只 是工作性质和人际关系不大容易适应。如果继 续留在原单位,有习惯的工作环境,人际关系 也较好,但经济收入和福利待遇较差些。这种 对利弊得失所进行的考虑会产生多重趋避冲突
一、 采取决定阶 段
二、 执行决定 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
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过程中人脑积极活
第八章 意志222

第八章意志当前位置:首页-授课教案-第08章意志作者:山东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07-12-22 阅读:514次一、本章主要内容1、意志概述2、意志行动过程的心理分析3、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二、教学目的1、让学生正确理解掌握意志的含义及其特征,了解意志在人们行动中的意义。
2、让学生牢固地把握意志行为过程及如何控制自己的意志行为。
3、让学生了解初中生意志的特点及怎样根据其特点进行教学。
三、教材分析1、本章重点(1)意志行为过程分析(2)意志品质及相反品质2、本章难点意志行为过程分析四、教学手段和方法1、多媒体教学2、讲授法3、心理测量人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积极主动地改造世界,使事物按照人们需要的方向发展,为人类服务,这就是人所独具有的意志活动过程。
全面了解和把握意志活动过程的心理规律,对于控制意志行动,提高活动效率,乃至对青少年素质的发展和完善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意志概述一、什么是意志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以目的调节和控制行动,克服困难,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要克服不同种类和程度的困难。
由于遇到困难的种类和性质不同,因而意志活动的表现也不同。
例如,睡觉之前要完成必须及时完成的任务;胖人要克制自己进食的生理需求而采取减肥活动;学生的刻苦学习,艰苦奋斗等,这些行动之中都有意志活动。
意志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
人在行动之前总要考虑做什么、怎么做,并按照考虑好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在行动之中遇到的困难。
通常把这种在意志支配下的行动叫意志行动。
人们在改造主客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是人的意志行动的结果。
例如,伟大的科学家,他们之所以在科学上有重大发现,起作用的不仅是他们的聪明才智,更主要的还在于他们有坚韧不拨的毅力和勇气。
他们的聪明才智往往在战胜挫折和失败中得到运用和发展。
正如北宋文学家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拨之志”。
所以,无论是创新者的毅力,还是革命者的刚毅气节等,这一类的优秀品质和行为,都凝结着一个重要成分,即意志。
心理学第八章

1 / 5第二部分心理学第八章意志一、名词解释1、意志:自觉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2、自觉性: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方面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是以坚定的信念和科学世界观为基础的。
与其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3、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的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品质。
与之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4、坚韧性:对行动目的的坚持性,并能在行动中长期保持充沛的经历等的品质。
与此相反的是顽固、执拗。
5、自制性:能自觉、灵活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言语方面的品质,与其相反的是任性和怯懦。
6、随意动作:是由意识指引的、具有一定的目的、方向性的动作,是后天习得的较熟练的动作。
7、意志基本特征:2 / 5意志行动具有自觉的目的;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与随意运动为基础。
二、填空题1、动机冲突从从形式上可分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冲突四类。
2、动机斗争从内容上可分为原则性动机斗争、非原则性动机斗争两类。
3、意志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
4、意志行动始终在自觉的目的的支配调节下进行的,它行动结果就是为了实现目的。
5、由意志支配的运动叫做随意行动,在一般情况下,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做不随意行动。
6、人的随意运动是两种信号系统,协同活动得结果,其中第二信号系统其着主导和调节作用。
7、意志坚强的程度往往与困难的情况和克服困难的程度有关。
8、动机是关于人行动的原因,目的是关于人行动要相达到的结果。
9、与自觉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10、与果断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
11、与坚韧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顽固和执拗。
12、与自制性相反的意志品质是任性和怯懦。
13 / 53、意志行动分为采取决定、执行决定两大阶段;其中心环节是执行决定。
三、选择题1、(意志)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体现。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课件

健康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压力、克服焦虑和抑郁,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意志的应用
意志力的应用场景
意志力可以应用于工作、学习、减肥、戒毒、 时间管理等各个方面。
意志力的提高方法
培养习惯、设定小目标、寻求支持和持续自我 反思等方法可以帮助提高意志力。
总结
意志力的作用和重要性
意志力是实现目标的关键,它可以帮助我们坚持 不懈、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心理学第八章意志》 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心理学中重要的主题——意志。通过了 解意志的定义、作用和表现形式,培养和提高意志力,以及意志与健康的关 系,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意志力来实现目标。
意志的形成
1
培养意志的方法
学习如何克服诱惑、制定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和保持自律,以塑造坚强的意志。
2
意志力的训练
通过实践和锻炼,逐渐增强意志力,如进行意志力训练程序和参与挑战性活动。
意志的表现形式
意志力的体现
意志力的表现可以包括坚持不懈、力、诱惑因素、情绪状态和个人信念等都 可以影响我们的意志力。
意志与健康
意志力和身体健康的关系
强大的意志力可以帮助我们坚持健康习惯,如锻炼、合理饮食和戒烟等。
意志力的发展和应用
通过训练和应用意志力,我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 实现个人成长和进步。
参考文献
相关研究和实践案例
通过参考心理学研究和实际案例,学习更多关于意志力的知识和应用。
推荐阅读材料
阅读心理学专业书籍、期刊和文章,深入了解意志力的相关领域和话题。
第八章意志(复习稿、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八章意志教学要求:1.了解意志的一般概念、青少年意志品质及特点2.掌握意志行动的结构、意志过程的障碍与克服、青少年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第一节意志概述引入案例:张海迪、林肯、桑德斯上校思考:成功的背后体现了他们的什么心理过程?(意志)一、意志的一般概念意志是人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
二、意志行动的结构一个完整的意志行动过程是由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这两个阶段构成的。
采取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是行动前头脑中确立目标、考虑计划并引向行动的一种酝酿活动,它决定着意志行动的方向。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完成阶段,它使头脑里的意图、愿望、计划和措施在行动中加以实施,从而达到目的。
在这两个阶段中又包含着许多复杂的互相联系的心理成分。
(一)采取决定阶段1.开展动机斗争由于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由需要而产生的动机也是复杂多样的。
其间有些可能是相互矛盾的。
当动机发生矛盾冲突时,便产生动机斗争。
动机斗争解决后,才能确定行动的目的。
动机冲突有三类:(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2.确定行动目的动机斗争后,行动的目的也就确定下来。
例:就业与考研,最后确定考研3.选择达到目的行动方法在确定目的后,必须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的行动方法。
(二)执行决定阶段执行决定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达到近期目的决定了立即执行;另一种是长远的目的,决定以后不立即施行,只是心理上的定向,要为今后实现这个远大的目标而做长期的准备工作。
但制定了计划而不去实施,却是意志薄弱的表现。
例:《方与圆》作者丁远峙所举的案例。
三、意志过程的障碍与克服(一)动机冲突与对待1.了解你的动机2.了解你的动机所处的位置3.学会改变自己的动机和解除冲突的方法(1)理解分析,做出调整同时放弃,另谋出路(2)让时间来考验4、折中处理,两面兼顾5、迂回而取(二)挫折感与对待挫折感是指个人动机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
在遭受挫折时,应注意以下面几种态度和方法去对待:1.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例:(1)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名言。
普通心理学-第八章意志2

动机冲突的情况有多种,以下的三种 情形是最常遇到的:
1 、 双 趋 冲 突 ( approach - approach conflict) 两个动机促使个体在行为上追求两 个目标,两个目标无法同时兼得(鱼 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二者只能取其 一而又不愿割舍其二的心理状态,即 属双趋冲突。
117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
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这通常在 下列情况下出现: ①执行决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付出较 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 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 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 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122
②作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 其它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 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 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 心理冲突。
2 、 双 避 冲 突 ( avoidance - avoidance conflict) 当个体发现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具有 威胁性,但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 二,即形成双避冲突。
3 、 趋 避 冲 突 ( approach - avoidance conflict) 一种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当个 体遇到单一目标而同时怀有两个动机 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方面又恶而 避之。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 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精神打动。它看到高 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 我努力,我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 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低,最后 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这只狐狸的行 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 无效的行为,有时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它说明,不 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能 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
第八章意志——精选推荐

第⼋章意志第⼋章意志教学⽬的:1、识记意志的概念、特征、品质。
2、掌握意志⾏动的分析。
3、了解青少年意志的特点及培养。
教学重点:意志⾏动的分析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内容如下:当学⽣围绕教学材料进⾏认知信息加⼯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扰、困难和挫折,学⽣正是在排除⼲扰、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中表现出主体实现有意识、有⽬的的⾏动的决⼼和⼒量。
这就涉及到⼼理活动的另⼀个重要⽅⾯----意志。
意志是⼼理学研究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却⼜是学校教育中⼗分重要的⼼理现象。
意志是什么?它有哪些特征?意志⾏动的过程是什么?青少年学⽣的意志特点何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的意志品质?这便是意志这⼀章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
第⼀节意志概述⼀、意志的实质(⼀)什么是意志意志是⼈⾃觉地确定⽬的,并根据⽬的⽀配、调节⾏动,克服困难,实现⽬的的⼼理过程。
例如:学⽣为了获取知识、发展认识能⼒⽽认真听课,刻苦学习;教师为提⾼教学质量、促进学⽣的发展⽽钻研教材,探索教学⽅式、⽅法;⼯⼈、农民为了提⾼劳动⽣产率⽽忘我地劳动;科技⼈员为了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呕⼼沥⾎、刻苦攻关;战⼠为了保卫国家,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等等。
⼈在这些活动中所进⾏的确定⽬的,按照所确⽴的⽬的去调节、⽀配⾏动,并在⾏动中克服所遇到的困难,使预定⽬的得以实现的⼼理活动,就是意志的表现。
意志反映了⼈在认识和变⾰主、客观现实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是⼈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的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是⼈的意识能对来⾃客观现实的信息进⾏加⼯改造,以揭⽰其本质和规律,这是意识的抽象能⼒和推理能⼒的表现;⼆是⼈的意识能主动地调节和⽀配实践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反作⽤于客观世界,即按照⼈的意志去改造客观世界。
⼈的意识能⽀配和调节⼈的⾏动作⽤于客观现实,构成⼈所特有的意志⾏动。
恩格斯说“⼀切动物的⼀切有计划的⾏动,都不能在⾃然界上打下它们意志的印记,这⼀点只有⼈才能做到。
”这说明意志是⼈类所特有的⼼理现象。
《心理学》复习题集第八章意志

《心理学》复习题集第八章意志第八章意志一、填空1、意志行动的特点是(有明确的预定目的)、(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对行动的支配表现在:一是(发动),二是(制止)。
3、意志行动的基础是(随意运动),其重要特征是(克服困难)。
4、引起动机的条件一是内在条件(需要),二是外在条件(主体之外的各种物质刺激)。
5、动机的功能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6、意志行动过程分为(采取决定阶段)、(确定行动目的)、(制定行动计划)、(作出行动决定)、(执行决定阶段)。
二、名词解释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它是人类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也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
动机有激发功能、选择和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意志的自觉性:是一个人能够深刻地认识行动的正确性和重要性,并自愿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行动目的的品质。
意志的果断性:是一个人善于迅速辨明是非,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的品质。
意志的自制性:是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品质。
意志的坚韧性:是一个人在行动中坚持决定,百折不挠地克服重重困难去达到行动目的的品质。
*双趋冲突: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
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
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者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
随意运动:意识支配的运动。
意识不能支配的运动叫不随意运动。
三、简答题1、简述意志与认识、情绪情感活动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1、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情感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态度的反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意志•“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动的三大要素。
立志是事业的大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
这旅程的尽头就有个成功在等待着。
”•——法国巴斯德爱迪生爱因斯坦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它的意志优美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
如果说情绪会明显地影响人的健康的话,那么,意志将直接制约人的成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没有成功。
•苏武,中国西汉大臣。
(前140—前60)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武帝时为郎。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
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
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
苏武死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一、意志的含义•(一)意志的概念•(二)意志行动的特征•(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一)意志的概念•意志是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目的性和计划性•意志行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意志行动的前进性;•意志活动必须符合客观规律。
意志与认知、情绪和个性的关系•意志以认知为前提,但是意志对认知过程有很大影响。
•情绪既可以是意志的动力,也可以阻力,意志可以控制情绪。
•几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1、意志与认识的关系•首先,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前提的,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
•人在选择确定目的和采取方法、步骤的过程中,审时度势,分析主客观条件,回忆过去的经验,设想未来的结果,拟定方案和制定计划,等等,都必须通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识过程才能实现。
•其次,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在认识活动中,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要克服一些困难,就需要做出意志努力。
没有意志努力,就不可能有认识过程,更不可能使认识过程深入和持久。
2、意志与情绪的关系•首先,情绪既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动力,也可以成为意志行动的阻力。
•消极情绪对意志行动的干扰作用,取决于一个人的意志力水平,意志坚强者可以克服消极情绪,使意志行动自始至终贯彻到底;意志薄弱者则可能被消极情绪压垮,使意志行动半途而废或一无所获。
•其次,意志能够控制情绪,使情绪服从理智。
3、意志和动机的关系•首先,动机是意志活动的激活者,有激励作用。
•其次,动机对人的意志有指向作用。
•动机对意志还有调节作用。
小结•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是密切联系的。
•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中包含着意志的成分;同样,意志过程中也包含着认识过程和情绪情感的成分。
•只是为了研究的需要,我们才对统一的心理过程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在对人的统一的心理活动进行分析时,我们必须注意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
意志行动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目的性•四十多年前,有一个十多岁的穷小子,他自小生长在贫民窟里,身体非常瘦弱,却立志长大后要做美国总统。
如何实现这样的抱负呢?年纪轻轻的他,经过几天几夜的思索,拟定了这样一系列的连锁目标:•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的财力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就需要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步步为营。
一天,当他看到著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办法,因而有了练健美的兴趣。
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男人。
三年后,凭着发达的肌肉和健壮的体格,他开始成为健美先生。
•在以后的几年中,他成了欧洲乃至世界健美先生。
22岁时,他进入了美国好莱坞。
在好莱坞,他花了十年时间,利用自己在体育方面的成就,一心塑造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
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
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终于接纳了他这位“黑脸庄稼人”。
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婚姻生活过了十几个春秋,他与太太生育了四个孩子,建立了一个“五好”家庭。
2003年,年逾57岁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坛,转而从政,并成功地竞选成为美国加州州长。
•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
他的经历让人们记住了这样一句话: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正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意志行动中遇到的困难有两种:内部困难和外部困难•内部困难是指内存于人脑中的某些不利因素:如消极的情绪、信心不足、态度犹豫、知识经验不足、性格上的胆怯等。
•外部困难是指由于客观条件而造成的某些不利因素:如环境条件恶劣、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周围人的冷嘲热讽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落后等。
一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2、执行决定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一般包括确定目的或目标、制定计划、产生和解决心理冲突、做出决策等许多环节。
•这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它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是意志行动的动因。
•(一)动机斗争(也称为动机冲突)•冲突(conflict)一词,乃心理冲突(mental conflict)的简称。
冲突是一种心理困境,而此种困境的形成,乃是因个人同时怀有两个动机而无法兼而获得满足所致。
•动机冲突的情况有多种,以下的三种情形是最常遇到的:•1、双趋冲突两个动机促使个体在行为上追求两个目标,两个目标无法同时兼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二者只能取其一而又不愿割舍其二的心理状态,即属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当个体发现两个目标可能同时具有威胁性,但必须接受其一才能避免其二,即形成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的心理困境。
当个体遇到单一目标而同时怀有两个动机时,一方面好而趋之,另方面又恶而避之。
•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2、确定行动目的•目的即人在行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
•目的越明确越深刻(即社会意义越大),则达到这个目的的毅力就越大,从而也越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来。
•一个没有明确目的而行动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能坚持下去,因而很难取得成功。
所以确定目的在意志行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执行阶段•1、行动方法和策略的选择;•2、克服困难以实现所作出的决定;•作出决定后,便进入实际行动阶段。
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
•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
这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出现:•①执行决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已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②作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它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
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
•③执行决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新方法,它们也可能同预定的目的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
•④有时在作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但个体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
•解决这些矛盾都需要意志努力,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也是意志行动实现的过程。
只有解决了这些矛盾才能将意志行动贯彻到底,达到预定的目的。
因此,执行决定阶段要能做到:•及时执行决定•敢于克服困难•正确对待挫折执行决定阶段的表现决定了意志行动是否成功的关键。
三、意志的品质•(一)意志的自觉性•(二)意志的独立性•(三)意志的果断性•(四)意志的自制力•(五)意志的坚持性(一)意志的自觉性•自觉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能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并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要求的意志品质。
•与自觉性品质相反的是受暗示性和独断性。
•抢劫会被判死刑吗?作案前先问派出所:抢劫会被判死刑吗?•刘某今年24岁,年后从陕西来天津找工作,连续十几天都以失败而告终,身上仅有的钱已经不够买火车票了。
刘某决定铤而走险去抢钱。
但他准备动手时却犹豫了:万一被抓会不会被判死刑?他有些担心,竟想出进派出所打听的主意。
•动手前两天,刘某走进一派出所。
他自称一位老乡在年前抢包,现被公安局抓起来了。
他向民警打听,这位老乡会不会被判死刑。
民警告诉他,抢劫的刑期与嫌疑人抢劫的数额、手段等细节都有直接关系,并不是每一个抢劫犯都会被执行死刑。
听了解释刘某放心了。
这天夜里,他从渤海大楼附近开始溜达,一直走到浙江路附近才发现一名背包的女子,刘某抢过女包撒腿就跑。
就在刘某自以为得手时,值勤民警将他当场抓住。
目前,刘某已经被警方刑拘,他所交代的犯罪过程令民警哭笑不得。
(二)意志的独立性•倾向于自主采取行动和决定•与自主性品质相反的是依从性和受暗示性。
(三)意志的果断性•果断性是一种善于明辨是非、抓住时机、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意志品质。
•与果断性品质相反的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
(四)意志的自制力•自制力是指意志行动中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的品质。
•自制力反映了意志对行动的抑制功能。
•与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冲动性。
(五)意志的坚持性•坚忍性是指对行动目的的坚持行,并能在行动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的意志品质。
•与坚忍性品质相反的是动摇和顽固。
意志品质的培养•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组织实践活动,取得直接经验•加强意志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自我要求、自我督促)。
拓展活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