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氏祠堂对联大全 - 经典对联 -
祠堂对联大全

祠堂对联大全祠堂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常常用来点缀祠堂的门楣,也是祭祖活动中的重要装饰。
祠堂对联通常由两句对仗的诗句组成,内容多为祝福家庭兴旺、后代昌盛、子孙满堂等美好祝愿。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祠堂对联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1. 金玉满堂,福寿安康。
2. 家和万事兴,子孙满堂昌。
3. 岁岁平安,代代兴旺。
4. 家财万贯,子孙满堂。
5. 福禄寿喜,家和万事兴。
6. 阖家欢乐,代代平安。
7. 世代昌盛,家业兴旺。
8. 福禄寿喜,子孙满堂。
9. 家和万事兴,福寿安康。
10. 金玉满堂,世代兴旺。
这些对联不仅在形式上对仗工整,而且在内容上都蕴含着对家庭幸福、子孙兴旺的美好祝愿。
在祠堂的门楣上悬挂这样的对联,不仅可以增添祠堂的庄重气息,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家庭的温馨与幸福。
祠堂对联的创作需要注重对词语的选择和搭配,要求用词准确、生动、简洁,同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
对联的内容要符合祭祖祈福的主题,表达对家庭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不宜出现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除了以上提到的对联案例,还有许多经典的祠堂对联,如“家和万事兴,子孙满堂昌”、“福禄寿喜,代代平安”等,这些对联都体现了中国人对家庭幸福的追求和祝福。
在祠堂的装饰中,对联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更是家庭幸福的象征。
总之,祠堂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承载了人们对家庭幸福的美好祝愿。
在创作祠堂对联时,我们应该注重对词语的选择和搭配,力求用词准确、生动、简洁,同时要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联系,力求上下贯通,语气一致,通顺流畅。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祠堂对联,感受到家庭幸福的温馨与美好。
祖宗祠堂对联大全

祖宗祠堂对联大全
一. 欢迎太阳:
1、苍海寿堂荣飞凤,礼佛祥瑞昭天灵。
2、招贤日开金箔书,历代祖宗庆嘉应。
3、书里宗室事迹芳,衙门闻道出来祥。
4、几家让字辉煌昭,婆罗门神喜交融。
二. 祝福子孙:
1、福降春侣织团圆,喜气祥瑞吉祥晴。
2、祖先形象云里出,家风温柔昭如前。
3、千家温恭富强国,百年吉祥定护身。
4、春晖日和看长河,天下咸顺蒙神宠。
三. 谢天宝:
1、求神应兆谢天宝,佳境有升须及时。
2、扆之吟咏以表志,声声祥瑞应祖宗。
3、声声慈祥蘸金油,家风乐观气象改。
4、吉祥传播致富乡,流芳百世昭祖宗。
四. 祈福灵宝:
1、祁建妆里灵宝珍,凤鸣松谷景如画。
2、泽国宝聚拜祢应,挥师灭敌敬神圣。
3、携祥瑞甘露普降,毫芒灵气洁五官。
4、家宅淳厚景如在,道德高低象在现。
祠堂大门春联大全

祠堂大门春联往往寓含着对先祖的敬仰、家族的繁荣以及对子孙后代的美好祝愿,以下是一些精选的祠堂大门春联:
1. 上联:祖德流芳远
下联:宗功世泽长
横批:源远流长
2. 上联:敬祖追源思先贤
下联:兴家立业励后昆
横批:世代永昌
3. 上联:天地人和昭祖德
下联:福禄寿全佑儿孙
横批:万代荣昌
4. 上联:缅怀先辈创业艰
下联:激励后裔守成难
横批:继往开来
5. 上联:光前裕后绵世泽
下联:继往开来振家声
横批:书香门第
6. 上联:祖宗遗训铭心刻骨
下联:子孙孝道继往开来
横批:百善孝为先
7. 上联:宗功显赫垂千古
下联:祖德辉煌照万年
横批:慎终追远
8. 上联:缅怀先祖遗风厚
下联:启迪后昆志气高
横批:敦亲睦族
每一副春联都饱含了对祖先的深深怀念,对家族传承的高度重视,以及对子孙后代寄予的殷切期望。
谢氏祠堂楹联

谢氏祠堂楹联谢氏祠堂楹联1.宝树千年茂陈留绳祖武陈留百世昌宝树焕孙枝评注:第一联①对仗工整,语义吉祥。
②上联用双关、比喻手法,全联洗练、通俗易懂。
③“千年”、“百世”语义重复。
第二联①绳祖武: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
比喻继承祖业。
绳,继续。
武,足迹。
②孙枝:喻孙儿。
“枝”与前面的“树”语义相连,比喻自然、恰切。
焕:光彩夺目、焕然一新,表达了谢氏子孙在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之中,表现得更为杰出卓越。
③上下联中,“祖”“孙”对应,全联有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寓意,吉祥美好。
用于谢氏祠堂宗庙,贴切不移。
2.陈留旧德远陈留祖德远宝树新枝长宝树宗枝长(或用“孙枝”)评注:①旧德:谓先人的德泽;往日的恩德。
唐韩愈《题楚昭王庙》:“犹有国人怀旧德,一间茅屋祭昭王。
”②联意先后有序,上联对祖先功德称颂,下联对后代祈盼,全联隐含怀念并弘扬祖德、青胜于兰、世代绵长之意。
此二联(第二联更用上“祖”、“宗”二字)可谓极切祠堂之用。
③对仗精工,语浅义深。
3.宝鼎崇典祀树德笃人伦评注:①典祀:按常礼举行的祭祀。
宋范成大《祭灶词》:“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盃盘丰典祀。
”人伦:礼教中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笃:指“笃信”忠实地信仰,深信不疑。
②用鹤顶格,切谢氏;联语切祠堂之用。
③“宝鼎”、“树德”属对欠工。
4. 陈留祖德千年远陈留祖德流芳远宝树孙枝万派长宝树宗枝奕世长评注:奕世:奕代,累世。
晋陶潜《闲情赋》:“缀文之士,奕代继作。
”5. 陈留祖德延福祉宝树孙枝洁蒸尝评注:①洁:洁诚,态度真诚。
②蒸尝:本指秋冬二祭,后泛指祭祀。
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其中深察名号第三十五有云:“享鬼神者号一曰祭。
祭之散名,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
”“蒸尝”一词取自冬祭的“蒸”和秋祭的“尝”,用部分代替全体,以指一年四季的祭祀,属修辞上的借代用法。
《后汉书?冯衍传下》:“春秋蒸尝,昭穆无列。
”6.宝树繁荣征百世陈留俎豆兆千秋评注:①俎豆:1.祭祀、宴客用的器具。
祠堂通用对联大全

祠堂通用对联大全祠堂通用对联篇11、本支百世不易;礼乐绳其祖武;2、名垂天地不朽;听聪祖考遗训;3、春秋享祀来格;烝尝万古如斯。
4、诗书贻厥孙谋。
神与日月同明。
5、思贻父母令名。
祖宗明命如闻。
6、昭穆明其礼教;祖灵穆乎不远;7、祖宗凭依在德;恭敬节让明礼;8、子孙亦以为序;俎豆荐以馨香。
9、旧德焕若其新。
子孙对越惟诚。
10、语默动静其诚。
昭穆不失其伦。
11、福星高照栋宇;富贵贵在创业;12、元吉光耀在上;礼乐幸来紫阁。
13、幸福福于劳动。
福禄繁荣来成。
14、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
15、万年支派水流东。
孔惠孔时洁蒸尝。
16、后人继世翼孙谋。
诗书礼乐尽修齐。
17、孝孙弟恭皆学问;金鼎焚香香结彩;18、春露秋霜崇祀典;秋霜春露怀先泽;19、先祖是皇礼莫愆。
银台秉烛烛生花。
20、父慈子孝笃伦常。
霞蔚云蒸启后人。
21、丁兰刻木思亲孝;千百年祖宗如在。
22、不忘孝友为家政;水源木本承先泽。
23、孟母断机教子贤。
亿万世子孙同荐。
24、还冀诗书著祖鞭。
春露秋霜展孝思。
25、百代孝慈山仰泰;以燕以翼宏堂构;26、先代贻谋由德泽;孝友传家绳祖武;27、俨若思孝孙在庆;祖功宗德流芳远;28、祖泽百年惟礼乐;祖砚父田垂燕翼;29、祭如在明德惟馨。
子孝孙贤世泽长。
30、家风十世有箕裘。
阶兰庭桂肇鸿图。
31、神至尊一诚可格;致孝思高曾以上;32、姓氏宗祠大堂神龛七言通用对联:33、祖德流芳思木本;树发千枝根共本;34、祖德振千秋大业;宗功浩大想水源。
35、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36、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37、富贵显然,必忠孝节义自任数端,方可无惭宗祖;38、诗书美矣,但农工商贾各专一业,便非不肖子孙。
39、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40、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41、穆元祀,礼莫愆,继祢、继祖、继高曾,孝思不匮;42、屡丰年,岁其有,奉牲、奉盛、奉酒醴,明德维馨。
农村祠堂对联大全

农村祠堂对联大全农村祠堂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沉淀,更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祠堂对联的出现,不仅让祠堂增添了文化气息,更是为农村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些精美的农村祠堂对联。
1. 世代传承,家风不改。
祖孙同乐,福禄齐来。
2. 三世同堂,和睦相处。
五福临门,幸福安康。
3. 家和万事兴,神仙保佑。
世代传家宝,福运绵绵。
4. 家风正,子孙兴。
福禄来,世代享。
5. 祠堂香火,世代传承。
家风淳朴,幸福永存。
6. 家庭和睦,福禄齐来。
祖孙同乐,幸福美满。
7. 传统弘扬,文化传承。
家风正,福禄临门。
8. 祠堂香火,世代传承。
家庭和睦,幸福永存。
9. 家风正,子孙兴旺。
祖孙同乐,福禄齐来。
10. 传统文化,家风正。
祖孙同乐,福禄齐来。
11. 祠堂香火,世代传承。
家庭和睦,幸福永存。
12. 家风淳朴,福禄临门。
祖孙同乐,幸福美满。
13. 传统弘扬,文化传承。
家风正,福禄临门。
14. 祠堂香火,世代传承。
家庭和睦,幸福永存。
15. 家风正,子孙兴旺。
祖孙同乐,福禄齐来。
以上是一些精美的农村祠堂对联,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对家庭和社会的美好祝愿。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让祠堂对联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愿祠堂对联的美好寓意,能够永远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的家庭和社会充满和谐、幸福和美好。
关于谢氏宗祠对联

关于谢氏宗祠对联谢氏宗祠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著名的一种文艺形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传统文化内涵备受世界范围内瞩目。
谢氏宗祠对联顾名思义是指写在谢氏宗祠之中的对联,其独特的书法、文化意蕴和宗祠跨代传承的价值使其成为了世界级宝藏。
谢氏宗祠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宗祠的一种,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宗祠是以先祖为基础的家族祭祀和崇拜之所,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家庭的核心。
谢氏宗祠最初是谢家族用于祭祀先祖的场所,后来被谢氏家族赋予了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和集体意义,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宗祠文化的典型代表。
在谢氏宗祠中,对联是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表达方式,其雄浑的韵律和卓越的文化内涵成就了谢氏宗祠对联的独特精神风貌。
谢氏宗祠对联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突出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书法技巧,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化形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宗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谢氏宗祠对联的书法技巧是其最为重要的特点之一,其特点是以工笔勾勒、繁体为主,并且字形稳重、硬朗而不失精细。
谢氏宗祠对联的书法不仅仅体现出了书法家的高超技艺和创造力,更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稳重传统和积淀。
谢氏宗祠对联的书法技巧展现了许多书法家的杰出才华和高超技艺,颇具书法艺术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谢氏宗祠对联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从其内容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博大精深。
谢氏宗祠对联的内涵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历史意义、宗教信仰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思想与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
谢氏宗祠对联的内涵包括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多种思想内容,对于人类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宗祠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谢氏宗祠对联不仅仅是宗祠文化的重要内涵之一,更是历史文化的重要瑰宝之一。
谢氏宗祠对联的价值在于其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宗祠文化的珍贵财富,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全世界文化交流融合的具体实现形式。
总之,谢氏宗祠对联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卓越的书法技巧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不仅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运用,更体现了传承文化的重要意义。
经典祠堂对联大全

经典祠堂对联经典祠堂对联大全对联,又称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楹联等,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对联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典祠堂对联大全,一起来看看吧。
经典祠堂对联1一、余地有亨泰,庆盛多吉祥。
二、绳其祖武,佑我后人。
三、聪听祖考之懿德,思贻父母以令名。
四、是训是行赞乃祖武,有典有则贻劂孙谋。
五、德叶南离饮食烹调有赖,厨称东道善恶彰昭无私。
六、元吉光耀在上,福禄繁荣来成。
七、宗祠对名山左青龙右白虎祥瑞上腾万丈焰,门前环古水襟东江袖西洲彩练直涌百川雄。
八、树发千枝根共本,江水源同流万派。
九、春秋匪懈,继序不忘。
十、孰事有恪,明德维馨。
十一、奉先思孝,敦族言欢。
十二、灵通本乎聪明山川并寿,显应由于正直人物增辉。
十三、祖遗世泽长新礼乐诗书先哲燕冀须发扬光大,宗留家声勿替衣冠文物后裔蝉联要继往开来。
十四、百族重四民士农工商各归本业,两房源一脉伯叔兄弟须念同胞。
十五、保障一方功昭禾麻菽麦,兴隆四序德遍动植飞潜。
十六、一脉源流先世泽,满堂酝酿太和春。
十七、何须溯赵钱孙李周非一脉正宗,实只求工农商学兵能五体同心。
十八、雨顺风调四时无害,民安物阜一视同仁。
十九、礼以待人恭以致昌,优然见位忾然闻声。
二十、富贵贵在创业,愉悦福于劳动。
二十一、人至上圣贤书可耕可读,德为绳祖宗恩当报当酬。
二十二、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
二十三、福星高照栋宇,礼乐幸来紫阁。
二十四、本支百世不易,蒸尝万古如斯。
二十五、百年树德,奕代流芳。
二十六、土产无价宝,地生有道才。
二十七、乃圣乃神监有赫,维宗维袒启无疆。
二十八、祖功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
二十九、萃子孙于一堂序昭序穆,祀祖宗于百代报德报恩。
三十、万叶荐余庆,千龄光本支。
三十一、燮理阴阳但是替天行道,参赞化育无非代地施恩。
三十二、昭假烈祖,佑启后人。
三十三、泽及后裔典万古,姻怡乡党俎千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氏祠堂对联大全- 经典对联-
广东谢氏宗祠是一处始建于清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
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深澳镇海滨村新街104-1号,祠坐南朝北,三落二天井的格局,主座为穿斗式结构。
兰村谢氏宗祠,址在兰村。
元顺帝年间,兰村谢氏开基祖谢潜发,由江西安成义历徙迁攸县东江乡兰村立籍。
潜发四代孙义士谢子龙,于明万历乙酉(1585)首次建立祠堂,建成后栋、中栋、前栋三楹,庙貌辉煌,时称莘仲公大祠。
万历丙戌(1586)春,山洪暴发,洪水猛涨,规模宏敞的谢氏祖祠成为废墟。
清顺治壬辰(1652),族嗣谢楚华不仕归田,携妻儿子女回到故居兰村避乱,带领族人捐资重建通族大祠,将莘仲公大祠更名谢氏家庙。
谢氏祠堂对联大全:
乌衣望族
凤羽名流系承申伯源出洛邑庭生玉树世济凤毛托佣复仇蔽障解围
上联典指唐谢小娥,改男装托佣仇家,手刃仇人,报杀父杀夫之仇。
下联典指东晋谢安侄女谢道韫聪慧有才名,曾以青绫步障自蔽,为小叔解围。
东山世第
西晋家风
此联为谢氏宗祠东山堂通用堂联。
程门道学
江左风流
上联典指北宋谢良佐,为理学家程颐四大弟子之一。
下联典指晋谢安,风流洒脱,人称风流宰相。
忠义两尽
节孝双全
上联典指南宋谢枋得,拒仕元,绝食而死。
下联典指清谢万程,居唐县,家贫不能葬父,妻卖身葬翁,郡丞感其孝,县旌节孝双全。
南邦世泽
东晋家乡
此联为广东省龙川县龙母镇洋田村谢氏祠堂联。
〖谢姓宗祠五字通用对联〗
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
谢琬莹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当代女作家谢琬莹(冰心)自题厅堂联。
决心扶世运
翘首望神州
谢觉哉撰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谢觉哉诗句联。
淝水震北寇
宣城惊南文
此联为河南省南阳市东谢营村谢氏宗祠联。
养天地正气
法古今完人
此联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英雄谢晋元自题联。
〖谢姓宗祠七字通用楹联〗
龙烟缥缈乌衣室
凤烛辉煌宝树堂
安徽省怀宁县受泉村谢氏祠堂联。
西堂自夸夫奇梦
东山系望于苍生
上联典指东晋政治家谢安,字安石,早年隐居东山,人为之语曰:安石不出,如苍生乎。
下联典指南朝宋谢灵运,尝在西堂思诗不就,忽梦见族弟惠连,得池塘生春草句,大以为工。
相业古今三太傅
家声吴越一东山
河南省南阳市谢营谢氏家祠联。
东山丝竹陶情早
春草池塘得句新
上联典指东晋大臣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早年住在会稽,纵情山水间,以丝竹陶冶情操。
四十多岁才出来做官,孝武帝时位至宰相。
当时前秦势力强盛,相继攻破梁、益、樊、邓等地,他派弟弟谢石、侄子谢玄为将领,加强防御。
太元年间,前秦大军南下,江东震惊,他又派谢石、谢玄前去抵御,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又收复一
些失地。
会稽王司马道子执政时,谢氏受到排挤,他出镇广陵。
下联典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谢玄的孙子,东晋时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
人宋,历官永嘉太守、侍中、临川内史等。
其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画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山水诗一派。
曾在西堂构思诗句,忽然梦见弟弟谢惠连,得池塘生春草一句。
江左称风流宰相
程门重道学先生
上联典指晋代宰相谢安,每游必以歌妓自随,时人谓风流宰相。
下联典指北宋学者谢良佐,学者称上蔡先生,曾从程颢受学,卒业于程颐,程门四大弟子之一。
曹子有才称八斗
仓师无字不千斤
广东省肇庆市茅坡谢氏宗祠联。
联首嵌房名曹仓。
凤毛仪世风流远
玉树生庭物色佳
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明代工官居首府
元朝鼎甲及第家
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祠堂联。
〖谢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诗思神奇,忽梦西塘青草
志趣高尚,醉卧东山白云
上联典指晋谢灵运(385-433),梦中得池塘生春草佳句。
下联典指晋宰相谢安寓居会稽,放情丘壑事。
施障解围,曾传才女
托佣诛盗,群仰勇娥
上联典指晋谢道韫。
下联典指唐谢小娥。
姜水源长,伯祖启航,陈留始发
东山地沃,安石兴苗,宝树成荫
此联典出谢姓郡望之陈留堂、东山堂、宝树堂堂号典故(参见上《谢姓宗祠门楣题辞注释》)。
溯谢氏之源,出于吕望之后,望,姜姓也。
为太岳后,岳又炎帝后也,炎帝家冀州姜水,遂以姜为姓。
至周宣登极,求后于申,申伯以女应之,称为元舅,封于申,城于谢。
考谢属陈留郡,故陈留为谢氏发祥之地,陈留堂号本此。
绝粒元都,忠义两尽
悬旌唐县,节孝双奇
上联典指南宋谢枋得。
下联典指清谢万程。
胥宇兆鹿眠,纪当年斩棘,丕基肇启创垂志事
斯堂恢鸿绪,诒奕世告虔,入庙永昭尊敬仪容
此联为福建省永春县坑仔口镇魁斗村谢氏祖厝联。
传说魁斗村谢姓人家的远祖是猎户,原本居住在仙游大圳。
在一次追逐雄鹿时,发现了一处小溪淙淙,山花烂漫的山谷,仿若桃源仙境。
猎人再也不想走了,他把全家搬迁到这里,长久地居住下来。
此处,就是如今的魁斗村。
魁斗村人杰地灵。
历史上魁斗村谢姓人家世敦诗书,人多好义,人才辈出。
三世子孙谢孟,乃元朝状元及第,才华横溢,睿智过人,被后人赞誉为胪唱第一。
十二世子孙谢鸣珂,时任湖广衡州府阳县知县,为人嫉恶如仇,爱民如子,被世人赞誉为民之父母,受到当朝皇帝的颁诏褒嘉。
十三世谢维,读书成诵,聪敏过人。
明末清初随郑成功抗清,屡立战功,郑成功叹曰:吾无知人之明,有谢维之才能,近在肘腋而不能早用。
可知,谢维乃民族英雄。
诔拟芙蓉,藻思挹凤毛之彩
赋志鹦鹉,风华袅蓝王之烟。
上联典指宋谢超宗。
下联典指谢弘微子谢庄,七岁能文,文帝见而异之。
叹曰:蓝田生玉,岂虚也哉。
黄蕉丹荔岭西多,祀祖敬宗,应念我同姓
文德武功江左盛,承先启后,毋忝尔所生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城县东泉圩谢氏宗祠联。
近傍碧溪潭,光照临风玉树
远怀乌衣巷,派分当日金陵
此联为安徽省青阳县谢家村谢氏宗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