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耦园导游词

合集下载

耦园导游词简易六年级

耦园导游词简易六年级

耦园导游词简易六年级欢迎大家来到耦园!我是今天的导游,请跟我一起游览耦园吧!耦园位于我国古都北京市,是一座充满文化氛围的园林。

它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古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意思是“耦耕”,表示人们和自然和谐共生。

耦园是按照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建造的,它融合了建筑、园景和文化艺术,是一个把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综合性文化景区。

首先,让我们来到耦园的大门口。

这里建有一座中国古代风格的牌楼,牌楼上写着“耦园”两个大字。

牌楼两边还有一些铭牌,记载了耦园的历史和建筑特点。

牌楼是中国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元素,它象征着进入一片新的世界。

经过牌楼,我们来到了耦园的主体区域。

整个耦园被分为了前园、中园和后园三个景区,并且有很多的廊、亭、榭、楼等园林建筑。

每座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让人流连忘返。

首先,我们来到前园的精华地带——风雨亭。

风雨亭是耦园的一大特色,它是一座六角形的亭子,建在湖中央。

亭子周围是水面,只有一条曲桥与岸边相连。

站在风雨亭上,可以欣赏到四面的风景。

在阳光明媚的日子,湖水会映照出亭子的影子,美不胜收。

接下来,我们来到中园的一处重要景观——凤承轩。

凤承轩是一座中国古典建筑的代表作品,它是耦园的主建筑之一。

凤承轩的外观造型优雅庄重,内部装饰也非常精细。

这里还陈列着许多古代的书籍、字画等文化艺术品,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我们来到耦园的后园——游山区。

这里有着大片的山水景观和茂密的植被。

沿着山道往上走,可以欣赏到不同高度的山景。

在山顶有一座观景亭,站在亭子上,可以眺望整个园区的美景。

除了这些景点,耦园还有许多其他的特色景观,例如荷花池、湖中岛、小桥流水等等。

这里还有一些常见的园林植物,如竹子、盆景、花草等。

如果你对园艺感兴趣,还可以参观园内的花卉展览。

听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很期待去耦园参观呢?不过在参观之前,我有一些建议。

首先,要注意保持园内的整洁和安静,不要随意乱丢垃圾或大声喧哗。

其次,要遵守园区的规定和指示,不要随意攀爬或触摸园林建筑和文物,要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

苏州耦园导游词

苏州耦园导游词

苏州耦园导游词苏州耦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一处著名的园林景点。

因为其精美的园林和历史文化价值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备受瞩目的旅游景点,苏州耦园是一处值得游览的地方。

首先,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看,苏州耦园是中国园林文化的代表之一。

它建于明朝万历年间,其建造时间已经超过四百多年,因此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个园林建筑既凝聚了中国传统园林的理念,又吸收了西方园林的建造技术,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气氛。

苏州耦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足以令人为之深深感叹。

其次,苏州耦园景色优美,各种建筑、岛屿、草堂、山石、植物铺陈成各种景致,是探索游览的好地方。

苏州耦园内有着许多亭台楼阁,以其高雅的建筑风格吸引了大量游客。

园中最著名的建筑物是远香楼,其建于清朝康熙年间。

远香楼紧靠观景山,楼上可风景无限。

另外,苏州耦园内还有一座小桥、流水和露台亭,以及桃花筏等风景,这使得游客在苏州耦园的旅游体验更加美妙。

再次,苏州耦园作为一个文化古迹也有着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特色景观,使该景区不止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景点,更是一种文化学习体验。

苏州耦园里有一个名叫“对联池”的地方,当地人称其为“十二橱。

”这里的水面上有着一些对联,是儒家文化的象征。

在对联池旁,还有一个名为“翠云楼”的地方,那里常常会有沙画或者传说故事的讲解表演,这对于学生或者想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的游客来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举动。

总之,苏州耦园作为一个旅游景区在历史和文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无论是地方人民还是来自各地游客,都可以在这里得到丰富的知识和美妙的人生经验。

是一个值得家人、朋友之间一同游玩的好地方。

耦园讲解词

耦园讲解词

耦园讲解词耦园位于苏州古城区的最东边,园林占地0.8公顷,是一座三面环河的古典园林。

而且南北有两个河埠便于坐船。

这都是众多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的。

耦园始建于清初,原名涉园,为清太守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

又名“小郁林”。

到1874年,由道台沈秉成购买并扩建,因住宅东西两边各有一园,并更名为“耦园”,古时两人耕种称耦,耦与偶相通,意为夫妇俩是一对“佳偶”双双隐居在这里。

现在来到的是第一进:门厅(轿厅)。

两边的红漆长凳是轿夫偷懒时候坐的,今天来到这里的都是贵宾,所以大家都不要去坐那个懒汉凳,我们继续往里面走。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耦园”的第二进:“茶厅”,(轿厅)是会见一般客人的地方,所以两边的家具摆设比较简单。

只多一个背靠而没有扶手。

可见坐在上面的客人身份地位仍然比较卑微。

这上面是耦园的一个全景图。

分为三个:部分两边是花园,表示他们夫妇俩隐居在这里。

中间部分是四个厅堂,表示四世同堂。

正门是主人进出的大门。

便门是下人进出的,可见在以前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

现在我们进入了“贵宾厅”,又称“载酒堂”。

是对酒吟诗来招待高官贵宾的所在。

这里的家具摆设就显的豪华气派,都是清式的红木桌椅,而且作为的扶手很高,以天然大理石镶嵌靠背,以显示来客的身份,气派。

在两边墙上就是“天园地方”的壁挂。

古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所以挂饰上圆下方的,都是用大理石镶嵌而成的。

走出载酒堂后,先回头就看到一座很古老的“砖雕门楼”,上面雕刻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展现出清代人们的生活状态。

砖雕的技术非常精湛。

虽然在1966年文革时期被破坏一部份,但大部分保留完好。

这座“诗酒联欢”的砖雕门楼也是国家级的文物。

现在回头,在我们眼前的两层建筑是当年主人的卧室和进食的地方。

现在楼下改为江南婚俗表演的场地。

两边延续的是“走马楼”是贯通东、西两个花园的通道,而东花园是整个耦园的精华。

我们穿过走廊,首先进入的是一个小花园。

苏州古典园林导游词三篇

苏州古典园林导游词三篇

苏州古典园林导游词三篇苏州古典园林导游词一:拙政园尊敬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苏州的第一大名园——拙政园。

拙政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拙政园建于明代,原名为耦庄,后经过几代主人的扩建和改造,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和风貌。

拙政园总面积约为5.2万平方米,由东、中、西三个部分组成。

东园以小巧玲珑、曲径通幽的特点著称,中园则以宽敞明快、水光潋滟的风格吸引游客,而西园则是最具特色的部分,以其奇峰怪石、幽静清雅的景观而闻名。

在拙政园的东园,你可以欣赏到许多精美的建筑和景观。

例如,东园的主要建筑之一——苏州著名的官衙建筑“五间厅”,是一座典型的明代建筑,其建筑风格简约而典雅,给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感觉。

此外,东园还有许多精心修剪的花草,供游客们欣赏。

中园是拙政园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受游客欢迎的地方之一。

这里有一座宽敞明亮的大宅院,名为“太和堂”。

太和堂是一座三进式建筑,建筑风格简约大方,内部装饰华丽精美。

太和堂的主要景点是一座精致的假山,假山上栽满了各种各样的树木和花卉,景色十分美丽。

最后,我们来到拙政园的西园。

西园是整个园林中最具特色和个性的部分,这里有许多奇峰怪石,构成了一个独特而壮观的景观。

西园中最有名的景点是“蓬莱三岛”,它是由三座岛屿组成,每座岛屿都有自己独特的景色和风格,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景观。

拙政园以其精致细腻的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建筑风格而闻名于世,每年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我相信,在你们的游览中,一定会有很多美丽的回忆留在这里。

希望您在拙政园度过一个愉快的时光!谢谢大家!苏州古典园林导游词二:留园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参观苏州的第二大名园——留园。

留园位于苏州市姑苏区,是中国古代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留园建于明代,原名为悟园,后来改为留园。

藕园简介和历史

藕园简介和历史

藕园简介和历史篇1皑皑白雪,清澈河流,古朴庭院,嶙峋假山,构成了我所喜欢的藕园。

小时侯,总喜欢在冬天来到藕园,看着那宁静的景色,心情也会不由自主地平静下来,让我能够静静地去想许多深奥的问题。

藕园,是我儿时的乐园。

很多年没去过了。

某天再次来到这个我喜欢的园林时,突然发现,藕园已非我记忆中的那样了。

古朴气息依然未变,唯一的不同只是这所苏州园林已不再单单仅苏州人喜欢了,在那里,黄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比比皆是。

经常能看到他们拿着相机,三五成群,对着眼前的美景做出评论,那眼神中分明是无限的喜欢。

那一瞬间,我突然发现,苏州,这个我从小生活的地方,仅仅在这几年中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苏州,不再是当年那个拥有着宁静的古朴的小城市了。

她已经面向全中国,面向全世界。

“Welcome to opening Suzhou.”这是我在每天上学必经之路的一块牌子上看到的。

是的,苏州已经不再腼腆,现代化的气息进入了这座城市,与她的古朴融为一体,创造出新的美景。

进步,在她悠久的历史上添了亮丽的一笔。

苏州在进步,那路上能看到她一个个塌实而坚定的脚步。

苏州精神也随之产生。

精神是一个城市要发展所必须的东西。

即使她看不到,摸不着,可是她确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支柱。

苏州,当她褪去腼腆时,她的美丽与力量让所有人惊叹;她的进步所有人有目共睹;她的潜能让所有人感慨。

苏州,是一所有魅力的城市。

相对与此等城市,“崇文,融会,创新,致远”的苏州城市精神非常好地与苏州相匹配。

也为苏州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最好的解释与规划。

作为苏州人,理所当然应该为了自己的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而作为青少年,就更应该为城市建设挑起大梁。

也许我们还小,不能做什么非常大而完美的事,但我们可以好好学习,可以为外国人介绍我们的城市,可以提高自身素质,将最完美的苏州精神与形象在我们身上得到充分体现,让外国人看到我们会说:“苏州人,好样的。

”曾经有次很晚回家。

当公交车来到车站停时,一位外国人上了车。

苏州藕园的导游词精彩例文

苏州藕园的导游词精彩例文

苏州藕园的导游词精彩例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苏州藕园的导游词精彩例文藕园坐落于城东区小新桥镇巷7号,被列入江苏文物古迹,这也是一座很有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

苏州:耦园纪录片解说词

苏州:耦园纪录片解说词

苏州:耦园纪录片解说词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名,若说拙政园自然、狮子林古趣、网师园精致、留园丰富,那么耦园,则是对浪漫的最佳诠释。

耦园,位于苏州古城仓街小新桥巷,占地约12亩。

清同治十三年,安徽巡抚沈秉成侨寓吴中养病,接连遭受了仕途不顺、父亲离世和丧妻失子的打击,他身心倦怠,买下此处几近荒废的旧园,扩地营构,有意终老于此。

然而,上天眷顾,低谷中的沈秉成遇见了江南才女严永华,两人一见倾心、互认知音,不久结为伉俪。

有这般美眷佳偶,沈秉成大喜过望,赋诗“表白”——“何当偕隐凉山麓,握月担风好耦耕”,索性将园子改名为“耦园”,寄托归耕田园之意,也喻指夫妇偕隐双栖、琴瑟和谐。

严永华与他心意相通,撰联应和“耦园住佳偶,城曲筑诗城”。

沈氏夫妇在耦园出双入对,举案齐眉,传为一时佳话。

沈秉成巧加设计,使园中景观布局处处暗合一个“偶”字,寓意成双成对。

耦园的驳岸码头就设了两处。

园子三面环水,码头一南一北,舟船沿河入园,颇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风韵。

耦园的花园则是东西成对,东西花园遥相呼应,住宅居中,形成一宅两园的布局,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具特色。

花园里的假山也是对称成双的,东花园中雄浑峻拔的黄石云冈,被誉为“吴中之冠”。

西花园则有纤巧玲珑的湖石假山。

就连东西两口井的位置,都恰好相对。

园中建筑命名也颇费心思,皆扣住一个“双”字,偕隐双山、双照楼、枕波双隐、樨筠两廊等,无一不是爱侣对偶成双、相偎相依的见证。

然而,幸福的时光并不长久,夫妇二人在耦园仅过了八年,沈秉成就被朝廷再次启用,出任顺天府尹,携夫人走马上任。

殊不料,六年后严永华竟病死异乡。

沈秉成悲恸欲绝,旧病复发,绝望地回到耦园。

他在园中睹物思人,无奈物是人已非,不久便郁郁而终。

耦园见证了爱情的亘古缠绵,如今,人们走进园中,除了感慨于造园艺术的匠心独运,更多的是感受一份浪漫的情怀,生发出对美好爱情“佳偶天成”的无限向往。

2018-2019-苏州耦园导游词范文-word范文模板 (6页)

2018-2019-苏州耦园导游词范文-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苏州耦园导游词范文耦园原名涉园,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仓街小新桥巷,为清顺治年间保宁知府陆锦所筑,取陶渊明《归辞》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之意,黄石假山是耦园的特色。

耦园为全国重点单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遗产。

此园因在住宅东西两侧各有一园,故名耦园。

南北驳岸码头是耦园特色之一,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苏州耦园导游词范文,希望大家喜欢!苏州耦园导游词园座北朝南,三面环水。

南沿小新桥巷,大门面水,有河埠驳岸码头,一条沿河小路笔直地伸展出去,连着西面的人家;北临小柳枝巷,后门设有私家码头,东接内护城河,如今依然橹声袅袅。

再东面已经是城垣的残迹,野树遮挡了外面的驳船和市井的嘈杂。

在这不显山漏水的市井之间、简陋的民居周围,耦园如幽兰般沉浸在自我芬芳的简洁文雅里,像它的主人一样孤芳自赏,自我满足于个人生活的甜蜜和安谧中,像苏州古城一样永远的遗世独立,保留着最鲜明的个性和最丰富的内涵,就象贝聿铭先生所说“有明遗构”。

三百年来,耦园安静而泰然地迎送着它的主人。

清初这里原是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后建造的涉园,名取自渊明的《归去来辞》,“园日涉以成趣”,体现了主人游园时不断追求、品味日常生活的情趣;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偕爱妻退隐,请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园。

偏于一隅,“枕波双隐”,“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

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了整个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对称、东西对应。

耦园,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汇聚了自然的精华,流连于“诗酒联欢”、吟风诵月的风流岁月里,静默在潜心修道、书生意气的自在中,还幸福在鸳梦温暖、两两相随的神仙日子里。

如今虽然佳偶不再,但诗城已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耦园导游词苏州耦园导游词园座北朝南,三面环水。

南沿小新桥巷,大门面水,有河埠驳岸码头,一条沿河小路笔直地伸展出去,连着西面的人家;北临小柳枝巷,后门设有私家码头,东接内护城河,如今依然橹声袅袅。

再东面已经是城垣的残迹,野树遮挡了外面的驳船和市井的嘈杂。

在这不显山漏水的市井之间、简陋的民居周围,耦园如幽兰般沉浸在自我芬芳的简洁文雅里,像它的主人一样孤芳自赏,自我满足于个人生活的甜蜜和安谧中,像苏州古城一样永远的遗世独立,保留着最鲜明的个性和最丰富的内涵,就象贝聿铭先生所说"有明遗构"。

三百年来,耦园安静而泰然地迎送着它的主人。

清初这里原是仕人陆锦归还故里后建造的涉园,名取自渊明的《归去来辞》, "园日涉以成趣",体现了主人游园时不断追求、品味日常生活的情趣;到了同治年间(公元1874年)安徽巡抚沈秉成抱病下野,偕爱妻退隐,请了当时有名的画家顾纭在涉园的基础上拓展开辟,这样就形成了今天的耦园。

偏于一隅,"枕波双隐","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

取名"耦",通"偶",即指佳偶连理,又道出了整个园宅的特征,布局上中轴对称、东西对应。

耦园,摒弃了世间的纷扰,汇聚了自然的精华,流连于"诗酒联欢"、吟风诵月的风流岁月里,静默在潜心修道、书生意气的自在中,还幸福在鸳梦温暖、两两相随的神仙日子里。

如今虽然佳偶不再,但诗城已然。

我们刚才看到门外跨街的石坊上,有砖刻门额"耦园"两字,一面为隶书,一面为篆书,是园主沈秉成孙子的好友、近代书法家周退密先生所书,古朴、典雅、沉静,正符合了耦园的基调。

大家再注意看耦园的大门,简单而坚固的石门框内竟然不是木制的门板,而是用上等的竹片拼制髹漆而成。

细密的交织中把沉涩剔除了,鲜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跃然而出,男耕女织、夫妻和谐的生活气息越发浓厚了。

"游览路线——"【穿过"平泉小隐"天井,来到轿厅中央平面图前】大家看这幅耦园全景图,园子不大,占地面积0.8公顷,中央部分有明显的南北中轴线,从水码头开始,依次为门厅、轿厅(我们现在的位置)、大厅和楼厅,整个住宅区带有明显的仕宦第宅的传统特点。

在布局上,"以楼环园,以水环楼";同时暗合"偶"宇,东西花园相互对应。

东花园以中心的黄石假山为主景,高拔峻挺,是涉园的遗存,也是苏州古典园林里最着名的黄石假山;西花园则以湖石构景,绵延舒展。

同时,在个体建筑上也有樨廊、筠廊之间,双照楼、听橹楼之间,吾爱亭、望月亭之间等等两两呼应,或东西、或南北、或上下、或明暗、或高低等不一而足。

由于历史上耦园多次被毁,文革期间沦为工人宿舍,八十年代重新整修,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建筑框架,但就整个园林来说,住宅部分艺术性略显薄弱。

就像我们看到天井的门楼上,已没有太多的装饰,西边的风穿牡丹,东边的孔雀开屏,除了多了一层富贵气之外,好像和"平泉小隐"也不甚和谐."平泉"原指唐朝高官李邺侯的别墅,后通指隐居场所;"小隐"则隐于野,说出了园主远离庙堂、浪逐江湖的心愿。

寄情山林,从晋开始——直以来是文人在战争频召仍、党权争霸、政治主张难以实施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以退为守的内敛的生活方式。

桃花源的创造,乌托邦的具像构造,以一种出世的心情去过人世的生活。

在城市重文明发达的时代,人力物力叠山理水在家中,坐拥山林的自然美景,同时享受诗文酬唱的风雅。

亲爱的朋友,在轿厅里,稍事休息,消除一下旅途的疲劳,进入园主在坊里隙地为我们准备的"城市山林"。

【北行进入大厅载酒堂】高大爽洁,大厅巍然,面对门楼上"厚德载福"的温良教训。

这里原是主人会客、宴聚、议事、仪礼的主要场所。

虽然这一套清式的红木家具是从别处收集而来,倒也庄严合体。

而大堂名为"载酒"却别有心情了。

匾额是东花园落成后,沈秉成邀众友庆贺,李鸿裔欣然题写的:东园藻成,同仁燕集斯堂,遂以载酒颜之,盖取唐人东园载酒西园醉涛意也。

而在1993年重建之后,王西野先生顺着这层意思,借陆游先生词句"载酒园林,寻常巷陌",附会成一对联悬挂中堂:东园载酒西园醉,南陌寻花北陌归。

虽然是朱门快事,斗酒诗百篇,不只有少了政治侵轧之后才能享受到的彻底的心灵自由吗这不正是园主孜孜以求的平常里弄里的百姓生活吗抱柱联上"左壁观园右壁观史,西涧种柳东涧种松"和堂前东西两侧小门的门额"载酒"、"问字"相呼应,我想这可能是园主规划住宅功能的总体理念吧:东园以宴乐赏景雅聚为主,西园以静修着述藏书为主,承继了苏州古典造园以辉映自然和人文精神的一贯传统。

"观之不足"一直是园林审美过程中最大的妙处和难处,寻字外之意,景外之致,才能帮助我们正确领略园林的东方魅力。

所以大家不妨细想,主人载酒肯定不会为了买醉,实写酒事,虚指酒外之兴。

正如欧阳修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载酒"原来为了流连山水间,难怪东花园主要观景点取名"山水间"、实至名归,把载酒的谜底揭了。

从这一点又再次证明了耦园在设计过程中文人山水的特点,耦园充分体现了园林布局上的因果对应、前后连贯和融会贯通。

【楼厅院中】最后一进一般为家眷居住的地方。

小院安静而绿意盎然,植有桂花和玉兰等树,扣"金玉满堂"之意。

而门楼是清代旧物,可惜在文革中遭毁,依稀可辨的砖刻细腻精雅,场景一派清新自然,"诗酒联欢"的主题表现很具体,完全不像一般的深宅大院到处是诗书礼仪的规范教训,显示了主人对现实生活的热情,和夫妻相随、远离尘俗,幸福的家庭生活。

特别——提的是整个楼厅的建筑为二层,呈凹型。

两边分别和东西侧楼相通,往东可达东花园的补读旧书楼以及最东端的双照楼,这一部分也呈凹型;西行沿楼便是西花园的藏书楼,曲折凹型。

整体连贯一气,俗称"走马楼"。

砖刻门楼、风火墙、走马楼都是徽派建筑特有的。

主人原为安徽巡抚,自然受其影响,同时徽商自明中叶势力遍及全国各地,徽派文化成为一时的风尚。

而这里的走马楼依据住宅东西分配的特点,不像经常所见的四方型围廊,而是在北墙处曲折有序、错落有致、蜿蜒伸展,跨度长达四十米,把东西花园的景色尽收眼底,形成了耦园一大特色。

【东循廊前往东花园,小天井内】这里是中厅与东花园之间的过渡空间,我们可以注意到由中轴线到东花园的审美视角在渐次敞开,身后的院墙壁立,而向东的樨廊,且割且联,山体若隐若现,社会生活在墙之后,个体生命体悟就在眼前;空间由实而虚,渐人佳境。

而这里又有一小体量的"无俗韵轩"分割空间为二,南面在废墟上现辟为盆景园,北部几座太湖峰石清白兀立,掩映在浓郁墨绿的桂花丛中,尽显妩媚之姿;中有一布满纤细的浮雕的鼓墩石,原为主人放置兰花的花座;旁有一拙朴的石条矮矮地横在两石之上古松之下,想必是主人兴之所至操琴的地方。

四时不同,兰桂馨香飘然人室,催发主人雅兴,细听松子落地,和以《高山流水》,不亦乐乎! 无俗韵轩内南望,三扇冰裂纹的窗户在黯淡的室内织起了一张思想的网,宜静定,宜小聚,宜清乐,宜雅谈,而作壁上观,推窗即成三幅绿意盎然的诗画作品,特别是月正中天,光辉落在树梢时,此情此景,饶有禅机。

匾额清丽秀雅,是中国最后一位秀才——苏局仙老人手题的。

在东侧外墙镶嵌了一扇半透明的花窗,四角有双鱼、蝙蝠图案,四方的窗内中置梅花图形,铺满万字装饰变体,中放四扇方形明窗,吉祥的图形象征相濡以沫、高洁、幸福的爱情生活。

当时的女主人湖州才女严永华亲书"耦园住佳耦,城曲筑诗城",横批:枕波双隐。

典出《世说新语》孙子荆归隐山林,欲枕石漱流,作狂狷态。

这里一语双关,既形象地描绘了江南流水人家的家园特征,又暗示夫妻双隐,可谓才情双绝。

轩南北一空园一实墙,虚实对比。

前面的门廊连接中部和东部,既便利雨日烈阳下的行走,又可稍作停顿,同时又成为游园的序曲,城曲诗情的发轫。

【由樨廊北行,经藤花舫、储香馆,到城曲草堂】游廊曲折环合,连接着各个主要观景点。

西面秋阴丹桂芬芳,故称樨廊;樨,木樨,桂花的别称,因为树干断面的年轮如犀角图纹。

东面相应的叫筠廊,早春新生之竹谓之"筠"。

利用城曲草堂的门廊和南部听橹楼、魁星阁之间的走道,引导我们从不同方位、不同季节去欣赏位于中央位置的山水主景。

这一部分曾经是清初涉园的位置,黄石假山、受月池、宛虹杠小桥是当时的遗存;耦园主人购得该园后,在原有的建筑废墟上精心设计,根据山水特征重新安排了亭台楼阁,退居四周,尽量控制体量,与原有风格浑然一体,形成了今天的格局。

所以大家注意看,西侧樨廊拐角处巧妙地安排了藤花舫,山阴廊侧,小巧玲珑,不失为初春紫藤入画、盛夏藤阴下午后小憩的绝妙场所,同时主人引庄子"不系之舟"的遐想,"无所求,饱食而遨游",闲散自在之情油然而生;我们身后沿着北墙的就是走马楼的东面延伸部分,曲尺形,各有名头。

楼下先是储香馆。

因为是小孩渎书的地方,为勉励他们勤奋苦读获取露功名,"蟾宫折桂",光宗耀祖,故借每年金秋桂雨飘香举行乡试的来由,命名为"储香"待放,殷切希望自己的孩露子脱颖而出。

城曲草堂、安乐国、还砚斋,楼上的补读旧书楼、双照楼作为宴客、休憩、读书、诗画的主要场所。

草堂名取唐朝诗人李贺的诗:"女牛渡天河,柳烟满城曲",诉说园主夫妇如牛郎织女得三生缘相聚人间,园门前河埠头上的依依杨柳柔情似水,柳絮绮丽如梦常在,园主对生活的知足略见一斑了,于是更毅然决然放弃名利场,钻进温柔乡、"安乐国",天上人间只在今朝矣。

在尽头的还砚斋清净澹泊,"闲中觅伴书为上,身外无求睡最安",乾嘉时期书法四大家之一的刘墉的题联真是恰到好处。

登楼现在补读旧书楼设有评弹小曲,铮铮丝弦、温婉吴语,倒也和水乡情调贴切,双照楼的茶社引入了城根的摇船和外护城河的汽笛,市民的行色和远方朋友的音信,撇去道家王僧襦的思辩:道之所贵,空有兼志,行之所贵,真假双照。

在日月双照的楼里,园内外、心内外的感触也融在一杯清茶里了。

整个建筑基调一致,正如草堂里的一副对联所写:卧石听涛满松色,开门看雨一片蕉声,有声有色的极致享受好像只有在自然的天籁里精神的空灵里才能得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