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报告

合集下载

2024年超薄铜箔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超薄铜箔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超薄铜箔市场前景分析引言超薄铜箔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电子、通信、能源以及汽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超薄铜箔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以了解该市场的潜力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市场概况超薄铜箔广泛应用于电路板、太阳能电池、锂电池等领域,其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以及高强度使其成为上述行业的首选材料。

目前,超薄铜箔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全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市场驱动因素1.电子设备的普及和更新换代推动了超薄铜箔市场的增长。

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电子设备市场持续扩大,从而刺激了对超薄铜箔的需求。

2.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也为超薄铜箔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机会。

太阳能电池和锂电池等新能源设备需要超薄铜箔来作为导电材料,随着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壮大,对超薄铜箔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

市场挑战尽管超薄铜箔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材料成本上涨:超薄铜箔的生产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铜等,而铜等金属的价格波动较大,有时可能会导致超薄铜箔的成本上涨,影响市场竞争力。

2. 技术难题:随着超薄铜箔的厚度不断减小,其加工和制备技术也面临不小的挑战。

需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探索更加高效和节能的生产工艺。

市场发展趋势1.创新产品的推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望出现更轻薄、导电性更好的超薄铜箔产品,以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2.拓展应用领域:超薄铜箔除了应用于电子和能源领域,还可以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高科技领域。

未来,超薄铜箔的应用领域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

3.环保生产工艺的发展: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超薄铜箔生产领域也将推广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工艺,以满足市场需求。

总结超薄铜箔市场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随着电子设备和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对超薄铜箔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然而,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上涨和技术难题也是市场发展的挑战。

未来,超薄铜箔市场有望在创新产品、拓展应用领域以及环保生产工艺的推进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2023年压延铜箔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压延铜箔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压延铜箔行业市场前景分析压延铜箔行业是电子、通信、航空、军工等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其市场前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市场需求、技术发展以及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对压延铜箔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行业现状随着电子通信行业快速发展,压延铜箔产业在我国也逐渐走向成熟。

目前,我国压延铜箔行业已初步形成了南、北两大产业集聚区,其中南部地区以广东为代表,北部地区以江苏、山东为代表。

行业内主要企业有:信义光能、汉钟精密、上海慧鑫、信立泰、硕彦电子等。

二、市场需求1. 电子通信领域压延铜箔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如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

市场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其中5G通信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压延铜箔市场需求。

2. 航空军工领域压延铜箔在航空军工领域也有较广泛的应用,如飞机航电、雷电防护、卫星热控等。

随着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压延铜箔在军工领域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三、技术发展1. 制作工艺压延铜箔制作工艺目前已经非常成熟,主要有传统的板、箔、带式制造工艺和新型的薄膜制造工艺两种。

2. 新材料技术目前,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新型材料在压延铜箔行业中的应用不断增多,例如高强度低返曲性材料、高导热、高热稳定性材料和高粘附强度材料等。

四、政策环境1. 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压延铜箔行业是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在技术创新、国家产业基地布局等方面加强支持,为压延铜箔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环境。

2. 质量标准我国专门发布了压延铜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综上所述,压延铜箔行业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在产业政策、需求市场推动、技术创新发展等方面都为压延铜箔行业的进一步壮大提供了支持。

随着5G通信的普及和军工科技的不断提升,压延铜箔市场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市场前景值得期待。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一、铜箔与铜箔产业链上下游分析1、铜箔与电解铜箔铜箔是现代电子行业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依照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压延铜箔和电解铜箔两类。

从产品性能上看,压延铜箔的性能更好。

但由于生产压延铜箔的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生产精度要求高,而生产一致性较差。

因此,目前,市场上的铜箔以电解铜箔为主,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压延铜箔则作为补充。

电解铜箔(Electrode Posited copper)是指以电解铜为主要原料,用电解法生产的金属铜箔。

将电解铜经溶解制成硫酸铜电解溶液,再在专用的电解设备中将硫酸铜电解液通过直流电的作用,电沉积而制成箔,然后对其进行表面粗化、防氧化处置等一系列处置后经分切检测后制成成品。

2、电解铜箔的上游市场铜材加工行业是电解铜箔行业原材料的主要供给产业。

铜材加工,是以阴极铜为原材料,将其加工成铜管、铜杆、线缆等产品。

铜材加工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行业发展充分、技术进步快。

铜杆是电解铜箔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生产本钱的主要组成部份;铜杆产品质量的好坏对电解铜箔的生产有较大的影响。

铜杆属于大宗商品,市场价钱透明,市场竞争比较充分。

3、电解铜箔的下游市场铜箔的下游销售,一般采用“铜价+加工费”的模式。

铜的价钱随着大宗商品的报价而变更,加工费则按照市场情况而发生变更。

铜箔按下游需求可以分为标准铜箔(CCL、PCB)、锂电铜箔和电磁屏蔽用铜箔。

标准铜箔是生产覆铜板(CCL)和印制线路板(PCB)的主要原材料,普遍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是铜箔第一大应用领域,厚度一般在12-70μm(标准铜箔);锂电铜箔主要用于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类锂电池及储能用锂电池,为铜箔第二大应用领域;锂电铜箔既充当电池内负极活性材料载体,又充当负极电子搜集与传导体厚度一般7~20微米。

电磁屏蔽用铜箔,主要应用于医院、通信、军事等需要电磁屏蔽等部份领域,其比重较小。

二、我国铜箔行业产能产量发展现状1、国内铜箔产业历年产能产量分析按照中电协铜箔行业分会的统计,我国2021年-2021年铜箔产业的历年产能和产量如下图:铜箔最初以用于电子电路上的标准铜箔为主,2021年我国锂电铜箔的年产量仅占昔时铜箔产量的%。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范文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范文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范文首先,我们来分析我国铜箔行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产品的不断涌现,对高质量的铜箔需求量不断增加。

我国铜箔行业在技术水平、产销规模、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

首先,我国的铜箔生产技术和设备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企业在产品质量方面甚至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其次,我国铜箔行业的产销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铜箔生产国。

第三,我国铜箔行业在市场占有率方面也取得了积极进展,部分企业已经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并开始向海外市场拓展。

总的来说,我国铜箔行业在技术水平、产销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等方面都处于较为良好的发展阶段。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我国铜箔行业的发展前景。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对高质量铜箔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首先,我国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将为铜箔行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

无论是手机、电脑、平板还是电视、汽车的电子产品等,都需要大量的高质量铜箔。

其次,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普及,铜箔行业作为5G通信基站建设的重要材料,其需求量将进一步增加。

再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对锂电池的需求量也将大幅增加,而铜箔在锂电池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最后,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铜箔生产国,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进一步扩大了出口空间。

综合上述因素,我国铜箔行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国铜箔行业在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企业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还存在差距,需要加大力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其次,一些中小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较大的压力,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

最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铜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需要加强环保技术与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铜箔行业在发展现状和前景方面都表现出非常良好的态势。

在电子产业快速发展和智能化需求的推动下,我国铜箔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化成箔行业分析报告

化成箔行业分析报告

化成箔行业分析报告化成箔行业分析报告一、定义化成箔也称作金属箔,是一种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非常薄的平面材料。

化成箔的厚度通常在0.0005毫米至0.2毫米之间,薄至可以看作是一张纸。

这些箔片可以针对不同应用进行表面处理,例如通过镀膜、镀铝、涂层等加工工序来增强(例如:防氧化、耐磨损、增强附着力等)或者改变其性质。

通常情况下,化成箔适用于电子产品和包装材料等领域。

二、分类特点根据所采用的金属种类不同,化成箔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铝箔、铜箔、镍箔、锡箔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因此适用于不同的应用。

一般情况下,化成箔的特点包括如下方面:1. 非常薄:化成箔的厚度非常薄,具有较强的柔韧性和可塑性,适用于各种形状的加工和使用。

2. 耐高温、耐腐蚀:化成箔的材料种类不同,可以适用于各种化学环境。

3. 优良的屏蔽性能:化成箔遮蔽性能强,适合于一些要求较高的领域。

4. 高强度、高导电性: 化成箔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例如高导电性、高强度等。

三、产业链产业链主要包括化成箔原材料、化成箔压延加工、化成箔细分应用及下游生产供应链。

1. 化成箔原材料:铝锭、铜杆、镍板等金属材料。

2. 化成箔压延加工:这项加工产业主要用于将金属原材料加工成超薄的化成箔,包括:粗轧、精轧、冷轧、拉伸等工序。

3. 化成箔细分应用:化成箔的细分应用包含电容器箔、电池箔、磁性材料箔、印刷箔、装饰箔、缆线箔等细分领域。

4. 下游生产供应链:化成箔的下游应用包括各种电子元件、食品包装、医药包装、建筑等多个领域。

四、发展历程化成箔行业是一个持续增长的发展行业,成长的主要原因包括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人口增长和人均收入增加,加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电子产品和食品包装等高品质需求的不断上涨,使得化成箔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化成箔作为高性能包装材料逐步成为食品、医药和其他特殊领域的重要材料,其市场需求持续增加,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五、行业政策文件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化成箔行业持续发展。

2024年压延铜箔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压延铜箔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压延铜箔市场分析现状概述本文将对当前压延铜箔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会介绍压延铜箔的定义和用途。

然后,会对全球和中国压延铜箔市场的规模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估。

接下来,会讨论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主要厂商的分布情况。

最后,将提出对未来市场发展的一些建议和展望。

压延铜箔的定义和用途压延铜箔是一种由纯铜制成的薄片,通常用于电子、通信、建筑、航空航天等领域。

它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导热性和耐腐蚀性,适用于制作电路板、电子元件、隔热材料等。

全球压延铜箔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全球压延铜箔市场规模呈稳步增长趋势。

由于电子设备的普及和电子行业的发展,对压延铜箔的需求不断增加。

此外,汽车制造和建筑业也对压延铜箔市场的增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全球压延铜箔市场中,亚太地区表现出较快的增长势头。

中国、日本和韩国是该地区主要的压延铜箔生产国家。

中国在全球压延铜箔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在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不过,压延铜箔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原材料供应的波动性、环境保护要求的加强以及不断提升的质量标准都对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市场竞争格局和主要厂商分布情况全球压延铜箔市场具有一定的集中度,少数大型厂商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

这些厂商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可以提供高质量的压延铜箔产品。

同时,它们还通过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中国是全球压延铜箔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主要的厂商分布在河南、江苏、山东等地,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铜资源和良好的交通条件,为压延铜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势。

对未来市场发展的建议和展望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压延铜箔企业应该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他们需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以满足客户不断提升的需求。

同时,企业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取有效的资源管理和节能减排措施。

随着电子行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的持续发展,压延铜箔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是有色金属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它将有色金属原材料通过一系列的加工工艺,如轧制、拉伸、挤压等,制成各种板材、带材、管材、棒材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电子、机械等众多领域。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一、行业现状目前,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在生产技术方面,不断有新的工艺和设备被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企业的规模也在逐渐扩大,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并购重组等方式,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从市场需求来看,建筑、汽车、电子等行业对有色金属压延制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产业的推动下,如新能源汽车、5G 通信等,对高性能、高精度的有色金属压延产品的需求更为迫切。

然而,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例如,原材料价格的波动给企业的成本控制带来了较大压力;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使得企业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此外,国际市场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对行业的出口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市场前景的有利因素(一)经济增长带动需求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从而增加对有色金属压延产品的需求。

例如,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需要大量的建筑用铝材和钢材;工业制造的升级,对高精度的铜材、铝材等有更高的需求。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风能等新兴产业的崛起,为有色金属压延加工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机等部件需要大量的铜箔、铝箔等材料;光伏产业中的太阳能电池板边框通常采用铝合金材料;风能发电设备中的叶片、塔架等也离不开有色金属压延制品。

(三)技术进步推动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有色金属压延加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例如,连续铸轧、精密轧制等技术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拓展了应用领域。

同时,材料科学的发展也为研发新型有色金属压延材料提供了可能。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范文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范文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范文
一、铜箔行业的发展现状
1、铜箔行业的产品普及
铜箔片是用铜箔制造的一种金属片材料,它可以出现于电子研究实验室、电子电路板、汽车配件、机器人部件等。

除此之外,铜箔还可以被用
于工业领域,如制造飞机及汽车引擎的外壳,保护大型管线和外壳,以及
机器的组装部件等等。

因此,铜箔片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行业的青睐,
于是发展得越来越好。

2、铜箔行业技术创新
近几年,铜箔行业的研发技术创新不断发展,铜箔产品的性能也不断
提升,从非晶材料,热压材料到特种材料,技术水平都有着质的飞跃。

同时,还新增了许多精密加工工艺,这些都使得铜箔产品在使用性能和安全
性上得到了极大提升。

3、铜箔行业成熟市场
随着铜箔产业的发展,市场正在变得越来越成熟,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这是因为市场需求日渐增加,铜箔产品也日渐成熟,在市场上受到了越来
越多消费者的追捧。

二、铜箔行业的前景分析
1、产业技术进一步改进,质量更高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铜箔产业的产品质量也将进一步进步,由于传
统的铜制在制造过程中易产生质量问题,所以新兴的铜箔产品可以更加精确,质量更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一、铜箔与铜箔产业链上下游分析1、铜箔与电解铜箔铜箔是现代电子行业不可替代的基础材料,按照制造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压延铜箔和电解铜箔两类。

从产品性能上看,压延铜箔的性能更好。

但由于生产压延铜箔的生产工艺复杂、流程长,生产精度要求高,而生产一致性较差。

因此,目前,市场上的铜箔以电解铜箔为主,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压延铜箔则作为补充。

电解铜箔(Electrode Posited copper)是指以电解铜为主要原料,用电解法生产的金属铜箔。

将电解铜经溶解制成硫酸铜电解溶液,再在专用的电解设备中将硫酸铜电解液通过直流电的作用,电沉积而制成箔,然后对其进行表面粗化、防氧化处理等一系列处理后经分切检测后制成成品。

2、电解铜箔的上游市场铜材加工行业是电解铜箔行业原材料的主要供应产业。

铜材加工,是以阴极铜为原材料,将其加工成铜管、铜杆、线缆等产品。

铜材加工行业属于竞争性行业,行业发展充分、技术进步快。

铜杆是电解铜箔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生产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铜杆产品质量的优劣对电解铜箔的生产有较大的影响。

铜杆属于大宗商品,市场价格透明,市场竞争比较充分。

3、电解铜箔的下游市场铜箔的下游销售,一般采用“铜价+加工费”的模式。

铜的价格随着大宗商品的报价而变动,加工费则根据市场情况而发生变动。

铜箔按下游需求可以分为标准铜箔(CCL、PCB)、锂电铜箔和电磁屏蔽用铜箔。

标准铜箔是生产覆铜板(CCL)和印制线路板(PCB)的主要原材料,普遍应用于电子信息产业,是铜箔第一大应用领域,厚度一般在12-70μm(标准铜箔);锂电铜箔主要用于消费类锂电池、动力类锂电池及储能用锂电池,为铜箔第二大应用领域;锂电铜箔既充当电池内负极活性材料载体,又充当负极电子收集与传导体厚度一般7~20微米。

电磁屏蔽用铜箔,主要应用于医院、通信、军事等需要电磁屏蔽等部分领域,其比重较小。

二、我国铜箔行业产能产量发展现状1、国内铜箔产业历年产能产量分析根据中电协铜箔行业分会的统计,我国2011年-2016年铜箔产业的历年产能和产量如下图:铜箔最初以用于电子电路上的标准铜箔为主,2011年我国锂电铜箔的年产量仅占当年铜箔产量的 5.98%。

不过,最近几年,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兴起,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负极材料上需要大量的锂电铜箔作为负极材料的集流体,因此,我国的锂电铜箔的产量占总产量的比重越来越大。

2016年,我国锂电铜箔的年产量产总产量的比重已经超过20%。

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产量不断提升,预计这个比例仍将不断提升。

以下为中电协铜箔行业分会的统计数据:2、铜箔行业最近两年的扩产情况从2016年开始,由于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对于锂电铜箔的需求量突然放大,造成整个铜箔行业处于整体供不应求状态。

因此,铜箔整体处于涨价阶段。

铜箔的加工费从2016年的34,000元/吨,到2017年一度突破40,000元/吨,毛利润率提升迅速。

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2017年国内各大铜箔厂商开始扩大产能。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数据显示,调研22家国内铜箔企业数据统计,2017年新增电解铜箔年产能为15.02万吨,其中锂电铜箔约新增年产能为10.97万吨,标准铜箔新增年产能约4.05万吨。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2017年3月的数据,2017年后国内主要铜箔厂商计划新增产能如下表:三、标准铜箔行业简介及市场前景分析1、标准铜箔标准铜箔的厚度一般在12-70μm,其性能要求为:导电率好、耐电压、高抗拉强度;制作工艺:工序较多、相对复杂;表面区别:一面光面(印制线路),一面毛面(与覆铜板结合)。

标准铜箔主要用于覆铜板(CCL)及印制线路板(PCB)的生产。

2、覆铜板用标准铜箔(1)覆铜板覆铜板(CCL)是将强材料浸以树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板状材料。

铜箔的作用是在由覆铜板做成的印制电路板上形成导电线路。

其电路的形成是在覆铜板上有选择地经过蚀刻等工艺制成。

增强材料是使覆铜板具有一定的机械刚性,包括纤维素纸、电子玻璃纤维纺织布、无纺织布、合成纤维纺织布、无纺布等。

粘结剂的作用是使增强材料之间及增强材料与铜箔粘结在一起,主体成分是树脂,其它成分还有固化剂、固化促进剂、阻燃剂、改性剂、填料等,增强材料与粘结剂组成覆铜板的绝缘基体。

(2)标准铜箔在覆铜板中的成本构成根据长城证券的研究报告数据,在覆铜板整体成本中,直接原材料占比80%-90%,而在覆铜板三大原材料铜箔、玻纤布、树脂中,铜箔占其材料成本分别为30%(厚覆铜板)和50%(薄覆铜板),综合计算铜箔在覆铜板营业成本中的比重约40%。

(3)覆铜板用标准铜箔需求量测算覆铜板铜箔的消耗量=覆铜板的产量×单位消耗量×(1+损耗率)。

对于玻璃布基覆铜板、复合基覆铜板可以全部近似以双面覆铜箔计算,即每平方米覆铜板对应消耗2平方米铜箔;对于纸基、挠性、金属基覆铜板,可以近似以单面覆铜箔计算,即每平方米覆铜板对应消耗1平方米铜箔。

覆铜板的标准铜箔分成许多不同厚度的规格,有3、2、1、1/2、1/4、1/8oz等(1oz即1平方英尺的面积上平均铜箔的重量为28.35g)。

根据长城证券的数据,2017年我国生产PCB板所需要的标准铜箔的需求量超过20万吨。

3、印制电路板(PCB)用标准铜箔(1)标准铜箔与印制电路板产业链印制线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组件的印制板,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组件形成预定电路的连接,起到中继传输的作用。

下游应用包括计算机、通讯、电子产品、汽车等,其中80%集中于以计算机、通讯、封装基板、消费电子产品为主的应刷线路板领域,上游原材料主要为铜箔、铜球、覆铜板、半固化片、油墨和干膜等。

根据超华科技的招股说明书,印制电路板的产业链如下图:(2)标准铜箔在印制电路板中的成本构成覆铜板(CCL)是将增强材料浸以粘结剂,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板状材料,主要用途是制作印制电路板(PCB);印制电路板(PCB)是在通用基材上按预定设计形成点间连接及印制组件的印制板,主要功能是使各种电子零组件形成预定电路的连接,起到中继传输的作用。

铜箔在不同的的覆铜板中的成本占比约占30~50%,覆铜板(CCL)在印制电路板(PCB)中成本占比约50%,而铜箔在印制电路板(PCB)中的成本占比约15%。

根据长城证券的研报现实,标准铜箔在印制电路板(PCB)的成本构成中约占15%,具体比例如下图:(3)印制电路板产业链的市场现状分析根据海通证券2018年1月发布的研报分析,目前,印制电路板(PCB)的市场情况为:1)上游:标准铜箔供给收缩叠加铜价大涨。

上游铜箔行业集中度高,议价能力强,随着铜箔厂商大量转产锂电铜箔,导致标准铜箔供给收缩,价格大涨。

2)中游:原材料涨价与下游需求旺盛提升盈利能力。

由于覆铜板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因此在上游原材料涨价和下游需求旺盛的情况下可借机提升盈利能力。

3)下游:产业向亚太转移,进口替代效应增强。

PCB行业市场竞争充分,市场集中度较低,目前产能向亚太转移,进口替代效应增强。

(4)印制电路板用标准铜箔的市场需求测算2015年PCB生产所需铜箔约69,784吨。

长城证券在研报预测中,将PCB 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假定为 3.5%,同时考虑了电子铜箔进出口情况。

计算出2017~2020年中国大陆所需标准铜箔分别为28万吨、29万吨、30万吨和31万吨。

四、锂电铜箔行业简介及市场前景分析1、锂电池与锂电铜箔锂电铜箔的厚度一般在6-20μm,其生产工序较为简单,具备高抗拉强度、耐腐蚀、抗氧化能力强、亲水性好、高温稳定性好、高伸长率等特点。

目前,锂电铜箔的主要需求来自三个方面,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和消费锂电池。

锂电铜箔是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核心材料,主要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集流体。

铜箔和铝箔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已形成氧化保护膜、质地较软有利于粘结、制造技术较成熟、价格相对低廉等优势,因此被选择作为锂电池集流体的主要材料。

锂电池的正极电位高,铝箔的氧化层比较致密,可防止集流体氧化,而铜在高电位下会发生嵌锂反应,不宜做正极集流体,正极集流体一般采用铝箔;而负极的电位低,铝箔在低电位下易形成铝锂合金,负极集流体一般采用铜箔,铜箔和铝箔之间不具备互替性。

锂离子电池原理图,如下:2、锂电铜箔在锂电池中的成本比例锂电池主要结构为正极、负极、隔膜和电解液。

锂电铜箔是锂电负极材料的载体,通过将负极材料(石墨)均匀地涂覆在一层极薄铜箔上,经干燥、滚压、干切等工序后,从而制得负极电极。

负极集流体的作用则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输出电流。

集流体要具有尽可能小的内阻,铜箔因导电性良好,质地较软,制造技术成熟,价格也相对低廉。

锂电铜箔在锂电池中的成本占比约4%~6%。

根据长城证券的研报数据,铜箔在锂电池成本构成的比例以及锂电池成本构成图如下:3、消费类3C锂电池与锂电铜箔配套数据3C产品是指计算机、通信以及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

传统的3C产品通常包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电视机、影音播放之硬件设备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

新兴的3C产品主要包括智能手表、健身追踪设备等在内的智能可穿戴设备、VR/AR设备终端、娱乐机器人、消费级无人机、智能家居等在内的电子产品。

从行业下游来看,我国的3C消费市场中,手机和微型电脑占据了主要份额。

这块市场在经历了2009-2011年智能手机的爆发式增长后,目前的市场开始平稳,甚至有所下滑。

目前,3C市场新的增长点开始逐渐浮现,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保持了极高的增长速度。

同时,无人机市场正处于导入期,出货量从2013年到2016年呈现快速的增长态势,未来可能成为数码电池领域新的增长点。

根据长城证券的研报数据,我国2017年的3C锂电池的需求量为32GWh,2018年-2020年的3c锂电池的需求量预计为34GWh、36GWh和39GWh。

所对应的锂电铜箔的需求量如下表:4、动力锂电池与锂电铜箔配套数据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主要国家,已经将禁止销售燃油汽车,以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提上了日程表。

为扶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国家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因此,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十分迅速。

虽然国家每年都在不断提升补贴标准,但提升补贴标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补贴门槛,促进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长远看,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的生产量将会持续提升,作为上游的新能源锂电池生产年出货量也将持续提升,而锂电池生产对应所需要的锂电池产量也将持续提升。

这将成为铜箔行业最大的一块增量市场。

①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宁德时代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我国2017年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了77.7万辆,同比增长53.25%,连续三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