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无人艇
水面无人艇(USV)的关键技术

水面无人艇(USV)的关键技术水面无人艇(USV)的关键技术水面无人艇(Unmanned Surface Vessel,USV)近年来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内外USV的最新进展和成果前文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再累述,本文重点介绍USV的控制方式、动力机构、自动避碰技术及路径优化和未来技术发展,并针对我国内河环境展望了USV在航道数据测量和海事巡航方面的应用前景。
一、USV技术发展(一)USV控制方式USV 船舶控制方式主要有3种,即远程遥控、自主航行、远程遥控/自主航行双模。
1.远程遥控远程遥控是利用远程通信技术实现USV与岸上控制中心的信息交互,达到远程操控船舶的目的。
在USV航行时,控制中心与其交互的信息包括航行状态信息、视觉信息、故障诊断信息和控制指令等。
考虑到通信数据量大、实时性需求高的特点,比较适合的远程通信技术主要有WiFi,蜂窝网和卫星通信等,其中WiFi由于具备网络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比较适合几百米范围内的通信,蜂窝网需要在其覆盖范围内使用,而卫星通信不受距离限制,但成本较高。
2.自主航行ASV与USV在概念上有所区别,主要表现在:①ASV 的航行、碰壁策略由自动控制系统提供,自动控制系统由远程控制中心或者由船舶自身控制,但船舶上允许有维护和服务人员;②USV可以是自主航行,也可以远程控制,但船舶上没有人。
ASV要求船舶自身具有完整的动力控制系统、航迹/航向控制系统、自动避碰系统、故障诊断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
ASV一旦失控可能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在航行时ASV应与普通船舶一样遵守相同的交通规则,且一旦有故障发生,应采取应急措施。
3.远程遥控/自主航行双模以目前理论水平和技术条件而言,完全替代人来操控船舶是很难实现的。
采用远程遥控/自主航行双模这样一种比较常见和安全的控制方式是比较合适的。
船舶为自主航行船舶,船舶电脑系统中显示的航行路径、气象导航和轨迹参数会实时地更新和存储,通过雷达、AIS和红外传感器监测周围环境。
无人潜水艇操作方法

无人潜水艇操作方法
无人潜水艇的操作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起航前的准备:检查无人潜水艇的设备和功能是否正常,确认电池电量充足,并检查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等是否工作正常。
2. 设定任务和路径:根据需要,设定潜水艇的任务和路径。
任务可以包括海底探测、水下摄影、样品采集等。
路径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导航点或者遥控操作来设定。
3. 下水:无人潜水艇可以通过吊车、船艇的甲板或者直接从水面抛入水中。
下水前确保周围的安全,确保潜水艇可以平稳进入水中。
4. 控制和操作:无人潜水艇可以通过遥控器、计算机或者自动化系统进行控制。
根据任务的需要,对潜水艇的运动、深度和方向进行控制和调整。
5. 监测和记录数据:潜水艇可以搭载多种传感器和设备,用于测量和记录海洋环境的数据。
操作人员需要监测数据的变化,并及时记录和分析数据。
6. 安全返回:在任务结束或者电池电量不足时,需要及时将潜水艇安全返回水面。
可以通过遥控操作或者设定自动返航程序来控制潜水艇的回收。
7. 数据处理和分析:将潜水艇搜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地面,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以获得相关的科学或者应用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无人潜水艇的操作方法可能因不同的型号和技术而有所不同,操作人员需要熟悉具体的设备和操作手册,并按照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操作。
同时,考虑到海洋环境的复杂性和潜水艇的安全性,操作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水面无人艇艇群技术发展概述

水面无人艇艇群技术发展概述顾颖闽(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六研究所,江苏连云港 222061)摘要: 本文分析水面无人艇艇群军事行动需求、国外军事应用的技术现状、与其他无人系统集群技术异同点,重点提出了水面无人艇艇群控制系统总体架构、水面无人艇艇群队形自协同控制技术、基于认知智能的水面无人艇艇群智能决策体系、高度人机协同作业等方面水面无人艇艇群关键技术,对水面无人艇艇群技术研究和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水面无人艇;艇群;军事应用;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U674;E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 – 7649(2019)12 – 0035 – 04 doi:10.3404/j.issn.1672 – 7649.2019.12.008Overview of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he USV groupGU Ying-min(Jiangsu Autom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Lianyungang 222061,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USV group of military operation requirements, technical status quo of foreign milit-ary applications, similartities and differences with other unmanned systems cluster technology, puts forward the USV are mainly group control system since the overall architecture, the USV group formation cooperative control technology, based on cognitive intelligent the USV group of intelligent decision-making system, highly human-machine collaborative aspects such as the USV group of key technologies, on the USV group of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Key words: USV;USV group;military application;technical development0 引 言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人工智能技术、无人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交叉融合,无人化、智能化的装备技术井喷式发展,武器装备正逐步向智能化阶段发展。
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发展现状介绍无人水面艇(Unmanned Surface Vehicle,USV)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水面船只,具有自主导航、执行任务以及数据收集的能力。
目前,无人水面艇市场正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本文将对2024年无人水面艇市场发展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市场规模无人水面艇市场在过去几年间经历了快速增长。
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无人水面艇市场规模达到了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X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超过X%。
市场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不断增长的需求、航海技术的进步以及政府支持政策的推动。
应用领域无人水面艇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海洋科学研究无人水面艇可以用于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如海洋生态研究、海洋资源勘探等。
它们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收集并传输各类海洋数据,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海洋环境。
海上安全巡航无人水面艇在海上安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们可以执行巡航任务,监控海域中的非法活动、寻找遇险船只等。
无人水面艇具有自主导航的能力,可以实时传输数据给监控中心。
地理勘测和海洋测绘无人水面艇可以用于地理勘测和海洋测绘。
它们可以搭载高精度测量设备和相机,进行地形测量、水文学调查等任务。
无人水面艇在这个领域具有高效、低成本的优势。
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无人水面艇可以被用于水质监测和环境保护。
它们可以搭载各种传感器,监测水质指标(如PH值、溶解氧含量等)以及水体中的污染物。
这对于保护水源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水面艇市场将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以下是一些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AI)和自主导航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将使得无人水面艇具备更强的自主导航能力和决策能力。
AI技术可以使无人水面艇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海洋环境和任务场景。
高精度传感器和设备高精度传感器和设备的发展将为无人水面艇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
高精度相机、雷达、水声设备等将提供更准确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运用与技术发展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运用与技术发展邱志明, 孟祥尧, 马 焱, 王 亮, 肖玉杰(海军研究院, 北京, 100442)摘 要: 海上无人系统跨域协同是未来海上无人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的应用方式。
随着各种海上无人系统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局部战争冲突中的应用, 如何更好地使用海上无人系统跨域完成作战任务成为研究的重点。
文中以不同空间域的海上无人系统为研究对象, 梳理总结了当前海上无人系统以及国外海上无人系统跨域运用的发展现状。
重点针对海上无人系统的跨域协同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海上无人系统跨域协同运用的关键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技术发展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关键技术。
最后提出了未来发展的几点启示, 以期为海上无人系统的跨域运用和技术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海上无人系统; 跨域协同; 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 TJ6; U674 文献标识码: R 文章编号: 2096-3920(2024)02-0184-10DOI: 10.11993/j.issn.2096-3920.2024-0053Cross-domain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QIU Zhiming, MENG Xiangyao, MA Yan, WANG Liang, XIAO Yujie(Naval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442, China)Abstract: Cross-domain collaboration of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i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and important way of application of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local wars and conflicts in the world, how to better use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to complete cross-domain combat mission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With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in different spatial domai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e current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ross-domain application of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in other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cross-domain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of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were analyzed, and the key issues of cross-domain collaborative application of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 were put forward. On this basis, the key technologies requiring atten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were sorted out. Finally, several enlightenments for future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so a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cross-domain application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s.Keywords: maritime unmanned system; cross-domain collabo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0 引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世界海军强国竞争的双重驱动下, 无人系统在海战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军用无人机十大品牌简介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品牌介绍 • 品牌特点 • 市场竞争力分析 • 发展前景预测
01
品牌介绍
品牌一:美国MQ-9“捕食者”
01
02
总结词: 全球最先进的察 打一体无人机之一,具 有强大的侦察和打击能 力。
详细描述
03
04
05
MQ-9“捕食者”无人 机由美国通用原子航空 系统公司研制,是一种 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的察 打一体无人机。
详细描述
“苍鹭”无人机是以 色列研制的四代战斗 机技术验证机,采用 了先进的隐身技术和 气动布局,具备高机 动性和短距起降能力 。
该无人机可携带多种 侦察和打击设备,并 能够执行空中拦截、 对地攻击等任务。
“苍鹭”无人机代表 了以色列在无人机领 域的技术水平,并已 出口多个国家。
品牌四:德国“月神”无人机
01
02
总结词: 德国研制的四代 战斗机技术验证机,具 有先进的隐身能力和高 机动性。
详细描述
03
04
05
“月神”无人机是德国 研制的四代战斗机技术 验证机,采用了先进的 隐身技术和气动布局, 具备高机动性和短距起 降能力。
该无人机可携带多种侦 察和打击设备,并能够 执行空中拦截、对地攻 击等任务。
该无人机可携带多种 侦察和打击设备,并 能够执行空中拦截、 对地攻击等任务。
“旋翼翼龙”无人机 代表了俄罗斯在无人 机领域的技术水平, 并已出口多个国家。
02
品牌特点
技术特点
复合材料应用
在机体材料中大量应用碳纤维复合材 料,以实现轻量化和强度双重目标。
02
发动机先进
采用先进的涡轮发动机技术,使飞机 在有效载荷和航程方面有很好的表现 。
无人潜水艇的操作方法

无人潜水艇的操作方法
无人潜水艇的操作方法如下:
1. 首先,将无人潜水艇放入水中,确保其连接上遥控器,并且电量充足。
2. 打开遥控器,启动无人潜水艇,然后选择所需的操作模式。
3. 控制潜水艇移动方向时,通过操作遥控器的控制杆来控制它的方向。
前进或向后移动时,将杆向前或向后移动;左右移动时,将杆向左或向右转动。
4. 调整无人潜水艇的深度时,通过控制杆来升降无人潜水艇。
将杆向前并保持一段时间,则其会下沉;向后调节,可使其上升。
5. 当操作无人潜水艇时,应留意水下环境情况,注意潜水艇与水下障碍物、生物的距离,确保不影响其正常运作。
6. 当无人潜水艇需要返回时,可以通过遥控器的信号来调整艇体方向,以确保无人潜水艇顺利沿途行驶,不会撞上任何障碍物。
以上是无人潜水艇的操作方法简介,具体使用还需根据使用说明和经验方法灵活掌握。
冲锋舟图片及购买须知

冲锋舟图片及购买须知冲锋舟,有用于休闲娱乐,也有军用专用冲锋舟,现在很多人用于钓鱼。
历经数十年的发展。
冲锋舟已经多元化像冲气艇,橡皮船,折叠船等等比比皆是。
想买一条适用的船还真的是有难度,这里就为大家比较一下当下流行的两种船只一、重量比较:充气橡皮艇:船身约40多kg和铝合金固定支撑板25kg.其船身用PVC布料黏贴,没有充气前软软的一个人很难搬动;安装后,加上充气重量约100kg以上。
海蛇便携艇:船身29.4kg和座椅挡板16kg。
折叠后厚度150mm,宽615mm长板状,一人轻松搬动。
安装后只有45kg左右,随意拖动。
二、便携性比较:充气橡皮艇:至少要花60分钟安装和充气;安装地点必须是非常平坦宽阔才能将铝合金固定板支撑好;拆卸需要漏气,拆卸困难。
海蛇便携艇:在任何环境下都可以安装,一个人5分钟简单安装,就可以无需任何打气。
拆卸3分钟就可以装车。
三、安全性比较:充气橡皮艇:船身用PVC布料容易因冲撞,被尖锐的礁石、海上漂流物、海蛎壳等尖状物刺破而漏气。
海蛇便携艇:防弹般坚韧的船身,采用太空技术开发的树脂材料,任何尖锐的礁石、海上漂流物、海蛎壳等都难以刺穿。
四、使用空间比较充气橡皮艇:充气后的橡皮艇可供人使用的空间只有剩下50%。
海蛇便携艇:安装后可以98%空间利用。
五、价格与日常费用的比较:充气橡皮艇:同速配备9.8P马力(12000元)船4000元左右,使用油耗高,船寿命短。
海蛇便携艇:同速度配备3.5马力(4000元)船13000元,油耗低,船使用寿命长。
六、拥有海蛇便携艇后,您将享受随心所欲的乐趣1.不再需要自备打气充气泵,自备补漏工具,也不再为担心船体漏气而担忧;2.可以享受“船随车行”,随心所欲,您想到那里玩就到那里玩,不受码头的限制,不受人员的影响;3.超20000多次的折叠使用,船身部分使用年限10年以上;能使您在短短的5分钟轻松使用;4.海蛇便携艇只需要搭载2.5到5马力的船外挂机,一个人都可以自由航行,时速到每小时35公里的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生产的“银色马林鱼”水面无人艇
军用无人艇市场方兴未艾
过去人们常常将那些在海上行踪飘忽,却没有人驾驭的船称为“幽灵船”。
不过,今后人们在海上遇到无人船只的机会可能会越来越多,它们的主人不是所谓的“幽灵”,而是一些国家的海军。
随着“全球鹰”等无人驾驶飞机和“魔爪”等遥控机器人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各种无人系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如今,无人驾驶水面舰艇也开始崭露头角,逐渐应用于水雷侦察和战场环境评估,而且在港口护卫、传感器部署、情报、监视侦察、猎雷、反潜、后勤支援,甚至反舰作战等方面也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
各国海军对于无人艇的一系列前沿应用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军用无人艇研究项目持续推进,新船型逐渐增多,自主性不断提高,新型动力和推进装置也在开发。
美国新型无人艇即将下海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达信系统公司最近宣布其“通用无人水面舰艇”(CUSV)成功完成由美国海军研究局主办的“小组互动式无人艇任务监管(SUMMIT)”演示工作。
在为期10天的试验和演示中,这种无人艇在SUMMIT管理系统的控制下执行了为近海战斗舰清扫航道的反水雷任务。
演示证明该无人艇的任务可用性超过90%,且具备与美国海军平台无缝整合的能力。
据介绍,“通用无人水面舰艇”采用开放式结构设计,使用商用级部件生产,可以快速更换适合不同任务的组件,用于执行情报、监视和侦察、拖曳作业、反水雷、反潜、反水面战、通信中继、发射和回收无人机等任务。
另外,一种外形奇特的无人驾驶帆船也将于今年秋天在美国圣迭戈湾附近现身。
这艘“幽灵帆船”其实是美国海军最新型的三体无人快速侦察艇“X-2”号,用于完成海岸监视、禁毒、拦截、巡逻等任务。
“X-2”号无人艇长约15米,宽约12米,能以每小时28公里至55公里的航速在8级海浪中自主巡航。
它的合成桅杆有6层楼高,借鉴了“美洲杯”帆船赛参赛船的“帆翼”设计。
更巧妙的是,这个桅杆还是一根配置数据链和控制系统的天线。
除了能依靠风帆航行,“X-2”号还配备了一台电动引擎作为后备动力,这让它可以在巡航中随意变换航线。
“X-2”号不需要艇员,其实是一种全自动无人驾驶水面概念艇,相当于一个水面机器人。
通过无线电和全球定位卫星系统,控制人员可以在数百公里外的控制平台上输入指令,通过卫星传输指令,再通过桅杆形的天线传输到无人艇的控制系统。
从输入指令开始到无人艇执行动作,只需要18秒,定位控制精度在3米以内。
为了解决“X-2”号无人艇的稳定、导航和避碰问题,美国海军曾拨款千万美元,在舰载直升机甲板运动预报系统的基础上,结合直升机和水下无人航行器的导航和稳定系统开发了专门的控制系统,它能通过处理雷达和甲板运动数据,指挥无人艇的推进装置和姿态控制系
统作出反应,从而改变无人艇的稳态或航向。
以色列是无人艇应用先驱
以色列武装部队是使用水面无人艇的先驱,而以色列的拉斐尔公司、埃尔比特系统公司和航空工业公司都出口水面无人艇。
拉斐尔公司把“保护者”水面无人艇描述成一个海上综合战斗系统。
它采用9米长的刚性充气船体,搭载海上导航雷达、全景摄像机、可见光/红外传感器、目标传感器,以及一个固定式遥控武器站,可配备各种射程的小口径炮,能够满足海上反恐、部队警戒、保护海上安全和港口安全的任务要求。
以色列航空工业公司2006年出售的“海星”号无人艇同样采用刚性充气船体,长约11米,宽约3.5米,重达6000公斤,靠2台功率为470马力的船用柴油机提供动力,能以83千米/小时的航速巡航,能在550公里外连续10小时执行任务。
凭借重达23.5吨的负载能力,“海星”号能安装一个功能全面的任务设备包,其中传感器套件包括可用于侦察、监视和目标搜索的昼夜红外/可见光传感器、声纳和可用于电子支援、电子对抗、电子侦察和通信侦察的电子战套件。
它的主要攻击武器是一个带有独立目标传感器的炮座,而配备的其他非致命武器主要包括水枪、声音播放器、非放射性致晕设备等。
此外,埃尔比特系统公司生产的中型“银色马林鱼”和稍小的“海貂鱼”高速水面无人艇也是目前无人艇产品中的佼佼者。
“银色马林鱼”的最大航程达550公里,能携带2500公斤重的任务载荷,可以18.5公里/小时的速度航行48小时,适合执行警戒保护、反恐、反水雷和搜救任务。
“海貂鱼”水面无人艇重约700公斤,其中任务载荷重250公斤,最大航程550公里,活动半径25公里左右(使用视距内通信)。
除了美国和以色列,英国、法国、荷兰、瑞典等许多国家也早已开展军用无人水面舰艇的研制工作。
许多私营防务公司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无人艇型号,以便在逐渐兴起的军用无人艇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英国海军的“浅水漂浮扫雷系统”也已装备部队,并且在2003年3月北波斯湾的扫雷行动中用于实战。
英国国防部早在数年前就开始通过“海面效应”(MSE)项目研究无人艇在水上战场中的应用和效力,以评估军用无人艇在英国海军中可能担任的作战角色。
这项研究由英国国防部水面装备能力主管部门资助,由BEA系统公司下属的一家咨询机构领导。
最初阶段实验于2007年上半年在苏格兰西海岸的英国水下测试和评估中心进行。
参与实验的有英国奎奈蒂克公司的“卫兵”迷你无人艇、遥控“太平洋22”刚体充气艇、ASV 公司的“SASS 6M MkⅡ”无人艇,以及BEA系统公司的“护身符”自主潜航器。
其中的“卫兵”无人艇由英国奎奈蒂克公司开发,是一种模块化设计,满足海军军事设计要求的快速、低雷达截面积的侦察监视无人艇,采用基于滑行船体的紧凑型喷水推进。
该艇时速可达90公里/小时,续航力约6小时,艇长3.5米,艇宽1.25米,水线以上高度仅1.1
米。
一个简单的基于PC的远程控制台可以使操作人员在视距外完全控制无人艇和艇上设备。
该艇能够携带多种有效载荷,执行海港巡逻和安全、侦察监视,以及拦截入侵者等任务。
瑞典海军在2008年7月和10月对“SAM3”无人扫雷艇进行了海试,该艇采用双体船型,长14.4米,宽6.7米,由2个190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提供动力,由非永磁复合材料制成,在3米至60米深的浅水区域作业,利用电磁信号模拟器和声信号效应器实现扫雷,可以在荷兰海军的“阿尔克马尔”级猎雷艇上进行遥控,也可以完全自主地执行扫雷任务。
德国和丹麦海军也已经装备了“雷达控制无人艇”,应用于排雷作战。
随着无人系统技术的发展,水面无人舰艇也将成为兵器王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