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过很多神话故事
《嫦娥奔月》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嫦娥奔月》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嫦娥奔月》读后感1我读过许多神话故事。
但是,最令我感动的是《嫦娥奔月》。
嫦娥为了不让仙丹被坏人逢蒙得手,一口吞下仙丹后,飘飘悠悠一直朝着月亮飞去……人们很想念好心的嫦娥,在院子里摆上嫦娥平日爱吃的食品,遥遥为她祝福。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就成了人们企盼团圆的中秋佳节。
因为嫦娥经常接济生活贫苦的乡亲,所以《嫦娥奔月》这个故事让我最感动。
现在有很多向嫦娥一样好心的人在帮助别人。
在学校里有许多心灵美好的老师为了保护孩子,献出了生命。
我读了这个神话知道了人要善良。
善良的人会被大家怀念在心的啊!我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嫦娥奔月》读后感2这篇神话故事主要写:英雄的后羿,登上高山,运足气力,拉满神弓,一口气射下了九个太阳,这是天上还剩下一个太阳。
昆仑山的西王母送给后羿一丸仙药。
据说,人吃了这种药,不但能长生不老,还可以升天成仙。
后羿把这种仙药交给了心地善良的妻子嫦娥。
这种事被后羿的徒弟逢蒙知道了,逢蒙乘八月十五后羿不在家,他手提宝剑来到后羿家中,逼嫦娥交出仙药。
嫦娥知道逢蒙是一个奸诈贪婪的人,她就不肯交出仙药。
由于嫦娥被逼无奈自己吞了下去。
我读了之后的感受是:我敬佩力大无比的英雄后羿,因为他为百姓除了害。
我还敬佩美丽、善良、勤劳的嫦娥,因为她为了不让奸诈贪婪的逢蒙得到仙药,嫦娥的善良和牺牲自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她自己吃下仙药,忍受了与亲人分离的痛苦。
我痛恨奸诈贪婪的逢蒙,我觉得我应该向后羿、嫦娥学习。
《嫦娥奔月》读后感3读了《嫦娥奔月》这篇__,嫦娥的善良和牺牲自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相传在远古的时候,天上突然出现了十个太阳,晒得大地之冒烟,正直勇敢的后羿射掉了九个太阳,为老百姓解除了苦难。
为人奸诈贪婪的逢蒙也随着众人拜在了后羿的门下。
逢蒙为了得到西王母送给后羿的一丸仙药,假装生病,趁后羿外出时闯进了他的家中。
后羿的妻子嫦娥是个美丽善良的女子,眼看逢蒙就要找到仙药了,她一口吞了下去。
中国神话故事小学读后感(三篇)

中国神话故事小学读后感很多小学生都对神话故事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故事中包含着奇幻的元素和丰富的想象力。
阅读中国神话故事以后,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了。
中国神话故事中有很多有趣的人物,比如女娲补天、创造炎黄子孙的尧舜禹,还有众多的仙女、仙人和各种神兽。
他们的形象都非常有特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些故事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富有创造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比如女娲补天的故事中,女娲用自己的力量造出了天和地,填补了天空中的大洞,这种聪明和勇敢让我很敬佩。
还有尧舜禹等人,他们为了造福人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并且经历了各种困难和考验,但是他们从不放弃,一直坚持下去,最终成功地创造了一个美好的世界。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还了解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和价值观念。
比如在中国神话故事中,尊重并崇拜自然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人们认为自然是一种有灵性的存在,应该与之和谐相处。
这个观念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让我明白了人与自然应该互相尊重和保护。
此外,中国神话故事中还蕴含着很多的智慧和道理,比如“天道酬勤”、“功到自然成”等,这些故事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辛勤工作和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只有付出才能有回报。
总的来说,中国神话故事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教育。
通过阅读这些故事,我不仅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还培养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且学到了一些人生道理。
希望以后我还能继续阅读更多的神话故事,丰富自己的知识和精神世界。
中国神话故事小学读后感(二)《中国神话故事的读后感》读了《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神话故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些神话故事是中国古代人民创造的宝贵财富,它们不仅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解释,更蕴含着深厚的道德观念和人性思考。
首先,中国的神话故事非常丰富多样,有关于天神地祇的,有关于妖魔鬼怪的,也有关于英雄豪杰的。
每个故事都有其独特的魅力,而且有的故事还存在着各种版本。
例如,《白蛇传》是一部流传广泛的神话故事,它讲述了白蛇因为爱上了一个人类而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夸父追日读后感(精选30篇)

精品读后感,仅供参考,需要可下载并修改后使用!夸父追日读后感(精选30篇)夸父追日读后感(一):我读过很多神话故事,我印象最深的是《夸父追日》。
从前,有一个巨人叫夸父的,他每一天都想:每一天夜里,太阳到底去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欢黑暗,我喜欢光明,我要去追赶太阳,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让大地永远充满光明,所以他要把太阳抓住。
我读了这篇故事我感受到了夸父对目标充满信心,坚持不懈的精神,他是一种力量的代表。
正是因为古人有这些梦想,才使后人去努力实现这些梦想,才有了我们此刻科技发达的世界。
夸父追日读后感(二):一次周末,我和爸爸来到书店买书,书店上的书琳琅满目,我看到了《山海经》这本书,便缠着爸爸给我买。
爸爸心软了,就给我买了。
在《山海经》中,我最喜欢的是《夸父逐日》这个故事。
夸父为了让太阳一年四季平均地发光发热造福人类,不辞辛苦地去追赶太阳。
他翻过高山,越过大海,跨过千山万水,一刻不停地奔跑。
他心中的目标是如此坚定:太阳不管你跑多快,我也要追上你;太阳不管你的光有多厉害,我也要抱住你。
夸父不惧困难、坚持不懈地追赶,直到被太阳光灼烧了,直到最终轰然倒下,他脸上依然坚持着坚毅的神色。
想想自我,做事不够认真,总是马马虎虎,半途而废。
难怪妈妈总是说:“做事要有耐心,要有恒心。
”我此刻才明白这个道理,原先为了一个梦想,一个目标,为了好成绩,是要付出辛勤汗水的,还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从此刻起,我要听妈妈的话,做事不任性,不乱发脾气,必须要严格要求自我,做好每一件事,异常是要认真完成作业,多看好书,做一个懂事上进的好孩子。
夸父追日读后感(三):今日,我看了夸父追日的神话故事。
我心里想,夸父可真了不起。
他为了给北方原野上的人们寻找光明,十分执著的追赶太阳,最终,他的身体变成了夸父山。
我真佩服他!夸父追日读后感(四):暑假里我读了一篇神话故事叫《夸父追日》,我认为故事里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学习。
故事里的夸父不喜欢黑暗,喜欢光明,到了夜里他就十分害怕和恐惧。
我读过的神话故事

我读过的神话故事但是由于这时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要不要我介绍一下我读过的神话故事给你听?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我读过的神话故事,希望大家喜欢!我读过的神话故事篇一这一年,太上老君赴完蟠桃会,兴致颇高,便信步出了南天门,踏着祥云畅游四海,看到人间太平盛世,不觉手舞足蹈。
没承想一个不小心,碰开了装仙丹瓶子的瓶盖,一粒黄绿各半的仙丹便向凡间落去。
仙丹恰巧掉在长白山的一块巨石上,石头响一声之后一分为二,随即滚落进草丛里。
第二年,便长出两个形态各异的东西来:一个翠绿,有茎有叶;另一个则呈淡黄色,有茎无叶,头顶长着一个拳头样的东西。
这就是最初的人参和天麻。
人参和天麻受天地之灵气,享日月之精华,天长日久,便羽化成人,常常变成两个可爱的姑娘,在森林里嬉笑玩闹。
不走不知道,一走吓一跳,原来世界是这样有趣,有高耸的红松,欢跳的小溪,活泼的小鹿,还有忠厚的老黑熊……这一天,人参和天麻来到一个村子,看见一群人正跪在一座庙前,对着摆放的猪羊供品烧香,口中念念有词。
两人发现这些人大多面黄肌瘦、无精打采,于是便问一个老人这是怎么回事。
老头告诉她们,好多年前的一天,空中忽然降下一场血雨,打那以后,人们的身体便每况愈下,不是生这个病就是得那个病的,但苦于没有医治的药,只好供奉神灵,以求得保全性命。
人参和天麻一听落下泪来,原来这里的人们生活得这样痛苦!两个人一商量,咱们不能只顾自己高兴而不顾老百姓的疾苦啊,于是她们便扯下几根头发撒向了林间,林间便到处长满了人参和天麻。
可是,人们都不认识,也不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处。
她们便决定把人参和天麻的秘密告诉一家药店的小伙计。
小伙计名叫保柱,十六七岁的样子,平时除了在店里帮忙抓药外,还经常和师傅一起进山采药。
这天,保柱上山采药,在老林子里碰上了两个仙女似的姑娘,一个绿裤红袄,一个黄衣紫裤。
保柱十分惊讶,这大山里哪来的姑娘啊?于是便问两个姑娘是从哪儿来的。
人参和天麻就说自己刚从山下搬来,就住在不远处。
《神话故事》读后感3篇

《神话故事》读后感3篇《神话故事》读后感1暑假期间,我刚刚读完了一本名叫神话故事的书这本书主要讲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每一种神话,都有字的深刻意义,每一篇神话,都有自己感人的文字。
譬如开天辟地,讲了沉睡了千百年,终于有一天睁开了眼睛,突然看到天地间一片混乱,一片漆黑,便想把天地间分开,于是他,用双手撑着天,脚踩着地,他一直这样,一年又一年过去了,身体也跟着长高长高一尺,天也会高一尺,长高一丈,天也跟着长高一丈,最后,终于支撑不住了。
于是,的眼睛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从嘴里呼出的气,变成了春风和云雾,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大地的土壤,他的骨头和牙齿变成了宝藏,让人类去挖掘,而他的汗毛则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花花草草。
给人类留下了丰厚的东西。
这就是我在暑假里看的一本书。
《神话故事》读后感2夸父追日:从前有一个叫夸父的巨人,他不想让天上的'太阳下山。
于是,夸父追赶太阳,可是夸父太渴了,把黄河和渭河的水全喝光了。
夸父还是渴,夸父想去喝大泽里的水。
可还没到大泽,夸父就倒了,夸父死了。
他的手杖变成了桃林,树上味道鲜美的桃子,是给寻光明的人解渴用的。
这些神话故事我很喜欢,古代人的想象力真丰富。
我也想编神话故事那!《神话故事》读后感3篇扩展阅读《神话故事》读后感3篇(扩展1)——神话故事读后感10篇神话故事读后感1寒假里,老师推荐我们阅读《神话故事》这本课外书,书中的每个故事都很吸引我,可是最吸引我的还是《女娲造人》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的大概内容是这样的:一天,天神女娲来到地面,地面上只有山川树木,虫鱼鸟兽,她感到非常孤独和寂寞。
她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着池塘中自己的影子。
忽然一片树叶飘落池中,静止的池水泛起了小小的涟漪,使她的影子也微微晃动起来。
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上缺少一种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字(实用4篇)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字(实用4篇)今天我们发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神话故事》,我很喜欢这本书。
晚上我读了《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这三个故事。
我很喜欢《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女娲觉得很寂寞,直到有一天她用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写小人儿,从此大地上就有了人。
由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起仗来,结果祝融打胜了,败了的共工不服一怒之下把头撞向了不周山,最后天被撞了个大窟窿,人类面临空前大灾难。
于是女娲决定补天,她用各种各样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将他们熔化成浆,再用这种浆把窟窿补好,然后又斩下一只大乌龟的四只脚,当做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边天支起来。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那只大乌龟很可怜,他把自己的四只脚斩下给了人类,我们家也有两只小乌龟,以后我可要好好照顾它们呀!今天我读了三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和《夸父追日》。
盘古创造了一个新世界,女娲用泥巴造出人类,用五色石补上了天,杀死了黑龙。
我觉得他们都很厉害,他们都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夸父追了一天的太阳,他能坚持做这件事,虽然没有成功,但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不象有些人,一会干这,一会儿干那,什么事都干不成。
不过这三个故事都是神话,是由民间传说而来的,虽然并不是真实的,但是却很美丽。
最近,我读了《中国神话故事》。
领略了中国的悠久文化,看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
一开始,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天地,也就是书中说的“凡尘”。
可是,天地间还没有任何生命。
这时女娲下凡了,女娲很喜欢这里的景色,天格外蓝,水格外清,花格外红。
青草的淡雅清香扑鼻透体,花朵的姹紫嫣红招人眼目。
女娲迷醉了,不想走了,就在这美景中居住下来了。
可是,过了几天。
女娲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寂寞。
这么好的美景,没有伙伴和她说说笑笑,嘻嘻闹闹,真有些孤单。
孤独的女娲来到河边,摆弄开了。
她在河边蹲下来,先从地上抓来一些黄绒绒的泥土,又伸手从河里掬上来清清亮亮的水,将水倒在土堆上的小窝里,泡一泡,搅一搅,和起了泥巴。
我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小学作文(通用24篇)

我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小学作文(通用24篇)我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小学作文篇1我看过许多神话故事,其中最令我着迷的是——《白蛇传》。
这个神话故事中主要讲述了白素贞,她又叫白娘子,是一条蛇精,但她不坏,因为她知道知恩图报。
为了报答许仙的救命之恩,她不怕困难地找到许仙报恩。
我之所以喜欢这个神话故事,是因为我非常佩服她有一颗图报的心。
故事中的老法海非常古板枯燥,在为封建迷信太过而迷失了心智,不分妖的好坏,法海认为,只要是妖,就注定是没有感情的,是要被消灭的。
于是,法海就使用了种种手段想要许仙和白娘子分开。
白娘子不畏阻拦,和许仙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许仙还是和白素侦在一起了,许仙被她的真情给打动了。
真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另外,我之所以喜欢这个神话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事不能总是那么死板,要先判断好事情是对是错,不能因为事情中因素的本身而就判断去解决。
我喜欢这个神话故事的第三个理由是: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一个人生道理。
情节又那么生动,引人入胜,文笔大方,故事的内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可见作者的想象力是多么丰富多彩,让人身临其镜。
你说,我能不喜欢这个神话故事吗?我最喜欢的神话故事小学作文篇2“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和他的仨徒弟……”,我和我的小伙伴就是听着这首歌长大的,童年里的《西游记》里有善良的唐僧、神通广大的孙悟空、敦厚的沙僧,而憨态可掬的猪八戒在我看来是最有趣的啦……猪八戒本是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但因触犯天规,被贬下界,却不料投胎不利,掉进猪圈,因此得了个猪头猪面。
虽然样子丑陋,但现在不是有个词,叫做“丑可爱”,因此他的丑也是我的喜欢他的理由之一,如果猪八戒变得英俊潇洒,风度翩翩,那还叫什么猪八戒呢!他也有很多的小毛病,他贪吃、贪睡,但每每又不能得偿所愿;他呆,但也不是完全的不明白,他能琢磨自己的利益,却也得不到。
而且每次都是搞笑地被揭穿。
但这个贪和呆也反衬出了他的真实,你看他饿了就要吃,困了就要睡,一遇到妖怪就是吆喝着要散伙,各回各家,他对很多事情都不加掩饰,这在人人都是粉饰自己的当下,也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精选5篇)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1自从读过了《中国神话》这本书,我不仅了解到了更多的神话传说。
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开天辟地……而且还从中受到了启发,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
其中,我最喜欢“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自从女娲娘娘造人以后,人们都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的生活。
有一天,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不知什么原因打了起来。
后来,代表光明的火神赢了。
水神共工觉得自己太没面子了,没脸活在这个世上,便向“不周山”撞去,它这么一幢,人倒是不要紧,可不周山“轰隆”一声倒了,这下水神共工闯了个大祸,“不周山”原本是在西方成天的一根柱子,这下柱子倒了,大地的一角也被破坏了,天上出现了一个大窟窿,顿时,各种自然灾害陆续发生了,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霎时间天昏地暗,这件事让女娲娘娘知道了,她心痛极了,想尽一切办法把它修好,可到了最后,所有的办法都用遍了,天上还是留下一个小洞没补好,为了人类幸福快乐的生活,女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用血肉之躯化作了一地彩石,去填补那个洞。
马上,那个洞就消失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深受感动,女娲为了人类的生活,牺牲了自己,填补了大洞,用血肉之躯,化成了一个天然屏障,挡住了各种危险。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别刚想着自己,要多想想别人。
在任何时候,都应有一颗为集体付出的心。
要舍小义,去大义。
中国神话故事读后感2不久前,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名叫《中国神话故事》。
这本书一共有27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精彩无比,内容丰富多彩,文字简单易懂,并且具有极深的教育意义,让人读后受益匪浅,同时懂得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这本书里面有许多个为我们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如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女娲补天……等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大禹治水这个故事。
大禹他为了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幸福宁静地生活,不再受到洪水的侵害,他毅然勇敢地带领百姓和搞破坏的敌人作斗争,积极地千方百计想办法治理洪水灾害,他用了长达十三年的时间疏通了九条大河,平息了洪水的危害,而最为可贵的是,为了早日治理好洪水灾害,大禹他曾经三次经过自家门口都没有进家门和亲人团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过很多神话故事,《神农尝百草》就是我喜欢读的神话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讲的是,在远古时代,人间有一个太阳神叫炎帝。
他做事勤劳,头脑聪明,慈祥仁爱。
他教会了人们种植五谷杂粮,还教会人们如何运用草药的特性治病。
为了体验不同草药的药性,神农总是亲口尝药。
他尝过千千万万种草药,掌握了这些药草的不同药性,后世的人们以“神农尝百草”的说法,来形容并赞扬神农尝的药草之多。
后来神农在尝一种名叫断肠草的药草时,不幸中毒身亡。
神农用一颗爱心和超人的智慧,给人类带来了饱暖和康泰,而他自己却为他人的幸福献出宝贵的生命。
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皇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
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
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
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
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
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
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
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
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
打走一批,又拥
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
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
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
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
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
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
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
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
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
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
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
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
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
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
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
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
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
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
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
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
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
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
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
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
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后来人们把神农与伏羲、女娲合称为“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