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

合集下载

中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中学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教学设计

初中政治课时作业、单元试卷一、单元基本情况单元情况单元信息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章单元名称:生命的思考各课时名称课时1:《生命可以永恒吗》(第一课时)课时2:《敬畏生命》(第二课时)课时3:《守护生命》(第一课时)课时4:《增强生命的韧性》(第二课时)课时5:《感受生命的意义》(第一课时)课时6:《活出生命的精彩》(第二课时)二、课时作业、单元试卷单元目标设计单元目标序号单元目标描述水平层级CZZ07010401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观察、思考敬畏生命的表现和意义,关怀和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知道CZZ07010402通过身边的事物体会生命的价值,知道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点滴做起。

应用CZZ07010403树立正确的生命道德观,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感受生命可贵,树立守护生命的责任意识,增强安全意识。

应用CZZ07010404正确对待挫折,理解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善待他人,温暖世界,在平凡的生命也能创造伟大。

理解CZZ07010405学会正确对待人生中的贫乏与充盈、冷漠与关切、平凡与伟大,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

理解CZZ07010406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一个会感恩、有理想、为国奋斗的合格接班人。

理解三、课时作业、单元试卷题目属性统计分析(一)课时作业题目属性统计1.课时作业题目属性汇总表题目序号对应单元目标序号题目类型题目难度水平层级预计完成时间(分钟)题目来源Z0101CZZ07010401选择题较低知道5引用Z0202CZZ07010402材料分析题中等应用10分钟改编Z0301CZZ07010403活动探究题较高应用10分钟引用Z0401CZZ07010404选择题较低理解5分钟引用Z0402CZZ07010404活动探究题较高应用12分钟引用Z0501CZZ07010405辨析题较高理解10分钟引用Z0601CZZ07010406选择题较低理解5分钟引用2.课时作业题目属性统计表不同课时题量不同单元目标题量不同水平层级题量不同题目类型数量不同题目难度数量不同题目来源数量预计完成总时间(分钟)课时题量单元目标题量水平层级题量题型数量难度题量来源题量57015CZZ070104015知道5选择题15较低15引用18021CZZ070104021理解11材料分析题1中等1改编1031CZZ070104031应用3活动探究2较高3046CZZ070104046辨析题1051CZZ070104051065CZZ070104065(二)单元试卷题目属性统计1.单元试卷题目属性汇总表题目序号对应单元目标序号题目类型题目难度水平层级预计完成时间(分钟)题目来源S0001CZZ07010401CZZ07010404CZZ07010406选择题较低知道5分钟引用S0002CZZ07010402材料分析题中等应用10分钟改编S0003CZZ07010403CZZ07010404活动探究题较高应用10分钟引用S0004CZZ07010405辨析题较高应用12分钟引用2.单元试卷题目属性统计表不同课时题量不同单元目标题量不同水平层级题量不同题目类型数量不同题目难度数量不同题目来源数量预计完成总时间(分钟)课时题量单元目标题量水平层级题量题型数量难度题量来源题量015CZZ070104015知道5选择题15较低15引用1957021CZZ070104021理解11材料分析题1中等1改编1031CZZ070104031应用3活动探究2较高3046CZZ070104046辨析题1051CZZ070104051065CZZ070104065四、课时作业[第1课时]《生命可以永恒吗》(第一课时)Z0101:选择题1.“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我们应该()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②遵循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混吃等死③今朝有酒今朝醉,吃喝玩乐,快意人生④感激生命的获得,把有限的生命活出精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④2.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呵护生命,这是我们生活的主旋律。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2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12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上单元作业设计一、单元信息基本信息学科年级学期教材版本单元名称道德与法治七年级第一学期人教版友谊的天空单元组织方式自然单元课时信息序号课时名称对应教材内容1 和朋友在一起第四课第一框2 深深浅浅话友谊第四课第二框3 让友谊之树常青第五课第一框4 网上交友新时空第五课第二框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的“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自己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具有理性平和的心态,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同学间的友谊。

”遵守基本的社交礼仪,团结同学,宽容友爱,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法治教育”中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

(二)教材分析1.思维导图朋友圈扩大对发流的渴单]觉察一- ------------ 原因---------友」的一Sd1—)亲密平等]J双向-L特质一心2"心—相遇,友与不足成不变的党争并不必然伤击发玳]向济友一不能没仃原则J l,—)2.内容内在逻辑《友谊的天空》是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

七年级学生在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中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学会了如何适应中学的生活和自我认识。

自然进入“我与他人”的关系中,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

探讨如何与班里的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及怎样正确交友的方法和怎样正确使用网络。

第四课第一框”和朋友在一起”,在“我的朋友圈”这一目,引导学生了解自己对友谊的渴望,认识到同龄伙伴、朋友在生命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对自己的朋友关系梳理,觉察自己的交友状况,体味友谊带给自己的复杂感受。

第二目“友谊的力量”,在第一目的基础上,重温友谊的温暖和美好,感悟朋友对自己的影响,体验友谊的力量。

第四课第二框“深深浅浅话友谊”,在“友谊的特质”一目中,让学生直接从自己的经验中体会到友谊有一些共同的重要特质,通过讨论,分享,体悟和辨析澄清,让学生真正认同友谊的三个重要特质;在“友谊的澄清”一目中,回答了什么是友谊什么不是友谊,即树立积极的友谊观。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成长的节拍》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第一单元,共包含三课时:第一课时《生活节拍》,第二课时《学习节拍》,第三课时《自我管理》。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成长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节拍,如生活的节拍、学习的节拍、自我管理的节拍等,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节拍中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成长的过程,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他们对生活、学习、自我管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指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节拍,如生活的节拍、学习的节拍、自我管理的节拍等。

2.培养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节拍中健康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3.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节拍,学会在不同的节拍中健康成长。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和压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各种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成长的节拍。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成长过程中的问题。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情境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导入和呈现。

2.设计好各个课时的教学活动,准备好相应的教学道具和素材。

3.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生活场景,如学校、家庭、街头等,让学生感受成长的节拍。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成长过程中的种种节拍。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节拍,如生活的节拍、学习的节拍、自我管理的节拍等。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统编2024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少年有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大单元主题:少年有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教材内容分析与整合的主题为“少年有梦”O本单元包括第一课“天启初中生活"、第二课“正确认识自我”、第三课“梦想始于当下”。

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出发,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与创造,更好的开启初中生活,正确认识自我,编织人生梦想,让自己成为“有梦少年”。

单元结构图如下:本单元是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学段对认识自己、完善和发展自己问题的集中关注,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和体验到的问题入手,选择初中生活、认识自我两个角度,采用对话的方式,力图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小学认知,开启初中新的生活,进一步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并努力践行之。

这一思路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始,承接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是小学生啦”、第二单元“校园生活真快乐”、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会努力的”、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在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和谐与梦想”中继续深入展开,体现了道德与法治教材螺旋上升的课程体系。

以“大单元”组织和呈现教学内容,摒弃每一课程单独教学的传统方式,按照大单元学习目标规划设计本单元的学习,组织引导学生认识全新的初中生活,正确认识和完善自己,让学生学会创意生活,让学生的梦想始于当下。

--、课程标准分解(一)第四学段课标要求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修养层面的内容有: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懂得生命的意义,热爱生活;在健全人格层面的内容有:正确认识自己,能够自我反思不断完善自我,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合作,树立团队意识;在责任意识层面的内容有:能够自主调控自身的情绪波动,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课程标准分解学生学什么学生从现有生活经历和认知基础出发,感知新身份新生活等项目与自己日常生活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完善自己,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主题一一少年有梦,并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做个追梦少年,努力学习,成就梦想。

七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设计

七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设计

七年级政治上册作业设计
一、作业目标:
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七年级政治上册的核心知识点,提高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作业内容:
1. 填空题(10题)
针对本册教材中的重要概念、原则和理论进行填空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 选择题(15题)
选择题涉及教材中的各个方面,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道德修养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判断和选择能力。

3. 简答题(5题)
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简要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4. 论述题(2题)
论述题涉及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述,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要求:
1. 学生应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或请他人代写。

2. 学生应按照要求完成各个题型,不得遗漏或超范围答题。

3. 学生应认真审题,准确理解题意,按照要求答题。

4. 学生应保持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答案简明扼要。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分,重点关注学生的答题思路和答案的准确性。

2. 对于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解能力;对于简答题和论述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效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优质案例)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是“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和“在集体中成长”。

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真正友谊,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

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

同时本单元还依据课程标准“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积极适应社会发展”。

具体对应内容是: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

(二)、教材分析1、内容内在逻辑交往能力和良好的交往品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本单元从学生朋友圈的变化认识谈起让学生认识友谊的特质,澄清学生对友谊的困惑,知道怎样建立和呵护友谊,学会正确对待网上交友。

从而使学生体会自己和他人相互依存生命关系,一方面让学生在与同学、朋友交往中体验到自己是被需要的,从而获得意义感,增强自信心;另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也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关心和支持,从而让学生体悟到人人都需要接纳、支持和帮助。

同时让学生学会理性对待网上交友,提高辨别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学情分析学生步入青春期后,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逐步减少,对同伴友谊的渴望更加强烈。

进入中学后青少年的同伴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友谊成为自我探索和情感支持的重要场所,朋友之间的亲密感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交友态度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培养正确的友谊观,正确面对和处理交往中的冲突,用慎重的态度对待网上交友等都是学生迫切学习的内容。

三、单元学习和作业目标1.反思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化,感受并接纳自己和他人对友谊的渴望,感悟友谊的力量和美好。

2.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3.认同友谊的一些重要特质,澄清对友谊的期待和认识,形成正确的友谊观。

4.懂得付出行动建立友谊,知道友谊需要精心呵护。

恰当的解决交友的困惑与冲突。

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说明

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说明

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说明
一、设计背景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法治意识的重要学科。

为了更好地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其应用能力,特设计此单元作业。

二、设计目标
1. 巩固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的掌握。

2.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法治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作业内容
1. 案例分析:提供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

2. 情景模拟:设计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并思考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应用。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针对某一道德或法治问题发表观点,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4. 自我反思: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反思自己在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成长与不足。

四、实施建议
1. 教师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作业形式和难度。

2. 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完成作业。

3. 作业完成后,教师应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五、总结
本单元作业设计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兴趣,促进其主动学习与实践。

同时,教师也应不断完善作业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

初中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参考样例二、单元分析(一)课标要求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国情教育”中的“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了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理解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感受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通过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程,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解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 21 世纪的马克思主义,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在今天的青少年一代手中实现,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材分析1.思维导图2.内容内在逻辑第八课《中国人中国梦》是九年级上册最后一课。

在介绍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后,本课对九年级上册内容进行了总结与升华。

第一框“我们的梦想”,主要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视角,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逐梦历程,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中国梦的内涵;知道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探索,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懂得将个人成长与祖国发展相结合,明确自己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第二框“共圆中国梦”,主要帮助学生理解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引导学生树立对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信心,做自信的中国人。

(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对这一年龄段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尤为重要。

九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认识、有感知,对未来社会发展有感性的憧憬和梦想,对个人的发展也有美好的愿望,这是学生学习的起点。

同时,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还比较弱,不能理性地、全面地看待社会的发展,对国家快速发展的原因也了解不多,对中国梦的美好蓝图、实现路径、领导力量、理论指导等内容也没有深入系统的了解。

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将个人梦和国家梦有机结合,将自身的成长和祖国的发展相结合,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单元作业设计
郑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李文青
一、单元目标:
1. 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把握原则与尺度;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
2. 合理利用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初步养成积极的媒介批评能力,学会理性利用现代媒介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二、课时目标
(一)和朋友在一起
1. 能够说出友谊的力量,总结友谊的重要性,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

2. 积极寻找朋友,总结交友的原则,善交益友,不交损友。

(二)深深浅浅话友谊
1.能说出友谊的重要性和友谊的特质,学会珍视友谊,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

2.学会正确对待友谊,能正确处理交友中出现的问题,坚持自己的道德底线。

(三)让友谊之树常青
1. 培养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交往的品德,学会与同学、朋友正确地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和朋友交往的能力。

2.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
3.能够总结交友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几个原则,学会发展和保持已建立起的友情。

友爱同学,增进与同学之间的友情。

(四)网上交友新时空
1.能总结网络交往的特点,培养恰当运用网络进行交友的意识;
2.能够分析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的区别,树立净化网络环境的责任意识,强化规则意识。

3.能正确使用网络进行交友,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辨别觉察能力,慎重对待网上交友。

三、课时作业
说明:学业水平能力层级指的是:识记A、理解B、分析综合C、表达应用D、鉴赏评价E、探究F,分别用A、B、C、D、E、F表示。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