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会化腐朽为神奇、画龙点睛的功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标签:自制教具;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自制教具是教学形象化的教学器具,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科技实践活动。
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通过这种活动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地指导学生利用自制教具,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切实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思维能力,教具是形象化的教学器具。
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发展1、自制教具和学具的使用,能促使学生自己发现、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合起来的共同活动的过程。
现代的小学生由于处在信息时代,他们知识视野较宽,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尝试、探索去发现、理解和掌握一些数学知识,由此培养勤于思考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如:长方体体积和长、宽、高的关系比较抽象,让学生从操作12个小木块入手,边操作边思考,并借助记录整理的科学手段,从中悟出这种特殊关系的必然性,探索出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这样的教学,成为学生的数学课堂教学实验,其知识是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重新发现”的,容易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2、在课堂教学中使用自制教具和学具,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
教学是一种学习的活动,学生是主体。
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师生双边活动是这种认识活动特殊性的表现之一。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师生关系的民主与平等,改革单纯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提供给儿童观察、操作、实验及独立思考的机会。
谈谈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尽管在“普实”验收后,国家对实验室的器材都配备得较齐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器材数量不够或容易损坏。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教师可以在教育教学中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主要体现在:1、能有效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损坏了可以再制作,它能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通过自制的教具,能加深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
如在“小孔成像”的学习中,学生通过课后的小制作,小实验,就可以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
2、能充分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多种能力。
在构思和制作教具过程中,要体现着教具使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教学的需要。
同时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实验试飞手掷纸模型飞机,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水平掷出纸的模型飞机后,飞机斜向上飞,这是机头轻的缘故。
可在机头夹个回形针,或将水平尾翼向下弯曲(见下图)。
水平掷出纸模型飞机后,飞机头向下栽到地上,这是机头重的缘故。
可去掉机头加的回形针、大头针,或将水平尾翼向上弯曲。
水平掷出纸模型飞机后,飞机水平飞行,沿弧线下滑,这时飞行正常。
问题飞机模型的飞行调试是个较复杂的问题。
学会调试对以后制作飞机模型有重要意义。
.原理介绍:1、介绍关于纸飞机的空气动力学知识。
如果你想全面了解为什么飞机能飞行,为什么有时坠毁,可以参阅《世界记录纸飞机》和《孩童纸飞机》中的任何一本书。
了解纸飞机和真正的飞机飞行的基本原理很重要。
它们同样产生升力和拖力,并且同样会因此而稳定或不稳定。
但纸飞机不但外形看上去和真飞机不同,它的空气动力原理也和真飞机有不同之处。
这些不同点虽然不明显,但确实影响纸飞机的飞行。
2.为什么纸飞机很真飞机外形不同大多数真飞机有机翼、尾翼和机身(来承载飞行员和乘客)。
大多数纸飞机只是将纸折出一对翅膀和一个手可以握住、投掷的部分。
幼儿园教具自制

幼儿园教具自制引言概述:幼儿园教具自制是指教师或家长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利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自制教具,以促进幼儿的认知、语言、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的发展。
自制教具不仅可以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幼儿园教具自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正文内容:1. 教具自制的重要性1.1 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自制教具可以根据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个性化设计,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节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
1.2 节约成本:自制教具可以利用家庭或学校现有的材料,避免购买昂贵的教具,节约了经费,降低了教育成本。
1.3 增加亲子互动: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可以成为家长和孩子互动的机会,增加亲子关系的紧密度,促进家庭教育的发展。
2. 教具自制的方法2.1 确定教具的目标和需求:首先明确教具的目标,确定要开发的能力和技能,然后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确定教具的需求。
2.2 寻找合适的材料:根据教具的需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可以是废旧物品、纸板、布料等常见材料,也可以是一些易获取的材料。
2.3 设计和制作教具:根据教具的目标和需求,设计教具的外形和功能,然后使用合适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制作,注意教具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2.4 测试和改进:制作完成后,进行测试,观察幼儿的反应和学习效果,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优化,确保教具的有效性。
3. 教具自制的实例3.1 数字拼图:使用纸板和彩色纸制作,帮助幼儿学习数字和形状,培养手眼协调能力。
3.2 字母磁贴:使用磁性材料和字母卡片制作,帮助幼儿学习字母和拼音,培养语言能力。
3.3 益智拼图:使用废旧纸板和剪刀制作,帮助幼儿锻炼观察力和逻辑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教具自制在幼儿园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体验,节约成本,还可以增加亲子互动。
通过确定教具的目标和需求,寻找合适的材料,设计和制作教具,以及测试和改进,我们可以制作出适合幼儿学习的自制教具。
综合实践自制教具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逐渐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制教具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工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文从自制教具的意义、制作方法、应用案例以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教师提供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一、引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自制教具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辅助工具,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制教具进行探讨。
二、自制教具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自制教具通常以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为基础,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3.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尝试和改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自制教具的制作过程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有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三、自制教具的制作方法1. 选择合适的材料自制教具的材料应具有安全性、易得性和经济性。
常见的材料有纸、木、塑料、布、铁丝等。
2. 设计教具结构根据教学需求,设计教具的结构和功能。
设计时应考虑教具的实用性、美观性和可操作性。
3. 制作教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教具的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注意细节处理,确保教具的质量。
4. 优化教具在制作完成后,对教具进行测试和优化,确保其能够满足教学需求。
四、自制教具的应用案例1. 语文教学利用自制教具进行字词教学,如制作拼音卡片、词语卡片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2. 数学教学制作几何图形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等,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几何图形的特点。
3. 科学教学制作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4. 美术教学制作绘画工具、手工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自制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玩教具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哎呀,提到幼儿教育,咱们总是想,如何能让小朋友们更快乐地学习呢?这时候,自制玩教具就闪亮登场啦!想象一下,孩子们用手工制作的玩教具,眼睛亮晶晶的,笑得像朵花,那场景简直美得不要不要的!玩教具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还能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
谁说学习就得一本正经?咱们可以轻松搞定,玩中学,学中玩,真是一举两得啊!先说说这些自制玩教具,真的是五花八门,琳琅满目。
比如说,简单的纸盒、瓶盖、彩纸,随便一组合,便能变成孩子们的“梦想王国”。
有的变成了小火车,有的变成了小房子,甚至还有小动物,真是让人目不暇接!小朋友们一边玩,一边在脑海中构建起自己的小世界,天马行空,创意无限。
孩子们的想象力就像那放飞的风筝,飞得高高的,越飞越远,这可是绝对的“打破常规”哦!再来看看,孩子们用自制玩教具进行互动时,那个画面真是让人心暖。
你看,他们围坐一圈,各自分享自己的小作品,手舞足蹈,像个小小艺术家,真是太可爱了!这种互动,不光让孩子们增进了友谊,还锻炼了他们的表达能力。
想象一下,小朋友们一边介绍自己的作品,一边用稚嫩的声音讲述故事,简直让人忍不住想多听几遍。
这种氛围,简直就是“童趣满满”,让每个人都陶醉其中。
更别提自制玩教具带来的动手能力提升啦!孩子们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手眼协调、观察力、创造力都在悄悄增强。
比如用剪刀剪纸、用胶水粘贴,这可不是随便玩的,背后可是一系列精细的操作。
每当看到孩子们把一堆材料变成了心中所想的样子,那种成就感,简直像打了鸡血一样!小手一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奇迹”,这才是真正的“有趣又有用”。
家长们也要参与进来哦!一起制作玩教具,增进亲子关系,何乐而不为呢?想象一下,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一起画画、剪纸,边做边聊,欢声笑语不断,那简直就是一种幸福的感觉。
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的爱与关怀,是任何买来的玩具都无法替代的。
家庭的温暖在这一刻彰显得淋漓尽致,这可是无价的“情感投资”啊!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些玩教具真的好用吗?答案是肯定的!通过这些自制的玩教具,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知识,甚至还可以锻炼情商、培养耐心。
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操作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
既有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通过自制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
本人就自制教具在中小学教育教学中的作用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自制教具在教育中的作用在新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关心社会、热爱自然的科学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目标。
自制教具所取材料,都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品或一些废弃物,对这些物体的“再创造”,培养了学生具有变废为宝、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热爱自然、关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素养,让学生在教育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爱护环境就在身边。
二、自制教具:师生创新的源泉(一)自制教具,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教师的教学独创性自制教具是教师在把握了深入理解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这三者联系后的产物,是满足教学需要的工具,是教学效果的有效支撑和补充。
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废弃医用塑料注射器、气体打火机和水笔芯橡皮帽自制教具,对液化演示实验进行教学改进。
使该实验操作简便、安全有效,更利于学生理解。
自制教具中涵盖着很大创造因素,它在设计、取材、局部结构等方面都渗透着教师的心血,体现着教师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自制教具是引发学生直觉兴趣和创造动机的“导体”教师在构思和制作教具过程中,就体现着教具使用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符合教学的需要。
同时自制教具取材容易,制作简单,生动有趣,有利于消除学生在探究中的神秘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学生的创作不再满足“欣赏”和“照搬”,而是“品头论足”甚至“百般挑剔”,想法创作,从而点燃了创新的欲望。
学生在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都有了突破性的体现。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一、增强学生积极性生物学不仅有理论知识,还有许多实验操作。
然而,传统的实验设备经常会因为成本高昂、不易操作等因素而限制了学生的实验经验。
此时,自制教具就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行制作实验装置,除了能够降低研究经费,还能充分提升学生的实验技能。
通过使用自制教具,学生能够运用手头的资源建立自己的实验装置,探索不同的实验项目,发掘生物学知识的奥秘,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这种积极主动的参与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还能巩固学生对生物学概念的认知。
因此,自制教具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发现生物的奥秘,提高学生的生物学成绩。
二、拓展生物学知识视野生物学科研人员常常需要充分了解各种生物物理现象。
然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由于篇幅和时间的限制,往往只能简单介绍基本概念,并不足以涵盖全部生物学知识。
为了让学生拓宽其生物学知识视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制实验设备来探索不同的实验项目。
通过自己手工制作实验设备,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概念,加强对生物学概念的认知,从而拓展生物学知识视野。
在自制过程中,学生需要负责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步骤的制定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不仅加强了学生的生物学知识,还锻炼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自制教具来拓展学生的生物知识视野,从而提高其生物学成绩。
三、增强学生动手能力自制教具对学生发展动手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在生物教学中,例如某些课程要求学生进行手工活动。
自制教具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生物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并将它们应用到实践中,有助于学生发展动手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装备,学生能够了解、理解生物学知识,也能够自如运用工具和器材。
此外,他们还能够加强实验过程中的观察、思考、设计和实验技能,形成更多的技术实践和实验精神。
在实践中,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生物学概念,而且因为自己动手制作实验装置,更能深入地理解生物现象。
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教育心理学指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理解是通过思维实现的。
”在丰富的、典型的、有效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从而理解事物的本质与规律。
而自制教具,在教育教学中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有效的感性材料。
教育教学的任务在于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加强素质教育的实践活动中,自制教具贴近各科教学活动,生动灵活,不失为教育改革中的一个“突破口”。
一、自制教具本身具有的强大优势1.自制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自制教具一般都是教师针对现有教具之不足而设计制作的,其使用后的结果更明显、更直观,学生更容易观察到,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会更加牢固。
生物、科学实验在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现在我们看一个语文学科的例子。
在教学汉语拼音声母j、q、x与ü 相拼需要去掉韵母ü上的两点时,我自己制作了一个简单教具,把卡片ü上边的两点做成了可以抽拉的纸条。
课堂教学时,根据拼音拼读规则,教唱儿歌:“j、q、x真淘气,见了小鱼(ü)儿,两只眼睛都挖去。
”然后配合儿歌,适时将ü上面的抽拉条抽取掉,这样原来的ü就变成了u,完成了声母j、q、x遇到ü去掉两点的拼读规则。
这一教学环节借助简单的教具,学生们觉得非常有趣。
学生在这一知识点上,掌握率是百分之百。
2.自制教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教材的改变,会带来教具的相应改变,但是教具的配备往往落后于教材的改变速度。
我们的学生时刻在变化,我们的思想就要随之变化,教学方法就要做相应的调整。
随之而来,一些落后的教具我们就不能舍不得放弃。
自制教具在与时俱进方面有充足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作出应对的策略,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机动地制作教具。
3.自制教具有很强的实效性。
例如在研究“雷电现象”一课中,在讲雷电危害时,针对这一难点,我利用汽车蓄电池点燃汽油棉实验来以小比大,不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而且还加深了对雷电危害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作用
作者:龙兴斌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27期
摘要:小学科学教学在小学基础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带领小学生认识世
界、走向世界的基石。
在当前的小学科教学当中,以往的教学设备已经很难完全顺应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教师选择在教学当中运用自制教具展开教学,并且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便将根据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作用展开分析。
关键词:自制教具;教学;作用
引言:不同于以往的教具,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其无论是在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科学知识方面还是在改善教学质量方面的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要正确认识到自制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的重要作用,以能更好的发挥出其在教学当中的有效性。
1 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此同时,兴趣也作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动因,对于学生能否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则能更好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对学习科学知识产生极强的欲望,从而实现有效的小学科学教学活动。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中《土壤的保护》这一课时,学生对于保护土壤的重要性很难产生正确的认识,并且,教师以口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讲解,学生也不能直观的感受到这一部分知识并且进行合理掌握。
因此,教师便可以选用自制教具来展开教学。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中的草被上展开实验,选择一块有草被和一块没有草被的土地,并且分別浇上一瓶水。
在进行实验后,学生可以清晰的发现,相比于有草被的土地,没有草被的土地上明显被水浇出了一个凹陷。
在这学生在这样的科学小实验当中,可以更加清晰的理解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
并且,运用生活当中随处可见的教具,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
2 提升教学实效性,转换知识传授形式
以往的科学教学当中,固有的教学器具帮助教师有效的解决了教学问题,使得知识变得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吸收知识和利用知识。
而在当前时期,学生的学习需求已经不满足于传统的教具教学了,也是顺应新时期的教学方针,在教学当中,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来,以能收获到更好的学习体验。
而教具的使用,则能非常有效的帮助学生参与到教学当中,通过转换和丰富教学形式,使小学科学教学更加具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