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3篇

数学课外活动计划3篇(1631字)一、指导思想《数学新课程标准》把数学看成一系列数学地组织现实世界的人类活动,即用数学的思想与方法,不断把与实际问题有关的材料进行整理和组织起来的活动。
通过活动的持续重复和不断积累,带来更高的水平的概括,用这种“模式”去使每个学生都具有发展的潜能,数学课程应当推动这种潜能的开发,通过提供足够的资源、空间和时间,使学生有重复人类数学发现活动的机会,体验从现实生活开始,沿着从生活中的问题到数学问题,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人类活动轨迹。
同时,通过学生参加数学活动的学习、获取知识,实现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能有力地促进学生形成具有一般性的洞察力,发展生存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因数学而精彩。
二、活动目的1、通过数学课外活动课,使学生尝试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态度、方法。
2、通过数学活动、猜想、探究、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
3、通过课外活动课的开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和意志品质,真正谋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120字)一、活动目标:1.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使学生用最快的速度口算出简单的算式。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数和形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事物,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适当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结合活动内容进行思品教育。
二、教情学情分析:数学活动课不是数学课教学的重复和延续,它与课堂教学各有侧重,而又密切配合,相辅相成。
依据这些目标,再考虑每一次活动的内容特点和该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每次活动的具体目标,使整个数学活动体系构成一个具有一定内在联系递进发展的系列。
三、活动内容: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活动的内容有较大的伸缩性和多向性。
高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高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第一篇:高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上杭五中高中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生活中的趣味数学)一、活动目的:通过寻找生活中的趣味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理解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
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数学才能。
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多问,多思的学习习惯。
二、活动形式:以学生课余时间解决问题为主,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找到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数学趣题、数学魔术、数学游戏、数学谜语、数学小实验等,可以做成PPT展示。
学生可以几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完成后,先交给科任教师检验,修改,最后选择有代表性的,质量高的作业在课室展示,在展示中,学生要简要说明作业的特点,与数学的什么知识有关等等。
三、活动宗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创设新环境,巩固加深第一课堂的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
四、活动规模:从高中部每个班级挑3-5个人组成一个兴趣班五、辅导教师工作:1.辅导教师由高中部全体数学教师组成,每位辅导教师上一次课。
2.辅导教师要确定教学内容,提前编制学案,认真备好课,及时上好辅导课。
六、活动时间: 2013.09---2014.06七、活动地点:上杭五中阶梯教室第二篇:兴趣小组活动计划[定稿]英语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英语兴趣小组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在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爱好、增长知识、提高技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本学期我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活动,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极积性,现将本学期英语兴趣小组的活动安排制定如下:一、活动目的: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到更好的发展,通过各种形式的听说读写,进一步提高学生语音语调的准确性及其语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表演能力,以达到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的运用英语来交谈。
二、活动要求兴趣小组20人。
活动固定,隔周一次,活动制度化。
2024数学课外活动计划书

2024数学课外活动计划书标题:2024数学课外活动计划书一、活动目的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水平,我们特制定了2024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二、活动内容1. 数学竞赛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的数学竞赛,包括校际数学竞赛、市级数学竞赛等。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数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数学游戏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数学讲座邀请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数学讲座,介绍前沿的数学理论和应用,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同时,学生也可以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提升他们的学术能力和思维水平。
4. 数学社团活动建立数学社团,提供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组织学生讨论数学问题、分享数学心得。
社团可以定期举办数学知识竞赛、数学游戏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5. 数学科普活动举办数学科普活动,通过展览、实验等方式向学生宣传数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也可以举办数学趣味活动,让学生在娱乐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学习动力。
2. 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具有数学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和思维水平。
5. 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四、活动计划1月份:组织学生参加校际数学竞赛,鼓励他们通过比赛锻炼自己和提高数学水平。
2月份:举办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月份:邀请数学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前沿理论和应用。
4月份:成立数学社团,组织学生定期进行数学讨论和竞赛活动。
5月份:举办数学科普周,通过展览、实验等方式向学生展示数学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七篇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七篇第1篇: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一、学情分析: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等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丰富的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关注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的信心。
2.在教学中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4、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5、培养学生数学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三、教学措施:1.精选教学内容,力求内容生活化,形式多样化,解题思路方程化,教学活动实践化2.教学形式多样化,赋予启发性,趣味性和全面性,扩大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每次趣味数学课都有中心,有准备,课后有总结反思。
4.对于学生不要急于求成,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循序渐进四、具体安排:第一周:“0”和“1”的争斗第二周:好玩的跷跷板第三周:蜗牛何时爬上井第四周:高斯求和第五周:唐僧师徒摘桃子第六周:神奇的数王国第七周:巧过数字河第八周:智过数学谜林第九周:关于“大月”和“小月”的故事第十周:失窃了多少个桃子第十一周:八戒吃了几个山桃第十二周:唐僧师徒摘桃子第十三周:巧住房间第十四周;分马第十五周:数学岛历险记检测以期末检测与课堂随机检测相结合为主要形式,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结合检测结果作为最终评价结果。
第2篇: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本教研组以学校的工作计划和教科研计划为指导,以“教学、教研融为一体”为工作主线,继续加强数学教学的改革,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来制定本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计划。
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数学(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数学学科的优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制定了本次课外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数学趣味游戏(1)活动目的:通过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
(2)活动内容:如24点游戏、数独、魔方等。
2. 数学探究活动(1)活动目的: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活动内容:如测量校园树木的年轮、探究数学模型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3. 数学竞赛(1)活动目的: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活动内容:如数学知识竞赛、数学趣味竞赛等。
4. 数学主题班会(1)活动目的: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2)活动内容:如数学与科技、数学与艺术、数学与生活等主题班会。
四、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每周五下午课外活动时间2. 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教室、实验室等3. 活动负责人:数学教研组长、班主任4. 活动参与人员:全体学生五、活动实施步骤1. 活动策划阶段(1)确定活动主题和内容。
(2)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等。
(3)准备活动所需物资。
2. 活动实施阶段(1)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
(2)对活动过程进行监控,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及时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 活动总结阶段(1)对活动进行总结,分析活动效果。
(2)收集学生反馈意见,改进活动方案。
(3)评选优秀作品,给予表彰。
六、活动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对活动的满意度,评价活动效果。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优秀4篇】

高中部趣味数学活动方案【优秀4篇】方案一:数学拼图游戏简介数学拼图游戏是一种趣味性强且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的活动。
通过拼图游戏,学生能够巩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并在寓教于乐中加深对数学的兴趣。
活动步骤1.准备一些数学题目的拼图,每个拼图包含一个数学问题和相应的答案。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给一定数量的拼图。
3.学生围坐在一起,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依次拼图。
4.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例如10分钟)完成尽可能多的拼图。
5.时间结束后,每组报告自己完成的拼图数量,并进行答案校对。
6.最后,给予学生相应的奖励和反馈。
效果评估通过数学拼图游戏,学生能够在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
同时,在小组合作和竞争中,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方案二:数学趣味知识竞赛简介数学趣味知识竞赛是一种通过答题竞赛来增加学生对数学和数学应用的兴趣的活动。
通过这种形式的竞赛,学生能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和记忆,并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步骤1.设计一系列有趣的数学题目,并根据难易程度分为不同关卡。
2.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位代表参加竞赛。
3.竞赛开始时,给出第一道题目,每组的代表尽快回答。
4.回答正确的代表可以继续参与下一题,直到回答错误为止。
5.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正确的代表数量最多的小组获胜。
6.最后,进行结果公示和颁奖。
效果评估通过数学趣味知识竞赛,学生能够在紧张而愉快的氛围中提高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竞争,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并在与他人的比拼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和解题能力。
方案三:数学抢答竞赛简介数学抢答竞赛是一种通过快速抢答问题来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反应速度的活动。
这种竞赛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度,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步骤1.准备一系列的数学问题,并准备对应的答案。
2.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派一位代表进行抢答。
3.老师出示问题并进行倒计时,第一位抢答并答对的代表获得该回合的积分。
2024数学课外活动计划书

2024数学课外活动计划书一、活动目标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对于他们的数学素养和学业表现具有积极的影响。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和学习动力,我们制定了2024年度的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二、活动内容1. 数学竞赛通过参加各类数学竞赛,学生能够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
我们将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和校外的数学竞赛,其中包括:(1)校内校际数学竞赛:每学期举办一次,邀请学校内部和周边学校的学生参加,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意识。
(2)市级和省级数学竞赛:鼓励有兴趣和潜力的学生参加更高层次的竞赛,提高数学成绩和竞赛经验。
2. 数学沙龙数学沙龙是一个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交流和分享数学知识的平台。
我们将每月定期举办数学沙龙活动,内容包括:(1)数学问题讨论:学生可以带来自己遇到的数学问题或难题,与其他同学分享和寻求解答;(2)数学游戏和解谜:通过数学游戏和解谜活动,提高学生的数学推理和思维能力;(3)数学趣味知识分享:邀请数学爱好者或相关专业人员给学生们带来数学的趣味知识讲座,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
3. 数学探索实验室数学探索实验室是为学生提供实践和探索数学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将建立校内数学探索实验室,并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1)数学模型制作:学生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或现象,进行数学模型的制作并进行实验验证;(2)数学应用研究:鼓励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进行实地调研和解决;(3)数学项目展示:定期组织学生成果展示,让学生们分享他们的数学探索成果和心得体会。
三、活动安排1. 活动时间: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和学生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数学课外活动的时间,包括平时课后、周末和寒暑假等。
2. 活动形式:将活动形式多样化,包括参加竞赛、举办沙龙活动和定期进行实践探索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3. 活动负责人:由数学教师担任活动负责人,负责活动的组织和指导工作。
高中数学课外拓展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课外拓展教学计划引言:随着高中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拓展数学课外教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和教材使用三个方面,详细论述高中数学课外拓展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1. 培养数学兴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许多学生对其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成为拓展教学的重点之一。
我们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入趣味数学题目,通过游戏化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通过数学拓展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论证和推理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拓宽数学知识面高中数学课程内容繁杂,很多课本内容无法穷尽学生对数学的求知欲望。
通过拓展教学,可以引入一些高中课本未涉及的数学知识,如线性代数、离散数学等,拓宽学生的数学知识面。
二、活动安排1. 数学竞赛组织数学竞赛是拓展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数学竞赛题目,鼓励学生参加竞赛并分享解题思路。
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2. 数学讲座邀请数学领域的专家或老师,举办数学讲座,给学生讲解一些高深的数学知识与应用。
这样的讲座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修养和学习兴趣,同时也拓宽了学生对数学的认知。
3. 数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如数学建模比赛、数学游戏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使用1. 扩展教材引入扩展教材是拓展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数学教材,如《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给学生提供更深入的数学知识和更高层次的学习内容。
2.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板书、动画、模拟实验等,来呈现数学概念和解法,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篇一: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高一数学兴趣小组活动计划
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创设新环境。
巩固加深第一课堂的知识,培养各班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尽可能照顾学生的知识水平,形成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争取成绩拔尖,促进优秀率的提高,同时准备参加“希望杯”数学竞赛,决定成立高一数学兴趣小组。
具体活动计划如下:
一、活动宗旨:以课堂教学为基础,创设新环境,巩固加深第一课
堂的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智力。
二、活动目的要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性,巩固加深课堂基础知识,锻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能正确应用所学知识,真正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三.活动规模:一个班,人数50-60人。
四.辅导教师工作:备课组统一确定教学内容。
辅导教师提前编制学案,认真备好课,及时上好辅导课。
五.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活动时间:每周六早上7:30-9:30
活动地点:化学实验室
六、兴趣小组学生名单
一班(9人):1号陈伟鸿 2号廖文伟3号王国祥13号沈海洋 15号李良培 16号胡安志 20号陈茵茵 24号王炳文 29号李志滨
二班(7人):1号陈建彬
24号王志刚
47号黄世腾
三班(9人): 2号黄燕美
13号林通星
21号王水龙
四班(8人):8号苏桂鑫
18号赵君屹
38号翁继超
五班(3人):9号林金阳
六班(3人):15号李兆伟
七班(3人):10号孙长宁 16号黄泽辉 17号徐春晓 33号陈洪祥 37号许鑫钰 3号苏艺扬 4号林伟鹏
14号苏晓航 17号王杰辉27号黄泽敏 34号詹美莲 11号陈梦兰 12号王洪杰 30号李界峰 34号陈鸿彬41号陈幼萍 12号裴文龙 27号官思团 21号黄思斌52号谢聪伟 11号陈锦阳12号陈铭坡
八班(3人):1号詹小容 34号陈敬龙 46号王永晖
九班(3人):8号李良锟 30号黄龙照 39号廖培贤
十班(3人):2号高尚武 15号王荣怀 18号李清灿
十一班(3人):2号曾少儒
十二班(3人):27号吴春安
十三班(3人):8号李炳铁
十四班(3人):11号赵晓玲
十五班(2人):1号黄真真
十六班(2人):2号汪剑辉
9号陈丽美 17号高雷鸣38号陈世加 50号林惠中17号王长根 21号陈巧博15号黄志波 27号廖文丰10号吴志全46号孙志伟
总计:67人
篇二:高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高一数学课外活动计划
指导思想:挑选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趣味兴趣小组活动,具有激发兴趣、训练思维、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作用。
使趣味数学成为学生思维的体操,并以数学为载体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学生通过学习,对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有所帮助。
学生基本情况:学生刚进入到高一,数学难度有所加大,又加上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好,对知识消化与落实不够,所以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辅导内容:趣味数学以及专题的加深与拓展。
辅导对象:高一年级各班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
辅导时间:每周一的数学辅导课时间。
辅导形式:集中一起上课以及讨论。
针对这些情况定出了培优计划如下:
1、第一个月面向全校高一学生,招聘新成员,组建数学兴趣小组。
制定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详尽的兴趣小组活动方案,体现课外活动小组的特色。
2、备课组讨论兴趣小组活动课程,为开展广泛的数学活动提供切实的数学素材。
把学生的数学活动落实到实处,每周为学生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专门的指导。
力求做到周周有内容,有目标,有新意、有成效。
3、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数学兴趣活动”提供动力支撑。
在正常进行数学兴趣活动的同时,开展一定的主题
活动把数学课外活动推向高潮。
例如可以举行一些组内的知识竞赛等等。
4、处理好课内和课外、基础与兴趣之间的关系,精心准备,上好每一节兴趣活动课,确立知识的产生和联系。
5、培养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直接兴趣,不能强制要求训练和辅导,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的先后顺序。
6、树立兴趣班带来的各种好处和对今后的帮助。
总之,本学期我们将进一步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培优中,努力把这项工作制定的措施落到实处,抓好落实,充分发挥各种积极因素,一定要把此项工作做好,争取做出好的成绩。
高一年数学备课组
20XX-9-5
篇三:高中数学第二课堂活动工作总结
第二课堂活动工作总结
高二数学组
课外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能力,通过相互合作,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学生第二课堂活动,是对第一课堂学习的延伸、补充、发展,具有广泛的、深刻的、生动的教育效能,可以丰富学生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可以使学生学到多种新鲜知识,有助于培养兴趣和爱好,发展学生的智能。
本学期高二数学组开展了两次第二课堂活动,分别为:
《浅尝数学史,体会数学的美妙》和《开展数学竞赛体会趣味数学》,通过这两次活动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面得到拓宽,动手能力也得到提高,与第一课堂教学相得益彰。
第二课堂的即时性。
它可把即时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
广泛性。
可以不受大纲、教材、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多样性。
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便于因材施教。
自主性。
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与发展的理想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实践性。
大量的活动要学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检验,可以促使学生把动手与动脑、实践与探索、学习与创造等密切结合起来。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日益显示出来。
因此,探讨中学第二课堂活动的管理有重要意义。
我校在开展这项活动中,主要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
我校各组领导很重视二课堂工作,一把校长亲自挂帅,动员每一位教师参加这一重要的工作。
当前,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果我们的教育仍局限于传统的第一课堂教学,那么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培养会受到限制,而且学生的个性特长也难以发展,情操得不到陶冶,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不
利。
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难以适应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和四化建设的需要。
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是扩大学生知识面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
因此,学校领导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第二课堂活动,把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列入常规工作加以研究和检查,并在时间、资金投入、场地、设备器材等方面给以了充分的保证,从而使第二课堂活动得以顺利开展。
为了便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我校领导对课堂教学时间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以减轻学生的课外负担,安排固定时间(每周四的下午)为全校性第二课堂活动时间。
二、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辅导教师队伍是重要保证
我们首先在思想上动员、号召大家争当辅导教师。
学校注意选拔思想好、责任心强、学识广博且有一技之长的教师担任辅导教师。
还聘请了一些退休教师或从社会上聘任兼职校外辅导教师。
由各年级组负责落实各学科的辅导教师,教导处负责统一管理。
辅导教师的工作要计工作量,对他们的成绩要及时表扬、奖励,有无二课堂活动,活动中作的好坏作为对教师工作考核的一项内容。
三、在学生中培养活动骨干分子是深入开展活动的需要
我校发挥了各年级组和各年级备课组的主观能动性。
使他们成为各类活动的核心力量。
注意发挥有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采取以高年级带低年级,以老组员带新组员等方法保
持各类活动的连续性。
校团委和学生会要有专人负责协助第二课堂的工作。
第二课堂活动开展较好的组中,部分组试行让学生自己制订计划,自行组织活动,辅导教师只起参谋或顾问作用。
此外,学校还配合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专题组织讲座、参观、访问、讨论等活动,以扩大学生视野。
不断地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